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麝香是中国的特产,《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

品。梁陶弘景《本草集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历代著作均有记载。麝香以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痫,外治跌打损伤及疮毒等症而著称[1]。在国家药典中,有10%的中成药需用麝香,北京和上海应用麝香配伍的中成药达1/4以上。目前京沪两地医药界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的中成药主要有苏合香丸、紫雪散、周氏回生丹、牛黄清心丸、第一丹、西黄丸、六神丸等。这些用麝香酮代替天然麝香制成的中成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小儿高烧、急性肠胃炎、跌打损伤、五宫科炎症、乳腺炎、淋巴结核、扁桃腺炎、腮腺炎等疾病均收到良好疗效。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学名为3-甲基环十五烷酮,分子式为C16H30O,分子量为238。其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具有麝香的特殊香味,熔点为33℃,熔化后呈黏稠状液体,沸点为130℃/1.6kPa,相对密度为0.9200~0.9268,折光系数为1.479~1.489,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油类溶剂。雄性麝鹿生殖腺的分泌物(即天然麝香)经水蒸气蒸馏可分离出麝香酮,干燥后为红棕色的粒状物[2]。麝香酮可作为香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沉柔、令人愉快的强烈麝香香气,而且能使香精具有高雅、润和的香气,是不可多得的高级调香香料。同时,麝香酮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麝香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北京医药界首先把

麝香酮单独制成气雾剂和含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冠

心病,缓解心绞痛。

1麝香酮药理活性

1.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大鼠多次灌服麝香酮5mg/kg剂量能明显地缩短戊巴比妥钠引起的睡眠时间。这并非是直接兴奋中枢,而是由于麝香酮激活肝微粒体药物转化酶的作用,加速肝内戊巴比妥钠代谢失活的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反,如果麝香酮剂量为100~500mg/kg,可使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延长。故麝香酮小剂量兴奋中枢,大剂量则抑制中枢[3]。1.2抗痴呆作用

研究表明,东莨菪碱所致痴呆大鼠的胸主动脉Ca2+摄取量明显减少。而低、中、高3个剂量的麝香酮均可促进痴呆大鼠胸主动脉Ca2+摄取,其促进作用与改善痴呆动物的学习记忆情况相一致。说明麝香酮是通过促钙内流增加细胞内可用性钙达到其改善学习记忆的目的。对于由于细胞内可用性钙低于生理水平所致之老年性痴呆有显著的疗效[4]。1.3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人工合成麝香酮能溶解家兔的红血球,用麝香酮处理后血小板的凝集率明显下降,并与药物浓度有关。1次腹腔注射100mg/kg,麝香酮能明显降低ADP

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

麝香酮能影响血小板收缩蛋白功能,使血凝块不能正常收缩,明显延长家兔凝血时间[5]。

1.4抗早孕作用

小鼠每日皮下注射麝香酮20mg后,在不影响孕鼠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以及末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情况下,表现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且随孕期延长,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2004000278)[收稿日期]2009-10-28

[作者简介]马丽锋(1978-),女,讲师,主要从事制药与药物

合成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1.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6;2.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

马丽锋1,郝六平1,李丽娟1,陈慧1,马吉海2

[摘

要]麝香酮(3-甲基-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

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概述了近年来关于麝香酮的药理和合成情况。

[关键词]麝香酮;药理;合成[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95(2010)

02-0011-04

第33卷第2期2010年2月Vol.33No.2Feb.2010

抗孕作用更趋显著。部分注射麝香酮无效的孕鼠,当第十天剖腹检查时,其胚胎发育正常,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麝香酮的抗孕作用并非动物中毒所致。有实验指出,麝香酮阴道给药后在子宫和卵巢中的分布量比静脉注射或口服有显著增加,并且孕鼠比末孕鼠更为明显。说明麝香酮对在位子宫与妊娠子宫具有一定的吸收专一性,同时,阴道给药为抗早孕的适宜给药途径[6]。

1.5抗肿瘤作用

天然麝香和麝香酮对一些腹水瘤、实体瘤、肉瘤以及白血病等瘤谱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有实验报道,天然麝香和麝香酮对小鼠艾氏腹水瘤及白细胞呼吸抑制率均高于正常小鼠抑制率。从实验结果表明:麝香酮对离体动物癌细胞有破坏作用,对动物肿瘤组织的细胞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未能观察到疗效[7]。

2麝香酮的药动学和毒性实验

用氘标记法示踪研究麝香酮的体内代谢过程表明,麝香酮口服给药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二室模型来描述。脑组织和血浆中麝香酮的消除速率常数分别为0.56h-1和0.45h-1,表明麝香酮在脑内和血浆中消除快(脑内浓度的下降略快于血浆浓度),因此,不会有麝香酮在脑内蓄积的现象产生。同时,麝香酮经小鼠灌胃和静注后也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单次静注其分布半衰期是1.4min,单次灌胃吸收半衰期是12.6min。说明该药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为用于急症提供了实验依据[8]。

麝香酮的毒性实验表明,腹腔注射药液72~300mg/kg的小鼠,10d后普遍出现上腹部脏器黏连,肝脏萎缩等症状。当剂量降为38.8mg/kg,未见明显症状。亚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大鼠分组每日腹腔注射55.56和27.78mg/kg,连续20d。结果表明前者对大鼠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肝脏都有一定的影响,临床每日用量9mg为安全量,对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但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注射5~15min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奇痒感,继而出现眼睑部水肿。也有注射30~50min后出现反应者,反应时间一般为30~60min,个别也可在120min后恢复正常,但通过口服和吸入剂给药时副作用很少。

先前有报道称麝香酮是一种遗传毒物。但另有实验表明,麝香酮不是一种遗传毒物,而是一种较强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诱导剂。在致突变物和致癌物代谢活化的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使前致突变物(前致癌物)代谢活化为具有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的代谢产物。结果证实,麝香酮能够通过影响诱导代谢酶(CYP1A)使前诱变剂/前致癌剂苯并(a)芘的遗传毒性作用增强[9]。

3麝香酮的合成

麝香酮的用途广泛,但天然品来源有限且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人工合成来加以补充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于是,麝香酮的人工合成吸引了众多化学家的兴趣,对麝香酮的人工合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应用成果。同时,开发可应用于生产的光学活性麝香酮合成工艺,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3.1消旋麝香酮的合成研究

