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人格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人格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人格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概论

1.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的形式有哪些?

罗列式的: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为“人格是……的总和

整合的或完形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罗列式的条块分割,视人格为一个整体

层次性的: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将人格的属性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适应性的: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区别性的: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

综合性的: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产生

“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于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另外,人格包含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在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记忆。”——Pervin

2.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是以G. Allport所著之《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1937)和H. Murry的《人格探究》(1938)两书的出版为标志的

3.人格研究者关于“Personality”达成了什么共识?

1.相对持久性: 把人格看做是具有外在行为跨情境一致性或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行为倾向性

2.内部整体性: 内部意指人格存在于个体之内、人格的重要根源存在于个体内部.对个体来说,人格是有组织的,即心理特质和机制并不仅仅是各种成分的简单与随机的整合,而是包含着决策规则、以一种协调的方式彼此联系

3.独特性: 人格特征使人各不相同

4.适应 : 人格是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人格的核心特征涉及适应功能,即实现目标、应对、调整和处理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5.交互作用: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4.人格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什么?

1.人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

2.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

3.个人独特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唯一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是人的个性

5.人格理论的六大理论派别分别是什么?

精神分析论、特质论、行为学习论、生物学论、人本主义、认知论

6.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人格各理论派别是如何分析这个核心概念的?

人格结构是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

1.精神分析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包括意识水平(即前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与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2.行为主义的人格结构概念是反应,人们所有的心理特点都表现为个体对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

3.人本主义理论的人格结构概念是自我,即个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或知觉)以及对他人评价自己的主观认识,

它构成了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中有关自己的所有看法

4.认知理论所涉及的人格问题的范畴比较小,其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涉及到了图式、个人构念及认知复杂性

等,测量的方法包括实验室研究、格栅测验、归因风格问卷等

5.特质理论中关于人格结构的概念是特质,指人们在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反应方式

7.人格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过程、数据来源有哪些?

一般方法论原则

a)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b)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c)元素分析与整体结合

d)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e)伦理性原则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观察与描述: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的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第二阶段:理论与假设: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并通过推论作出假设

第三阶段:验证假设:运用操作性的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证该理论

数据来源

1.自我报告数据

2.观察者报告数据

3.测验数据

4.生活史数据

8.人格的主要研究途径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a)临床研究/个案研究

着重通过研究者的临床实践和个人领悟,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

优点: 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

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

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

缺点: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

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

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b)相关研究

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

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

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出身等

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

缺点: 1.无法确定变量间作用的方向,即因果关系问题

2.需要较多的被试样本量

c)实验研究

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些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

优点: 1.能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发生的原因

2.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精确,力求客观性

3.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重复,他人可以验证

缺点: 1.实验情景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景,其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

2.实验方法很难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

3.对变量进行操纵往往会花费过大,费时费力

特质论

1.特质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特质概念:特质是特有的内在素质

特征:1.是导致个体行为的内在属性vs.是对个体外显行为的描述性概括

2.被看作人格的组成成分,几乎所有的人格特征都可以用特质来表示

3.具有跨时间稳定性、跨情境一致性,并使人们各不相同

2.特质论的基本假设、特征和研究策略是什么?

基本假设: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跨情境的稳定性

特征:(1).通常对预测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不感兴趣,却对预测那些得分处于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感兴趣

(2).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常常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不解释行为的原因

(3).容易依据特质分布曲线,对人们进行比较

(4).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

研究策略:(1)词汇学取向 (2)统计学取向 (3)理论取向

测量方法:自陈式问卷测量

3.简述并评价Allport的特质分类思想和人格动力观

分类思想: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共同特质:是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不为他人所具有的、个人独有的特质,能精确地反映个体的人格结构

首要特质:代表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中心特质: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但它们不具有像首要特质那样的渗透性

次要特质:是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对个体行为的控制力很小

局限 1、仅仅依靠特质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实际研究中很难对个体独特的特质开展研究

