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Windows Server 2012如何实现基于 iSCSI 的无盘引导部署学习手册

Windows Server 2012如何实现基于 iSCSI 的无盘引导部署学习手册

MySQL主从、主主复制及高可用性要点

一:MySQL复制: MySQL复制简介: 将master服务器中主数据库的ddl和dml操作通过二进制日志传到slaves服务器上,然后在master服务器上将这些日志文件重新执行,从而使得slave服务器和master服务器上的数据信息保持同步。 Mysql复制的原理: 将数据分布到多个系统上去,是通过将Mysql的某一台master主机的数据复制到其它(slave)主机上,并重新执行一遍来实现的; 复制过程中一个服务器充当master服务器,而一台或多台其它服务器充当slave服务器。master服务器将更新写入二进制日志文件,并维护文件的一个索引以跟踪日志循环。 这些日志可以记录发送到slave服务器的更新。当一个slaves服务器连接master服务器时,它通知master服务器从服务器在日志中读取的最后一次成功更新的位置。slave服务器接收从那时起发生的任何更新,然后封锁并等待master服务器通知新的更新。 mysql复制的优点: 在slave服务器上执行查询操作,降低master服务器的访问压力 当master服务器上出现了问题可以切换到slave服务器上,不会造成访问中断等问题 在slave服务器上进行备份,以避免备份期间影响master服务器的服务使用及日常访问

Mysql自身的复制功能:是构建大型、高性能应用程序的基础。 mysql支持的复制类型: 基于语句的复制:在主服务器上执行的SQL语句,在从服务器上执行同样的语句。MySQL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效率比较高。一旦发现没法精确复制时,会自动选着基于行的复制。 基于行的复制:把改变的内容复制过去,而不是把命令在从服务器上执行一遍. 从mysql5.0开始支持 混合类型的复制::默认采用基于语句的复制,一旦发现基于语句的无法精确的复制时,就会采用基于行的复制。 MySQL复制技术的特点: 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 ) 备份(Backups) 负载平衡(load balancing) 高可用性和容错性High availability and failover 复制的工作过程: 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这些记录叫做二进制日志事件,binary log events); slave将master的binary log events拷贝到它的中继日志(relay log); slave重做中继日志中的事件,将改变反映它自己的数据。

高可用性集群系统的实现

高可用性集群系统的实现 《Linux企业应用案例精解》第8章主要介绍一下虚拟化技术应用。本节为大家介绍高可用性集群系统的实现。 8.3.5 高可用性集群系统的实现(1) VMware Infrastructure 的体系结构和典型配置 资源动态分配和高可用性的实现为构建高可用性集群系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采用VMwae构建铁路企业高可用性集群,不需要为系统中的每台服务器分别添置备用服务器,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成本,在基于VMware的我企业高可用性集群中,备用服务器安装了VMware ESX Server,与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OA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等构成高可用性集群,同时采用数据库备份服务器实现差额计划备份。 使用VMware提供的虚拟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服务器不再需要随着业务增加而添加,整个IT基础架构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可充分发挥效能。只有当整体资源出现不足的时候,才需要增加服务器。而且对系统资源的

添加也非常简单,不再需要做繁琐的硬件维护以及业务迁移,只需要简单地将新服务器安装VMWARE? INFRASTRUCTURE 3软件,并添加到已有的VMWARE? INFRASTRUCTURE 3架构中即可,新增资源将自动分配到各个最需要的业务环境中。 在HA和DRS功能的共同支撑下,虚拟机的稳定、不间断运行得到了保证,而且,在没有搭建Cluster环境的情况下,迁移、升级依旧能不中断服务。哪怕是硬件升级、添加,正常停机维护等情况,也能够保证所有的业务正常运行,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不产生业务中断现象。新的服务器虚拟化架构中另一个重点是VMware HA 的部署,它是整个服务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一道防线。传统的热备机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所有备机服务器都处于闲置状态,不仅造成计算资源的空耗,而且还浪费大量的电力和散热资源,投资回报率非常低。 如何应对Linux系统软件包的依赖性问题 不管是初步跨入Linux殿堂的新手还是,具有多年经验的专家,在安装或编译软件包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包的依赖问题从而导致安装过程无法继续,比如管理员在安装php软件包需要libgd.so文件,而这个文件属于gb软件包。但是在安装gb软件包时,可能这个软件包跟其他软件包又具有依赖关系,又需要安装其他软件包才行。这时有的管理员便失去耐心。在遇到这种Linux软件包依赖关系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在谈这个具体的措施之前,先跟大家聊聊Linux系统里的软件爱你依赖性问题。 我们把处理rpm依赖性故障的策略可以分成两类解决依赖性故障的自动方法和手工方法。但当安装不属于发行一部分的软件包时自动方法是不可用的。在描述如何手工解决依赖性故障后,将简要描述如何使用自动方法之一(YUM),但首先需要了解它们是什么及rpm如何强制实施它们。 一、什么是依赖性 程序依赖于程序代码的共享库,以便它们可以发出系统调用将输出发送到设备或打开文件等(共享库存在于许多方面,而不只局限于系统调用)。没有共享库,每次程序员开发一个新的程序,每个程序员都需要从头开始重写这些基本的系统操作。当编译程序时,程序员将他的代码链接到这些库。如果链接是静态的,编译后的共享库对象代码就添加到程序执行文件中;如果是动态的,编译后的共享库对象代码只在运行时需要它时由程序员加载。动态可执行文件依赖于正确的共享库或共享对象来进行操作。RPM依赖性尝试在安装时强制实施动态可执行文件的共享对象需求,以便在以后--当程序运行时--不会有与动态链接过程有关的任何问题。

