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新探——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

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新探——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

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新探——儿童游戏的生理—心

理观

作者:张新立, Zhang Xinli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221116;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刊名:

学前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07,""(1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1条)

1.Maureen Vandermaas -Peeler Cultural variations in parental support of children's play 2005

2.泰勒·何德兰.[英]坎贝尔·布朗士孩提时代--两个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儿童生活 2000

3.Bexton,W.H.Heron,W.Scott,T.H Effects of decreased variation in the sensory environment 1954(08)

4.克雷奇.周先庚心理学纲要 1981

5.Spencer A.Rathus Psychology 1993

6.钱穆论语新解 2002

7.David Cohen The Development of Play 1987

8.春水论游戏的自足本质[期刊论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4)

9.闫守轩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期刊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5)

10.毛曙阳儿童游戏观刍议 1997(02)

11.Kaduson,H.G.Schaefer,C.E.刘智颖儿童短程游戏心理治疗 2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申晓燕.陈世联.Sen Xiaoyan.Chen Shilian儿童游戏·游戏文化·儿童文化——基于文化学的探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在文化学视野下,儿童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儿童早期社会文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游戏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之中.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文化,游戏的文化也是儿童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

2.期刊论文白洁.BAI Jie试析民族传统游戏对当代儿童的教育价值——以鄂伦春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

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价值.当今儿童游戏在吸收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鄂伦春族传统游戏包含着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对形成鄂伦春人许多独特、优秀的品质有重要作用.传承并发展包括鄂伦春族传统游戏在内的民族传统游戏对当今儿童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3.学位论文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2006

儿童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文化形成和价值观定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愈演愈烈,儿童游戏的种类、场地和时间不断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儿童尤其是城市儿童的游戏,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扭曲儿童纯真天性、背离儿童原本生活和疏远大自然的危险倾向。国内教育界对此有所警觉,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

国内儿童游戏研究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幼儿教育界针对幼儿园内儿童游戏的研究,二是民俗学针对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心理学界、教育学界、文化人类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也有对儿童游戏和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但尚未形成自己的系统和规模。传统的儿童民间游戏大多符合儿童天性并贴近大自然,有益于儿童发展和教育。可是,我国目前的儿童游戏研究者,大多工作在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真正深入到农村、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做案例调查和参与观察的并不多。实际上,儿童民间游戏研究特别需要从儿童真实的生活背景出发,把握儿童民间游戏的性质和现实,从而真正探讨出它们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本研究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采用文献法、田野工作和访谈法、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探讨。田野工作和访谈的地点在贵州六盘水地区、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研究机构、彝族聚居的乡寨和彝族儿童的学校。

通过对游戏以及民间游戏概念的梳理,本文提出,彝族儿童民间游戏是流传和流行于彝族地区民间的,彝族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愿和自由嬉戏、玩耍与娱乐的活动。它不需要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指导。这些游戏既有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特色和民族特性,也有当代发展出来的时代特色和各民族共性

;既有因儿童天性表现出的普世性,也有因人文地理因素而表现出的地方性。根据从文献上和田野工作中发现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结合游戏的外在表现特点与游戏的动机和功用,本研究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身体活动类游戏;2.借助器物类游戏;3.生活生产类游戏;4.语言计算类游戏。

本研究收集和整理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共计50余种。对其中26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深入研究,对其余各种游戏作了一般描述和讨论。这些游戏中的大部分现在依然流行于广大彝族地区,为各地彝族儿童所喜爱。本研究在对它们进行了历史追踪和跨文化比较之后,通过对它们于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

第一,儿童游戏的发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儿童认识、发展和锻炼自身的天然需要。游戏是人为满足不断的身心刺激──反应活动需要的自发行为。人在生理和心理活动需求的支配下,通过游戏寻求着自己的控制感,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找一定程度的确定性。

第二,从进化与文化双重角度发现儿童民间游戏和儿童教育的相通性。这种相通体现为两者都给儿童提供机会,满足着儿童进化和文化方面的需要。

第三,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在促进彝族儿童民族认同、生产生活的知识传递和技能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

第四,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启示我们,自然背景下的儿童游戏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游戏场地的自然化吻合儿童天性,自然环境下的游戏和活动更能促进智慧和个性发展,亲近大自然有利于儿童身心安全和健康成长。

