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学案】明朝的灭亡

【导学案】明朝的灭亡

【导学案】明朝的灭亡
【导学案】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灭亡》导学案

一、史料研读

1.材料一(万历)下诏赐(福王)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约1333.3平方公里,北京朝阳区面积是470.8平方公里)。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

——《明史》材料二(徐阶,曾任首辅)其所占有的土地,有人说是二十万亩,有人说是四十万亩。

——《万历十五年》思考:明末农民面临着怎样威胁?这对明末的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一(明朝军队)明季以来,师无纪律,所过镇集,纵兵抢掠,号曰‘打粮’,井甲为墟。

——《石匮书后集》材料二(李自成军队)城下,贼秋毫无犯,自成下令曰:‘杀一人者,如杀吾父……贪污吏及豪强富室,籍其家以赏军。

——《石匮书后集》材料三(李自成军队)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明季北略》材料四(李自成军队)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

——《罪惟录》材料五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明末歌谣思考:李自成的军队为什么能顺利进军?

二、同步检测

1.最终推翻明朝的是()

A.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B.皇太极建立的清朝

C.投降清朝的吴三桂D.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

2. 建立后金政权的是()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郑成功D.李自成

3. (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上述材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

A.朝政腐败,宦官擅权B.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C.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严重

4.李自成起义军“均田免赋”口号是针对明末的以下哪些情况提出的()

①土地高度集中②党争严重

③赋税沉重④物价昂贵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 D.①③

5.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深得民心

C.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皇帝

D.皇太极改“后金”为“清”

6. “宁(远)锦(锦州)之溃,北边精锐几尽,而中州寇祸正张,上意亦欲以金币姑缓北兵,专力平寇。”((明末)李清《三垣笔记》)文

中的“北兵”是指()

A.后金军队B.蒙古军队

C.倭寇D.李自成起义军

7. 与右图所示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后金

B.加派“三饷”

C.建立“大顺”政权

D.引清兵入关

8. 明朝大量农民流离失所的直接原因是()

A.朝政混乱B.土地兼并严重

C.宦官专权D.地方势力混战

9. 下列朝代中,宦官专权比较严重的有()

①东汉②隋朝③唐朝④明朝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③④

10. 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中的“闯王”是指()

A.陈胜B.张献忠

C.黄巢D.李自成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出游玩。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材料二: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甲编,第一〇本请根据材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李自成军队为什么受到人民的欢迎?

英语导学案

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A 1a—1c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学会用将来时态预言。 能力目标:1.能掌握will引导的一般将来时肯定与否定形式对将来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并准确表达。记住:will /won’t+动词原型 2. There be 句型的一般将来时。 重点词语: robot, won’t=will not, they’ll=they will, everything, paper, use tree, in people’s homes, be free, live to be, in 100 years, 重点句子:1.陈述句Kids will study at home computers. 2.一般疑问句Will people use money in 100years? Yes, they will./ No, they won’t. 3.否定句Kids won’t go to school. 难点:1.will 构成的一般将来时态的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及回答。 2. There be 句型的一般将来时。 二、预习导学 1.根据音标学习新单词,并记住中文意思。 2.熟读1a的课文。 3.组内讨论预习的题目。 4跟小组长读重点单词短语,并结对抽说中文意思。 三、自学检测 I.根据句意或首字母提示填空: 1. There will be lots of r_________ in people’s home. 2. We’ll have more f__________ time to play sports. 3. I don’t a with him. 4. She wa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her mother. She needs some p________. 5.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ir p___________? II.翻译下列短语。 1.活到两百岁 2.在家中通过电脑学习. 3. 100年以后 4.在某人家里 5.免费____________7.预言 ___________8.将来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知识点: 1. there be 与have 的区别: 3.in与after引导的时间的区别: 五、展示 1.个人或小组读。2.听录音完成1b。3.对话练习1C 六、学以致用 必做题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People will live ________ (be) 200 years old in 100 years. 2.I have ________ (many) books than Li Lei. 选做题 单项选择。 ( )1. She is happy that he __________ in a tall apartment next year.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情况,深刻理解李自成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灭亡的必然 性;正确认识“均田免赋”的口号,识记明朝灭亡的时间和原因;知道清朝的建立 者和建立时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明朝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执政者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国家政权 的稳固,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 腐败政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从吴 三桂引清兵入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 1.教师讲述:明朝中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材料: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答案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的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 5.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 6.根据材料二,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发展壮大的是哪一支? 答案提示:李自成农民军。 7.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说说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 答案提示:(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 8.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基本情况。 (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北京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图片展示。

