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驳复仇议》

唐柳宗元

《驳复仇议》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批驳初唐陈子昂提出地“既诛且旌”的论点,同时,该文高扬以人为本的光辉思想,对弱者的给予深切同情。文中还深刻阐述了“调”即“和谐”在处理社会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全文立论清晰,层次分明、富有思想内涵,至今仍有启发。

《驳复仇议》作者柳宗元(773—819),该文是柳宗元在礼部员外郎任上写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是针对陈子昂的《复仇议状》而发的,作者认为,陈子昂的《复仇议》中的观点是矛盾的,是不足取的,进而提出了个人的见解。[3] 徐元庆为父报仇,杀了父亲的仇人,然后到官府自首。对于这样一个案例,陈子昂提出了杀人犯法、应处死罪,而报父仇却合于礼义、应予表彰的处理意见。柳宗元在文章中批驳了这种观点,认为这不但赏罚不明,而且自相矛盾,指出徐元庆报杀父之仇的行为既合于礼义,又合于法律,应予充分肯定。虽然文章的主旨是要说明封建主义的礼义和封建主义的法律的一致性,但在吏治腐败、冤狱难申的封建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全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驳论有力。

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称,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

1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2.指示代词: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指示代词原指,那,那个,那些

二、副词

1.其,岂(岂)也。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三、生僻含义

1.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2.助词,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3.名词,用于姓,

4.念jī,语气词,表示疑问。

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第二部分第三层:引据经典,指出陈氏对“礼”的模糊认识,驳斥“编之于令,永为国典”的见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第三部分:再次申明观点,建议“断斯狱者”应抛弃陈氏所议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用作第三人称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他的。)——《智子疑邻》②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伸牍尽雪其冤。——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其:代词,指石昆玉。)

③恐前后受其敌。(其:代词,指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狼>

④其夫呓语。(其:她的。)——《口技》

⑤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师说》

⑦公(袁可立)寝其邪谋,受我戎索。避其凶焰,乐我丘园。——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其:他们的。)

⑧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其:她们的。)

2.指示代词: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苏轼《石钟山记》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④其一犬坐于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六·狼》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

-1、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2、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3、既其出。(其:我们)——《游褒禅山记》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

-5、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三国志·鲁肃传》

-6、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

-7、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8、遂前其足。——《游黄山日记后》

-9、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指南录后序》

-10、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11、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苏轼《湖州谢上表》

4。指示代词原指,那,那个,那些

例:

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②怀其璧。(其:那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④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二、副词

1.其,岂(岂)也。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①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春秋.左传鲁文公四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

④其为死君乎?——《左传·肴之战》

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⑦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重语气的助词)——《战国策·魏策四》

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与妻书》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伶官传序》

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

-1、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例: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②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

阳马生序》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三、生僻含义

1.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例: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屈原·离骚》2.助词,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例: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名词,用于姓,如其木德,其方然。

4.念jī,语气词,表示疑问。

例句: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完整word版)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理工科专业和管理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表达水平所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语文应用表达水平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分析一般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范文学习和作文训练,提高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文知识部分 语文知识的考试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三个方面。 1、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作者介绍为依据。 (1)记忆56篇课文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 (2)识记56篇课文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如: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华罗庚是现当代著名数学家等。)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为依据。 (1)解释教材中10篇文言散文的常见实词,主要是解释其中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辨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理解10篇文言散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以及被动句式、倒序句式等。

(3)解释24篇现代语体散文中的疑难词语(不包括科技专门术语)。 3、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的考核,以教材中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和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的文体知识为依据。 (1)依据下列文体术语,识别56篇课文的文体属性: 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词。 议论文:社论、杂文、演讲稿、文艺专论、文艺评论、语录、奏疏、书信、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 说明文:实体事物说明文、抽象事理说明文、科学小品。 记叙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游记、传记、寓言。 诗词:古体诗、近体诗、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乐府古题、新乐府。 (2)阅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科学定律、民间谚语);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类比法、对比法); 驳论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 (3)阅读《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整体结构:总分关系式(包括“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关系式;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定义法、诠释法、比较法、比喻法、图表法、数据法、举例法、引用法。 (4)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掌握下列知识点: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分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答案讲课稿

