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数字化时代的翻译_述评_陈伟

_数字化时代的翻译_述评_陈伟

_数字化时代的翻译_述评_陈伟
_数字化时代的翻译_述评_陈伟

2014年3月第46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Mar.2014

Vol.46No.2

《数字化时代的翻译》述评

天津外国语大学 陈 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莫爱屏

Michael Cronin.2013.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ix+165pp

1.引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翻译等古老文化行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浪潮冲击下,现代翻译行为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新兴翻译业态不断涌现并迅速推广,从在线自动翻译到众包翻译(crowd-sourced translation),从专业网络翻译到智能手机中的翻译工具,翻译革命无处不在。那么,在如今的谷歌翻译时代,译者的前途何在?世界的全球化、信息化趋势驱动了翻译需求的持续上升,机器会否取代人类成为满足这类需求的新的历史主体?2013年初,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都柏林城市大学翻译学教授Michael Cronin的专著Translation in the Digital Age(《数字化时代的翻译》),从人们对数字化浪潮的困惑入手,重新检视了数字化时代翻译的内涵、角色与地位,剖析了其变革对于社会、文化与政治的影响。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透彻理解翻译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动态关系,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翻译的数字化转型所牵涉的主要理论与社会问题。

2.内容简介

全书共五章。第一章“翻译族史”(The house of translation),根据人类利用工具的漫长物质资料史,对翻译的数字化革命进行史实定位。作者详细阐述了所谓“3T范式”,即贸易(trade)、技术(technology)与翻译(translation),通过早期城市文化的演变史表明,三者的亲密互动构成了人类文化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缺失其中任何一个,人类的文化产品都有可能烙上孤立主义或排他主义的

·

·

印记。作者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向来没有排斥过工具的利用。本章还探究了人类交流与翻译发展之间的重要联系,并由此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组织等基础构造从根本上影响文化繁荣的方式与方法。作者认为,新媒介的产生深刻影响和操控了翻译的内容与生产方式,从而带来严重的文化焦虑。

第二章“清楚表达”(Plain speaking

),集中探讨数字化时代语言、权力与翻译之间的问题。文章首先研究了控制语言(controlled languag

es)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启示,着重分析了超越国度的通用语的发展通常导致的自相矛盾和不可预测的后果,指出控制语言与全球化英语的范式在根本上受“清楚表达”这一理念的驱动;接着分析了有关翻译成本的争论,指出翻译中隐藏或转化的成本问题掩盖了语言间权力关系的真正本质,这种关系深深根植于翻译与技术间,呈现

为“非中介化”(d

isintermediation)强烈趋势的互动;然后从“科学”与“传递性”(transitivity

)角度探讨了工具革新对翻译前途的影响,指出科学进步并不绝对意味着翻译功能的弱化,译者的译文期待与数字化工具的实际译文间的张力永远存在;最后研究了数字化时代翻译的权力/意识形态问题。

第三章“翻译限度”(Translating 

limits),重点探讨数字化时代翻译的主要表征。作者认为,当下“救世主”式的(m

essianic)翻译理论不仅歪曲了残酷的政治现实,而且无法充分解释译者在当下及过去的真实状况。为此,作者首先立足人类学与哲学视角引进“限度”这一概念,指出译者正是依靠主观的有限内部经验与客观的有限外部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翻译方法,这些经验反过来又形成关于语言与文化的集体意识;接着探讨了翻译是一种亲笔行为还是代笔行为,认为翻译内涵文化既是基于限度视角的生态考虑,也解构了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翻译

表征理念,即同一性思维(idea of identicality),认为可变性(variability

)才是翻译实践的主导语义制;最后从“客体”(obj

ectile)角度研究了翻译与数字化间的交织关系,指出在数字化时代翻译不再是传统的机械性“物体”(obj

ect)再生产,而是转变为数字化视角作为一种参数函数的“客体”再生产。

第四章“普适计算模式”(Every

ware),探索了数字计算对翻译实践的冲击与影响。作者认为,数字化时代的新翻译经济重点关注翻译的量、时间与成本三个要素。为此,本章首先分别探讨了自动化与半自动化条件下这三个要素对翻译实践造成的影响,研究了游动、交互网络的出现对翻译实践的启示,详细描写

了翻译生产/接收中涌现的种种新形式,并揭示出众包(crowd-sourcing

)对翻译造成的后果。作者认为,数字化时代翻译语境中一个通常被忽视的根本变化就

是读写能力规范(norms of literacy

)的变更。接着,本章探讨了我们是否正在走向一个后印刷的翻译读写能力(p

ost-print translation literacy)时代,指出如何面对、应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翻译实践带来的各种变革,根源还是在于技术的本·