2020中考英语 一般将来时导学案 外研版

2020中考英语: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 一.意义: 1.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常或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tomorrow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明天早、中、晚);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next year(明年);next month(下一个月);next week(下一个星期);soon(不久);later on 过些时间;this afternoon(今天下午) in+段时间( in 2020 在2020年,in 15 year’s time15年后) 2. 在一般将来时的句子中,有时有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有时没有时间状语,这时要从意思上判断是否指未来的动作或情况。例如: Will she come? 她(会)来吗? We’ll only stay for two weeks. 我们只待两星期。 The meeting won’t last long. 会开不了多久。 3.表征求对方的意见或邀请 ① Shall I /we …常用来征求对方意见.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 肯定Sure , let’s go . 否定No , let’s go to the cinema. ②Will you…?问对方是否愿意,或者表示客气的邀请. Will you please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next week ? 肯定Yes, I will. / Sure . 否定I’m sorry. I’m afraid I can’t. 二. 构成及变化 一般将来时常用的两种结构 (一)be going to+ do : 表示打算、准备做的事或即将发生或肯定要发生的事。 be going to +动词原形 1.肯定句:主语+ be(am /,is,/ are) going to +动词原形+其它成份 My sister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 next year. 我姐姐准备明年学英语。 2.否定句:主语+be(am / is / are)not going to +动词原形 +其它成份 I am not going to(go to)the cinema tonight. 我今天晚上不打算去看电影。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难点:李自成起义推翻。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从时间上看,三部分内容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后的清军大肆扫荡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是以明末农民起义为线索,介绍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口号及结果;二是以明亡清兴为线索,介绍了明朝灭亡的原因、过程和清朝的建立。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宏观把握明末清初的历史,以及明朝、明末农民军与后金(或清朝)之间的复杂关系。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土地的高度集中与田赋剥削的苛重;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与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推翻明朝。了解满洲的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军人关和农民军的失败。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朽的表现,提髙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深,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满洲的兴起。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丰富了农民战争的反封建内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理解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是农民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教学准备】 《流民图》、李自成像、《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音像资

料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二、讲授新课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宦官刘瑾、魏忠贤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2.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人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3.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人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攻

一般过去、现在、将来时导学案

一般过去、现在、将来时导学案一般将来时导学案 学习过程: 观看微视频,完成知识点梳理。 一般过去时1. 用法一般过去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或情况。 2. 时间标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等。 3. 构成谓语动词变为_________________ 一般现在时1. 用法一般现在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或情况。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言警句。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时间标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等。 3. 构成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用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和构成 基本用法一般将来时表示_______________动作或情况。 时间标志词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构成一般将来时谓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助动词will与人称代词主语经常缩写: I’ll = I will you’ll = you will they’ll = they will he’ll = he will she’ll = she will it’ll = it will 表示将来时的结构及其用法介绍:

