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典权与民族精神

典权与民族精神

典权与民族精神
典权与民族精神

财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文契。

[7]

宋代对典权设立的程序和先买权作出

了规定。元代称典权、质权为“活业”

[8]

。因为

典卖田宅, 只转移占有权和使用权, 不改变所

有权。

从明朝的典权入律至新中国成立时废除

六法全书止, 典权一直是以基本法律的形式

存在于国家的法典之中。明朝不仅将典权纳

入法典, 而且在法律上将典、卖明确区别开

来。《明律集解·户律·田宅·典卖田宅》说: “以田宅质人, 而取其财, 曰典。以田宅与人, 而易其财, 曰卖。典可赎, 而卖不可赎也。”[9]

清朝立法在明律区分典卖两种法律行为的基

础上, 做出进一步的阐明, 使典的物权担保性

更为明确。《大清律例》规定“: 以价易出, 约限回赎者, 曰典。”

[10]

北洋政府修定的《民律

草案》在物权编第254 条规定, 典权人因支

付典价, 占有他人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这是

中国近代民法对典权所做的第一个权威定义[11]

。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民法典以专章规定

了典权。至此, 典权制度形成了完整、科学的

体系。共产党在敌后边区对典权制度也作出

了相应的规定, 如《陕甘宁边区土地典当纠

纷处理原则》《、晋察冀边区租佃债息条

例》《、晋冀鲁豫边区土地使用暂行条例》等。

新中国成立后, 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尽

悉废除, 从此, 除了中国台湾地区的“民法”仍规定有典权制度外, 中国大陆地区的典权

重归于民间习惯之中。

二、重视与漠视: 典权习惯在近代中国的

境遇

作为一种民族习惯, 典权走过了千年的

历史风云, 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然而, 在近代

中国, 典权习惯的地位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

化。

( 一) 清末民初习惯调查与民法制定

“20 世纪是中华法律文化经受空前巨

大、深刻、剧烈之变革的伟大世纪。回首这

100 年间中国之法制历程, 其中可圈可点、甚

至可歌可泣者甚多; 然而, 其间有一至关重

要、极具价值的环节或多或少地为人们所忽

略或轻视, 这便是清末民初波及全国各地、规

模巨大之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

[12]

清末民初

浩大的民事习惯调查工程, 体现了人们对民

族习惯的尊重与重视。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

的年代里, 动用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此

项民事习惯调查, 在中国法制史上实属罕见。

虽然这些调查由于各种原因, 并没有给当时

的立法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是这种尊重民族

习惯的态度却不能不令人感叹, 此后的中国

再没有出现过如此辉煌的场面。

而民国初期, 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

著名法学家江庸在论及当时的民事立法时,

认为《大清民律草案》之所以必须修正, 其主

要理由之一便是“前案多断受外国法, 于本

国固有法源, 未甚措意。如《民法债权篇》于

通行之“会”《, 物权篇》于“老佃”“、典”、“先买”《, 商法》于“铺底”等全无规定, 而此等法典之得失, 于社会经济消长盈虚, 影响

极巨, 未可置之不顾。”

[13]

可见当时的立法者

及法学界都注意到在移植外国法制的同时,

应当重视对本民族习惯的继承。

( 二) 典权入律之争

清末民初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过去并不久

远, 现在的中国人对待民族习惯的态度却大

不一样了。否定者往往无视或蔑视民族习惯

的存在, 将西方的种种制度拿来套用, 声称比

在中国延续千年的典权更适宜中国人使用。

赞同者也很少有从民族精神的视角进行深入

探讨, 更多的是以一种短视的实用主义来做

无力的抗辩。

有学者认为“, 从当前我国大陆和台湾

地区的情形来看, 典权已经走向没落”。

[14]

先, 在没有经过深入而全面的民事习惯调查,

未掌握充分的数据证明之前, 做出如此草率

学术探讨

32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的结论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自从六法全书废

除以后, 典权一直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到底现在状况如何, 并没有任何权威的调查

数据, 凭什么说它没落?单纯以法院受理的案

例作为统计依据, 这是相当片面的。真实地认识典权习惯的生存状态及现代形式, 需要展

开全面深入的民间调查。

关于典权的本质, 有学者认为是“我国

封建社会特殊的宗法思想、伦理道德对房屋

等不动产之转让、交易所设置的藩篱, 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15]

