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内容

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环境基础

医学基础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著作《五十二病方》

文化基础易学道教佛教儒教

学科基础

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的问世,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确立了中医学的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称为“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开创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先河,称为“方书之祖”,东汉张机(字仲景)。

《神农本草经》,根据药物毒性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辨证论治: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为某种性质的证。再根据辨证的分析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第一本病因学专著。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王叔和《脉经》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医学第一部证候病理学专著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提出“戾气”学说

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医林改错》开始注重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与疾病,并发展瘀血致病理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汇通的代表作

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字守真,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后世称其“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

原病式》。

(2)、张从正:字子和,主张“病由邪生”,后世称其“攻邪派”,代表作《儒门事亲》。

(3)、李杲:字明之,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后世称其“补土派”,代表作《脾

胃论》。

(4)、朱震亨:字彦修,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后世称其“滋阴派”,代表作《格

致余论》。

三、证的基本概念

证: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表现为大致相同证,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阳属性

相关性

规定性

普遍性

相对性:阴阳属性互相转化;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交感,即交互感应。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之中,即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阴阳和谐是发生交感作用的条件。

互藏。相互对立的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含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

对立。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

制约。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

互根。阴阳的相互依存,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和前提。

互用。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消长。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之中。阴阳在数量或比例上的变化。

平衡。

相互转化。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当阴阳两方面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消长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转化。

二、脏腑形体分阴阳

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

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

三、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要素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所构成的五大类事物。

“行”,是指一种固有的、有规律的、自然持续的运动,即相互联系与运动变化。

四、五行的特性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推演络绎法

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故亦属于火;

脾属土,则胃、肌肉、唇、口与脾有关,故亦属于土;

肺属金,则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有关,故亦属于金;

六、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七、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五行相侮的次序:木侮金(肺),金侮火(心),火侮水(肾),水侮土(脾),土侮木(肝)

五行制化

制即克制,化即生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化,化中有制,制中有化,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维持其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八、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例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九、相侮

木火刑金: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

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耳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

十、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十一、确定治则治发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

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补母: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以使之恢复,同时还要依据五行相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

通过“相生”作用而促其恢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阴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

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

振之证。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抑强、扶弱 抑强:某脏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

十二、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中医的气,是指人体内具有很强活力的、运行不息而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肝)木

(肾)水

(心)火

(肺)金 (脾)土

母子相及在五脏中的次序:

一、人体之气的生成之源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二、相关脏腑的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2)、脾胃为生气之源;(3)、肺为生气之主。

三、气化

气化: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

气的运动形式

升降出入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作用:激发和促进的作用。激发脏腑、经络等器官的生理功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繁殖;

推动精的生成和施泄,血液的生成的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温煦作用:产生热量,温煦人体。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温煦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保持功能正常;温煦血精津液正常运行

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预防外邪入侵和驱邪外出。卫气护卫肌表,抵御外邪侵入;正气抗邪,驱邪外出;正气促进人体病后恢复。

固摄作用: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和统摄,防止无故流失。固摄血液;固摄津液;固摄精液;固摄内脏、冲任

气化作用:促进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营养作用:为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营养

五、气的分类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根源于肾,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气所化,有依赖于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源于先天,长于后天”

分布:根源于肾,以三焦为通道散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

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

宗气: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聚于胸中的气。有推动血行和促进呼吸等作用。

生理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和下丹田以资元气三个方面。

虚里之脉可候宗气盛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

乳下,脉宗气也,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六、血的生成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作用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的组成成分:水谷精微和肾精。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化生之源。

(1)、心气的充沛;(2)、血液的充盈和状态;(3)、脉道的完整和通畅

八、相关脏腑机能

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肾精所化的元气

血的功能

濡养作用:营养和濡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从面色、两目、肌肉、皮肤、毛发、肢体运动等方面反映出来。表现在精神活动方面。

运载作用:载气、载津,以布散精微濡养人体周身的作用。血能藏气、寓气、载气。脏腑代谢的浊气浊物,通过血液才能到达肺,在肺中清浊交换,呼出体外,再将清气运载至体内。

九、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液: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