人格动力观指那些与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的动机种类:持续的机能自主统我的机能自主特点1.对于一个健康的成人,其过去的动机和他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

2.动机可以有自我保持性:成为统我的一部分,独立于外部奖赏而存在

局限 1 不易进行经验证明

2坚持“现在决定现在”,完全否定了“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3描述多于解释,特别是关于“动机如何达成机能自主”

4不能涵盖新动机和新目的产生的整个机制(仅看做是“活动的产物”)

4.什么是特殊规律研究法和常规研究法

常规研究法 1是寻求个体心理、行为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法 2十分依赖统计分析 3通过在同一个文化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比较,来确定某一成员在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上的情况特殊规律研究法 1指通过深入观察理解个体独特性的科学研究法

2主张研究某个人的人格,不必花太多的功夫与别人做比较,而最好利用他本人的材料,如日

记、自传、书信或谈话记录等,对他本身进行深入探讨

3关心的是如何能够较好地阐明个体人格的独特的、动态的、有组织的特质组合

5.简述Catell的特质分类思想

1.个别特质&共同特质(对应于奥氏的个人/共同特质)

2.表面特质&根源特质表面:仅是明显同许多不同个体和环境相匹配的或大或小表征范围内的特质元素的集合”,

通过观察外显行为得到

根源:控制表面群集变异的潜在因素,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如外向性

3.根据内容,划分为: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气质特质

动力: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人格的动力系统由不同水平的动力特质构成,为个体的行为提供能量和方向

能力: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指那些决定个人工作效率的根源特质,智力是其中一种,可划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气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与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方式有关,表现为个人的一般风格与速度特征,如懒散、勇敢,分为正常特质和变态特质

4.根据特质的来源不同,特质可分为:体质特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

环境塑造特质:是由经验决定的,也就是由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

6.简述并评价FFM模型

McCrae和Costa提出包括:5个人格维度:

神经质(N)依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而将其置于一个连续体的某处

外向性(E)显著标志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积极投入,分数两端分别为极端外向和极端内向

经验开放性(O)对经验持开放和探求的态度。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象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好奇

随和性(A)反映了个体在合作与社会和谐性方面的差异

尽责性(C)如何控制自己、自律,也被称作成就意志维度或工作维度:

Goldberg (1981)提出“‘大五’结构”,用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

7.简述并评价Eysenck的人格结构观及其生物学基础

人格的主要维度:内外向性稳定性/神经质控制性/精神质

Eysenck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

1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可能是个体的特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的特征,属误差因素

2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

3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

4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属一般因素

类型水平是最概括化的,其次是特质水平,最后是习惯水平

每个类型/特质/习惯反应水平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质/习惯反应/特定反应水平之上的

生物学基础:在Eysenck看来,行为是在环境和基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而生物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Eysenck赞成遗传假说,通过三个方面证明:人格类型具有很强的遗传基础

8.特质论如何分析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的心理倾向,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

攻击性的行为特征

1、是一种行为而非情绪或动机

2、仅限于对生物体的伤害

3、是有意的伤害行为

4、被伤害者不愿接受

攻击者的人格特征

Shoham研究发现,暴力罪犯有以下人格特征: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差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大量研究都表明,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要比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和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多得多

女性的攻击行为更多地是使用间接的和言语的攻击,而男性普遍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

攻击行为的年龄差异

在攻击类型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而言语攻击行为逐步增多;工具性攻击行为逐步减少,敌意性攻击行为逐步增多

在攻击行为意图归因上,年长的儿童能根据不同的攻击意图作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而年幼儿童的行为反应没有区别攻击行为的起因差异

婴儿期:身体上的不适和企图寻求注意的需求 3—4岁:强制性良好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4—6岁:同伴之间的冲突攻击行为的其他差异

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攻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母亲教育方式中的拒绝性存在显著差异

生物学论

1.人格的生物学论在研究人格现象时的三个取向是什么?