专转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练习精选带 答案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史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 B.《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编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类编排。 c.“志怪小说”是魏晋时代一种以描写鬼神灵异为主的小说,它源于神话小说、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其中有干宝的《搜神记》等。 D.“苦吟派”是以唐朝诗人孟郊和贾岛为代表的诗派,因他们作诗态度认真,着意于文词的锤炼,一字一句苦吟得来而闻名,孟郊“推敲”的典故即反映苦吟的情景。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史”是《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 B.“民间四大传说”是指《牛郎织女》、《盂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c.“四大古典戏剧”是指《窦娥冤》(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牡丹亭》(明·汤显祖)、《长生殿》(清·洪昇)。 D.“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红楼梦》(清·曹雪芹)、《儒林外史》(清·吴敬梓)。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传体史书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事实的,如《史记》、《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 B.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并称,如“韩柳”即韩愈、柳宗元,“李杜”即李白、杜甫,“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苏辛”即苏轼、辛弃疾。c.“乐府”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作乐府。 D.作为唐代诗歌创作的两座高峰,李白诗清新飘逸,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杜甫则用犀利的笔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实现了他“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诗多用“赋”“比”“兴”手法。因而又有“《诗经》六艺”的说法。 B.关汉卿是我国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著名戏曲作家,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C《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老残游记》被称为我国晚清时期四大谴责小说。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琳娜》等。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史上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说,“两司马”指的是辞赋家司马相如,史学家、散文学家司马迁。 B.崔莺莺、杜丽娘和李香君分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和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三部戏曲中的女主人公。

大学语文要点

【课后练习】 1.樊迟、仲弓问仁 孔子如何解释仁 1).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2). “仁”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表现,比如“恭”、“敬”、“忠”。体现在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之中。3).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他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2.《老子》二章: 道家主要思想为道文中“天道”“人道”是什么? 天道指自然规律人道指人类社会的规则 你自己对其怎么看? 3、秋水: 本文揭示什么道理,有何意义 主要揭示了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哲理。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不要受制于个人见闻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谦虚;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耻近乎勇,自大是由于无知。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些道理能够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怎样将抽象哲理具体化、 通过寓言形式揭示道理,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的对话的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解释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是抽象的结论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举了哪些例子?打哪些比方? 用了井蛙、夏虫、曲式三个比喻来说明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援譬设喻往往连类而及,如用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似磊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乎、毫末之在于马体这样的连类的比喻将其要阐述的这理论述的十分清楚。 援譬设喻的特点:层次迭出,连类生发,由大到小连类比喻。 4、容忍与自由: 为何引用李、王以及四诛?四诛是诛杀的什么?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1 让人们看清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 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异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3 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的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为什么将四诛与西方宗教破坏并举为例 说明了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悲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5、段太守逸事状: 如何塑造段太守的人物形象: (1)三件事、三个品格特征“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突现其刚勇、仁义及气节凛然(2)用人物的对比方式以白孝德之怯懦、焦令谌之暴横及朱泚之奸诈作对比衬托,是段秀实的形象倍添光彩(3)用倒叙的手法凸显个性段太尉性格的三个方面“勇”、“仁”、“节”,勇是基础,是根本,“勇服郭晞”故事性强,使人印象深刻,后再写他的仁爱之心,使文章张弛有度 (4)详略得当段太尉为人最被大家称颂的应是“节显治事堂”、“以朝笏击朱泚”等事,但这些故事也最为大家熟知。既是“逸事状”,这个内容反而变成了最简短的故事,几笔带过,大写特写别人所不知道的其“勇”及“仁爱”之事。