1906年Walbaum从天然麝香中分离出一个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酮类化合物,引起了众多化学家的兴趣。1926年Ruzicka确定了这一个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为3-甲基环十五酮,俗名麝香酮。自此,麝香酮的人工合成成了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自1933年首次合成了消旋麝香酮至今,人们对其人工合成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合成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通过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二是通过大环化合物扩环或缩环。

3.1.1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合成麝香酮

开链化合物分子内闭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Emmons-Horner反应闭环法;羟醛缩合闭环法;醇酮缩合闭环法;Dieckmann缩合闭环法;分子内酰化闭环法;自由基加成闭环法;prins反应闭环法;分子内1.3偶极加成闭环法;端炔氧化偶联闭环法;分子内亲核取代闭环法等[10]。

如用Emmons-Horner反应闭环法可合成麝香酮。Mhaskar等[11]用10-十一碳烯酸为原料合成了Wittig试剂,并用Wittig改良法闭环,再用MeMgI加成得到了麝香酮。该法主要优点在于原料廉价易得、操作安全、产率较高,可达到80%,如图1所示。

图1Mhaskar设计的麝香酮合成路线

这种方法也称为α,ω-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分子

河北化工

·12·第2

·13·第2期马丽锋等:麝香酮的药理与合成研究进展

内关环法,此方法是合成麝香酮较早也较常用的方

法,由于使用的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制备步骤多且分子

内环化时方位选择性低,所以总产率往往较低。10-

十一碳烯酸来源于廉价易得的蓖麻油的主要水解产

物,李权等[12]以10-十一碳烯酸和丙酮为原料合成

2,15-十六烷二酮,再经环合得到麝香酮。虽然合成

路线较短,但2,15-十六烷二酮的环合困难致使总产率较低,仅达到14%。

3.1.2大环化合物扩环合成麝香酮

大环化合物扩环合成麝香酮的方法主要是十二元环扩环和十三元环扩环[13,14]。

环十二酮由于价廉易得成为合成消旋麝香酮和R-(-)-麝香酮的首选原料,其扩环合成麝香酮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先在α-位引入一个异丁基结构的侧链,再关环得到麝香酮。二是不经生成环中间产物而直接扩环成十五元环。这种方法进一步简化了麝香酮的合成,但需预先形成内酯结构或α-位有烷氧羰基存在。Trost设计了一条构思巧妙的合成麝香酮路线;适当取代的环十二酮先经具有区域选择性的Bacyer-Villiger氧化得到内酯,然后经分子内碳负离子对内酯羰基的亲核进攻而扩环成十五元环,进而获得麝香酮,如图2所示。

图2Trost设计的麝香酮合成路线

3.2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

1926年瑞士化学家Ruzicka确定麝香酮分子结构为3-甲基环十五酮。1951年成功合成出天然R-麝香酮,1989年Pickenhagen报道了麝香酮对映异构体的制备及其各自的香气特征,发现S-麝香酮香味不饱满且较弱,而R-麝香酮的香味饱满且强烈。目前,光学活性麝香酮合成仍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1997年,陈望忠[15]等用分离中间体3-甲基环十五-2-烯酮的异构体得到(E)-3-甲基环十五-2-烯酮,(E)-3-甲基环十五-2-烯酮用Ru手性磷配合物作为不对称催化剂进行氢化得到R-麝香酮。1999年,Aerakis、Alexansre等利用对映异构选择性共扼加成,用Cu和2%手性亚磷酸配体催化二乙基锌与环十五烯酮加成,以53%的产率得到79%的R-麝香酮,如图3所示。

图3Aerakis设计的R-麝香酮合成路线

2000年,LeffyA.Arnols等用铜-氨基磷酸酯

络合物对二烷基锌烷试剂与环烯酮的加成进行对映异构选择性催化制得R-麝香酮。2002年,YongHyunChui等,在三铜甲苯混合物催化下,用具有C

2对称性胺的二奈酚亚磷酰胺配合物诱导以二烷基锌试剂对大环化合物1,4加成得到R-麝香酮。2002年,

YooTanabe[16]等用绿色环保型催化剂TiCl

-Bu

N对羟醛缩和反应催化制得了R-麝香酮,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合成脱氢麝香酮。脱氢麝香酮的产率达到62%,纯度为97%。该方法不但原料易得而且绿色环保,是

环境友好型反应。其缺点是TiCl

遇水、遇氧易分解,所以反应条件较苛刻,要求严格无水无氧。

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主要有3种方法[17]:⑴手性源的不对称反应法;⑵不对称催化反应法;⑶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反应法。这3种合成光学活性麝香酮的方法各有特点:⑴手性源的不对称反应法是利用手性源不对称反应合成光学活性的麝香酮,就是利用光学纯的原料,经过构型保持的反应使手性进入产物中;

⑵不对称催化反应法是在底物进行不对称反应时加入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它与反应底物形成高反应活性的中间体,催化剂作为手性模板控制反应的对映面,经不对称反应得到新的手性产物,而催化剂在反应中循环使用,达到手性增值或手性放大效应;⑶手性助剂的不对称反应法是借助于手性助剂与反应底物作用成为手性中间体,经不对称反应得到新的反应中间体和原手性助剂,回收手性助剂,得到手性麝香酮。

[参考文献]

[1]孙蓉,王任卿,于晓,等.麝香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5,24(5):296-297.

[2]粱兆,张意宽.人造药用麝香的应用和合成[J].陕西中医,1999,20(4):184-186.

[3]郑希林.麝香药理及代用品的研究近况[J].山东中医杂志,1991,10(2):42-43.

[4]黄丽萍,黄敬耀,涂秀英,等.麝香酮抗痴呆作用的药理学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4):21-23.

[5]郝吉福,程怡.麝香的药理学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4):248-249.

[6]蔡青青.人工麝香微胶囊准备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4.

[7]张联合,刘仲则.人工合成麝香酮(Ⅰ)的药理临床研究及含有(Ⅰ)制剂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J].北京医药,1993,(1):11-14.[8]陈文垲,黄玉芳,王海东.麝香“归经入脑”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报,2004,2(4):288-291.

[9]鲁文清,RichardGminski,VolkerMerschSundermann.运用彗星试验检测麝香酮对苯并(a)芘致DNA损伤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1):10-13.[10]李

全,刘复初.麝香酮的合成进展[J].合成化学,1998,6(1):19-28.[11]S.Y.Mhaskar,

R.Subbarav.

