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美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比较研究

中美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比较研究

中美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比较研究
中美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比较研究

总第249期中国电化教育2007.10学习资源

中美电视科学教育节目的比较研究

项华,冯鑫丽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5)

近些年来,科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能,非正式科学教育(InformalScienceEducation)正在逐步兴起。非正式科学教育面向所有的人,其学习的动机也主要由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等主观因素决定。所以,相对于学校的正规的教育,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对受教育者来说也具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它越来越多地受到各个国家重视。非正式科学教育可以在自然博物馆、科技中心、水族馆、自然中心、生物园、植物园、动物园、图书馆等场馆举办科技教育活动。其中,电视作为传播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各国非正式科学教育中最为突出。[1]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调查,电视是美国科学传播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体,44%的成年人通过看电视来得到科技消息。[2]而在我国,电视节目更是我国公众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高达91.0%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发展信息(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而且,电视的发展也并不是停滞不前的,高清晰度电视、图文电视、卫星电视、多媒体电视、交互式电视等未来的发展方向表明电视在将来仍是最普遍的大众信息方式,可以说,科教类电视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及其普及程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好电视资源,制作出高水平的科教电视节目,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普及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现状的比较

1.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收视率比较

作为最早利用电视进行科学教育的国家,美国在科教电视网的建设以及科学类电视节目的制作上具有优势。美国目前有四大被广告支持的商业电视网和一个非盈利性的电视网PBS,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范围内播出。而目前在我国,科技类的电视节目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就播出时间来看,我国电视节目中科技类节目所占比例很低,根据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科普研究所、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第十九专题“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专题组调查统计,科教节目在国家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的播放比例仅占约9%,至于地方电视台,除了北京电视台有5%的播放率以外,其他地区的播出则非常少,而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平均占总节目量的20%。至于收视率来说,更是远远落后于美国。各地电视科普栏目收视率普遍较低,尚未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栏目品牌。由于许多地方电视台不予转播,中央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在许多地区无法收视,2002年的收视率仅有0.4%,在中央电视台的11个中文频道中排列倒数第一。也就是说,目前在我国卫星频道资源大量闲置,未能发挥其应有效益。

2.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的选题、内容,科普方式和评价等方面的比较

就节目制作质量来说,我国同美国的差距更大。在美国电视荧屏上,科技含量最高的是一些教育类节目,比如公立电视台——

—公共广播公司(PBS)播放的科学系列节目“新星”(NOVA),目前已拍摄了近500集,被视为科教电视片的典范。该电视台的少儿节目“芝麻街”(SesameStreet)也含有不少精彩的科普内容。除公共广播公司之外,“探索”频道等也经常播出一些包含科技内容的节目。[3]下表就节目的选题、内容,科普方式以及评价等方面对中美科技类电视节目进行对比和总结。

从下页表的比较可以看出,除了播出率、收视率这些表面差距之外,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更本质的差距来自于电视节目质量本身。

二、优秀科教电视节目的构成条件探讨

1.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差距的形成原因探讨

摘要:目前,非正式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科学教育类电视节目(简称科教类电视节目)。我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制作正在兴起,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科教电视节目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中、美两国在科学教育类电视节目在播出、收视率、题材选择、内容编排、表现形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其差距形成的原因和美国一些优秀科学类电视节目成功的因素,并以此作为参考,为我国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非正式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07)10—0056—03

2007.10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49期学习资源

首先,两国不同的科学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情况是形成科教电视节目水平差距的原因。不同的科学文化背景对节目的选材、内容以及节目的展现形式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于节目的表现形式,影响更是深刻。中国深受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影响,在节目的制作方面带有严重的教化与输灌倾向。近年来尽管受到西方的影响,这种倾向正逐步得到改善,但是,长期以来的单一而严谨思维方式,使我们的节目表现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新意。另外,一方面在大多数中国公众的心目中,科学被戴上神圣的光环,科学家是最崇敬最向往的职业;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科学家关心科普事业的人数并不算多,从而形成了科学与群众长期隔绝的状况。这种隔绝状况不利于产生内容丰富和科学性强的科教类节目。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融合了来自各个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其科学发展迅速而富有活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科学已经深入人心。由于长期以来受到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影响,强调个性,注重精神绝对自由成为美国电视人主要的思维特征。美国科教类电视节目在表现手法上追求多元化和创新。

其次,投入到科教类电视节目的经费多少也是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据中国信息研究所2000年《国外科普状况调研报告》[6],在美国,非正规科学教育计划支持制作电视科普节目作为其优先领域之一,尽管制作电视节目的开支很大。非正规科学教育计划实施17年来,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国会近年来对非正规科学教育重视有加。据悉,国会批准的NSF2001财年非正规科学教育计划预算达到5600万美元,比国家科学基金会申请的4600万美元涨出1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1.7%,这是继1999财年该计划预算被国会增加1000万美元之后的又一次大幅增加,1984—1994年的十年里,该计划34%的资金用于资助制作电视节目,这还不包括对无线电广播节目的支持。

最后,两国对于科普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也是形成差距的主要原因。目前,我们的公众和媒体对科普的了解似乎只限于“科普”这两个字,对于为什么科普,应该普及什么,怎样普及的问题,没有更深地认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科普是别人的事情,很少考虑自己能为科普做些什么事情。而在美国,科普工作已经深入人心,政府、专家学者都能够积极地为科普媒体提供支持,而普通公众虽然不能直接参与科普工作,但对于科普的支持是十分积极的,像美国PBS电视网的大部分资金支持就来自捐款。[7][8]

2.优秀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条件的探讨通过对美国NOVA、SesameStreet、Discovery等成功的电视节目的研究,在“芝麻街”工作室教育和研究部乔埃尔?施奈德教授总结的电视科普创作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以下四点优秀科教类电视节目的构成条件。

(1)节目定位要准确。不同的观众对科教类电视节目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于节目自身的定位要准