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奥鹏2017秋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2 道试题,共80 分。) 1. 词史上许多婉约派词人前后身世反差很大,参透古今哀愁,可谓古之伤心人,这样的词人除了李煜还有()。 A. 苏轼 B. 晏殊 C. 柳永 D. 晏几道 正确答案: 2. 《死水》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徐志摩 C. 郭沫若 D. 戴望舒 正确答案: 3. 下列作品不属于“文革”十年戏剧的是()。 A. 《红灯记》 B. 《沙家浜》 C. 《智取威虎山》 D. 《茶馆》 正确答案: 4. 钱钟书是一位()散文家。 A. 学者型 B. 自由主义 C. 诗人 D. 讲真话的 正确答案: 5. 下列作品属于郭沫若的是()。 A. 《烙印》 B. 《天狗》 C. 《致橡树》 D. 《双桅船》 正确答案: 6. 下列作品不属于反思“文革”,批判极“左”思潮的是()。 A. 《一月的哀思》 B. 《小草的歌唱》

C. 《祖国,我对你说》 D. 《致橡树》 正确答案: 7. 唐代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和繁荣期,它是由那部作品而得名的()。 A. 传奇 B. 搜神记 C. 世说新语 D. 儒林外传 正确答案: 8. 以下注重音律的婉约派词人中()不是南宋词人。 A. 吴文英 B. 姜夔 C. 李清照 D. 周邦彦 正确答案: 9. 《爱尔克的灯光》选自()。 A. 《朱自清全集》 B. 《龙?虎?狗》 C. 《沉默的大多数》 D. 《写在人生边上》 正确答案: 10.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作者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皮日休 D. 欧阳修 正确答案: 11. 先秦诸子中主张“性恶说”的有()。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 12.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 A. 送别诗 B. 思妇诗 C. 婚恋诗 D. 征戍诗 正确答案: 13.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A. 老舍 B. 巴金 C. 茅盾

《大学语文》(本科)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本科)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已经具备相当于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自学应考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分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要求、教材及课时: 1.教学要求: (1)《大学语文》(自学考试)的教学,应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引导自学应考者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与中文专业文学作为选课程的不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在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3)要正确处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的关系。对精读课文要精讲多练、重视其综合应用的示范作用,以指导自学应考者对泛读课文的学习。对泛读课文的辅导不必求之过全、过深,只要讲清要点即可。 (4)注意结合作为介绍有关文学知识,但对有关背景的讲授应适度,不宜过分扩展范围,加深难度。 2.教材: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徐中玉钱谷融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本课程教学总时数暂定为90学时。 三、教学内容: (一)作品篇目 1.精读作品:32篇 (1)《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2)《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3)《秋水》(节选)庄周 (4)《谏逐客书》李斯 (5)《“今”》李大钊 (6)《灯下漫笔》鲁讯 (7)《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毛泽东 (8)《选择与安排》朱光潜 (9)《郑伯克段与鄢》《左传》 (10)《李将军列传》司马迁 (11)《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12)《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3)《香市》茅盾 (14)《爱尔克的灯光》巴金(15)《背影》朱自清(16)《氓》《诗经》(17)《饮酒》(其五)陶渊明(18)《行路难》(其一)李白(19)《兵车行》杜甫(20)《杜陵叟》白居易(21)《关山月》陆游(22)《炉中煤》郭沫若(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2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25)《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2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27)[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8)《前赤壁赋》苏轼(29)《门槛》屠格涅夫(30)《风波》鲁讯(31)《断魂枪》老舍(32)《苦恼》契诃夫2.泛读课文33篇: (1)《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2)《答李翊书》韩愈(3)《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4)《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5)《论毅力》梁启超(6)《论学问》培根(7)《始访西山宴游记》柳宗元(8)《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苏轼(9)《报刘一书》宗臣(10)《马伶传》侯方域(11)《故都的秋》郁达夫(12)《往事》冰心(13)《国殇》屈原(14)《上邪》汉乐府(15)《短歌行》曹操(16)《从军行》(其一)王昌龄(17)《山居秋暝》王维(18)《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9)《登高》杜甫(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2)《一句话》闻一多(23)《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24)《鹰之歌》高尔基