津液的生成

脾胃腐熟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津液的输布

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通过宣发肃降,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以及人体下部和内部脏腑,并将浊液输送到膀胱和肾。

脾: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液。借升清之力将津液上输于肺,下输于膀胱、肾。脾气推动和调节津液输布。直接将津液布散与全身,即“脾气散精”。

肾:主水之脏。直接参与津液的输布,肾阳的气化蒸腾作用。间接参与,肾中精气和肾阳的激发、推动和温煦作用。

三焦:对水液有通调决渎之功,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三焦气化正常,水道通利,津液输布正常。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津液的输布有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

津液的功能

濡养滋润:津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滋润和营养的作用。

化生血液:津液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液生成的重要物质。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相互渗透转化,即“津血同源”。

调节阴阳:人体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运载作用:运载全身之气。运载代谢废物。

十、气为血之帅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是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十一、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方面。

1.血能养气:指血液对气的濡养作用;

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十二、津能载气

津液是气运行的载体之一。在血脉之外,气的运行必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也会使气漂浮失散而无所归,故说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丢失,必定导致气的损耗。例如暑热病证,不仅伤津耗液,而且气亦随汗液外泄,出现少气懒言、体倦乏力的气虚表现。而当大汗、大吐、大泻等津液大量丢失时,气亦随之大量外脱,称之为“气随津脱”。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痰饮》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津液化气,津液载气

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可化津——“血汗同源”之说

津能生血

“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第三章藏象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近年又写作“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的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象: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其自然相关事物的比象。

一、脏腑的内在形象

二、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三、脏腑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和现象类比后所获得的比象

四、意象,以象为据、寻象观意的意象思维的印证

二、心

“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一)生理特性

心气通明;心火宜降

(二)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主血(心生血,“奉心化赤”)、主脉

心藏神:主宰整个人的生理活动;住在人体精神思维活动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三、肺

“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

(一)生理特性

肺为娇脏。“清虚之府”

肺气宣降。“华盖之脏”。居高位,又能行水,“水之上源”。

(二)主要生理机能

1.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肺为气之主”

主一身之气: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机能。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水谷之气在肺中相结合而成,属后天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

2.通调水道

肺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3.朝百脉

朝,朝会、会聚之意。百脉,泛指人体全身的血脉。全身的血液,均通过经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输布与全身。肺朝百脉的实质是肺助心行血功能的体现

四、脾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孤脏”,“脾为生痰之源”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

(一)生理特性:

脾气宜升,以上升为主,以升为用

喜燥恶湿

(二)主要生理机能

1.主运化

脾主运化:运,即转运;化,即消化吸收。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及津液,将精微物质及津液吸收并传输全身的生理功能。

(1)运化水谷:指脾气将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精微物质的作用。

(2)运化水液:脾气将水饮化为水精,亦即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身脏腑的生理机能。

2.主升清

升,指上升;清,指包括气血在内的精微物质。“升举”则是指脾气具有升托内脏,维系人体内脏相对位置恒定、防止内脏下垂的作用。

3.主统血

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的作用。

五、肝

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

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五方面:(1)、调畅气机(2)、调畅血液

(3)、疏通三焦(4)、调畅情志

(5)、促进脾胃运化(6)、调畅胆汁分泌排泄

(7)、促进男子排精于女子排卵行经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

(1)贮藏血液

(2)调节血量《素问·五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

(3)防止出血

肝在窍为目

六、肾

肾精、肾气不足,在小儿则为生长发育不良,五迟(立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肌肉软、手足软、口软)

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人体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

肾主纳气:肾具有摄入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其呼吸表浅的机能。

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说:“唇为飞(扉)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简称:飞、户、吸、贲、幽、阑、魄

“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

“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阳中少阳,属东方甲木,主少阳春升之气。

“太仓”“水谷之海”

主受纳、腐熟水谷:“人以胃气为本”

胃主通降:胃气宜保持通顺下降的运动趋势

喜润恶燥:胃为阳土,性喜湿润。胃应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

小肠

“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主受盛和化物:小肠接受经胃初步加工过的食糜后(即受盛),进一步加以消化,并吸收水谷精微的过程(即化物)。