Ⅰ生理取向:唤醒理论、气质研究、感觉寻求倾向、脑生物研究

Ⅱ遗传取向: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 Geneics)、EAS气质模型、抑制性气质

Ⅲ进化取向:进化心理学

2.生理学取向的研究优势是什么?

可以对生理特征进行可靠的机械测量

1.生理特征是指机体内各种器官系统的功能

2.生理系统包括神经、心血管、骨骼肌肉系统……

3.人格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生理测量有哪三种?

①皮肤电活动(皮肤电传导)②心血管系统活动③大脑活动

4.“感觉寻求”的定义、成分、生理原因、遗传原因分别是什么?

1. 定义

a)是指“个体寻求变化的、新异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经验的倾向,并且为了能获得这些体验宁愿去从

事身体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活动”(Zuckerman,1974)

b)在Hebb(1955)的感觉剥夺实验的启发下,以其“最佳唤醒水平”理论为基础提出的

2.成分①兴奋与冒险寻求②经验寻求③去抑制④敏于厌倦

3.生理原因:A. 生理唤醒:通过皮肤电、心率和诱发电位来研究 B. 神经递质

4.遗传原因:最常受到考察的与D4DR基因相关的人格特质是感觉寻求

携带长的D4DR基因复制体的个体比携带短的D4DR基因复制体的个体的感觉寻求得分高

5.情感类型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原因是什么?

生物学基础:左右脑前额叶的相对活动量具有差异

原因:情感反应阈限存在差异。

6.如从生理取向解释“攻击性”?

1.内分泌学研究

a)雄性激素,尤其是睾丸酮,与攻击行为的形成与表达有关

b)血清中酒精成分高或糖成分低能提高攻击行为

2. 中枢神经系统因素研究

c)大脑某些区域被破坏,如杏仁核

d)攻击行为个体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异常类型以慢波为主

3. 神经生化研究

e)儿茶酚胺水平异常会损害个体对预期惩罚的恐惧反应,而易导致攻击行为

f)脑脊液中5-羟基吲哚乙酸水平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

7.什么是“遗传率”、“表现型变异”、“基因型变异”?

1.遗传率(h2):指一个群体内基因变异在表现型总的变异中所占的比例

2.表现型变异:是指可观察到的个体差异,如身高、体重、人格……

3.基因型变异:是指每个个体拥有的所有基因上的个体差异

8.如何理解遗传率?

1.h2不具有个体意义:仅涉及样本或总体的差异,而不能用于指某一个体

2.h2 不是恒定不变的:是一个统计指标,只适用于某个时期的特定环境中的人群。随着环境的变化,h2也会发

生改变

3.h2不是一个精确的指标:只是对基因型差异引起表现型差异的百分比的一种估计,测量误差、样本因素等都

会导致其不准确

9.行为遗传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①确定个体差异归因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百分比

②还对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途径以及彼此的相关感兴趣

10.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1. 谱系研究法

Galton首创,是最早的行为遗传学研究方法

利用家族成员之间具有遗传重叠性这一事实,通过研究家族史,了解某种人格特征在家族成员中出现的频率高出普通人群中出现频率的程度,来估计其遗传率

2. 双生子研究法

现代行为遗传学最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测量同卵双生子是否比异卵双生子更相似来估算遗传率的一种方法

3. 收养研究法

是通过比较被收养儿童与其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在人格上的相似性来进行的

11.最有效的行为遗传学研究设计是什么?

最有效的行为遗传学研究设计:是研究分开抚养的双生子

12.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重要的人格特质明显显示出了中等程度的遗传率”,这是否也同样说明人

格特质的变异有很大部分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为什么?

不能因为许多人格特质的遗传率在0.30-0.50之间,就下结论说这意味着环境对这些人格特质的解释力在0.50-0.70之间,因为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这样,有些人格差异可能既不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也不是由遗传造成的,而是由测量误差所引起的

13.共享环境还是非共享环境对人格更重要?