iscsi总结

1iscsi工作原理与服务器搭建 1.1概念 iSCSI是因特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的简称,其是IETF制订的一项标准,用于将SCSI数据块映射为以太网数据包。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基于IP Storage 理论的新型存储技术。简单的说,iSCSI就是在IP网络上运行SCSI 协议的一种网络存储技术。 一个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iSCSI磁盘阵列或者具有iSCSI功能的设备都可以称为“iSCSI Target”。目前大部分iSCSI Target 都是收费的,例如DataCoreSoftware,FalconStor Software的iSCSI Server for Windows等,这些都是支持Windows平台的。不过在linux平台下也存在iSCSI Target软件,例如iSCSI Enterprise Target,而这也是我们KMJ 所使用的,后面则会重点介绍该软件。 1.2iSCSI的工作原理 首先客户端Initiator发出请求建立SCSI CDB(命令描述块),并将其传给iSCSI层。而iSCSI 层则对SCSI的CDB进行封装,完成SCSI到TCP/IP的协议的映射。TCP/IP层则对IP报文进行路由转发,并且提供端到端的透明可靠的传输。 1.3搭建iSCSI Target服务器

1寻找一台linux服务器,搭建好yum源,我们一般使用kylin 3.1.8或kylin3.2.2操作系统。 2安装iSCSI Target 包 yum–y install scsi-target-utils 3在该服务器上添加一块空闲分区或者硬盘作为存储盘,比如将/dev/sdb作为映射存储。 4修改配置文件vi /etc/tgt/targets.conf //target名称可自定义 backing-store /dev/sdb 5启动iSCSI Target服务 6service tgtd start 7关闭selinux 和防火墙 关闭selinux,setenforcesoftmode 关闭防火墙,service iptables stop 或者/etc/init.d/iptables start 1.4搭建iSCSI Initiator 服务器 注:以下操作不需要手动去做,KMJ 已经默认安装或通过web进行配置,只需对其有一定了解即可。 1服务器端的iSCSIInitator 的安装(KMJ上已经安装好了的) 2yum –y install iscsi* 3启动Initiator 服务,serviceiscsi start 4iSCSI Initiator 目录的功能介绍 ?/sbin/iscsiadm 命令。在安装完iSCSI Initiator后,会生成/sbin/iscsiadm命令,此命令是用来管理(更新、删除、插入、查询)iSCSI 配置数据库文件的命令行工具, 用户能够用它对iSCSI nodes、sessions、connections和discovery records进行一系列 的操作。 ?/var/lib/iscsi/send_targets 目录。在此目录下。会生成一个或多个以iSCSI存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名为“iSCSI target IP,端口号”(例如