Synthesis

of

(R,S)-muscone

from10-undecenoicacid[J].J.Am.Oil.Chem.Soc.,1992,69

(8):837-839.

[12]李全,刘复初.麝香酮合成的新路线[J].合成化学,1997,5(8):

350-356.

[13]王大升,王道全,周长海.麝香酮和麝香酮的自由基扩环合成法

[J].化学学报,1995,53(14):909-915.

[14]王宁,方云进.麝香酮的合成进展[J].浙江化工,2007,38(11):

29-31.

[15]陈望忠,陈邦华,焦克芳.人工合成麝香酮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

杂志,1992,23(1):37-39.

[16]YooTanabe,NoriakiMatsumoto,TakahiroHigashi,etal.

Direct,practical,andpowerfulcrossedaldoladditionsbetweenketonesandketonesoraldehydesutilizingenvironmentallybenign

TiCl4-Bu3N

reagent[J].Tetrahe-

dron,2002,58:8269-8290.

[17]朱海军,古昆,刘志华,等.光学活性麝香酮的合成进展[J].云南

化工,2003,30(5):32-35.

Process of the Study on Muscone

MALi-feng1,HAOLiu-ping1,LILi-juan1,CHENHui1,MAJi-hai2

(1.HebeiChemicalandPharmaceuticalCollege,Shijiazhuang050026,China;2.CollegeofScience,He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hijiazhuang050018,China)

Abstract:Muscone

(3-methyl-cyclopentadecanone)isthemostimportantingredientwithphysiologyactivityofnatural

muskandthemainsourceofmuskfragrance.Thepharmacologyandsynthesismethodsofmusconeinseveralyearsarere-viewedinthispaper.

Key word:muscone;pharmacology;synthesis

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Ⅴ

(上接第10页)

本文通过小丸包衣技术,借助片剂工艺,成功地制备了一元二氧化氯片剂。通过研究表明,聚乙二醇、聚乙烯砒硌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包膜材料作为包衣成分都能有效实现组分间的隔离;溶剂以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为宜(因为以纯水为溶剂时,物料干燥困难);包衣剂的浓度在4%~6%之间为宜;干燥方

法以流化床效果最好。

该工艺制得的二氧化氯片剂产品活化度高、稳定性好、二氧化氯纯度高,使用方便,

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健.我省二氧化氯开发的探讨[J].福建化工,1996,(3):21-25.

[2]方贤达.氯酸盐生产工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28-32.

[3]蔡继权.新型杀菌消毒漂白剂———二氧化氯[J].浙江化工,1995,(2):49-52.

[4]林远球.二氧化氯制备的发展与选型[J].二氧化氯技术资料,1997,(2):15-17.

[5]薛富治.我国二氧化氯漂白纸浆现状[J].无机盐工业,1995,(2):27-31.

[6]孙晖,荣立新,王克君,等.β-环糊精和环糊精包合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0,8(6):47.

[7]姚松林.糊精在药学方面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6(2):45.

[8]卫生部法制与监督司.消毒技术规范[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

Research on Stabile Solid Chlorine Dioxide Multilayer Chip

HANWen-ai

(ShijiazhuangVocationalTechnologyInstituteDepartmentofChemistry,Shijiazhuang050081,China)

Abstract:Nowonthelocalmarket,thetechnologyofsolidchlorinedioxideisindeveloping,theproductisgeneraldualityorfalseunified,whichbringsmanyinconvenienceforitsusingandstoring.Tosolvetheseproblems,sodiumchloritewasusedasmaincompositionaswellascomplexinorganicsaltswasusedasactivatorstoproduceunifiedpurestabilesolidchlorinedioxidemultilayerChipbydintoflittlepillcoastingtechnologyandmultilayerchiptechnologyinthispaper.Thisreleaserpossessedhighvalueofgoodforegroundinpracticalapplication.

Key words:solidchlorinedioxidereleaser;tablettechnology;highstability

河北化工·14·

第2期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2007年第38卷第11期《浙江化工》一29一文章编号:1006—4184(2007)10—0029—03 田 麝香酮的合成进展 王宁,方云进(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上海200237) 摘要:麝香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总结了近年来人工合成麝香酮所采用的路线,分析了各条路线的优缺点,并对麝香酮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香料;麝香酮;合成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经久不散,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11。 麝香酮即3一甲基环十五酮是天然麝香中最具生理潘|生的组分,是天然麝香珍奇香气的主要来源,香气阈值极低0.OlxlO《加.001x10’,麝香酮在香精中能起到优异的定香、烘托、圆润与和谐等作用,在调香上极为珍贵,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囝。同时它还具有天然麝香的某些重要药理作用t3],在我国药典中,它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呼吸中枢和心脏,促进多种腺体分泌的作用,是治疗神志昏迷的重要药物。同时又以通诸窍、开经脉、透肌骨,内治中风,中气、中恶及小儿惊厥、外治跌打损伤及疫毒等症而著称。 天然麝香虽有着如此奇妙的作用,但天然麝香来源少,不易获得,每公斤麝香需要60头雄性麝鹿的香囊,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麝香的年产量约为350kg(含量70%)。随着生态平衡失调,天然麝香的资源日趋匮乏。人们曾试图通过人工饲养麝鹿采用活体取香来获得麝香,由于雄性麝鹿的性格暴躁.香囊又是它们的必备之物.雄麝往往在取香之后死亡。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活体取香亦收不到理想的效果14l。 由于天然麝香应用广泛但来源稀缺,半个世纪以来,麝香的合成引起不少化学家的兴趣。自1926 收稿日期:2007—07—02 作者简介:王宁(1982一),男,山东省烟台市人,现就读于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年Ruzicka确定了麝香酮的结构以来阁,具有麝香香气的大环状化合物研究成了热门课题,人们对其人工合成作了大量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出了108种此类化合物,但其中只有11种实现了商品化。麝香酮的有机合成方法很多,但一般合成步骤都很长,原料、设备及操作条件要求较严格,产品成本较高,用于工业生产有一定困难。目前,世界上合成的大环麝香类香料大约在100t左右,因此开发步骤短、收率高的合成麝香酮的路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国内外研究人员合成麝香酮的报道很多,但合成路线归结起来主要有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环酮扩环法、闭环法[61。 。1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法 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就是在环十五烷酮13位插入甲基而得到麝香酮的方法。环十五烷酮的甲基化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在环十五烷酮d位引入双键,二是在13位插入甲基。 早在1971年,Mookherjee啊就开发出了以环十五酮为基本原料,经过五步反应制取麝香酮的方法,产率约为50%.其反应历程为: o◇:。勰oⅨ]群砘] L]r√\o-j 广j_乙∥≯\C:o L]厂\/ ㈣t-BuO。K%oⅨ]蠡100% 收牢70%L1厂—\/\n-JJ15[翠。 黄C=。rH. 收率81%  万方数据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藤茶降血压作用研究 廖寅平1,王硕2,安丰轩1,葛智文1,兰毅1,张征1* (1.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柳州 545002;2.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英文名称为vine tea,葡萄科蛇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广西柳州市的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均有大量野生资源分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通过对大鼠饲喂藤茶水溶液,以研究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藤茶对实验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但对心率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藤茶;降血压;研究;心率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W.T.Wang],英文名称为vine tea,是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据调查,广西柳州市的融安县分布大量野生藤茶资源,分布面积约2万亩,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资料显示,藤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等功效。目前,运用药理研究的方法对藤茶的降血压作用进行研究还鲜有报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姚新生院士实验室用藤茶水溶液饲喂实验大鼠的方法,研究了藤茶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藤茶,广西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将藤茶分别按1:10和1:6的比例用开水浸泡30min,然后再煮沸5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置于热水浴上浓缩至0.5g/ 1ml。 1.2 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体重150~180g,雄性,共50只。湖南斯莱克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生产,合格证号:SCXK2009 -0004号。实验温度:23~25℃,相对湿度:6 5%~7 0%。 1.3 饲料 普通基础饲料:配方略。 1.4 剂量分组