·2014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质问题。最后,本章探讨了崛起的信息科学及“可转换性”概念之于数字化的中心地位等问题,认为“信息”只是翻译的一个子集。因此,当今时代更为精确的定

位应该是翻译时代(translation ag

e),而不是信息时代。第五章“细节”(D

etails),探讨在数字化时代,面对翻译实践涌现的各种新形式,我们应有的态度与反应。本章首先介绍了Jean-Claude 

Milner提出的规模思维(massive thinking)与精细思维(detailed thinking)

两种翻译思维方式,认为这两种方式有助于我们对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翻译实践新类型进行定位。当

今越来越盛行的要点(g

ist)或指示性(indicative)翻译张扬了翻译实践中精细思维的战略重要性,正是“细节”决定了数字化时代译者存在的命运。作者认为,这

两种翻译思维方式间的差异在深层次上是源于对普遍性(u

niversalism)采取的“难”与“易”的差异,它们决定了翻译与全球化时代权力和影响间的关联度。作者指出,数字化时代需要译者在意的是语言与文化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而不只是这些语言与文化的自身价值,因此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大多源于“质量”与“相

关性”(p

ertinence),而不是其他。3.

评述数字化革命表面上打破的是传统翻译以印刷文本形式存在的知识载体形象,深层次则造成了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传统范式的裂变与重构。信息时代就是翻译时代。我们迫切需要采用新的理念与方式来谈论、思考和研究翻译,只有这样才能完整描写翻译在数字化时代的变化与动向,消除认识论层面的困惑与异议,最终重构翻译实践与研究范式。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在系统梳理繁杂的新媒体翻译形式与特点时,本书并没有拘泥于这些形式或特点的简单描写与归纳,而是放大视角,深入理性挖掘新媒体翻译发生发展可能涉及的各类背景或走向问题。翻译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驱动,但显然,技术因素不可能是翻译发展的唯一动力。本书意识到这一逻辑脉络,在第一章敏感地立足社会权力系统对文化生产方式的影响,探讨翻译必然承受的文化或人文张力,从而从文化、政治层面消解了“技术驱动翻译”这一思维或概念的单一性与机械性。第二章新颖地揭示出,翻译中隐藏或转化的成本问题其实是掩盖了语言间权力关系的真正本质,而这种关系正是深深根植于翻译与技术间的互动。对“清楚表达”理念的诉求,在另外一个层面上也意味着对译者主体性的强化,本章为此又独立探讨了译者在数字化翻译活动中积极或消极参与程度的模糊性问题,并由此呼吁,任何新的翻译伦理观都应该增强数字化的自我反省(dig

italself-reflexivity

)意识。翻译即译义,新媒体翻译改变的是翻译方式,而不是“译义”的翻译本质。本书第三章立足翻译内涵文化与翻译表征的“同一性”思维关

·

·陈 伟 莫爱屏 《数字化时代的翻译》述评

系,深刻探究了翻译中同一性语义制的不同命运,认为数字化年代翻译实践的大规模产业化会进一步加剧同一性复制理念,但恰恰遵从的是可变性范式,即无尽的差异性。这一定位具有本体论意义,决定了数字化时代翻译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译者操控的自由与制约弹性。翻译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在软实力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领域的今天,翻译的国家战略意义愈加凸显。第四章从讨论翻译意识形态的表象性概念入手,深入阐释了数字化时代翻译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而挖掘出翻译对于创造国家品牌的重

要意义。技术的主体永远是“人”,这是技术“人文性”的逻辑起点,也是翻译与技

术工具间联系不能忽视的重要阐释。本书(第五章)顾及这点,独辟蹊径地从源

于人性的“自主”(autonomy

)范畴的愉悦感进行论证,指出翻译其实就是获取愉悦感的一种工具,而翻译工具正是愉悦文化中新型的具有革新意义的一部分。

其次,全书在客观描写翻译与技术、数字化时代翻译的深刻变革,论述其间的各类问题与原因过程中,表现出系统而深刻的批判性,剖析了权力话语、意识形态等外部显性向度与翻译及其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作者首先梳理并揭示出翻译发展进程与社会和文化间张力所形成的权力间的互动联系与影响(第一

章),试图从宏观上纠正人们对数字化时代翻译的唯技术理性认知,张扬了翻译

行为的社会、文化与权力属性;同时通过对翻译限度的论述(第三章)

