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

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

张慧春1,邓

桦2

(1.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

300160;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160)

摘要:将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4种提取物作为抗菌剂,用后整理的方法对纯棉漂白布进行抗菌整理;以大

肠杆菌、枯草杆菌代表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测试菌种,通过改良AATCC 法测定了抗菌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

整理后的纯棉漂白布对革兰氏阴、阳性菌均具有抗菌效果,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大,抗菌效果增强,但抗菌效果的增强与抗菌剂浓度的增加并不是正比例的关系.当抗菌棉布试验样品加入8片时,抗菌率均可达100%.抗菌剂对大肠杆菌的抗菌顺序为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抗菌剂对枯草杆菌抗菌顺序为五倍子>黄芩>金银花>蒲公英.

关键词:中草药;纯棉漂白布;抗菌效果;抗菌整理中图分类号:TS195.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24X (2011)03-0037-03

Study on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of extracts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upon cotton fabric

ZHANG Hui-chun 1,DENG Hua 2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0,China ;2.School of Textiles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0,China )

Abstract :By taking the extracts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Chinese gall,honeysuckle and dandelion as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bleached cotton fabric was treated by the method of antibacterial finishing.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he finished cotton fabric was tested by using Bacillus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as the test bacteria on behalf of Gram -negative and Gram -positive bacteria respectively by the modified AATC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shed bleached cotton fabric possesses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gainst the Gram-negative 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nts increases,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is increased.But the increase of antibacterial effect is not in proportion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When the samples of the antimicrobial cotton fabric are increased to eight pieces,the antibacterial rate can be 100%.The order of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gainst the Bacillus coli is scutellaria baicalensis,Chinese gall,honeysuckle and dandelion;while that of the Bacillus subtilis is Chinese gall,scutellaria baicalensis,honeysuckle and dandelion.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tton bleached fabric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tibacterial finishing

收稿日期:2011-02-19

第一作者:张慧春(1963—),女,高级工程师.

通信作者:邓桦(1958—),女,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dengh2@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537302.html,

第30卷第3期2011年6月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ol.30No.3June 2011

抗菌纺织品是近几年来崛起的新型纺织材料,因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广泛应用于床单、

枕套、衬衣、袜子等日用品.抗菌剂可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1].天然抗菌剂有动物类抗菌剂和植物类抗菌剂,植物类抗菌剂中的中草药提取物因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中草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是我们的民族瑰

宝.中草药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也有几百种之多[2].将织物与中草药抗菌成分结合

起来制成抗菌环保的功能性纺织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试管抑菌试验进行筛选,确定本次试验的药物为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4种中草药.抗菌织物的制造主要有2种方法[3]:一是通过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后整理;二是开发出一系列的抗菌纤维,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30卷

然后得到抗菌织物.本次试验采用后整理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抗菌处理,按照改良AATCC法[4],评价整理棉布的抗菌性能.

1实验部分

1.1材料和仪器

材料:纯棉漂白布(32×32/72×64);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均为东北大药房出售;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提供;无水乙醇、营养琼脂,均为分析纯;氯化钠注射液,天津天安药业生产.

仪器:超声波提取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轧车、烘干机,均为无锡庆丰集团维新漂染有限公司生产;摇床、生化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均为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东亚压力容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方法

1.2.1中药提取液的制备

(1)黄芩提取液的制备.取干燥黄芩粉碎,用10倍量蒸馏水煎煮2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提取液浓缩,浓缩液用8倍量75%乙醇醇沉24h,取醇层,用旋转蒸发仪在68℃浓缩成1mL黄芩提取液,相当于1g 黄芩生药材,过滤备用.

(2)五倍子提取液的制备.取干燥五倍子粉碎,蒸馏水浸泡1h后煮沸30min;用8倍量75%乙醇醇沉24h,取醇层,用旋转蒸发仪在68℃浓缩成1mL五倍子提取液,相当于1g五倍子生药材,过滤备用.

(3)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取干燥金银花,用70%乙醇,液料比1∶8,浸泡1h,提取温度70℃,超声提取2次,每次40min;滤过,合并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在68℃浓缩成1mL金银花提取液,相当于1g 金银花生药材,过滤备用.

(4)蒲公英提取液的制备.取干燥蒲公英,以4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在温度为70℃、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提取4次,每次提取时间为30min;滤过,合并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在68℃浓缩成1mL蒲公英提取液,相当于1g蒲公英生药材,过滤备用.

1.2.2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本实验采用浸轧法对棉布进行抗菌整理.将纯棉漂白布在80℃水中预处理1h,以除去一些杂质,然后在70℃的鼓风烘箱中烘干.将烘干的纯棉漂白布样(20cm×20cm),分别浸渍到上述已制备的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的中药提取物中(浴比1∶15),二浸二轧(轧余率80%),烘干(70℃,5min),备用.

1.2.3抗菌性测试

参照国家最新《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选用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枯草杆菌作为测试菌种,按照改良AATCC法[4],通过测定未处理棉布与中药提取物整理的棉布浸出液中细菌数量的变化,评价整理棉布的抗菌性能.

(1)菌液的制备.分别取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的新鲜培养物,做10倍系列稀释.首先将培养物溶于10mL 灭菌纯水中,摇匀,从中取1mL至有9mL灭菌纯水的试管中,摇匀,重复3次,即得稀释10万倍的试验菌液.

(2)振荡试验.无菌操作下,将用中药提取液整理的纯棉白布和空白纯棉白布用紫外灯照射2h后剪成1.8cm×1.8cm的正方片,备用.取稀释10万倍的试验菌液1mL放入已灭菌的并已经冷却到4℃装有20mL 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把剪好的布样方片按设计量1、2、4、8片/瓶分别放入瓶中,塞好棉塞防尘防菌,做好标记,放在摇床上,室温20℃,以300r/min的转速回旋震荡1h.

(3)抗菌性试验.无菌操作下,从振荡试验结束的各个标记的三角瓶中,各取1mL震荡洗脱液分别放入已铺好冷却凝固的营养琼脂的培养皿中,使洗脱液涂布均匀,做好对应标记,包括空白纯棉白布的洗脱液,在(37±0.5)℃温度条件下培养18h后,计每皿中的菌落数,计算抗菌率.