中国美国

节目选题选题多在能吸引观众眼

球的新奇的事件。由于

受到资金及拍摄水平等

的影响,大多数选题还

处于“猎奇”的阶段,例

如:《走近科学》涉及的

节目内容除了水怪、U-

FO、奇闻轶事,类似“揭

密江湖骗术”的内容也

都成为节目的素材

选用的题材十分广泛:探索自然奥秘

的、展现人类科学发展历程及人物、罪

与罚的科学、医学与疾病、环境破坏、微

光科学、神秘现象,等等。重视娱乐性和

科学性相互融合

内容编排目前,我们的科学类节

目虽然改变了传统的单

向宣教的角色,引进了

国外的“科教娱乐化”方

式,使内容不再枯燥乏

味,但是,节目的科学性

要求相对降低了。例如

“走近科学”的内容多数

处于澄清事实的过程阶

段。对于科学性内涵,特

别是内容中的科学思

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

神,电视工作者们把握

不够,比如简单地将破

除迷信等同于科学

节目的内容注重科学性,不仅传播自然

科学方面的前沿知识,科学的方法,还

涉及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科学人物的生

平介绍等人文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

是,美国的一些科学节目通过节目内表

达出的科学精神,更是我们的科教节目

所欠缺的。NOVA曾经播出过一个节目

叫“论证”,讲述了一位英国数学家经受

重重磨难,经过整整数十年的工作,终

于解决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的故事。

尽管播出数年,但是,电视台还经常会

受到观众重播的请求,尽管大多数美国

观众都不懂其中的数学,但是都为故事

主人公的探索精神所感动[4]

展现方式虽然引进了“科教娱乐

化”的科普概念,但是,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

们的科教语言还比较单

一:实景拍摄配以旁白

和主持人的讲解,仅此

而已。所谓的“娱乐性”

还只是出于镜头语言的

处理上,“走近科学”这

个节目遭到最多的批评

就是故弄玄虚,故事情

节恐怖悬疑,许多人认

为在看悬疑片或恐怖片

而不是科学记录片

美国的科教类电视十分注重科学的表

达形式,任何能达到科普目的的方式都

可能得到采用。而且,针对不同的科普

对象,一般采取不同的科普方式。例如,

美国的标志性少儿科普节目“芝麻街”

就利用木偶、动画片、故事、滑稽戏以及

大量的其他形式来普及科学,以期孩子

们能在快乐活动中受到科学的熏陶,事

实证明这是非常成功的。而NOVA针对

的是整个社会的科普,所以,方式比较

正规,但是,他们的节目方式具有多样

性,例如,直接对科学家进行访谈,请演

员重现一个瞬间或一个科学的思想和

过程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5]

科普效果评估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工

作几乎没有,电视台很

少就节目的质量及效果

进行评估。应该说,目前

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相关

的评价指标。针对科普

的长期效果的调查更少

美国十分重视科普项目的效果评价工

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科普项目制

订了严格的评估要求规定,要求项目机

构必须聘请外部评审专家对项目进行

评估。如果条件许可,须对项目进行三

个阶段的评估:项目起动前的预评估、

项目进行中的过程性评估,以及项目完

成后的总结性评估。例如:“芝麻街”对

于每一期节目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

孩子们进行测试与评估。这种效果评估

研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既给出了目标,

又给了观众一个直接表达心声的机会。

芝麻街是受到研究最多的系列片之一

中美科教类电视节目比较

总第249期中国电化教育2007.10学习资源

确。对于面向全体公众的节目,由于受众范围广,所以内容要求比较“博”,可以每期有不同的内容、形式,以达到提高公众科学兴趣的目的。而对于针对专门的群体,例如少年儿童、成人、教师等群体,这要求内容的选择上比较“专”,而且,节目的内容应该具有连贯性。

(2)节目的选题、内容、形式必须新颖,与众不同。“节目必须具有吸引力”,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是单独靠“猎奇”手段来吸引观众,恰恰相反,一个成功的科学类电视节目并不需要靠“猎奇”来吸引观众,而是通过其科学性的选题、充实的科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手段来获得观众的,并且长盛不衰的。

(3)准确地把握好节目的科学性、教育性与技术的关系。一个科教类电视节目首先应该保证节目的科学性和教育性,这并不是仅靠电视制作人所能掌握的,因为大多数电视工作者对科学和教育是门外汉,即使有所涉足也是很少的,美国的科学类电视节目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每一期节目都会聘用与节目相关的许多领域的专家以保证节目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同时,专业的制作技术也科学内容得以呈现以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三者不可偏废。因此,品质优良的科教类电视节目必定离不开制作人、教育学家和科学家三个专业群体的密切合作。对于针对特殊的群体的科普节目,还必须有研究这一群体的专家的协作。例如,美国的SesameStreet的节目制作中就还有儿童成长专家的长期参与。

(4)要有完善合理的节目效果评估机制。美国认为,科普项目只有经过评估,才能了解其执行效果到底怎么样,有无继续支持和开展下去的必要,如果继续开展下去,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经过评估机制,项目资助机构可以掌握已开展科普项目的经验教训,将其引介给其它科普项目机构,以利它们更好地开展科普活动。科教类电视节目并不是自说自话就能成功的,制作优良的节目需要健全的评估系统,需要在节目开始前、播出中和播出后都有相应的调查研究。由于科普活动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所以还应该对未来影响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像“芝麻街”之所以近50年来一直受到美国人民的喜爱,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从第一期开始,评估系统就开始发挥作用,而且就节目在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影响,几乎每年都有相应的调查,以保证节目的成功。

总之,优秀的科教类电视节目的产生往往需要同时具备以上的条件。节目的准确定位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提供了方向,节目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离不开专家的合作,而效果评估系统与机制则为节目的成功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节目的继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三、对我国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建议

首先,改变的科学在公众中的原有印象,打破科学的神秘性,还科学原有面目,突出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的科教类电视节目选题不能仅放在神秘事件等内容上,因该更多地放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方面,或者放在科技前沿、科学发展史或科学人物乃至科学刊物媒体的介绍上。也许有一些选题会受到经费等的限制,但是如果加强横向联系,一些基本的选题还是能够做到的。例如中国科学发展历程、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中国现有科学设施、科学期刊的介绍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选题。

其次,充分利用科学家和工程师资源。这些专家学者站在各科学领域的前沿,对于科学的过程、方法和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我们的大多数专家学者也并不是一味钻在研究室里两耳不闻窗外,只是社会缺少一种机制能够激励科学家和工程师将科普作为自己的一种义务。如果我们的科学类电视节目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参与到科学节目的制作中来,让普通群众、青少年能有机会接近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有利于破除科学的神秘状况,提高科学素养水平。此外,我国拥有大量的高等教育学校、科学研究所,这些科学研究的资源长期为我们的电视科教节目所忽略,积极地同他们合作,也是提高电视科普工作效益的重要途径。

最后,建立一个面对公众的科教类电视节目评估机制。节目在设计阶段,制作阶段以及播出之后都应该得到及时地评估,通过与公众的互动评估,节目的效果到底怎么样,有无继续支持开展下去的必要,有哪些不妥之处应该及时得到调整,有哪些成功之处应该得到保留,这些都能在评估中及时得到反映,并为节目的继续发展和科普效果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6]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0年度国外科普状况调研报告[DB/OL].http://www.istic.ac.cn/kpbg.html.

