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人类环境的分类

1人类环境的分类

1人类环境的分类
1人类环境的分类

1人类环境的分类。按照环境的形成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按照环境的功能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分为居室环境,车间环境,区域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全球环境和世界环境。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

2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壤,阳光,水,空气,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矿物等。

3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有生物群和一定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

5在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生态学原理来看实际上人类环境所惊醒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很多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环境基础。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由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发展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基础是经济发展。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际制定和认可的,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并执行的滚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总称。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与一般的法律主要的特征由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和共同性。

8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与紫云保护法体系中,除宪法之外的占核心地位的最高地位,1989年12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法。

9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和修给魂晶与资源波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由着指导意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10环境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根据环境管理的特点,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例如综合性原则,区域性原则,预测性原则,以及规划协调原则。11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是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二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三是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之中。

12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的贯彻。一是为了有效的贯彻开发者养护的原则,我国有关法律对资源资源的开发规定了各种各样的强制性整治与养护的原则。二是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三是采取污染限制治理的原则。

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的几个问题。一是审批的依据和标准的掌握二是谁对评价承担法律责任,三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性问题,四是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相结合的问题。

14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矿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项目,其中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三同时制度是我国首创的,他是总结我国环境管理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法律所确认的一项重要的控制新污染的法律制度。

15排污许可制度是比申报登记制度更严格的对水环境进行科学化,目标化和定量化管理的一种制度。水污染排放许可制度的管理程序包括下面的四个阶段一是排污申报登记,二是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三是排污许可的审批和发放,四是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16征收排污费的办法。排污者应按下列的规定缴纳排污费;1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2是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超过国家标准的,加倍缴纳排污费。3是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性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缴纳排污费,以填埋处置未向废弃物的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其排放的种类和数量,缴纳危险废弃物费。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排污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足额交纳排污费的,收缴部门责令其限期交纳,并滞纳之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排污者据不交纳排污费和滞纳金的,由县级以上环保部门依照职权处以应缴费额1倍到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有批准

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17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概念和作用。是指国家采取

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能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一

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收税

一是收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通常是采取收税的

形式,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一般是采取收费的形

式,但大多数国家则是既收税又收费。

18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指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

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

定构成的规范系统。他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的基本法

律制度。

19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体系中一个独立的,

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

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

照发定的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20 ISO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国际标准组织ISO

于1987年制定并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ISO9000系列质

量管理标准。1992年组织由制定了ISO14000系列环境

管理标准。

21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指为了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

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技术的规定。

22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一是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

是否被污染的根据,二是污染物排放那个标准是确认某

排放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三是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

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时环境纠纷中确认各

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证据的根据。

23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国家行政法

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或法律禁止事项而应承担的法律

责任。

24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行为人的过错,

行为的危害后果,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

系。

25行政制裁的方式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行政处分

包括八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查

看,开除。行政处罚由7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

所得,没收非法财务,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营业

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区行政处罚。

26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由四个方面,主观上具有过错,

行为的违法性,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

有因果关系。

27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排除危害,赔偿损失(财产损

失的赔偿,人生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的赔偿)

28刑法滚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重大环境污染

事故,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

品罪,非法猎捕和狩猎罪,非法占用耕地罪,破坏矿产

资源罪和非法采伐,盗伐森林罪。

29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一)大气污染

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大气污

染限期治理制度,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核定

的制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度,大气环境质量公

报质量(二)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三)防治机动

车船污染,(四)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等污染,包括防

治废气污染,防治粉尘污染,防治油烟污染,(五)消

耗臭氧层物质的管制。

30海洋环境污染,是危害海洋环境的质量的最紧迫问

题,是人类活动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比偶新,防治海洋

环境污染,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特点是污染种

类繁杂,污染扩散范围大,污染危害持续性强。

31防治海洋环境主要污染源的规定(一)防治陆源污

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1如海排污口的设置;2陆源污

染物的禁限措施禁止性义务包括禁止向海域排放油

类,酸类,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禁

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转移危险物。限制性废物

主要包括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

排放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辐射防护规定;严格控制向海

域排放还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还病原

体的医疗污水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

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海域;还有机物和营养

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向版海域自净能力差的海域

排放;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必须辞去措施;沿海农田

林场使用化学农药的,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

定和标准;沿海农田林场应当合理使用化肥和植物生长

那个调节剂。(二)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醒目对海洋环境的

污染(三)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四)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1实行海洋倾