计算公式:抗菌率=(18h后空白样菌数-18h 后药液菌数)/18h后空白样菌数.

2结果与分析

2.1黄芩提取液的抗菌性能

表1所示为黄芩提取物的抗菌率.

黄芩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黄芩苷(Baicalin),其化学

表1黄芩提取物抗菌率

Tab.1Rate of antibacterial of extract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抗菌剂片/瓶(棉布)

平均抗菌率/%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黄芩N113834

黄芩N226359

黄芩N3410098

黄芩N48100100

38——

第3期

式为C

21

H18O11.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黄芩鉴别方法,确定本实验中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黄芩苷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它的水溶性较小,整理时有效成分在棉布上的附着量和振荡洗脱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5],因此可能没有完全反映出黄芩提取物的抗菌能力.在振荡洗脱过程中,不论加入几片布样,洗脱液均为20mL,因此黄芩苷的洗脱很可能不完全,

平均抗菌率的数据反映出抗菌率虽然是随着抗菌成分浓度的增加而正向提高,但并未成正比例提高.相同浓度的黄芩抗菌剂抗大肠杆菌的能力大于抗枯草杆菌的能力,当洗脱液中黄芩苷浓度足够大时(如在表1中每瓶放入8片黄芩提取物整理布样),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平均抗菌率均可达到100%.

2.2五倍子提取液的抗菌性能

表2所示为五倍子提取物的抗菌率.

五倍子的抗菌成分主要是鞣酸(Gallotannic acid),是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抗菌效果都较好.水溶性较好,易于提取也易于洗脱,数据基本上反映出五倍子的抗菌能力.采用浸轧法整理的棉布附载了一定量的鞣酸,在振荡洗脱过程中,不论加入几片布样,洗脱液均为20mL,因此鞣酸的洗脱很可能不完全,平均抗菌率的数据反映出抗菌率虽然是随着抗菌成分浓度的增加而正向提高,但并未成正比例提高.相同浓度的五倍子抗菌剂抗大肠杆菌的能力与抗枯草杆菌的能力相差不大,当洗脱液中鞣酸浓度足够大时(如在表2中每瓶放入4片五倍子提取物整理布样),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平均抗菌率均可达到100%. 2.3金银花提取液的抗菌性能

表3所示为金银花提取物的抗菌率.

金银花的抗菌成分主要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其化学式为C16H18O9.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金银花鉴别方法,确定本实验中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绿原酸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5℃水中溶解度为4%,热水中溶解度更大.采用浸轧法整理的棉布附载了一定量的绿原酸,在振荡洗脱过程中,不论加入几片布样,洗脱液均为20mL,因此绿原酸的洗脱很可能不完全,平均抗菌率的数据反映出抗菌率虽然是随着抗菌成分浓度的增加而正向提高,但并未成正比例提高.相同浓度的金银花抗菌剂抗大肠杆菌的能力稍大于抗枯草杆菌的能力,当洗脱液中绿原酸浓度足够大时(如在表3中每瓶放入8片金银花提取物整理布样),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平均抗菌率均可达到100%. 2.4蒲公英提取液的抗菌性能

表4所示为蒲公英提取物抗菌率.

蒲公英的抗菌成分主要是绿原酸和咖啡酸(Caf-feic aci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蒲公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5%左右,咖啡酸的质量分数为0.06%左右.采用浸轧法整理的棉布附载了一定量的绿原酸和咖啡酸,在振荡洗脱过程中,不论加入几片布样,洗脱液均为20 mL,因此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洗脱很可能不完全,平均抗菌率的数据反映出抗菌率虽然是随着抗菌成分浓度的增加而正向提高,但并未成正比例提高.相同浓度的蒲公英抗菌剂抗大肠杆菌的能力稍大于抗枯草杆菌的能力,当洗脱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浓度足够大时(如在表4中每瓶放入8片金银花提取物整理布样),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平均抗菌率均可达到100%.

2.54种中药提取液的抗菌性能比较

表5所示为4种提取物抗菌率比较.

表2五倍子提取物抗菌率

Tab.2Rate of antibacterial of extract from Chinese gall

抗菌剂片/瓶(棉布)

平均抗菌率/%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五倍子N113535五倍子N226061五倍子N34100100五倍子N48100100

表3金银花提取物抗菌率

Tab.3Rate of antibacterial of extract from honeysuckle

抗菌剂片/瓶(棉布)

平均抗菌率/%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金银花N113231

金银花N225655

金银花N348984

金银花N48100100

表4蒲公英提取物抗菌率

Tab.4Rate of antibacterial of extract from dandelion

抗菌剂片/瓶(棉布)

平均抗菌率/%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蒲公英N112423

蒲公英N224137

蒲公英N347668

蒲公英N48100100

(下转第46页)

张慧春,等:中草药提取物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初步研究39

——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30卷

表54种中草药提取物抗菌率

Tab.5

Rate of antibacterial of four extracts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抗菌剂片/瓶(棉布)

平均抗菌率/%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黄芩N226359五倍子N226061金银花N225655蒲公英N2

2

41

37

由表5可见,将同是放入2片布样的4种中草药

提取物抗菌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为:黄芩>五倍子>金银花>蒲公英,对枯草杆菌的抗菌效果为:五倍子>黄芩>金银花>蒲公英.同一提取物不同浓度的抗菌效果不同,随着药液中有效浓度的增加,抗菌率也随之提高;不同的中草药提取物所含成分不同、含量不同、抗菌机理不同,使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表现出的抗菌能力也不同.

3结论

(1)本文实验结果初步表明,这4种中草药提取

物整理的棉布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有抗菌作用.但是不同抗菌剂的抗菌率不同,其原因可能在于除抗

菌成分、含量不同以外,抗菌剂与织物的附着结合也不同.

(2)抗菌剂对织物整理后,制成的抗菌织物抗菌效果耐洗性欠佳.下一步的实验,将重点研究特种中草药对棉织物的耐久性,使经整理后得到的抗菌织物抗菌效果持久、耐洗涤.参考文献:

[1]方

涛,赵建平,储呈平.中草药在纺织品中的抗菌整理应

用[J].印染助剂,2007,24(5):6-8.[2]汪倩雯,汪琨,杨

霄,等.89种中草药醇提物体外抗菌

活性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7(6):289-294.

