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的量浓度习题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习题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习题答案详解
物质的量浓度习题答案详解

2017-2018学年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1、

等物质的量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3+、Mg2+、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2∶1∶1 B. 4∶2∶1

C. 1∶1∶1 D. 1∶2∶1

2、1 mol/L FeCl3和1 mol/L K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1∶1 B. 2∶1

C. 3∶1 D. 1∶3

3、1 L mol·L-1的K2SO4溶液中( )

A.的物质的量为 mol B.的物质的量为 mol 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D.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4、1 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

A. 1 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 1 L溶液中含1 mol H+

C.将98 g硫酸溶于1 L水所配成的溶液

D.从1 L溶液中取出500 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L-1

5、从2 L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溶液,下面关于这100 mL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B.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含4 g氢氧化钠 D.含 mol氢氧化钠

6.、现将100 mL mol/L的BaCl2溶液与50 mL

mol/L的NaCl溶液混合,若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7、200 mL mol·L-1的K2SO4溶液和100 mL mol·L-

1的Fe2(SO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8、

含有MgCl2、Na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的Cl﹣为mol,Na+为2 mol,Mg2+为 mol,则的物质的量为()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9.、将30 mL 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稀释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10、.求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11、.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500体积NH3后,所得氨水密度为·cm–3,求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12、.将4g

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取出 10mL此溶液,其中含NaOH多少克?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n(Fe3+)∶n(Mg2+)=2∶1∶1,题中稀硫酸体积相同,根据c=n/V,A对。

2.【答案】C

【解析】1 mol/L Fe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是3 mol/L,

1 mol/L K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1 mol/L,比值是3∶1,C对。

3.【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n=c·V,n()= mol·L-1×2×1 L= mol,n()= mol

4.【答案】D

【解析】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A选项说法错误,不是1 L水,应该是1

L溶液;B选项溶液的体积为1 L时应含有2 mol H+;C选项的错误在于98 g H2SO4溶于1

L水时,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无法计算。

5.【答案】A

【解析】从2 L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 L×1 mol·L-1= mol,其质量为 mol×40 g·mol-1=4 g。

6.【答案】A

【解析】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A对。

7.【答案】B

【解析】200 mL mol·L-

1的K2SO4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n(K2SO4)= L× mol·L-1= mol,

100 mL mol·L-

1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3n[Fe2(SO4)3]=3× L×mol·L-1= mol,

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300 mL= 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mol= mol,

混合后的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c()=== mol·L-1。

8.【答案】A

【解析】含有Cl﹣为 mol,Na+为2 mol,Mg2+为 mol,设硫酸根离子为x mol,

由电荷守恒可知,

2 mol×1+ mol×2= mol×1+x×2,

解得x= mol。

9.【答案】D

【解析】将30 mL 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

mL,设稀释后浓度为c,由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 L× mol·L-1= L×c,解得c= mol·L-1,D正确。

10.【答案】c=

【解析】设浓硫酸的体积为,=98g·mol-

1,根据

11.【答案】,

【解析】设标准状况下,1L水溶解500NH3,则: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2.【答案】

【解析】n(NaOH),溶液的体积为

,由得,。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练习 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解:(1)由题意得点B表示的数为-6;点P表示的数为8-5t; (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 则AC=5,BC=3, ∵AC-BC=AB ∴5-3="14" 解得:=7, ∴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 (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 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MN=MP+NP=AP+BP=(AP+BP)=AB="7"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MN=MP-NP= AP-BP=(AP-BP)=AB="7" ∴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 2.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__,PC=______.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当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 解:(1)PA=t,PC=36-t; (2)当16≤t≤24时PQ=t-3(t-16)=-2t+48, 当24<t≤28时PQ=3(t-16)-t=2t-48, 当28<t≤30时PQ=72-3(t-16)-t=120-4t, 当30<t≤36时PQ=t-[72-3(t-16)]=4t-120. 3.已知数轴上点A与点B的距离为16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6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 的右侧,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2)用含t的代数式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1 用V L 水配制浓度为a mol/L 的氨水(密度为ρ g/cm 3),需用氨气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_. 解析 在进行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时,氨水中溶质看作是氨气.利用计算公式 n(NH )V 3= =ρ×V NH L mol m g cm L mL () .///333 22410- = ρ×=××ρ×m H O m NH g cm L mL g L VL V NH L mol g mol g cm L mL ()() ///[()/./]///233 333 31010002241710++-- c a mol /L V(NH )100017a L 3= =将上述式子代入计算得:=ρn NH V aV () 322400- 点击思维 例2 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 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 解析 对于硫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98%、18.4 mol/L 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18.4 mol /L 98g /mol 1.84 g /cm 3= ×ρ×% ρ=100098mL L / 对于49%,未知浓度的硫酸(ρ<1.84 g/cm 3)溶液有如下关系: C =×ρ×%< ××%=1000499810001844998923mL L g mol mL L g cm g mol mol L ///.//./ 所以选填小于.

