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五章

1.中小学生的情商与学习:①第一个使用EQ这个词的人是心理学家巴昂.包括五大项:自我EQ;人际EQ;适应力;压力管理能力;一般情绪状态(乐观、快乐感)②真正让EQ一词走出心理学的学术圈,而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心理学家是哈佛大学的戈尔曼教授.他在1995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他认为”情商”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阶层和人生未来的关键品质因素.简单说, EQ 是一个自我情绪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绪的能力指数.情商大概包括5各方面: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觉察):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控制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发展);认知他人的能力(同理心);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领导与影响力).

2.中小学生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①指导中小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按气质类型划分,人们大致可以归纳为4种气质类型:胆汁质类型的中小学生情绪产生快,强度大,容易爆发激情,外部表现特别明显,”近乎粗犷”;多血质类型的中小学生很容易产生情绪,强度也大,但自控性好,外部表现生动,富于感染力;粘液质类型的中小学生不易产生情绪,强度一般不大,外部表现平淡给人一种”情感贫乏”的印象;抑郁质类型的中小学生,很容易产生情绪,且强度较大,自控性较差,给人一种”多愁善感”的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指导中小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特点,了解他们在情绪体验,情感表达和情绪认知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帮助其分析自己的需要,努力培养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体验.②预防中小学生的高焦虑状态: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层次教学,将教学目标定在中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同伴关系,真正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在和谐,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中,中小学生会产生学习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这样就可以避免遭遇各种精神上的威胁和挫折,他们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气氛中,中小学生还可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促进.③培养中小学生高尚的情操: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三类.只有情操高尚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④教给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的具体方法: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适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治本”.因此教师应该给中小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及时进行自我调节.

3.当中小学生出现烦恼和苦闷时,教师可以根据个体差异,问题的类型等条件的不同,分别给与中小学生一些有益的忠告: ①如果根据现有的条件,问题是有可能予以妥善解决的,我们应该帮助中小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本身,从根本上铲除引起烦恼和苦闷的根源②如果问题一时难以妥善解决,我们应提醒中小学生改变认识角度,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 ③还可以通过更换环境来暂时排除苦恼或干脆以适应的方式加以”宣泄”,已达到释放心理能量,调节内心平衡的目的. 第六章

1.动机: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与紧张的情绪,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

2.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制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需要:是个体在某种对自己有用或必不可少的事物匮缺或丧失时内心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主要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发展性.

4.需要的种类: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要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中小学生需要的发展:①中小学活动需要的发展;

②中小学生人是需要的发展:学前儿童主要是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儿童入学后,在学校和家庭地要求下,便开始以学习为主导活动,逐步产生了掌握读,写,算,画,唱等技能的愿望和获取新知似的主导需要.③中小学生交往的需要: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婴幼儿对父母产生一种稳定的情感关系,称作依恋.④中小学生成就需要的发展: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某一问题的需要.

6.中小学生需要的引导和培养: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抑制其不合理需要;引导他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7.中小学生动机的发展及培养:①动机的概念: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形成具备两个条件:一,需要,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是动机形成的内在条件;二,是诱因,所谓诱因,就是指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既包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这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②动机的种类:按照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按照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将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卑劣动机;按照动机引发的原因,可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按照动机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按照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以及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③动机与效率: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呈到U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④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和引导: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指向学业行为的内驱力(即动机)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解释: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一种内部动机,

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

它反映了学生要求凭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

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

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或认可而表

现出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外部动

机.

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①在童年期,附属内

驱力是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主要动机;童年晚期和

少年期,附属内驱力降低,而且从追求家长认可转

向同龄伙伴的认可;到了青年期,自我提高内驱力

则逐渐成为动机的主要成分.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

特点,有的放矢,适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将使

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创设情境,激发认识

兴趣和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认知内动力④正确引

导,开展竞争,唤起自我提高内驱力⑤及时反馈,合

理评价,唤起附属内驱力.⑥经常对中小学生进行

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意

义,并由此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9.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及教育:①价值观的概念:

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

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主要表现

形式:兴趣信念和理想.②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自由选择,珍视,行动. 一般认为七种方式可

以满足这样的条件,能够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和发展:鼓励青少年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

协助青少年探讨各种可能的选择途径,给他们提供

多种选择的机会;引导青少年仔细权衡行为的后果,

然后再做决定;鼓励青少年内向寻求,了解自己;给

与青少年公开表示和讨论自己价值观的机会;鼓励

青少年依据自己的选择来行动;协助青少年在生活

中一再地重复自己的正确行动.

10.中小学生意志力的发展:①意志力—--是意志

过程的个人特点,它即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特点,

又指人们为达到既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②

意志与行动---三方面的特征:意志行动有明确的

目的;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意志行动与克

服困难相联系. 随意运动,是指受意识支配的,具

有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通常是一些已经熟

练掌握的动作.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

③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

觉性等.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

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

于社会的要求的意志品质.与意志品质相反的是盲

目性和独断性.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

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

志品质.与果断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坚持性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坚决地

实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与坚持品质相反的是顽

固性和动摇性.自制性是指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

情绪和言行的意志品质.与自制力品质相反的是任

性和怯懦.④中小学生意志力的发展和教育: 小

学生意志发展特点:自觉性较差,受暗示性较强;果

断性不足,具有草率,鲁莽的特点;坚持性不够,做

事虎头蛇尾;自制力不够,易任性冲动.小学生意志

力的培养:提高孩子延迟满足的承受能力;加强养

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

强自立性格;树立良好榜样.延迟满足,是一种甘愿

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

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养成

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

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自我控制的良好行为习惯.

中学生意志发展特点:自觉性品质有所提高,但仍

存在着’暗示性””独断性”的特点;果断性品有

所发展;自制性品质有所增强;坚毅性品质逐渐形

成. 中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开展理想教育,树立远

大志向;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严格制度纪

律,培养良好风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针对学生意志

品质的个别差别,因材施教.