[3]程博闻,周

锋,郭建民,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整理织物

的抗菌性研究[J].纺织学报,2003,24(4):335-337.[4]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AATCC 100-2004纺织材料抗菌整理剂的评定[S].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5]

梁汉夫,王雪菲,祖秀霞.新型抗菌粘胶纤维的研制[J].非织造布,2008,16(8):18-19.

12可知,当固色剂质量分数超过3%时,基布试样的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同样是因为固色剂过量,将大量染料吸附在基布试样表面,这种以物理作用为主的吸附耐湿摩擦和皂洗能力弱,从而导致试样容易掉色.在表11中,染后加入适量的固色剂(1%~2%)可以提高基布的干摩擦牢度至4级,湿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也可提高到3级以上.但若固色剂加入过多,亦会降低湿摩擦牢度.此外,固色剂的加入可以提高基布试样的K /S 值,但幅度不大.

4结论

利用正交试验对单一类型分散染料染色进行了

研究,通过对透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K /S 值和上染速率的分析,得出了染料用量、温度、pH 值和浴比等几个重要工艺参数对染色的影响规律.对海岛型锦纶6超细纤维PU 合成革进行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拼混染色可以解决单一类型染料染色效果的不足.通过先分散后酸性染色和先酸性后分散染色2种工

艺的对比,证实后者可以得到较好的透染性、

表观色深,各项色牢度也较前者有较明显的提高,且分散染

料和酸性染料的用量分别为2%(owf )和4%(owf )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染色效果.固色试验中,增深増艳剂A -PA 效果最好.染前加入固色剂可以减缓染料在起始一段时间内的上染速率,染色更均匀,无色花;染后加入适量的固色剂可以提高基布的干摩擦色牢度至4级,湿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也可提高到3级以上.此外,固色剂的加入可以小幅提高基布试样的K /S 值.综合来看,染色固色效果优于染前固色.参考文献:

[1]宋心远.海岛型超细纤维纺织品的染整[J].合成纤维,2003,32(4):23-26.[2]陈

英.人造麂皮染色研究初探[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3,23(1):16-21.

[3]廖正品.蓬勃发展的中国人工皮革———合成革工业[J].塑料,2003,32(1):11-15.[4]蔡

颖.浅谈锦纶染色[J].上海染料,2002,28(1):30-33.[5]

郭生伟,袁继新,兰云军,等.海岛型锦纶超细纤维PU 合成革的染色[J].印染,2006,32(16):17-20.

(上接第39页)

46——

纳米银及其抗菌应用技术

纳米银及其抗菌应用技术 资讯与基础常识 厦门博正科技有限公司(制) 2009年10月29日

目录 第1章认识纳米银 (3) 第2章纳米银杀菌知多少? (3) 2.1广谱抗菌 (3) 2.2强效杀菌 (4) 2.3渗透性强 (4) 2.4修复再生 (4) 2.5抗菌持久 (5) 2.6安全无毒 (5) 2.7无耐药性 (5) 第3章纳米银和其它抗菌产品的区别 (5) 第4章纳米银的抗菌应用技术 (6) 第5章纳米银在鞋袜上的应用效果 (7) 第6章国内产业应用纳米银抗菌技术的现状 (7) 第7章哪些产品需要应用纳米银抗菌技术? (8) 第8章纳米银抗菌为什么这么烦人? (9) 8.1鞋业对纳米银抗菌的烦恼: (9) 8.2鞋业对纳米银抗菌认识的误区: (9) 第9章 TINAPH博正研发中心最新鞋业纳米银应用成果 (9) 第10章了解鞋业[QB/T2881标准] (10) 第11章记住我们的工作程序 (12) 第12章我们的使命 (13) 第13章我们的工作很光荣 (13)

第1章认识纳米银 纳米(nm)是继微米之后的目前最小的一种计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 纳米银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经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细菌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物性。动物试验表明,这种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用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纳米银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第2章纳米银杀菌知多少? 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的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也无任何刺激反应。这给广泛应用纳米银来抗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是当今世界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神奇的纳米银有七大特点: 2.1广谱抗菌 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