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淫羊藿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淫羊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仙灵脾,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朝鲜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为我国传统补益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茎、叶入药,辛温无毒,有坚筋骨、益精气、补腰膝、强心力等作用。近年来关于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具有多种药效功能,主要集中在免疫、内分泌、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及抗肿瘤等方面,综述如下。 1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淫羊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目前报道有74 种,主要为黄酮类,如淫羊藿苷、去氧甲基淫羊藿苷、β-去氢甲基淫羊藿素,其次为多糖、木脂素类、酚苷类、紫罗酮类、倍半萜类、苯乙醇苷类、生物碱类。另外还发现了胡罗卜苷、对羟基苯甲酸、异甘草素、甘草素、黄芪苷、山柰素、木樨草素、大黄素以及挥发油、蜡醇三十一烷、植物甾醇、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银杏醇、葡萄糖和果糖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淫羊藿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功能,有效成分主要为淫羊藿苷和淫羊藿多糖。葛林阜等[1]研究了淫羊霍苷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用药组的胸腺、脾脏重量明显高于用药前和对照组,且该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小鼠红细胞C3b、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百分率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也明显增加,由此提示淫羊藿苷可增加小鼠免疫功能。李晓冰[2]证实淫羊藿苷对受辐射小鼠免疫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灌注3天可明显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促进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第六天后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作用。 2.2 对内分泌的作用:淫羊藿可明显促进幼年小老鼠附睾及精囊的发育,对离体培养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的基础分泌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性激素样作用。由此提示淫羊藿补肾壮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付杰等[3]应用125l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淫羊藿对家兔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环磷鸟苷(cGM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淫羊藿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赵守训 杭秉倩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 210009) 摘 要 本文对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作了综合性的介绍。为蒲公英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蒲公英始载于《唐本草》,《图经本草》作仆公罂,《本草纲目》作地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 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苦、甘,性寒。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蒲公英属Taraxacum Webar.全世界约2000余种。我国有70种,1变种。其中以蒲公英T.mon2 golicum分布最广,几遍及全国多数地区。药蒲公英T.o fficinale Wigg分布于欧洲、北美,在我国新疆有产[1]。 1 化学成分 蒲公英属植物一些种的根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豆甾醇、谷甾醇、胆碱、有机酸、菊糖、橡胶等。 药蒲公英的根中含有蒲公英甾醇(T araxasterol)、蒲公英赛醇(T araxerol)(1)、φ蒲公英甾醇(φ2T axaxas2 terol)、β2香树脂醇(β2Amyrin)、豆甾醇(stigamasterol)、谷甾醇(β2sitosterol)[2]、菊糖(Inulin)[3]、胆碱(Choline)、对羟基苯乙酸(P2Hgdroxy2phenyl2ace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蜡酸(Cerotic acid)、蜂蜜酸(Meliss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eid)苦味素B(T araxacerin)、苦味素P(T araxacin)、果糖(Lavulose)及少量挥发油和苦杏仁酶类成分[4],树脂(4%)、橡胶(3%)[5];又分得一个酰化丁内酯甙2蒲公英甙(T araxacoside2β2O2[42O2(P2hydroxy2phenyl2 acetyl)β2D2glucopyranoyl]2β2hydroxy2butyrolactone) (2)[6]。 药蒲公英根及地上部分中,分到蒲公英桉烷内 酯(4α,15,11β,132T etrahydroridentin B)(3)、蒲公英内酯甙(T araxacolide21’2O2β2D2glucopyranoside)、蒲公英吉玛酸甙(T araxinic21′2O2β2D2glucopyranoside)(4)、二氢蒲公英吉玛酸甙(11,132Dihydrotaraxinic21’2O2β2 glucopyranoside)、ψ蒲公英甾酸乙酸酯(ψ2T araxastergl acetate)、β2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β2Sitosterin2β2D2glu2 copyranoside)[n] 药蒲公英叶中含有木犀草素272葡萄糖甙(Lute2 olin272glucopyranoside,C osm ossiin)[8];测试有近二十种氨基酸,以天冬氨酸(Asparatic acid)、谷氨酸(G lutam2 ic acid)含量为多[9];色素有叶黄素(Lutein)、堇菜黄素(Violaxanthin)[10]、叶绿醌(Plasm oguinone)[11]。 花中有蒲公英黄素(T araxanthin)[12]、毛茛黄素(Flavaxanthin)[13]、菊黄素(Chrysanthemaxanthin)[14];花柄中有β2谷甾醇、β2香树脂醇[15];花瓣中测试有隐黄素(Cryptoxanthin)及其环氧化合物,叶黄素及其环氧化合物,玉蜀黍黄素(Z eaxanthin)、百合黄素(Antheraxanthin)、堇菜黄素、新黄素(Neoxanthin),多半与一些常见的饱和脂肪酸形成单酯或双酯[16];花中甾醇约0.08%[17];花粉中脂类皂化物中,总脂肪酸7.3%,其中以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山嵛酸(Behenic acid)为多[18]。 全草测试有核黄素(Riboflavin)[19]香豆雌醇(C oumestrol)[20];含有多种氨基酸[21]、胆碱[22]及微量无机元素[23];其地上部分的热水浸出物中得到多糖“T af2CFr”约5%[24]。 附:日本产蒲公英(T.japonicum K oidz.)的根中有三萜类的脂酸酯(0.14%)、乙酰酯类(0.62%)、单醇类(0.19%),其中乙酰酯类化合物中有:蒲公英赛醇乙酰酯(T araxeryl acetate,占乙酰酯总量的3.7%),蒲公英甾醇乙酰酯(T araxasteryl acid,29.5%),α2香树 1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吐纳麝香的合成

