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选修《国殇》练习题

选修《国殇》练习题

选修《国殇》练习题
选修《国殇》练习题

《国殇》练习题2018 5 26

一、选择训练

1.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是( )

A.诗经B.楚辞

C.大赋D.乐府

2.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

A.李白B.曹操

C.屈原D.陶渊明

3.以下各句爱国古诗词和作者对应错误的一句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B.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辛弃疾《扬子江》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对下面句子里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被:披,穿着

B.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

C.援玉枹兮击鸣鼓援:拿起

D.首身离兮心不惩惩:惩罚

5.以下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国殇》的语言像屈原其他诗作那样色彩瑰丽,鲜明地体现了屈原的语言风格。B.《国殇》刻画了一批英勇无畏的烈士形象。虽然遥隔两千多年,但烈士们的英雄气概,却依旧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为之深深感动。

C.屈原作《国殇》是为了激励楚国人前仆后继,抗击敌人,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D.《国殇》从敌胜我败着笔,这是现实情况的反映。战国时期秦楚交战,楚国往往失败,反映楚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6.下面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

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内容,“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后人把两者合称为“六义”。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东汉王逸注,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D.《国殇》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颂爱国主义、歌颂牺牲精神的光辉诗篇。

7.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 操吴戈兮披犀(xī)甲,车错毂(g?)兮短兵接

B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殪(yè)兮右刃伤

C霾(mái)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fú)兮击鸣鼓

D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8.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严(残酷)杀尽兮弃原野

B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

C诚(诚然,确实)既勇兮又以(句中助词)武

D终(终于)刚强兮不可凌

9.选出下列诗句的翻译有错的一项是()

A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译文:手拿着长戈啊,身穿着铠甲,战车轮毂交错啊,短兵器相拼杀。

B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译文:天空阴沉沉的,敌兵像乌云,箭矢交互坠落啊,战士冲向前。

C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译文:战车两轮陷啊,战马被羁绊,战士举鼓槌啊,击鼓声震天。

D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译文:英雄们此去啊,不再盼回还,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遥远。

10.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 《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

B 《国殇》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写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

C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几句诗,既呈现了楚人刚毅的性格,也寄托着屈原对祖国复兴的期望。

D 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叙事诗。

11.下列对《国殇》一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国殇》中战斗场面的描写很有特色。第一部分仅短短十句,就记叙了楚军与敌军短兵相接、壮烈牺牲的完整过程;诗中描写了吴戈、犀甲、兵车以及将士、人马等各个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容量很大。

B从写法上看,《国殇》一诗把概括叙述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写和静止画面相结合,把明写楚军英勇和暗写敌人凶猛相结合,互相补充,展现了战斗场面的惨烈。

C《国殇》一诗采用前叙后赞,叙赞有机结合的写法,完整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

D作品运用了夸张、比拟、借代、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全诗都是七字句,而每句中的第四字又都是感叹词“兮”,这就使全诗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二、填空训练

1.屈原,名_____,字______,战国时期___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其代表作主要有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2.《国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我国最长的民间叙事诗是________。

4.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句子。“风”本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它开我国___________诗歌的先河;“骚”本指以______为代表的_____ ____,它开我国______诗歌的先河。现在“风骚”并举,一般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楚辞本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的这种新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它打破了《诗

经》言诗的格调,以言、言为主,多融进神话传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汉武帝时,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也成为一种

的名称。

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国殇》描写战斗的进程,对主要表现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侧面烘托

B.对比描写

C.场面描绘

D.象征暗示

2.对下面各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返回)

B.操吴戈兮被(同“披”,穿着)犀甲

C.霾两轮兮絷(绊住)四马

D.车错毂兮短兵(军队)接

3.《国殇》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选自( )

A.《离骚》B.《天问》

C.《九章》D.《九歌》

4.选出下面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错毂(gǔ)阳旌(jīng)躐(liè)

B.左骖(cān)殪(yì)霾(mái)

C.絷(zhí)玉枹(fǘ)陨落(yùn)

D.魂魄(hún pò)怼(duì)夙兴(sù)

5.下面对课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矢交坠兮士争先”表现了楚军在箭如雨下的激战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气概。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两句歌颂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对烈士的钦佩与悼念。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两句突出地赞颂楚国将士虽死犹生,精神不死,浩气长存。

D.“旌蔽日兮敌若云”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敌军人多势盛,气势汹汹。

6.这首诗可以分成几层?各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7.这首诗描写战斗场面,把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绘和静止画面相结合,把暗写敌人凶猛和明写楚军奋勇相结合。试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8.“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与主题有什么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练习题