(朱立谷)基于备份_复制和镜像的数据库高可用技术的研究

基于备份、复制和镜像的数据库高可用技术的研究 朱立谷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分析和研究了在相同用户环境下采用备份、复制和镜像技术时所能获得的不同效果,通过实例阐明了这三种技术如何配合使用来达到企业数据库高可用的目的,同时指出了新技术对它们的影响。 关键词:高可用;备份;复制;镜像;数据库;SAN 中图法分类号:TP3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95(2002)04-0041-03 Evaluation of Backup,Replication and Mirroring Technology for High Availability Databases ZHU Li-gu (Institute of Infor mation,Xiangtan Unive rsit y,Xiangtan Hunan411105,C hina) A bstract:In this paper,we describe the efficiency of backup,replication and mirroring technology for high availabilit y databases. Through an example,we make it clear how to realize databases high availability by usin g th ose techniques together.We als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S AN upon th ose techniq ues. Key words:High Availability;Backup;Replication;Mirroring;Database;S AN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中小型企业都有了各种不同的事务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保证这些系统的数据库可用性是管理员主要任务之一。然而,很多管理员在讨论数据库高可用技术方案时,会对备份、复制与镜像以及高可用集群、容灾中心等技术混淆,显得无所适从,如果采用的方案不好,会浪费企业资源,还会给管理带来麻烦。尤其是备份、复制与镜像,虽然这三种技术都是传统的技术,在数据库高可用的方案中应用极其广泛,并且它们都是把磁盘上的数据另做一份拷贝,并存储在另外一个地方,但其应用范围和效果有很多不同之处。研究表明[1],仅复制技术如采用不同的设计,所获得的效果是不同的。本文将分析和研究在相同应用环境下三种技术应用时所能获得的不同效果,以及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技术以达到数据库高可用的目的。 1 备份、复制与镜像介绍 1.1 备份 备份通常指将数据的拷贝放在价格比较便宜的介质(如磁带、MO)上。它是一种防止意外数据丢失的方案。一般有本地备份和网络备份两种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本地备份 图2 网络备份 对数据库的备份一般应采用备份软件来完成。备份软件中的数据库代理可以在数据库工作时进行备份,同时,备份软件能大大地提高备份系统的传输率和性能。 1.2 复制 复制通常指通过标准网络协议(连接)把数据从一个系统拷贝到另一个系统(见图3)。复制的基本原理是:定期地扫描数据,寻找新的或被更新的数据,并把它们拷贝到另一个系统。 具体做法是:复制系统维护自己需要的数据状态的信息,并使用这些状态信息与磁盘上的信息相比较,从而获得更改信息。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守护进程,可以定期地扫描数据,获得数据的更改情况。 1.3 镜像 镜像是磁盘镜像的简称。数据库一旦建立镜像,产生的每个I/O操作都在两个磁盘上执行,而两个磁盘看起来就像一个磁盘一样。镜像磁盘(见图4)在配置时确定磁盘的主次,一般数据首先被发送到主磁盘,然后被发送到从磁盘。  图3 通过TCP/IP网络的复制 图4 磁盘镜像镜像有三种实现方式:软件镜像、主机I/O控制器镜像和外部磁盘阵列子系统。外部磁盘子系统不但可以在一个子系统内实现镜像,还可以实现远程磁盘镜像,EMC,I BM,HP,SUN,CO MPAQ都有这种磁盘阵列解决方案;主机I/O控制器镜像可以是独立的R AID卡,也可以集成在主机板上,IBM,HP,COMPAQ等厂家的PC Serv-er都集成了R AID功能;大多数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提供了基本的磁盘镜像功能,卷管理软件也提供了 · 41 · 第4期朱立谷:基于备份、复制和镜像的数据库高可用技术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1-09-16

双机热备、集群及高可用性入门

双机热备、集群及高可用性入门

什么是双机热备? 双机热备这一概念包括了广义与狭义两种意义。 从广义上讲,就是对于重要的服务,使用两台服务器,互相备份,共同执行同一服务。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由另一台服务器承担服务任务,从而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保证系统能持续提供服务。(相关文章:为什么需要双机热备?) 双机热备由备用的服务器解决了在主服务器故障时服务不中断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多台服务器的情况,即服务器集群。(相关文章:双机软件与集群软件的异同) 双机热备一般情况下需要有共享的存储设备。但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两台独立的服务器。(相关文章:双机热备的实现模式) 实现双机热备,需要通过专业的集群软件或双机软件。(相关文章:双机与集群软件的选择) 从狭义上讲,双机热备特指基于active/standby方式的服务器热备。服务器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同时往两台或多台服务器写,或者使用一个共享的存储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台服务器运行。当其中运行着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无法启动时,另一台备份服务器会通过软件诊测(一般是通过心跳诊断)将standby机器激活,保证应用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正常使用。(相关文章:双机热备、双机互备与双机双工的区别) 为什么要做双机热备? 双机热备针对的是服务器的故障。 服务器的故障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如设备故障、操作系统故障、软件系统故障等等。一般地讲,在技术人员在现场的情况下,恢复服务器正常可能需要10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从实际经验上看,除非是简单地重启服务器(可能隐患仍然存在),否则往往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而如果技术人员不在现场,则恢复服务的时间就更长了。 而对于一些重要系统而言,用户是很难忍受这样长时间的服务中断的。因此,就需要通过双机热备,来避免长时间的服务中断,保证系统长期、可靠的服务。 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正确的方法是要分析一下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对服务中断的容忍程度,以此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即,你的用户能容忍多长时间恢复服务,如果服务不能恢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在考虑双机热备时,需要注意,一般意义上的双机热备都会有一个切换过程,这个切换过程可能是一分钟左右。在切换过程中,服务是有可能短时间中断的。

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介绍

1灾难恢复能力国家标准等级– 概念和术语 灾难: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灾难恢复: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与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灾难备份中心:用于灾难发生后接替主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Time Objective):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恢复时长。

2具体划分标准 2.1 第一级 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 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 数据备份: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 满足国标《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灾难恢复等级第1级要求; 完全数据备份至少每周一次; 备份介质场外存放;