吐纳麝香的合成(烷基化反应) 实验目的 (1)掌握烷基化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的确定; (2)掌握烷基化产物的分离、提纯方法; (3)了解吐纳麝香的性质和用途。 产品的性质和用途 吐纳麝香(Tonalide)是荷兰PFW公司的商品名称,化学名为7-乙酰基 -1,1,3,4,4,6-六甲基四氢化萘。为白色结晶,熔点55~56℃,是优于佳乐麝香的更高品级的人造麝香。 吐纳麝香主要用于调和香料,广泛用于肥皂、化妆品、香水和浴油等。作为天然麝香的代用品,吐纳麝香合成方便,价格便宜,该产品沸点较高,具有留香持久的特点,同时吐纳麝香遇光不生色也不变色,因此它比大环麝香和硝基麝香具有更优越的生产条件和较高的经济价值。 实验原理 吐纳麝香的合成主要分两步,一是由甲苯或对位取代的衍生物与烯、醇发生环化,生成中间体1,1,3,4,4,6-六甲基四氢化萘(HMT);二是HMT乙酰化,利用傅氏酰基化反应,制备7-乙酰基-1,1,3,4,4,6-六甲基四氢化萘(吐纳麝香,AHMT)反应方程式为: 主要仪器和试剂 (1)器材:电子天平、烧杯(100mL,250mL)、250mL三口瓶、恒压滴液漏斗、分液漏斗、真空泵、直形冷凝管

(2)药品:三氯化铝、二氯甲烷、对伞花烃、3,3-二甲基-1-丁烯(新己烯)、5%NaOH溶液、无水碳酸钠、异丙醇、三氯化铁、1,2-二氯乙烷、乙酰氯 实验内容和步骤 在装有电动搅拌、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40g无水AlCl3和45g二氯甲烷剧烈搅拌混合。将90g对伞花烃与50g 3,3-二甲基-1-丁烯的混合液置于滴液漏斗,冷水浴保持反应瓶内的温度为15~25℃,1.5h滴加完反应物,继续反应0.5h。反应后将混合物倒入冰水,用分液漏斗分离油层,分别用5%NaOH 溶液、H2O洗至中性,用无水Na2CO3干燥。将有机层在常压下蒸出溶剂及副产物,减压蒸馏,收集100~120℃/399.9Pa馏分,粗产品在异丙醇中重结晶,得无色晶体(HMT)52.9g,产率82.3%。 在装有电动搅拌、恒压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三颈瓶中加入16g无水FeCl3和43g 1,2-二氯乙烷,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将20g HMT、9g乙酰氯和22g 1,2-二氯乙烷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置于恒压滴液漏斗中。温度控制20~25℃,将反应混合液滴加于三颈瓶中。约45min滴加完毕,升温至40℃继续反应30min后将其立即倒入冰水中,分离油层,用5%NaOH溶液、水洗至中性,用无水Na2CO3干燥,得79g红褐色液体。将其在常压下蒸出溶剂,减压蒸馏,收集 130~150℃/26.66Pa馏分,冷却得白色晶体19.5g,产率81.4%。 注意事项 (1)烷基化反应容易生成多种副产物,反应宜在较低温度下进行(15~25℃)。(2)合成HMT投料前注意氮气置换除去反应瓶中水汽,防止三氯化铝潮解。(3)在催化剂的选择上,酰基化反应采用了活性较小的无水FeCl3,这与使用无水AlCl3为 催化剂比较,异构化反应减少,具有较高的产率。 思考题 (1)烷基化反应为什么要在低温下进行? (2)请写出酰基化反应机理。 (3)酰基化反应为什么不采用三氯化铝做为催化剂? (4)本次实验中,一共排放了多少废水与废渣,你有什么治理方案?

蒲公英的五大药理作用

蒲公英的五大药理作用 在中医中蒲公英是非常常见的一味中草药,内服外用都有很好的疗效。在多本医书中都有蒲公英的药理功效。比如在《本草经疏》中就主要指出蒲公英清热解毒,对于妇女有很好的治疗乳痛和解乳毒之功效;在《本草衍义补遗》中主要指出能够解食毒和消肿;在《本草纲目》中特意指出蒲公英不仅有治病的作用,在养生保健上也有乌发,壮骨之功效。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蒲公英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蒲公英水煎剂(1:80)能延缓ECHO11 病毒细胞病变.蒲公英醇提取物31mg/kg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给大鼠口服, 吸收良好, 尿中能保持一定的抗菌作用. 2. 保肝、利胆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用蒲公英煎剂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 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缓解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有报道指出, 蒲公英在动物身上有利胆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 奥狄括约肌松弛, 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3. 抗胃溃疡作用 蒲公英煎剂给大鼠灌胃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对无水乙醇所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亦有显著保护作用;并能明显对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当蒲公英与党参、川芎配伍时有协同抗胃溃疡的效果, 三者构成复方抗溃疡作用更强.有报道指出, 此复方抗胃溃疡与胃黏膜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胃组织内源性PGE2含量有关. 4.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蒲公英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蒲公英多糖能显著增强艾氏癌及MM46肿瘤细胞抗原所致小鼠脚垫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并有给药时间越往后越有效的特点, 即于抗原刺激后的第11~20日给药或2~

1精细化学品麝香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 麝香酮的合成及应用 ——麝香主要香气来源 姓名: 学号: 专业: 院系: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3年4月6日

