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

教育的改革在全国迅速的开展着。作为一线的教师,自己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都在加强,并以此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希望自己能以微薄的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我所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已经七年多了,回首这些岁月,有成功之处,更多的是茫然,教书育人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让我谈谈自己的体会吧,毕竟教学友很多话可说。

首先,天下没有叫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我想这句话可能每个教师都知道,但对这句话的看法却是各不相同。从国家发展角度看,我们需要很多有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固然类不开教师,但更多的是自己后天的努力,同别人合作的结果。要我们教师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牛顿一样,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哪一个教师能教好所有的学生也是相对的。所有已在学校存在着评价机制,主要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的。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相互的,我不相信一个差老师能培养出一批好学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存在着差异的社会,同样学校也是存在着差异的和谐,人和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否定学生,否定教师。教学生,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我们既然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为声门我们不多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人呢?什么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要一味的灌输学生大量的知识,因为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期,每个人要学习的知识是学不完的。比如说教师也是学生,每年都要继续教育。大学所学的知识真正用到的不多,但是我们学会了学习,所以我们的知识在不断增多,能力在不断提高。因而我们能胜任教师工作。否则用一个机器取代教师得了。初中历史知识学生将来用到的也不多。更何况人类的历史我们学习一生也学不完。所以教学中我们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今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来提高自己。比如说历史学习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教材的变化来看也体现了课改精神教材的内容少了,几句话。几个图片就是一课的内容,可以说五分钟时间将就可以看完。学生看了一遍让他们合上书本

一提问,几乎是回答不上来。所以说看书不是在多,而在于精,学生应当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还有教师讲了一遍学生可能当时听明白了,也可能当故事听了,初中生对历史故事很感兴趣,但是听完了真正受到教育了吗,这个故事给他的启发是什么。几乎没有,因为从考试卷上可以看出没有几个学生能把教师讲的运用到答题中。学生还是按自己的思维来答题。因此,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学生思维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尽管初中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主动性较差,意志力较差,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是能形成一定学习能力的,也就是学会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而通过课堂教学,平日和期末抽测的试卷中,我很难看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我们的学生难道真的不具备创新精神吗?我不这么认为。

尝试改革尝试创新。任何一条新开辟的道路都是充满艰辛和挫折的。因为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我不觉得失败是一种耻辱,而是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教师要尽快地成长起来,最快的方法是优秀教师的指导,阅读纪录和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我这几点做的都不好,所以成长缓慢,但对教学我还是抱着认真态度的,我想要把它做好。刚开始教历史的时候,我开展了课前5分钟讲历史小故事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更多古代历史故事,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在课堂上三言两语就把任务布置下去了,我想学生一定会踊跃参加的,这个也不难。然而随之而来出现了很多我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找不着历史故事,还有的学生读书,更可笑的是连一些字都不认识,还有忘记了该谁讲了,也可能是他没准备等等。问题一大堆,如此下去本来很好的活动也变得没意义了,成了走形式、玩花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能力。于是我请教老教师,并仔细琢磨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重新把这项工作作了安排。首先,确定好名单,自己做好记录,每个同学讲完要给打分;其次,在讲故事之前,找那个同学谈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他是在没有故事,我要帮助她找故事,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给他们自信,叫他们方法,陪他们练习;最后评选一些较好的给大家做示范表演,指导学生把古代故事和现代社会发生的事联系起来讲,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大提高,而创新的关键是会模仿,相信经过学生反复的练习,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会有大幅度提高的

感悟改革、感悟创新。历史课标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历史课陈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做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改革创新时就是以此为方向的。经过一年多的教学,我教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现在是以学生互相提问、解答交流为主。当然了刚开始学生很不适应,提出的问题直截了当,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来。例如:谁统一了六国。河姆渡遗址的位置。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提问方法,渐渐的学生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大部分学生也学会了回答问题的思路。看着孩子们取得的进步,我感到很幸福。我想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是充满希望的,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点也不比国外的孩子差,我们用不着去羡慕国外,而是我们用全身心的爱去培养学生,那么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学生的学习转变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自然要比学生有觉悟的多,能力要强。如果一名教师怀疑自己的能力,说自己不会教书,那我劝他还是改行算了。因此,教师必须做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不断地学习、尝试、反思。好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等。但是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章节所用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样的。所以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要求教师要熟练的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我想每堂课都用一种方式教下来,学生不厌烦你自己也会厌烦的。缺少创新的你肯定不会交出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新科因如多样化,例如讲述三国鼎立时,先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随后问学生就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渴望什么?你会帮助谁?为什么?岛屿的巧妙设计及构想,即有助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是课堂创新的一中体现。2创设历史情境,感悟历史。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如果让学生身临其境,那受到的教育将是书本上所做不到的。当然情境的创设离不开书本没否则那就是凭空捏造了。如讲述西周分封制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来重现当时的情景,虽然表演有一点难度,但只要教师事先指导还是可行的。学生表演完了,不用教师讲,大伙基本上都明白了什么是分封制。相反让学生看两遍书,然后提问什么是分封制,好一点的学生把整段课文读了下来,对不对呢?当然对,要不然教材就有问题,然而