,在再次强化翻译与权力之间天然联系的同时,揭示出当下“救世主”式翻译理论的不科学。显然,本书这里的研究也在事实上指明了新媒体时代翻译研究范式重构的必要性。在自由市场经济与技术理性时代,权力/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常常

以“公共话语”的形象呈现。为此,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第2章)

,指出意识形态透明度是与翻译转移观或功利观相伴相生的一种显性现象,并以此着重考察了当代翻译实践中意识形态基于信息交换价值而必然具备的超低透明度;同时通

过对数字化向心性问题的探讨(第四章)

,再次论述了意识形态透明度这一概念,视之为当下翻译时代描写特定实践活动群的一种方法。这里,作者立足意识形态透明度的伦理性、表象性及刑罚性等概念,反向证明了翻译的命运与数字化技术紧紧相连。平庸地张扬技术对于翻译的革命性意义,显然不是本书的终极目

的。作者逐层挖掘、论证这种技术繁荣的一个最大阻力———那些大家公认的、使

得一些特殊文化经验普遍化、能够隐饰权力的剥削关系的人道主义(第五章)

。为此,作者以一种历史使命感呼吁:当下的翻译思维必须面对数字化时代自知性

的(self-

aware)翻译实践,动态颠覆传统的陌生群体(译者群与读者群),强化新社区。这一理念无疑是对预设的文化属性的传统与宗谱式研究的挑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解构主义精神。

显然,本书强烈的意识形态思维顺应了当下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潮流。文·

·2014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2期

陈 伟 莫爱屏 《数字化时代的翻译》述评

化研究作为一种非精英学术话语和研究方法,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立足权力和意识形态向度的“批判性”。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语言的文化复杂性密切相关,而意识形态正是这复杂性中的一个关键因子。翻译学研究方法论既是审美的,也应该是批判的,两者都是数字化、全球化时代圆满解决翻译挑战与前途问题不可缺失的观照。Cronin指出,“如果你试图理解翻译在历史及当下是如何塑造了工具或被工具所塑造,经济与政治是无法回避的两个因素”(P.8)。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思潮还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翻译的前途问题。日益明显的全球化与数字化趋势让很多人倾向认为,随着世界文化越来越趋同,新媒体翻译手段越来越普遍,翻译将越来越失去其功能。但是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参见Bassnett &Lefevere 1998)看来,即便在全球化时代,翻译仍将占据人类知识领域的重要位置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只是翻译的内涵已经从纯粹字母意义的转述变为文化的翻译和阐释,而后一点却并非数字化工具所能精准操控的。为此,Cronin从多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立足语言的“科学型”与“文化型”区分视角,“科学与技术主要还是服务于科学型语言……利用在线翻译系统来处理文化型语言(例如诗歌)只能招致烦恼与障隔”(P.48);立足翻译精细思维方式的特征,翻译过程中任何微观层面(细节)的有关美学、文化与政治涵义的选择都无法脱离充满能动性和灵性的译者(P.120-122),这与Venuti(2008)提出的翻译“阻抗”显然不谋而合。可见,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翻译与翻译学所承担的功能与任务不会丧失,甚至不会变轻。

本书目的在于从宏观上理解翻译与技术的结合对于语言、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与含义,因而整体上重于问题的探索与诠释,而疏于理论构建。应该说,这是本书的局限所在。

参考文献

Bassnett,S.&A.Lefevere.1998.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Clevdon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

Venuti,L.2008.Translation,simulacra,resistance[J].Translation Studies 1(1):18-33.

收稿日期:2013—04—27;修改稿,2014—01—27

通讯地址:300204天津市河西区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陈)51042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莫)

