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当代军事家名录

中国当代军事家名录

中国当代军事家名录

三十六位军事家简介

中央军委公布时的名单顺序如下:

1988年军委审议第一批公布33位: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致、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林彪(林彪应排在彭德怀之后,但由于政治原因,排在了第一批名单的最后)。

1994年8月军委审议第二批3位: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1998年2月军委审议第三批X位:军事家的开国上将有董其武、王震、李达、杨得志、李聚奎、王平、叶飞、陈锡联、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韩先楚

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国防部长秦基伟(1914~1997)的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

悼词中称为军事家的还有几位“无衔将军”: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这4人按战争时期的资历,1955年可评为上将。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离开军队,到中央或地方工作,而没有参加评衔。何长工、伍修权、耿飚后来回到军队,正处于两次军衔制之间,因此被称为“无衔将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过程中,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正式确认了33位军事家。

1989年11月30日,解放军报刊登一篇文章——《中央军委确定33位军事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名列其中》,引人关注。文章写道: 在史诗般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多少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军事家”的评语,载入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

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有8位军事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叶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左权,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彭雪枫、罗炳辉。还有林彪。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他们是:

毛泽东(1893~1976):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

周恩来(1898~1976):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邓小平(1904~1997):中央军委主席。

彭德怀(1898~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刘伯承(1892~1986):中央军委副主席,训练总监部部长,元帅。

贺龙(1896~1969):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

陈毅(1901~1972):中央军委副主席,元帅。

罗荣桓(1902~1963):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元帅。

徐向前(1901~1990):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聂荣臻(1899~1992):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科委主任,元帅。

叶剑英(1897~1986)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叶挺(1896~1946):新四军军长。

杨尚昆(1907~1998):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主席。

李先念(1909~1992):中央军委常委,国家主席。

粟裕(1907~1984):总参谋长,大将。

徐海东(1900~1970):中央军委委员,大将。

黄克诚(1902~1986):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大将。

陈赓(1903~1961):副总参谋长,大将。

谭政(1966~1988):总政治部主任,大将。

萧劲光(1903~1989):海军司令员,大将。

张云逸(1892~1974):中央军委委员,大将。

罗瑞卿(1906~1978):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大将。

王树声(1905~1974):总军械部部长,大将。

许光达(1908~1969):装甲兵司令员,大将。

许继慎(1901~1931):红一军军长,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1931年11月在“肃反”中被错杀。

蔡申熙(1906~1932):红十五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1932年1 0月9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段德昌(1904~1933):湘鄂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红六军军长,1933年5月1日在“肃反”中被错杀。

曾中生(1900~1935):红四军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于1935年8月被杀害。

左权(1905~1942):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指挥战斗中牺牲。

彭雪枫(1907~1944):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和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9月11日在指挥作战中牺牲。

罗炳辉(1887~1946):红九军团军团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病逝。

黄公略(1898~1931):平江起义领导人,红三军军长,1931年9月15日作战中伤重牺牲。

方志敏(1899~1935):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 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

刘志丹(1903~1936):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936年4月14日在指挥作战时中弹牺牲。

林彪(1907~1971):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元帅。

这36位被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或“中国当代军事家”。

“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评定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是当代军事家的主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有许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仅1955年至196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就有1614位开国元勋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在众多将领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只有36人,可谓凤毛麟角。那么,究竟谁有资格能成为军事家呢?这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不妨对军事家们作一分析。这36位军事家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有5人,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两位国家主席杨尚昆、李先念。二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共20人。也就是说1955年被授予大将以上军衔的20名将帅全部入选(包括林彪)。三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献身的高级将领,有1 1人。

可见,十大元帅和十大将是当代军事家的主体,而作为统帅和领袖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当属元帅级人物。1955年评衔时,毛泽东任党的主席、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是全国人民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战争中居功至伟,是大元帅衔的唯一人选,这也是众望所归。只是由于他本人的意见,大元帅衔最终没有授。而周恩来、邓小平当时则是元帅候选人。元帅军衔的评授条件非常高,1955年2月8日通过的《军官服役条例》中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战争时期,周恩来曾任南昌起义前委书记、红军总政委兼第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邓小平是百色起义领导人,曾任刘邓大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两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力量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军衔当之无愧。李先念1955年评衔时曾是大将人选,与周、邓一样,都已在政府工作。毛泽东提出已到地方工作的就不评衔了,所以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已在政府任职