答案 小于 学科渗透 例3 用98%的浓H 2SO 4(ρ=1.84 g/mL)配制1∶5的稀硫酸(ρ=1.19 g/mL),求这种硫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根据体积比浓度的概念可知1∶5的稀硫酸,就是把1体积98%的浓硫酸溶解在5体积水中所配制的硫酸溶液.设浓硫酸的体积为1L ,则水的体积为5L ;1L 浓硫酸中 n(H SO )18.4 mol 24== ××% =m H SO M H SO g mL mL g mol ()() .//242418410009898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V 10L /mL 5.75L C(H SO ) 3.2 mol /L H SO 10026.332424= ×××====% =××××%=%184100015000119184575981841841000150002424.//./()()../..//g mL mL g mL mL g mL n H SO V H SO mol L g mol mol g mL mL g mL mL ++- 答 1∶5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3.2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3%. 高考巡礼 例4 (1994年全国)100 mL 0.3 mol/L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L Al (SO )SO 2434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20 mol/L B .0.25 mol/L C .0.40 mol/L D .0.50 mol/L 解析 对于稀溶液,体积可以相加. c(SO )(0.30.10.230.05) mol /0.15 L 0.40 mol /L 42- =×+××=.答 案是C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平行线的判定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如图③∵∠1=∠2,∴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2.如图④∵∠1=∠2,∴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如图⑦,∠D=∠EFC,那么() A.AD∥BC B.AB∥CD C.EF∥BC D.AD∥EF 2.如图⑧,判定AB∥CE的理由是()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3.如图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1=∠3,∴a∥b B.∵∠1=∠2,∴a∥b C.∵∠1=∠2,∴c∥d D.∵∠1=∠3,∴c∥d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完成推理,填写推理依据: 1.如图⑩∵∠B=∠_______,∴AB∥CD() ∵∠BGC=∠_______,∴CD∥EF() ∵AB∥CD ,CD∥EF,∴AB∥____() 2.如图⑾填空: (1)∵∠2=∠B(已知) ∴AB__________() (2)∵∠1=∠A(已知) ∴__________() (3)∵∠1=∠D(已知) ∴__________()(4)∵_______=∠F(已知) 第1页

第2页 1 3 2 A E C B F 图10 ∴ AC ∥DF ( ) 3.已知,如图∠1+∠2=180°,填空。 ∵∠1+∠2=180°( )又∠2=∠3( ) ∴∠1+∠3=180°∴_________( ) 四、证明题 1.如图:∠1=?53,∠2=?127,∠3=?53, 试说明直线AB 与CD ,BC 与DE 的位置关系。 2.如图:已知∠A=∠D ,∠B=∠FCB ,能否确定ED 与CF 的位置关系, 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 , ,且 . 求证:EC ∥DF. 4.如图10,∠1∶∠2∶∠3 = 2∶3∶4, ∠AFE = 60°,∠BDE =120°, 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5.如图1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6.已知:如图:∠AHF +∠FMD =180°,GH 平分∠AHM ,MN 平分∠DMH 。 求证:GH ∥MN 。 F 2 A B C D Q E 1 P M N 图11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知识点与例题讲解汇编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知识点与例题讲解 【基础知识回顾】 1.向量的概念 ①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一般用c b a ,,……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 几何表示法AB ,a ;坐标表示法),(y x j y i x a =+=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 ,记作|AB |即向量的大小,记作|a |。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其方向是任意的,0 与任意向量平行零向量a =0 ?|a |=0。由于0的方向 是任意的,且规定0平行于任何向量,故在有关向量平行(共线)的问题中务必看清楚是否有“非零向量”这个条件。(注意与0的区别) ③单位向量 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向量0a 为单位向量?|0a |=1。 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 ∥b 。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 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只有大小、方向两个要素,起点可以任意选取,现在必须区分清楚共线向量中的“共线”与几何中的“共线”、的含义,要理解好平行向量中的“平行”与几何中的“平行”是不一样的 ⑤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b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211y x y x =???==?21 21y y x x 。 2.向量的运算 (1)向量加法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设,AB a BC b ==,则a +b =AB BC +=AC 。 规定: (1)a a a =+=+00; (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 A B C a b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及计算部分经典题型及答案