1.在某些领域,行为遗传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共享环境的重要影响,如态度、宗教信仰、政治立场、健康行为,甚

至某种程度上的语言智能,但是对大多数人格变量(如外向性和神经质)来说,共享环境对它们几乎没有或根

本没有可辨别的影响

2..对人格来说,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似乎是每个儿童的独特经历(即,非共享环境),而这种独特经历是人格发展

的关键

14.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什么?

基因型—环境的交互作用:指携带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如,内向—外向)对相同的环境(如,房间里的噪音)会

有不同的反应(如,阅读成绩),即,个体差异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了行为表现

基因型—环境的相关:指拥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高—低语言能力)会面临到不同的环境(高—低刺激)

15.Plomin(1977)如何划分基因型—环境的相关的类型?

1.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指父母既给孩子提供基因,又提供相应的环境,而孩子不做任何努力就可以获得该

环境

2.反应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指父母根据孩子的基因型分别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

3.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指拥有某种基因型的人主动去创造或寻求某种环境

16.EAS气质分类模型的三个维度是什么?这三种气质是不是遗传的?

1. 情绪性(Emotionality):指情绪反应的强度

2.活动性(Activity):指个体能力释放的一般水平

3. 交际性(Sociability):指个体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

这三种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证据:双生子研究

17.Caspi是如何划分气质类型的?

1.适应良好的儿童:自我控制和自信,在接近陌生人和新的环境时很少有困难

2.难以控制的儿童:冲动而不安静,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3.抑制性儿童:害怕、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感到不舒服

18.典型的抑制性儿童的特征是什么?抑制性气质是成人何种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

典型的抑制性儿童会把脸埋在爸爸或妈妈的腿后面

抑制性气质是成人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社交恐惧症

19.进化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哪些?

1.“自然(生存)选择”理论

2. Darwin认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自然选择学说的修正——性选择

4. 自然选择学说的补充和发展——亲缘适应性理论

5.在亲缘利他基础上,提出了“互惠利他理论”

6.纯粹利他和顺从性理论

20.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A. 试图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人类心理的起源与本质

B. 认为人的心理是由心理机制组成的,心理机制是进化心理学理论的核心

B1. 心理机制的实质是信息加工过程:输入的信息通过一个程序(决断法则)转化为输出结果

B2. 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化的

B3. 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

B4. 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B5. 模块性是心理机制的特性

B6.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1.进化取向如何看待人格、人性、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个体差异?

1.进化视角下的人格(进化人格心理学)

A. 人格是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倾向系统,是一系列适应性策略的集合

B. 人格作为行为策略倾向,明显的能满足适应的需要

C. 进化人格论在群体水平上解释并预测人们在行为系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D. 强调人类共同行为模式的遗传性,并强调自然选择在人格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关于人性的假设

认为人性是进化过程的基本产物,在进化过程中,成功的心理机制不断传播开来,逐渐成为种族特性

3.关于性别差异的假设

在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相同或相似的适应问题上,两性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在两性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的领域内,两性之间存在着差异

4.对个体差异的假设

进化心理学家主要用推测、假设的方法解释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差异的结果

22.如何从进化取向解释利他人格?试从进化论对利他行为研究的演进角度加以分析。

1.亲缘适应性理论:亲缘利他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近亲具有相同基因的比例大,这样,利他行为不过是生物有

机体的一种生存策略和进化路径。但无法解释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是怎么回事。

2.互惠利他理论:解释了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利他行为互惠利他强调互惠而不是基因的相似度如果利他行为的接

受者会报答利他行为的提供者,那么利他(实际上是互惠利他)的特质和行为将就会被保留下来,

可见,获得回报才是互惠利他者的真正目的

互惠利他的前提:

助人者助人行为的风险较小,受益者的收获很大

现在的受益者将来有可能成为助人者,使现在的助人者受益

受益者必须认识助人者,以便将来进行报答

所以,邻里之间更易产生互助行为

3.Axelrod & Hamilton(1981)“合作的进化”回答了利他是如何让传播的

“合作的进化”只要一个群体中有足够数目的利他个体,那么报答其他个体就是有进化稳定性

有利他思想的个体最初应该是来自于亲缘适应性,也就是帮助有亲缘关系的其他个体

4.纯粹利他 Simon(1916- 2001)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比较社会强加给个体的利他主义要求与通过顺从性获得的

有利知识和技能,解释了人类社会具有的不求回报的纯粹利他行为又是怎么回事。

23.如何从进化取向解释“攻击性”?