的原高级将领就没有参加评衔。杨尚昆在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三军团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以这样的任职,授大将衔是不成问题的,但他解放后即不担任军职,1955年也没有参加评衔。

在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11位高级将领中,叶挺将军是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和新四军首任军长,仅此两条足以有资格评为元帅。另外10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黄公略是红军初创时期的军长(政委),方志敏、刘志丹、罗炳辉为土地革命中后期的军团领导,左权、彭雪枫为八路军、新四军师以上高级将领,他们对于创建和领导人民革命武装、指挥军团和兵团作战功勋卓著,比照1955年的评衔条件也都基本够“大将资格”。

可见,“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评定是以“大将资格”为基线的,这从没有一位上将进入36人名单的事实可以印证。当然,“大将资格”不是唯一标准,不是所有够“大将资格”的都能评为军事家,还要结合其它条件,最主要的是军事实践和实际军职。比如,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几位新四军高级将领,1955年与李先念一样曾被列为大将人选;滕代远、程子华等,按战争时期的军事履历,也够“大将资格”。但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不搞军事工作,而李先念则不同。“九一三”事件后担任军委办公会议成员,1977年任中央军委常委,位居军队领导中枢,参与军队和国防建设决策,因而被列入军事家之列。

36位“中国当代军事家”的排名有讲头

36位军事家是怎样排名的?根据中国军网公布的军事家名单,是按以下顺序: 1.统帅级人物;2.元帅;3.大将;4.牺牲的先烈。

毛泽东以其无可争议的地位名列榜首。周恩来是人民军队创建人之一,战争时期任军委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国务院总理,对军队和国防建设贡献极大,因而位列次席。朱德是十大元帅之首,长期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被列入统帅级人物,排在第三位。第四位是邓小平。1 955年中央曾考虑给当时的军委委员11人均授予元帅军衔,邓小平位列第七,排在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而在军事家排名中,邓以军委主席的身份列为统帅级人物,排在朱德之后,在其他9位元帅之前。

十大元帅除朱德、林彪之外的其他元帅排名是按1955年授衔时的顺序,8位元帅依次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排在元帅之后、大将之前,显然他是被当元帅看待的。如果1955年授衔时叶挺健在,他在元帅中排名肯定比较靠前,但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为了不打乱元帅们的顺序,叶挺排在最后一名元帅叶剑英元帅之后。

叶挺之后,是杨尚昆、李先念。李先念如果当年授了大将衔,肯定不能排在粟裕之前。但在军事家中,杨、李二人能排在十大将之前,与他俩都担任过国家主席不无关系。杨尚昆1982年后曾任10年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所以能排在曾任中央军委常委的李先念之前。

接下来是十位大将,排名也是按授衔时的顺序: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大将之后是10位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将领(叶挺已列入元帅级)。这10人又分为两部分:前7位是1989年公布的,后3位是1994年增补的。可以看出,这两部分分别按他们牺牲的前后次序排名的,即牺牲的越早排名越靠前。前7位:许继慎(1931年)、蔡申熙(1932年)、段德昌(1933年)、曾中生(1935年)、左权(194 2年)、彭雪枫(1944年)、罗炳辉(1946年);后3位:黄公略(1931年)、方志敏(19 35年)、刘志丹(1936年)。黄公略虽然牺牲最早,但因是1994年增补的,所以排在前7位之后。

林彪在1955年十大元帅中名列第三,仅次于曾任解放军总司令和副总司令的朱德、彭德怀,只不过林彪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给放到最后了。不过,他被评定为36位军事家之列,体现了对他的军事才能的客观评价,同时也说明中央军委对他评价的历史公正性。

许多上将在新华社刊发的讣告或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

除了以上中央军委正式确认的36位军事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去世的开国上将在新华社正式刊发的讣告或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根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在悼词中被称之为军事家的开国上将有董其武、王震、李达、杨得志、李聚奎、王平、叶飞、陈锡联、张爱萍、杨成武、洪学智等11人。