对一个少数民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系统研究,国内以前尚无人做过。本项研究可以引发我们对儿童游戏的传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的重视,为当代中国儿童游戏注入一些传统性、民族性和自然性的因素。这对于保护并发展文化多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多样性,切实发挥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功能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期刊论文曾庆会.ZENG Qinghui民间儿童游戏发展困境探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2)

民间儿童游戏是儿童进行嬉戏娱乐活动的戢体,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伙伴;民间儿童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曾经广为流传.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变迁,民间儿童游戏逐渐由繁荣走向了衰落.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民间儿童游戏的发展困难进行成因分析,认为:生存环境的恶化、异化现象的发生以及游戏精神的丢失等因素致使民间儿童游戏当前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境界.另外,对于民间儿童游戏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客观上要加强其生存条件的改善,主观上应提倡对单纯游戏精神的张扬等建议.

5.期刊论文车艺.鄢超云.Che Yi.Yan Chaoyun教师的游戏观与儿童的自由——城乡学前教育比较中获得的启示-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10)

本研究采用以录像为媒介的集体访谈和多重话语分析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城乡幼教工作者对游戏,特别是对幼儿园中儿童自由游戏的不同看法.研究归纳出三种看似不同但实则存在内在关联和相互转化可能的游戏观.(1)儿童自由游戏只是幼儿园中游戏的一种,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被称为游戏.(2)儿童自由游戏是真正的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或游戏活动教学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与游戏有质的区别.(3)高水平的自由游戏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境界,"会玩"的儿童才能在游戏中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教师的游戏观影响了儿童对游戏、自由的体验.

6.学位论文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2008

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有怎样的关联?游戏对于儿童文化有怎样的价值?这是本研究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游戏现象存在于高等动物之中,而游戏则是儿童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活动。本研究首先从哲学层面对儿童游戏和儿童文化进行思考,这一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游戏与儿童文化的实质。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不同层面对游戏和儿童文化概念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群体所共有的内在精神及其外在表现。儿童文化有自身的特点,儿童文化不同于成人的文化,游戏在儿童文化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游戏不仅孕育了人类文化,而且也孕育了儿童的文化。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了众多的第一次,游戏让他们有了探寻梦想的可能,游戏成为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最佳平台。游戏自身其实就是儿童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儿童以游戏的方式获得存在,儿童通过游戏习得并生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儿童们能在游戏中以极自然的方式继承人类已有的文明,他们也可以在游戏中以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在游戏中儿童认识并接受自我,在游戏中儿童逐渐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成员。个性各异的儿童文化个体最终汇成了力量强大的儿童文化群体。

当今社会重视儿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儿童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而学前教育机构在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和支持儿童成长方面更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尽管如此,当前儿童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儿童文化面临着活力缺失和变异的窘境。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儿童的游戏面临消亡的危机,很多儿童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不适宜的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造成侵蚀,不适宜的媒体加剧了儿童文化的变异。

本文指出,成人,特别是陪伴儿童的父母和教师,在儿童文化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人要成为儿童文化的保卫者。成人应当诚恳地向儿童学习,应当尊重理解儿童,培育儿童的自主精神。成人要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为了让每个儿童都能在游戏中实现梦想,儿童们需要有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和精力,儿童们需要有来自成人对游戏的绝对支持,儿童们需要有众多的游戏选择,儿童们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注和悉心引导。只有这样,游戏才能成为真正的游戏,儿童文化才能得以重建,游戏与儿童文化才能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

7.会议论文丁宇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研究与规划思考——以武汉儿童游戏空间为例2007

今天城市空间在迅速扩张的背景下,可供儿童安全、健康游戏的户外公共空间却在逐渐减少.现代城市对儿童更多的意味着危险、污染、歧视和缺乏空间.儿童户外活动虽十分常见,却习惯性的遭到忽视和剥夺.在儿童权利普遍得不到认知的背景下,儿童游戏空间的弱势只是表象之一,在诸多看似毫不相干的因素当中,城市规划被误解了,它对儿童的影响和责任远远被我们低估了.本文以武汉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初步总结了城市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特征,从社会和专业的角度剖析现状形成的多层原因,在反思城市规划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阐释城市规划之于儿童的巨大作用和价值;探讨儿童利益实现对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积极作用和价值.最后针对儿童游戏空间现状,初步提出了三点城市建设方面的建议.

