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外源性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药配方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研究

论文编号: 华南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姓名: 学号: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3年 4 月18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2013 年 4 月 18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引言 (2) 1.实验材料 (2) 1.1 材料 (2) 1.2仪器 (3) 1.3 药品 (3) 2.实验方法 (3) 2.1 中药配方1的制备 (3) 2.1.1 中药配方1药粉的制作 (3) 2.1.2 粗多糖的提取 (3) 2.1.3 粗多糖的提取(Sevag法除蛋白质) (4) 2.2 中药配方2的制备 (4) 2.2.1 黑木耳多糖的制备 (4) 2.2.2 鹿茸提取物的制备 (4) 2.2.3 黄莲溶液的制备 (4) 2.3小鼠模型的建立 (4) 2.3.1 正常小鼠血糖测定 (4) 2.3.2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5) 2.3.3 香焦花蕊多糖溶液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5) 2.3.4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测定 (5) 2.3.5灌胃 (5) 3.实验结果 (6)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6) 3.2 中药溶液 (6) 3.3 治疗前后血糖值变化 (6) 3.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 (7) 4.结果分析与讨论 (7) 4.1 结果分析 (7) 4.1.1 降血糖效果分析 (7) 4.1.2 降血脂效果分析 (8) 4.2 讨论 (9) 4.3 前景及建议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骨密度

骨密度是指骨头中矿物质的密度。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儿童重要健康标准之一,是了解小儿骨矿含量的有效方法。通过骨密度测定,早期诊断疾病所造成的骨矿化异常。儿童体检定期检查骨密度有助于预防小儿钙质缺乏,对预防佝偻儿童骨密度检查的意义 骨密度是反应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反映骨质疏松程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定期为孩子做骨密度检查可以预防孩子缺钙,通过调整饮食及时帮助孩子补钙,还是预防孩子成年后骨质疏松的概率。为了让大家更了解骨密度及意义,后儿保优势成长中心为您介绍:骨密度检查几个数值以及检测儿童骨密度的意义。推荐阅读:骨密度专业测评 一、 T值 意义:实际检查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孩子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骨密度-1﹤T值﹤1 表示骨密度值正常;而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那就要具体分析原因,根据情况做积极改善。 二、Z值 意义:骨密度Z值就是相对同龄人标准的差异程度。 Z值是根据同年龄、同性别和同种族分组,将相应病人的骨密度值和其参考值比较。Z值+0.00SD就意味着病人的结果正处于依年龄、性别和重组分组人群的中间值。Z值-2.00SD则意味着病人的结果处于依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人群底部2.5%的范围内。当处于按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人群底部或顶部2.5%的范围内时,并不意味着骨密度自身有问题,而表明机体处于异常状态。这样,将病人的骨密度与相应同年龄、性别和种族分组进行比较,如结果处于土2.00SD范围内时,表明统计学上时正常;如处于上述范围之外,则说明统计学上是异常。这个测定时假设参照人群处于一个统计学正态分布人群。 儿童骨密度测评是一个综合多个学科复杂专业问题: ● 从骨矿物质的积累和骨的生长发育、均衡营养等方面来说,属于儿科学的研究范畴,因为儿童生长期内骨骼发育不良而影响身高的发育或将来成人后的形体的美观,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 ●从钙摄入多少及维生素D等是否缺乏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而言,其属于营养学研究的范畴; ●规律的负重运动与阳光下锻炼可减少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这与运动医学研究密切相关; ●另外,骨质疏松还与遗传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有关。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备