【二】基础练习 Exercise 1 观看PPT高考范文部分,划出一般将来时。 Exercise 2 单句语法填空。 1. Confucius believed knives would remind people of killings and 49 (be) too violent for use at the table.〔2019全国III〕 2. It was raining lightly when I__61__(arrive) in Yangshuo just befor e dawn.〔2019全国I〕 3. This cycle__68 __ (go) day after day: The walls warm up Dur ing the day and cool off during the night and thus always a timely offset 〔抵消〕for the outside temperatures.〔2019全国II〕 4. A boy on a bike ____65___ (catch ) my attention. He was riding beside the bus and waving his arms.〔2019全国II〕 Exercise 3 单句改错。 1. Some classmates suggest we can go to places of interest nearby. I thought that it is a good idea. 〔2019全国II〕 2. However, my parents didn’t seem to think such. They always tell me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2019全国III〕 3. Tony was scared and begun to cry.〔2019全国II〕 4. My dream school look like a big garden. There are all kinds of t he flowers and trees around the classroom, buildings.〔2019全国II〕【三】巩固加深 高考微写作。 微写作。 请用三句话描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自己,可介绍学习、生活等。

英语复习 一般将来时 学案

中考英语复习一般将来时学案 一般将来时讲解与练习 一、概念: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计划、打算或准备做某事。常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等。 二、常用的表达形式共有五种,现归纳如下: (一)“will +动词原形”这一形式,主要用于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表示单纯的未来“将要”通用于各个人称。eg: They will go to visit the factory tomorrow. 明天他们将去工厂参观。 I’ll come with Wang Bing and Yang Ling. 我将和王兵、杨玲一起来。 The rain will stop soon. 雨很快就要停了。 2、表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的未来的事。eg: Today is Saturday. Tomorrow will be Sunday. 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是(将)是星期日。 He will be thirty years old this time next year. 明年这个时候他就(将)三十岁。 3、问对方是否愿意做某事或表示客气地邀请或命令。 eg: Will you please turn on the radio? 请打开收音机好吗? Will you go to the zoo with me? 你和我一起去动物园好吗? Shall we go there at five? 我们五点钟去那儿,好吗? Will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请你把门打开,好吗? 注:在口语中will用于所有人称,书面语中第一人称常用shall。 (二)“be going to+动词原形”的形式,表示事先经过考虑、安排好打算、计划要做的事情以及已有迹象表明必将发生某事,意为“打算;就要”。 如:1)We're going to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我们打算在校门口见面。 2)Dad and I are going to watch an opera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打算去看歌剧。3)Look! It's going to rain. 瞧!快下雨了。 三、一般将来是特殊用法: 1、be +不定式表将来,按计划或正式安排将发生的事。 We are to talk about the report next Saturday. He is to visit Japan next year. 明年他将访问日本。 2、“be about to+动词原形”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意为:很快,马上。后面一般不能与tomorrow, next week 等表示明确将来时的时间状语连用。 如:We are about to leave.我们马上就走。意为马上做某事。 He is about to leave for Beijing. They're about to leave. (=They're leaving.) 他们就要走了。 3、有些表趋向性的动词可用现在进行时来表示将来时:例如:go,come,arrive, fly(飞往),reach(到达),stay,leave,start, die... 如:I’m going to go to the zoo this weekend.= I’m going to the zoo this we ekend.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精品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搜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起义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了一个王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这本书主要描述了明朝发生的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书中开篇说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中后期的腐败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明朝中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

提示: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后果。 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17世纪的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烽起。 2.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明末爆发农民起义。 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催征如故。 3.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 提示: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粮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自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中的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 材料三: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

第15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15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教案 新林学校胡秀娟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宪宗享乐图由此导入: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后期的腐败 1.(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目标导学二明朝的灭亡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明末农民起义壮大的是哪一只(李自成)(一)分析起义的思路 起义背景、经过、结果(失败有失败原因)意义 1.背景(原因) 史料解读: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联系前面所学知识 2.经过 (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结果:初步胜利 过渡:明朝灭亡,是不是就意味着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非常稳固?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虎视眈眈。 目标导学三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图像)教师讲述:满洲的兴起的基本情况。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多媒体出示问题:简述清兵入关情况)学生简述清兵入关情况? 答案提示: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4.失败原因 a、没有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李到北京城之后骄傲自满的情绪,军队纪律下降 d、山海关战役失利 三、课堂总结: 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经过30余年的反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它同中国建社会历史上所有的农民战争一样,仍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