11.中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心理成分: 意志行动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主要的心理成分有期望和抱负水平,心理冲突,选

择和决策等①中小学生意志行动的期望和抱负水

平: 成败感实际上是个人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

之间所产生的”负差”(成就高于报抱负)与”正

差”(成就低于抱负)时的主观体验.抱负水平制约

着主体对行动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个人抱负水平是

后天形成的.下列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

成就动机的强度;成败经验;自信心(自信是指相信

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恰当的估计,它的两个极端

是自卑和自负);目标的接近程度;外界条件.②中

小学生意志行动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个体

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常常会同时产生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对立需要,出现相互矛盾,对立或排斥的

动机.如果这些并存的动机不能活的同时满足,或

是一个优势的动机获得满足而使其它的动机获得

阻碍,使人处于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状

态. 心理冲突的种类:双趋式冲突(当两种或两种

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而又必须选择一种目标,

则会产生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当两种或两种

以上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又只能回避一

个时,则产生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当同一目

标或物体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即一方面

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时,就产生了趋避

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当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

体同时具有好与恶,即吸引与排斥的两种力量时,

就产生了双重趋避式冲突).③中小学生意志行动

的选择与决策; 决策---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

标,在掌握充分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

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

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把握

问题的要害;明确决策的目标;至少要有两个以上

的可行方案;对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意志品质

较差的中小学生在意志行动的选择和决策上常有

两种极端情况,即优柔寡断和冒失.

12.中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①挫折---是个体

人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

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②挫折容

忍力:也挫折承受力,是指一个人对挫折所能忍受

的能力.一个人的挫折承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身

体因素,气质类型,生活经历,心理准备,性格特征,

思想水平,思维方式.③中小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

和特点: 受挫后消极的应对方式---攻击性行为;

散漫性行为;逃避性行为;固执性行为;逆反性行为;

倒退性行为. 受挫后妥协的应对方式---自我安

慰(酸葡萄和甜柠檬心理);自我文饰;推诿;宣泄;

转移. 受挫后积极的应对方式---反复尝试;调整

目标;升华;补偿;心理咨询④中小学生的耐挫教育

和训练:引导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对挫折有

充分的心理准备; 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目标,保持

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锻炼

学生对挫折的耐受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七章

1.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特点:品德与道德: ①品

德定义: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

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

足这种需要而形成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②

道德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

间关系行为规范总和.③品德与道德之间既有区

别又有联系:从区别上看,首先道德属于社会意识

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

展规律,不以别人的存在或个别人是否具有社会道

德为转移.品德虽然也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及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

影响下形成的,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条

件制约外,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此品德

将随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

其次,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

面而有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部分.再次,

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

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从联系上看,首先,个人品

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

而变化.其次,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品

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

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

再次,社会道德是通过个人品德的构成影响着社会

道德的面貌或风气.④品德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

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

人的认识过程再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的

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

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

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调

节行为,克服困难而实现一定到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

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

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体现. 作用:道德认

识是品德的基础,它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

是行为的调节机构.同时,道德认识也是道德情感

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

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

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

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

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

生;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

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品德如何,

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

致,它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地位:品德有上

述四种心理成分构成,他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

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当道德认识

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

为的内部动力时,他们就构成道德动机在道德动

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和习惯构成一定的

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的两个构成部

分,道德意志使这二者加以沟通并得以实现.道德

动机是品德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品德的性质

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

式是品德的表层心理结构,是品德外部表现,是实

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认识为整个心理结构奠定

思维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其他成分形成

的方向,内容和速度;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认识与

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品德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力量;

而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终点环节,是衡量人们品

德的一个重要的标志,道德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对

其他各种心理进行检验,起着加固与调节的作用.

⑤品德在其形成地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心

理成分,要协调一致的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

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

联系.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沿

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是,由于品德的发

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品的发展的因素又是多

方面的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

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不论选择哪种开

端,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

道德信念.小学生道德判断特点:从他律到自律,从

效果到动机,由片面到全面,是小学生道德判断特

点.

2. 初中生道德行为发展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是个

体道德行为成熟的先决条件.①对于初中生而言,

道德认识处于哪一个水平,就直接决定了初中生在

处理有关道德问题时,只能以相对其认识水平的道

德行为出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长,教师往往以

一种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道德行为,这就容易

形成一种错误的,不公平的评价和认识.因此,在对

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为了能对学生的行为有一个

公正合理的评价,就必须先明确其道德发展的阶段

水平.②而在这一方面,柯尔伯格的”认识---发

展理论’中第二部分关于人们的道德发展阶段水

平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划分可以作为我们进行

判断的重要依据.③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

过程,可以划分为三级水平和六个不同阶段:前习

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该阶段规

则有权威制定,必须无条件服从.目的是避免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主义阶段.该阶段满足个体需要的

行为就是正确行为.正确的行为具有相对性. 习

俗水平;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好行为就是能

使别人高兴,受到别人赞扬的行为.以人际关系的

和谐一致或”好孩子”为定向. 第四阶段:法律

和秩序定向阶段:该阶段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

会秩序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 后俗水平:第五阶

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该阶段民主的承认法律.第

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个体具有了某种

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的比较确定的概念.

3.高中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特点:①按照柯尔伯格的

道德判断发展过程的研究,高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大

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他们不仅仅自觉遵守某些行为公则,而且还认识到

法律的人为性及社会公则的灵活性.②个体道德感

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感,是

有某种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性较低;二是想象性

的道德感,是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

的形象时激起的较为自觉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性

道德感,是一种把道德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

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

最自觉的情感体验.

