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教材研究:浙科版选修3第42页,“胚层细胞在胚盘正中线形成一条增殖区”,但教材的配图感觉是“内胚层形成增殖区”,这是什么原因?

由于教材的胚胎工程包括胚胎移植,而胚胎移植是建立在哺乳动物才有的过程或技术。教材中,文字表述的应该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而配图是两栖类动物,所以图文是对不上的,包括文字中的胚盘和胎盘也搞错。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动物组织胚胎发育是不一样的,各类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从3种不同类型的卵,形成不同的囊胚和原肠胚。见链接。

链接: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简单比较

以下是人(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来源于组织胚胎学):

第一阶段:

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运行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此过程称卵裂。卵裂产生的细胞称卵裂球。随着卵裂球数目的增加,细胞逐渐变小,到第3天时形成一个12~16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称桑椹胚。

第二阶段:

桑椹胚的细胞继续分裂,细胞间逐渐出现小的腔隙,它们最后汇合成一个大腔,桑椹胚转变为中空的胚泡。胚泡(又称囊胚)于受精的第4天形成并进入子宫腔。胚泡外表为一层扁平细胞。称滋养层,中心的腔称胚泡腔,腔内一侧的一群细胞,称内细胞群。胚泡逐渐长大,透明带变薄而消失,胚泡得以与子宫内膜接触,植入开始。

第三阶段:

胚泡逐渐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植入时,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先与子宫内膜接触,并分泌蛋白酶消化与其接触的内膜组织,胚泡则沿着被消化组织的缺口逐渐埋入内膜功能层。

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获得进一步发育的适宜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供应;内细胞群分化为由内、中、外三个胚层构成的胚盘,它是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原基;胎膜与胎盘也渐形成和发育。

在第二周胚泡植入时,内细胞群的细胞也增殖分化,逐渐形成一个圆盘状的胚盘,此时的胚盘由内、外两个胚层。外胚层为邻近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内胚层是位居胚泡腔侧的一层立方细胞,两层紧贴在一起。继之,在外胚层的近滋养层侧出现一个腔,为羊膜腔,腔壁为羊膜。羊膜与外胚层的周缘续连,故外胚层构成羊膜腔的底。内胚层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另一个囊,即卵黄囊,故内胚层构成卵黄囊的顶。羊膜腔的底(外胚层)和卵黄囊的顶(内胚层)紧相贴连构成的胚盘是人体的原基。滋养层、羊膜腔和卵黄囊则是提供营养和起保护作用的附属结构。此时期的胚泡腔内出现松散分布的胚外中胚层细胞。它们先充填于整个胚泡腔。继而

细胞间出现腔隙,腔隙逐渐汇合增大,在胚外中胚层内形成一个大腔,称胚外体腔。胚外中胚层则分别附着于滋养层内面及卵黄囊和羊膜的外面,羊膜腔顶壁尾侧与滋养层之间的胚外中胚层将两者连接起来。

至第3周初,胚盘外层细胞增殖,在胚盘外胚层尾侧正中线上形成一条增厚区,称原条。原条头端略膨大,为原结。原条的出现,胚盘即可区分出头尾端和左右侧。继而在原条的中线出现浅沟,原结的中心出现浅凹,分别称原沟和原凹。原条深面的细胞则逐渐迁移到内外胚层之间,形成松散的间充质。原条两侧的间充质细胞继续向侧方扩展,形成胚内中胚层,它在胚盘边缘与胚外中胚层续连。

第四阶段:

接下来是胚层分化形成幼体(过程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