·

·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116073222.html, 浅析林纾之翻译选材 作者:范荣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0期 摘; 要:林纾的翻译在晚清翻译运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林译的数量还是其影响力都堪称晚清翻译史上的奇迹。对林纾翻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翻译策略或翻译手段的选择,其实林纾对翻译作品体裁的选择也是全面研究晚清翻译运动不可缺少的内容。林纾对小说这一体裁的执着受制于内外动力的驱使,这样的选择虽然局限了当时国民对西方文学的全面解读,但却使得其顺利进入晚清读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晚清翻译运动的兴起。 关键词:林纾;翻译选材;内外合力 作者简介:范荣(1976-),女,汉族,重庆市人,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 1.引言 作为晚清小说翻译运动中杰出的翻译家代表,林纾以其巨大的译本数量及广泛的译作影响堪称第一人。据统计,晚清纯文学作品的译本大约为300-400种左右,而林纾的作品即使以最保守的计算也有180种之多。基于林纾对晚清翻译运动的杰出贡献,后世学者对其译作研究颇多。然而,学者们大多关注其“归化”的翻译策略及“删、减、改”的翻译手段,而鲜有讨论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为何对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执着的选择和偏爱。众所周知,林纾的翻译发生在晚晴这一“翻译之社会功能高于文学功能”的特殊时期,因此,探讨林纾及当时整个晚晴译界何以将“开启民智”这一重任施以小说——这一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中国史家轻视的文学体裁是完善对林译小说甚至整个晚清翻译运动研究的有益尝试。 2.林纾之翻译选材 1897年是林纾人生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位完全不识外文的落第举人与魏翰、陈 家麟等曾经留学海外的才子开始合作翻译了域外小说,而且凭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造成“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让自己奇迹般地走上了自己辉煌且短暂的翻译生涯。 林纾一生译作丰硕,在经过历代学者锲而不舍的努力考证下,我们对其翻译作品的数量及类型做出了基本清楚的统计。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纾的翻译》里著录了林译作品184种;1982年第六期的《读书》连燕堂撰写了《林译小说有多少种》将其翻译作品数目更正为183种;1991年商务印书馆重印《林纾的翻译》,其中马泰来先生在所编的《林纾翻译作品全

《中庸》英译国内外研究述评

《中庸》英译国内外研究述评 发表时间:2018-07-23T17:53:32.3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赵秋盈[导读]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学术思想的经典书籍,其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涵盖了道德思想、核心价值观、商务交际等领域。作为《四书》其中之一的《中庸》一书,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郑州师范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首部‘四书’英译本研究”(项目编号:2016BWX024)的成果之一。 1.引言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学术思想的经典书籍,其思想内涵和学术价值涵盖了道德思想、核心价值观、商务交际等领域。作为《四书》其中之一的《中庸》一书,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就我们搜集到的近年来的研究文献看出,在哲学界以及汉语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对《中庸》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在翻译学界,乃至外语学界,对这部凝结着精髓思想的《中庸》研究,至今前人鲜有涉及。 2.国外研究 《中庸》作为一本哲学著作,可称其为儒家的人生哲学、个人修为的宝典,因此一直深受西方研究哲学、宗教、儒家的许多学者的关注,比如,杜维明的《<中庸>论文集》(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 An Essay on Chung-yung)于1976年在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其著作《<中庸>洞见》由段得智翻译,中英文对照本于2008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的《<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阐释》,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下,对《中庸》中“诚”、“性”、“情”、“礼”和“教”等最为重要的观念及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其蕴含的一个完整连贯的结构的哲学意义以及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宗教性(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2002)。 3.国内研究 国内对《中庸》的研究此起彼伏,以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居多,出版和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在国内译者的《中庸》译本中,以辜鸿铭的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 (1906) 最为著名。在清末明初年间,他所译的《中庸》曾被收入在《东方智慧丛书》里。但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国内专门对《中庸》英译的研究还不多见,相比较而言,对于辜鸿铭的译本研究稍多一些。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我们发现,有55篇文章专门对辜鸿铭《中庸》译本进行了研究,即倪培民(2005),王辉(2006、2007),王华(2008),王之光、陈佩佩(2009),朱萍(2009),陈佩佩(2010),郑玉凤、陈可陪(2010),李佳(2010),经晶(2010),陈梅、文军(2013),侯健(2013),丁大刚、李照国(2013),宋晓春(2013、2014),江晓梅(2015),段慧玉(2015),束慧娟(2016),于培文(2016),侯健(2016),刘永利、刘军平(2017),以及李娜(2017)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王国维对辜鸿铭《中庸》译本及翻译本身进行了评论。围绕这篇文章,先后有3篇文章问绕王国维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徐珺,2014:40)。分别是马向辉(2008)的“不可通约性视域下的王国维议论——‘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的现代阐释”,1991年袁锦祥发表的详细阐述王国维对辜氏译本以及翻译态度的文章“王国维评辜译《中庸》”,以及王辉(2006)的逐条分析了王国维所谓辜氏译本的“大病”与“小误”的文章“辜鸿铭英译儒经的文化用心——兼评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此外,有15篇文章对《中庸》多中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例如:赵常玲(2017)“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赵常玲、何伟(2016)的“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比较研究”,乔飞鸟(2012)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钱桂荣、刘畅(2010)的“《中庸》两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赵辉(2010)的“《中庸》诊释方法新议——以英译《中庸》为中心的比较研究”,以及两篇硕士论文对不同译文进行的分析:分别是刘畅(2010)的“《中庸》三译本中语篇衔接机制的使用统计及译者风格分析”和丁水芳(2011)的“后殖民翻译理论下的《中庸》英译研究——以辜鸿铭和安乐哲译本为例”。我们还发现有一篇硕士论文(刘玉兰,2008)虽然也对《中庸》的多个译本进行了研究,但并非如此,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刘玉兰(2008)在硕士论文《多角度主体性对翻译的操控——以<中庸>为例》里,将德里达结构主义影响下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框架,选取了从19世纪至21世纪《中庸》的四个英文译本。 4.结语 本文主要选取四书之一的《中庸》作为切入点,对其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从中可以看出,《中庸》的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对国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客观地讲,学界对《中庸》的翻译研究还存在不足,即大多集中于辜鸿铭以及理雅各的译本,对其他译者译本的研究甚少;此外,研究的视角也大多聚焦于翻译方法和译本的语言比较上,缺乏语言学研究的内部关照及整体分析。总之,文中涉及的想法仅是笔者的愚见,很多不够成熟,但学界的精髓本身就不在于得出特定的结论,而在于为之进行探索研究的过程,所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Jakobson, R. (1959).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2]Toury, G. Translation Across Cultures [M]. New Delhi: Bahri, 1987. [3]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祥. 《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3). [4]杜维明. 《中庸》论文集[C]. 夏威夷: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76. [5]王辉.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 [6]王辉. 理雅各《中庸》译本与传教士东方主义 [J].孔子研究,2008(5). [7]徐珺. 汉文化经典外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赵常玲,何伟.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比较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2). [9]赵常玲. 功能语境视角下的《中庸》英译本比较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7(3).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文化背景与翻译