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国防部长秦基伟(1914~1997)的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

悼词中称为军事家的还有几位“无衔将军”: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这4人按战争时期的资历,1955年可评为上将。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离开军队,到中央或地方工作,而没有参加评衔。何长工、伍修权、耿飚后来回到军队,正处于两次军衔制之间,因此被称为“无衔将军”。

我军高级将领的悼词是经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定的,是盖棺论定性的权威评价。因此,从这种角度看,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范围不仅限于36人

在悼词中被称之为军事家的开国上将还有韩先楚

评价十大元帅十大将:

毛的嫡系是林帅领导的百万四野,那朱的嫡系就是彭帅.周的嫡系就是陈帅和贺帅聂帅.懂点历史的都知道,这也是为什么毛老头文革不敢动周的深层原因.所以刘帅学了张良.功成身退.这一点比林帅想的开.

论军事艺术,我认为现代中国能称的上军事家的人,只有三个半.第一个是当然是他毛老人家.第二个就是刘帅了,第三个林帅了.另外半个就是国民党的白琮僖.如果林帅是军圣,现代的韩信.那么刘帅就是军神,现代的孙子.

从受尊敬的角度则是朱德,威望最高。因为他有智有谋,处置果断,为人耿直,不争权夺势.

三军总司令,“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

极为特殊,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

从军事理论则是刘伯承,刘伯承用兵最神,不但是他卓越的战功和才华横溢的军事理论,他做人的道德水准也让人望尘莫及。全国解放后,刘帅辞掉所有的职务专心办学,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现代军事方面,刘帅和粟裕大将在军队建设包括培养我军高级将领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刘帅却很器重粟裕刘帅夸奖粟裕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在南京军事学院期间刘帅和粟裕大将都认为,培养高级将领应让他们广泛学习古今中外的军事名著,如《孙子兵法》、《尉缭子》、《司马法》等中国古代兵书和俄罗斯名将苏沃洛夫的《致胜科学》、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外国著名军事著作,除研究我军丰富的战争经验,也要研究罗马战史、拿破仑战争史、日俄战史、欧洲大战史、二战时期苏联和英美等国的战史等等,不能局限于仅仅学习毛主席几篇军事著作。其实,这是各国军事教育的常识,但却触犯了最高领导的忌讳。是我军惟一一个德才蒹备的元帅. 是惟一没有后台的大帅,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新世孙吴刘伯承

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

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

实战则是林彪,功劳最大. 是军事奇才。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当元帅时才48岁,比朱德小20岁。是惟一个能把老毛的军事思想发挥的及至的元帅.林彪虽然后来犯了错误,但在解放战争中的功劳,是很大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虽然灭敌47万(比平津52万、淮海55万)少,但是没有辽沈战役,那有后来的两大战役,再说辽沈战役后,四野会师南下,解放平津。横渡长江,解放两湖、两广等江南大片土地,在解放战争中,可以说,四野打下了中国的半壁江山。要不然毛泽东怎么选择林做他的接班人呢?在建国之初韬光养晦,在逐步取得毛的信任之后就开始部署。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面对的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伟人--毛泽东(以邓之能也只敢在毛归天之后将中国带离苦海),最后只能是功亏一馈,让人叹息不已!但对毛的打击也很大,据说毛由此衰老的更快了,这也算是间接的帮助了人民!“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精谋善战林彪

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攻于心计,贯用机巧;

深沉寡语,用心歹毒;残忍虚伪,阴险诡谲。

而要是一对一的较量,则要首推贺龙了。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胸怀坦荡贺龙

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血雨腥风,英勇善战;

光明磊落,无私无畏;豁达大度,胸怀坦荡

彭德怀元帅。我欣赏他的人格!忠肝义胆!直话直说,仗义执言。这样的性格在我们元帅中是不多见的。才会被冤枉!现在历史已经表明,他永远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的“彭大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当然,他的卓越战功不能不提。毛主席最为倚重的两大将军:一就是林彪;一就是彭德怀。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这两人就跟随毛主席打天下了。抗日战争中,有规模宏大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当林彪在东北战场威风八面时,我们的彭总正在大西北率领两万将士同胡宗南的二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直接保卫着我们的革命圣地以及中央指挥机构的安全。保家卫国,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总司令依然是我们的彭德怀元帅。他是打败美国军队的第一个人,不要忘了,彭德怀元帅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防部长。1955年受勋元帅是位于朱德元帅之后名位十大元帅第二位!彭帅为人耿直,“反教条主义”的发起者不是别人,竟是大家十分敬重的彭德怀。