. Lorenz(奥地利)的本能说

攻击的动因是本能的,这种能量在机体内部可以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转变为攻击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这种行为是本能的,是由吃食、繁殖、逃跑和攻击这“四大动力”中的一种主要动力促成的

认知论

1.人格认知论解释认知经验与人格关系的具体视角有哪些?

认知经验与人格

(一)从知觉看人格 1. Witkin的场依存性

(二)从解释看人格 1. 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 2. Rotter的控制点理论 3. 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三)从目标看人格 1. 个人计划分析 2. 生活任务、目标和策略

2.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特点是什么?

1. 过程变量:指认知过程倾向于以什么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 普遍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

3. 稳定性:不因时间而发生显在的变化

4. 中性:没有好坏之分

5. 固定性与灵活性:

3.Winkin是如何解释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

解释:心理分化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

●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身心都在逐渐分化,变得日益复杂和完善

●分化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分化表现在自我与非我、心理机能、神经生理机能等方面

●心理分化理论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在个体的发展中,各领域的分化程度是一致的

4.“个人建构”和“个人建构系统”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个人建构:是个人试图解释自己经验时所使用的一种观点或思想

具体地说,一种个人建构就是人关于两个事件如何相似而区别于第三个事物的观念个体建构系统:一套个人建构组合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观念系统,这个系统决定着他如何去思想、体验、行动

和认知新情境。换言之,整个系统就是人的人格

5.CPC循环的内容是什么?

CPC循环刻画了一个人在面临新情境时行动的特征

由词首字母组成的缩写词CPC象征着循环的三个阶段

A.环视期(circumspection):尝试命题建构,尽力对情境作出各种可能的解释

B.预决期(preemption):选择同情境特别相关的建构

C.控制期(control):个体作出最终选择并行动

通过CPC循环,人们可以逐渐形成人格和获得良好的适应,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6.Rotter对“类化预期”和“问题解决的类化预期”的定义是什么?

类化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个体在若干相关情境中的经验累积而成

问题解决的类化的预期:Rotter认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构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叫做问题解决的类化的预期

7.Rotter的控制点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外控:内—外控是一种对强化的本质进行解释时所形成的类化的预期,即对于强化作用能否由自己的行为控制,个体所形成的类化期望

内控者相信生活中的一般强化作用大都可以由自己控制

外控者相信生活中的一般强化作用都由外力或他人所左右

测量:内外控制点量表

控制点产生的根源:

内控儿童的父母也是内控的,他们对儿童的要求不会经常改变:始终鼓励适当行为,惩罚不当行为

外控儿童的父母也是外控的,他们经常改变规则,有时过度惩罚,有时又过度保护和控

控制点在一生中的变化: 1.随着年龄增加,个体会变得更加内控 2. 老年人的控制倾向取决于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 未受教育的老年人多为外控倾向受到高等教育的老年人更为内控

控制点与学业成就:内控者好于外控者

控制点与心理健康:内控者比外控者的心理更健康,更善于使用积极的策略来应对压力

8.“习得性无助”、“解释风格”、、“乐观解释风格”、“悲观解释风格”、“防御性悲观主义”的

定义是什么?