倒许可证2合理设置海洋倾倒区(五)防治船舶及有关作

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33水污染是指水体因魔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

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ing的改变,从而影响

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

恶化的现象。

34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是个陆地水资源相对短缺,

而水资源危害又相当严重的国家。主要污染指的是氨

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七大水

系污染程度又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淮河,黄河,

松花江,长江,珠江。水资源缺乏和水域污染已经成为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35环境噪音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

会生活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换将的声音。特点由无形

性和多发性;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分散性暂时性;危

害性及危险的不易评估性;

36固体废物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

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建成废物,通常也称作废弃

物。

37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重要原则有减量化资源

化和无害化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分类管理原则。

38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

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

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

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39农业管理条例规定了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管

理制度。

40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

件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准柜台的物质和能量。

他可以分为耗竭性的自然资源和非耗竭性的自然资源。

前者又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后者分为恒定

性资源和亚恒定性资源,易无用及无人能的能源。

41资源资源保护法是调节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和管理的过程中所长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42关于保护耕地的规定措施实行耕地占用补偿

的制度、实行耕地总领不减措施、实行基本农田保

护制度、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土地,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鼓励土地整理,防治土地破

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43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水资源国家所有制、全面

规划综合利用多效益兼顾原则、节约用水原则、居民

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44水资源开发利用者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尽的义务1节

约用水义务2防止生态破坏义务3进行工程建设遵守规

划和申请批准的义务4不损害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义

务5申请取水可证和缴纳水资源费的义务

45关于水土把工作的指导方针的规定即国家对水土保

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

加强管里,注重效益的方针。

46草原是指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年

生草生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它是以中温、旱生、半旱

生密丛禾草为主的植物和相应的动物等构成的一个地

带性的生态系统。草原可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

漠草原、高寒草原。

47关于合理利用草原的规定1核定草原载畜量,保持草

原平衡2提高牲畜圈养,保证草原更新3严格管理占用

和征用草原,防治工程建设破坏草原比如严格控制占用

草原,征用草原用哪个给予补偿,限定临时占用草原的

期限,征收草原植被恢复费

49保护草原的其他措施1划区保护措施2禁止活动措施

3限制活动措施4鼓励支持措施5防治草原火灾措施6

防止病虫鼠害和毒害措施

50渔业资源主要是指有鱼类、虾蟹类、贝类、海藻类、

淡水使用水生植物类以及其他等六类。从广义上讲,除

水域中的野生的经济动植物外,人工培育的经济动植物

品种、类型,包括在鱼类资源的类型中,也叫水产资源。

51关于渔业养殖和捕捞作业的规定1实行渔业养殖使用

证制度2鼓励和支持远洋和外海捕捞3实行捕捞许可制

度4限定捕捞场所和时间方法和工具

52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第一定期组织野生动物资

源的调查,建立资源档案,为制定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发展规划,制定和调整国家和地区重点保护水生野

生动物名录提供依据。第二,维护和改善水生野生动物

的生存环境,保护和增值野生动物。第三,对于受伤搁

浅和误入港湾,河汊而被困的动物实行紧急救护措施,

对于捕捞作业中误捕的水生野生动物,应当无条件释

放。第四,因对保护国家后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受

到损失者,由人民政府予以补偿。第五,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主要生存繁衍的地方和水域,划定水生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加强国家或地区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保护。

53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是指矿产资源法律主体对矿产资源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探矿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勘察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察矿产资源的权利。

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

产品的权利。

54关于矿产资源保护措施的规定1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2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和综合开采3要求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

55关于集体和个体采矿的规定:矿产储量规模适宜由矿山企业开采的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国家规定禁止个人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个人不得开采。

56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立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野生动物保护的综合性法律,也是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一部牵头的法律。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进出境动物检疫作出了全面规定。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对进出境的动植物检疫作出了具体规定。

57控制野生动物的猎捕的措施:1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实行猎捕许可证制度3规定禁猎期、禁猎区和禁止使用的工具、方法4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5严格管理野生动物及产品的经营利用和进出口活动6明确单位和个人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和权利7确立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