纳米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毒性的研究进展_曲晨

【综述】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21063) 作者单位:1.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62);2.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作者简介:曲晨(1985-),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内科学研究。通讯作者:刘思金,E -mail :sjliu@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537302.html, ,Fax :(010)62923549 文章编号:1001-5914(2010)09-0842-04 纳米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毒性的研究进展 曲晨1,2,3,刘伟3,荣海钦1,2,刘思金3 摘要:纳米银是指粒径在纳米级(1~100nm )的金属银单质。由于具有特殊的性能,纳米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纳米银作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因此,纳米银的潜在毒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纳米银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该文综述了纳米银的医学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毒性,认为透彻认识纳米银的潜在毒性及其机理才能保证纳米银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应用。 关键词:纳米银;生物学特性;细胞毒性中图分类号:R994.6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dvance on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Toxicitie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QU Chen,LIU Wei,RONG Hai -qin,et 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Ji ’nan,Shandong 25006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Si -jin , E -mail:sjliu@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537302.html, Abstract: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nanoparticles of silver metal with size ranging from approximately 1-100nm in one dimension at least.Small size at the nano -scale confers special properties on silver nanoparticles,which have resulted in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many fields.In the medical fields,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widely used as the main component for antibacterial reag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However,the adverse effects or even toxicities from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concerned worldwide.And rec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cytotoxic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o normal cells.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progress on the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potential toxicitie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Key words:Silver nanoparticle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ytotoxity 纳米材料是三维结构中至少有一维在1~100nm 范围内的材料。其粒径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接区域, 故又称超微粒材料。因其具有表面积大、尺寸极小、表面活性位点多且活性高、催化效率高以及吸附能力强等优点,一经问世便引起不同 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并被誉为 “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1] 。纳米材料种类繁多,应用广泛[2]。例如,纳米级氧化锌加入防晒霜内,可有效阻隔紫外线照射;碳纳米管重量轻、强度高,非常适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富勒烯、纳米级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具有高强度、高韧度、耐磨的优点,大量应用于体育用品中;纳米银兼具银元素与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更加多样[3]。光学领域中,纳米银在光波导、光开关、分子鉴定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空间;作为胶卷、 相纸、医用X 光胶片等的重要组成,在感光材料方面,纳米银的问世无疑大大节省了卤化银的消耗;医疗卫生方面,纳米级别的银微粒增强了银元素的抗菌杀菌功效。 纳米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作为导尿管、烧伤敷料、妇科栓剂中的有效成分成功应用于治疗[4],而纳米银的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全面的研究。笔者拟介绍纳米银特性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而综述了纳米银对细胞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并介绍了纳米银对暴露人群的影响,通过总结纳米银毒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为其安全性使用提供了指导。1 纳米银的特征及制备分类 银为不活泼金属,纯银为银白色,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 热导电性。纳米银为零价,固体呈粉末状,黄褐色,不易氧化,加入自来水后为棕黄色,不产生沉淀,颗粒直径多在10~30nm 之间。目前常用的纳米银直径大多在25nm 左右,可呈球形、立方形、杆状等多种形状,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制成管状、丝状、多面体、 薄膜等。纳米银粒子的制备有多种方法,按照原理不同,可以分为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物理法制备原理简单,但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产生费用昂贵;化学法可使银粒子最小至几纳米,操作简单,容易控制[1]。目前生物合成纳米银也日趋成熟,如利用真菌(如棒曲霉)从硝酸银中制取纳米银,可生成10~25nm 的球形或六棱形分散于细胞外的纳米银颗粒,与传统方法相比较,生成量大,后处理简便[5]。2 纳米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银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催化剂、感光底片、抗菌剂、烟瘾戒断、精神病治疗等。在医学领域中,可依据纳米银的不同性质,进行不同的生物反应,产生不同效果。2.1 抗细菌 对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纳米银均有较好的广谱杀菌功效,例如大肠杆菌、假单胞菌、沙门菌、弧菌、梭菌、肠球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并且对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有疗效[6,7]。同时发现,纳米银的杀菌作用与粒径相关,粒径越小,杀菌效果越好[8]。这是由于纳米银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可以在很低的浓度下达到相同的杀菌效果,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另外,纳米银还可以增强其他抗菌剂的效果,如Shahverdi 等[9]发现,纳米银可以加强多种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包括青霉素G 、甲氧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

纳米银抗菌水凝胶作用

纳米银抗菌凝胶作用 一、银是一种消毒剂银在医学上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古人知道银有加速创口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和保鲜防腐的作用。用银器存放食物,能防止细菌生长,延长食物储存期。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屑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久服能轻身延年,生银味辛寒、无毒;中医用银诊治有关疾病,西医用银治疡的记载也有100余年。1884年,德国产科医生Crede将浓度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新生儿眼中,预防新生儿结膜炎,使婴儿的失明率从10%降至0.2%。直到今天为止,许多国家仍在使用Crede预防法,我国也不例外。1893年,试验发现:银对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因此,银成为一种消毒剂。 二、纳米银比银更强——杀菌作用今天,银在医学上有了更广泛的作用。0.5%的硝酸银是医治烧伤和创伤的标准溶液;10~20%硝酸银涂抹可治疗子宫糜烂。哥伦比亚大学Fox教授将银与磺胺嘧啶化合,产生磺胺嘧啶银,其活性比单独的磺胺至少强50倍。纳米银的出现,突破了普通银制剂杀菌力比抗菌素弱的瓶颈。科学家们发现,银在纳米状态下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 三、纳米银的抗菌机理: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产生可塑性化合物,阻止病菌活动,杀死病菌;银可以和病原体的DNA结合,导致细菌DNA结构变异,抑制了DNA 复制,导致病菌失去了活力。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经国内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纳米银对耐药病原菌,如:耐药大肠杆菌、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绿脓杆菌、化脓链球菌、耐药肠球菌、厌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烧烫伤及创伤表面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致病菌等均有杀菌作用;对沙眼衣原体、性传播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四、纳米银的抗菌特点:①强效杀菌:研究发现,A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②快速杀菌:独特的杀菌机理,使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时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③抗菌持久:纳米银颗粒(专利技术生产)外有一层保护膜,在人体内能逐渐释放,所以抗菌效果持久。④渗透性强: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⑤促进愈合: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⑥安全性高:经试验发现: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925mg/kg,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时,无任何毒性反应;在兔的皮肤刺激试验中,也未发现任何刺激反应。⑦无耐药性:10nm大小的纳米银颗粒可迅速直接杀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 嫒佳凝胶功效

(完整版)纳米抗菌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尺度杂化纳米抗菌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Ag+、Zn2+和Cu2+等金属离子具有抗菌活性,且毒性小、安全性高而被广泛用作抗菌剂使用。但是,由于其存在易变色、抗菌谱窄、长效性差、耐热性和稳定性不好等缺点而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相比而言,纳米银、纳米金、纳米铜、纳米氧化锌等纳米材料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例如纳米银,在抗菌长效性和变色性方面均比银离子(多孔纳米材料负载银离子)抗菌剂有显著改善,而且其毒性也更低(Adv. Mater. 2010);关于其抗菌机理,被认为是纳米银释放出银离子而产生抗菌效果(Chem. Mater 2010,ACS Nano 2010)。纳米金也有类似的效果(Adv. Mater. Res.2012),尽管活性比纳米银稍差,但其对耐药菌株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Biomaterials 2012)。铜系抗菌材料可阻止“超级细菌”(NDM-1)的传播(Lancet Infec.Dis. 2010)。活性氧化物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面最广泛的一类长效抗菌剂,其中氧化锌是典型代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一系列低维结构氧化锌的出现,为氧化锌系抗菌材料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氧化锌甚至可用于牙科等口腔材料(Wiley Znter Sci.,2010)。本项目相关课题组多年的研究发现,ZnO的形貌差异、结构缺陷和极化率等都会影响其抗菌活性(Phys. Chem. Chem. Phys. 2008);锌离子还可以与多种成分杂化,产生协同抗菌活性而提高其抗菌性能(Chin. J. Chem. 2008, J. Rare Earths 2011)。 利用杂化纳米材料结构耦合所带来的协同作用提高纳米材料的抗菌活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例如:纳米铜与石墨烯杂化体系中存在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ACS Nano2010)。用络氨酸辅助制备的Ag-ZnO杂化纳米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抗菌和光催化性能(Nanotechnology 2008);但是Ag的沉积量过大,催化活性反而有所降低(J. Hazard. Mater. 2011)。以壳聚糖为媒质,通过静电作用合成得到均匀的ZnO/Ag纳米杂化结构,结果显示,ZnO/Ag纳米杂化结构比单独的ZnO 和单独纳米Ag的抗菌活性都高,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RSC Adv. 2012)。Akhavan等用直接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技术把锐钛