彭总在看到中国人民在“大跃进”之后食不果腹,不顾一切的在“庐山会议”上与毛针锋相对,下场是凄惨的,虽然衷心钦佩他的为国为民的胸怀和胆量,但呈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何用?彭想把国防部搞成自己的“家天下”。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打成“军事俱乐部反党集团”和“右倾机会主义”的头头,遭到灭顶之灾,这是极大的冤案。“文革”中更遭迫害致死。难能可贵的是,当时有人动员刘帅和粟裕大将“揭发”、“批判”彭德怀,刘帅投了弃权票,粟裕大将一言不发,不肯随风逐浪不愿落井下石的品德确实让人高山仰止,可惜,像刘帅和粟裕大将这样的君子实在太少了,大多数人盲目迷信、盲目追随,在风浪中一呼百应。这种恶劣风气的蔓延,也导致“文革”灾难席卷全国时,很少有人能公开抵制。这是一种最惨痛的历史教训。

陈毅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从百战沙场走进十里洋场,陈毅成为大上海一市之长。78岁高龄的毛泽东主席

亲自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陈毅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作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

叶剑英元帅,虽是十大帅之末,但是却称的上第一儒将.诗人元帅陈毅

博学多才,文武两全;光明磊落,刚毅如山;

胸襟坦荡,仗义执言;宽厚仁慈,伟人风范

政工巨匠罗荣桓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鹦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宽和干炼徐向前

虚心善学,战中成才;敢于自责,勇当大任;

质朴谦逊,敦厚宽和;运筹自如,智勇兼备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睿智明达聂荣臻

献身革命,坚忍不拔;精明睿智,果敢明达;

胸怀全局,高瞻远瞩;一生戎马,功绩如山。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精明机智叶剑英

大智大勇,献身革命;聪明机智,力挽狂澜;

运筹帷幄,能参善谋;气度恢弘,纵横捭阖。

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他在

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开国十大将军

1、大将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军事奇才,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2、大将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

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目前所能见到的十大将排序有三种排法:

第一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就是这样排法。这种排法原因明确,没有什么可探讨的。

第二种:是按当时职务排列,据说55年授衔时就是这样站位的(依据当时的录象资料),具体顺序如下:

粟裕: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军委秘书长、副总长兼总后勤部长兼政委

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第一副主任

萧劲光: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员

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长

陈赓:副总长、哈军工院长

罗瑞卿:公安军司令兼政委

许光达:装甲兵司令

徐海东:国防委员会委员

张云逸:国防委员会委员

这种排序在以往的书面媒体上并不多见,只是近些年网上出现较多。由于它是按职务排列的,研究的价值也不是很大。

第三种:即流行最广的排列顺序,具体如下: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这种排序的缘由目前尚未见到最权威的解释,但这种排序肯定不是空穴来风,除了几十年来书刊杂志上大量出现的报道以外,中央军委公布的我军36位军事家名单中,十大将也是这样排名的。

既然这种排序的确存在,而我们又暂时找不到对这种排序的权威解释,就只能根据有关史料推测其原因了,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管之见而已。

粟裕:无需多言,排第一位都觉得委屈,功绩本来是应该授元帅的。

徐海东:当时早已病休,没有军职,其战功也主要是限于红军时期,资历也并不十分突出,排在第二位,除了毛泽东感念20年前的鼎力相助而着力提拔外,找不到别的理由。“皮有功,少进中”的流传很广,如果属实,也证明毛泽东对将帅的授衔肯定是有干涉的。

黄克诚:当时任军委秘书长,负责军委、总参的日常工作,权力很大(曾有人称当时的军委是“秘书长专政”),丝毫不亚于粟裕,仅举一例:一年后的八大上,黄克诚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粟裕则仅是普通中央委员。当然,也许还有彭德怀力挺的因素起作用。因此,排第三位并不奇怪。

