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无答案版)

四川省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无答案版)

四川省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无答案版)
四川省教育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无答案版)

2014年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

()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四书指的是;而五经指的是

和,简称为“”。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法国的蒙田和()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第二步叫,第三步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二是()。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内发论的观点。

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等不同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

7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发展他们鉴赏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

()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和()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

()。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

定:。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关系。

101、师生在人上是()的关系。

102、课业及进程是指:。

10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

105、课程结构的编制是指:。

106、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

107、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108、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管理。109、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和。11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

111、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培养的课程。

11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课程可分为()三种类型。113、从课程制定者角度,课程可分为()三种类型。114、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一般称为()。

115、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即()。116、从狭义上理解,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是()。

11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

118、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

11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120、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121、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122、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123、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124、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125、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126、教学过程阶段的中心环节是:。

127、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法中贯彻:。12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12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130、《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13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132、《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13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134、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称为()。135、学校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136、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思想。137、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来说明教学过程。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等方面。

139、智力的核心是()

140、实质教育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41、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14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143、根据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叫()。144、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

14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146、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147、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148、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149、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

150、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15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15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153、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154、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155、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156、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157、备课的内容包括:(。)

158、常见的教案有()三种。

159、根据教学任务可将课的类型划分为()两类。

160、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161、综合课由()等部分组成。162、考试的方式有()两种。

163、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164、学业成绩的评定可以彩()两种形式。

165、常用的记分法有()两种

166、等级制记分法包括()。

167、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16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高于北京的()。169、外部分组包括()两种。

170、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

()来编班。

17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172、教学策略按构成因素可分为()。

173、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

1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17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反映了德育的:。176、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17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18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181、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182、狭义的学校德育即指()。

183、学校德育具有()等特点。184、德育内容主要由()等构成。185、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的统一过程。

186、德育过程由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87、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发展的()。18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18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190、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19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德育方法是()。192、说服法包括运用()进行说服的方式和运用()进行说服的方式。

193、榜样包括()。

194、陶冶主要包括()等。

195、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等能力构成。

19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197、“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199、在德育认知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问题中做()。200、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201、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202、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

20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教育和教学行政组织单位是:。

204、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205、在19世纪初期出现“导生制”的国家是:。

206、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支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

207、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并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目标融为一体,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式,称为班级:。208、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209、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21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21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21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

《》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

213、在19世纪初斯,英国学校出现了(),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14、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215、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216、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21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是()。

218、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目标管理方式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的。

219、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我们把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3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

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6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20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22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3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4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26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7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28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29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3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1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32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3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3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5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36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37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 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臵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是规范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 8 小时,小学不超过 6 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检查一次.

11.参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 ,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

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 不停止执行.

16.《》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

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 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

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

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

A,《教育法》 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

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

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二是,三是。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公共知识笔记大全(pdf豪华版)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真题】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四川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作答客观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作答非客观题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钢笔或圆珠笔等。书写时字迹要工整、清晰,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书写时严格按照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中务必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损。不得将试卷及答题卡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参考答案:B 2.我国传统教育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是(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师和学生 参考答案:A 3.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了一切学生 C.促进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D.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答案:C 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A 5.对有些家长而言,学校起了照管儿童的功能,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性功能 参考答案:D 6.个人不位的教育功能取向主张培养( ) A.自然人 B.社会人 C.公民 D.文化人 参考答案:a 7.提出“泛智”教育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的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参考答案:B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总结归纳 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着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着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着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600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 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 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 教育活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3、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D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打印版)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三部分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 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 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 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4、法律实施中的相关概念 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律适用的要求:准确,指适用法律时,事实要调查清楚,证据要准确;合法,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时要合乎国家法律的规定,依法办案;及时,指司法机关办案时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遵守时限。 法律适用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它不属于物质关系,而是一种思想关系。 违法的分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违宪行为。 5、宪法的基本理论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宪法的政治特征:宪法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宪法是对民主政治的保障;宪法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宪法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西方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16日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3.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 4.学生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失德行为。( ) 5.在幼儿园教学中,为了体现“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主动为幼儿选择游戏和课程。( ) 6.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制约着师生的教学行为。( ) 7.从总体来看,人的发展是一个“给定”与“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 8.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制约,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指引性。( ) 9.新课改后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 10.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 11.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 12.人本主义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心理疾患者能自由地实现他自己的潜能,成为功能完善者。( ) 13.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而采用的适应性教学,其追求的是维持学生学业上的平等。( ) 14.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解释,整合就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 15.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儿童道德先要教他们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1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 17.通过对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而确认某特殊事例隶属于该原则之内,该种学习即是奥苏贝尔提出的上位学习。( )

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 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 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 与教学组织的规范) P3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 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 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 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 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2)独立形态时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 - 1 -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1、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活动。下列不符合实践的特点的是()。 A、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是人类获得成功的基础,具有必然性 2、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关于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方向,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从僵化走向灵活 B、从法治走向人治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 3、暴雨或特大暴雨的袭击常会造成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面对这些可采用的工程措施包括包括()。(多选题) A、修筑堤坝 B、修建分洪区 C、修建水库 D、整治河道 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面的价值要求。 A、B、民族C、社会D、公民 5、《论衡》是王充所作是一部关于()的哲学文献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浪漫主义 D、社会空想主义 6、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资料 D、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实践的特点包括:(1)客观物质性;(2)自 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4)直接现实性。D选项必然性不属于实 践的特点。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B。解析:行政管理方式创新,主要包括一下内容:(1)从僵化走向灵活;(2)从人治走向法治;(3)从封闭走向开放;(4)从 权力导向走向规则导向。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BCD。解析:面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采 取修筑堤坝、修建分洪区、修建水库、整治河道等工程措施。故本 题答案选ABCD。 4、【答案】C。解析:党的报告分别从、社会、公民三个层次,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凝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本题答案C。 5、【答案】A。解析:《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一部著作,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檄文,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的 哲学文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故本题答案为A。 6、【答案】C。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 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 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四川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二) 1、2015年8月5日,中国首条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中国 民航目前一条连通非洲大陆的航线。 A、乌干达 B、冈比亚 C、喀麦隆 D、肯尼亚 2、我国提出要转变现有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比 下列不属于“三高”的是()。