中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第39卷第3期2005年3月 上海中医药杂志   SHANGHA I JOURNAL OF TRAD I TI O NAL CH I N ESE MED I C I N E Vol .39No .3 Mar .,2005 中药抗真菌的研究进展 Progress on An ti funga l Acti v ity of Ch i n ese Trad iti ona lM ed i c i n e 江西中医学院J 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Medicine (江西 南昌 330066)  方建茹F ANG J ian 2ru 龙 凯LONG Kai 谢小梅 3 X I E Xiao 2mei 摘要:概括阐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抗真菌中药的研究进展,归纳出中药可通过对真菌细胞结构、功能及大分子生成等多方面、多途径的影响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并对中药抗真菌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药;抗真菌;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34(2005)03-006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资金资助项目(NO.30160099)。[作者简介]方建茹(1974-),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为中药与微生物。(3通讯作者) 人类发现真菌已有几千年,对其中部分作为病原菌的认识虽早于细菌、病毒,但研究还很不够。近20年来,随着癌症放、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 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艾滋病患者的剧增,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增加了40倍 [1] 。而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从高效低毒、 抗菌谱和耐药性方面评价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真菌新药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笔者就近年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单味中药的抗真菌作用 近百年来,人们已发现300余种中药具有抗真菌活性。王理达等 [2] 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 MTT 法测定了黄柏等13种生药醇提物的抗真菌作 用,发现黄柏、丁香、乌梅等有强烈抑制真菌活性。宫毓静等 [3] 采用体外半固体药基法对164种中药乙 醇提取物进行筛选,发现牡丹皮、土槿皮等22种中药对一种或几种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纪丽莲[4] 证明野菊花、艾叶等8种菊科中草药有抗霉菌活性。 王昊、付爱华 [5~6] 发现茵陈、黄精、白头翁等中药对 浅部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尹秀芝[7] 报道苍术浸 出液致真菌细胞壁及细胞内部结构破坏。屠鹏 飞 [8] 测定龙血竭对多种真菌的M I C 在18.8~750 μg/m l,其作用靶位是真菌的细胞壁。刘小琴等[9]发现紫苏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侯幼红等 [10] 发现飞龙掌血等药性苦寒的中药 表现出类似几丁质酶和刀豆蛋白A 的作用,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体外粘附作用。 何进 [11] 测定了大蒜油的抗真菌活性(M I C 为 6.25~50μg/m l ),认为其作用机理为延长真菌生长 的迟缓期。付爱华等[12~14] 发现东北刺人参挥发油、 藿香精油等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常见皮肤癣菌及烟曲霉等18种深部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杜青云 [15] 报道姜黄挥发油对动物皮肤藓菌感染模型的 有效率达87.5%。夏忠弟、方芳等[16~17] 采用同位 素标记和电镜证实山苍籽油乳剂干扰白色念珠菌蛋 白质和细胞壁的合成。 二、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真菌作用 1.萜类 近年来对具抗真菌活性的萜类化合物研究较多。萜类物质在中药中含量丰富,可与真菌细胞的不同部位作用呈现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江涛等 [18] 应用试管内药基法证实β2松油烯、姜黄醇等 中药有效成分具有优良的抗真菌作用(M I C 10~01009μg/m l ),经药物处理的真菌细胞膜、细胞器等 结构发生改变。张文平等[19] 采用同位素掺入技术 证明柠檬醛、肉桂醛可抑制曲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的合成。罗曼 [20~22]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结合显微

中药材提取方法大全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本文只做了解和参考,我们需要根据中药材不同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选择不同的提取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之分,例如索氏提取适用于提取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但当物质受热易分解和萃取剂沸点较高时,不宜用此种方法,而且提取时间较长,而超声提取法,可以进行清洗、干燥、杀菌、雾化及无损检测等,但是超声波的提取原理与水提不同,所以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此处涵盖当代中药提取各种方法,分而述之。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中草药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本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被溶解物质也有亲水性及亲脂性的不同。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亲水性基团多,其极性大而疏于油;有的亲水性基团少,其。极性小而疏于水。这种亲水性、亲脂性及其程度的大小,是和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两种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其分子中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或极性功能基数量越多,则整个分子的极性大,亲水性强,而亲脂性就越弱,其分子非极性部分越大,或碳键越长,则极性小,亲脂性强,而亲水性就越弱。 各类溶剂的性质,同样也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例如甲醇、乙醇是亲水性比较强的溶剂,它们的分子比较小,有羟基存在,与水的结构很近似,所以能够和水任意混合。丁醇和戊醇分子中虽都有羟基,保持和水有相似处,但分子逐渐地加大,与水性质也就逐渐疏远。所以它们能彼此部分互溶,在它们互溶达到饱和状态之后,丁醇或戊醇都能与水分层。氯仿、苯和石油醚是烃类或氯烃衍生物,分子中没有氧,属于亲脂性强的溶剂。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时中草药成分结构分析,去估计它们的此类性质和选用的溶剂。例如葡萄糖、蔗糖等分子比较小的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强亲水性,极易溶于水,就是在亲水性比较强的乙醇中也难于溶解。淀粉虽然羟基数目多,但分子大大,所以难溶解于水。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酸碱两性化合物,有一定程度的极性,所以能溶于水,不溶于或难溶子有机溶剂。甙类都比其甙元的亲水性强,特别是皂甙由于它们的分子中往往结合有多数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出较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综述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综述 火灾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美国雅宝公司 Harry Patient 先生说,全球每年约有 16、5万人因火灾而丧生。火灾事故调查表明:50%左右的火灾由纺织品及室内装饰品引起[1]。在所有的纺织品中,棉织物因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良好的染色性和生态相关性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棉纤维属于易燃纤维,而且燃烧速度快,具有很大的助燃性由棉织物引发的火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提高棉织物的阻燃能力,减少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研究纺织阻燃技术,就成了当前的重要课题[2]。棉织物的燃烧实质是纤维素的燃烧,所谓的燃烧通常是指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并引起发光的现象,它是一个封闭的链式循环过程。纤维素纤维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受热时不熔融,遇火后燃烧较快,热烈解部分产物又会再次燃烧,进一步促进燃烧过程[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纺织品阻燃技术的研究,其中以棉织物作为起步,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多种阻燃技术,棉织物阻燃整理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4]。通过研读大量关于棉织物阻燃的文献,本文对棉织物阻燃技术的概况与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对阻燃剂的种类与发展进行简要总结,并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微胶囊阻燃剂与膨胀阻燃剂,然后对阻燃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详细介绍了自阻燃纤维接结法、层层自组装阻燃涂层法、电子束