2020中考英语一般将来时导学案外研版

2019中考英语: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 一.意义: 1.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常或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tomorrow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明天早、中、晚);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next year(明年);next month(下一个月);next week(下一个星期);soon(不久);later on 过些时间;this afternoon(今天下午) in+段时间( in 2020 在2020年,in 15 year’s time15年后) 2. 在一般将来时的句子中,有时有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有时没有时间状语,这时要从意思上判断是否指未来的动作或情况。例如: Will she come? 她(会)来吗? We’ll only stay for two weeks. 我们只待两星期。 The meeting won’t last long. 会开不了多久。 3.表征求对方的意见或邀请 ① Shall I /we …常用来征求对方意见.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 肯定Sure , let’s go . 否定No , let’s go to the cinema. ②Will you…?问对方是否愿意,或者表示客气的邀请. Will you please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next week ? 肯定Yes, I will. / Sure . 否定I’m sorry. I’m afraid I can’t. 二. 构成及变化 一般将来时常用的两种结构 (一)be going to+ do : 表示打算、准备做的事或即将发生或肯定要发生的事。 be going to +动词原形 1.肯定句:主语+ be(am /,is,/ are) going to +动词原形+其它成份 My sister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 next year. 我姐姐准备明年学英语。 2.否定句:主语+be(am / is / are)not going to +动词原形 +其它成份 I am not going to(go to)the cinema tonight. 我今天晚上不打算去看电影。

中考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学案(

中考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学案( 一般现在时专项练习题 ①; ②; ③。 (1)be型:句子的谓语动词只有be(am,is或are): a.肯定句中,只出现be,如: I am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 b.否定句中, c.一般疑问句, (2)实义动词型: a.肯定句中,只出现实义动词,如: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b.否定句中, c.一般疑问句, 1) 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度的时间状语连用。时间状语:every…, sometimes, at…, on Sunday 2) 客观真理,客观存在,科学事实。 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3) 表示格言或警句中。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者必败。 4) 现在时刻的状态、能力、性格、个性。 I don't want so much. 现在一般时动词变化的规则是: 1.如果主语是名词复数和第一人称I、 we ,谓语动词不用做任何变化, 2.主语是任何一个单数名词或者是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要进行必要的变化。特别提一点:不可数名词也算作单数处理。 3.谓语动词的变化规律是: (1) 在动词后加-s,-es read - reads,write - writes,say - says (2) 以s,x,ch,sh 结尾的词加-es teach - teaches,wash - washes, (3)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try - tries,carry – carries (4) 特殊变化的词 be (是) - am, is, are ( I am she/he/it,名词单数都用 is , we, you, they, 名词复数都用are have (有) - have, has I, we, you, they, 名词复数都用have she/he/it is, 名词单数都用 has) (5) 助动词,不论单复数、不论什么人称都没有变化, can, may, must, need, ought to 等。谓语动词就不需要有任何变化了,即用动词原形表示。 (一)单选: 1. Where Lucy come from? A. do B. doesC. is D. are 2. Most of the students China. A. comes from B. is from C. are from D. come of 3. We speak English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政治腐败: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2.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知识点2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3.原因 ( 1 )主要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 2 )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4.过程 ( 1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 3 )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 ( 4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5.结果:1644 年4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知识点3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6.满洲兴起 ( 1 )后金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7.清兵入关 ( 1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后,驻守重镇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 2 )李自成战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的皇帝,有的纵情享乐,把政事交给宦官处理;有的酷爱木工……其中有一位皇帝,他20年不上朝,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国势日衰。他是( C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熹宗 2.明朝中后期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B ) A.贫苦农民纷纷起义 B.朝政的混乱 C.土地兼并 D.外戚干政