显然是今人用一种标签的眼光来评价古人从

而产生的一种偏见。典权制度的形成有其独

特的自然及文化背景, 它能够在中国社会存

续千年, 必然是其自身所蕴含的某种价值得

到了整个民族的肯认,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和谐”“孝道”等。这些价值早已内化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 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重大标志。法律的制定必须反映一个国家优

良的文化传统, 因为对物的利用, 不仅是一个

自然的过程, 也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

过程。“中国建构新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过程,

一方面, 应该不只是拥抱西方启蒙的价值, 也

应该是对它的批判; 另一方面, 应该不只是中

国旧的传统文明秩序的解构, 也应该是它的

重构。中国的新文明是‘现代的’, 也是‘中国’的。”

[16]

是否让典权入律也许并非最重要

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如何对待典权的内在价

值以及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

神。中国人在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

承的关系上似乎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是学者

们经常忽略的一点。

( 三) 民族习惯: 漠视与希冀

从清末民初到现在“, 关注本土习惯的

立法理念已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民间习惯

已从立法者们的视野中消失。其结果, 不但西

方化成为20 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主题, 而且法律与社会的脱节也构成了20 世纪中国法制最基本的格局和特征, 法律往往只

是纸上的法, 而民众大多在‘法律’之外我行我素。”

[17]

中国人似乎向来缺乏刨根究底的求

真精神, 但是以真诚和成熟的态度来治学的

人并不少, 遗憾的是他们几乎都活在过去的

年代。“在20 世纪30 年代, 一批知识分子( 如费孝通、梁漱溟、林惠海等) 出于学者的热诚与良知, 曾经自发地兴起过社会调查的

热潮, 他们深入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 为我们

留下不少传世之作。仅几十年来, 这种社会调查或田野调查的学术研究方法逐渐被遗忘,

包括法学家在内的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理论

先行’的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然而, 学术研究, 特别是实践性很强的法学研究如果脱离社会

实践的话, 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

[18]

三、比较和反思: 韩国的传贳权

在世界各国的物权法体系中, 与中国典

权较为接近的是韩国的传贳权。现行《韩国

民法典》第303 条第 1 项规定“: 传贳权是指传贳权人支付传贳金, 以该不动产的用法占有、使用、收益, 于传贳权消灭时, 权利人对该不动产全部享有较后顺位权利人及其他债权

人优先受偿传贳金的权利。”

和中国典权一样, 韩国的传贳权也源于

民间的不动产典当的传统习惯, 是韩国人在

经济交往中为解决生存问题而产生的制度设计, 反映了韩国人民的民族智慧。传贳权的制度设计同样偏袒弱者一方, 只是此时的弱者

为典权人, 与中国情况不同。因此韩国的民法学者普遍认为传贳权是韩国人的一种特殊法

律制度。显然, 韩国人并不因为传贳权是一种独有的传统制度而将之视为异类排除在现代

民法体系之外, 相反还引以为豪, 在法典中作

了完整的规定。

在韩国的实际生活中, 传贳权得到了大

量应用, 据统计, 截止到2001 年底整个韩国

使用传贳权的事例为4039514 件, 不但比房

学术探讨

33财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屋租赁或其他利用形态计2113243 件多, 更是占全国居住形态的28%以上。

[19]

这种适应

民族习惯的制定法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韩国人对传统民族习惯的充分尊重并善加改造, 这种立法的经验与理念, 实在值得当代中国人借鉴和反思。

物的使用在深层意义上是民族文化的传

承, 这就使物权制度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质。1896 年德国民法典完全采纳了物权行为理论, 将它规定在第873 条, 这已成为德国物权体系的一大特色, 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善于抽

象思维的特质。虽然一百年来, 物权行为的理论备受批判, 但德国人并不在意, 反而沾沾自喜, 说“: 抽象原则是我们德国法律的宝贝, 我们德国觉得这是我们法律里面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20]