文化背景与翻译 何君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和专业知识五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针对词、句的翻译,举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历史地理;英汉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1666(2004) 01 - 0103 - 03Englis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HE Jun (English Department , Loudi Teachers College , Loudi , 417000 ,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 moral concepts , history and geography ,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 and explains throughexampl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 Key words : cultural background of English ;history and geography ;English2Chinese translation. Eugene A. Nida 在《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中指出“the role of language within a cul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the culture on the meanings of words and idioms are so pervasivethat scarcely any text can be adequately understood without carefulconsider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这体现了文化背景知识在人们理解语言中的重要性。同时,在英语学习与英汉翻译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许多英汉语语言功底较好的师生在翻译那些看似简单的词、句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因为译事的成败、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英汉语言功底、翻译方法论,同时也取决于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三者缺一不可。许多学者往往在动笔翻译之前忽略了第三个条件,才导致以上的局面。背景知识主要是指文化背景知识也包括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得知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透彻地理解原文,获得满意的译作,译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不但必须掌握两种语言,而且必须了解两种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必须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社会现状等。倘若仍只死抱着语言功底与译学方法,不将它们与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译出的作品势必不伦不类,让人啼笑皆非。以下从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等五个方面举译例说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汉翻译的制约作用与重要性。 一文化传统与英汉翻译 文化传统是指世代相传且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了解英美文学、艺术、教育等诸方面的文化传统知识对英汉翻译大有裨益。譬如,Heis changing to Rip Van Winkle. 我们不难看出Rip Van Winkle是一个人名,那么这个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此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不多的人是难以准确理解此句的。另外,theMidas touch , 由于用得比较广泛,我们大家现都已知道这个词组表示“发财”,但若我们通过了解文化传统去了解它的含义,比我们通过一一识记来得更容易、更有意义。下面我们分析比较几个译例。 It’s great to hitch your wagon to a star , but that alone is notenough. “hitch one’s wagon to a star”源出于爱默生( Emerson) 1870 年出版的《社会与孤独》(Society and Solitude) 中的一句话: It’s wise for man in every instance of his labour , to hitch hiswagon to a star , and see his chores done by the gods themselves. 爱默生原话的意思是:“只要借助星(指大自然) 的力量,任何事情都能办得到。”现在借指“只要胸怀大志,就会无坚不摧,无敌不克了。”