溶液配制和相关计算 1.配置250ml1mol/L的HCl溶液,需要12mol/L的HCl溶液的体积 -1 你认为按上述步骤配制的KCl溶液的浓度是否为0.200 mol·L-1,请说明理由。 3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择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置,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4.实验误差分析

5.下溶液中c(CI-) 于50mL 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c(CI-) 相等的是()(A)150 mL 1mol/L氯化钠溶液(B)75 mL 2mol/L氯化铵溶液 (C)150 mL 1mol/L氯化钾溶液(D) 75 mL 1mol/L氯化铁溶液 6.1.4g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A.14 B.21 C.28 D.35 7.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1B.1:2:3C.3:2:1D.6:3:2 8.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 mL,0.1mol/LMgSO4溶液、200 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A.1∶1∶1B.3∶2∶2C.3∶2∶3D.1∶1∶3 9.用10 mL的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若∠2=∠E ,则 ∥ ;若∠ A +∠ = 180°,则 ∥ . 2.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内错角有 ;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AC∥ED( ); (2)∵∠2 =∠ (已知),∴AC∥ED( ); (3)∵∠A +∠ = 180°(已知),∴AB∥FD( ); (4)∵∠2 +∠ = 180°(已知),∴AC∥ED( ) 11.如图③ ∵∠1=∠2,∴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1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B = 180° ∠D = 180° ∴∠B= ∠D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函数的概念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 A .y =f (x )与y =f (t )表示同一个函数 B .y =f (x )与y =f (x +1)不可能是同一函数 C .f (x )=1与f (x )=x 0表示同一函数 D .定义域和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 解析:选A.两个函数是否是同一个函数与所取的字母无关,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主要看这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 2.下列函数完全相同的是( ) A .f (x )=|x |,g (x )=(x )2 B .f (x )=|x |,g (x )=x 2 C .f (x )=|x |,g (x )=x 2 x D .f (x )=x 2-9x -3 ,g (x )=x +3 解析:选、C 、D 的定义域均不同. 3.函数y =1-x +x 的定义域是( ) A .{x |x ≤1} B .{x |x ≥0} C .{x |x ≥1或x ≤0} D .{x |0≤x ≤1} 解析:选D.由? ???? 1-x ≥0x ≥0,得0≤x ≤1. 4.图中(1)(2)(3)(4)四个图象各表示两个变量x ,y 的对应关系,其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___. 解析:由函数定义可知,任意作一条直线x =a ,则与函数的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对于本题而言,当-1≤a ≤1时,直线x =a 与函数的图象仅有一个交点,当a >1或a <-1时,直线x =a 与函数的图象没有交点.从而表示y 是x 的函数关系的有(2)(3). 答案:(2)(3) 1.函数y =1x 的定义域是( ) A .R B .{0} C .{x |x ∈R ,且x ≠0} D .{x |x ≠1} 解析:选C.要使1x 有意义,必有x ≠0,即y =1x 的定义域为{x |x ∈R ,且x ≠0}. 2.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y =f (x )的是( ) A .x =y 2+1 B .y =2x 2+1 C .x -2y =6 D .x =y 解析:选A.一个x 对应的y 值不唯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是空集 C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数集 D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函数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了 解析:选C.根据从集合A 到集合B 函数的定义可知,强调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对应元素的唯一性,所以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对应B 中的同一个元素,从而选项A 错误;同样由函数定义可知,A 、B 集合都是非空数集,故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对于选项D ,可以举例说明,如定义域、值域均为A ={0,1}的函数,对应关系可以是x →x ,x ∈A ,可以是x →x ,