58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1为人类保留自然“本底”2为各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避难所3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场所4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供基地5为人们的游乐、休息提供场所6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59 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律规定

风景名胜区,是指按法定的条件和程序划定的,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并具有一定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制度规划,全面保护2划分级别,重点保护3保护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措施:a 明确管理体制,设立管理机构

b 禁止侵占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和进行破坏景观的建设

c 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动植物

d 在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活动,不得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破坏。

60 国际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规范的总称。特点:首先,国际环境法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规范国际法主体的行为过程中可能涉及国内法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关系,但是这不是国际法主要的目的。其次,国际环境法所调整的主要是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再次,国际环境法作为一个规范国际法主体行为的规范体系具有约束力。此外,国际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同它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法和国内环境法,因此它既有国际法的特点,又有国内环境法的特点。

61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62国际环境法的客体:1 环境要素2 行为。

63国际环境法的一般原则。是指被各国公认的、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各个领域、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法律原则。特点:1它们是各国公认的和普遍接受的法律原则2它们是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各个领域的一般法律原则3它们应该是国际环境法的基础性法律原则,其他的规则和制度应该建立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且不得违法这些基础性的原则。

64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程序规则,简称“环评”。其目的是收集特定的开发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可能的替代选择和减少损害的措施的早期和适当的信息。65 国际环境损害的赔偿原则:1过错原则2 无过错原则(严格责任、绝对责任)3 公平原则。

66 海洋环境保护概述:海洋法是传统国际法比较古老的来源与分支之一。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2.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和“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和超我。 4.增权理论代表人物Solomon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 A.关联性 B. 整体观 C.等级结构性 D. 动态平衡性 总分核分人

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A. 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巴尔特斯 D.柯尔伯格 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 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 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 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A.米德 B.托马斯 C.布鲁默 D.库利 8. 下列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A.个体层面的增权 B.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 C.外力推动层面的增权 D.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 9.()主要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验到的症状。【】 A. 父亲产前忧郁症 B. 父亲怀孕综合症 C. 父亲综合症 D. 产翁综合症 10.能儿童交流良好,同时保持一定的控制,要求儿童有成熟行为的父母是()。 【】 A. 冷漠型父母 B. 溺爱型父母 C. 宽容型父母 D. 权威型父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认知

教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地理教研组 环境问题是指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一方面,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资源和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枯竭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危及人类健康。讲述这部分内容要通过举例来使学生理清环境问题的各种类别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阅读材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3.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前才能展示〕3位(2位男生1位女生)同学表演“地球就诊记”小品(约2分钟) 地球就诊记 一、人物:护士小姐—月亮、门诊医生—水星、病人—地球先生 二、道具:1米长尺、羽毛球拍、大矿泉水桶、“宇宙门诊部”牌子 三、地点:宇宙门诊部(课前在黑板上挂好“宇宙门诊部”牌子) 四、编剧:某某某 五、开场: 人物亮相——扮演护士和医生的2位同学先走上讲台并作自我介绍。 (女生手指向“宇宙门诊部”牌子)我是“宇宙门诊部”的护士,叫月亮小姐;我是“宇宙门诊部”的医生,叫水星,大家管我叫水医生。月亮护士继续讲:听说地球得了很重的病,今天要来我们这“宇宙门诊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及分类评价标准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及分类评价标准 附件1: 评价标准 指标 A类(一般适用东部地区) B类(一般适用中西部地区) 每个排放口主控污染因子达标率大于或每个排放口主控污染因子平均浓度达 1、达标排放等于80%或平均浓度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到相应排放标准,危险废物处置 准,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处理率达到100% 2、屡次不达监督检查和监督监测不达标率大于等于 标 50% (1)凡持有排污许可证者,按许可量要(1)凡持有排污许可证者,按许可量3、总量控制求排放要求排放 (2)未实行许可证者,要求达标排放(2)未实行许可证者,要求达标排放 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有一张或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有两 4、行政处罚 一张以上行政处罚决定书张或两张以上行政处罚决定书 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有下列违法行为情形之一: (1)以规避环境监管为目的的排放式排(1)以规避环境监管为目的的排放式 放废水;排放废水; (2)污染防治设施拆除或长期闲置或污(2)污染防治设施拆除或长期闲置或