庞德诗歌翻译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大家的翻译: 1颜芳芳: 地铁站里茫茫人海魅影见,沉沉黑枝雨打花瓣残。 2张梦璐: 在那个地铁站,拥挤的面目恍若幽灵,湿润的花瓣,黑色的枝条 3张秋香Just: 在一个地铁车站,在人群中这些脸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 4高达: 地铁站的一瞬间那几张面孔在人群中如幻影般浮现雨水打湿的黑树枝也飘过花瓣一片又一片 5刘珈珞Rayecho: 地铁站里,人群中那些幻影般匆匆而过的面庞,如打湿的花瓣模糊在黑色的枝条的间隙 6申刘潇翔: 地下铁中,人群的容颜飘闪,如黑色枝条般的甬道里开出潮润的花. 7胡晶静: 车站掠影人群之中这些面孔幽灵般的显现,雨水浸湿的黑树枝飘过花瓣片片。 8陆君洋: 人海中浮現的臉龐亦如樹枝上濕透的花瓣 9谷晓莹Annie: 在火车站台,人群中出现这些幻影。。。。花瓣在潮湿的黑树枝上 10伊尔盼江: 在巴黎地铁的站台上,拥挤的人群中这些幻影的脸庞,湿漉漉的花瓣,黑色的树枝,悲怆! 11张心夏: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幻影,花瓣在潮湿的漆黑的树枝上 12刘霁遥Dyesebel:A 地下铁倩女幽魂末路狂花B地铁站内一瞬间我瞥见了熙攘人群中你冶魅般的面庞恍若那黯然枝桠上缀着的点点红花撩拨着我炽热的心 13张超Joe: 在一个地铁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14王诗韵: 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钱锺书 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1]。“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2]。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3]。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度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4],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Traduttore traditore)。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释赞宁《高僧传三集》卷三《译经篇·论》:“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吉诃德说阅读译本就象从反面来看花毯(es como quien mira los tapices flamencos por el reves)[5]。“媒”和“诱”当然说明了翻译在文化交流里所起的作用。它是个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文学因缘”[6]。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西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课程名称:翻译文化史 任课教师:孟凡君 专业:英语 班级:语言文学2班 学号:222009322210097 姓名:邬驰倩 2011 年12 月25 日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制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邬驰倩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讨论了近代翻译史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代表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随他们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他们的译著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进行了比较。严复和林纾作为近代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先锋,值得我们的肯定和赞扬。 关键词:翻译家严复林纾对比 引言 翻译在我国历史悠久,周王朝时期就有了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当时所谓“象胥”就是指现在的翻译。当时的翻译多为口头翻译,大规模的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直至宋元时期,大多是对印度佛经的翻译。这一时期虽然翻译质量,数量都有所发展,但是文化交流局限于东方邻国。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等的到来,西文翻译有所发展。当然,一直到鸦片战争,西文翻译的文本几乎全部为宗教神学和自然科学。 近代中国,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受到了洋枪、洋炮的攻击,以及洋文、洋教的冲击。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要先进,于是当时的翻译家们迫切希望通过翻译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译介给国人,使其开阔视野,革新思想。近代中国对西方知识的译介,严复和林纾这两位伟大的翻译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便有“译才并世数严林”的称誉。 1.严复和林纾生平简介 1.1 严复生平 严复于1854年出生在福州南台的中医世家。 1866年,严复父亲病逝,于是他放弃了走科举“正途”。后考入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P418 1.4.1 称谓问题。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比较模糊,它不像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如英文中cousin一词就可以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八种称谓;uncle一词也可对应于“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等。如果把“你好,表哥1”机械地译成Hello,my male-cousin-on-mother’s-or paternal-aunt’s side-elder-than myself,则可能就是一种国际笑话了。 此外,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谦称词或词语,如“x x 君、x x先生、x x翁、x x 公、x x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文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我们认为在翻译时,只好将就译成Mr,x x,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x x把“某老”译成senior x x ,or old x x ,or respected x x, or Lord x x。 3.《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 楼光庆 接触、进而了解一个社会往往是从接触、了解这一社会的成员开始,而要认识几位社会成员往往又是以“互通姓名”为开端。姓名是开端,同时又是了解一个社会及其成员价值观念的窗口。姓名不仅是社会成员相互区别的符号,而且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阶级状况的信息。 1.1.姓名的构成 姓名的构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三角形来表示: 1.4姓名含义 姓名除了表示姓氏亲缘关系外,还有各种含义。从历史演变来看,姓名所反映的大致可分下列几类: 1) 根据与别人,特别是与父亲或祖先的关系:MacArthur (英:Arthur之子)、O’Connor (英:Connor之子)、Petersen(德:Peter之子)、Gonzalez(西:Gonzalo之子)、Suarez(西:Suero之子)、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 2) 根据状貌或性格特点:Longfellow(英:高个子)、Little(英:小个子)、Reed(Red)(英:红的)、Karl der Kuhne(德:大胆卡尔)、Schwarz(德:黑的)、Bueno(西:好人)、Galgn(西:殷勤的)、Vaillant (法:勇敢的)。 3) 根据现住地或原住地:John Atwood(英:林中约翰)、Busch(德:丛林)、Nfirnberger(德:纽伦堡人)、Schweizen(德:瑞士人)、Baumgarten(德:果树园)、东门襄仲、北郭佐。 4) 根据行业或所用工具:John Tanner(英:制革匠约翰)、Miller(英:面粉厂主)、Archer(英:弓箭手)、Smith(英:金属工匠)、Goldschmied(德:金首饰匠)、Boulanger(法:烤面包的)、Alguacil (西:警官)、Caballero(西:骑士)、㈠匣(占卜)、司马昭。 2.1.姓名是窗口 姓名的构成与习用是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以欧洲的“姓”为例,英语为Surname,法语为Surnom,德语为Zuname,Beiname,西班牙语为Sobrenombre,意大利语为Soprannome,它们的前缀起源相同,都来自拉丁文,原意为添名或绰号。姓只是针对本人,以示区别,并不传代。世袭的姓首先是从中古时期贵族开始,然后扩展到平民。英国用姓地域始于伦敦等通都大邑,然后向外地扩展;至1500年才在英格兰蔚成风气,而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区,直到十八世纪用姓还不普遍。所以,我们在上面讨论的各模式都是社会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它们的原有含义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有时已被淹没。但是,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一百多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闽县(今)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