[2]NSF,USA.InformalScienceEducationProgram[EB/OL].http://www.nsf.gov/pubs/1998/nsf9865/nsf9865.htm.

[3][4]EvanHadinnghamm,史志浩.在美国500家电视台中生存的原因[J].科技潮,2001,(12):61—62.

[5]ShalomMFisch.Children'slearningfromtelevision[J].Television,2005,(18):12—16.

[7]PBS,USA.AboutPBSWelcomed[EB/OL].http://www.pbs.org/wgbh/nova/about/.

[8]NCO,USA.AbouttheNationalCenterforOutreach[EB/OL].http://www.nationaloutreach.org/PublicBroadcastingWorld/.

!收稿日期:2007年7月18日

责任编辑:张静然

中美电视剧叙事模式比较浅析

中美电视剧叙事模式比较浅析 山东有线电视中心李磊内容提要:电视剧是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在中国及西方的大众传媒中担任着重要的娱乐形式,做为一种与文学戏剧并列叙事艺术,中西方在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及结构元素上有很多共性,做为一种文化产业的核心产品,又因为思想传统及经济水平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倾向。本文试以比较文学的方法从叙事结构、叙事伦理以及新叙事学等多个向度考察当下中美电视剧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中美电视剧比较叙事分析 电视剧在当今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消费品,要研究电视剧,不得不研究美国电视,因为“纵观当今世界,无论是电视技术,还是节目制作理念,美国都走在前列,有了自己一套比较完备,适合于实践操作的范式。”(1)作为电视艺术门类之一的中美电视剧必定在美学风格上拥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制约。这使得中美电视剧的不同表现在了多个方面,其中叙事风格的差异最为明显,也是我们研究电视文化的基础环节。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的审美口味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反映在传媒上就是电视文化的更加快餐式和多样化,尤其是近年,数字化科技革新日新月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电视剧在叙事上做着不断的调整。 一.叙事结构之比: 当代叙事学属于结构主义美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从托多罗夫创立叙事学那天起,叙事分析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于对结构的归类与总结。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在视听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独立性的结构特点。而具体到中国和美国的电视剧,在宏观框架的基础上又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方向。中美对电视剧都有着不同的分类标准,或按题材分类、或按播出时间分类,本文采取叙事模式上将其分为系列剧和连续剧两种来进行各自的结构分析。 首先是系列剧,美国从二战后电视剧兴盛繁荣起,系列剧一直占踞主导地位,无论是肥皂剧还是室内剧都不周程度地充斥着荧屏。在系列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一直是采取平行叙事的模式,从《六人行》到《欲望城市》,都在展示不同人的生活节奏与情趣。肥皂剧作家把同时叙事的三个故事错综起来,“所以模式上多采取平行叙事,把三个小故事切成三段,大体上以ABC , A'B'C', A”B”C”的格式讲述。” (2)最典型的就是《老友记》,三对年轻人在生活中的摩擦碰撞总是分头展开,在最后又归于一起,每一个分支故事的发展也很规整。 反观中国的系列剧多采取并行叙事,从早期的《编辑部的故事》到近些年的《我爱我家》、《炊事班的故事》,故事的各个主人公都在围绕着一个主题事件在展开,大家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只是或徘徊犹豫,或急功近利,或精诚团结,或各怀心计,在同一个主线之下展开众生相,大体上以ABC,ABC',ABC ”的格式讲述。这种对生活故事的不同讲述方式是与中西观众不同的欣赏习惯分不开的,究其文化根源,和西方叙事诗论从建立在情节结构基础上的叙述角度、修辞、格律等形式功能不同,中国古代叙事诗论集中于对叙述手法的起承转合的章法之上。( 3) 最初的电视连续剧在美国电视产业中始终只能充当小配角,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后, 美国电视业受英国电视的影响,才开始制作一些连续剧,产生了《根》、《兄弟连》这样的叫 好又叫座的大制作,近几年美国电视连续剧越来越重线索的多头发展,有人称之为弹性叙事,“弹性叙事适

中美真人秀节目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论文(设计)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论文(设计)的目的是: 真人秀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但是我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笔者将探索其发展的历程及其中美真人秀节目的对比,提出自己的一点愚见。 1.通过论文的探索和研究熟悉真人秀的发展历程。 2.对美国著名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对比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 3.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真人秀电视节目,概括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不足和弊端,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愚见。 论文(设计)的意义是(理论或实际): 真人秀(也称真人实景秀)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与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是有着丰厚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意效益的电视节目。真人秀电视节目最早起源于荷兰,真人秀电视节目《老大哥》于1989年在荷兰播出后,一举夺得收视冠军,受到了观众的亲睐,此后各个国家纷纷效仿。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一档真人秀电视节目《幸存者》,取得了良好的收拾业绩。2002年,由福克斯广播公司推出的美国本土大众歌手选秀节目《美国偶像》一经开播,就取占据了美国黄金时间段的收视冠军,直至今日,《美国偶像》一直是美国本土最具竞争力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国的真人秀节目起步较晚,我国的真人秀节目在借鉴国外真人秀节目的经验和教训下,也逐渐的开始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真人秀电视节目,比较好的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赢在中国》、《星光大道》等。 但是,中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和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相对完善的美国相比,我们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弊端,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美国电视节目的精髓之处,取其精华。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深刻反思中国本土电视节目尤其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存在的弊端,在借鉴美国等其他国家优秀电视节目的同时,能够因地制宜制作出真正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群众口味的饕餮大餐,让真人秀电视节目在中国扎根,不断的丰富我国人民的娱乐生活,给大家制作出更精良更优秀的真人秀电视节目。笔者将对比中美真人秀电视节目,从中概括和总结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具体不足之处,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愚见。