主泌别清浊:在“化物”基础上,小肠将胃下传的经过初步消化的食糜,分成清(水谷精微)和浊(食物残渣)两部分。

小肠主液:小肠在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过程中,吸收富含营养的水谷精微

大肠

主传化糟粕:“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主津:在传导糟粕的同时,还能同时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

膀胱

贮存尿液(津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排泄尿液:贮存在膀胱中的尿液,经过气化作用适时排泄出体外。

三焦

“孤府”之称。“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部位三焦:三焦作为人体上中下部位的划分,源于《灵枢·营卫生会》的“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之论,因其大无脏腑能与之匹配而称之为“孤府”。

通行诸气:元气通过三焦布达全身。又是气升降出入的道路

通行水液: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生理功能,是水液升降出入的运行通道。

八、脑

“先天元神”“有道之君”

主宰生命活动:脑是生命活动的中枢,统帅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主持感觉活动:中医学将视觉、听觉等感觉功能归属于脑

主司精神活动:“头者,精明之府”“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又以冲、任、督、带为最。 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皆下注冲脉,故称冲脉为“血海”。

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经之血,一身阴经之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故称“任主胞胎”。任脉气血充盛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所以,胞宫的作用与充任二脉的关系更加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并与肾相通,运行肾气,从而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

十、心肾相交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包括了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为水火既济。

十一、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包括:(1)、精血同源;(2)、藏泄互用;(3)、阴阳互资互制

第四章 经络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胸(腹)

二、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子午流注口诀: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足厥阴肝经

足大趾

足少阳胆经 目外眦

手厥阴心包经

无名指端

手少阳三焦经

胸中 足小趾端

足少阴肾经 目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端

心中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端

鼻翼旁

足阳明胃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食指端

肺中

(一)、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尖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二)、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足三阴经均行于胸腹面。

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三)、头面部的分布

手、足阳明经分别行于面部、额部

手、足少阳经主要行于头侧部

手、足太阳经分别行于面颊、头顶和头后部。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

异名的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手太阴肺经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入于下齿,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

足阳明胃经,旁行入目内眦,入于上齿。

足太阴脾经,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连舌本,散舌下。注入心中。

手少阴心经,连于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至目内眦(睛明穴)。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于背部有四行经脉。

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入掌中(劳宫穴)。

手少阳三焦经,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瞳子髎穴)。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至额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谷穴)。

足厥阴肝经,环绕口唇的里边。

循行至齿: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经过第七颈椎棘突(大椎)下的经脉:六条阳经皆过大椎

行于目内眦: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五、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经是与正经相对而言的,由于其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有异于十二正经,故曰“奇经”。又因其数有八,故曰“奇经八脉”。

(2)、走向有别于正经,除带脉外,皆由下向上循行;

(3)、同脏腑并无直接络属,但与奇恒之腑有联系;

(4)、相互之间没有表里关系。

一源三岐: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故称之为“一源三岐”

第五章体质(无内容)

第六章病因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

三、风邪

1.风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

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一、指风邪常兼它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

导;

二、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四、寒邪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五、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易阻气机;(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六、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最常见的致病特点:易伤津液

七、暑邪

1.暑邪的基本概念

凡夏至之后,立秋之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2.暑邪的性质:(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3)、暑多夹湿。

致病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只有外感而无内生。

八、火(热)邪(最有可能考)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阳性疮痈。

九、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内伤最易伤及心、肝二脏。

(二)、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

(4)、恐则气下;(5)、惊则气乱;(6)、思则气结。

(三)、多发为情志病

(四)、影响病情变化

十、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机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一类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又称“继发性病因”。

十一、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1)、疼痛;(2)、肿块;(3)、出血;

(4)、色紫黯;(5)、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第七章发病

一、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及对外环境适应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的抗病、祛邪等作用,是人体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作用的综

合表现。

第八章病机

一、虚实变化

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1、虚实错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

2、虚实转化

3、虚实真假:(1)、真实假虚: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

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又称“大实有羸

状”;

(2)、真虚假实:指病机的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正气

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所致,故又称“至虚

有盛候”

二、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的病理变化。

一般地说,气机失调可概括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几种情况。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