大学语文

文学与人生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没有多彩的人生,就不会产生美丽的文学,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但是文学又不完全是人生体验。吴密先生在他的《文学与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文学是人生的精髓——哲学是汽化的人生,诗歌是液化的人生。小说是固体化的人生—均从各种含水的不纯物质中得来的,戏剧是爆炸的人生。”初读这段文学,并不知其意,但得出一点结论:文学泊于人生,但又作用于人生。 一、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文学样式有多种,谓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无论作何种文学,为文者均有其水平之高低,文采之优劣;人生亦有多种,但不论是何种人,均有其人品,所以为文者其人品之高低,谓之曰高尚,低俗等等。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涵及思想,通过鉴赏一个人文章的内涵及思想,可以看出为文者的为人。所以说文学是人生的表现。 然而文学不是真实的人生经验,(至少小说表现的不是真实的人生)即吴密先生所说的:人生≠真实的与直接的经验。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是生活细节为对象,再加之以想象,赋之以深邃的思想才完成。四大名著无一不是在历史事件(或家庭琐事)的基础上改编,提炼其精华,投之以作者的感情才形成的:《红楼梦》中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附加在贾宝玉身上,但又加了一些虚幻境、空空道长等,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广度;《西游记》作者以历史事件玄奘西游为小说线索,加之以孙悟空、猪悟能等传奇人物,使小说主题立刻升华;不是单纯表现唐僧师徒四人如何与妖魔斗智斗勇,而是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细细品味吴密先生对几种文学作品巧妙的比喻,终于体会了“文学是人生的精髓”。真实的人生是混有杂质的一盆水,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生便是已经除去杂质的清水、纯净水,而其中哲学是“汽化的人生”,最为纯净,所以哲学是人生中最精华的部分——精神;诗歌是“液化的人生”,较哲学次之,所以诗歌表现了人的思想情感,是理想化的;而小说最劣,它只是在真实人生的基础上稍稍加工而成,所以小说重在记事,辅之心肝肤浅的情感表达……所以,“文学是人生的精髓”。 文学源于人生,是人生的表现,同样,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人的思想。 现在中国文学有诸多缺失,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宣传文学——专门作为宣传达室的工具;闲谈文学——缺乏作文的严肃性;消遣文学——低级趣味的文学。从这些文学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们的低级超味,作文的不严谨,为人的不严肃。读过韩寒的《一座城池》的人,再了解一下韩寒这个人就会真正体会到“文如其人”。 二、文学于人生之功用 我们为什么要作文学?因为文学于人生有非常大的作用。 读《史记》,我们可以了解太史公坎坷艰难的人生;读《离骚》,我们懂得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们知道了“公正是灵魂的优点,也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它是其他各种德行的基础“。于是我们学会了公正……所以,文学之于人生等一大功用及涵养心性,培养心志,培养道德。 文学还可以促进真正文明。文学改变了人的意识,使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人的进步。所以,一切优秀文学都在宣扬与体现人的规律,最终让人进步,促进真正文明。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让人通达智慧。如《红楼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让人了解世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之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学作用于人生,功效甚广,但一定是好文学才可以促进人养成好品质。 最佳文学作品含有人生最大量的、最有意义的部分,而且让读者爱到启迪,得到乐趣,这才是文学与人生的最佳契合点。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最新版大学语文—自考复习资料 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兯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介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云、第六自然段。孟子兲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全文的结极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云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云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孟子兲体提出,要给民以云亩之宅,百亩之田。要使云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使民确实丰衣足食。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这样作为一国之王,才能受到万民的拥戴,才能做到国富民强,这是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第六项,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有三点: 第一点、说理抑扬兴施、循循善诱。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以为治国比邻国君主尽心,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心理,以云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梁惠王的小恩小惠,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方法。逼使自矜共功的梁惠王意识到自巬和邻国国君并无本质的不同。至此,孟子巭掌握了论辩的主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7)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7) 1.( C )汪曾祺的代表作有 A.呼兰河传 B.塔上随笔 C.受戒 D.多年父子成兄弟 2.( A )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不富含 A.田园气息 B.悲壮苍凉的情调 C.历史感怀 D.古典情韵 3.( A )被誉为“正式的作为正统小品文的美文”的是 A.《苍蝇》 B.《雅舍》 C.《故乡的野草》 D.《济南的冬天》 4.( A )《车站》中最突出的矛盾冲突是 A.等与走 B.大爷和愣小子 C.马主任与普通等车者 D.城市与村镇 5.( B )张岱生活的朝代是 A.元末 B.晚明 C.明初 D.宋代 6.( B )《读孟尝君传》的论点是 A.孟尝君能得士 B.孟尝君不能得士 C.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徒 D.礼贤下士很重要 7.( C )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重在 A.叙事 B.写景 C.抒情 D.议论 8.( D )鲁迅《二丑艺术》讽刺的性格类型在现实生活中