、糖尿病的概念及分类 糖尿病已成为全人类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 性疾病。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是一类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慢性高血糖症及其并 发症所组成的综合征,并非单一病因所引起的单一疾病(多原因引起的综合症)。糖尿病分 为:i型糖尿病、n型糖尿病和其它特异性糖尿病。I型糖尿病即胰岛B细胞大量破坏,常导 致胰岛素绝对性缺乏,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青年发病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本型病因及发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破坏。n型糖尿病由于胰 岛素抵抗并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以高血糖高血脂为显著特点。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成年发病型糖尿病,常伴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遗传机制尚未阐明。其它特异性糖尿病 包括,B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或化敏学制剂所致的糖尿病、感染、非常见型免疫介导性糖尿病以及有时并发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 (糖尿病是无法根治的,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人们曾经一度把糖尿病称为富贵病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几年对糖尿病的研究日益加深) 二、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的深入开展,建立比较理想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有实验性动物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自发性模型应用价 值较高,但因价格昂贵,饲养、繁殖条件要求严格,而不能得到广泛应用。实验性模型则应用比较广泛,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用各种方法损伤动物胰脏或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 素的缺乏,或用化学药物对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形成糖尿病。实验性糖尿病动 物模型的建立主要有6种方法:胰腺切除法致糖尿病、免疫性糖尿病、激素性糖尿病、下丘脑损伤性糖尿病、化学性糖尿病、病毒性糖尿病。由于化学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诱发简便、来源广,应用较广泛。目前多采用注射化学诱导剂(链脲佐菌素或四氧嘧啶)的方法,引起短时间 内胰岛B细胞大量损害而诱发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1糖尿病模型小鼠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定量检测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77例前列腺癌患者尿NTx和血ICTP水平。结果:骨转移组患者尿NTx和血ICTP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以及正常参考值范围(P均<0.01)。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尿NTx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84.7%、(P<0.01),血ICTP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3%、80.3%、86.4%(P<0.01)。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 水平与骨转移范围成正相关(r=0.485,0.482,p<001)。结论:尿NTx和血ICTP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协助及时诊断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 【关键词】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1] ,骨转移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判断有无骨转移对前列腺癌 的分期、判断预后及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目前骨转移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如SPECT、MRI和CT等,但价格昂贵不适合用于监测和随访,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如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被认 为是最有前景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2] 。本研究采用ELISA法对前列腺癌患者尿NTx、血ICT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入组125例,年龄51岁至76岁(59岁±12岁)。入组患者分为骨转移组(CT或MRI或X线证实骨转移)和无骨转移组(SPECT无骨转移征象)。骨转移组根据骨痛程度分为3个亚组:无骨痛组(V AS评分为0分),轻度及中度骨痛组(V AS评分为1~6分),重度骨痛组(V AS评分为7~10分);根据骨转移范围(累及骨数目)分为2个亚组:1处骨转移组,2处及2处以上骨转移组(肋骨和肩胛骨为一处,骨盆、脊椎、头颅、长骨各为一处)。入组标准:诊断均有细胞病理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临床分期为III期或IV期。排除标准:有骨代谢性疾病;筛选前90天内曾接受过双膦酸盐、激素、钙制剂治疗;筛选前3个月内曾有外伤性骨折;筛选前4周内曾接受过放射治疗;妊娠或哺乳期;严重的并存疾病;其他不适合入组的情况,如精神障碍、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 1.2实验方法: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室温放置2-3h,以3500r/min离心10min,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护理体会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的护理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atentautoimmunediabetesinadults,LADA)是从临床貌似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通过胰岛自身抗体筛查发现、介于l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早期不依赖胰岛素治疗,但胰岛B细胞功能衰退速度约为2型糖尿病的3倍。病因复杂,目前针对性研究尚肤浅。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5月至今共收治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9例,其中男2例,女7例;年龄28-49岁,确诊前有糖尿病史3例,余无糖尿病病史。6名初发病者无明显口开、多饮、多尿症状,均有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减轻。查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均为阳性,均给予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强化治疗。经系统治疗、护理,所有患者的血糖平稳,能够正确应用胰岛素,并发症得到一定的控制,疾病知识掌握良好。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LADA对于患者来说很陌生,属于“稀有病种”,很多初发患者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对治疗过程产生怀疑,对预后产生焦虑,担心遗传给子女等。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针对以上心理特点,医护人员主动关心患者,采取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的同时,一对一做心理疏导,定期组织培训班,集中做心理辅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与他们交流沟通,介绍治疗的目的、过程、配合、方法、注意事项、如何防治等知识,消除患者的担忧,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最终,多数患者较快地适应了新环境,使治疗护理得以顺利进行。 2.2 用药指导 2.2.1 LADA一经确诊,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保护残存的胰岛细胞有利于延缓病情.同时遵医嘱按时监测餐前餐后及夜间血糖,及时根据血糖的变化和患者的进食情况调节胰岛素泵的输人剂量。 2.2.2 LADA患者应按照医嘱根据个体特征选择可以保护胰岛功能的降糖药物,如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因此类药物对LADA患者有延缓免疫破坏的作用。 2.2.3 控制血糖同时,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和用药,改善周围神经循环,尽量避免使用加重肾胀负担的药物,延缓肾功能损害; 2.2.4定期举办用药知识讲座,指导安全合理用药,不随意减药停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2.3饮食护理