有介质存取、验证和转储管理制度; 按介质特性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的有效性验证; 在灾难恢复时,可享有规范运行的数据中心环境和7 x 24小时专业技术支持。 2.2 第二级 介质存储:为各种磁介质、光介质和纸介质提供存储服务。具有高标准的介质存储环境和设施;具有7 x 24小时门禁、视像监控和保安管理;提供7 x 24小时响应的媒体存放及获取服务。 机房环境: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为客户准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环境,包含符合灾难备份原则的机房选址、具备高抗震指标、高承重提升地板的物理建筑,具备多路专线供电线路、长延时冗余UPS系统、备用发电机组、专业精密空调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等各种基础设施,具备7 x24小时的严格出入授权控制和7 x 24小时的监控录像措施和严格的管理规范,以满足客户对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的机房环境要求。 网络备份:根据客户的要求,灾备中心可为客户预留所需的通信接入端口,以满足客户在灾难演练和灾难恢复期间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灾难恢复:一旦灾难发生,灾备中心可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灾难备份中心中所需的机房场地,客户能在此环境中,快速安装设备系统,利用备份磁带尽快恢复信息系统的运行。 技术支持和业务恢复环境:灾备中心还可为客户提供所需IT系统的技术支持服务、符合条件的介质存储场地及业务恢复运作的工作环境及各类办公

高可用多机集群数据备份双机热备方案

PLUSWELL多机集群、数据备份解决方案 北京蓝科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7月

一:概述 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运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如果一旦这个数据处理中心无法正常运转,就会造成业务停顿,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现有的双机热备份设备存在价格高昂,成本较高的情况,往往使用户望而却步。而用户寻求底成本的纯软件方案又往往因产品不容易维护,纯软件双机方案不稳定等因素,往往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使用麻烦。有时因护理不当造成数据损坏,发生更大的事故。 蓝科泰达凭借其丰富的研发经验,为您提供高可用性系列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推出了蓝科泰达双机容错打包解决方案,目的在于保证数据永不丢失和系统永不停顿,同时为用户节省大量的开支。蓝科泰达容错系统结合了蓝科泰达磁盘阵列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与双机容错技术高可用性的优点,相互配合二者的优势。蓝科泰达磁盘阵列针对双机容错技术做了许多优化和改进,满足了双机硬件的连接要求,根据应用环境的实际情况,适用于Windows2000平台以上,开放源代码Linux 平台,SCO UNIX平台上的多种双机热备软件。 二、需求分析 企业关键业务一旦中断,企业的日常运作将受到致命的影响,那么就要求我们的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 所以我们要求双机软件能够实现以下几点: 1、异常终端检测 2、网络故障,系统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全系统检测 3、当高可用系统中的某个节点故障,无须人工干预自动切换,保障系统运行 4、速度快(快速恢复) 贵单位业务平台,是以Windwos 2003 Server系统平台为基础,以SQL Server核心的数据 库应用系统,该系统对稳定性要求很高、系统实时性和可用性提出要有连续运行的能力,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其损失是惨重的。 因此,建议用户采用高可用技术,高可用系统在各个节点间保持的间歇的通讯,使系统中的独立节点组合成整体的一套系统,并使用PlusWell 软件可以保障该系统中的某一节点故障都可 被PlusWell 软件所监控,如主服务器应用程序、网卡、操作系统,均纳入公共的安全体系,确 保7*24的不停机。 比较典型的危及系统安全应用和系统错误主要有: (1)进程错误,比如用户应用与文件数据库的连接异常中断或用户进程发生错误。 (2)文件系统故障,由于异常操作或其它原因造成文件系统内部部分信息丢失或不一致。 (3)操作系统故障,操作系统本身的系统调用问题及底层的应用驱动在安装或更新出现冲突; (4)网络线缆故障。 (5)介质问题,网络连接或物理硬盘也可能会出现问题。 方案拓扑:

高可用性集群解决方案设计HA

1.业务连续 1.1.共享存储集群 业务系统运营时,服务器、网络、应用等故障将导致业务系统无常对外提供业务,造成业务中断,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业务系统面临的运营风险,Rose提供了基于共享存储的高可用解决方案,当服务器、网络、应用发生故障时,Rose可以自动快速将业务系统切换到集群备机运行,保证整个业务系统的对外正常服务,为业务系统提供7x24连续运营的强大保障。 1.1.1.适用场景 基于共享磁盘阵列的高可用集群,以保障业务系统连续运营 硬件结构:2台主机、1台磁盘阵列

主机 备机心跳 磁盘阵列 局域网 1.1. 2.案例分析 某证券公司案例 客户需求分析 某证券公司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和地区共设有40多个分公司、100多个营业部。经营围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金融产品代销,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股票期权做市。 该证券公司的系统承担着企业的部沟通、关键信息的传达等重要角色,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重。由于服务器为单机运行,如果发生意外宕机,将会给企业的日常工作带来不便,甚至