有一个名字叫 A.狗腿子 B.汉奸 C.衙役 D.帮闲 9.( B )王小波的作品不包括 A.黑铁时代 B.青铜时代 C.白银时代 D.黄金时代 10.( B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剧 11.( B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 A.李白 B.王昌龄 C.杜牧 D.刘禹锡 12.( C )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3.( D )不属于散文特性的是 A.选材范围广阔 B.情感表现与结构自由灵活 C.形式洒脱 D.语言高度凝练 14.( A )不能概括《我的四个假想敌》风格的是 A.沉郁 B.幽默 C.风趣 D.浓郁 15.( C )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16.( C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阿Q正传》 B.《风波》 C.《狂人日记》 D.《祝福》 17.( C )《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洗涤灵魂 B.教人学会休息

大学语文练习题本科

大学语文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适合题意的答案,通常每小题2分,根据所讲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查) 1.《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D )。 A.赋、比、兴B.大雅、小雅C.周颂、鲁颂、商颂D.风、雅、颂2.《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 D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诗经》在句式上以( A )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其中划线处是( D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逑”的意思是( B )。 A.追求 B.配偶 C.偶像 D.美貌的样子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其中划线处是( C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一评论出自( D )。 A.孔子 B.李白 C.白居易 D.司马迁 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其中的“归”的意思是( C )。 A.回家 B.去世 C.女子出嫁 D.凯旋而归 9.《蒹葭》一诗的主要形式特点是( B ) A.四言为主B.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C.句式骈俪D.一章一韵,平仄对应. 10.“蒹葭,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其中划线处是( C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 11.“蒹葭,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其中划线处是( D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 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其中的“从”的意思是( C )。

A.听从 B.结伴而行 C.追寻 D.邂逅 13.《蒹葭》一诗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 B ) A.意境深远 B.意境优美 C.情真意切 D.意境朦胧14.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的是( C )。 A.九歌 B.九章 C.九辩 D.离骚 15.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B )。 A.《秋水》 B.《史记》 C.《诗经》 D.《汉书》 16.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B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7.下列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 A )。 A.《论语》 B.《史记》 C.《庄子》 D.《孟子》 18.主张自然无为的思想,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是( D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9.《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 C )。 A.36章 B.72章 C.81章 D.120章 20.不列入“前四史”的是( A )。 A.《世说新语》 B.《史记》 C.《汉书》 D.《三国志》 21.下列不属于庄子文章的主要特点是( D )。 A.倡导“无己”、“无为” B.想象丰富 C.浪漫主义色彩 D.浅显易懂22.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大量运用寓言阐述其哲学思想的是( C )。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23.自号为“五柳先生”的诗人是( D )。 A.李白 B.嵇康 C.阮籍 D.陶渊明 24.“羁鸟恋旧林,思故渊。”其中划线处是( C )。 A.潜龙 B.蛟龙 C.池鱼 D.塘鱼 25.“狗吠深巷中,鸡鸣巅。”其中划线处是( D )。 A.槐树 B.柳树 C.榆树 D.桑树 26.《饮酒》(其五)中强调“归隐在心志而不在形迹”的诗句是( B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7.“问君何能尔,地自偏。”其中划线处是( A )。 A.心远 B.心凉 C.心冷 D.心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 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 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