过后你要再问他什么是分封制,他保证回答不上来。而学生表演参与之后相当长时间内,他都不会忘记。3问题设计多维化。教师的导演角色扮演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涉及的思否精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问题设计模式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我认为,为进一步扩散思维,历史问题的设计应沿着这样一条轴线发展:是什么,不是这样会怎样?你会怎么办?

考评方式的转变。传统单一的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怕考试,或高分低能的现象。科学的考试观应该是:全面检测基础知识,着重能力测试,注重个人特长测量,全方位地综合检测学生。所以,考试的形式必须多样化。闭卷考试应与开卷、口试、操作性考试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每完成一个单元,可结合知识竞赛的方法进行测试,这样可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1世纪是经济、科学迅速发展和竞争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打破传统的教育方式,采取进取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科多元化、综合化,追求知识的广博与均衡,鼓励体验性学习,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人才。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南康市凤岗中学王新平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

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朝时期是我国封建时期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三、对教学方法的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课本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信息,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与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明朝君权的加强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用正确的方法来评价历史事件。 四、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 2、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的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即任何事物都两面性,不能片面的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名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

历史教学案例范文 不知道作为老师的您有没有做好教案呢?下面是由出guo为大 家的“历史教学案例”,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初三复习阶段,怎样利用这有限的时间,组织好高效的复习,根据这几年自己教学的情况来年看,我认为可从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结束前,就要制定详尽而周密的 复习计划。对复习阶段的划分,复习时间的安排,资料的使用,试题的编排,考查和考试评改试卷等均做具体安排。要求统一进度,统一使用资料,统一考试测验,统一评改试卷共同分析考试得失,以达到总体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复习教学中,首先要求用精炼的语言,勾画出历史发展的概貌,然后逐节全面复习,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打夯,夯实基础。其次,给学生指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对重点难点,采取各个击破,分而歼之的办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突出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能力。应做到以课标为线索,课本为中心,突出重点全面复习,可以高效地提高总复习效率。这样复习,轮廓清楚,重点比较突出,基础比较扎实,有助于巩固知识,克服学习中的“多、乱、忘”的困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础知识的巩固,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创造了条件。在专题复习中,计划首先把历史知识分类归纳,突出重点,通过专题复习,既帮

助学生理出了线索,理出了头绪,又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了。例如,在初三历史总复习时,我们将设七个专题: (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世界近代史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3)两次世界大战; (4)“一战”战后初期和“二战”前期、中期、后期的国际关系; (5)世界近代历史文化(含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 (6)国别史专题; (7)世界近代史中有关中国问题知识。运用这样的专题复习法,能有效巩固各阶段的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了一个历史知识的纵横网络。其次,根据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把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纵横归类,帮助学生综合分析对比,找出这些历史知识的规律和特点。 再如,在初三历史总复习中,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横向 比较:如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原因、经过、结果和作用的分析比较。又如对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上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包括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妈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等的分析比较。 对同类或者不同类的历史事件进行纵向比较:如对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性质的比较等。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有关知识,也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 二、北京人 发现时间:1929年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 生存年代:20—70万年

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 生活状况:群居生活 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 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 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 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 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读第6页第一、二段,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 饰品。分析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 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江夏区初中历史学科课时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思路: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中很重要的一课,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1、本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分别确定为: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包括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基本史实。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从原因上来看,应该从当时英国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的分析,概括出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苏格兰人民起义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也就是直接原因。 3、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教学中,教师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多次的反复,最终才取得革命的成功。 4、教学方法采用区教研室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首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的影响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本课所讲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应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预习情况有重点的讲解,体现有针对性,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面面俱到。师生共同探究是历史导-预-议-讲-练五步教学法中的重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教师应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总结历史结论的能力。 5、练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查,练习的设计应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求多求全。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选编,力求事半功倍。

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开学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问的方式,层层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教师归纳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历史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历史是初一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脉络,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历史以及如何学习历史。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首先恭喜你们升入初中,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你们听说过哪些历史故事呢?能说出几个中国皇帝的名字? 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一门新的学科——历史的学习,那么什么是历史呢? 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历史的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自主学习】 (一)、什么是历史 问:大家根据以往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分别解释一下“历”和“史”是什么意思? 答:历----过去的,经历的。史----现实,事情。 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历史呢? 答: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一切。所谓历史,是指人类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通俗说,就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 让学生明确,历史既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问: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 答: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问: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我们的今天有什么作用呢?