日本的物权法体系也有本民族特

有的东西, 比如入会权( 第263, 294 条) 和先取特权( 第303, 306 条) 。

其他民族对于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制度视

为宝贝而倍加珍惜, 归根结底是对本民族精

神的传承和对本民族习惯的尊重, 这是一个

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最强烈的表征。对此, 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不深思和反省。“更令人忧虑的不是外界对中国人自尊心的伤害, 而

是中国人正在自己毫不自觉地无视、伤害、抛弃自己民族的真精神。”

[21]

四、民族精神及其对典权制度的影响

我们的疑问是: 为什么只有中国产生了

这一独特的物权制度? 为什么典权制度能在中国延续如此漫长的时间而依然存在? 萨维尼认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精神, 这精神体现在包括法律的所有民族制度中, 这就是后来被他的学生所宣称的“民族精神”( Volkgeist) 。一项制度在一个特定民族中诞生并长期保持, 必然是根源于其特定

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 才产生了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道德、宗教及各种政治体制。如果说典权是中国人独有的一项法律制度, 则其内在价值所蕴藏的某种

观念, 必然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暗合。“中华法律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

方式, 有着自己固有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

体现着独特的法律心理和经验。”

[22]

探求中华

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 将使我们更深刻地把

握典权制度的内核,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

中华法律文化特有的民族气质。

人类孕育于大自然, 在利用和改造大自

然的同时, 必然受到来自大自然物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大胆地推定: 在还没有掌握先进科

学技术、尚无法摆脱自然束缚的早期人类, 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最初的生产和交换

方式。

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

细土, 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 它覆盖了从华北

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 由于其天然的

肥力和吸水性, 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

农作物的土壤。而且, 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 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 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

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从地理环境看, 中国是地处东北亚大陆的内陆型国家, 虽有漫

长的海岸线, 但海上交通不发达, 基本处于与

外界相隔绝的状态。这种封闭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与海洋国家不同的大陆民族特有的心理

与观念。”

[23]

肥沃的土地, 充足的黄河水以及

封闭的地理区位, 再没有比这更适合发展农

业了。我们的祖先从此开始编织起壮丽的农

业梦想, 到现在都不曾放弃。中国传说中最早的君主炎帝和黄帝就是以“农师”著称的, 炎帝以“教民农作”而被尊为“神农氏”(《白虎通·号》) , 黄帝轩辕氏则“治五气, 艺五种, 抚万民”“, 时播百谷草木, 淳化鸟兽虫蛾, 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史记·五帝本纪〉) 。关于中国古人的农业梦想, 范忠信教

授很好地总结道“: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学术探讨

34一、典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当我们评价一项法律制度的优劣, 并决

定其去留时, 必然要考察该项制度之内在价

值。如此, 则需我们以特定的时空观念, 溯本

逐源地研究此制度的发展历史。这不仅是我

们把握制度原貌, 而且是了悟制度内在之民

族性的最佳手段。孟德斯鸠说过“: 我们应当用法律去阐明历史, 用历史去阐明法律。”[1]

萨维尼则指出“: 只有通过历史, 才能与民族

的初始状态保持生动的联系, 而丧失了这一

联系, 也就丧失了每一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最

为宝贵的部分。”

[2]

作为中国固有的一种法律

制度, 典权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感

和生存智慧。让我们回到历史中, 看看典权是如何发展变迁的。

首先应当声明的是, 传统中国的典权与

当代典权的内涵外延并不一致, 当我们以历

史的眼光看待传统典权时, 应对其作广义的

理解。“依现代民法, 典权的标的物仅以不动产为限, 但从文献和法律规定上来看, 唐代以

及明清时期, 典权的标的物兼指动产、不动产、畜产、奴婢、园林、碾硙、人身( 虽律令禁止) 等。”

[3]

并且在古代中国, 常常是典卖并

称, 典当、典质并用。下面将分三个阶段对典权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

作为交易方式的“典”, 早在我国西周就

已经出现。《后汉书·刘虞传》载有“虞所赏赉, 典当胡夷”, 此乃典当的最早记录。这时

的典权仍属于萌芽阶段, 到南北朝时期, 典当

业才真正发展起来。北齐已出现贴卖( 典卖)

法令。唐代典卖、质押借贷、典当, 统归于“质”

[4]