摘要麝香酮(3- 甲基- 环十五烷酮)是麝香具有生理活性的重要组分,是麝香香味的主要来源,不仅可用作高级定香剂,而且还可用于医药。麝香酮应用很广泛但来源稀缺, 因此需要大量通过人工合成。本文在介绍麝香酮特性的同时总结了近年来人工合成麝香酮所采用的路线, 分析了各条路线的优缺点, 并对麝香酮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展望,最后就麝香酮的应用性能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麝香麝香酮合成应用 一、麝香简介 麝香是一种珍贵的香料, 早在东汉时期麝香就被称为香料之王。通常香精中只要加入万分之一的麝香, 就能使香气变得柔和诱人, 经久不散, 它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 麝香属动物性香料之一,是成熟的雄麝肚脐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的一种有香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脐香、当门子。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所以除香料工业外,其对医药工业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麝香的药理功效: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抗炎作用;4.对平滑肌的作用;5.对某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用;6.对肾上腺素B受体的作用;7.抗早孕作用; 8.对免疫功能的影响;9. 抗肿瘤作用等。 由于世世代代都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越来越少,每公斤麝香需要100头雄性麝鹿的香囊, 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麝香

的年产量约为350kg( 含量70%) 。以至于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目前我国麝类动物的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无论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出产优质麝香的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还是分布地区较广的林麝和原麝,都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均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随着生态平衡失调, 天然麝香的资源日趋匮乏。目前国内,天然麝香价格远贵于黄金[1]。所以想办法解决天然麝香匮乏的问题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人们曾试图通过人工饲养麝鹿采用活体取香来获得麝香, 由于雄性麝鹿的性格暴躁,香囊又是它们的必备之物, 雄麝往往在取香之后死亡。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饲养活体取香亦收不到理想的效果[2]。 二、麝香酮简介 麝香酮有两个构型:R构型(致香成分)与S构型(特殊药效)。 麝香酮是天然麝香的主要功能成分,化学名为3- 甲基环十五烷酮,分子式为C16H30O,分子量为238。其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结晶体,具有麝香的特殊香味,熔点为33 ℃,熔化后呈黏稠状液体,沸点为130 ℃/1.6 kPa,相对密度为0.920 0~0.926 8,折光系数为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华蟾酥毒基(Cinobufagin)是蟾酥中的一种单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目前对其功效研究颇多,剂型研究也较多,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总结,为制备高效实用的临床药物提供有益线索。 【关键词】华蟾酥毒基;药理;剂型;综述 Abstract : Cinobufagin is one monomer of toad venom ,with many bio ftiefficacy ;presently there ' s many studies on it ,so is dosage form ;nowit briefly sumsup its pharmacy function and dosage form research,to offer helpful clues for preparing high 拟effect and practical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 Cinobufagin ; pharmaco; dosage form ;review 华蟾酥毒基(又名华蟾毒精,)是中药蟾酥中的一种蟾毒配基,是国家药典规定的中药蟾酥的质控成分,分子式为C26H34O,相对分子质量为442.54。是一种具有醚键的甾体化合物,难溶于水,体内半衰期短且分

布广泛,并具有较强的毒性。现对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华蟾酥毒基药理作用 1.1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华蟾酥毒基(Cino)对细胞膜有直接破坏作用,研究表明1X 10-7mol/L华蟾酥毒基能使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细胞器水肿变性进而死亡 :1]。(2)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一定剂量的华蟾酥毒基能抑制毛细管样的网络形成。经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8nmol/L的Cino即可显著 抑制毛细管的生成,FCM分析可见血管内皮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增殖受到抑制。Cino能特异的预防小牛主动脉内皮(BAE细胞进入细胞循环的G0/G1期的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2]。(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X 10-6mol/L华蟾酥毒基可将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以740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降低进入S期的比例从而加速瘤细胞死亡,华蟾酥毒可以明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o Cino明显影响SMMC7721细胞S期DNA 含量及增殖指数,透射电镜观察显示:Cino作用后,可见成片的细 胞坏死,细胞凋亡,内质网肿胀、线粒体肿大呈空泡样,溶酶体增多等细胞结构改变。其中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肝癌细胞(BEL拟7402)最为敏感]4]。(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Cino低浓度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分化,从而抑制Na+-K+-

传统中药材淫羊藿的治病机理

传统中药材淫羊藿的治病机理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淫羊藿苷能显著增加家兔和狗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缺血损伤。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扩张脑血管的结果,其次与其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也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可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但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 淫羊藿灌胃可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可能和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及降低全血粘度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淫羊藿苷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样活性。CSF是促进人体或动物骨髓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存活的一类糖蛋白,可促进机体造血并具有刺激诱导成熟细胞的功能,对机体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淫羊藿苷还可协同诱生IL-3和IL-6,而IL-3则可作用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促进多种血细胞的分化增殖,IL-6亦可协同IL-3支持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因而可促进造血的功能。 淫羊藿多糖可使胸腺缩小,促进胸腺释放成熟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多糖皮下注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灌胃同样有效。淫羊藿苷也可显著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IL-2和TNF(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淫羊藿多糖能促进小鼠T细胞增殖,对B细胞也有刺激增殖的作用。此外,淫羊藿多糖尚能使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合成IL-2增多,诱生IFN,还有可能诱生γ干扰素。 淫羊藿苷能使小鼠附睾及精囊腺增重。淫羊藿可以使氢化考的松所致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的模型动物睾丸酮的含量有所增加,改善雄性动物性腺的损伤。淫羊藿对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淫羊藿的补肾助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 淫羊藿苷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尚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改变,凋亡率增高与S期细胞减少和G0/G1期细胞增多相关。淫羊藿苷能增强抗癌效应细胞(NK,LNK)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荷瘤小鼠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淫羊藿可抑制骨细胞功能,特别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有“补骨”作用,对骨质疏松可能有防治效果。淫羊藿制剂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衰老机制,如影响细胞传代,延长生长期,调节免疫和分泌系统,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此外,淫羊藿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对自然衰老动物下丘脑神经递质老年性变化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藤茶