染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小于90%),时间1污染防治能力严重不足(小于90%),5、重要环境个月以上;时间1个月以上;违法行为(3)门生废水、固体废物,但无经验收(3)门生废水、固体废物,但无经验 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未提供或委托给收合格的污染防治设施或未提供或委 有相应资质的运营企业;托给有相应资质的运营企业; (4)某一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逾期(4)某一违法行为,经责令改正,逾 仍未得到改正;期仍未得到改正; (5)限期治理任务未能按期完成。(5)限期治理任务未能按期完成。 评价标准指标 A类(一般适用东部地区) B类(一般适用中西部地区) 一般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一般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3人以下死亡;(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 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较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较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重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重大环境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 环境受到污染;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 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以下的; 6、突发环境(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系统能够分为两个子系统: ⑴第一个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 要素; ⑵第二个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 等要素。 2.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⑴人类行为的定义: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 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⑵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人类适应环境,同时改变环境;②多样性:人类行为存在 各个不同的侧面;③动态性:人类行为处于变化之中;④指向性:人类行为有自己的逻 辑性,指向特定的目标;⑤可控性:人类有意识的操纵和调剂自身行为,使其朝着目标 前进;⑥进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持续的进展过程;⑦整合性:人类行为必须整合各方 观点加以综合研究。 ⑶人类行为的分类: ①依范畴:狭义(指能够观看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广义(除包括狭义行为之外,还包括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 ②先天或后天:本能行为、适应性为 ③行为主体:个体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 ⑷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①人类多习得行为,而动物多差不多行为; ②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推测,而动物的行为较少变化,较易测知。 ③在后天获得的行为中,动物多制版式行为,而人类则多摸索及学习的行为。 ④人类的学习及适应行为时传播的及累积的,因此有文化。动物因为无传播及累积,不能将他习得的行为传至下一代,因此无文化,一切的行为,从上一代至下一代均需重新开始。 3.环境阻碍行为的定则 ⑴各年龄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改变阻碍行为的进展及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凡是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进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阻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身心进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阻碍较少。 ⑵环境转变程度极大,或专门不良,阻碍个人的行为较多。环境之转变程度轻微,或对个人而言损害不太重大者,阻碍个人行为的改变较轻。 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许多个人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会形成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⑷幼年时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专门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专门好,其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偏差依旧存在。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多维框架 生理—心理—社会框架 ⑴此架构的差不多假设为:①有三层面可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②这三层面可视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系统之概念;③此系统包含多重系统,从最小到最大,阶层式组织起来;④此系统连续与其它生命系统互动(有生命或无生命系统)。 ⑵生物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个体/配偶、家庭、文化、邻里学校、生物圈、生态学(自然环境)维度。 ⑶两个分析视角:①当前视角:分析这三个层面如何阻碍目前情况的状态;②进展视角:这些系统的互动如何引导(阻碍)目前情况的进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GB 3838—2002 代替GB 3838—88, GHZB 1—1999 2002-04-28 发布2002-06-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4.标准值 5.水质评价 6.水质监测 7.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 表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制 表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制 表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表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良好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地表水水质特点和环境管理的需要进行选择,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本标准项目共计109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80项。与GHZB 1—1999相比,本标准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引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等七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按本标准对地表水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根据水环境功能按本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近海水功能区水域根据使用功能按《海水水质标准》相应类别标准值进行管理。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及与城市污水水质相近的工业废水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案(3)(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课标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分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活动建议:联系实际,撰写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守则;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分析各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成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学习为主,开展阅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 难点:对环境问题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 四、教法、学法与教具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讨论法、阅读法 3.教具:多媒体计算机、剪报等 五、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重点是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其危害及成因,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为了体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上主要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学生可以针对课件中的资料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平等的气氛下交流、讨论,得出共识,使学生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培养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恰当的探究内容,设置探究情境,开展探究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信息量大,动态性强的优势,在课件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思考探索、思考提供素材。教材第一个探究材料,比较新颖,应充分应用它,在于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下面的学习建立心向。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使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在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同时,特别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环境问题,引入深圳的环境问题案例,如深圳的大气污染与酸雨、深圳河的污染等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分析,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深刻掌握温室效应的原理,自己制作了动画,以利于突破难点。学生容易掌握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后完成知识网络。及时填写事先发下的纲要信号表格。 课件以超链接形式制作,操作灵活。课件中提供了板书设计幻灯片以及课堂小结幻灯片,供师生共同填空完成,便于建立认知结构,形成知识网络。课件后面还提供了课堂反馈,有选择题、综合题两类,可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当时的秘书长加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UDC614.7(083.75) GB3838-88 代替GB3838-83 (1988年4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 1988年6月1日实施)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国领域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适用功能的地面水水域。 1 水域功能分类 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有季节性功能的,可分季节划分类别。