中美电视剧的差异比较

中美电视剧的差异对比 我将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对比 1.production 2.broadcast 3.investment & ratings 4.Culture 5.adversting 6.types 一.Production剧集制作 (1)周期circle: 对于美国电视剧而言,“季”(season)这个概念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具体来 说,从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下旬大约30多周的时间就叫“季”。不过一般 在接近年底的时候,有些电视剧会因为圣诞节或者棒球职业联赛等原因停 播一段时间,也可以称作冬歇期。一般来说,美国周播电视剧的制作周 期,实拍周期是八天,播出周期是七天。 中国的电视剧拍摄则实行的预审备案制度(standards and practices),编剧 写好剧本后,由制片方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表述 剧目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故事大纲,到省 广电局(厅)申报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待取得批文后,才能成立剧组, 开始拍摄,最后进行后期制作和发行。电视剧的主要购买者是各地方电视台, 电视台买到优秀的电视剧后会立刻安排,以争抢收视份额。 (2)编剧Screenwriter 地位: 在美剧中,采取的是“编剧为王”的策略,美国很多编剧兼当制片人或者助理制片人,掌握分配权,如果片子盈利以后,尤其一些很好的片子盈利空间很大,在美国编剧能分享盈利成果,而在中国,中国编剧不掌握分配权。 工作方式:任何一部美剧后面都有一个编剧团队,而在中国编剧基本上是“单干”,这让美国同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编剧素质:目前,美国编剧一般会先写好剧本的前面部分,然后剧组才开机,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而这个过程才是整个制作的最重要环节,编剧们会不断拿出自己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者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 而目前中国大陆的编剧一般有两种出身:一种是电影学院或者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毕业的专业编剧,另一种就是作家。前者因为缺少生活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以及艺术磨砺,难以肩负重任。后者,尤其是改编自己文学作品的作家都普遍有着同一种心理,认为文学创作才是自己的最爱,而影视剧的创作只是一个副业,甚至是为了谋生而不得已为之。 剧本创作:美剧通常表达人情美,生活美,英雄美。始终表达着“真善美”。并且非常懂得如何充分的给角色上色,使其性格丰富,有血有肉。剧中没有完全的坏人,也没有完全的好人。 而国内的影视剧,在人物角色塑造上,对于正面的角色性格特点基本是“高、大、全”,反面角色也缺乏设计,不能很好的从观看者的角度入手,只有当我们能够从正面角色中看到缺憾,从反面角色的悲剧命运中看出更深邃的根源时,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够流传久远。二。Broadcast播出方式 美国电视剧一般而言一周播出一集,而且除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一遍之外,近期将不再安排重播,这也就使得观众一旦观看上某个美剧之后,就不愿轻易放弃,所以每“季”一开

比较研究法分析中美电视剧

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 2016级广播电视艺术方向张子建 2016110795 一、中美电视剧创作比较研究的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剧引进中国大陆伊始,就造成了“轰动效应”,《加里森敢死队》、《成长的烦恼》等电视剧成为改革开放后的那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这些美国电视剧的热播,甚至对某些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文化在中国大陆的流觞,更让《兄弟连》、《越狱》、《人人都爱雷蒙德》等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年轻一代网民之中掀起了一阵“美剧狂热”,“美剧”,由此正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美剧”不仅成了人们学习英语的“教材”,更成为美国传播其价值观的重要工具,中国出现了一批人,他们从没有去过美国,但是却有着深刻的“崇美”、“崇洋”心理,对美国的“民主生活”心向往之。定期同步观看“美剧”,已经成为了一批人标榜自我、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由于“美剧”要求观看者具有一定的英语听力基础,所以是否“追美剧”,已经有了成为划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界线的趋势。 另外,对于国内专业的电视剧创作者来说,比较研究中美两国电视剧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美国电视剧在制作上投入巨大的科技和资金,引领着世界电视剧制作水准,目前,中国电视剧制作在硬件上已经接近了美国,期待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能够将这一差距进一步缩小。 其次,美国电视剧凭借其高水准和发行优势,占据了国际市场,2015年,美国靠出售电视剧获得了50亿美元的利润。相比之下,中国电视剧的海外出口就逊色许多,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繁荣,而是应该多注重国际影响力。 再次,美国电视剧随着深化开放,必定会对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起到冲击作用,我们多了解对手一点,就能制定出对策来保护自己的电视剧。 二、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研究的范围 剧情剧是当代中美电视剧的主流形态,而“电视剧创作”应该是电视剧比较研究中的核心,所以对于电视剧创作者而言,电视剧的创作环境、创作观念、创作方法的比较显得尤为重要,其他有关电视剧的各种比较又都应该围绕着电视剧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爱情公寓》由韦正导演,由一帮年轻演员担纲主演。故事围绕一栋叫做“爱情公寓”的普通出租式青年公寓展开。讲叙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形形色色搞笑、离奇、浪漫、感人的故事。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试图打破传统中国情景喜剧单线式模式。播出后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最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也叫《六人行》,至2004年完结篇止。一共播出十季,共约200集。戏巾的六个“老友”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接下来我们对两部剧进行比较 1、剧情模式 情景喜剧的共有剧情模式是:每一集自成体系,且波澜都会在结尾归于平淡。《爱情公寓》借鉴《老友记》,每一集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用主人公的感情线串联,比如《爱情公寓》中曾小贤和胡一菲,展博和林宛瑜的感情。这样使观众既可以抓住剧情主线,又可以观赏每一集主题明确的故事 2、人物设置 《爱情公寓》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老友记》,除了关谷神奇以外,其他人物都是照搬自《老友记》,不同的是将人物中国化了,并且夸大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好的喜剧效果,但却缺少了《老友记》的深度,尤其在人物思想的刻画上。 曾小贤对应《老友记》中的Chandle,继承了Chandle敢说不敢做的懦弱性格。曾小贤软弱,善良,有点自卑却表现得非常自信,这使得这一角色像普通中国人一样有血有肉。相比于chandle,曾小贤这一角色更为成功。 胡一菲对应《老友记》中Monica,继承了Monica的专横霸道。Monica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洁癖有强迫症,凡事追求不出差错。不同的是,Monica的性格形成有详细的交代,而《爱情公寓》没有做到这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故事强行告诉观众胡一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胡一菲的弟弟展博对应《老友记》中的Monica的哥哥Ross,继承了Ross那种高学识的书呆子气质。同样,展博也是Ross的升级版,更加书呆子气,更加不懂

