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多年来从事初中化学课教学,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一谈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感受。

一、教师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

1.理念层面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构成的一种动态高效运转系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以上新课程的观念,立求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钻研课标,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反思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时代性、实验性等等。

2.教学目标、行为的反思

我在教学的大量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反思解题的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解题的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好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反思三维目标,可提高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化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

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谋略及应变能力,这种锻炼是别人无法传授,是教师在独立的反思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

3.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要求自己的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

4.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课程观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完善者和再创造者。

5.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刻意追求所谓“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个个精雕细琢,面面俱到,教学手段中“电媒”“声媒”“光媒”掌声雷鸣,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得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

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地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6.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禀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

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

7.教学前反思

新课程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相结合的教学,以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主人,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必须对课程标准新教材的每节、每

章、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进行仔细阅读并深刻体会,反复对比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基础知识、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学习爱好兴趣、习惯、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实验条件、图书资料、文化氛围、班级环境、大胆地对教材删减、取舍、替换,增加拓展和整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质量。

8.教学中反思

课程改革,反对“死气沉沉”的教学,倡导教学求“活”,在教学中进行科学反思,可以让我们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

9.教学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学后反思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进一步地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2.写不足之处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思维及情感交流的升华,将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智慧的火花记录

下来。

4.写学生的创新

将学生“创新的火花”,独特的见解,好的方法,好的思路,对学生的赞赏和激励记录下来。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规律,教法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将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境界和高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