教育公共基础 知识点总结.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0、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1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 CA×100。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

和准备律。 1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1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1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_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2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2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22、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23、“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2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5、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6、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27、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最新《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汇总 注:此资料是根据最新版教材,大纲,整理而成(含参考答案),掌握本资料重点,考试必过。 一、考试认识 竞争激烈的考试,离不开考试的指定范围和考试大纲,其中主要的内容虽然各地区考试的形式不同,但是重点一般是相似或相近的!本次汇总的试题库附有参考答案,请各位需要好好的参考! 二、复习方法: 针对这样的情况,经过我们已经考过人员的总结,相对有效而可行的复习方式为:对内容简单了解后,对试题的攻克,进行多方面的试题训练,也就是说先多做试题,然后在试题中,碰到未知、不明确的通过资料进行补充、强化。原因在于:单一的看书,效率很低,也记不住。往往是看一遍忘一次。通过试题的强化训练,在试题中你会发现,主要的内容,重要的,都会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这样对于提高效率是比较重要的! 题库套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B )。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 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2.( C )主张“道法自然”。 A.孟子 B.苟子 C.老子 D.韩非子 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 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抽象直观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 A.中国的陶行知 B.美国的杜威 C.英国的培根 D.俄国的加里宁 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B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 B )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记最新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教育及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P3)※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及教学组织的规范) 3、更狭义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德育) 二、教育的要素(P3-P4)※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教育者的基本特征: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受教性(受教性是人的身心发展和动物的省心发展的本质区别)。 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4、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来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作用及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三、教育的形态 含义:由教育三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一)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非制度化的教育及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没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生产及生活高度一体化(人类学校教育以前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促进人类教育文明的发展。 (二)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特点: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七)

2020年全国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 拟卷及答案(七)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2.斯巴达和雅典两种教育体系出现于欧洲的( 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1日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4.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B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B )。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 )。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7.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B )。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8.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C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D )。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 )。 A.道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B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生产力 C.文化 D.军事 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B )。

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笔记全讲解

公共基础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以及答案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以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复习,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 1、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答案:D 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答案:B 3、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学生( )。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 答案:D 4、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答案:B 5、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 答案:D 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二) 1、1903年,在美国出版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答案:A 2、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答案:C 3、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答案:A 4、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整理 (1)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第一节教育概述 (3)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4)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5)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7)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7) 第二节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7)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 (8)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功能 (8)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 (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8)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9) 第一节教师 (9) 第二节学生 (10)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0) 第四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0) 第五章课程 (11) 第一节课程概述 (11) 第二节课程改革 (13) 第三节新课程带来的变革 (14) 第六章、课堂教学 (15) 第一节教学 (15)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17) 第三节教学策略 (18) 第七章、学校德育 (19) 第一节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 (19) 第三节德育过程 (19) 第三节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 (20) 第四节德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20) 第八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1) 第一节班级概述 (21)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与原则 (2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22)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 (22) 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22) 第二节心理发展理论 (22) 第三节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四节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4)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25) 第一节学习概述 (25) 第二节学习理论 (25) 第三章学习迁移、记忆和遗忘 (30) 第一节学习迁移 (30) 第二节记忆 (31) 第三节遗忘 (32) 第四章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33) 第一节学习策略 (33) 第二节知识 (34) 第三节技能 (36) 第四节问题解决 (36) 第五节品德 (37) 第五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38) 第一节学习动机 (38) 第二节归因 (39) 第三节注意 (40) 第六章个别差异与教育 (40) 第一节人格差异 (40) 第二节认知差异 (41) 第三节学困生 (41)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42)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 (42) 第三部分教育法学 (44) 第一章法与教育法 (44) 第一节法的概述 (44) 第二节教育法与教育法规 (44) 第二章教育法律关系 (45) 第一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类型 (45)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46) 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46)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6) 第三章教育法律规范 (47) 第一节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类型 (47) 第二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47)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48) 第四章教育法制过程 (48) 第一节教育立法 (48) 第二节教育法规实施 (48) 第三节教育行政执法 (49) 第四节法律制裁 (49) 第五章教育法律责任 (50)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库400题及答案

范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 1/ 6

库400题及答案 202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题库 400 题及答案 1.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D ) A 熟悉教材 B 分析教材 C 概括教材 D 理解教材 2.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C ) A 教学目的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 教学方法 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B ) A 温故而知新 B 不陵节而施 C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学而时习之 4.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B )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A ) A 教学任务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规律 D 教学原则 6.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C ) A 布置作业 B 检查作业 C 课外辅导 D 课后练习 7.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D) 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8.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A ) A 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难度 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的结构,称为( C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阶段 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B ) A 分组教学 B 个别教学 C 道尔顿制 D 班级上课制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 3/ 6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 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B.具体化 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共基础知识笔记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