4.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自我发展:亲社会态度是

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

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派

生出来的行为成为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态度和行

为相反,逆社会态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

的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态度,由逆社会态度派生出

来的行为则是逆社会行为.美国心理学家 E.Q.威

尔逊人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

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他同样认为,

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的天生部分,在人类

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需学习的.①目

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亲社会行为是指人在社会交

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以及奉献等

行为,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无需学习.可现在,纯

洁天真的孩子却对他人缺少同情心,对人表现出冷

漠,自私,嫉妒,报复,故意诋毁他人,损害他人利

益等种种”反社会”行为. 原因如下:家长在传递

压力;孩子难以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

学校教育来说,过度的畸形竞争使学生背上沉重的

包袱,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们满脑子只有竞争,嫉妒,

自私,产生不与人合作等不健康的心态,并因为从

小过着惟我独尊,家长过度呵护的生活,导致其心

理承受力弱,容易把失败的怨恨迁怒于人,甚至攻

击别人;从社会大环境来说,社会追求经济建设,人

们更看重物质享受,社会文明建设淡化.对策:亲社

会行为是帮助行为,交往行为,安慰行为,公益行为,

礼貌行为和遵规行为.为此,要促进他们的亲社会

性的发展,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和入手:澄

清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认清社会

角色,承担行为责任;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塑造

健康人格;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品

德素质.②亲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

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个体以种族利益为重而

自我牺牲.亲社会行为部分来自遗传.社会学习理

论---亲社会行为都是社会学习和强化的结果,尽

管并不都是有形的奖励. 认知发展理论---随着

智力发展,儿童获得重要的认知技能,会影响其行

为的动机和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促进学生亲社会

行为的手段有:角色扮演训练;行为自我强化和自

我概念训练;榜样示范.③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理解性别---这个阶段也称作狭义的性别认同阶段,

性别认同是指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

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它包括四个成分:使用正确

的性别标签;理解性别的稳定性;理解性别的恒常

性;理解性别的生殖基础. 获得标准---性别角色

标准是指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

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对不

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取得认同---儿童

对性别角色的认同大多对父母双方的认同开始,通

过内化父母对性别角色的标准,价值,态度等形成

自己的信念,最终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同. 教育

实践表明: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是儿童社会化,进

而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

5.中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①攻击行为的内涵:所

为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专门指处于品行,习惯和

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②攻

击行为的原因:挫折易诱发攻击行为,但不一定必

然导致攻击行为,一些屡经挫折的孩子不仅不攻击

别人,反而变得恐惧,退缩,缺少竞争;攻击行为还

受到模仿与强化的影响.模仿是儿童学习做人的重

要途径;儿童听见大人说脏话,就会模仿,看见电视

或电影中的攻击行为,也会模仿,儿童只凭借观察

就会学到许多东西.但模仿一件事情或某一行为,

日后不一定会表现出该行为.如许多女学生经过观

察已学会如何打架骂人,但她们比男生通常表现出

较少的攻击行为,这主要是强化的作用.行为的结

果对学生是否再次该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我们手碰

电线被电击一下,下次就再也不敢碰触电线;同样

如果打架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敬畏,下次就还想打架;

孩子和家长会构成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形成孩子

的攻击性等习惯.③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和矫

治:不对孩子使用暴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暴

力;建立合理良好的强化链条;成人应多鼓励孩子,

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

④杜绝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最佳途径是预防.强化是

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的条件之一.孩子身上已铸成

了攻击倾向,可采取下列矫正方法:角色扮演法;榜

样法.

6.①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霍尔认为:真正有

效的道德教育策略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能帮助学生

更好地做出道德判断和决定,而不仅仅是向学生传

授道德技巧或知识.霍尔设计的5种课堂道德教育

策略:意识策略(the awareness strategy);辩论

策略(the debate strategy);推理策略(the

rational strategy);概念策略(the concept

strategy0和游戏策略(the game strategy).②意

识策略:学会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人; 辩论策略:学

习做决定; 推理策略:学会辨析和预测结果; 概念

策略: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 (概念策略的实质是

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些富有

道德意义的概念.) 游戏策略:在游戏中学习.(游

戏和角色扮演既可以为学生的道德抉择提供直接

经验,又可以是儿童在建构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学会

移情,另外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性互动能力.

第八章

1.自我概念的含义:①自我概念的定义---是个人

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连接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②11—14岁是自我概念的最低点,这种趋势发生的时间,起伏的高度因自我概念的内容不同而不同.③自我概念的结构与类型: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自我区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表示个体心理顺应指数.二者差距太大,使人焦虑不安,二者差距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与工作的自我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黑兹尔—罗斯—马库斯致力于研究自我在调节行为中的作用,发表了大量关于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与工作的自我概念等方面的著称,形成了关于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它是自我概念总体中的一个子集,可以被看作持续活跃的,不断被变化的一系列可获得的自我知识.工作的自我概念是不断变化的,是与个体的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开放自我,盲目自我,隐藏自我和未知自我(从人际关系的视角,有学者将自我概念划分为四个区域: 开放自我,盲目自我,隐藏自我和未知自我.开放自我是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 盲目自我是有关自己的信息,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隐藏自我是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 未知自我是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是积压在内心深处的有关自我的信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挖掘出来.)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④自我概具有自我增强的效果,发挥着三方面的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和决定个人的期望.

2.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①小学阶段正处于所谓自我概念客观化时期(3岁---全,14岁)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学习橘色的最重要时期,在父母,教师,同伴的影响下,对自我的认识逐步趋于客观.②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是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③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④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准去性都在逐步的提高.(金盛华的实验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三年级以上学生以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

3. 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①中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心理学家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②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已经从对个性行为的认识发展到对个性品质的认识,尤其是高中生,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关心自己成长的愿望迫切,并开始学会辩证分析自我.

③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存在年级,性别等差异.由于自我概念系统的复杂性,这种差异呈现除非现行的特征,自我概念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绝对地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④我国的刘惠军研究发现:中学生在学业自我方面不存在年级差异,而在非学业自我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尤其是在同伴自我,身体自我和自信自我三个维度上年级差异显著;

⑤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在性别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自我和班级自我两个维度上,集中体现在初二女生的平均数明显低于同年级的男生.