一般将来时教学案

一般将来时教学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考英语专项复习导学案-----一般将来时 班级姓名主备人审核人 aims: Grasp the important points points: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There be) 3. Teaching steps: 1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打算、计划或准备做某事。 2)构成S + will+动词原形 +其它 am/is/are +going to +动词原形 +其它 3)标志词tomorrow, next day(week, month, year…),soon, the day after tomorrow(后天), in a few days, in+一段时间等。 4 5)注意 ①be+ doing表示将来(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将来) 常用这种结构的动词有go, come, leave, stay, start, begin, fly等 Eg: They (fly) to Wuhan tomorrow. you (leave) tonight ②“be about to+ 动词原形”,“be to+动词原形”结构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 ③在 if,as soon as, until,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Eg:We (have) a football match if it (not rain) tomorrow. ④ There be结构的一般将来时 There be(is/are) +going to + 动词原形+其它 There will+be+其它 Eg: 1. There (be) a heavy rain the day after tpmorrow. (有两种填法) 2. There (be not) any paper money in the future. 3. 明天有雨吗 rain tomorrow 4. 一百年后会有更多的楼房。

2019-2020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Unit2SectionⅢGrammar——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二教学案:Unit 2 Section Ⅲ Grammar ——一般将来时 的被动语态(含答案) 语法图解 探究发现 ①Only athletes who have reached the agreed standard for their event will be admitted as competitors. ②I shall be invited to speak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tomorrow. ③They won't be stopped outside the stadium. They have tickets. ④We shan't be asked to be there before eight. ⑤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build a new school next year and it is going to be built in the poor village. [我的发现] (1)上述例句中的黑体部分的时态为“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2)例句①②⑤为该语态的肯定句,谓语部分结构是: will/shall_be_done/be_going_to_be_done。 (3)例句③④为该语态的否定句,谓语部分结构是:won't/shan't_be_done。 一、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表示“……将要被……”,其基本构成为:will/shall be done(shall 用于第一人称,will用于各种人称)。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will be admitted into Beijing University. 毫无疑问,他会被北京大学录取的。 These old TV sets will be sent to the factory and taken apart by workers next week. 下周,这些旧电视机将被运往工厂并由工人们拆开。 [即时演练1]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①We shall_be_punished (punish) if we lose the money. ②If you park your car here, you will_be_fined (fine).

最新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孙文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李自成推翻明朝。 【教学难点】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三、新课讲授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爱情故事,明朝末年有位大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自古英雄爱美人,他的爱妾叫陈圆圆,是个绝世美女,当时他的全家老小都在北京,后来农民起义军在李自

成的率领下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亡,明朝灭亡,吴三桂见大势已去,决定投降李自成,可就在他去往北京投降的路途中,突然听说自己的爱妾被李自成部下李宗敏霸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清军,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清代诗人吴梅村根据这一故事写下了“六军恸哭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名句,那么明末的政治局势究竟是怎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李自成起义 请大家打开课本85页,根据任务扫描,介绍一下李自成。 那么明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起义呢? (一)原因:根本原因: 1.政治腐败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材料,找出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表现:①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教师补充: 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内忧外患(外有金兵的侵扰,内有明末的起义),是国家最动乱的时期。但朱由校却不务正业,不把

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一、内容分析 《明朝的灭亡》是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7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时期历史的特色之一就是统一,明朝灭亡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动荡,但国家并没有因此而进入分裂时期,这个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统一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另一特色就是多民族,而清兵入关,建立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因此,本课的重点就是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 (2)说出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及建立的政权,起义的简单经过及结果,了解李自成起义成功的原因。 (3)了解清朝建立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所属民族、发展壮大和清兵入关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概括相关史料的主要内容,掌握明朝灭亡的原因。 (2)通过阅读材料,能够根据《李自成起义》示意图,讲述李自成起义的经过及结果,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 (3)通过观看《满族兴起》视频,能够用表格整理清朝建立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4)通过观看《清兵入关》视频,了解满族入主中原的史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明朝灭亡原因和李自成起义内容的学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宰。 三、学情分析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结合本课历史史料丰富的特点,采用了史料阅读的方式。学生现阶段能够了解历史史实,但讲述历史的能力不够强,因此根据示意图复述历史史实就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初中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左右,他们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学生在现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选取第一手史料更能帮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因此,通过史料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明朝灭亡这一难点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