小鼠糖尿病模型建立的实验设计

发育生物学课程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 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 姓名:徐飞 学号:20103465 生物技术102班

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计方案 徐飞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20103465)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半个世纪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键词】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设计 【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genetic glucose metabolic and endocrinal disturbance caused by insulindeficiency absolutely or relatively.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diabetes has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has become the third common, frequently occurring and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 afte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key words】Diabetes; Models, animal; Experimental design 引言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高,或胰岛素在靶细胞内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而引起葡萄糖、蛋白质及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为探清糖尿病病因,建立理想的DM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动物模型也可以筛选降糖药物,可以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依据。 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包括新药筛选)研究。人类疾病的发展十分复杂,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深入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推动医药学的发展来之缓慢,临床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局限性,而且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上也受到限制。而借助于动物模型的间接研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那些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实验结果并与人类疾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如手术法、药物法、自发性DM、转基因动物法等。国外多

增加骨密度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

附件6: 增加骨密度功能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试验项目: 动物试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骨代谢有关的其它功效成份,如以内分泌调节等作用为主的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方案二仅适用于每日钙摄入量在100mg以下的受试物,其它受试物均采用方案一。 \ 体重 骨干重 骨钙含量 骨密度 骨组织病理形态 2 试验原则: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的不同,方案一和方案二任选其一进行动物试验。 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 样品使用未批准用于食品的含钙化合物,必须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样品使用属营养强化剂范围内的钙源及来自普通食品的钙源(如可食动物的骨、奶等),可以不进行钙吸收代谢试验。 3 结果判定 方案一: a) 生长发育指标(体重、身长、股骨干重)中至少一项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 b) 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病理学上(骨组织学结构或钙沉积)两方面结果中的任一方面优于低钙对照组; c) 进行钙吸收试验时,钙吸收率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不低于相应钙含量的碳酸钙对照组。 符合以上三项要求,可判定受试物具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方案二:

@ 受试物试验组的股骨骨钙含量或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且骨组织形态学指标较去势模型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方可判定受试物具有“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作用。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Increasing Bone Density Function 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功能作用的检验方法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的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骨代谢有关的其它功效成份,如以内分泌调节等作用为主的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方案二仅适用于每日钙摄入量在100mg以下的受试物,其它受试物均采用方案一。 1. 方案一 实验原理 机体中的钙绝大部分储存于骨骼及牙齿中,若摄入钙量不足会影响机体和骨骼的生长发育。生长期大鼠在摄食低钙饲料的基础上补充受试含钙产品,与低钙对照组比较在促进机体及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加骨矿物质含量和增加骨密度功能上的作用,从而对受试物“有助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进行评价。 仪器和试剂 1.2.1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骨密度仪(双能X线骨密度仪或固体密度仪)、精准卡尺、动物解剖器械、105℃烘箱 1.2.2 试剂: 钙含量测定所需试剂(硝酸、高氯酸、氧化镧等) 实验方法 1.3.1 实验动物: 出生4周左右的断乳SD大鼠,体重约60-80克,同一性别,每组至少10只。 1.3.2基础饲料配方: 同2003版《规范》(钙含量150mg/100g饲料)即低钙饲料。 1.3.3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置: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以人体推荐剂量的10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计两个剂量组;同时,设低钙对照组。 1.3.4 受试物给予途径及时间: 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低钙对照组灌胃给予配样溶剂(去离子水),灌胃量

骨密度检测的意义

骨密度检测的意义、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骨质疏松是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其特点为骨密度减低和骨脆弱性增加,因此极易并发骨折。骨质疏松可由老龄、妇女停经、内分泌疾病等造成。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在50岁以上的人达50%,使其易于发生骨折,多见的是股骨颈、脊柱和桡尺骨这三个部位的骨折。骨质疏松症很少有自觉症状,不易早期发现,因此建议每人都要作一次骨密度筛查,以了解自身的骨质状况。? 我院治未病中心最新开展超声骨密度检测,该检测能诊断骨质疏松和评估骨密度水平,以便采取及时预防和治疗措施。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主要指标。通过扫描的方式,对受检查者骨矿物含量进行测定,提供有价值的可比性数据,对判断和研究骨骼生理、病理和人的衰老程度,以及诊断全身各种疾病对骨代谢的影响均有很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无创面,无痛苦的检查项目。? 骨密度测定的意义:? 1、检测骨矿含量,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指导营养干预、治疗;? 2、根据年龄相对应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 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医生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4、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您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您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那些人群需要做骨密度检查? 一、已经绝经或者年过65岁的女性; 二、年纪在70岁以上男性; 三、日常生活易出现疲劳、周身酸痛乏力、倦怠、多汗、 麻木、爱抽筋等症状时,就有必要去做骨密度检查。? 四、有的男性,如长期吸烟、喝酒、喝咖啡、 缺乏运动、挑食偏食的人; 四、有家族性脆性骨折的人群或者自己有过脆性骨折史者; 五、正在治疗的人可以通过检查骨密度来监测疗效; 六、孕妇在怀孕三个月时、六个月时要各检查 一次骨密度含量; 七、如果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甲亢等 会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要定期检查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_王智存