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急需对服务器实现高可用保护,保障服务器的7×24小时连续运营。 解决方案 经过实际的需求调研,结合客户实际应用环境,推荐采用共享存储的热备集群方案。部署热备集群前的单机环境:业务系统,后台数据库为MySQL,操作系统为RedHat6,数据存储于磁盘阵列。 在单机单柜的基础上,增加1台备用主机,即可构建基于共享存储的热备集群。增加1台物理服务器作为服务器的备机,并在备机部署系统,通过Rose共享存储热备集群产品,实现对应用的高可用保护。如主机上运行的系统出现异常故障导致宕机,比如应用服务异常、硬件设备故障,Rose将实时监测该故障,并自动将系统切换至备用主机,以保障系统的连续运营。

Rose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1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 灾难恢复的重要性 数据作为企业宝贵的资源,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如果企业因为交易数据被误操作而损失,因为地震、火灾、海啸等原因而丢失数据,客户资料因为黑客的入侵而造成更改等等,这样的事故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至少,这会使企业的业务造成混乱,甚至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损失。所以,如何保护企业的数据,如何使企业免遭数据灾难,已经成为企业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通常,企业采用定时备份技术。但这种备份技术的容灾能力非常有限,因为传统的备份主要是采用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备份磁带同时也在机房中统一管理,一旦整个机房出现了灾难,如火灾、盗窃和地震等灾难时,这些备份磁带也随之销毁,所存储的磁带备份也起不到任何容灾功能。 容灾的技术 容灾数据备份软件级解决方案:按照国际标准SHARE 78 定义的容灾系统有四个层次:本地备份并本地保存的冷备份、本地备份并异地保存的冷备份、热备份站点备份、活动互援备份。前两种方案属于冷备份,都是靠本地或异地的定期磁带备份进行容灾,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譬如数据没有实时性,存在丢失备份窗口之间数据的可能性。后两种采用单向或双向在异地建立备份点,通过网络把本地的数据热备份到异地,具有实时性,不存在丢失备份窗口之间数据的可能性。 热备份决方案涉及到多种技术的应用,譬如SAN或NAS技术、远程复制技术、快照技术,恢复技术等。其中远程复制技术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即实时地复制数据到异地,保持数据的冗余备份,当本地数据被损坏后,能够通过异地的备份很快地进行恢复。仅仅做到这点远远还不够,譬如当人为的误操作损坏了数据,而这些误操作同样会损坏异地数据。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快照技术和恢复技术,把误损坏的数据恢复回来。快照技术是定期在异地对冗余数据进行快照操作,并备份到磁带进行保存。如果企业想恢复以前的数据,可以从快照中进行恢复,但还是存在某些数据无法恢复的问题。恢复技术是利用在异地对冗余数据的每个I/O日志记录,进行数据恢复恢复的技术。它是连续不间断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恢复以前的每个数据,很显然这是灾难恢复最好的解决方案。 Rose 两种级别解决方案 根据不同的环境,Rose公司以远程复制技术为基础提供了两种级别的解决方案:远程复制配合第三方备份软件的解决方案、远程复制配合恢复解决方案。 远程复制配合第三方备份软件的解决方案

存储高可用解决方案

目录 第1章存储高可用性给业务连续运营提供保障 (1)

1.1为什么要构建存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1) 1.2存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简述 (2) 1.3存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价值 (2) 第2章IBM存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介绍 (3) 2.1存储高可用性的内容 (3) 2.2存储高可用性方案的主要实现方式 (4) 第3章IBM高可用性存储产品介绍 (11) 3.1 IBM SYSTEM STORGE DS8000 TURBO系列存储产品 (11) 3.2 IBM SYSTEM STORAGE DS5000系列存储产品 (17) 3.3 IBM SYSTEM STORAGE DS4000系列存储产品 (20) 第4章为什么选择IBM (22) 第5章IBM中国公司简介 (23) 第1章存储高可用性给业务连续运营提供保障 1.1 为什么要构建存储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处理来进行业务运营,对IT 系统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加。一旦数据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就有可能造成整个组织在运营上的重大不便和经济损失,企业的信誉也将受到影响。如果核心数据丢失,严重时完全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的瘫痪。所以

保证企业的业务连续运营及数据处理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就成为所有IT 人员在建设IT 基础架构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显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来自多方面: ?无法预知的IT 硬件设备的损坏、断电、火灾、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造成数据丢失或业务的突然中断; ?系统人员误操作造成意外宕机或关键数据丢失,无法避免; ?手段频多的黑客攻击、病毒入侵、垃圾邮件、网络与系统的漏洞,造成网络瘫痪、系统崩溃; ?用户需要实时应用与访问机密、关键数据,向企业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行业与政府的标准与法规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压力与成本。 信息是企业的最宝贵的资产之一;集中的数据备份、恢复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数据存储管理的重要任务。企业需要的是: ?数据与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保证数据7X24 小时的连续访问; ?将现有的存储技术集成,创造出一种更有效的数据存储管理,实现高效、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数据管理; ?需要一套成熟度高,业内应用广泛的企业级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需要对企业现有的数据库、邮件系统、文件服务器以及各种应用系统进行集中化、自动化的基于策略的保护; ?易于IT部门日常的管理维护,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 ?能够符合企业日后发展需求,对异构平台有很好的支持,可以满足将来远程数据灾备的需求; ?一旦发生灾难(洪水、地震、火灾等),或者人为灾难(用户失误、磁盘失