选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6、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1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高中地理新课标选修5习题:第二章 测试卷

第二章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次/年)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旱灾B.地震 C.沙尘暴D.泥石流 2.导致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降水多,坡度大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3.【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自然灾害在非洲东部主要分布在东非裂谷带,是板块的生长边界,北部是板块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多地震灾害,B对。该地赤道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对称,包括有热带雨林气候区,不可能发生多次旱灾和沙尘暴灾害,A、C错,图示灾害区内相对高差小,东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区,不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D错。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地震灾害是地质灾害,是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的结果,C对。气温高,蒸发旺盛。或降水多形成的是气象灾害,A、D错。人类过度开垦是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的破坏,不是自然灾害,B错。第3题,6~8月北半球是夏季,④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多,地下水位最低,D对。①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降水多,地下水位高,A错。②是热带雨林气候,③是热带草原气候,位于北半球,此时段降水多,地下水位高,B、C错。 【答案】 1.B 2.C 3.D 读七个省级行政区的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表,回答4~5题。 省级行政区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其他比例(百分比) 20 20 15 9 6 4 5 21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B卷)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评卷(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对于A 2+3B22AB3反应来说,以下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A.v(AB3)=0.5 mol/(L·min) B.v(B2)=0.6 mol/(L·min) C.v(A2)=0.4 mol/(L·min) D.无法判断 解析:A项由v(AB3)=0.5mol/(L·min)可推出v(A2)=0.25 mol/(L·min);B项由v(B2)=0.6mol/(L·min),可得v(A2)=0.2 mol/(L·min),由此可知表示反应最快的是C项。 答案:C 2.(2009·杭州高二检测)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解析:解题时明确平衡状态的判断标志是变量不再发生变化。特别注意A的状态为固体。由于A为固体,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

相等,在刚性容器中整个反应过程中压强不变,故A 、D 错;由于A 为固体,气体的质量在反应中会发生变化,直到达平衡状态,ρ=m V ,由于V 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平衡前后会发生变化,不变时即达到平衡,B 对;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均可表明达到平衡状态,C 对。 答案:BC 3.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 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答案:C 4.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 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如图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同时向外拉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等,将会看到U 形管中液面(不考虑此条件下NO 2与水的反应)( )

选修四化学第一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 能源标准的是 (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 2Cl 2(g)的△H 为 ( )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1) △H =―285.8kJ /mol B .2H 2(g)+O 2(g) =2H 2O(1) △H =+571.6 kJ /mol C .2H 2(g)+O 2(g)=2H 2O(g) △H =―571.6 kJ /mol D .H 2(g)+1/2O 2(g)=H 2O(1) △H =―285.8kJ /mol 8.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2O 2 (g) SO 3(g) △H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 A . 196.64kJ B . 196.64kJ /mol C . <196.64kJ D . >196.64kJ 9.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Q 1 kJ/mol 2H 2(g)+O 2(g)=2H 2O(g) △H =―Q 2 kJ/mol 2H 2(g)+O 2(g)=2H 2O(1) △H =―Q 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 ) A . 0.4Q 1+0.05Q 3 B . 0.4Q 1+0.05Q 2 C . 0.4Q 1+0.1Q 3 D . 0.4Q 1+0.1Q 2 10.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C(s)+1/2O 2(g)=CO(g) △H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 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890.3 kJ/mol 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2800 kJ/mol 1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12.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 31体积,CO 2占3 2 体积,且 C(s) + 12O 2(g) = CO(g) △H =-110.5 kJ/mol CO(g) + 1 2O 2(g) = CO 2(g) △H =-283 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 ) A .172.5 kJ B . 1149 kJ C .283kJ D . 517.5 kJ 1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O(g)=H 2(g) + 12O 2(g) △H =+241.8kJ /mol ; H 2(g)+ 1 2O 2(g) = H 2O(1) △H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 ) A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高中生物选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的制作 菌种:酵母菌细胞结构:真核细胞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适宜温度:20℃左右。 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 无氧条件下,附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适宜温度:18℃~25℃。 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二.果醋的制作 菌种:醋酸菌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分裂生殖氧气、糖充足:反应式:C6H12O6+O2→CH3COOH. 氧气充足、缺糖:反应式:C2H5OH +O2→乙醛→CH3COOH +H2O.适宜温度:30℃~35℃。 三.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果醋 四.果醋和果酒的发酵装置:充气口:进行果醋发酵时通入空气; 排气口: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CO2,以免瓶子胀裂。连接一个长而弯 曲的胶管:避免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出料口:方便及时检测产物的产生情况。 五.具体问题 1.酵母菌的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 3.发酵液中不滋生其他微生物的原因: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4.酒精的检验:(1)试管中先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3mol/L硫酸,振荡混匀,最后滴加3 滴重铬酸钾,重铬酸钾由橙色变灰绿;(2)酒精比重计;(3)闻。 5.变酸酒表面菌膜的形成原因: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需氧)。 6.葡萄不要反复冲洗,以免洗掉酵母菌。 7.制酒时要每隔12h将瓶盖拧松一次,以放出CO2再拧紧;制醋时盖上一层纱布。 8.榨汁前要先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9.发酵瓶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 10.葡萄汁装瓶要留约1/3的空间:给酵母菌先期繁殖提供充足氧气,防止发酵时产生CO2 使发酵液溢出。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二章测试题.doc