陈赓:排第四位是战绩和资历综合考虑的结果。57年曾任代总长也说明了他当时的地位。

谭政:资历老,但没有战功,当时的职务还可以,和黄克诚一样也是实权派,一年后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书记处排名甚至在黄克诚前头。为了照顾陈赓,已经排在第五了,怎么也不能再降到萧劲光后头了,毕竟是总政第一副主任嘛。同时,也许有罗荣桓力挺也未可知。

萧劲光:排在第六主要是靠资历,加上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的职务。

张云逸:虽然资格甚老,又是百色起义幸存的领导人(小平已军转民),但没有军职,又刚受过处分,又没有徐海东的“大功”,只好排在第七了。

罗瑞卿:当时正处在上升通道,次年的八大中委选举,得票数排在20位元帅大将的第四位,仅次于朱德、林彪、罗荣桓。只是因为资历较浅、战功一般,只好排在第八位。

王树声:作为四方面军的代表,被照顾进了大将,但除了当年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职务比许光达有点优势以外,面对前面八位大将实在没什么脾气,只能排在第九位了。

许光达:一个优秀的同志,但授大将资历非常重要,其次是职务和战功。既然许三者都不突出,自然只能排末位了。当然,对许光达来说,这已经是“满意超出想象”了。

结论:三种排法,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哪个正确哪个错误,或者哪个权威哪个不权威。不过,第三种排序应该更能说明当时中央对各位大将的评价。

在中共众多军事家中,网友们讨论最多的是以下几位:四元帅(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两大将(粟裕、陈赓),另外偶尔也有人提及贺龙、徐海东和李先念。下面是在下的几点看法试论评军事家的标准:

一、能力第一,战功第二,理论第三。

二、a、能力相同看战功

b、战功相同看能力

c、战功不同看能力

d、能力相近,但战功相差实在太远的,排名应相对靠后。

三、比较各自独立指挥的拿手战例。

细解:

一、能力第一,战功第二,理论第三。

(能力主要靠战功来体现,但战功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军事家的能力,还要看指挥战役的质量,以及理论、胆略、眼光等等。)

a、能力包括用兵的灵活性,创造性,胆略和气魄,战斗作风(硬)和全面性

(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战略、战术和创建根据地能力、治军带兵能力)。粟裕、徐向前的胆略和战斗作风为中共将帅第一,徐向前创建根据地应该排名第一,鄂豫皖、川陕、冀南、山东四块根据地都出自他手。其治军带兵能力也无人能出其右,鄂豫皖时三百人发展到三万余;川陕时二万人发展到八万余;冀南、山东八路军迅猛发展;解放战争后期以6万地方部队横扫山西。贺龙也是搞根据地的能手。贺龙在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应当是长征时期的乌蒙山回旋战,足以和毛泽东的四渡赤水战役相媲美。最能表现刘伯承用兵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是七亘村战斗和神头岭战斗。阵地攻坚能力当以徐向前为首,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时期打得非常漂亮。

b、战功方面,除了指挥战役的数量外,还要考虑质量和影响。再加上一条,就是所创造的战例如能表现出指挥者的创造性和过人的胆略,出人意料,以少胜多,尤其是以少歼多(歼敌数等于或超过已方兵力),则更是精妙绝伦彭德怀在西北、朝鲜,林彪在东北,三大战役有其二,陈赓在抗战、解放战争、抗越援法、抗美援朝时期,都有赫赫的战功。而粟裕的黄桥、苏中、孟良崮、豫东、淮海诸役,都是胆略超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例。徐向前的苏家埠、反六路围攻、响堂铺、临汾、晋中诸役也是以胆略和出奇取胜的战例。其中,黄桥、苏中、苏家埠、反六路围攻和晋中战役都是以少歼多的著名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c、理论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概括性,实用性,通俗性,创造性。

理论方面,刘伯承的五行术非常出名,众多将帅中,刘帅著述最丰,但不免烦琐。徐向前的理论朴素,通俗易懂。像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跑圈子,飘忽战略,围点打援,收紧阵地,人山战略,硬着头皮打,坚持最后五分钟等等。粟裕在军事理论方面研究得最深、最透,最贴近现代战争,他的战略、战役转折理论最为著名。林彪的三猛战术和一点两面战术最为有名。