4.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①以同伴为镜,中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②学业成就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和主导活动.学业成就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业自我);③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不同影响;④师生关系类型促进学生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

5.中小学生自我中心的产生和克服: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自我概念偏差表现为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概念: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自我中心,指的是处在前运算阶段(18个月—7岁)的幼儿的思维发展特征.具体而言,处在这一阶段的幼儿,”他们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观点来看事物是怎么样”,这是由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和”知觉集中”倾向造成的,即儿童进行思考时,还没有概念的守恒性和可逆性,当注意集中在问题的某一方面时,不能同时把注意力分配到另一方面.自我中心是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必然出现的特点.而当儿童心理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时,儿童思维进一步发展了’可逆性”(包括逆反性,群集运算)概念,对一个问题可以从正反不同方面去考虑,就能解除自我中心.②中小学生自我中心的产生:家庭因素(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使得现代家庭结构普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家庭向结构简单,规模较小的核心家庭转化);教育因素(竞争,多辅导班);社会因素(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正向个体化,多层化,多样化发展,利益,价值,道德,真善美,假恶丑等各种意识形态在复杂的互动中变化.个人的奋斗受到鼓励,个人能力和成功受到社会崇尚.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舆论常常演化鼓励”自我中心”小学生耳濡目染,很容易形成).③中小学生自我中心的克服:要有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采用强化,惩罚等具体方式;在活动中培养良好品德.

6.中小学生自尊的发展: ①自尊的概念:自尊包含以下基本含义:其一,自尊是基于对自身的整体评价;其二,每个人都在自己看重的领域构建起自尊,即个人所持价值标准的过滤性和收敛性是自尊建构的前提;其三,自尊源于也引发价值体验,即自尊通过自我价值感建构,而自我价值体验本身具有终极性意义. 自尊作为自我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自尊的功能体现在:第一,预测功能,即作为预测性变量,它可以预测人们在思维,感受和行为上的差异;第二,中介功能, 即作为中介调节变量,自尊在外在的环境刺激与个体的身心反应之间起着中介调节作用;第三,评价功能, 即作为结果评价变量,自尊作为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本身就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终极性评价指标.③中小学生自尊发展

的特点:自尊作为自我评价基础上的自我情感体验,

其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是在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基

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小学生基本上还是以父母,教

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

父母,教师等对他的评价高,它的自我评价就高,自

尊水平就高.中学生不再满足父母,教师等成人对

子的评价,开始形成自我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外貌,

能力,学识,性格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逐渐形成

理想自我,再用理想自我的标准审视理想自我中已

实现的自我---真实自我时,二者的差距决定了中

学生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随二者差距的减小而提

高;中小学生的自尊发展存在着年级差异和性别差

异,但自尊水平并不是随年级的增高而增高.④影

响中小学自尊发展的因素:生理因素;学校因素;成

败经验;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文化因素.高自尊父母

的教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接受,关心和参与:

高自尊儿童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表达关心和爱,对孩

子的活动有兴趣,认识孩子的朋友,关心孩子的问

题(即使是不重要的问题);第二,严格:高自尊儿

童的父母认为,重要的是使孩子达到更高的要求,,

而不仅仅满足于使孩子高兴,并认为孩子在严格的

训练下会更快乐.他们细心又一贯地建立行为规则,

坚定而果断地使孩子明确了解哪些是可以做的,哪

些是不可以做的;第三,使用非强制性的纪律:高自

尊儿童的家长相对较少地使用体罚,他们对孩子的

惩罚往往是取消某种特权,或让孩子孤立独处,多

与孩子讨论行为好坏的原因;第四,民主:高自尊儿

童的父母允许孩子自己决定睡觉的时间,给与孩子

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以及有时按自己的方式办事

的权利,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计划.

7.中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①自我控制的概念:

自我控制是自我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对自身心理与

行为的主动掌握. 自我控制能主动或抑制个体的

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自我控制积极发动组织有利

于既定目标实现的个体行为,监控,抑制干扰目标

实现的个体活动.自我控制水平的高低是个体心理

成熟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能

动性.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是自我控制的前提和基

础.自我控制是个体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变量.②

中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特征:刘金花有关”延迟

满足”的研究表明:对于学前儿童,抵制眼前奖励

的诱惑而有耐心地等待是相当困难的;学龄期儿童

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提高;10—12岁的儿童表现

出很强的等待延迟奖励的意愿.一般有自控能力的

儿童和能延迟满足的儿童相对地比较熟悉,有责任

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也能遵守原则.小学生变他人控制为自我控制.初

二是自我控制的动机主要以外部力量为主的转折

期,一方面他们力图摆脱教师,家长的束缚,另一方

面自控能力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所以这样的学生往

往易放松自己,在纪律上比初一初三学生都差.因

此,教育者必须注意初二年级的转折点.到了初三,

学生的年龄又相对较大些,加上准备毕业和升学,

学习自觉性有所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加.③

影响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发

育和气质类型;认知发展;父母控制模式.父母控制

模式是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儿童

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父母控制模式目前被划分

为8种形式.麦克白吧父母控制模式概括为5种基

本形式:严厉控制—父母强调用严厉监督的方式达

到对儿童的控制,不允许儿童有任何违反社会要求

的情绪及言行表现;限制控制—父母给儿童限定一

个狭窄的活动范围,以阻止儿童超越既定范围的活

动控制儿童;要求控制—父母通过向儿童提出发展

要求并监督儿童完成要求的方式实施儿童的控制;

干涉控制—父母通过插手,干涉儿童的一切自主活

动和行为来控制儿童;专断控制—父母以命令,独

裁的方式对儿童实施高压控制.帕克等认为,除了

以上5种模式外,还有3种模式:过度保护控制—

父母过度依从,溺爱儿童,以保护,迁就为主,很少

控制儿童;接收控制—父母以在情感上接纳,认可

儿童的方式达到对儿童的控制,这是一种情感控制;

忽视或放任控制—父母忽视,冷漠,拒绝儿童,实质

是没有对儿童施加控制.④促进中小学生自我控制

发展的策略:言语的指导;(在言语指导下,中小学

生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加强.言语指导可以分为自

我言语指导和他人言语指导.自我言语指导一般经

由外部出声的言语指导向内部不出声的言语指导

发展.他人言语指导主要是父母,教师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等形式帮助中小学生进行自我控制)榜样的

模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8. 中小学生同一性的基本问题:①中小学生同一

性发展的两个极端---过剩和缺乏.埃里克森认为

同一性的寻求是个体毕生的发展任务,”起始于童

年期儿童对父母爱的依存性”.止于老年阶段对人

生的回顾和自我整合.②中小学生同一性发展的四

种类型:同一性过早闭合型:这种形态的个体从未

经历过发展中的同一性危机,这并不是说他们已经

非常顺利地通过这种发展阶段,而是他们常常是根

据父母的选择而不是自己的选择,过早地建立了自

己的同一性;同一性迷失期:在同一性发展中达到

这种状态的青少年既没有什么明确的职业和发展

目标的意向,也没有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任何的

承诺;同一性延缓期:应该说,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

经开始考虑’我是谁”的问题,进而对自己职业发

展和理想信念进行思考和选择.但是,由于各种原

因,这些青少年往往还不能及时地对他所面临的种

种可能性做出必要的选择,也不能对自己和他人做

出任何确切的承诺;同一性获得型:这种状态的青

少年已达到同一性发展的正常水平,即反映了一种

同一性活的状态.