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

毕业论文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Teleplay 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 学院)专业级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

Abstract: As society progresses, people requi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erial goods continuously, and require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of spiritual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V,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viewers? spiritual nourishment, to analyze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representative work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merican TV in our country are so favorable and the people on the domestic drama set in cold. From this an cushy perspective of TV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phenomenon is a topic combines practical with interesting.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theme selection, characterization, plot and other differences for a television show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the use of more commonly-used method of analysis which reflects the values and ambition of their culture. Key words: teleplay; compare; cultural differences

我看中美电视剧的差异

我看中美电视剧的差异(转) 作者:赵宁宇,提交日期:2007-4-26 15:28:00 从《大长今》、《疯狂主妇》到现在大妈大婶都在谈论的《越狱》,回想起来近几年看的电视剧大多都是来自韩国、日本和美国的电视剧精品,而咱们本土电视剧不知啥时候竟悄无声息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这种淡出不是说因为外国影视的冲击使得国产电视剧创作萎靡。而是在我们每年13800集的庞大产出量下,质量却也低的惊人。 投资差异 外国电视剧看多了自然就想比较,当然比较的是咱中国电视剧到底差在哪里?看到韩剧画面精致,就说咱们电视剧不细腻。看到美剧情节紧凑,就是咱们中国编剧不会写故事。我看这都是表面现象,为什么人家画面精良,故事好看。归根结底就是老赵说的两个字:“缺钱!”——咱们中国拍电视剧没钱。 美国电视剧一集的制作费用就能达到千万美元,一般剧集的成本每集也在200万到400万美元间,你看人家一集的制作费用,足够国内拍一部相当好的电视剧了。不是老美钱多的没地方使,也不是说咱们国家经济水平低,而是拍摄电视剧投入产出比的极大不平衡,使得国内的电视剧人想拍精品都拍不成。 可以看出:首先,中国制片方很大程度上难以收回成本,而美国单集就能盈利250%以上。 在中国,电视台与电视剧制作企业之间是不平等的市场关系,电视台花在购买电视剧的价钱实际只有12%不到,80%全部被电视台收入囊中,电视剧生产公司没有获得相应的收益分成,而在美国,电视剧前的20分钟广告中,有11分钟的广告收入回归制作公司 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道理谁都懂?可咱们中国电视剧拿什么扩大呢? 中国的灰色成本——公关,接待费要占投资的5%。这部分属于打水漂,无法盈利。而美国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就1200~2000万美元。 盗版肆虐

中美电视剧的差异

中美电视剧的差异 题材策略:小人物贴近和大题材间离 美国电视剧在题材选取上采取两极化策略:一极是表现日常小人物、最大程度地贴近平民生活;另一极表现非常态环境中的英雄人物、以间离手段营造神秘和刺激。 小题材剧中主人公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讲述的都是些平常碰得到的小事——这种平民化策略生存基点,是题材本身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观众在品味这种贴近时,都能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符合了审美的基本原理,即人类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的正是体现在审美对象中的人类本质力量和生命形象之美。 另外,美国电视剧的编剧根据时事变动、观众反馈,随时调整剧情,用各种方式将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时事糅合到剧情中进行描述、影射和思考,不但为电视剧和现实世界找到一个对应和互动的接口,也使剧集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材料。 叙事策略:剧情为王和“杯中风暴”式冲突 视剧剧情的两翼是悬念和冲突,“剧情为王”正体现在对悬念和冲突的精心设置上:小人物小题材靠提炼大量细节化的悬念和冲突来营造亮点;对于那些能拍成好莱坞大片的大题材,电视剧采取与好莱坞大片完全不同的策略——不刻意强化大场面大动作以营造视觉奇观,而是重点打造剧情的悬念和冲突,以剧情取胜。 “剧情为王”体现在叙事策略上,表现为戏剧性的“杯中风暴”式冲突。如情景喜剧,每集一般有30多个笑点,平均每半分钟到一分钟就有一个。大题材电视剧则往往是给主人公一个目标,如救人,将他置于极度的危急情境之中,然后开始设置重重障碍来阻止主人公达到目的;在这种冲突和悬念的积累和前进中,观众的情绪一直在波浪式上扬;当冲突、悬念和观众的情绪都积累到饱和状态时,一集的高潮到来,本集的冲突和悬念得到解决,但每集结束前都会有下一冲突和悬念的暗示和提示,观众在心理释放过后又欲罢不能——《24小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主题策略:大美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很少有“宣传”一说,甚至忌讳这样的字眼;但不说“宣传”只为掩人耳目——好莱坞电影如此,美国电视剧也不例外。 《兄弟连》就是典型代表。该剧中虽也有表现人性在战争中的扭曲这样的场面,但更多的笔墨被用来讲述一个战争神话——美国就是这个神话中的救世主,永远代表着正义和胜利。 只有“大美国主义”是无法支撑起一切电视剧的,而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剧的另一大主题策略:在彻底物质化了的美国,英雄主义渐离人们,这时,电视剧成了人们的上帝,它不只是帮你打发了无聊的时间,更在于它重新塑造了英雄。 编剧主导 大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美国电视剧,要便于随时取消或增加“产量”,编剧的地位非常显赫:他们决定故事的走向和细节,拿高报酬,成熟之后还可能成为一部戏的“总指挥”,统管全局。这与导演在中国电视剧中的核心作用形成鲜明的对比。 20世纪50年代,掌握美国电视剧制作最高权力的,还是剧中的大牌明星或是在演艺界关系广泛的事务性制片人,但从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电视剧始终要靠故事和对白取胜,创作故事和对白的编剧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剧情越来越复杂,人们认识到电视剧拍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好编剧,而这种创作控制权逐渐发展为主宰一切的“总指挥”,导演、演员甚至有时被称为“技术工人”。 “系列为王”