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 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 <<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 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重点总结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第十版)

大学语文文学知识(一) 1. 《论语》是由东汉郑玄厘定的,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2.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早年贫而贱,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吏,后收徒讲学,参与政治活动,在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的是孔子。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4. 杜甫称赞庾信的文章"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5. 苏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6. “三礼”是《礼记》、《周礼》、《仪礼》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欧阳修写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8. 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 9.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是莫言写的。其作品以农村为背景,根植于齐鲁民间文化,汲取西方文学营养,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想象丰富,风格独特,既展现了中国人的复杂经验,又传达出共通的人类精神。 10. “大李杜”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是李商隐、杜牧 11.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同父见 和再用韵答之》 12.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是《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坟》等 13. 巴金原名李尧棠,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4. 老舍,原名舒庆春,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代表作有《月牙儿》;话剧代表作是《茶馆》 15.班固是东汉人,撰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代表作有《班兰台集》 16. 辛弃疾词的风格是“雄奇豪壮,苍凉沉郁”

大学语文第八版文学常识

重点篇目复习 一、北征 1、文常: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该诗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三年,宰相被小人诬谤而论罪,杜甫上疏为其辩罪,触怒肃宗。被解救后,遭唐肃宗遣归,离凤翔探家。 2、写作特点: (1)夹叙夹议,以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挚的情感和亲身经历结合,把长诗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2)细节描写生动细致,使人物形象鲜活 (3)措辞老成凝重 (4)风调沉郁顿挫 3、思想感情: (1)战乱中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和见到家人饥寒交迫之苦所困扰时的悲痛,情感复杂 (2)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3)表达了诗人对陈玄礼将军铲除奸臣小人、救国家于危难中的赞颂和感激 (4)写出百姓对平叛的期待以及诗人自己对帝业延续、国家复兴的企盼;鼓励唐肃宗早日收复长安,中兴唐朝,重振唐太宗创造的伟大基业 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文常: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爱国诗人,豪放词派主要代表。善于用典,“以文为词”。把爱国报复和满腔忧愤注入作品,形成雄奇豪壮、苍凉沉郁的风格。《稼轩长短句》。 2、写作特点: 三个典故叠用——借张翰弃官归乡表达思乡之情;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达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达岁月蹉跎、功业无成。 3、思想感情: 英雄失意、功业难成而又无人理解郁愤之情。 三、民贵君轻·《孟子》 1、文常: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演进,形势动荡。思想文化领域“九流互作、百家争鸣”。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孔子后先秦儒家报表人物,人称“亚圣”。 《孟子》由孟子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撰 2、写作特点: 语言流畅,文采斐然,善用比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3、思想感情: (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 (3)强调人民生存权,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行政管理本科入学测试科目是大学语文和行政

行政管理本科入学测试科目是:大学语文和行政管理专业课两门,合计150分,测试形式机考。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资料 试题1. 《李凭箜篌引》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 A )的名篇。诗人描写时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A.音乐 B.绘画 C.说书 D.舞蹈 试题2. 《诗经》分为( B )、雅、颂三部分。 A.骚 B.风 C.赋 D.诗 试题3. 根据“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句中的上下文意,可以知道“知识”一词的意义是 ( C )。 A.学问 B.经验 C.相识 D.知识分子 试题4. 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 B )。 A.悲-悲-乐 B.乐-悲-乐 C.乐-乐-悲 D.悲-乐-悲 试题5. 《楚辞》直接导致后代的( D )文学的产生。 A.小说体 B.散文体