化学选修 5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 1 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NH3 C. 甲烷 D.乙烯 2.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丙炔 B. 环丁烷 C. 甲苯 D. 苯 3.在卤代烃RCH2CH2X 中化学键如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4.下列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乙烯 B.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后的煤焦油 C.汽油、煤油、柴油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常压蒸馏 D.乙烯是石油裂解后的产物 5.下列关于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有浓厚的黑烟 B.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烯烃和炔烃 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 D.乙炔的收集方法可用排水法收集 6.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结构有种种种种 7.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 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呈酸性,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 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

生成 D.加入 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8.与等物质的量的Br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9.属于苯的同系物是()A.B. C.D. 10.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1.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 12.将两种气态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升二氧化碳( 标准状况下 ) 和克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 C.一定没有甲烷D.可能有乙烷 13.下列物质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A. 2 -氯丙烯 B.丙烯 C. 2-丁烯 D. 1-丁烯 14.下列关于苯乙烯( 结构简式为)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是苯的同系物 C.分子式为C8H8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知识分享.doc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 - 打印版

第 1 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 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第 1 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 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 强弱关系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裂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裂旧键 旧键时吸收的总能量时吸收的总能量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 燃烧反应④ 多数化合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多数分解反应,如 CaCO3 高温2↑ CaO+CO ②2NH4 Cl(s)+Ba(OH)2·8H2O(s)= BaCl2+2NH 3↑ +10H2O ③ C(s)+H2 高温 2 ④ 2 高温 CO+H 2CO O(g) CO +C 注意: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加热或不加热)没有关系。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我们还可以借助下面的图像来理解。 生成物反应物 能能量 反应物生成 反应过程吸热反应反应过 放热反 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A. 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 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练习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11H16,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分子中还含有两个—CH3,两个—CH2—和一个—CH—,则该分子由碳链异构体所形成的同分异构体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3.在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绿原酸是咖啡的热水提取液成分之一,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绿原酸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 1 mol绿原酸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5 mol Br2 C. 1 mol绿原酸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D.绿原酸水解产物均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下列烃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邻二甲苯 B.间二甲苯 C.对二甲苯 D.乙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B.油脂是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D.脂肪是烃类 7.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比水密度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所有卤代烃都含有卤原子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8.实验室里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2.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H 1 C(s)+1/2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 ③H 2(g)+1/2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 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已知H 2(g)+Cl 2(g)=2HCl(g) △H = ―·mol -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 ( ) A .+·mol -1 B .―·mol -1 C .+ D . +·mol -1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 (g ) + 2 1 O 2 (g )=CO 2 (g ) ΔH=·mol -1 ②H 2(g ) +2 1 O 2 (g ) =H 2O (g );ΔH= kJ ·mol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 2的燃烧热为·mol -1 B .由反应①、②可知右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g )+H 2O (g )=CO 2(g )+H 2(g ) ΔH= kJ ·mol -1 C .H 2(g )转变成H 2O (g )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 D .根据②推知反应H 2(g ) + 2 1 O 2 (g ) =H 2O (l ); ΔH > kJ ·mol -1 5.已知:H 2(g)+F 2(g)===2HF(g) △H= -270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新)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及精练精析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知识点详解 一、本模块内容的特点 1.理论性、规律性强 2.定量 3.知识的综合性强 4.知识的内容较深 二、本模块内容详细分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ΔH表示,单位都是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⑤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⑥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条件一般是加热或高温的反应 ☆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 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 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 6.常温是指25,101.标况是指0,101. 7.比较△H时必须连同符号一起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H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化学选修5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化学选修5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等质量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B.C2H6C.C3H6D.C6H6 2.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 ) A.环丙烷 B.环丁烷 C.乙烯 D.丙烷 3.2mol乙炔跟2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乙烯,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D ) A.3mol B.4mol C.2pmol D. 6mol 4.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一个烷基,则此烷基的结构有( ) A.2种 B.5种 C.4种 D.7种 5.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A、B、 C、D、 6.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7.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邻二苯酚、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③④⑤⑧ B.④⑤⑦⑧ C.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8、乙烯和乙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氧气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体积的2.7倍,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氢气完全加成反应,消耗的氢气的体积是原混