辐照接枝法三种较新的阻燃方法。2、阻燃剂阻燃剂是一种用来改善材料抗燃性的物质,它是可以阻止材料被引燃及抑制火焰传播的化学助剂。阻燃剂种类繁多,主要是以硼、氮、磷、锑、硫、氟、氯、溴等元素为基础的化合物。目前常用的阻燃剂有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以及新型阻燃剂等等[5]。卤系阻燃剂是最早应用的阻燃剂类型,由于其价格低廉、添加量少以及与合成材料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好,能保持阻燃剂制品原有的物化性能等特点,使其一度成为最受欢迎的阻燃剂。但是卤系阻燃剂发烟量大,且释放出的卤化氢气体具有强腐烛性,添加在合成材料中的卤系阻燃剂在热裂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潜藏着二次危害[6]。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卤系阻燃剂的使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各类阻燃剂的无卤化正成为阻燃剂开发应用的主要趋势。无卤阻燃剂中目前最受欢迎的是有机磷系阻燃剂,它在抑制火焰从与减缓火焰蔓延的作用比卤系大,效果更明显,并且比无机磷系阻燃剂对织物的颜色损害较小,环境危害更小。新开发出来的无机阻燃剂,如硅系阻燃剂、硼系阻燃剂,都是有效的阻燃剂,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制备过程中不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转化率高,属于环境友好型,越来越赢得人们的青睐[6]。2、1 微胶囊阻燃剂微胶囊技术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成膜物质将微量固体或液体物质包覆成为细小颗粒的技术。将阻燃阻燃剂经微胶囊化后,作为芯材的阻燃剂完全与外界隔绝,避免了与人体直接接触只有在遇明火、壁材破裂时

纳米银的抗菌性研究

纳米银的抗菌性研究及其在医疗中的应用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纳米银不仅具备超强的抗菌效果,且对人体更为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银抗菌材料的抗菌原理,并介绍了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关键字:纳米银、抗菌机理、医疗应用 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主要用于制合金、焊药、银箔、银盐、化学仪器等,并用于制银币和底银等方面。自古以来,银就被用于加速伤口愈合、治疗感染、净化水和保存饮料,用银器存放食物,可防止细菌生长,但银离子在溶液中的不稳定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1] 图1、银(左)和纳米银(右)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其理论的成熟,一系列的纳米材料先后被制备出来,并展现出不同于常规材料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能。其中,金属银的纳米化使银具有了更加诱人的前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图1)。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产品,近年来的研究与发展表明,纳米银材料具有很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学、光学和催化等众多方面具有比普通银更优异的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环保材料和涂料等许多领域。由于纳米银粒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所以在医学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来说,天然抗菌材料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然而其普遍寿命较短、耐热性差、不易进行再加工;有机合成抗菌材料具有抗菌范围广、杀菌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一般来说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大、易水解、使用寿命短,与传统无机抗菌剂相比,其优点主要有广谱抗菌、强效杀菌、渗透性强、修复再生、抗菌持久、安全无毒、无耐药性等。[2] 抗菌机理 银离子具有很强的抗菌特性,溶液中微量的银离子即可杀灭细菌,且覆银表面与水接触后可源源不断地释放银离子,这就是银杀菌性能维持时间较长的原因。纳米状态的银还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这种结构给各种反应提供了众多的接触作用位点,容易与外来原子相结合,更容易释放银离子。例如,1g球状银表面积为10.6cm2,而1克直径为10nm的银纳米粒子的表面直径达到6×105cm2,明显增加了持续释放银离子所需的表面积。 除了纳米银的结构特性,还有多种机制参与纳米银杀菌过程:A、缓释接触反应说,即含银抗菌材料中的纳米银粒子因化学性质活泼而保持相当高的活性并可从无机物载体中缓慢释放、游离至基体材料的表面,当与细菌接触时,即与细菌体内带负电的活性酶产生库仑引力而强烈吸附,并与酶蛋白中的活性基团一SH、一NH:等发生作用,使蛋白质凝固,