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变化。

三、风气内动

风气内动病机主要有:(1)、肝阳化风;(2)、热极生风;(3)、阴虚风动;(4)、血虚生风

第九章防治原则

一、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治病求本指导思想下的治疗原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祛邪;

(4)、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6)、三因制宜二、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

正治:是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病证的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其治疗原则为:(1)、寒者热之;(2)、热者寒之;

(3)、虚则补之;(4)、实则泻之(二)、反治

治疗原则:(1)、热因热用;(2)、寒因寒用;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

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脾气虚造

成的腹胀(脾虚)喜揉喜按。还有气虚导致的便秘亦适用于此。

(4)、通因通用

三、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统称。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题库完整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 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E.《左传》 答案:1.E 2.《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主要反映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D .辨证论治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2.B 3.《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暑衣厚则为汗”,说明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答案:3.B 4.《素问?疏五过论》所说“尝贵后贱”可致“脱营”,体现了

A.人体自身的完整性 B.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C.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D.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E.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答案:4.E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 .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 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答案:5.C 6.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心是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命门 E.脑 答案:6.A 7.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 C.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 E.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答案:7.E 8.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是 A.病种 B.病名 C.症状 D.体征 E.证候 答案:8.E 9.属于中医学防治特点的确切表述是 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 .审因论治 D .辨证论治 E. 防重于治 答案:9.E 10.中医理论中阴阳的概念是 A.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 B.代表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 一、单项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计20 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 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 金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战国至秦汉时期 E. 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 张从正 D.朱震亨 E. 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 心 B. 脾 C. 肝 D. 肾 E. 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 五行相克 C. 五行相乘 D. 五行相侮 E. 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 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 鼻 B. 耳 C. 口 D. 舌 E. 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肝 B. 肾 C. 脾 D. 胆 E. 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 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 心与肾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 元气 B. 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A.气能生津 B. 气能行津 C. 气能摄津 D. 津能载气 E. 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 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 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 经别 C.经筋 D.别络 E. 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 拇指端 B. 食指端 C. 中指端 D. 小指端 E. 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 偏阴质 B. 偏阳质 C. 痰湿质 D. 阴阳平和质 E. 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 火邪 C.暑邪 D.燥邪 E. 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 思则气缓 C. 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 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 邪气侵袭 C. 正邪相争 D.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博士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与复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和复习题 (七版教材)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观点 4.整体观念的概念 5.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从结构、生理、病理、诊治等方面说明) 6.试从生理、病理两方面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7.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2.精气生万物的机理 3.气的两种存在形式 4.气机与气化的概念及其联系 5.气的中介作用的意义 6.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7.阴阳的基本概念 8.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9.阴阳对立制约与消长、平衡的关系 10.阴阳互根互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11.阴阳交感的机理和意义 12.阴阳消长的涵义和形式 13.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条件和形式 14.阴阳自和的涵义和意义 15.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划分(二分法与三分法) 16.阴阳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理变化及其理论基础 17.怎样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 18.五行的基本概念 19.五行的特性 20.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21.五行相生的概念、次序和母子关系 22.五行相克的概念、次序和所胜、所不胜关系 23.五行制化的概念和规律 24.五行相乘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5.五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机理 26.母子相及的涵义 27.以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8.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9.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30.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方法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基本概念 2.藏象学说的形成 3.藏象学说的特点 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5.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正常循行的基本条件 7.心藏神的概念,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由 8.心的生理特性 9.心在液为汗的机理 10.肺主呼吸与主一身之气的涵义和关系 11.肺主行水或为水之上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12.肺朝百脉、主治节的涵义 13.肺为华盖和娇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14.肺气宣发与肃降的概念和体现 15.肺合皮毛的机理和意义 16.脾主运化的涵义和内容 17.脾为后天之本的原理和意义 18.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 19.脾主四时与脾主长夏的意义 20.脾气主升的主要体现 21.脾喜燥恶湿的临床意义 22.肝主疏泄的概念及其体现 23.肝主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 24.肝为刚脏的生理病理意义 25.肾藏精的涵义 26.肾精与肾气的关系及其生理作用,肾为先天之本 27.肾阴、肾阳的来源和功能 28.肾为五脏阴阳之本的涵义 29.肾主水的概念和机理 30.肾主纳气的概念和机理 31.肾主蛰守位的生理意义 32.肾主骨生髓通脑 33.七冲门的部位及作用 34.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基础 35.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之一的道理 36.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37.胃的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8.小肠的部位和生理功能,“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机理 39.大肠的主要功能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脏腑功能 40.三焦的六腑和部位概念 41.六腑三焦及部位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42.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 43.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44.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与此有关的诸因素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21~4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请为每题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 一、A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A A.气的运动 B.气的运动形式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B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E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D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D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E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E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B A.肺 B.脾 C.肾 O.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D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二、D型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AD A.母病及子 B.侮其所不胜 C.克其所胜 D.子病及母 E.乘其所胜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D ) A.完素 B.杲 C.从正 D.朱震亨 E.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C )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 )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1.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15.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1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1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8.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20.“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21.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侯论》 2、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 B.两晋隋唐 C.宋金元 D.明清 E.近代 3、在金元四大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是 ( )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丹溪 E.陈无择 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 5、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 6、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7、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8、“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9、“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 10、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1、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 ) A.喜 B.思 C.悲 D.恐 E.惊 12、“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13、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火与土 E.火与水 14、用甘味药治疗肺气虚,其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克 E.同气相求 15、以下可用阴阳互相互根来解释的是( )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16、“阴中求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17、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18、肝病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生 B.克 C.乘 D.侮 E.子病及母 1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20、“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1、因心火旺而导致目赤易怒者, 为( ) A.母病及子 B.木火刑金 C.水来乘火 D.火来侮水 E.子病及母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 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 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 4.忘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 2.热、火、暑的异同点 3.忘了 4.忘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 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 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 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 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 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 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 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 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 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 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