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710100) 王智存施婕邹远妩王卓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均统计,老年人群已占据全国人口约8.3%,且仍有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骨密度(BMD)的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具有精确度好、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广、速度快、辐射量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已成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和金标准[1,2]。骨代谢生化指标是用于评估骨转换率有效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特点。本研究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N端骨钙素(N-MID)以及DEXA测定BMD,分析BMD与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15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均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排除影响骨代谢的急慢性疾病及药物后,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3]。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 DEXA检测各部位BMD。 215例经BM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以年龄对其分组,<70岁组106例,年龄55~70岁,平均(64±10)岁;≥70岁组109例,年龄70~91岁,平均(79±12)岁。对照组110名,均为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均经BMD诊断为非骨质疏松症,年龄56~73岁,平均(63±7)岁。 1.2骨代谢指标的检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测量仪器为德国罗氏cobas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指标为PINP、β-CTX及N-MID。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数据可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较高的PINP、β-CTX及较低的N-MID检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患者的PINP、β-CTX及N-MID明显高于≥7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β-CTX、PINP和N-MID检测诊断骨质疏松症与用BMD诊断骨质疏松症金标准进行比较:见表2。以β-CTX ≥0.290ng/mL、N-MID<23.1μg/L和PINP≥341.56ng/mL为检测值超出截断值,记为骨质疏松症阳性,否则为骨质疏松症阴性。β-CTX检测敏感度70.3%,特异性80.4%;PINP检测敏感度7.5%,特异性64.0%;N-MID敏感度13.0%,特异性 较,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有学者报道,ELISA与TPP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12],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可有效避免漏检和误诊,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3]。 综上所述:ELISA和TPPA对梅毒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在临床实验室中,可用ELISA进行常规筛查,筛查阳性者进一步采用TPPA进行验证,可提高临床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1]Lafond RE,Lukehart SA.Biological basis for syphilis[J].Clin Microbiol Rev,2006,19(1):29-49. [2]Daskalakis D.Syphilis:continuing public health and diagnostic challenges[J].Curr HIV/AIDS Rep,2008,5(2):72-77. [3]Cameron CE,Lukehart SA.Current status of syphilis vaccine development:need,challenges,prospects[J].Vaccine,2014,32(14):1602-1609. [4]Phiske MM.Current trends in congenital syphilis[J].Indian J Sex Transm Dis,2014,35(1):12-20. [5]Peterman TA,Furness BW.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to control syphilis[J].Sex Health,2015(12):126-134. [6]王菲,唐国建.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淮海医药,2015,33(4):365-366. serological assays for the detection of syphilis infection[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7,26(10):705-713. [8]Gu W,Yang Y,Wu L,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4519609.html,paring the performance char- acteristics of CSF-TRUST and CSF-VDRL for syphilis:a cross- sectional study[J].BMJ,2013,3(2):e2204. [9]赵建,殷竹君,田玲玲,等.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 毒诊断的血清筛查试验[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4):269- 270. [10]Lin LR,Zheng WH,Tong ML,et al.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eponema pallidum-specific IgM antibody in syphilis serofast reaction patient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1,71(3):201-207. [11]郭家权,洪敏,林永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 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5):738-740. [12]魏方,张鹏.ELISA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 性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5):651-652. [13]刘春华,孙国清,薛秀娟,等.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 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6):142-144. (收稿日期:2015-07-25)