注: 1)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景值特征做适当调整的项目 2)规定分析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达不到基准要求 3)试行标准 2 水质要求 本标准规定不同功能水域执行不同标准值,地面水五类水域的水质要求按表1执行。 2.1不得用瞬时一次监测值使用本标准。 2.2标准值单项超标,即表明使用功能不能保证。危害程度应参考背景值及水生生物调查数据,硬度修正方程及有关基准资料综合评价。 3 标准的实施 3.1本标准由各环境保护部门及水资源保护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 3.2各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城建、水利、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根据流域或水系整体规划,结合水域使用要求,将所辖水域划分功能类别、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按相应的标准值管理。 3.3划分各水域功能,一般不得低于现状功能。需要降低现状功能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4排污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不得影响鱼类回游通道及邻近功能区水质。 3.5渔业水域,由各级渔业行政部门按TJ35-79《渔业水质标准》监督管理;生活饮用水取水点,由各级卫生防疫部门按GB5749-85《饮用水卫生标准》监督管理;放射性指标执行国家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 3.6本标准项目不能满足地方环境保护要求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订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4 水质监测 4.1监测取样点,应布设于各功能区代表位置。

5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5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一、赤潮问题 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产生赤潮的原因 a.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b.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 赤潮的治理 对有害赤潮的治理,物理方法有隔离法、超声波破碎法、电磁波处理技术等,化学方法有用除莠剂直接杀灭法、絮凝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生物方法有营养物质竞争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术等。 二、海水富营养化 这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d.带来危害: 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相关知识点海洋资源主观题解析) 三、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原因 a.影响 ①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b.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

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四、酸雨 (1)酸雨带来的影响 ①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请查看高二文科地理知识点) (2)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五、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 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①控制抽取地下水;②实行雨季回灌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唯实论:从宏观方面分析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个人之上、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代表人物:迪尔凯姆) 社会唯名论:强调个人及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即个人行为的意义大于社会(环境)。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决定意义。(代表人物:韦伯) 前意识:包含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无意识: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的欲望。 本我:位于人格的核心,是个体完全意识不到的部分,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快乐和满足,它不符合逻辑,缺乏道德观。 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运行着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功能。遵行“现实原则”,审视本我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原则”。 生本能:通常被称为性爱或性,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机体带来愉快。 死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的本能。它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的、即死亡的状态。 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无意识的最重要部分不是源于个体的个人经历,而是源于人类遥远的过去,这便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对所有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来说大致是一致的。 最近发展区: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积极关注:当自我意识出现后,婴儿就开始产生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 印象管理:当个体与他人接触时,个体会试图通过操作情境、仪表和举止等,控制或引导他人对他的印象。这种个体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自我效能:由于父母和其他人的鼓励,一个人很有可能发展自信,也就是他们能够按照特定情境的要求表现其行为。 表出行为:指儿童通过其行为表现出其有情感问题。 高峰体验:这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神秘的超越感。有高峰体验的人视整个宇宙为一个统一体,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感到自己很渺小同时又力大无比,他们接纳一切,同时对自己的行动和知觉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自我决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前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3838一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根据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将本标准中“地面水”改称为“地表水”。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划分为基本项目和特定项目。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是满足规定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水质要求。特定项目适用于特定地表水域特定污染物的控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环境管理的需要自行选择,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增加了粪大肠菌群、氨氮和硫化物三项基本项目指标,删除了总大肠菌群一项指标,将苯并(a)芘改为特定项目,同时修订了水温、凯氏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个项目的标准值。 本标准项目共计75项,其中基本项目31项,以控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为目的的特定项目4项,以控制地表水I、II、III类水域有机化学物质为目的的特定项目40项。 本标准与《海水水质标准》均为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近海水域相连的地表水河口水域,按功能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相应类别,近海功能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的相应类别。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各类水域进行监督管理。对批准划定的单一渔业保护区、鱼虾产卵场水域按《渔业水质标准》进行管理。对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管理。 本标准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GB3838一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12941一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同时废止。本标准首次发布为1983年,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运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地表水五类使用功能,规定了水质项目及标准值、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2 引用标准 本标准表4和表5所列分析方法标准和规范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第1节 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案1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与环境的关系,并能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能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来获得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2.通过“对话”讨论来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描述,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与环境之间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人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建立了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歌曲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阅读材料:联合国将“人口、发展与环境”定为21世纪第一个“世界人口日”的主题。资料表明,人口的快速增长、过度消费、浪费和资源匮乏正在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饮用水的短缺,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农作物的减产使人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阿拜德在2001年“世界人口日”致词中说,生活在地球上的几十亿人拥有同样的梦想:安全的生活、充裕的空间、……我们只有有限的时间来纠正威胁地球的不平衡,不管