二、a、能力相同看战功:粟裕>徐向前,刘伯承>徐海东

b、战功相同看能力:粟裕>林彪>彭德怀

说明:林彪比彭德怀更细心谨慎,故败笔不多,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没有像苏中、孟良崮那样令人拍案叫绝的战例。加上总体上缺乏战略眼光,以及阵地战底气不足,故排名不会太前。可能许多人会不服,这里建议大家多了解林彪,尤其是林彪的缺点,多了解其它将帅,尤其是粟裕大将,尽量不要抱有偏见。

c、战功不同看能力:刘伯承>林彪,陈庚>林彪,徐海东>陈赓>贺龙,贺龙>李先念

.说明:徐老虎在红军时期,歼敌葛滕山,战长岭,袭太湖,攻劳山,战榆林,奇计迭出,用兵如神,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可惜长年卧病,没能创造更多的辉煌。陈赓从抗战开始表现愈来愈佳,到解放战争后期,指挥能力已经超过林彪,从中南战役和两广战役中可以看得出来。另外陈赓交战过的对手类型是中共将帅中最多的,先后有国民党、日本鬼子、法国佬和美国佬。贺龙的二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中最弱的一支,虽然有诸多原因,但指挥能力当是重要因素,这一点段德昌应该比贺龙强。贺龙在抗战中期以后,军事上没有值得一提的大的战例。李先念后起之秀,在抗战时期有上佳表现,在长年处于孤悬敌后的恶劣环境下创建了战略上包围武汉的大根据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其指挥的三打侏儒山等战役也非常精彩。在中共众多军事家中,李先念最年轻,发展潜力最大,可惜解放战争结束得早,没能进一步锻炼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

d、能力相近,但战功相差太远的,排名应相对靠后:林彪、彭德怀应该排在

徐海东和陈赓前面

三、比较各自独立指挥的拿得出手的战例。

粟裕:官陡门、车桥、黄桥、天目山反顽、苏中、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平汉路、豫东、济南、淮海(部分)、渡江(部分)战役。

徐向前:三次反会剿、平汉路三战三捷、双桥镇、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反三路围攻、仪南、营渠、宣达、反六路围攻、嘉陵江、包座、响堂铺、孙祖、临汾、晋中、太原战役。

刘伯承:七亘村、神头岭、长乐村、上党、平汉、陇海、定陶、鄄城、滑县、巨金鱼、豫北、高山铺、宛西、宛东、淮海(部分)、渡江(部分)战役。

林彪:平型关、广阳、秀水河子、三下江南、夏秋冬攻势、辽沈、平津、宜沙、湘赣、衡宝、广西战

彭德怀:长沙、百团、三战三捷、沙家店、清涧、宜川、荔北、扶眉、兰州、第一、二、三次战役。

陈赓:香城固、沁源围困、闻夏、同蒲、临浮、汾孝、晋南、伏牛、广东、边界战役。

徐海东:郭家河、石门口、狗鸡岭、金家寨、葛滕山、长岭岗、太湖城、陕南第一、二次反“围剿”、劳山、榆林桥、町店、周家岗。

贺龙:赤溪渡口,文家墩,龙家寨,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粟园,乌蒙山回旋战,雁门关,晋西北收复七城战斗,曹家庄歼敌140余人,大曹村歼敌300余人,黑马张庄歼敌130余人,齐会歼敌700余,米峪镇歼敌500余,二十里铺歼敌700余,晋北战役、秦岭战役。

李先念:大悟山反扫荡、三打侏儒山、圣场、桐柏、中原突围。

战役质量比较:

一等:以少歼多,步步出敌不意

二等: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三等:以少胜少,以多胜多

四等:以多打少,以多胜少

四、由此得出我的结论:

中共军事家的排名:粟裕>徐向前>刘伯承>林彪>彭德怀>徐海东>陈赓>贺龙>李先念。.

以上是在下的一孔之见。呵呵,如果不抛块砖头,高手们又怎么肯拿玉来砸我呢?请各位高手们不吝赐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