9.影响中小学生同一性建构的背景因素:①生理,

认知等个体因素: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正处在

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高和增长,第二性

征的出现,女性月经初潮,男生首次遗精等一系列

生理上的变化使得青少年学生应接不暇,心灵受到

震撼,对中小学生同一性的发展形成了冲击;家庭

因素: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

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同一性是中小学生社

会化过程中核心发展问题,从最初就别无选择地受

到了家庭的影响.父母的期望和受教育程度作为影

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变量,,影响着中小学生同一性

的建构;学校因素:学校对中小学生同一性的影响

主要涉及教师,同学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社会文

化因素:埃里克森非常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同一性

确立的重大影响,他说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政治

的迅速发展变化,使得青少年早年培养的技能和角

色无从适应.

10.中小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①中小学

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哥不断丧失与获

得的过程,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不断地有一

种同一性状态向另一种同一性状态转换.②为了帮

助中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家长和教师可试着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采用民主的育人方式,营造和谐

的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勤与中小学生进行沟通;

对中小学生出现的身心变化持积极看法并将这种

观念传达给他们,对他们进行及时地引导;帮助中

小学生将远大理想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鼓励同学

之间的正常交往;教师,家长多沟通,对中小学生实

施一致性的教育;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

第九章

1.同伴关系的性质和意义:①同伴关系是指在同学

之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地同

学之间的心理关系.它包括同伴群体关系和友谊关

系.同伴群体关系反映的是在同伴群体中彼此喜欢

或接纳的程度,即同伴在交往地过程中所获得地同

伴社交地位.友谊关系是指儿童与朋友间的相互动

的,一对一对的关系.②同伴关系的主要意义:同伴

关系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

的需要是中小学生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同

伴关系是中小学生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同伴

关系经验有利于中小学生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同

伴关系起着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

用.

2.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①其基本趋势是:

从最初简单的,零零散散的相互作用逐步发展到各

种复杂的,互惠的相互作用.②在整个小学时期,由

于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能更

好地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

反馈,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同伴交往提供了

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

机会,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知活动的源泉,

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③初中生同伴关系

发展的特点: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年龄的相近性;性

别一致性;④高中生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高中生

在陪伴和娱乐,冲突竞争方面,随年级上升而不断

增强;在性别方面,高中女生不男生在同伴关系中

表现出更多的帮助与指导,且愿意向好友倾诉内心

的想法;由于高中圣心理的成熟在高二相对稳定,

因此同伴关系在亲密袒露和交流方面,相邻年级之

间差异不大.

3.影响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

个体的品行特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合作等亲

社会行为逐渐成为能否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

因素之一.消极退缩行为和间接攻击性行为成为中

小学生同伴交往过程中同伴拒绝的主要因素.个体

的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关系

(权威,友谊,公平等)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

范和社会事件的认知它对同伴关系以间接的方式

产生着重要影响.当个体在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

时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个体的归

因风格.个体的学习成绩;个体的情绪:影响中小学

生同伴关系的情绪因素主要有情绪表现,情绪规则

和行为规则;个体的自然因素.

4中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策略:让别人喜欢你;同更

多的人建立友谊;不要伤害他人感情.

5.交往的功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交

往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传达信息的功能;二是满足

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而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认为

交往的功能有三个:一是信息沟通;二是思想沟通;

三是情感沟通.

6.让别人喜欢你要做到:①必须对别人真心地感兴

趣,要先喜欢别人;②要让别人喜欢你,还要注意避

免以下同伴交往中最不受人欢迎的行为:经常向同

伴诉苦而对别的事从无兴趣;经常唠唠叨叨,只和

人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或总是重复谈论一些

陈旧,肤浅的观点;言语单调,反应迟钝;态度过于

严肃,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缺乏参与感,自我孤立,

不主动与人沟通;反应过激,粗俗肤浅;过分要求以

自我为中心,经常夸耀自己,谈论个人感兴趣的事

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过度热衷于取悦别人

以博得别人好感.③要善于倾听(注意:要随时看着

讲话人;通过发问,点头和微笑等表示你在认真听;

不要打断别人;讲述自己的看法时要注意对方的反

应;④要尽可能帮助同伴.

7.不要伤害他人感情:首先,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

想法;其次,要多赞扬别人;再有,在批评别人之前

先自我批评.

8.在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同伴团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个人友谊;二是朋党;三是团伙.其中团伙是做

大,最松散,个人特征最少的学生同伴团

体.13—17岁青少年吧朋党成员资格看得很重,并

且朋党成员的自尊比不是朋党成员的自尊要高.

9.现在的青少年约会至少有以下功能:①一种娱乐

方式;②可以提供一种地位和成就感;③青少年社

会化的一部分:帮助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帮助他们

学会讲礼貌,学会恰当的社会行为;④帮助青少年

明白什么是亲密,使他们有机会与一个异性建立独

特的,有意义的关系;⑤探索和实践性行为的背景;

⑥通过与异性的交往和共同的活动,提供了一种陪

伴;⑦约会经验有助于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帮

助青少年澄清自己的自我认同,帮助他们从家庭中

分离出来.