计算机集群技术的解释

【赛迪网独家特稿】集群技术是使用特定的连接方式,将相对于超级计算机便宜许多的计算机设备结合起来,提供与超级计算机性能相当的并行处理技术。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人提出可以使用这种集群技术完成并行处理,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网络交换技术的限制,集群系统在性能上与其他并行处理系统相距甚远,直到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它才具备了与超级计算机相匹敌的能力。 什么是集群 集群(Cluster)技术是指一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利用高速通信网络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每个群集节点(即集群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运行其自己进程的一个独立服务器。这些进程可以彼此通信,对网络客户机来说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单一系统,协同起来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系统资源和数据,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端(Client)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 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的计算机系统。一个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内部局域网相互通信。当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节点自动接管。在大多数模式下,集群中所有的节点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的任一节点上运行的服务都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 集群的特点 1.提供强大处理能力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集群可以通过负载均衡、并行处理、时间片处理等多种形式,将多台计算机形成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对用户端(Client)而言,计算机集群则是一个单一的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而用户不用关心有多少计算机承担了系统实现的任务,而只需要关注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因此,计算机集群可以用多台普通性能的计算机组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承担只有超级计算机才能胜任的工作。 2.提供高可用性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集群技术组成的系统,可以确保数据和应用程序对最终用户的高可用性,而不管故障属于什么类型。即当计算机集群中的节点计算机出现软硬件故障的时候,高可用性集群提供了对软件和硬件失败后的接替。它将服务器镜像到备用系统或节点中,当主节点上的系统崩溃时,冗余节点就从替补角色转换到正式角色,并自动投入应用,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不间断。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指南(更新)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指南 (更新版)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指南(更新版) 当前,基于Web的应用不断普及深入,新一代的企业级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行业信息化的新热点。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概念的提出更是为数据中心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是,无论数据中心怎样变化,企业对于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的需求是只会提高不会降低的。此外,在预算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灾难恢复成本也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灾难因素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将虚拟化应用到灾难恢复中来?如何减少数据中心灾难恢复成本?本指南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灾难恢复考虑因素 灾难恢复策略和基础架构本身就很复杂,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更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可变因素:需要确定许多标准和流程,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组织,需要对技术进行整合,需要辨别不同应用间的差异并为其排定优先次序。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将IT变更管理作为灾难恢复的一部分 虚拟化与灾难恢复 现在,许多公司都在它们环境的某处使用虚拟化技术。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使用虚拟化技术来进行数据中心灾难恢复规划。学习如何应用虚拟化到灾难恢复很有用,也会受到很多技术上的限制。 虚拟化在数据中心灾难恢复中的作用 利用虚拟化技术来进行数据中心灾难恢复

如何节省灾难恢复成本 如今否认经济形势迫使企业减少预算。尽管灾难恢复(DR)人员在极力劝阻对这个领域预算的削减,DR也无法躲过预算危机。那么对于DR站对站数据复制解决方案的创建和维护而言,有没有什么方法或工具可以降低总的成本呢? 灾难恢复预算的头号挥霍者 使用开源复制工具来降低灾难恢复成本 你是不是在为了避免麻烦而浪费灾难恢复成本?

P实验—Windows下iSCSI多链路冗余实验

P4000实验—Windows下iSCSI多链路冗余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Windows系统下P4000网卡绑定以及多路径设置实验设备:DL380 G7 + P4500 G2+Windows Server 2003 实验步骤: 一、配置主机和存储之间的链路冗余--------------------------------------------------------------2~18 二、单个物理节点环境中链路冗余状态----------------------------------------------------------19~22 三、多个物理节点环境中链路冗余状态----------------------------------------------------------23~36 一、配置主机和存储之间的链路冗余 首先连接键盘和显示器,进入P4000的SAN/IQ设置物理节点的IP地址为192.168.1.100 设置主机3号网卡IP地址为:192.168.1.10,4号网卡IP地址为192.168.1.20,然后确认主机网卡和物理节点通信正常

在服务器上安装CMC后,开始查找系统 点击添加,输入物理节点的IP地址,开始查找节点

找点节点后,左边菜单出现可用系统

先点击节点下面的TCP/IP,然后选中两个网卡,右键点击新建绑定 如无特殊需求,一般建议选择ALB模式(即可以实现冗余,又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点击确定开始绑定