浅谈中美电视剧中的差异

网络工程1101 李伶玲201126680111 浅谈中美电视剧之差异 从《大长今》、《疯狂主妇》到前几年连大妈大婶都在谈论的《越狱》,回想起来近几年看的电视剧大多都是来自韩国、日本和美国的电视剧精品,而我们本土电视剧不知时候竟悄无声息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就目前来说中国电视剧每年大约有一万多集的庞大产量,即便如此,但其质量却也低得惊人。看到这里,真心有点为我们国产剧的逐渐淡出感到了些担心,但是,担心之余更多的则是对目前这种现状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现在外国电视剧看多了自然就想比较,当然比较的是咱中国电视剧到底差在哪里?看到韩剧画面精致,就说咱们电视剧不细腻。看到美剧情节紧凑,就是咱们中国编剧不会写故事。我看这都是表面现象,为什么人家画面精良,故事好看。这里,我们就针对中美电视剧的差异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首先,我觉得应该从两国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元素进行比较。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电视起步晚,因此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因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电视文化不准确的定位而受到影响。恰恰相反的是美国是商业电视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对世界的电视体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世界上许多流行的电视节目

都诞生于美国,如肥皂剧、情景喜剧、谈话节目等等。另外它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商业运作、电视体系等方面都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两国电视剧在制作周期,播出方式以及制作与收视要求方面的差异。 (1)制作周期。一般来说,美国周播电视剧的实拍周期是八天,播出周期是七天。另外,若果你是经常看美国电视剧的人,你就会发现对美国电视剧而言,“季”或者说是“演季”这个概念是一个最大的特点。而且,他们的编剧也是采用边写编拍的方式在进行拍摄的,电视台一般也就预存两三集的电视剧用来播出,因此才会发生像2007年10月份美国编剧大罢工时,各大电视台仅仅坚持了不到三周时间,就纷纷断炊了的现象的。而中国的电视剧拍摄则实行的预审备案制度。编剧写好剧本后,由制片方持表述剧目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故事大纲,到省广电局(厅)申报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待取得批文后,才能成立剧组,开始拍摄,最后进行后期制作和发行。两者相比之下,时间上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一定意义上也会大大降低其时效性。 (2)播出方式。美国电视剧一般而言一周播出一集(有时每一季刚开始播出时会采用特殊的方式播出,比如《24 Hours》一般一上来就用两天的时间连播四集),而且除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一遍之外,近期将不再安排重播,这也就使得观众一旦观看上某个美剧之后,就不愿轻易放弃,所以每个“演季”一开始,观众都会有造成一种迫不期待的心理期待和强烈的收视愿望:好的电视剧只有今晚播,不看

从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来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来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近些年,美剧在中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诽闻女孩》《越狱》《绝望主妇》等美剧在土豆、优酷等网站都拥有很的点击率。这些美剧体裁不同,《诽闻女孩》讲述上流社会千金小姐的生活,《越狱》讲述主人翁是如何进监狱来拯救被冤枉入狱的兄长。而《绝望主妇》则反映出了美国不同阶层人民的家庭生活。美剧的故事夸张,情节生动,往王带有悬疑色彩以吸引观众。阴谋,谋杀是这些美剧的主题。《越狱》描述美国司法的腐败,连副总统也牵涉其中,阴谋始终贯穿整剧。即使是《诽闻女孩》《绝望主妇》这些描述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电视剧,阴谋、谋杀也贯穿其中。与美剧不同,目前热播的中国电视剧大多数为家庭伦理片,如《蜗居》《裸婚时代》等,或者是一些改编于名著的历史剧,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或者是一些年代片,如《再说一次我爱你》等。近年很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题材还包括军旅题材的《士兵突击》以及讲述经商传奇的《大染坊》、《乔家大院》等。热播中国电视剧虽然体裁多样,却都以爱情、家庭为主题。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的差异是因中美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而电视剧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他们也体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试图分析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从文化角度来看,这些电视剧之所以能受到观众的 喜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当下的文化趋势,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抽象而复杂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指 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科学、哲学、信仰、风俗、文化艺术、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标准等。本 文探讨的是狭义的文化概念,从价值观来探讨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一)教育子女的观念不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差异在热播美剧和中国电视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美剧中孩子会做各种兼职,比如送报纸,在餐厅做服务员 等等,培养学生自立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是美国家长教育子女的重要目标。在美国,子女满18岁就要开始独立生活。在热播美剧《绝望主妇》中,主妇之一的Lynette在其双胞胎儿子18岁之后,将儿子赶出家门,逼其独立。美国家长注重培养子女自立、独立的价值观念,培养子女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人生 价值获得成功的观念。而在热播中国剧中,“啃老”,依靠父母的社会现实被合理化。在中国热播剧中,子女读大学靠父母,找对象靠乡亲,买房子靠啃老,子女在婚后和父母住一屋檐下,靠父母资助帮忙是中国电视剧所反映的现实。如在《蜗居》中,女主人翁海藻无法忍受贫穷的生活而成为宋思民的情妇。主人翁海藻的选择是子女对于父母依赖心理的移情作用。在没有有钱有势的父母可以依赖的情况下,海藻选择依赖宋思民,这个能提供一个很好的物质生活的已婚男性。在《裸婚时代》中,主人翁的裸婚是他们婚姻破裂的根源所在,在这背后的是男女主人翁对各自父母的依赖。男女主人翁成年后仍