你是谁,不管你生活在哪里,每一个人都有这份责任。 动画展示:热带雨林、全球沙漠化、垃圾场、清澈的河流和被工业污染的河流 设计意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展现给同学们的是草原上如诗如画般的美景,牧羊姑娘愉快的心情。而阅读材料和动画展示马上使人联想到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的呼吁。创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立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新课教学作准备。 (二)新课教学 活动:讨论并模拟环境与人类的对话----谈谈你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 环境:我是人类的家园,为你们提供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离开了我们,人类将无法生存。 人类:我们依赖于环境而生存,我们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影响和改变着你们。 环境:你们改变着我们,可你们不顾环境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无节制的排放垃圾,使我们不堪重负,总有一天我们会变成一个垃圾场。 人类:那你们不也经常会沙尘暴,使我们无法正常生活;泥石流冲毁我们的房屋等。 环境:因为人类不合理开发土地、乱砍伐森林,使我们表面的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地生产力下降。黄土高原就是例子,原本,这里的森林约有4.8亿亩,覆盖率为53%,由于先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开垦,致使今天这里43万平方千米的高原上,形成了沟壑纵横、茫茫荒原的景象。 环境:人类认为自己作为改造环境的主要因素,有着“人定胜天”的思想,认为有能力与自然相抗衡,你们却忽略了环境的承载力以致于环境破坏的种种恶果附加在你们的身上。 人类:原来我们影响和改变着你们,与此同时,你们也总将这些影响和变化反作用于我们。 环境:我们还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学.科.网Z.X.X.K] 人类:我们得到环境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通过新陈代谢归还给环境了。 环境:尽管我们象一个巨大的仓库,存储了丰富的资源,但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长,总有一天会被你们用完的。 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你们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 教师:通过你们的对话,总结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了各种资源,同时也要接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人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生活和生产等活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同时,环

我国目前主要主要环境问题及治理

我国目前主要环境问题及治理 一、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我国作为当今世上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受恶劣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每年的GDP都将损失7%~20%,环境问题已经升级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将会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一)、大气环境 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依旧未放在心上。 (三)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而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则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的损失。 (四)工业污染 应该说,当今社会诸多的环境问题多半都是由各国大肆发展重工业基地而忽略环境的保护所造成的,各大重工业产业都是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把由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统称为工业污染。它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构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这些污染若不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理,将会对人民正常生活条件造成严重破坏,后患无穷。 二、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综合上述所说,环境问题看似不起眼,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国家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的,现今的种种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将会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是我们必须致力解决的问题。 (一)预防措施 1、大力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大力植树种草,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 2、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全民发动,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养成环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课程报告 题目女性权利与安全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班级B151302 学号 B15130210 姓名陈丛 指导教师王洪亮