绑定后重新查找一下节点

找到后,再次查看物理节点网卡状态,多出一个bond0(即绑定的虚拟网卡) 在主机上安装Windows iSCSI Initator,然后把主机的IQN复制下来

灾难恢复基本概念

灾难恢复基本概念及等级划分 当前,灾难恢复在国内发展方兴未艾。为普及灾难恢复相关知识,国内灾难恢复领域的领军企业GDS组织其资深的咨询顾问团队,特别就灾难恢复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对灾难恢复的等级划分进行了介绍。 灾难恢复的基本概念 灾难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突发事件,灾难恢复关注的是灾难对单位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的正常秩序造成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信息服务的中断和延迟影响业务运营。停顿的时间越长,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越高,损失就越大。 灾难恢复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其目的是减轻灾难的不良影响,保证信息系统所支持的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能及时恢复和继续运作。 灾难恢复主要涉及的技术和方案有数据的复制、备份和恢复、本地高可用性方案和远程集群等,但灾难恢复不仅仅是恢复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除了技术层面

外,还涉及到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策略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是一项系统性、多学科的专业性工作。 灾备中心是指用于灾难发生时接替生产系统运行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包括备用的数据处理中心、工作环境、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人员。 灾难恢复工作包括灾难恢复规划和灾备中心的日常运行,以及灾难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关键业务功能在灾备中心的恢复和重续运行,及生产系统的灾后重建和回退工作。 灾难恢复规划是指为了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和实现灾难恢复所做的事前计划和安排,包含需求确定、策略制定、策略实现、预案制定/落实/管理等四个阶段。 灾难备份是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灾难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基础,是围绕着灾难恢复所进行的各类备份工作。 灾难恢复的主要特点 根据灾难恢复的目标和内涵,灾难恢复拥有四个主要特点:

FreeNas发布共享存储的三种方法

1.使用多块磁盘建立raid Freenas的raid级别定义 raid 0 ------------------------ stripe raid 1 ------------------------mirror raid 5 ----------------------- RAID-Z raid 10 \ raid 6 ------------RAID-Z2 UFS Volume manager(UFS卷管理)模式下,只能建立raid 0,1,3 ZFS Volume manager(动态文件系统卷管理)模式下,可以建立raid 0,1,5,6,1+0,还可以将磁盘设为备份模式 现在使用ZFS模式,利用4块硬盘建立一个raid 5 这个raid5建好了,少了30G的空间,也就是1.5块磁盘空间(理论上是只少一块盘的空间)

2.在新建的raid磁盘上建立2个目录,其中nfs目录等下做NFS共享,cifs目录等下做CIFS共享给windows 3.发布NFS共享 选择NFS共享的目录路径/mnt/raid-5/nfs,然后点击确定

发布出去的NFS共享如下图 由于nfs目录没有给other用户增加写入权限,所以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是不能写入数据的,需要更改目录权限 4.使用esxi进行挂载 成功挂载,如下图 进行写入测试 5.发布CIFS共享给windows客户端

发布出去的CIFS共享如下图 由于cifs目录没有给other用户增加写入权限,所以客户端连接过来后是不能写入数据的,需要更改目录权限 6.在win 7上进行访问测试 写入测试 7.发布iscsi共享存储 小知识: iSCSI的主要功能是在TCP/IP 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封装和可靠传输。此外,iSCSI在IP网络封装SCSI 命令,且运行在TCP上。

几种容灾数据复制技术的比较

一、概述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很多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对用户来说也有很广阔的选择余地。但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以确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容灾解决方案。本文我们就容灾建设中的备份及复制技术做一个初步探讨,希望能对客户的数据中心容灾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目前有很多种容灾技术,分类也比较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区分为离线式容灾(冷容灾)和在线容灾(热容灾)两种类型。 二、离线式容灾 所谓的离线式容灾主要依靠备份技术来实现。其重要步骤是将数据通过备份系统备份到磁带上面,而后将磁带运送到异地保存管理。离线式容灾具有实时性低、可备份多个副本、备份范围广、长期保存、投资较少等特点,由于是备份一般是压缩后存放到磁带的方式所以数据恢复较慢,而且备份窗口内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一般用于数据恢复的RTO(目标恢复时间)和RPO(目标恢复点)要求较低的容灾。也有很多客户将离线式容灾和在线容灾结合起来增加系统容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目前主流的备份软件主要有: l Symantec Veritas NetBackup l EMC Legato NetWorker l 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l Quest BakBone NetVault 三、在线容灾 在线容灾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传输链路连接。数据自生产中心实时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因此实现在线容灾的关键是数据的复制。 和数据备份相比,数据复制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数据丢失少或零丢失、容灾恢复快、投资较高等特点。根据数据复制的层次,数据复制技术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种:存储系统层数据复制、操作系统数据复制和数据库数据复制。