初中数学最值问题典型例题(含解答分析)

中考数学最值问题总结 考查知识点: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点关于线对称”,“线段的平移”。 (2、代数计算最值问题3、二次函数中最值问题) 问题原型:饮马问题造桥选址问题(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求多项式取值二次函数顶点)出题背景变式:角、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坐标轴、抛物线等。 解题总思路: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几何基本模型: 条件:如下左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 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 PB +的值最小. 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 B'交l于 点P,则PA PB A B' +=的值最小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 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1)求证:△AMB≌△ENB; (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 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A B A' ′ P l

例2、如图13,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1,4),交x轴于A、B,交y轴于D,其中B点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4,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E点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PQ上一动点,则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F、H四点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15,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过点T作x的垂线,垂足为M,过点M作直线M N∥BD,交线段AD于点N,连接MD,使△DNM∽△BMD,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解析 能力素质 例1 用V L 水配制浓度为a mol/L 的氨水(密度为ρ g/cm 3),需用氨气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_. 解析 在进行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时,氨水中溶质看作是氨气.利用计算公式 n(NH )V 3==ρ×V NH L mol m g cm L mL () .///33322410- = ρ×=××ρ×m H O m NH g cm L mL g L VL V NH L mol g mol g cm L mL ()()///[()/./]///23333331010002241710++--c a mol /L V(NH )100017a L 3==将上述式子代入计算得:=ρn NH V aV ()322400- 点击思维 例2 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 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 解析 对于硫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98%、18.4 mol/L 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18.4 mol /L 98g /mol 1.84 g /cm 3=×ρ×%ρ=100098mL L / 对于49%,未知浓度的硫酸(ρ<1.84 g/cm 3)溶液有如下关系: C =×ρ×%<××%=1000499810001844998923mL L g mol mL L g cm g mol mol L ///.//./ 所以选填小于. 学科渗透 例3 用98%的浓H 2SO 4(ρ=1.84 g/mL)配制1∶5的稀硫酸(ρ=1.19 g/mL),求这种硫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有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有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1.已知:如图,BE平分∠ABC,∠1=∠2.求证:BC∥DE. 2.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 3.如图所示,AB⊥BC,BC⊥CD,BF和CE是射线,并且∠1=∠2,试说明BF∥CE. 4.如图,AB⊥BC,∠1+∠2=90°,∠2=∠3,求证:BE∥DF. 5.如图,OP平分∠MON,A、B分别在OP、OM上,∠BOA=∠BAO,那么AB平行于ON吗?若平行,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平行,请说明理由. 6.已知:如图,∠1=∠2,∠A=∠C.求证:AE∥BC. 平行线的判定--- 第 1 页共 1 页 7.已知,如图B、D、A在一直线上,且∠D=∠E,∠ABE=∠D+∠E,BC是∠ABE的平分线,

求证:DE∥BC. 8.如图,已知∠AEC=∠A+∠C,试说明:AB∥CD. 9.如图,已知AC∥ED,EB平分∠AED,∠1=∠2,求证:AE∥BD. 10.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于E、F,已知:∠1=105°,∠2=75°,求证:AB∥CD. 11.如图,∠D=∠A,∠B=∠FCB,求证:ED∥CF. 12.如图,已知AB⊥BC,CD⊥BC,∠1=∠2,求证:EB∥FC.平行线的判定--- 第 2 页共 2 页 13.如图所示所示,已知BE是∠B的平分线,交AC于E,其中∠1=∠2,那么DE∥BC吗?为什么?

14.如图,已知∠C=∠D,DB∥EC.AC与DF平行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15.如图,AC⊥AE,BD⊥BF,∠1=35°,∠2=35°,求证:AE∥BF. 16.如图,已知AB∥CD,∠1=∠2,求证:BE∥CF. 17.已知∠BAD=∠DCB,∠1=∠3,求证:AD∥BC. 18.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DE∥CA,并且交AB与点E,∠1=∠2,DF与AB是否平行?为什么? 平行线的判定--- 第 3 页共 3 页 19.如图,已知:∠C=∠DAE,∠B=∠D,那么AB平行于DF吗?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已知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说明理由.