8.期刊论文鄢超云.魏婷.Yan Chaoyun.Wei Ting"游戏"离"游戏"有多远——从理想的游戏到儿童经验的游戏-学

前教育研究2008,""(9)

随着<幼儿园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游戏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但另一方面对幼儿园实际游戏状况的各种质疑一直存在.研究者通过比较"理想的游戏""教师理解的游戏"和"儿童经验的游戏",发现三者存在显著差距,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早期教育的功利化、教师的儿童观、游戏与教学的矛盾关系,及幼儿园游戏未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需要有关,这说明幼儿园教育改革还须向纵深发展.

9.学位论文范昭平商业步行街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规划设计探析2007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与国家的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竞争,儿童的教育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早期的教育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儿童游戏是一种令人惊叹不已的社会教育。”游戏是儿童的第一生命力,是促进儿童智力、体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儿童集体感、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以儿童游戏活动为主体的高品质的环境空间,对儿童智力、技能、身心、品德、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儿童游戏活动环境整体水平低下,儿童的行为和意愿往往得不到尊重,游戏空间和设施在环境建设中常常得不到优先考虑。

实际上,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规划、建筑、环境设计工作者已经对儿童游戏场及游戏空间的研究作了不懈努力,但多数是探讨室内的儿童游戏活动空间和专设的游戏场,城市开放型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开放空间中的街道、广场、公园是儿童经常进行游戏的地方,但建设现状表现为:游戏空间缺乏、设施单一、尺度不宜、安全隐患严重。因此,本文希望借鉴国内外关于儿童及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学科,结合中国当代儿童的心理、生理、行为特征,探寻我国城市开放空间中户外儿童游戏场所设计的一些共性。商业步行街是我国儿童游戏发生率较高的公共场所。有必要对其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进行个性探讨,以调和复合空间和儿童游戏空间之间的矛盾。高品质的商业步行街户外儿童游戏空间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游戏场和游戏设施应与景观结合;保持商业步行街的主体性;游戏空间应有主题和特色;游戏场、点之间应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公用设施尽可能考虑儿童使用的因素;给儿童参与设计甚至施工的机会;注重专设儿童游戏场中“人”的设计;具有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条件等。

论文分九个章节进行论述。

第一章:绪论。对研究缘起、研究背景、国内外游戏场所发展状况、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让研究的内容和涉及范围有一个明晰的界定。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制定了研究方法和工作框架。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要深入研究儿童游戏行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不对其相关学科进行一定的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本章节对儿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儿童行为特征、环境设计等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

第三章: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的基础性研究。从儿童游戏空间的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儿童、儿童游戏、儿童游戏设施及游戏空间的特点,进一步阐

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五章:商业步行街实例调查及游戏空间设计探讨。对各具特色的重庆沙坪坝商业步行街、重庆磁器口明清商业街、建设中的重庆美心洋人街分别进行调研,指出其户外游戏空间的优缺点和整改意见,获得实证调查产生的理论依据。

第六章:商业步行街户外游戏环境中三大要素的研究。主要针对人、游戏环境及儿童游戏设施、公用设施设计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

第七章:商业步行街户外游戏环境中四个要点的研究。专门对商业步行街游戏环境中的造型、色彩、安全维护及无障碍游戏等要点进行了论述。

第八章:营造高品质的商业步行街户外儿童游戏空间。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评量系统以及十二个关键点。

第九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10.会议论文曾硕文日本与台湾对儿童户外游戏环境评估之比较2006

以日本及台湾的儿童及大学生为对象,使用各种户外游戏环境的照片,了解日本及台湾的儿童及大学生对其印象及评估,对现在的儿童合适的游戏环境设计的探讨,期能提供理想的建议.其结果为:日本及台湾的儿童皆对具备木制游戏设施的场所拥有较高的评价,对木制游戏设施的印象也以「快乐」居多.而日本及台湾的大学生,均对自然性高的环境拥有较高的评价,所持印象也以「舒适」、「快乐」者有较多的倾向.是故,今后在设计户外游戏场时,除了需加入儿童的意见及需求之外,也应该考虑长大成人后在儿时记忆中所留下的大自然环境中所体验到的环境要素.

引证文献(2条)

1.田标孔子的童年生活与其早期人格的生成[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 2009(4)

2.易晓明身体、审美与艺术教育[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 2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5044220.html,/Periodical_xqjyyj200711010.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400b5b31-9eb0-4e7d-acee-9e5800cf53bf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6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