糖尿病鉴别诊断

2型糖尿病需与1型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相鉴别。 一、1型糖尿病 1、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一般20岁后发病,发病时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体重迅速下降,BMI≦25kg/m2;空腹血糖≧16.5mmol/L,空腹血浆C肽≦0.4nmol/L,OGTT 1h和(或)2h C肽≦0.8nmol/L,呈低平曲线;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阳性;HLA-DQ B链57位为非天冬氨酸纯合子。 2、特发性1型糖尿病:无自身免疫参与的证据,各种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始终为阴性,其临床特点为:明显家族史,发病早,初发时可有酮症,需胰岛素治疗,但用量较小;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不一定呈进行性减退,起病数月或数年后可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二、特殊类型糖尿病 1、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1)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家系中有3代或3代以上遗传史;起病年龄早,家系中至少有一位患病成员起病年龄﹤25岁;且确诊糖尿病后至少2年不需要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2)线粒体母系遗传糖尿病:该病呈母系遗传,家系内女性患者的子女可能患病,而男性患者的子女均不患病;起病年龄早;起病初常不需胰岛素治疗,无酮症倾向,但无肥胖或反而消瘦,胰岛β细胞功能日渐减退,多数终需胰岛素治疗;常伴不同程度听力障碍,其发病时间可能在糖尿病前或后;少数患者可能有能量需求较大器官(神经、肌肉、视网膜、造血系统等)损害的表现或血乳酸增高。 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1)A型胰岛素抵抗(卵巢性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性黑棘皮病/HAIR-AN):多见于消瘦的青少年女性,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显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一般不重,但表现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常伴黑棘皮病及类肢端肥大症表现;女性患者有卵巢性高雄激素血症,表现有多毛、闭经、不育、多囊卵巢和不同程度的女性男性化表现等。 2)矮妖精貌综合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为:显著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达正常水平的100倍;糖耐量可正常,有时出现空腹低血糖;可有其他多种异常,如宫内发育停滞、面貌怪异(低位耳、眼球突出、鞍鼻、阔嘴、厚唇等)、脂肪营养不良和黑棘皮病等。新生女婴可有多毛、阴蒂肥大和多囊卵巢。多早年夭折。 3)Rabson-Mendenhall综合症(C型胰岛素抵抗):特点为除了具A型胰岛素抵抗表现外,还可有牙齿畸形、指甲增厚、腹膨隆、早老面貌、阴茎或阴蒂增大、松果体增生或肿瘤等。常于青春期前死于酮症酸中毒。 4)脂肪萎缩性糖尿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为:严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抗药性糖尿病,一般不伴酮症酸中毒;皮下、腹腔内、肾周脂肪萎缩;伴肝脾肿大,可发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皮肤黄色瘤、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明显家族史,女性多发病,可有多毛、阴蒂肥大等男性化表现。 3、胰腺外分泌疾病:如胰腺炎、创伤/胰腺切除术后、胰腺肿瘤、胰腺囊性纤维化、血色病、纤维钙化性胰腺病等均可引起糖尿病。病患通常在糖尿病发生前有胰腺疾病的病史,如胰腺炎可以破坏胰岛,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伤,胰岛素的分泌缺陷,通常表现为胰岛素分泌功能低下,全天血糖升高。该患者无相关病史,但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生几率较一般人群高,需注意鉴别。 4、内分泌疾病: 1)嗜铬细胞瘤时,由于高浓度的肾上腺素的作用,肝糖原分解加速,胰岛素分泌受抑制,

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小V答疑笔记 有骨质疏松的患者,且有糖尿病,那么骨密度的检测,一般建议多久检测一次?有糖尿病的病史,又有骨质疏松,其实治疗起来和没有糖尿病,仅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治疗是一样的。但是需要提醒,有糖尿病的病人,尤其是两型糖尿病,他可能骨折的风险是增长的,但是他的骨密度可能比没有糖尿病的病人其实是稍微高一点,但是这样的病人,往往首先是表现骨质质量下降。所以有糖尿病的病人,你要重视骨密度的检测,但是不能仅仅根据骨密度来判断他有没有骨质疏松,也就是说有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告知其要减少外力的作用,尽量走路小心一点,不要拎非常重的东西,避免发生摔倒、发生骨折。 至于骨密度的检测,一般来说我们主张就是一年检测一次就够了,因为骨密度的检测,每次也存在着一个机器之间、操作人之间有一些误差。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三个月或者六个月查了可能有点差别,也可能是误差或者人员之间的差别造成的,大部分是一年做一次检测就够了。但是骨代谢标志物就不一样,因为它更敏感,所以你可以骨代谢标志物三个月检测一次,稳定以后半年检测一次,再稳定以后你可以一年检测一次。