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 1.水火既济 2.经脉 3.寒性凝滞 4.阴阳格拒 5.七情伤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 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 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 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 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共40分) 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 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 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2*5) 1.疬气 2.五脏化液 3.百病皆由气 4.从化 5.皮部 二,简答(10*5) 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名词解释 1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2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4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5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6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 7证:是指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8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9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10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11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12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13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4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5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有广义、狭义和一般意义的精三个层次。 16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17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8气化: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9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0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21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22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3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五个脏的合称。 2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一、绪论 1、P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P3《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难经》者四本书的内容及特点。 2、P3~P5各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比如某个著名医家写了什么书,这本书的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价值。 3、P6~P10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以及掌握这两者的具体内容。P10名词解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P17~P18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P21~2P24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P25~P26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的内容,了解阴阳格拒、阴阳格离。以及哪些脏腑阳容易偏衰,哪些脏腑阴容易偏衰。 3、P28五行的特性,P29五行归类表,以及五行的关系,相生相克,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所胜所不胜关系,还有相生相侮关系,P35确定治则治法中的补母、泻子、滋水涵木、益火补母等等。 三、藏象 1、P39名词解释:藏象,P40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分别指什么,以及他们各自的生理特点。 2、P41~P57重点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生理联系。P59~P66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课上提到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肺主治节,是对肺主要生理功能的总概括。掌握水液代谢的过程。尤其注重肝的那一部分,以及肝体阴而用阳的解释。P54名词解释:天癸。注意:肝脾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泻,肝胃不和的病理特点:痛胀呕。 3、P67~P73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重点掌握水火既济和精血同源的解释。 四、精气血津液 1、P78名词解释:精、广义之精与生殖之精各指什么 2、P79掌握精的生成,以及与哪些脏腑有关,精的功能 3、P80~P81气的来源和生成,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掌握气的运动和功能,名词解释:气机和气化。P83~P85掌握气的分类,各种气的生成分布以及各自的功能,重点掌握营卫的区别和联系,这张表格在老师的PPT中有。 4、P85~P86重点掌握血生成的过程以及血液化生与哪些脏腑有关、血运行与哪些脏腑有关、血的功能、血行通畅的三大条件。 5、P88~P90掌握津液两者的区别、津液生成和排泄的过程,以及生成与排泄与哪些脏腑有关、津液的功能。 6、P90~P92掌握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气与血的关系。 7、解释津液代谢异常的原因。 五、经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