Windows server 2012 存储管理

虚拟化系列-Windows server 2012 存储管理目前发布的 Windows Server 2012 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灵活的平台。因此 Windows Server 2012 对每个人都能提供收益。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停机时间可以大幅减少。新增和改进的功能提供了成本低廉,可长时间持续运行的 IT 服务。Windows Server 2012 在设计上可以减少甚或避免对用户服务的中断。同时还提供了很多强大的新功能,在本节存储章节中主要讲解4个部分的内容:1、VHDX磁盘介绍与创建、2、NFS共享服务。3、SCSI Software Target Server,为其他使用业界标准 iSCSI 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高可用的块存储。4、重复数据删除。通过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充分利用存储投资并降低成本,该技术可通过找出并删除重复的数据,减少存储空间用量,提升存储效率。 一、VHDX简介 Hyper-V虚拟机存储包括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微软VHD虚拟磁盘作为介质的存储,其使用串流技术来传送高性能、高弹性、可扩展性的虚拟磁盘到用户端。通过这种新一代Hyper-V存储的集中管理、分散运算的架构,可在管理端实现磁盘及软件的安装、更新、备份、还原及杀毒等操作,同时用户端保留个人计算机使用习惯,并能充分利用本机运算能力。微软的VHD文件格式是一种虚拟机磁盘(virtual machine hard disk) , VHD格式文件可以被压缩成单个文件存放在宿主机器的文件系统上,这种格式文件主要指虚拟机启动所需系统文件。Hyper-V 可以离线操作VHD,使得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VHD文件安全进入系统,管理员可以访问虚拟文件(VHD)和执行一些离线的管理任务。 而VHDX(虚拟磁盘格式),由微软推出,Windows server 2012将支持VHDX文件,VHDX 是Windows Server 2012 中Hyper-V 默认用于取代VHD 的新格式。这一新格式在设计上主要用于代替老旧的VHD 格式,可提供更多高级特性,使其更适合用作以后的虚拟化负载所需的虚拟磁盘格式。新的VHDX格式能支持16TB空间,是当前的VHD格式的2TB空间限制的8倍,由于VHDX技术是新推出的磁盘格式,微软对其技术参数严格保密。与旧的 VHD 格式相比,VHDX 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它还在电源故障期间提供数据损坏保护并且优化动态磁盘和差异磁盘的结构对齐方式,以防止在新的大型扇区物理磁盘上性能降级。

第九章数据中心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

数据中心是集成化的IT应用环境,并且随着业务的整合以及新业务的不断涌现,数据中心变得愈加庞大和复杂,业务数据也变得愈加关键。任何断电、系统故障和人为操作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关键数据的丢失,继而造成企业业务的停滞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如何应对数据大集中所带来的风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为了应对各种自然灾难(火灾、水灾、地震等)和人为灾难(误操作、病毒等)对企业数据中心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带来的冲击,近年来,信息系统灾难恢复(通常也称为“灾备”)建设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是指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称为灾难备份。正常情况下,对生产系统运行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被称为生产中心。在灾难发生时接替生产系统运行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关键业务功能运作的场所被称为灾难备份中心(简称“灾备中心”),它包括备用的数据处理中心、备用的工作环境、备用的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人员。 生产中心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对象,而灾备中心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基础,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是数据中心的不同形态,而数据中心则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载体。 对于那些高度依赖其信息系统运作的行业和企业而言,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人们采用了从技术、管理直至备份等诸方面的措施。其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基础。从国际行业经验来看,大部分引

发信息系统灾难的事件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管理来消除、或者减轻其不良影响。因此,对于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来说,选择高可用性数据中心作为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是抵御灾难风险,保障业务持续运行的前提和根本。 9.2 数据中心的灾难恢复策略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在政府、金融、电信、交通、能源、公共服务业以及大型制造、零售业等对信息化依存程度高的行业应用极其广泛。在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发生以后,“灾难恢复”更是成为全球性的信息化课题,即在政府或企业的数据中心遭遇自然灾难或人为侵害时,启用同城或异地建立的备份数据中心提供不间断的数据信息服务,从而保证政府或企业的业务连续性。 根据战略与业务需求的不同,灾难恢复基础设施可采用同城或异地两种布局方式。同城方式是指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处于同一地理区域,面临同一区域性灾难风险,一般距离在20~100km以内。异地方式是指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处于不同地理区域,通常不会同时面临同一区域性灾难风险,一般距离在数百公里以上。在同城方式下,用于数据保护及应用访问的网络使用费用相对较低,用户灾难恢复响应及业务恢复速度较快,但抵御灾难的能力有局限性。异地方式下,对区域性灾难的防范能力较强,但用于数据保护及应用访问的网络使用费用较高,用户灾难恢复响应及业务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数据中心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取决于对生产中心及业务的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灾难恢复目标,尤其是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进而选择同城、异地或同城加异地的灾难恢复策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