抗菌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抗菌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孙 健,吴国娟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北京昌平102206) 中图分类号:S8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29-6005(2007)02-0042-02 中药在防治疾病上作用,是以调动机体一切有利因素,调动机体的反应性、提高免疫功能和防御功能而法除病邪,康复机体[1]。抗菌中药作用机理也是如此,少数是其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菌体,大多数抗菌机理是激发调动动物机体内在的抗菌积极因素,以及降低细菌毒力和减轻细菌对组织细胞的破坏作用等途径起到抗菌作用。 1 对病原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1.1 直接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许多抗菌天然物中草药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结构和代谢而达到抗菌。如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机理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的各个环节,包括细菌的呼吸、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氢过程以及蛋白质及核酸合成的抑制;小檗碱抑制福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机制为抑制痢疾杆菌的呼吸,特别是抑制天冬氨酸和琥珀酸钠的氧化过程。大蒜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大蒜辣素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结合,使后者变为非活性物质,干扰了细菌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2]。此外在对一些中药的研究中发现,清热解毒药、补虚药、理血药、泻下药等类中的大部分药物均对畜禽的一些病原体有直接抑制和杀灭作用,如板蓝根、野菊花、连翘、藿香、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黄芪、党参、白芍、大黄等。 1.2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 生物体中的网状内皮系统具有吞噬、排除老化细胞和异物及病原体的作用。从三七根中分离出的多糖可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并增加小鼠、绵羊红细胞抗体的生成[3]。田庚元等(1995)报道,从防风中分离出的酸性多糖,以50m g/kg剂量给药,可显著的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1.3 对自然杀伤细胞(NKC)的促进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的一种,能在体内外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起到免疫监视和抗感染作用。余上才等(1995)报道,牛膝多糖50、100mg/kg,每天1次,共用5天,可显著增强NK 细胞的活性,可对抗环磷酰胺对NK细胞的抑制作用[4]。张崇泉等(1990)报道,绞股蓝总甙400mg/kg 给小鼠灌胃10天,能显著提高因环磷酰胺引起的脾NKC活性低下。此外,生地、熟地、山药、补骨脂、仙灵脾均能使老龄机体NKC活性明显升高[5]。 收稿日期:2004-11-21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3025) 作者简介:孙健(1980-),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药药理与兽药残留。E-mail:su nj1030@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4537302.html, 通讯作者:吴国娟1.4 激活补体系统 补体是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类具有酶原活性的蛋白质,被激活后可以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发挥溶菌、杀菌、灭活病毒、溶解靶细胞等作用[6]。研究发现许多中药的多糖均有激活补体作用。徐红薇等(1992)报道,黄芪水煎剂能促进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小鼠免疫复合物溶解,并使降低的总补体水平回升[4]。谭官屏指出雷公藤茎、叶、花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总补体含量[7]。此外,从当归、艾叶、薏苡仁、柴胡、紫草中提取的多糖都与补体系统的激活关系重大[3]。 1.5 提高血清溶菌酶的活力 溶菌酶是一种低分子量不耐热的碱性蛋白,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广泛分布于血清及泪液、唾液、乳汁、肠液和鼻涕等分泌物中。它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切断连接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的聚糖链,使细胞壁丧失其韧性,使细菌发生低渗性裂解,从而杀伤细菌,革兰氏阴性菌因肽聚糖外面有脂蛋白、脂多糖等包围一般不受溶菌酶的影响[6]。能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的中药有枸杞子、黄芪等[1]。 1.6 增加血清备解素的含量 备解素是血清中一种高分子蛋白成分,参与补体结合反应,可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细菌和病毒[1]。能增加血清备解素含量的中药有鱼腥草等[1]。 2 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2.1 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法氏囊等中枢免疫器官和脾脏、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许多中药均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免疫活性物质,能促进正常和免疫低下的免疫器官的发育,激活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方德新等(1987)报道,北沙参多糖给小鼠腹腔注射32m g/kg,用药7天,可使小鼠胸腺重量明显增加,对脾重量亦有增加趋向[4]。骆和生(1986)报道,牡丹皮中的成分丹皮酚25m g/kg小鼠腹腔注射,连用6天能明显增加脾重,且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所致的脾重减轻[4]。此外,麦冬、黄芪、当归、五味子、何首乌、肉苁蓉、淫羊藿、肉桂、青蒿、刺五加等均能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 2.2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是T细胞介导的机体的一种重要的免疫反应,可以抵抗细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宿主细胞内增生的细菌感染。可促进在细胞内将微生物破坏或溶解的感染细胞。丁雁等报道,淫羊藿多糖可促进小鼠胸腺成熟细胞的释放,并直接增强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5]。王超英研究指出,黄芪、党参、白术、淫羊藿、女贞子、猪苓等对鸡淋巴细胞花环(ERFC)形成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有促进作用[7]。此外,柴胡、黄连、黄芩、金银花、蒲公英、黄芪、夏枯草、当归、薏苡仁等均可增强 42中国兽医杂志2007年(第43卷)第2期 Ch ines 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 edicine

中药提取物

中药提取物 中药提取物是从中药产业中分化出来的新兴领域,是对中药材的深度加工。 标准化中药提取物是指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制得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提取物,它包括原药材和提取物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及原药材和提取物质量的标准化四个方面。有专家对“标准化”存疑,我想它是一个广义的“模式”化概念,可在不断研发中获得充实与修改。 1、中药提取物的发展 几千年来传统中药主要是直接用原药材或饮片配成复方,由病人自己制备汤剂服用,且此法目前仍在广泛应用。这种传统用药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服用不方便、疗效不稳定、质量无法控制等。植物提取物是国际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一种新的产品形态,是现代植物药先进技术的载体。该类产品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下进行生产,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质量检测技术,如大孔树脂分离技术在国内提取物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而在中成药生产中应用甚少。高压液相色谱HPLC、HPTLC、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高压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等分析仪器和技术在中药提取物中得到应用,它体现了中药产业的技术进步,体现了中药现代化的要求。 2、中药提取物国内外现状 目前我国中药提取物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专业生产企业有200家以上,不少中成药、精细化工等生产企业也生产提取物。经营企业有200-300家,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最大不超过千万美元。 在国外,提取物是植物药应用的重要环节和方式。1993 年 2 月在德国Dusseldorf海涅大学召开的第41次世界药用植物研究年会上的大会发言中,有10个为介绍植物提取物及成分活性的研究。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末即将中药制成提取物应用,新加坡等地也相继研制并广泛使用。欧美各国25%处方至少含有1种来自高等植物的提取物或化合物。在美国,植物提取物占草药市场的95%以上,生药材和其他产品占有率不到5%。在德国,以提取物为主要形式的草药产品占全国药品市场总额的10%,占全国OTC市场近30%,且其草药产品被认为是药品而不是食品补充剂,并为医疗保险所覆盖。可见植物药提取物在国外有着较好的应用基础和广泛的市场。我国出口国外的中药提取物主要品种有:银杏、贯叶连翅、刺五加、当归、人参等提取物。 3、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中药提取物的政策 美国的草药管理比较落后,其制定的《饮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中,对“饮食补充剂”的定义包括了“草药或其它植物”以及其“任何浓缩物”,这毫无疑问地确定了植物提取物作为饮食补充剂的合法地位。2000年版《美国药典》收载的植物药中包括提取物(含植物油、芳香油等)20种。 在德国立法程序上允许植物提取物作为处方药进行注册,德国注册药品中约有60000种含有草药成分,大部分是草药浸剂,这些药品基于600-700种植物,制作的提取物或制剂约5000种。中药如欲作为植物药进入德国,则有严格的审批程序。首先,需填写申请表,产品的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的德译本,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农药残留量小于0.1-1.0mg/kg,化学、微生物试验结果达标,还要有产地国生产许可证等证明材料和德国专家证明书等多种证明文件。一般我国中药多以保健品形式进入德国,按食品管理形式申请。 欧盟则把药品分为8 类,即专利药、仿制药、非处方药、天然植物药、疫苗制品、血液制品、生物制品和抗抑郁剂。除英、荷两国外,德、法、意等国均将天然植物药列为处方药或OTC药物进行管制。2003年11月,欧盟议会通过了《欧洲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修改意见,规定传统植物药可以含有非植物药成分,部分放宽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的临床使用时