习得性无助: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解释风格:是指个体习惯性地采用某种方式对失败、不幸或挫折等进行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归因的趋势

悲观解释风格:个体将最有可能感觉无助和变得不作为、悲观和消极,这种归因风格被称为“悲观解释风格”

乐观解释风格:强调外在的、暂时的、特殊的事件原因

防御性悲观主义:期待最坏的事情发生,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焦虑和失望,尽管事情可能并不会那么糟糕

9.举例说明心理学家提出的目标术语。

关于目标,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术语,如个人奋斗(Emmons,1998)、当前关注点(Klinger,1977)、个人计划(Little,1999)

1.个人计划(personal project):是个体所选择的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系列相关行为

2. 生活任务、目标和策略:强调更广义的生活任务及个体为了完成既定的生活任务而采取的策略

生活任务是指受文化束缚的个人形式的目标

动机论

1.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经历了哪三个重要时期?

动机研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即本能理论时期、驱力理论时期、认知理论时期

2.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代表人物是麦独孤McDougal(1923)和弗洛伊德Freud(1932)

3.潜意识都是动力性的吗?

潜意识具有动力性,是装着愤怒和性欲的一口炽热且沸腾的大锅,按照自己原始的和非理性的原则来运行,对个体的意识行为、思维和情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不都认为潜意识是动机性的、自主性的、能够广泛地影响

行为的,还存在“认知潜意识”

4.驱力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Hull(1943)的驱力论成为动机问题研究历史上的第一个顶峰,Murray(1938)和Maslow(1968)的需要论对这一时期的动机研究形成了补充

5.Hull认为:驱力都是生理性的吗?行为的动力是什么?需要的满足会导致驱力的降低还是提高?不全都是生理的

a)内在的原始驱力:与有机体体内的生理条件有关,如饥饿或干渴

b)学习到的衍生驱力:在与原始驱力的满足相联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驱力,如钱的获得、焦虑或惧怕

行为的动力是有机体内部状况(如饥、渴等)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

生理需要引起紧张或造成驱力状态,有机体必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需要,才能降低驱力(即,驱力还原)6.Dollard和Miller是怎样把学习论和精神分析论结合在起来的?

内部精神现象与学习:1.恐惧2.语言和二级泛化3.冲突4.移置作用

5.挫折与攻击

6.潜意识

7.神经症与心理治疗

7.Dollard和Miller认为该如何解释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所涉及的四个要素:

1.驱力:驱力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指任何能驱使有机体表现出一些活动的强烈的刺激,是行为的动力

2.线索:是行为发生时个体可辨别到的刺激,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

3.反应:反应是由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旨在降低驱力

4.强化:强化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

8.Dollard和Miller是怎样解释挫折与攻击的?

1.Dollard & Miller认为攻击是挫折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源于死本能

挫折被定义为“目的性反应遭到阻碍时的伴随状态”

攻击被定义为“行为的反应目标是伤害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替代物)”

2.攻击的移置:Dollard & Miller认为攻击的移置可以理解为刺激的泛化

3. Dollard & Miller总结了挫折—攻击的两条原则:

攻击行为的产生与挫折感的强弱,与遭受挫折的次数、对攻击行为后果的预期有关

受挫者在遭受挫折后采取何种攻击形式与文化教养有关。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行为同自己的身份相一致

4.挫折导致攻击的决定因素

与挫折反应相联系的驱力水平(受挫折驱力的强度)挫折的完全性(受挫折驱力的范围)

小挫折的累积效应(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攻击反应可能受到惩罚的程度

5. 对“挫折—攻击行为”观点的自我修正 Miller(1941)认为,攻击只是挫折的一种后果,其他可能的反应还

有退缩、冷漠、退化和固结(刻板的行为)仍忽视认知因素的作用

9.Dollard和Miller人格发展发展的性质是什么?

性质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结果是用学习的原理理解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期的4个关键训练阶段,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0.Murray的需要理论强调需要和哪个变量的交互作用?