长期饮酒和吸烟的患者,我们是否应该提示患者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以避免这种高危人群出现骨质疏松?吸烟和 大量的饮酒一定是骨质疏松的高危的因素,也包括长期喝大量的浓茶和咖啡,这都是一个骨松的高危因素。建议一个是平常多晒晒太阳,也就是太阳底下在户外运动。第二个,在晒太阳的同时,要注意健身的运动,比如说每天慢跑或者快走,或者你去游泳,打太极拳,或者晚上跳跳广场舞,这都是健康的一些有氧运动,这是生活方式的干预。饮食当中,你可以注意补充一些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说病人如果是没有禁忌的情况,你可以吃一点坚果,你可以喝一点豆浆或者牛奶,那么这都含钙量比较高。 还有一些海产品,小鱼小虾,其实含钙量也比较高,所以可以多吃一点含钙量比较丰富的食物。还有维生素D2和D3,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但是不建议无限地吃,如果实在不够的话,那你可以补一点钙片。钙片比较常用的还是碳酸钙,也就是在国内,比如说钙尔奇D,它是一个常用的碳酸钙,也进入了医保。 维生素D的补充,在国内很少买到活性维生素D,就算买到,它的价钱相对也比较贵,含量也不是很高,但是如果在国外,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如果有机会出国的话,可以到国外买一点维生素D。再加上季节要到了冬天接受阳光本来就更少,这一部分缺维生素D的人就会更多,所以尽量多晒阳光。如

一个数值 判断骨密度

一个数值判断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同等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一个数值判断骨密度目前,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在双能X射线吸收法骨密度测量报告中,只要看懂一个数值就可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骨密度仪会根据病人测出的骨密度数据,自动算出T值和Z值。T值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指标。Z值主要应用于儿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可反映出成人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WHO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根据T值进行诊断。当T值大于-1为正常;当T 值在-1至-2.5之间为骨量减少(低骨量);当T值小于-2.5即为骨质疏松;T值在-2.5以下,并有脆性骨折(即从站立高度跌倒的骨折,非外力撞击造成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在解读骨密度报告单时,当看到测量部位中,腰椎1~4、股骨颈、大粗隆、全髋,这四个部位中有一个部位的骨密度T值小于-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WHO曾检查了大量脆性骨折病人的骨密度,发现这些人群有65%以上的病人的骨密度T 值均低于-2.5,所以当T值小于-2.5时,可诊断骨质疏松,即可以预测骨折的风险。另外,不同制造厂商所生产的骨密度仪所测得的骨密度值是不可比的。即初诊在哪台仪器做骨

密度测量,复诊时还要在那台仪器上做骨密度检查。也就是说,当您第一次在哪家医院做的骨密度检查,第二次随访也应该在同一家医院做骨密度检查,这样数据比较才能是有意义的。骨密度检查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妊娠、哺乳期的妇女不建议做骨密度检查;2.做了造影检查、核医学检查的病人,至少三天后再做骨密度检查;3.了解病人体内腰椎和髋部有无人工假体,如一侧髋部有假体就做健康一侧的髋部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测量还要做好随访:1.理想状况下,治疗后的前两年,每年追踪一次;2.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每两年一次;3.在骨快速丢失状况,如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缩短随访间隔,治疗后每6个月追踪一次。

骨代谢指标(骨钙素和维生素D)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012年3月23日 骨代谢(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 骨代谢生化指标 各种骨基质成分或来源于骨细胞的降解产物及酶 血清或尿液样本采集后检测可作为骨转换的指示剂 骨代谢指标的应用 骨骼代谢水平以及骨骼发育状况评价 骨质疏松诊断及监测抗骨吸收治疗疗效 癌细胞扩散至骨的诊断 骨折风险预测 治疗监测中的骨代谢指标 骨代谢指标的合理应用 在治疗前确定个体的指标”基准值” 监测治疗疗效: 每3个月 为何要监测? 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证明治疗有效 抗骨吸收治疗监测 3 6912 0,0 0,10,20,3 0,40,50,6*** *** *** S -C T X ( g /L ) Time (months) Placebo Alendronate 骨代谢指标用于阿仑膦酸钠治疗监测的临床性能 骨代谢指标 LSC (%) 灵敏度 信噪比 Type I collagen O C BSP O C BSP PYD, DPD, NTX, CTX, ICTP TRACP 5b, Cath K OC-f, BS P BAL P PINP , PICP OC Type I collagen