中药抗菌研究进展

中药抗菌研究进展 作者:刘华钢,申庆荣,刘丽敏 【摘要】通过查阅5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抗菌研究的文献,对抗菌中药实验方法、抑菌成分、联合抑菌作用和抗耐药菌感染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和总结,为抗菌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药;抗菌;逆转耐药 Abstract:This study consulted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n antibacteria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omplemanted and summarized four aspects of research,including experimental methods,antibacterial composition,joint bacteriostasis and

anti-drug-resistant provides a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the antibacterial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bacterial;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近年来于人们滥用抗生素从而使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于中药抗菌的特殊机理,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中药引起众人的关注,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此我们将从抗菌中药实验方法研究、中药的抑菌成分、中药的联合抑菌作用和中药抗耐药菌感染的作用这4个方面进行总结。 1 抗菌实验方法研究 体外抗菌实验 常用的实验方法早在2O世纪5O 年代我国医药工作者即开始了中药抑菌作用与抑菌成分研究,并发现许多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常规的药敏实验方法:有①纸片琼脂扩散法;②试管稀释法; ③平板稀释法;④打洞法;⑤挖沟法;

棉织物分类一

棉织物分类一 2 1、了解棉织物的特点及洗涤护理; 2、熟悉棉织物的类别; 3、熟悉常见棉织物的规格及应用。 重点:棉织物的类别 难点:棉织物的规格 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三、洗涤方法 四、棉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组织分 (1)平纹布 (2)斜纹布 (3)缎纹布 2.按印染整理加工分 (1)漂白布 (2)染色棉布 (3)印染棉布 3、棉织物常见品种:平布、府绸、麻纱、斜纹布、卡其、哔叽、华达呢、横贡缎、灯心绒、绒布 1、棉织物的分类? 2、说说平布、府绸的特点。

【新课引入】 请大家说说棉织物的面料有哪些? 【新课讲授】 棉织物分类一 一、定义: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二、棉织物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穿着舒适; ?(2)手感柔软,光泽柔和、质朴; ?(3)保暖性好,服用性能优良; ?(4)染色性好,色泽鲜艳,色谱齐全,但色牢度不够好; ?(5)耐碱不耐酸,浓碱处理可使织物中纤维截面变圆,从而提高织物的光 泽,即丝光作用 ?(6)耐光性较好,但长时间曝晒会引起褪色和强力下降; ?(7)弹性较差,易产生皱褶且折痕不易回复; ?(8)纯绵织物易发霉、变质,但抗虫蛀。 三、洗涤方法 ?1、棉织物的耐碱性强,不耐酸,抗高温性好,可用各种洗涤剂,但尽量不 要用洗衣粉,最好用透明皂或皂粉,皂膏。先用温水将洗涤涤化开,等冷却后再将衣物放入浸泡。不宜氯漂; ?2、有色衣物洗涤前,可放在水中浸泡几分钟,但不宜过久,以免颜色受到 破坏。 ?3、白色衣物可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高温洗涤,起漂白作用;

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化工1103 姓名吴飞学号201106010305 课程论文题目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课程名称学科前沿讲座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老师签名 日期:2014 年10 月11 日

纳米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吴飞 (湖南工程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纳米银具有独特的热光、电磁、催化和敏感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金属纳来材料研究的热点.阐述了制备纳米银的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模板法!溶胶一凝胶法! 微乳液法激光烧蚀法等,列举了纳米银在化学反应!光学领域!杭菌领域和作为杭静电材料的主要应用,简述了纳米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纳米银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纳米银制备方法应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ilver Nanomaterial Wu Fei (Hunan lnstitute of Engineering,Hunan Xiangtan 411100) Abstract Silver nanomaterial, one of the most active researeh fields in the metal nanometer materials, has a wide arnge of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its unique heat , light ,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 catalysis and sensitive features .The prePartion method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chmeical reduction , photoehmeical reduction ,template , sol-gel method, microemulsion , laser ablation method and so on.Their main applications of nano-silver in chmeical reactions , optical field, anti-bacterial field and anti-static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The shortages in the fabrica -tion process of silver nanomaterial are also outlined.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 synthetic technique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ilver nanomaterials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 silver nanoparticle,preparation,application 前言 纳米银是指粒径为1~100 nm的金属银单质,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纳米银独特的热、光、电、磁、催化和敏感等特性引起了化学、物理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兴趣,特别是一维、二维的纳米银材料,例如,单分散的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棒、纳米板材和纳米立方体等被认为在化学反应、抗菌和其它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 纳米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川,导电率比普通银至少高20倍,因此,广泛用作催化剂材料、防静电材料、低温超导材料和生物传感器材料等阅。另外,纳米银还具有抗菌功能,可应用于医药行业。因此,研究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多的纳米银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应用作了简要的总结。 1纳米银的应用 纳米银粉基于其粉体粒径小,而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点多、催化活性高、熔点低、烧结性能好等优点,此外,它还保留了金属银的导电性好、抗菌性能好,电铸银颜色光亮的优点,使得纳米银粉在热、电、光、声、磁和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纳米银应用于催化领域 纳米银粉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和表面能高、表面活性点多、表面原子的配位情况与颗粒内部原子有很大差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和反应选择性,可提高反应效率,因而其催化活性和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