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他一生共翻译了英、美、法、俄、日、德、西班牙、比利时、娜威、瑞士、希腊等国小说180余部,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大小仲马、狄更斯、易卜生、司各特、雨果等众多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他翻译的小说在当时的读者中曾产生了极大的形响,是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学到中国的第一人。“译才并世数严、林”,林纤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是与严复齐名的人物。鲁迅小时候就是林纤译作的一个极为热心的读者。郭沫若在《我的幼年》中说:林琴南译的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也是我最爱好的一种读物。”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就深受林纤译

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浅析林纾翻译的得与失 摘要: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享有“译界之王”的美称。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 多种,达1000 万字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小说,囊括了英、法、美、俄、日本、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林译小说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新时代,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国民,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但是,由于他自身水平的有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林译小说也常被人们所诟病。本文主要分析林纾翻译的不足与可取之处。 关键词:林纾;文学翻译;小说; 林纾(1852-1924),字琴南,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也是我国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最多最集中的人。在二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一共译书180多本,其中大部分为小说,包括英、法、美、俄、希腊、西班牙等11个国家90 多位作家的作品,世人把它们命名为林译小说。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仅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改变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学的看法,而且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 1899年,林纾翻译了法国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从而掀起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在之后的20余年中,林纾以很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翻译了180多本文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欧文的《旅行述异》等等。由于林纾自己不会外语,所以必须跟他人合

作才能进行翻译。他人口述情节,林纾以极快的速度用文言文笔述出来。这种翻译方法,使得林纾的翻译速度非常快,在短短20年间,竟译出了180多本文学著作(张俊才,1992)。这个数量,至今仍然无人能比。但是,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缺点成了人们攻击林纾翻译的主要目标。 林纾的翻译,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林纾翻译的优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缺少世界常识,他们对于欧美人总是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不是称他们为蛮夷,就是称他们为高超的人种(巴金,1989)。所以,中西之间,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通过林纾所翻译的多部小说,近代中国人才知道西方人同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19世纪末,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严复曾说道“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陈衍在《林纾传》中说道“《巴黎茶花女》小说行世,中国人所见未见,不胫走万本”(钱钟书,1981)。这些都说明《巴黎茶花女遗事》在当时的流行。通过这部小说,近代中国人发现,西方社会跟中国的社会,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顾燮光称《巴黎茶花女遗事》堪比《红楼梦》,这充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钱基博,1989)。 第二,以前的中国文人,不仅看不起小说,而且看不起小说作者。所以许多有名气的作家绝不会去写小说,写了小说的也绝不以真姓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

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二、目的论的形成与发展 目的论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 ss)提出。1971年她出版了《翻译批评的可能性和限制》一书并发表相关主张。尽管赖斯仍以对等理论为研究基础,但她同时也意识到,在现实语境中有时不可能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有时甚至不希望建立对等,因为有些译本是要实现不同于原文文本的某一目的或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翻译首先应考虑译本的功能而非对等,这就形成了目的论的起源。 后来,赖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发展并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文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1984年他和赖斯合作完成了《普通翻译理论基础》,在该书中,弗米尔把翻译(包括口译)当做基于原语文本的转换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因此翻译也是有目的的,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影响。此外,另两位德国翻译家贾斯塔·赫兹·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诺德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曼塔利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将翻译定义为“旨在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复杂行为”。她特别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方面,着重分析了翻译活动参与者(翻译的发动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发生的语境条件。作为德国学派的新一代,诺德提出了“忠诚原则”,并将目的论应用于译员培训、口译、文学翻译等领域。因此,如果说赖斯为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提供了特定基础,弗米尔则因提出了目的论的主要原则而成为了该理论的创立者。曼塔利的贡献在于她强调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发生的环境,而诺德则对该理论作了完善并拓展了其应用领域。 三、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原则和评价标准 (一)目的论的运用原则