藤茶- 中药材 【药名】藤茶烘干藤茶 【别名】霉茶叶。 【功效】清热利湿;平肝降压;活血通络 【科属分类】葡萄科 【主治】痢疾;泄泻;小便淋痛;高血压;头昏目胀;跌打损伤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950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出处】《中国中草药汇编》记载: 藤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降暑生津,祛风湿,强筋骨,消炎利尿,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缓解酒精作用等功效。长期饮用对皮肤癣癞,黄疸性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痛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护扶养颜等都有极好作用。 藤茶- 喝藤茶的功效 “茶友”们相聚,一个话题——饮用藤茶的体会及种种妙处,常会被提及。渐渐地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想进一步了解藤茶,认识藤茶,知其然还想知其所以然。经过一番寻觅探求,藤茶面貌逐渐清晰凸现。现将我所了解的藤茶的情况与诸君细细说来,供各位作保健养生之参考。 藤茶学名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作用。藤茶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这是藤茶具有某些医疗保健作用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有学者研究认为: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长期饮用藤茶有无毒副反应,这是“茶友”们曾经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专家对广西藤茶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大鼠身上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事实上,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长年累月饮用此茶,尚未见到饮用藤茶出现不良情况的报道。藤茶不含鞣酸,不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不会夺取体内作为造血原料的铁质;藤茶也不含有咖啡因一类具有兴奋作用的化合物,故对于贫血、睡眠质量不高等人,且又喜欢饮茶而不敢饮茶者,藤茶也许是一种理想的代用品。 少数人饮藤茶后会出现一种微弱的催眠现象。有一友人描述如下:藤茶饮后犹如冬日坐在朝南无风的墙角,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慵懒舒适,伴随着一种淡淡的睡意。总之,藤茶既有普通保健之功,又对某些疾病有医疗或预防作用,长期饮用又比较安全。可以说藤茶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恩赐,“甘露茶”的说法并非妄语。不过根据有些“茶友”个人体验认为:此物虽属平和,阴盛阳虚者还需谨慎饮用。 三降 降血粘: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而起降血粘

大环麝香香料的国内外进展与展望

大环麝香香料的国内外进展与展望

提要:简述了大环麝香料的发展、国内外生产状况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环麝香香料 麝香是一种珍奇的动物性香料,扩散性和诱发力极强,具有特殊的柔和而优雅的香气,良好的提香作用和极佳的定香能力,与玫瑰、茉莉花精油一起驰名世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对它有极大兴趣。在调香中,如果缺少麝香等动物性香料,其香气就会缺乏动态情感;只有将动物性香料应用于香精等配方,才起到定香、烘托、圆润与平衡整个香气的作用,给整个香气带来活力,并赋以动人的情感。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年轻人掀起了一股麝香油热,而中国则在东汉时期便开始使用麝香。最初,麝香仅仅被用于梳妆和熏香衣物,到了课唐宋,已盛行将麝香作为化妆品和赋香剂。麝香不仅作为香料,更重要的是它的药用价值。据我国历代医经药典记载:麝香具有芳香开窍、舒心、宽胸、镇痛安神、通经疏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和消炎解毒等功能。我国药典中,百分之十二的中成药都配有麝香。 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麝香香气部分的有效成分是3-甲基环十五酮,亦称麝香酮。除此之外,还发现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酮,从麝猫和麝鼠的腺体分泌物中分离出灵猫酮、环十五酮、环十六酮、和环十七酮等各种麝香大环化合物。另外,从百藏根中分离出麝香气味很优雅的环十五内酯、环十三内酯和环十七内酯等大环内酯。这样,麝香酮、环十五酮、灵猫酮和环十五内酯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麝香化合

物。这些分析结果也引起可过节学术界极大的注意和兴趣,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于麝香合成的研究经久不衰。 最早的麝香酮是从麝的香囊中萃取分离得到,而要得到一公斤的纯麝香酮,就必须捕杀上万只麝,其珍贵可想而知。加上对麝香酮的需要逐年增加,对麝的乱捕乱猎,使麝大幅度减少,以致麝香酮无休止的涨价,目前,其价格已超过黄金。在天然麝香远远不能瞒住市场需要的时候,人们开始积极地寻找人工合成麝香的方法。最初人们寻找具有麝香气味的化合物如:多硝基苯(硝基苯麝香)、多环茚满(茚满麝香)进行人工合成。 1大环麝香性质及用途 麝香香料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1],即硝基麝香、多环麝香和大环麝香。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用量最大的是硝基麝香,约占50%,具有易于合成、价廉的特点。其次是多环麝香,约占总量的45%。天然型大环麝香由于合成难度大,原料来源有限,用量仅占5%左右。硝基麝香由于怀疑有致癌性,美国、西欧许多国家已禁止用于化妆品及与皮肤接触的产品中,其它麝香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大环麝香,因其是天然麝香的主要成分、性能稳定、无毒,人们对大环麝香的研究进入了高潮。 大环麝香是指C13~C19的环酮、环内酯以及杂环类化合物,香气性能好,接近天然麝香的香气,但由于制备难度大、原料来源有限,商品化的品种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大环麝香类化合物有环十五酮、三

淫羊藿药理研究进展

淫羊藿药理研究进展 近年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传统中药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 增加脑血流量 淫羊藿苷能显著增加家兔和狗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保护脑缺血损伤。其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扩张脑血管的结果,其次与其钙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也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可选择性阻断离体及整体动物心肌β1受体,但对气管β2受体和血管平滑肌α受体无阻断作用。 抑制血栓形成 淫羊藿灌胃可抑制家兔体外血栓形成,其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可能和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及降低全血粘度有关。淫羊藿总黄酮体外给药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增强造血功能 淫羊藿苷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CSF样活性。CSF是促进人体或动物骨髓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及存活的一类糖蛋白,可促进机体造血并具有刺激诱导成熟细胞的功能,对机体造血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淫羊藿苷还可协同诱生IL-3和IL-6,而IL-3则可作用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促进多种血细胞的分化增殖,IL-6亦可协同IL-3支持多能干细胞的增殖,因而可促进造血的功能。 增强免疫功能

淫羊藿多糖可使胸腺缩小,促进胸腺释放成熟细胞,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多糖皮下注射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灌胃同样有效。淫羊藿苷也可显著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IL-2和TNF(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淫羊藿多糖能促进小鼠T细胞增殖,对B细胞也有刺激增殖的作用。此外,淫羊藿多糖尚能使小鼠胸腺和脾脏细胞合成IL-2增多,诱生IFN,还有可能诱生γ干扰素。 提高雄性激素水平 淫羊藿苷能使小鼠附睾及精囊腺增重。淫羊藿可以使氢化考的松所致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的模型动物睾丸酮的含量有所增加,改善雄性动物性腺的损伤。淫羊藿对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淫羊藿的补肾助阳作用可能与其直接刺激靶腺分泌激素有关。 抗肿瘤作用 淫羊藿苷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尚能影响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改变,凋亡率增高与S期细胞减少和G0/G1期细胞增多相关。淫羊藿苷能增强抗癌效应细胞(NK,LNK)的作用。淫羊藿总黄酮对荷瘤小鼠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其他 淫羊藿可抑制骨细胞功能,特别是使钙化骨形成增加,有“补骨”作用,对骨质疏松可能有防治效果。淫羊藿制剂可以从不同方面影响衰老机制,如影响细胞传代,延长生长期,调节免疫和分泌系统,改善机体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此外,淫羊藿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对自然衰老动物下丘脑神经递质老年性变化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蟾酥的现代研究