10.中小学生的’同伴导向”:①美国社会学家米

尔代斯认为,在日常交往过程中重要他人中,主要

包家长,教师和同辈伙伴等,随着儿童年龄阶段的

变化,其主导类型大体是沿着家长----教师—同

辈伙伴---无现实存在的重要他人这样一个演变趋

势向而逐渐发生变化的.②青少年服从同伴导向既

有积极作用:青少年从同伴团体中会得到关于其能

力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比别人好或差

不多; 从同伴团体中会得到建议,听取意见,得到

社会支持的这种日益突出的倾向,有助于青少年从

事实上,情感上,社交上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同伴也

会成为家庭冲突之后的避难所,成为青少年寻求更

多独立的资源. 有消极作用:讲脏话,偷东西,搞

破坏,取消父母和教师,酗酒,吸毒,贩毒等适应不

良的行为.此外,同伴的拒绝或忽视会导致一些青

少年觉得孤独或产生敌意,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心

理健康.

11.中小学生的’教师影响’具体体现在:对学生

人格的影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学生心理

健康的影响;对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对学生学校

适应的影响;

12.家长的不良教育心态是指家长再教育孩子的过

程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心理.主要包括过度焦虑,

急于求成,期望过高,牺牲自我等.

14,根据同伴结伴水平不同可把儿童分为五类;受

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视的

儿童;一般的儿童.

15.羞怯;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的羞怯被认

为是一种’社会评价焦虑”.羞怯的根源是恐惧他

人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渴望得到社会赞许,低

自尊以及遭到拒绝的恐惧.

16.班级是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单位,是学校教

育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

17.影响中小学生对班级管理主动适应的因素:①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以及再次基

础上形成的亲子关系类型,都会影响扫学生对班级

管理的主动适应.②班级因素:良好的班级和班级

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师正确的

教育观和人才观,科学的管理方法,富有成效的德

育工作,都会有助于学生主动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去.

③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

思想品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学生的主体(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居于主体地

位);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个性.

18.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引领广大在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消

除传统应试教育的阻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树立

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为其班级管理提供科学先

进的理论指导;其次,加强学习指导技能的培训;第

三,教师还要具有创新精神,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创

造性思维能力.第四,教师指导学生社会交往的教

育技能.

第十章

1.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

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

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

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是:在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

个方面皆健全.

2.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应具备一下一些品质:智力发

展正常,乐于学习;情绪稳定而愉快,对事物有敏锐

的反应能力;意志力坚强,勇于面对困难;乐于与他

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正常的智力的标准是智商达到70以上.

4.中学阶段往往被人们习惯性的称为”黄金时

期’”重要时期””关键时期”.

5.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热爱生活,乐于完成

学业;了解自己,愉悦地接受自己;接受他人,善于

与周围人交往;调整心态,合理看待情感变化;面对

现实,接受困难的挑战.

6.中小学生心理社会问题的影响因素:①家庭因素

对于中小学生心理社会问题的影响:家庭结构的影

响—家庭结构的稳定状态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教养的影响---在家庭教

育中,父母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育人观,要尊重儿

童的人格,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善于发现儿

童的优点并加以培养,同时,作为父母要采用科学

的管理方式,对儿童不溺爱,不放纵,而以理解为基

本出发点,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与教养风格. 父母

榜样作用的影响---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儿童

的成长.②学校因素对于中小学生心理社会问题的

影响:教师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知识是

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的性格,态度等也

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业压力的影响—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来自

两个方面:一是课业压力;二是考试压力.③学生个

人特征对于中小学生心理社会问题的影响:在学生

的个人特征中对于其心理问题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学生的个性特征.个性是一个人气质,性格等心理

特征与需要,动机等个体倾向性的综合体现.

7.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消极个性特征有四类:一是

具有依赖个性心理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出对

于家庭和父母的过度依赖,难以自主面对现实,独

立做出决定;二是具有偏执个性心理的学生,多表

现为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自评价过高,情绪不稳定,

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三是具有回避型个性

心理的学生,多表现为行为退缩,自卑感强,再受批

评后常感到巨大的压力与自卑,难以树立信心;四

是具有反社会心理特征的学生,这类学生缺乏基本

的社会道德规范束缚,对于社会没有任何责任心和

义务感,会经常违反社会规范,且不会感到自责和

内疚.

8.耶克斯-多德定律:①焦虑与学习的关系:焦虑

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到U曲线关系,即学习开始后,

学习效率随焦虑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到达中等程度

焦虑时,学习效率随着焦虑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因

此,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中等程度的焦虑时,学习的

学习效率最佳.同时,从学习材料的难易度来看,焦

虑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受到材料难易程度的制约.学

习愈简单,要求焦虑程度相应要高.由此,对于教师

而言,在教学工作中给予学生过大的精神压力或毫

无压力都是不可取的,应根据所处的情况,给学生

提供一个强度适中的学习氛围.②焦虑与学习的关

系:焦虑作为一种情感变量影响学习,还取决于学

生智力水平高低,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智商,低焦虑

者的学习成绩低于高智商,高焦虑者; 低智商,低

焦虑者的学习成绩低于低智商,高焦虑者;也就是

说,学习课题复杂并且困难的时候,高焦虑者会促

进高智商者的学习,但会妨碍低智商者的学习.焦

虑在人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如果学

生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不仅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是阻碍学习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焦虑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从外部作用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把焦虑的”度”限定在对学习及生活的积极影响范围之内.

9.情绪障碍,发育障碍,以及行为问题是当前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心理疾病.

10.中小学生常有的情绪障碍:①中小学生的恐惧心理: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恐惧心理几乎是人的性格发展中的一切弊病的根源. 中小学生的恐惧指中小学生对某一特定事物,活动或者情境产生持续紧张的难以克服的情绪;②中小学生的焦虑心理: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是中小学生的焦虑心理.恐惧有明确对象而焦虑没有明确的对象.③中小学生的抑郁心理:抑郁是中小学生群体中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情绪反映.表现为自杀或早醒.

11.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从童年时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

12.在中小学生阶段常见的滥用药物有酒类,大麻,摇头丸等毒品.

13.反社会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和破坏公共财物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及行为与多方面他因素有关,主要包括:①遗传因素②创伤后应激障碍③家庭的影响③同伴关系的影响.