女性权利与安全 很久很久以前,当社会还是母系社会的时候,女性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极高的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生活主要靠女性的采集生产活动来维持,女性孕育抚养孩子,所以孩子跟母亲姓,跟母亲生活,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女性的地位占据了优势。这个时候的女性拥有绝对权利,主要的敌人也还是洪水猛兽一类,并且有男性族人的保护。可当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父系社会取代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男性慢慢成为社会的主导,几千年以来,这个社会形态不断地发展,母系社会也再无翻身的机会。社会形态的形成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男性越来越强大,而女性的地位越来越卑微低下,这样一来女性的权利与安全问题愈发明显。 在古代,中国自古以来除了武则天以外并无一例被记载过的女皇帝的例子。皇权,一定属于男性,而女性只是皇权贵族的消遣品。美人,无论出身贵族还是贫民一定会被进献或是用来维系家族权益,女奴的性命则更为悲惨,只是几文钱的事情,穷尽一生也没有任何权利自由可言。 在现在,女性更是成为整个社会中的弱者,她们的权利与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现在的家庭中最容易发生也是对女性安全威胁最大的问题。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对大多数是男性,包括侮辱谩骂、殴打、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冷暴力等等,他们对妻子大打出手,恶语相向,对妻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伤害。我们最不陌生的例子就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的前妻Kim在微博上传了多张照片,称遭到家庭暴力,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四次开庭审判,最终判李阳支付Kim几百万的赡养费。家庭暴力要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种角度去分析。现在很多的舆论媒体并没有摆正他们的社会价值观,有一则丰胸广告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只有挺起胸,你才能抬起头。当这则广告出来后,有不少人认为广告有明显的带有歧视女性的意味,似乎女性所有的价值仅仅在于她的胸围是否够大,而她的学识、才干、能力等全被忽视了。这样无形中给人一种误导:女性的存在只是为了让男人赏心悦目。社会没有将女性放在一个独立、平等的位置上,也没有很客观地看待女性外表与内在之前的平

1.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 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5. 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难点:概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提问:1.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展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2011年已突破70亿。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我国人口的增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感受我国人口的飞速增长,了解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3)面对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教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方面: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在环境中: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性别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①母亲的年龄;②体重;③身高;④孕史 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比如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和倡导者的角色。 13.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数量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依恋的类型: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忽视:严重地或长期地、有意或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够饮食、衣服、住宿、教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百科名片求助编辑)该标准适用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主类能的地面水水域。根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将我国地面水划为五类:I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类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III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类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IV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V 类区。 目录 前 言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水域功能分类 4 标准值 5 水质评价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展开 前言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水域功能分类 4 标准值 5 水质评价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展开 前言编辑本段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根据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将本标准中“地面水”改称为“地表水”。 本标准将标准项目划分为基本项目和特定项目。基本项目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是满足规定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水质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渠道、. 要求。特定项目适用于特定地表水域特定污染物的控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环境管理的需要自行选择,作为基本项目的补充指标。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增加了粪大肠菌群、氨氮和硫化物三项基本项目指标,删除了总大肠菌群一项指标,将苯并(a)芘改为特定项目,同时修订了水温、凯氏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环境教学案鲁教版选修6

第一节人类环境 环境及其分类 ———————情景导入先思考——————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的家园。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 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才惊讶地发现,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 中,唯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 上的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大气和水,使我们的地球成为一颗蔚蓝色 的星体、充满生命的星体。我们透过澄澈的阳光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天地间一片云霞蒸腾、吐故纳新,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拂,叠翠的山峦、明净的河水、蔚蓝的天空永远向人类展示着勃勃生机。这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思考探究:我们所说的人类环境是指材料中所描述的环境吗? 提示:不是。材料中描述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我们所说的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基础知识要记牢—————— 1.环境的概念 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含义由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又称天然 环境 是指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需要,对自然环 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环境,又称人工环境 分类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 和地质环境等 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 境和旅游环境等 变化地球上纯自然环境已不多见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活动在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环境概念的理解 我们讨论的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周围一切事物,即围绕着人群的空间,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生物科学和生态学通常所称的环境是以生物为中心的,环境就是围绕着生物有机体的周围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主体的不同,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或成分均可互为环境。人类与生物之间就是互为环境,离开中心事物的环境是没有意义的。 “环”,环绕,指周围;“境”,境况,指事物的境况。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以人为中心事物,周围事物就是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以生物为中心事物,周围事物就是其他非生命物质。 二、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易误辨析] 天然环境并不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地球上的每一个地区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痕迹。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都可称为天然环境。例如,原始森林受酸雨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由于森林的原始生态功能没有发生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