中美文化对比研究

中美文化基本差异:中国观念与美国观念对比分析 作者: 集体主义:一般而言,中国和其他亚洲文化反映了社会科学家称为“集体主义”的取向。这些文化比较注重群体合作和个人谦虚。 个人主义:相反,美国人通常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取向。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 社会关系: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美国人更加正式,等级更分明。中国人似乎非常习惯于等级分明的结构,他们可基于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惯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美国人则更侧重于非正式和平等关系。美国人通常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在一起最自在;他们不太重视社会等级。 友谊: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更可能拥有少数终生挚交,他们彼此之间交情深厚,愿意相互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美国人可能有许多“朋友”和熟人,这些朋友和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换,彼此之间承诺的义务有限。 义务在中国人之间,与他人的关系通常意味着彼此之间的义务。与此相反,美国人倾向于回避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长期义务的局面。 任务取向与关系取向:中国人侧重于关系取向。保持和谐的关系比完成任务更重要。相比之下,美国人侧重于任务取向。完成工作通常比关系更重要。 和谐与“事实”:中国人所受的教育通常是避免直接冲突、公开批评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他们希望在周围的人中保持和谐,给别人留“面子”。相反,美国人通常愿意直接面对问题、提出批评、讨论具有争议的问题,并坚持自己认为是“事实”的意见。他们对“面子”并不在意。 法律、规章和条例的作用: 在交往方面,中国人通常更信任人际关系,而不太信任书面规则和程序。而美国人一般认为书面规则适用于每一个人,并且能够产生公正、合理的程序和决定。 时间观念:中国人比较怀旧,也比较注重未来。美国人通常对过去不太感兴趣,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情况。 指定身份与获取身份:在中国的传统中,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基于继承特征,例如年龄、性别和家庭,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大多数美国人,个人地位主要基于自己的成就,包括受教育程度和事业上的成功。 此篇作为我的“中国文化漫谈”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希望能够把浅显的道理与实际的问题结合起来,让我们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洋洋大观,才疏学浅;一家之言,不成敬意。 今天我们首先谈一谈什么是文化。之后对中美文化进行一个简要的对比,从而看出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的巨大影响。 什么是文化(Culture)? 简单的说来,文化是那些你不知道原因但还愿意接受的,来自上辈的规则与认识,在实践中大多数人能够体会带来的益处,或者相信可以带来益处,使得这些规则与认识又成为当代大多数人的选择,此时就构成文化主体内容。但是如果这条规则或认识已经完全被客观实践证明不可行的时候也不会坚持,也是文化具有的更新能力。所以文化主要是那些难以给予定论的规则与认识(属于价值观和哲学层面),并具有主观性,延续性,群体性,有益性四个特点。

试论中美电视剧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1]

试论中美电视剧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青鸟飞啊飞的手记: 想拍出好的电视剧,首先要解放思想,然后再解放制度!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从大学毕业以后,我便成为了美剧的忠实拥趸,至今四五年的时间里,看过的各类美剧数十部,平时对于美剧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方式也很关注,同时,作为北京电视台的广告部工作人员,我对于国产电视剧的制作也曾有过大致的了解,在此不妨做一简单比较,试论其背后的文化差异。 (一)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的制作差异 总体而言,美国电视剧的制作采用的是边拍边播的方式,而中国电视剧的制作则采用的是先备案审查再制作播出的方式,归结为一点,就是市场主导与行政主导的差异。 (1)制作周期 对于美国电视剧而言,“季”或者说是“演季”这个概念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季”实际上就是指商业电视网在它晚间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里所实行的一种惯例或者制度,不仅电视剧如此,其他节目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操作的(新闻节目除外)。具体来说,从9月中旬到第二年的4月下旬大约30多周的时间就叫“季”(也有一些特定的暑期季),在这期间,各大商业电视网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内容一般都是首播节目或者是电视剧。不过一般在接近年底的时候,有些电视剧会因为圣诞节或者棒球职业联赛等原因停播一段时间,也可以称作冬歇期。 一般来说,美国周播电视剧的制作周期,实拍周期是八天,播出周期是七天。编剧边写编拍,电视台一般也就预存两三集的电视剧用来播出,因此2007年10月份美国编剧大罢工时,各大电视台仅仅坚持了不到三周时间,就纷纷断炊了,很多当季的新剧不得不提前结束播出。 而中国的电视剧拍摄则实行的预审备案制度。编剧写好剧本后,由制片方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和表述剧目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故事大纲,到省广电局(厅)申报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待取得批文后,才能成立剧组,开始拍摄,最后进行后期制作和发行。电视剧的主要购买者是各地方电视台,电视台买到优秀的电视剧后会立刻安排,以争抢收视份额。 (2)播出方式

中美机场比较研究

中美民用机场比较研究 1.民用机场概述 1.1机场的定义 机场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是进行航空器飞行的最基本的场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中,对机场是这样定义的:“本法所称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 在国外文献中,对机场的描述也有广泛的代表性:“机场是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使飞机在机场起飞和降落,从而实现旅客和货物从地面运输模式到空中运输模式的转变。基本的机场设施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登机桥、客运候机楼、货运大楼和地面交通系统。”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第一,机场是一个区域。而区域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概念,这个概念实际上与人们对机场的认识是一致的。第二,机场是建筑物、装置和设施。第三,在我国民航法中,没有对机场运作方式做出明确的要求。机场作为地域概念广泛地被人们接受。从地域的角度,机场地域内存在非常多的运作单位,主要单位如下图: 图1.1 在2003年以后我国进行了机场体制改革,机场进行企业化经营。机场作为一个公司,其组织结构图如下(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集团为例): 图1.2 1.2 机场的特点 民用机场是民航运输体系中空中运输和地面运输的自然接点,其提供的服务包括公共开放区服务、航空服务和航空延伸服务,因此有以下特点: 1.机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 轩余恩认为,机场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因为:“机场要为所有顾客和航空公司公平提供服务的义务。机场要满足航空公司正常要求的服务和设备,例如高峰小时运输能力”。但