【例题与讲解】定义与命题

2定义与命题 1.定义 对某些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就是对名称和术语下定义. 谈重点下定义的注意事项 ①在定义中,必须揭示出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区别.②定义的双 重性:定义本身既可以当性质用,又可以当判定用.③语句必须通 顺、严格、准确,一般不能用“大约”“大概”“差不多”“左右”等含糊不 清的词语.要有利于人们对被定义的事物或名词与其他事物或名词 区别. ②【例1】下列语句,属于定义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解析:判断是不是定义,关键看是否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而且作出了规定.很明显,A,C,D没有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故应选B. 答案:B 点技巧分清定义与命题 注意定义与命题的区分,作出判断的是命题,对名称或术语作出描述的是定义. 2.命题 (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结构: ①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②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条件和结论不明显.对

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到条件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谈重点改写命题 命题的改写不能是简单地加上“如果”“那么”,而应当使改写的命题和原来的命题内容不变,且语句通顺完整,命题的条件、结论要清楚可见.有些命题条件和结论不一定只有一个,要注意区分. 【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分析:命题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一般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解:①条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条件:ab=1,结论:a与b互为倒数. ③条件: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④条件: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结论:这个四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点技巧分清条件和结论 “若……则……”形式的命题中“若”后面是条件,“则”后面是结论. 3.公理、定理、证明 (1)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①公理是不需推理论证的真命题. ②公理可以作为推理论证定理及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常用的几个公理: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化学反应限度典型习题(精)

化学反应限度典型习题(精)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CaCl2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B.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H2SO4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C. 在相同的酸性环境下,生铁(合金)比不锈钢(合金)腐蚀得快 D. 将铝片加到3mol/L的HCl(溶液)中并观察现象,有产生气体越来越快的现象 答案:CD 解析: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其他知识的结合解题。 [例2]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 等于18s B. 等于12s C. 大于18s D. 小于18s 答案:C 解析:了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考察方式。 [例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的关系为:B=3A,3C=2B,C=2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B C B. 2A+2B3C C. 3A+B C D. A+3B2C 答案:D 解析: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解题。 [例4] 在一定条件下,当单独改变可逆反应N2+3H22NH3(放热反应)的下列条件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都会生成更多NH3),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增大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C. 降低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减小的倍数 D. 加入氩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答案:CD

人教A版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与例题讲解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本节主要知识点 (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三要素与函数相等. (3)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 知识点一 函数的概念 初中学习的函数的传统定义 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 是x 的函数. 函数的近代定义 设A ,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B A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x f y =,A x ∈. 其中,x 叫作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y y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对函数的近代定义的理解 (1)只有两个非空的数集之间才可能建立函数关系.定义域或值域为空集的函数是不存在的. 如x x y --= 11就不是函数. (2)注意函数定义中的“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和唯一性. 任意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都要考虑到. 存在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存在对应元素y . 唯一性:在集合B 中,与每一个元素x 对应的元素y 是唯一的.

(3)集合B 不一定是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 在集合B 中,可以存在元素在集合A 中没有与之对应者. 例1. 讨论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02≠++=a c bx ax y ,为整式函数,所以其定义域为R ,其值域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 ①当0>a 时,函数的值域为?????? -≥a b ac y y 442; ②当0