最新-庞德对古典文学的翻译 精品

庞德对古典文学的翻译 庞德,1965—1972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和翻译理论家。 这位文学巨擘的翻译活动与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对中国古诗的译作《华夏集》成为以诗歌反映一战的重要作品。 庞德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这使他形成了非常具有东方具象思维的理论风格,而有别于传统的西方抽象思维的理论特点。 本文从庞德的诗歌创作与翻译理论的根源,探讨其翻译理论对当今翻译时间的影响。 庞德翻译实践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将中国的诗歌和儒家经典译成英文。 1915年4月他出版了中国诗歌的译本《华夏集》。 艾略特称庞德是我们时代的中国诗歌的创造者。 庞德的中国诗翻译丰富了英诗。 庞德翻译《华夏集》之后在自己的创作中注意吸收中国诗的营养,同时也把中国诗的影响带入了西方。 因为在庞德之前中国没有与她的名字相称的文学流行于说英语的国家。 1、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理论渊源庞德从传统中主要发现对现在和将来的意义。 庞德也强调世界文学的概念。 他主张一个抛开时代国界的普遍标准一种世界文学标准。 他这种追求超越国界与时代的世界文学的标准是他重视翻译的内在动力。 他常常从翻译中或者借助翻译发现时代所需要的东西。 庞德作为一代文坛领袖他所从事的翻译实践绝不仅仅是为了翻译的目的,而是要从翻译中解决他那个时代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传统诗学涵盖了所有关于诗论、词论、书论、画论、美学等等的内容。 中国的汉字、雕刻及审美趣味对庞德的诗歌创作及翻译理论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庞德从中国传统史学中摄取了大量养分,他的诗歌创作和翻译理论一直强调意象和语势。 他认为译文一定要洞察入微,巨细无遗,不要放过一个细节,一个物象。

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

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 仝亚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研究进入了多元理论时期,图里是对翻译规范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他采用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力图重建翻译活动中的规范,此后赫门斯、切斯特曼和诺德等都对翻译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梳理西方翻译规范的发展过程,对促进中国的翻译规范研究、扩大研究范围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规范;系统;描写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进入了语言学翻译理论蓬勃发展的时期,早期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者借用(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成果对翻译规范进行了一些规定性研究,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现象,探索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等值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以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韩江洪、张柏然,2003)。进入70年代,随着霍尔姆斯《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的发表,西方翻译研究进入了多元理论时期(姜秋霞、杨平,2004),多学科理论被应用到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规范的研究也呈现出与语言学理论时期不同的面貌。 吉登恩?图里(Gideon Toury)、特奥?赫门斯(Theo Hermans)、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以及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都在规范方面进行了相当的研究和探索。与语言学派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和语言现象寻找翻译规范不同,当代翻译规范研究所采取的是一种独立而客观的立场,将翻译活动置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多元大系统之中,观察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重建翻译过程中译者以及其他主体性因素所遵循的规范。 1. 图里的翻译规范研究 图里对翻译规范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他的研究集中在特定的历史阶段(1930~1945年)、特定的文化/语言背景(希伯莱语)、特定的文本类型(英语和德语小说的翻译)。图里认为,“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处于中心地位的规范,是“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即“将某一特定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或观念,……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恰当的、正确的行为原则”(Toury,1980,p. 51);翻译规范是内在化了的、体现某一社区共享的价值观念的行为制约。翻译过程是译者在这些规范制约下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些规范可以分为三类:预期规范(preliminary norms)、初始规范(initial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预期规范决定译者整体的翻译策略和文本的选择;初始规范制约译者在忠于源语还是忠于目的语的两极之间进行选择;操作规范控制着翻译活动中译者所做的实际决策,又可细分为母体规范(matricial norms)和篇章—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s norms)。母体规范决定译文的宏观结构,如是全部还是部分翻译原文等;篇章—语言规范影响译文的微观结构,如句子结构、词汇选择、斜体及大写应用等(Toury,1995,pp. 58-61)。 图里认为翻译规范具有两大内在特征:社会文化独特性(social-cultural specificity)和不稳定性【作者简介】仝亚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用翻译。 6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