试题6. “衣带渐宽终不悔,( B )”出自柳永《蝶恋花》。 A.楼高不见章台路 B.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言谁会凭阑意 D.草色烟光残照里 试题7.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一个“( D )”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A.怀 B.古 C.送 D.肃 试题8. 《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中“差池”的词义是( B )。 A.整齐的样子 B.不齐的样子 C.差不多 D.差很多 试题9. 《黄鹂》是一篇什么类型的作品?( A ) A.哲理性的抒情散文 B.介绍黄鹂的科普文章 C.以黄鹂命名的小说 D.托物言志的诗歌 试题10. 李白的《月下独酌》,这首诗突出写一个( A )字。 A.独 B.月 C.举 D.邀 试题11. 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 A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大学语文同步练习17-先妣事略

17、先妣事略 归有光 中心思想: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 写作特色: 重点掌握的词语:洒然觉寝夜分龃龉缉纟卢 历年考题 (2007、4,简析35)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 字: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请回答:

A.这里表现出孺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贵而不骄,勤劳、节俭,待人宽厚。 B.这段文字有什么语言特点?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语言质朴、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寄深味于质朴之中。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作者在不动声色中使读者深受感动。 (2007、7,单选7)《先妣事略》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C) A.语言生动,符合人物身份 B.叙事精彩,故事曲折生动 C.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 D.注重描摹,肖像栩栩如生 (2007、10,多选23)《先妣事略》中母亲形象的特征有( A C D) A.勤劳俭朴 B.健康长寿 C.待人宽厚 D.教子严格 E.爽朗豁达 (2008、10,单选8)《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B) 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2009、1,词解33)孺人中夜觉寝觉寝:睡醒(2009、4,单选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C.手中纫缀不辍 D.遇童奴有恩 (2009、4,词解31)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夜分:深更半夜 (2009、7,词解32)户内洒然洒然:整齐清洁(2010、1,单选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B ) A.俭朴 B.勤劳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2010、1,词解33)无一字龃龉龃龉:错漏(2010、7,单选8)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 D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B.见子弟甥姪无不爱 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D.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本科大学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科大学语文测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1.《李凭箜篌引》是中唐诗人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中描写( A )的名篇。诗人描写时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 A.音乐 B.绘 画 C.说书 D.舞蹈 试题2.《诗经》分为( B )、雅、颂三部分。 A.骚 B.风 C.赋 D.诗 试题3.根据“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句中的上下文意,可以知道“知识”一词的意义是( C )。 A.学问 B.经验 C.相识 D.知识分子 试题4.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 B )。A.悲-悲-乐 B.乐-悲-乐 C.乐-乐-悲 D.悲-乐-悲 试题5.《楚辞》直接导致后代的( C )文学的产生。 A.小说体 B.散文体 C.赋体 D.诗体试题6.“衣带渐宽终不悔,( B )”出自柳永《蝶恋花》。 A.楼高不见章台路 B.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言谁会凭阑意 D.草色烟光残照里 试题7.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一个“( D )”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A.怀 B.古 C.送 D.肃 试题8.《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中“差池”的词义是( B )。 A.整齐的样子 B.不齐的样子 C.差不多 D.差很多 试题9.《黄鹂》是一篇什么类型的作品?( A ) A.哲理性的抒情散文 B.介绍黄鹂的科普文章 C.以黄鹂命名的小说 D.托物言志的诗歌试题10.李白的《月下独酌》,这首诗突出写一个( A )字。A.独 B.月 C.举 D.邀 试题11.孟子提倡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是(A )。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移 D.富贵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淫试题12.《诗经》是我国( A )诗歌总集。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试题13.《云游》的作者是( D ) A.郭沫若 B.艾青 C.丰子恺 D.徐志摩 试题14.《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选自《红楼梦》,以( C )之眼看出贾府的奢侈豪华,反映出 世道的贫富不均。 A.王熙凤 B.贾宝玉 C.刘姥姥 D.平儿 试题15.《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收入400多篇文言短篇小说,这些故事大多以( D )为题材。 A.民间寓言 B.人民生活 C.历史事实 D.民间神话 试题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就是指唐代著名诗人( B )。A.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杜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