最新平行线的判定证明练习题精选

精品文档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练习题精选 一.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只要同旁内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 2.如图①,如果直线1l ⊥OB ,直线2l ⊥OA ,那么1l 与 2l 一定相交。( ) 3.如图②,∵∠GMB=∠HND (已知)∴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二.填空题: 1.如图③ ∵∠1=∠2,∴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2.如图④ ∵∠1=∠2,∴_______∥________( )。 ∵∠3=∠4,∴_______∥________( )。 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AB ∥CD ( ) 又∵ ∠1+∠2 = 180(已知) ∴ AB ∥EF ( ) ∴ CD ∥EF ( ) 三.选择题: 1.如图⑦,∠D=∠EFC ,那么( ) A .AD ∥BC B .AB ∥CD C .EF ∥BC D .AD ∥EF 2.如图⑧,判定AB ∥CE 的理由是( ) A .∠B=∠ACE B .∠A=∠ECD C .∠B=∠ACB D .∠A=∠AC E 3.如图⑨,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1=∠3,∴a ∥b B .∵∠1=∠2,∴a ∥b C .∵∠1=∠2,∴c ∥d D .∵∠1=∠2,∴c ∥d 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 ∥b 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四.完成推理,填写推理依据: 1.如图⑩ ∵∠B=∠_______,∴ AB ∥CD ( ) ∵∠BGC=∠_______,∴ CD ∥EF ( ) ∵AB ∥CD ,CD ∥EF , ∴ AB ∥_______( ) 2.如图⑾ 填空: (1)∵∠2=∠B (已知) ∴ AB__________( ) (2)∵∠1=∠A (已知) ∴ __________( ) (3)∵∠1=∠D (已知)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一、两性花和单性花 两性花,举例。两性花的传粉方式是和。 单性花,举例。单性性花的传粉方式是 闭花传粉是? 二、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是。F1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 三、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非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称为。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行为遵循非等位基因的行为遵循。请指出下图中哪些为等位基因?哪些为非等位基因? 四、纯合子、杂合子和性状分离 纯合子是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遗传特性是。杂合子是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的,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 下面哪些是纯合子?哪些是杂合子?自交后子代表现? AA Aa aa AAbb AABb aabb AaBb 五、杂交、自交、测交 杂交:通常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 自交:指来自同一个体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或具有间的交配或来自同一无性繁殖系的个体间的交配。 测交:为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六、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其基因型(一定/不一定)相同;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其表现型也(一定/不一定)相同。水毛茛的叶形有丝状和扁平状是由于其因素带来的,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型的个体,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不秃,其原因是,这种仅见于某一性别的特征称为限性遗传。

七、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 ⑴F1与显性亲本性状完全相同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举例 2.不完全显性 ⑴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举例 3.共显性 ⑴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的现象 ⑵F1 自交产生的F2性状分离比1:2:1举例 八、基因重组和基因自由组合 1.基因重组概念: 通常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A和B或A和b等)即重新组合 2. 基因重组类型: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引起的基因重组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③体外基因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 九、遗传病 1. 或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2.通常具有的特征 3.包括、和

(完整)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动点问题专题 1.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2b﹣6|+(a+1)2=0,A、B之间的距离记作AB,定义:AB=|a﹣b|. (1)求线段AB的长. (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x,当PA﹣PB=2时,求x的值. (3)M、N分别是PA、PB的中点,当P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PN 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 2.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PA=_________;PB=_________(用含x的式子表示)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P以1个单位/s的速度从点D向右运动,同时点A以5个单位/s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20个单位/s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AP、OB的中点,问: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1,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线段PA、PB的中点, AB=14. (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P=8,求线段MN的长度; (2)若点P在直线AB上运动,试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 (3)如图2,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①的值不变;② 的值不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其值.

4.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 (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5.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AC,点C对应的数是200. (1)若BC=300,求点A对应的数;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A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Q、R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R的中点,点N为线段RQ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4RN(不考虑点R与点Q相遇之后的情形);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E、D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分别从E、D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点Q在从是点D运动 到点A的过程中,QC﹣AM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纲要求] 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计算公式 c =n V w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 特别提醒 这里V 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深度思考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 硫酸铜溶质。 (2) mol·L -1 NaCl 溶液中的 mol·L - 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 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 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将Na 加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2)将Na 2O 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 (3)将CuSO 4·5H2O 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4)将SO 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典型例题、思维建模】 题组一 根据cB =nB V 的计算 1.将10.6 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1)该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溶液中Na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 固体,使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1(假设溶液 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__,Cl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在8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 3+ ,则此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 - 1)为 ( ) d d d d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 ,溶液密度为d g·cm - 3,质量分数为w ,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 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 (1)用w 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w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 ,它的密度是1.20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1 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思维建模】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 =n V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求物质的量浓度c 。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 ,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 ,溶质的质量为1× 1 000×ρ×w g ,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 000ρw M mol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c =1 000ρw M mol·L -1。 题组三 关于气体溶质的计算 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为ρ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 1)为 ( ) 240) 000Vρ,?MV +2 240?) D .1 000 VρM(MV +2 240) 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1,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有NH +4的物质的量是b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w =a ρV -a ×1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