压力与需要交互作用论”

11.Murray创立需要理论主要受哪个学派思想的影响?试总结其具体体现。

精神分析学派借鉴了Freud、Jung和Adler的潜意识的概念

Jung: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情结 Adler:意识更重要;自卑情结 Murray承认潜意识的幻想与本能冲动

在表述人格结构时,Murray借用了精神分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概念,但是对其进行了发展

12.Murray认为需要的满足会导致紧张的降低还是提高?

需要是一种紧张状态,需要的满足会缓解紧张

13.Murray认为需要是分层次的吗?人格的基本成分是什么?人格与需要层次的关系是什么?Murray把需要看作是人格的基本成分每个人的人格都可以用需要层次来加以说明

14.Murray是如何区分压力的?需要与压力的关系如何?

压力的概念:是指帮助或阻碍个人达成某一目的的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特性

关系:1.压力与需要相互关联:个体只有受到环境压力之后,才可能产生某种需要

因此,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

2. 压力与需要交互作用:一种需要是否会激发行为要视情境状况而定,情境会影响一个人的需要

15.Festinger认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认知失调: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进个体改变有关观念和行为(其本质是态度的改变),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16.Festinger认为需要的满足会导致紧张的降低还是提高?

认知失调将引起心理上失调的体验,推动个体做出减少失调的行为,即人们被激发去降低由失调造成的紧张状态17.Atkinson划分的动机种类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决定行为的?

广义的成就动机包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a)追求成功的动机强于避免失败的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中等难度的工作

b)避免失败的动机强于追求成功的动机的人:倾向于避免做可能与他人比较的中等难度的工作,而选择

成功可能性极小的困难任务或挑选容易的任务

18.Atkinson怎么用动机、认知、行为的关系解释个体追求成就的行为?

答:当个体采取某种行为获得某种结果、尤其是当行为的结果以失败告终或出乎意料时,就会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不同解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水平和期望水平,继而引起个体成就动机或行为的变化。因此,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今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19.动机与归因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一方面,Atkinson认为,当个体采取某种行为获得某种结果、尤其是当行为的结果以失败告终或出乎意料时,就会对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不同解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水平和期望水平,继而引起个体成就动机或行为的变化。因此,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今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从解释风格的角度看,对于个体提供的任何一种解释,都可以从内倾/外倾、稳定的/不稳定、一般/特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个体习惯于把自己的不能控制归因为:(1)是自己的因素,而非情境因素(都是我的错);(2)是普遍性的,而非个别性的(事事都如此);(3)是永久性的,而非暂时性的(时时都这样),那么,个体将最有可能变得不作为,即,动机受到损害。

交互作用论

1.文化人类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文化决定人的心理与行为,人格是由文化塑造的

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深深地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

2.Kardiner & Linton的文化—人格交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赞成Boas等人关于文化塑造人格的思想,但进一步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强调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

一方面,文化通过影响个体的早期经验(主要是父母的育儿方式)来塑造基本人格结构,因此,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具有基本人格结构的人能够创造和影响次级制度或适应性文化

3.试述Sullivan的人格观。

1.Sullivan对人格理论所做的最大贡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理解他“密友关系(chumship)”的概念

2.认为由家庭和社会塑造的稳定的人际关系类型就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3.人格无可避免地与社会情境联结着

4.认为了解人际排斥发生时的焦虑感最为重要

5.认为精神疾病是由于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困境造成的

4.现代的交互作用论的形式、核心特征、方式是什么?

形式:特质——情景交互作用

核心特征:

1.现实行为是个体与其所面对的情境之间作用的多方面互动和连续过程

2. 在互动过程中,个体是一个有目的、积极的动因(agent)

3.在互动的个体这一方面,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是行为的根本决定因素

4. 在情境这一方面,情境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交互作用的方式:①反应的交互作用②唤起的交互作用③选择的交互作用格

5. 文化心理学是怎么解释攻击性的?