合气体的( ) A1.2倍 B 1.4倍 C 1.6倍 D1.8倍 9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 C 12H 22O 11(麦芽糖)+ H 2O → 2C 6H 12O 6 ② ②CH 2=CH 2 + H 2O = CH 3CH 2OH ③ CH 3CH 2Cl + H 2O → CH 3CH 2OH + HCl ④NH3·H2O → NH4+ + OH- ⑤ CH 3CH 2ONa + H 2O → CH 3CH 2OH + NaOH ⑥CaC 2 + 2H 2O → Ca(OH)2 + C 2H 2↑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⑥ 10化学工作者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发现有人将工业染料“苏丹红1号”非法用 作食用色素。苏丹红是一系列人工合成染料,其中“苏丹红4号”的结构式 如下: 下列关于“苏丹红4号”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属于芳香烃 B.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属于甲苯同系物 11分子式为C 4H 9Cl 的同分异构体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2.六氯苯是被联合国有关公约禁止或限制使用的有毒物质之一。下式中能表 示六氯苯的是 A B C D 13.1mol 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 (标准状况下)。它在 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A B CH 3CH 2CH 2CH 2CH 3 HO N=N N=N CH 3 CH 3

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③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 2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 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 2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 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1)△H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C .2H 2(g)+O 2(g)==2H 2O(g) △H =―571.6 kJ /mol D .H 2(g)+1 2O 2(g)==H 2O(1) △H =―285.8kJ /mo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 2O 2(g)=H 2O(l) △H =-285.8kJ/mol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6?18H2O与NH4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可以不标注)。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检测题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烃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有() A.2,3-二甲基-3,3-二乙基戊烷 B.2-甲基-3,甲2基丁烷 C.2,2-二甲基-1-丁醇 D.2,3-二甲基-1-丁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3.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烯、乙炔 B.苯、己烷 C.苯、甲苯 D.己烷、环己烷 4.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丙烷.丙烯.丙炔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B.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3:2:1 C.丙烷.丙烯.丙炔三种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不断增大 D.丙烷的碳原子空间结构是锯齿型的,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 5.化学反应中,条件的有无对有些反应来说非常重要。例如,氯仿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互溶。但在高温、与明火或红热物体接触时,产生剧毒的光气.氯化氢等气体。光照在某些反应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氟气与氢气的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 6.下列事实无法用凯库勒式说明的试验现象 A.苯环中不含有单双键交替的形式,苯环中实际含有一个π键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C.苯的化学性质没显示出极不饱和的性质,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的差别 —CH3 —COOH D.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O] 7.丁腈橡胶[CH2-CH=CH-CH2-CH2-CH]n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 CN 的原料是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四第一章测试题.doc

第一章测试题 (总 120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A={ 第一象限角 } , B={ 锐角 } ,C={ 小于 90°的角 } ,那么 A 、 B 、 C 关系是 ( ) A . B=A ∩C B . B ∪ C= C C .A C D . A=B=C 2.将分针拨慢 5 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π B .- π π D . - π A . 3 C . 6 3 6 3.已知 sin 2cos 5, 那么 tan 的值为( ) 3sin 5cos A .-2 B .2 23 D . - 23 C . 16 16 4.已知角 的余弦线是单位长度的有向线段;那么角 的终边( ) A .在 x 轴上 B .在直线 C .在 y 轴上 D .在直线 y x 上 y x 或 y x 上 5.若 f (cos x) cos2 x ,则 f (sin15 ) 等于 ( ) 3 3 1 1 A . B . C . D . 2 2 2 2 6.要得到 y 3sin(2 x π y=3sin2x 的图象( ) ) 的图象只需将 π 4 π A .向左平移 个单位 B .向右平移个单位 4 4 C .向左平移 π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π 个单位 8 8 7.如图,曲线对应的函数是( ) A . y=|sinx| B . y=sin|x| C .y=- sin|x| D . y=- |sinx| 8.化简 1 sin 2 160 的结果是( ) A . cos160 B . C . cos160 D . cos160 cos160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