答:吸取教训,避免重复的过错,以便于更好的发展。 总结:学习历史,一明了过去;二以史为鉴;三增强民族自豪感。 所谓“明了过去”,即掌握历史的基本史实,这属于历史知识目标的范畴。 所谓“以史为鉴”即指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智慧,总结得失、经验与教训,这属于能力目标的范畴。 问:(出示9·18纪念碑图片)看到这幅图,大家有什么感受? 答:悲愤,屈辱。 问:那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答:好好学习,为祖国将来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铭记历史,警钟长鸣。 (三)、如何学习历史 问:大家从哪些渠道接触过历史呢? 答: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历史书,历史古迹。 总结:1、阅读历史相关书籍。《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通史》《明朝那些事儿》 2、游览历史古迹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小说等,都存在一定的改编及扭曲历史的现象,在接收时需要进行甄别,不能一味迷信影视剧及小说。 问:同学们平时是如何进行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学习的? 答:上课听讲,做好笔记,及时背诵。 总结:历史的学习也是如此。 1)课前:先预习,做互动的知识预览。准备练习本。双色笔。 2)读:精读教材,分清内容。 3)记:两两结合,当堂背诵,相互检查。 4)写:做好课堂笔记(在课本上) :横线圆圈 序号①②…标题···的原因 5)讲:上课积极讨论,大胆发言 6)温:课后认真复习(巩固练习) 出示示例图,让学生更加具体的了解如何进行历史的课堂学习。 【小结提升】 播放:“中国五千年历史人物剪辑”,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历史朝代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历史 教学案例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或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往往觉得自己距离历史太遥远或与自己关系不大,这与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我想通过精选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如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历史老师备课的重点。学校进行了一次公开课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承担执教任务,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7 课《大变革时代》,我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这堂课的教学。 二、案例的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事先制作了课件,出示了该课的插图,大量地运用直观的图片来展现历史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避免成人化倾向,选择图片能够体现时代性,比如我选择了“立木为信”图片展示和故事导入,学生和我的距离就拉近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投影]出示“立木为信”的图片,[导入]: (师微笑)谁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 (生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故事。 (师)是啊,商鞅为了博得秦国人民的信赖,支持变法,通过“立木为信”的举动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掀起了著名的“商鞅变法”运动,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商鞅为什么能在那个时代掀起变法运动,这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说起。 [投影]出示课题:7《大变革的时代》 (二)、自主学习: 为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呢?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框题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适当表扬) (师微笑)同学们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 (生答)耒耜! (师)耒耜的材质是什么呢? (生答)骨耜、木耜。 [投影]展示骨质、木质耒耜图象。(师问)如果用铁制成耒耜用来翻地会怎样呢? (生齐答)会很快了。(那时候开始,我发觉和学生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学生自读铁农具的出现的相关段落,进一步了解。 (师)假设一个人用铁质耒耜翻地,另一个人用牛耕犁地,效果会如何呢?想不想表演一下? (生)纷纷举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 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 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 什么问题。 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 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 和教师的感受等等。 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 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得道成仙,长生 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 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

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 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 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 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 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地?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人有哪些思想观念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①活动主题:调查道教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②活动目标:学会调查和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了解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活动动准备:笔纸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北京人的特质,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本课为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叙述了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相关史实,详细介绍了其中的代表北京人的体态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及其发现的历史影响,展现我国历史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作为中学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的开头。 本课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洞人”。然而其中重点在北京人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上。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本课重点突出的基础上蕴含着史料实证的学科精神、时空观念的塑造等,另外本课内容还蕴含文化遗产的价值、对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民族自豪感等情感,是对历史价值观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本课是他们人生中第一节历史课,该学段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于参与各类教学活动,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历史素养、历史学科知识与历史学习方法都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具备完善的历史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展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第一节课就投入规范主动的历史学习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2、学生了解北京人的发现,知道并掌握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 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思考“化石如何形成”、“对研究早期人类的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特征(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 难点:本课内容距今久远,需将科学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才能较好的理解本课 五、教学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

中学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中学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篇一:初中历史优秀教案模版2 (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型:新授课年级:七年级时间:2013年月日设计人:张国栋单位:枣庄市第二十三中学 1 2 3 4 5 【篇二: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 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 三生石编辑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简介: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初中历史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与“商鞅变法”两个史实,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的好的学习材料。 2、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次,理解能力都不强。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为争夺人口,土地和对别国的支配权不断地进行兼并战争,与此同时,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强化军事,形成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对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 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 能力。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 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 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以及对商鞅变 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 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入具有初步判断、推理能力;养成自 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树立凡符合历史发 展规律的改革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将来积极支持和投身到社会主 义改革事业中去。 重点、难点: 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意义;二是商鞅变法。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即铁农具与牛耕的 推广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或“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本人采用 前一种)。因为本课内容难度较大,为启发学生思考,可将所有教 学内容均以提问置疑方式切入,然 教学过程: 一、关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这一目的可以分为“铁农具” 和“牛耕”两个部分来讨论。 1、“铁农具”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 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 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 然后组织讨论)。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