攻击性的产生是因社会文化信息在经历五个阶段(接收、比较、选择、内化和反作用)成为个体的意义世界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大学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概念 心理:只要属于精神现象,都可以归之为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人格: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个性。 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对最理想的人类技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能使个体、团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由于它主要对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故又叫工作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它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注意的分配即根据任务要求,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用的对象。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式冲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的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作用。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人格心理学》 一、概念解释 人格、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投注、生活风格、机能自主、基本焦虑、能和外能、力比多、特质、自卑感、个人构念、现象场、集体潜意识、强化、观察学习、控制点,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途径有:、、。 2.人格的特性有:、、、。 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 7.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括、、。 8.梦的工作包括:、、、。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是:、、、。 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它按原理和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 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荣格是、阿德勒是、霍妮是。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维度、维度和维度。 19.特质理论的新进理论是和。 20.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需要、、、、。 23.凯利的CPC循环指、、。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三、简答 1.简述阿尔波特健康人格的特点。 2.简述学习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3.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 4.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5.简述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北师大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概述 1.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四个特性) (1)定义 迄今没有统一的科学定义 1)普汶:人格是个体认知、情感及行为过程中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一致性,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与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的共同作用。人格既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建构。 2)Eysenck,1970: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定。 3)Libert&Libert,1998:人格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品质的独特、动态组织,影响其对物理及社会环境的行为和反映。在这些品质中,有一些是人所特有的(如记忆、习惯、姿态),另一些则是少数人、许多人或所有人共有的。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统合性 4)功能性 2.什么是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范型来研究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和适应等领域中的事实和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 研究领域:人性哲学(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人格结构(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人格动力(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人格发展(发展历程与机制)、人格成因、人格改变和人格测量(观察法、自陈法、投射法、情境法、实验法等) 3.人格的形成 (1)遗传因素: 1)Thomas,A.Chess,S.Birch,H.1970容易的儿童、困难的儿童、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2)家族史或家谱法: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 3)双生子研究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和气质等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2)家庭与早期经验 1)家庭因素:孩子的人格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不同人格类型的父母,会使得他们的子女形成特定的人格特征。 2)早期经验:与母亲的接触影响亲密关系。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与社会文化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4.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 )A 情结 B 自卑 D 自性 6.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 )A 幽默 C 移情 D情结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A、气质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B、性格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 者是(C)。C、弗洛依德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A、现实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A、压抑B、否认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阿德勒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C、奥尔波特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卡特尔)。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D、艾森克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D、因素分析 19.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C、罗杰斯 25.提出智力三元成分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A、斯腾伯格1.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7.在人格研究中,从大量相关变量中抽取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加以分析的统计方式称(D)。 A、Q分类法 B、语义分析 C、内容分析 D、因素分析

人格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自然恢复:一个已经消退的行为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可能会在没有经过任何再一次强化学习之后重新出现,这就是自然恢复现象。 3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4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一个人愈来愈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愈来愈富于个性、愈来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 5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 7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作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9自我实现: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简答 1简述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 埃里克森所划分的人格发展为八个阶段,描述了人格的终身发展过程。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3)主动对内疚(3~6岁);(4)勤奋对自卑(6~12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论(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5岁;(7)繁殖对停滞25~65岁;(8)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至死亡)。 2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特点。 无意识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其特点如下:(1)无矛盾性;(2)无时间性;(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的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更灵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3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的特点。 (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3)特质具有动力性;(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征仅仅是相对独立的;(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4简述场依存—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的特点。 (1)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2)普遍性,亦即场依存—场独立性体现在广泛的认知操作中。(3)稳定性,人们在场依存—场独立性维度上的位置是稳定的,不因时间而发生显在的变化;(4)中性,不像能力那样有高低好坏之分。 论述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自我实现理论的理解。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含自我实现的本质、类型,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自我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 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 现实性焦虑) B 神经性焦虑 C 道德性焦虑 D 防御性焦虑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A 情结B 自卑 D 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A 幽默 C 移情D情结 9.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 B 奥尔波特 C 罗杰斯 D 艾森克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A 生活风格 B 保持自卑 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