曲线下面积(AUC) S-TRACP 5b 29.5 82.7% 3.17 0.879 S-bCTX 52.5 78.7% 2.82 0.868 U-DPD 33.7 56.0% 2.31 0.782 S-PINP 42.5 73.3% 2.95 0.862 S-OC 35.7 40.0% 1.84 0.761 S-BAP 22.4 61.3% 2.78 0.783 促成骨治疗监测 2 4681012 -4 -2024681012141618** **** B A L P c h a n g e f r o m b a s e l i n e ( g /L ) Months of treatment Placebo Teriparatide (PTH) From: Chen et al. 2005, J Bone Miner Res 20:962-970. 幻灯片9 骨代谢指标检测改善治疗 的依从性 治疗依从性是骨质疏松治疗的主要问题 (Lekkerkerker et al. 2007, Osteoporosis Int 18:1311-1317) 骨代谢指标值显示给患者说明治疗有效,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Delmas et al. 2007, J Clin Endocrin Metab 92:1296-1304) 哪种骨代谢指标应用于治疗监测?在促成骨治疗中骨形成指标更为敏感,而在抗骨吸收治疗 中骨吸收指标更为敏感 建议使用成套指标以检测骨转换的不同方面 bCTX : 破骨细胞活性 TRACP 5b:破骨细胞分化 PINP: 成骨细胞活性 BALP :成骨细胞分化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系列 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方面,其中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下面以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为例,阐述骨代谢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中,虽然有反映骨矿含量的骨密度检查,但昂贵的价格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同样能反映骨代谢状态的生化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降低,常见于老年型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生化检查包括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和与骨矿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 (一)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 1、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在体内主要分布于骨骼、肝、肾、小肠和肺等组织中。血清碱性磷酸酶50%来源于骨。其余50%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脏。骨骼中的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分泌,主要集中在骨化部位,即在骨骺线和骨膜下。骨的碱性磷酸酶是骨形成的特异性指标物,半衰期为1~2天。骨质疏松患者的碱性磷酸酶减少极为少见,绝大多数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骨碱性磷酸酶与肝型碱性磷酸酶不同,一般实验室方法主要反映肝型碱性磷酸酶。为了鉴别肝胆疾病和成骨细胞活性增高的骨病,最好作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测定。当然肝功能正常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也能反映成骨细胞的功能。 碱性磷酸酶减少极少见,极大多数骨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移癌、佝偻病、软骨病、骨折、畸形性骨炎、氟骨症、高骨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患者。肝胆疾病时,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升高,骨碱性磷酸酶正常。绝经期后碱性磷酸酶增高,但不超过正常值的一倍。骨碱性磷酸酶也可用于骨转移癌患者的病程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2、骨钙素(Bone Glaprotein, BGP) 骨钙素是在骨中含量十分丰富的非胶原蛋白,其总量占骨组织中非胶原蛋白的15%~20%。骨钙素由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与羟磷灰石有较强的亲和力,约50%沉着于骨基质,其余50%进入血循环。骨钙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成,抑制软骨矿化速率。血中骨钙素的半衰期约5分钟。骨钙素是反映骨代谢状态的一个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指标,监测血中骨钙素的浓度,不仅可以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和骨形成情况,而且对观察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骨钙素升高常见于儿童生长期、肾性骨营养不良、畸形性骨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骨折、高转换率的骨质疏松患者、骨转移癌、低磷血症、肾功能不全等。骨钙素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肝病、孕妇、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 3、I型胶原前肽 I型胶原前肽是最常见的骨胶原,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组成总蛋白部分的90%。在骨中的胶原是由成骨细胞以前胶原的形式合成的,前胶原形成胶原纤维时从前胶原分子上裂解出两种I型胶原前肽:即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每合成一个胶原分子,就会有一个分子的PICP或PINP产生。因此,测定其在血中的水平,可反映骨形成情况。虽然I型胶原前肽也可由其他的来源而增加。大部分非骨骼组织比骨骼翻新慢,而且进入循环前肽池的量极微。因此,血清中I型胶原前肽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是反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年第27卷第1期 七台河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内科(156400)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200433)吴帅(综述)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医院(467500)吴睿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200433)丁素菊(审校) 摘要糖尿病性肌萎缩性症发病率低,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代谢紊乱学说、缺血学说及免疫学说;发病部位倾向于多部位;其临床表现主要以下肢近端无力、萎缩、疼痛及无感觉障碍为特征;免疫治疗可能较为有效。 关键词:糖尿病肌萎缩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是糖尿病不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病最早由Bruns(1890)提出,曾有不同的命名如:瘫痪性糖尿病神经炎、近端糖尿病神经病、近端糖尿病肌萎缩、近端运动神经病及Bruns-Garland综合症。Garland于1995年正式命名为糖尿病性肌萎缩症[1],其发病率为0.8%,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为1.1%,Ⅰ型糖尿病患者约为0.3%。本文就其发病机理、病理、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作一综述。 1 发病机理[2~4] 糖尿病性肌萎缩症与一般的糖尿病性神经病的发病机理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代谢紊乱学说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及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致使细胞代谢异常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神经系统,如高血糖时除使血红蛋白糖基化外,也可使神经内蛋白糖基化而影响神经功能。此外,由于长期高血糖使神经组织内有较高葡萄糖透入,在醛醇还原酶、山梨醇脱氢酶催化下形成较多山梨醇和果糖,而神经组织内无果糖激酶,不能使果糖进一步分解而导致神经组织水肿。通过控制血糖后症状、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支持该论点。 1.2 缺血学说 有资料表明,糖尿病人神经活检中发现神经的营养血管,特别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增生及血管壁有脂肪和多糖类物质沉积致使管腔狭窄。支持点如下: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糖尿病血管病发生率高;神经症状的改善与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糖尿病神经病、视网膜病及血管病常同时存在。 1.3 免疫学说