14.防止中小学生的反社会行为:对于有反社会倾向的学生来说,养成与他人融洽相处的习惯,学会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专心学业,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积极参与到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去,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这些将非常有助于他们克服或杜绝反社会行为及人格的形成.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学校,家庭以及社区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15.自杀是当一个人的烦恼和苦闷发展到极端,对所面临的事态产生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现实绝望而采取的唯一的最后的自我保护手段.究其主要原因是:一,缺乏精神力量,难以正视生命的意义;二,生活节奏紧张,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三,家庭环境不理想,教育方式粗鲁.

16.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教育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性(为了一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为了学生的一切);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差异性原则;

④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1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包括:中小学生的智能训练;中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中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中小学生健全人各的教育;中小学生人际交流的指导;中小学生的性心理教育.

18.1999年,教育部成立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同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教育.”2001年7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刊,标志着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刊物.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分层,逐步,有序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部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误区:误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 20.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创设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材料。 2.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初、高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 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 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发展速度有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他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 理论的启示: 这一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这个课以后收获是什么 对你教育的启示 听了这个课之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就正说老师所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教育孩子。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学习收获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了众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在学习中收获比较大的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合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整合对失望。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有发展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品质,并对以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造成发展障碍,一个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自我统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内容,贯穿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青少年的对自我的觉醒,以及及身体发展导致青少年急切想要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评价会对起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会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对着自我与客我的冲突。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共同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危机。在人生的阶段有重要他人,而老师在学生的人生的阶段中,特别是在青春期统合对混乱中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皮亚杰看来,智力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即认知图式的进化过程。建构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认识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建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十二

第十二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面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2.反社会行为: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3.抑郁: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隐晦、痛苦或者失望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经历过短暂的抑郁,而这是青春期最普遍的心理困扰。 4.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模型认为,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相反,不具有“先天素质”的个体,即对于抑郁没有——种先天倾向性的个体,能够承受大量的用力,反而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然而对抑郁有一种强烈的先天倾向性的个体,在面临大多我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的“压力情景”时,也可能会产生抑郁。5.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旨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选项) 1.不同的外部问题会反映出潜在的反社会综合症,各种内部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共同的潜在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潜在因素通常被称为“(B)”。 A.外部问题综合症B.内部问题综合症C.消极侵扰D.问题行为综合症 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家庭因素?(B )。A.父母和同胞的吸烟行为和态度B.兄弟之间的关系 C.父母监控和亲子关系D.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 3.为了降低“持续一生的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可以选择的比较有效的干预方法是(A )。 A.家庭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团体辅导 4.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个性特征不包括(B )。 A.过度敏感B.强迫性C.抑郁D易受暗示性 5.在干预网络成瘾的方法中,“人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所做的事情、感受和思维负责”是哪个治疗流派所强调的观点?(B) A.行为疗法B.现实疗法C.家庭疗法D.系统补偿疗法 三、填空题 1.心理社会问题具有聚类丛生性和蔓延性的特点,即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的出现会增加另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问题行为综合症___”。 2.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服用药物、___内部失调____和___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 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 3.认知发展 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从教育的角度看,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 5.情感素质 6. 自律道德 7.同伴关系 8. 教养方式 9.学习方式 10.同一性延缓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3.进入()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方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4、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2)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在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引起新的需要,新需要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个体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过渡性②动荡性③社会性④闭锁性和文饰性 6、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①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②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指的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7、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以动态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性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生殖期(11或13~20岁) 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岁)·勤奋自取对自贬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18~2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岁)·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的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期) 10、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②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为中介的;③心理发展的活动说;④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合作时,儿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3、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②有意注意③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有必要时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知的含义: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7、记忆的含义:记忆是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延续,其内容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记忆使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8、记忆的种类:①形象记忆②情景记忆③语词-逻辑记忆④情绪记忆 ⑤运动记忆 9、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遗忘 遗忘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 第三章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 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问题情境②知觉特点③知识经验 3、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总发展趋势: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1)抽象思维逻辑在逐步发展,但任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抽象思维逻辑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是任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思维的发展再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2思维的基本过程逐渐发展并日趋完善。3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4思维的品质不断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个体性差异。 5、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 (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6、想象的含义: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有意想象:是由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产生所具备的两个主要条件:①要正确理解语言及图样标志的意义。既然再造想象是有一定的语言和图样的标志所引起,因此,语言符号的使用应清晰准确,符合事物的真相。②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已有表象数量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越丰富;已有表象质量越高,再造想象的内容越正确。 创造想象的产生所具备的条件:①创造需要与动机②表象的积累与储备③积极的思维活动④灵感与艰苦的劳动 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与情感的定义: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①主观体验②生理唤醒③情绪产生时的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①信号功能②感染功能③动机功能 4、情绪状态(理解就好)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侧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理解)美感: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个性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标志着个性活动的方向性和指向性,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成分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性倾向性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4、气质的概念:气质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的独特色彩,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5、气质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映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向性 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7、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8、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9、能力的种类 (1)按其适应的活动范围,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程度的大小不同,分为:模仿能力和创 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0、智商=智力年龄(MA)/生理年龄X100% 11、自我意识的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一般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学习。 理解学习定义要把握的几点: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行为的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2、学习分类 (1)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美国·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依据学习目标分类(美国·布鲁姆): ①知识,指能对具体事实、定义、原理等知识的简单回忆。 ②领会,指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③指在特殊和实际情况下应用概念和原理。 ④分析,指能区别和了解事物间的内部结构、内部联系。 ⑤综合,指把已有经验中的各部分或各要素组合成新的完整思想,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 ⑥评价,指根据内在证据和外部标准对所学的材料能作出判断,确定所学知识的价值。 (3)依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美国·奥苏泊尔):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4)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又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4)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5)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6)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2、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 教育的发展应当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既要看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注重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考虑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教育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二)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变化体现出一般规律。埃里克森将人格的 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 的解决过程就是人格发展的过程:婴儿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 疚感;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 一感混乱;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 而避免停滞感;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2、教育应遵循的规律 埃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 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 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 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因此,教育要注意根据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个体解决心 理危机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个体的人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习题.doc