遇到特殊情况时,“如在战争期间,因国家利益需要,民用机场被国家征用而被迫关闭”。 2.机场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 机场的社会性表现之一,是全体社会成员从机场受益。从这个角度上看,机场是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而机场本身是否盈利,则不是衡量机场存在的理由。 机场的社会性表现之二,就是机场与国民经济相辅相成。刘英专门对机场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做了研究,结论是“民航运输指标平均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之间基本存在着1.5—2.0倍的关系”。 机场的社会性表现之三是机场与周边社区在规划、环境保护直接关联。历山大.T韦尔斯特别指出:“机场噪音大,净空要求高,这给机场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所以,机场专家在规划机场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机场的这一特点,进行合理选址"。 机场的社会性表现之四就是机场在就业、商务服务等方面与当地社会的密切相关。 2 机场比较 2.1 机场分类 美国将机场分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两大类。其中民用机场分为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民用运输机场指提供定期航班的商业机场。通用机场指不具备定期航班能力的小型运输机场以及为开展通用航空活动服务的机场。商业机场分为主要商业机场和非主要商业机场两类,同时对主要商业机场进行枢纽级别的界定,分为四类:大型枢纽空港、中型枢纽空港、 截至2010年底,美国对公众开放的机场(不包括直升机场和水上机场),飞行区等级4及以上的占99.0%,飞行区等级3的占0.74%,飞行区等级2及以下的占0.26%。 在我国机场分类方式有很多,但是我们常按机场所在城市的性质、地位和在全国航空运输网络中的作用,把我国机场划分为Ⅰ、Ⅱ、Ⅲ、Ⅳ类。 Ⅰ类机场,即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机场,是全国航空运输网络和国际航线的枢纽,一般机场占地面积较大,与机场周围的环境具有共容性,与服务的城市之间具有良好潜在地面的交通系统,具有两条以上的跑道、精密仪表进近系统、接收大型飞机的能力、良好的飞机维修和国内国际旅客转乘衔接,交通运输业务繁忙。Ⅰ类机场飞行区的等级为4E。Ⅰ类机场也称为大型枢纽机场。 Ⅱ类机场,即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重要的经济特区、开发城市和旅游城市,或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的机场,具有跨省、跨地区的航线,是省内或区域内的航空运输枢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概要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前言 (3) 2、企业文化的内涵 (3) 2.1 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的含义 (3) 2.2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功能和特点 (4) 3、中美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3.1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4) 3.2 美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5) 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7) 4.1 宏观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7) 4.2 企业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8) 4.3 个体层面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9) 5、中美两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5.1 中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5.2 美国企业文化优缺点评析 (10) 6、对中国企业发展先进企业文化的启示 (11) 参考文献 (12)

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摘要 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中美两国也不例外。研究中美两国企业文化间的差异,使中国企业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企业文化,使中国企业在塑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重点论述了中美企业文化各自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中美企业文化的特点具体有哪些,它们又有着怎样的优缺点;以及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企业文化。 关键词:中国企业、美国企业、企业文化 Abstract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enterpri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may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awaring mor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has a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in discussing how to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get som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of the unique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enterprise culture formed, what the history origin they have; and how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should be learn more from other advanced enterprise culture to perfect themselves. Key words:Chinese Enterprises 、American Enterprises、Corporate Culture

中美师生观的比较研究

中美师生观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美两国民族文化传统不同,这体现在教育上,对教育的影响更加不同,对教师的角色认识也截然不同,本文试着从中美两国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来讲师生观的差异,以及对教育产生不同的效果,分析树立什么样的师生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 关键词:中美;师生观 中图分类号:G6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72-01 教育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会对教育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体现出教师的人才观、教育的价值观,这样对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会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师生观有很大的意义。我们知道东西方文化差异明显,因此东西方在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之师生观也会不同。美国的教育思想在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选择中美两国做比较。 一、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师生观是一种人才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例如要培养照章办事的、唯书唯上的人,就必须强调教师的威严,书本成为经典,学生是被

动的接受教育;如果要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就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师生关系亲密与否会直接对教育效果有影响,所以有人认为,优良的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美国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1.以儿童为中心。在教学中美国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起辅助的作用、引导的作用。体现在教学中,就是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也不给出结论。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美国主张老师与学生是朋友,两者之间是平等自由的关系,理解、体谅学生。 3、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在教学中美国教师对学生较为放任,一般不做严格要求,对学生的行为多是给出建议,不会严格禁止。 三、中国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1.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国则主张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绝对的权威,也可以理解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控制和指导。不管如何理解,如果不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理解为教师“说了算”。在教学中,还是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把学生放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1)

中美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的对比分析(1) 无论是美国还是其它国家,在现代文明的都市社会里,犯罪和破案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此,警察——这个国家暴力机关的执法者的使命似乎也永无终止之日。虽然犯罪和破案在社会生活中的比重占得很小,警察和罪犯也并不是社会公民成员的主体,他们的分量也许无法与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相比,但它们永远是戏剧化矛盾冲突最外化,最突出的社会行为。犯罪率逐年飙升,各种案件层出不穷,犯罪的手段复杂多样,破案历程千奇百怪——这些都给影视创作带来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经历了日常无聊琐碎的普通观众,很期待在茶余饭后欣赏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反常故事——这就是警匪题材影视作品经久不衰的诱人之处。题材与主题 国内的公安题材电视剧多涉及犯罪,法律问题,叙事元素彼此混杂,多具备情节剧的叙事结构,这类电视剧往往不能独立成章,多集叙述的是一个大故事。这一类影视剧已经成为国内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题材之一,有相当多的佳作成为收视热点,《大雪无痕》、《永不瞑目》、《生死卧底》、《公安局长》、《重案六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黑冰》、《黑洞》等,这些电视剧的题材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对当下转型期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与揭示上,它触动着整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凭借其当下性,敏锐性,重大性的特点牵动着广大观众的注意力。 美国近二十年的警匪片,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梦幻”形式,与国内的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不同,这种形式下的警匪影视作品经常会部分忽略时代背景和政治元素,部分忽略政府影响和政党政策,而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对事件本身的影响。警匪电视剧也往往像电影一样,可以独立成章,一集一个故事,这种具备“不连续性”的特点,虽然在宏观结构上似乎逊色于国产电视剧,但是其单集的独立性也有效地提高了收视率——毕竟观众可以在任意一集中随意融入情节。 从表现主体来看,普通警察,刑警,巡警,武警,特警,安全人员,谈判专家,特工,甚至交通警,消防警,都一应俱全。从涉及的案件来看,刑事犯罪(《九.一八大案纪实》、《西安十二.一零枪案纪实》),经济犯罪(《冬至》),黑社会犯罪(《绝不放过你》、《黑洞》),跨国经济犯罪《升起的太阳》,恐怖主义犯罪(《爱国者的游戏》),与国家安全有关的犯罪(《谍中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艺术形态功能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材料
题目(中文)___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业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 姓 名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 __________林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副_教 授_ __________________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问题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
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题目中主要概念的界定、简
明、扼要)
问题提出的背景: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 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包含了终身教育在内的教育,也可以 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出于起点位置的。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 出:"现在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提早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提早世界的历 史。”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课题,并纳入国家整体规划之中。
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而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增加对教育的 投入,关注教育的发展,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 父母被认为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教龄最长的老师。作为一种接受时间最 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家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是由中美两国 不同的文化传统底蕴造成,同时也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导致中美家庭在教 育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 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 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重作用。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 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 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 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 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 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 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要提 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