骨代谢标志物

骨代谢标志物 1.一般生化标志物 如:血尿钙、磷、镁 2.骨代谢调控激素 1)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 维生素D的作用:①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②促进肾小管钙磷重吸收,③促进骨钙动员到循环中,④促进钙盐在骨基质内沉积。25羟维生素D(25(OH)D)半衰期21天,是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是25(OH)D经过1α羟化酶羟化后的产物,是最具活性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但半衰期只有4~6小时,且血中浓度仅为25(OH)D的千分之一。因此临床上常用25(OH)D来反应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 2)甲状旁腺素(PTH) PTH的生理功能:①在肾脏增加尿钙重吸收、抑制尿磷重吸收并调节维生素D在肾脏的活化和代谢,②既刺激骨形成也刺激骨吸收,但刺激骨吸收占主导地位。PTH易受生理节律及进餐状态的影响,应在过夜空腹状态下检测。 3)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 FGF23是一种由骨细胞分泌的磷调节激素,作用:①减少近端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增加尿磷排泄,②抑制1,25(OH)2D的合成并增加其代谢,从而减少肠道对磷的吸收。 3.骨转化标志物(BTMs) 包括: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 1)骨形成标志物 成骨细胞中含有大量Ⅰ型前胶原,成骨时被分泌到细胞外,裂解为Ⅰ型前胶原N端肽 (P1NP)、Ⅰ型前胶原C端肽(P1CP)、Ⅰ型胶原。Ⅰ型胶原被组装在类骨质中,钙磷沉积其中形成羟基磷灰石(即类骨质的矿化);P1NP及P1CP作为代谢产物进入血尿中,及临床上检测的反应骨形成的标志物。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由成骨细胞分泌,肝功能正常人,来源于骨骼及肝脏的ALP各占总ALP的一半,当bALP生高时,总ALP也相应升高,故总ALP也可反映骨形成的状态。 骨钙素(OC)产生较晚,在成骨细胞合成类骨质时释放到细胞外骨基质,同时破骨时OC 也会生高,故其事反应骨转化水平的总和指标。骨钙素的大N端片段比OC全片更稳定,敏感性及重复性更佳。 2)骨吸收标志物 在骨组织中,Ⅰ型原胶原两端的非螺旋氨基端肽区——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 或羟基端肽区——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通过吡啶啉(Pry)或脱氧吡啶啉(D-Pry)将两个相邻的Ⅰ型原胶原分子相连,而羟脯氨酸(HOP)在胶原分子内部通过氢键起到稳定胶原纤维的作用。当Ⅰ型胶原在赖氨酰氧化酶作用下降解后,即释放出HOP、NTX、CTX、Pry、D-Pry,着五种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