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A.抑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 12岁 B. 11、 12?14、 15岁 C. 14、 15?17、 18岁 D. 3?6、 7岁 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o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木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 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o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 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o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 12岁 B. 11、 12?14、 15岁 C. 14、 15?17、 18岁 D. 3?6、 7岁 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1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性 D.勤奋感 13.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A.是稳定时期 B.是最佳时期 C.是较慢时期 D.己开始有 所下降 1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什么?①生物因素:遗传先天素质生理成熟②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③主观心理状态:主观因素活动因素④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为什么说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儿童的主观心理状态?因为儿童心理是开放的自组织结构,任何外部因素都通过该组织系统发挥作用。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主观心理状态更重要的作用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作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向着预期的方向改变。 为什么说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的特征?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这种上升如爬楼梯一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不断升高,构成了有阶段的连续过程。以思维的发展为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正是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出现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后一阶段的出现又包含着前一阶段的特征。 如何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过渡性;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过渡性;自我与社会性发展的过渡性。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心理整体发展的加速与不平衡过程(认知能力发展个性成熟情绪情感意志言行的特征;心理发展的矛盾过程(闭锁性与开放性独立性与依赖性求知欲强与市别力低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稳定性与 可塑性性意识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 盾。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 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情绪体 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 易形成各种心境,并具有一定的连续 性;意志和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第二,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第三,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变化 第四,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简答)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例如,在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的发展最早,然后是运动技能、情绪、动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通常最迟 3.具有不平衡性 如婴儿期与青春期发展较快,成人期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这些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 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并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不断地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所提供的新的经验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个体与环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推动个体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不断地解决矛盾,从而使个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发展: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 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外在环境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教育的准备性原则:又称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教育不仅要考虑到个体的生理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即考虑个体当前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唯此,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等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使教育具有可接受性。 发展性教学: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认为教学不仅要根据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要预见儿童今后的心理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头。发展性教学正确体现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辨证关系,既强调教学要依据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又强调教学要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新的可能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和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什么是心理发展?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2、定向性和顺序性: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是不可逾越的。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2)简述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五讲 练习题

第五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自我同一性 2.角色混乱 3.人格的掩饰性4.成人感 5.自卑感 6.自我评价7.自我体验8.价值观 9.积极人格 10.人格塑造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认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我会怎么样?包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身高体重、相貌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定。 自我同一性是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 角色混乱: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有什么方向,是一种自我定位失衡的情况 人格的掩饰性:人格表现出来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性质,本身代表人格一种稳定的功能。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当成人感出现时, 便产生一系列独立自立的表现:他们一反以往什么都依赖成人,事事都依附教师和家长的心态, 也不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了.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的承认. 他们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 如果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无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从初中起,他们开始疏远父母而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 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两个方面。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不仅要自己尊重自己, 而且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享有一定的声誉, 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自尊心的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 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如果产生矛盾, 他们的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自暴自弃。教育者应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他们。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价值观:指的是人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看法,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积极人格: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人格塑造:指青少年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人格。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讲习题作业 马华逸

第一讲概论(自测练习) 一、概念解释 1.青春期:青春期(puberty)主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在青少年时期生理的变化。主要指从个体第二性征出现到生育功能发育成熟的这一阶段。青春期发育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1-14岁,男生的青春期大约是在12-15岁。 2.青少年: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3.发展:个体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过程中连续的和系统性的变化,包括生理、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的变化。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包括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大脑的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强、生理机能的改变等。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语言发展则指儿童青少年习得语言系统,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性格、道德品质、自我意识、社会行为的成长与转变。 4.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包括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等,其中认知发展是指儿童青少年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与学习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5.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的认知不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形式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6.社会性发展:随着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思维能力的变化,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青少年阶段也是个体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转折期,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不再把他们看做是儿童,而是开始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换言之,这一时期个体的社会定义发生了变化。从儿童期直到成年期,影响个体社会过渡的具体因素在不同社会之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所有社会都承认青少年阶段个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许多理论家指出,与其说青少年期的生理或认知变化决定着青少年的本质特征,毋宁说社会对他们的定义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7.心理发展特征:过渡性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根本特点,与其它阶段比,青少年期的发展具有三大特点:青春期的开始,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向新的社会角色转变。 8.生物性过渡:个体一生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是从受精卵开始到一岁左右;二是在10-20岁的青少年期。青少年时期要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加,体形与面部特征成人化,第二性征的出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育成熟等。经过这一系列的生理身体的变化,青少年在生理上基本完成了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生理上的成熟导致青少年成人感的产生。但是,青少年生理发展水平与其心理成熟水平会形成很大的落差,往往会造成其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的矛盾,从而使青少年期特别是青少年早期的个体的心理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 9.认知过渡: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等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解读

学号姓名成绩 研究生课程作业 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课程名称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任课教师谷传华

2015 年6 月20 日 作业1 你的青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试用从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发展规律分析自己当年的心理、行为或困惑。注意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如果是现在你会如何做。 (1000字以上) 我的青少年时期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自卑心理比 较重。由于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是在家乡的小学上学,那个时候还是很活泼开朗的,每天都是和小伙伴打打闹闹。但是,自从小学五年级转学到镇上的小学,意识到自己和班上大多数镇里的小孩的差别,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他们玩的吃的都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因此很自卑,不敢和他们交流,怕被看不起。之后的中学也是这种心理,总是很羡慕那些每天可以回到家吃饭睡觉的孩子。

我觉得我的这种心理问题可以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来解释。 埃里克森认为,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无论何时都兼为一个机体、一个自我、一个社会成员。自我就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当前认知范围内所面临的任务的综合,是个人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在人格发展中,自我起主导作用,它引导心理性欲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个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因此,人的发展依存于三个变量:一是发展的内部规律,其发展过程与生物过程一样是不可逆的;二是文化背景的影响,它决定发展的速度;三是每个人的特异性反应及其对社会任务作出反应时的特殊发展方式。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普遍体现着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生顺序,按一定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其中前六个阶段属于人的成长过程,而后两个阶段是成人期和老年期。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岁半,婴儿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从1岁半到3岁,幼儿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不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开始探索新的世界;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从3岁到7岁,儿童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