《鸦片战争》说课稿 一、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一则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XX”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战士收复XX、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XX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XX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XX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XX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XX 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XX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XX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XX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XX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XX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XX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我所担的班级里各小组都有电脑,且可直接上网,学生也有较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我要求各组将自己的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 辛志霞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案 第一课

七年级上册xx历史教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xx居民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 3、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山顶洞人”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比北京人晚数十万年,已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时期。“山顶洞人”这一子目从体质形态、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使用骨针缝制衣服、结成氏族等方面,展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反映出他们与北京人相比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三、学法指导 : 1.观察配合课文的有关图画,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培养注意观察的优良习惯和根据考古成果去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2.学习历史要善于抓比较、抓联系。本课中的“活动与探究”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对于比较能力很有助益,抓准对应的比点。 可列表如下: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四、教学过程 1.电子白板展示,远古人类示意图, 具体过程略 2.电子白板展示:金沙遗址上的远古人类的“复原图”,工具,墓葬 略 3,学生自学,(过程略)填表结论: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4,练习巩固: 选择题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 析历史案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 梁翠珍 教学案例与分析不是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论文,而是一个真实而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既有对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也有对这一事件的反思和分析。此次征集的教学案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标题:要能反映这个教学案例的主题。2.针对问题:这个教学案例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中的什么问题。3.案例:包括背景,即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细节或情节,即故事发生的过程,如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措施;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等。4.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完成教学任务的: 第一步:课件展示一些宗教人物:学生知道猪八戒戒、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唐僧、丘处机等这些在影视中经常出现的人物。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人物是哪个宗教中的人物,学生基本上能辨别出来。导入今天要学习的宗教方面的内容:佛教和道教。这种学习的方式贴进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第二步:展示与这两种宗教有关的俗语:转世投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回头是岸,人生无常,修身养性,清净无为,

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炼制丹药 要求学生判断这些俗语来源于哪种宗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和更正,指出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宗教与这些俗语有关,这节课主要了解佛教和道教。让学生对这两种宗教的教义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至少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这两种宗教的教义。 教师板书:佛教道教要求学生找出以下知识点: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要求学生区别于道家学派。 教师简单的介绍一下两种宗教的教义,并要求学生思考佛教广泛传播和道教兴起的原因。 第三步:教师讲解佛教起源传说和故事,并强调佛起源于印度在西汉的末年传入中国。道教的兴起与道家学派的区别。 提问:佛教道教的哪些说法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教师小结:佛教由于宣传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消磨了人们的反抗意志,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广泛传播开来。道教宣扬通过修身养性潜心修道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超凡脱俗、长生不老、永享富贵的愿望,对普通老百姓也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只能对两种宗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不可能作更深入的学习。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调查。 第四步:要求学生实地了解一下,我们附近有没有佛教寺院和道教胜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分析 ——三国鼎 本节课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内容——三国鼎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的重要时期。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初中历史课堂怎么改?我经过一段时间地思考,决定效仿现在的一些电视访谈节目,即将我的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让学生畅所欲言,用他们的眼睛去看历史,用心去体验当时的历史,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特点。历史课它的特点就在于,历史永远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习它的人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结合历史本身的特点、生本教育学习和现在电视访谈节目的增加,我尝试将历史课堂变身为“历史访谈节目”的录制现场,老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导演”,学生自己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各小组以组为单位作为受邀嘉宾来接受采访。每一节课就是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背景音乐我们选的是百家讲坛的背景音乐——神话重现,创造一个历史访谈的氛围。 一是历史小故事展示。课前5—10分钟时间,由小组表演历史小故事,小故事的设置,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系,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历史小故事是官渡之战,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结果。在小故事表演时,我们要设一个驻三国时期的记者,他要带大家穿越时空来到官渡之战发生的现场。小记者为大家做报道时要讲清楚当时的时间、地点以及报道事件,这一个过程使大家对官渡之战印象更加深刻。 二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即谈的过程。由于让学生自己讲课,他们在知识点上把握肯定不到位,所以通过给他们前置性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基础知识,小主持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老师的角色,这样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当“小老师”的兴趣。基础知识的学习,主持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抢答、集体回答或是小组派代表回答等等。可以说小故事的表演,是让学生的一个“预热”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一个“加热”过程,谈的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通过以上的准备,探究知识的采访阶段,就会将这节课推向一个高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