蟾酥的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理化鉴别 (1)该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该品粉末0.1g,加甲醇5ml ,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该品粉末0.1g,加氯仿5ml ,浸泡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该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脂蟾毒配基及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4 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药理作用

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1-06T15:11:33.64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8期供稿作者:吴林 [导读]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PS可以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急性肺损伤。吴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淫羊藿(Herba epimedii)别名草仙灵或短脚淫羊藿,属多年生草本,具备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1]。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及生物碱,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实验研究显示,淫羊藿具备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并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淫羊藿苷,是一种从淫羊藿中分离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淫羊藿总黄酮主要的活性成分。大量研究显示淫羊藿苷可以提高心血管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和骨的形成[2],并具有抗氧化和益智的作用。现对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1 .淫羊藿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1抗炎作用 淫羊藿苷能够对抗脂多糖(LPS)造成的炎症反应。淫羊藿苷的前期治疗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因子的产生和NF-κB的活化从而减轻肺损伤,此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PS可以激活多种炎症细胞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急性肺损伤。鉴于淫羊藿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淫羊藿苷也被证明在治疗一些炎症疾病(包括急性肺炎)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淫羊藿苷减轻LPS 引起的在体和离体急性免疫炎症的机制仍在深入研究中。现已证明,在LPS诱导的离体和在体炎症反应中,淫羊藿苷保护的机制均与炎症因子的减少和NF-κB活性的抑制有关。Chen等[4]的研究也发现,淫羊藿苷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p38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kB)的激活和转位。淫羊藿苷在LPS导致的小胶质细胞模型中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此抗炎作用是淫羊藿苷通过抑制p38和JNK信号通路来实现的[5]。 1.2骨保护作用 淫羊藿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动、防治骨质疏松增加骨的营养等作用[6]。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淫羊藿提取液可显著降低OVX 大鼠的骨吸收率,可将骨量维持于接近正常水平。另有文献报道,临床应用植物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的化学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通过雌激素受体依赖的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质疏松的特性。Shen等的研究发现,淫羊藿的雌激素受体活性与淫羊藿苷可能无关联[7]。但是有研究资料表明淫羊藿苷能够激活UMR106细胞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荧光素酶活性,其机制并不是通过配体依赖的雌激素受体途径,而是通过非配体依赖的途径,促进ER118位丝氨酸的磷酸化来实现的[8]。有学者曾观察了淫羊藿苷对成年雌性小鼠破骨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低剂量淫羊藿苷可抑制LPS诱导破骨细胞的分化,但对细胞无杀伤力。淫羊藿苷能抑制LPS诱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并能清除LPS诱导的RANKL上调和OPG下调。在破骨细胞,淫羊藿苷能够抑制LPS调节激活的IκB,JNK,ERK1 / 2,p38和HIF-1α途径,而在成骨细胞中,只有IκB和ERK1 / 2信号通路参与。提示,淫羊藿苷在体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可以防止炎症的骨质流失。 1.3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淫羊藿,在东方传统医学已被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补救措施。有人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致充血性心脏衰竭(CHF)大鼠模型,探讨淫羊藿的抗心脏衰竭的分子机制。还有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中不仅对心肌缺血有改善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淫羊藿苷还能使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同时激活P38和ERK通路,通过NF-kB和激活蛋白1的激活和转位来实现。对于淫羊藿苷的这一作用机制,另有报道,在胚胎干细胞分化早期,P38 MAPK、JNK和ERK都被激活,而这一作用又可以被P38的特性性阻断剂SB203580特异性阻断[9]。由此可见,淫羊藿苷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抑制或激活P38信号通路来实现,表现为模型依赖。 1.4抗肿瘤作用 Zhou等人[10]用淫羊藿苷或淫羊藿素预处理,可以降低MRP8/MRP14和TLR4在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给予淫羊藿苷或淫羊藿素可抑制4T1-NEU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这些小鼠的脾脏中的MDSC(抑制细胞)数大幅度下降。淫羊藿苷或淫羊藿素在荷瘤小鼠中可使CD8+ T细胞产生的IFN-γ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体内水平发现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能够显著减少MDSC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和活性氧。离体水平,淫羊藿素作用于MDSC,发现这些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而伴随这种细胞类型转换是由IL-10,IL-6和TNF-α因子的下调所致。 S100A8 /9的表达减少和激活的STAT3和AKT被抑制可能是其作用机制。提示,淫羊藿苷及淫羊藿素在体外和体内水平可直接调控MDSC信号通路,改变这些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另有淫羊藿苷可通过ROS/JNK信号通路,诱导胃癌SMMC-7721细胞凋亡[11]。 1.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淫羊藿总黄酮及其主要成分能够改善老年痴呆病转基因模型小鼠的记忆能力,降低-淀粉样蛋白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12]。 Sun等发现,淫羊藿苷能对抗过氧化氢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能抑制H2O2激活的p38通路[13]。另有文献称淫羊藿苷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同时也说明了淫羊藿苷在神经炎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和和潜在的治疗前景。在抗炎作用中已提到淫羊藿苷预保护可以显著提高LPS诱导的脑功能障碍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在我课题组的前期工作中,通过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提示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MES23.5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离体水平发现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可对抗MPP+对MES23.5神经细胞的损伤,这其中的机制可能与抗凋亡通路有关[14]。在体实验,淫羊藿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可对抗神经毒素MPTP 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与抗凋亡有关[15]。 2 .总结 综上所述,淫羊藿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中草药,在多个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因此对于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很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其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分子机制主要表现为模型依赖和剂量依赖的特点,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淫羊藿苷对PI3K/Akt、MAPK/ERK等信号通路的研究,明确淫羊藿苷引起该通路变化的上、下游信号分子。为深入探讨淫羊藿苷神经保护的基因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