。在推行均田制的唐前期, 口分田由

国家所有, 一般禁止出典, 但其他田产则不在

此限。均田制废止后, 土地流转已成事实, 土

地出典不可阻挡。唐穆宗长庆六年( 821 年)

敕令强调“: 应天下典人庄田园店, 便合祗承

户税。本主赎日, 不得更引令式, 依私契征理

以组织贫人。”

[5]

该条意思是典人庄田者应承

担原主的户税, 表明此时庄田的出典是合法的。五代时, 要求设立典权应符合规定的书面形式, 并要求有官人、牙人

[6]

、业主、四邻同署

学术探讨

31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争鸣时虽貌似水火不容, 但其农业型的政治

法律理想却出奇的一致。儒家的理想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

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 梁惠王上》) , 大家都过着不饥不寒的生活。……法

家的政治理想是‘农战’立国‘, 国之所以兴者, 农战也’‘, 圣人治国之要, 令民归心于农; 归心于农, 则民朴而可止也’‘, 惟圣人之治国作一, 专之于农而已’(《商君书.农战》) ……甚至最厌恶政治的道家, 其政治理想实际上也是一种‘农业生活’理想。‘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迁……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〇章) , 这是一幅典型的小农

经济田园图。”

[24]

农业的根本在于土地, 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最初影响就是来自于土地。当人口不断增长, 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 出于自我保存的原始欲望, 人们不轻易离开自己的土地。这种惜恋土地的心境, 正如《明公书判清明集》的一段文字所描述的那样“: 贫民下户, 尺地寸土皆汗血之所致, 一旦典卖与人, 其一家长幼痛心疾首, 忍饥受寒, 铢积寸累, 以为取赎故

业之计, 其情亦甚可怜矣。”

[25]

典卖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将土地绝买与他人。

农业的收成, 除了依靠土地的肥力, 更离

不开风调雨顺的气候, 这是最初影响中华民

族精神的第二大因素。处于温带季风气候的

中国, 四季变化明显, 聪明的中国人老早就摸熟了老天爷的脾性, 发明了完备的节气和农

历制度。但是气候不顺的年月依然很多, 中国人频繁地处在旱涝灾害之中, 历史上众多的

水利工程即为最好的佐证。于是, 在人们的经济交往中, 形成了济富救贫的观念。人们没有

绝对的概念, 今天别人遭遇苦难, 也许明天就

轮到自己, 所以总是相互拯救于危难之中, 以

此达致社会的和谐状态。仔细研究典权, 我们

会发现, 它正是古人追求和谐的一种制度设

计。“典权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民事制度, 充

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上整体观的观念, 具

有和谐性价值, 其特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协调

主体自治和交易安全、风险共担的关系, 使得

双方能够各取所需并有所保障, 表现了高度

的法律智慧。”

[26]

典权在制度设计上, 特别照

顾了作为弱者的出典人, 使其无需出卖田宅

即可获得融资, 而典权人无需支付田宅的对

价即可享有对田宅的占有、使用、收益;

在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条件下, 决定农

人是否丰收的关键因素便是农业技术。中国

的农业属于典型的精耕细作, 它要求农人具

有耕种、气候、节气、水利等多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 掌握在高年岁的

祖父辈们手上, 儿孙辈们为了获得谋生的技

能, 成为农田里的一名好把式, 就必须虚心地

向长辈们学习。代与代之间的联系, 因为农业

知识的传承而更加牢固, 父辈的权威从此被

树立起来。原始的生存欲望让每个后辈都不

敢破坏这种权威, 这就是“孝”的缘起“。孝”的观念一旦在家庭和社会中确立起来, 便成

为中国文化的主题。传承千年的儒家思想, 将

中国人的孝发挥到了极致, 并深深植入民族

的血液。孝, 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敬重长辈, 推

广开来, 包括敬重长辈使用、遗留的器物。

“爱屋及乌”, 这是人类最普遍的心理。具体

表现如, 中国人对姓氏的重视, 以及“身体毛发, 受之父母”的观念, 对祖坟的重视等。从

上文典权制度的变迁历史看, 作为不动产的

土地、房屋是最重要、最经常的典权客体, 而

田宅绝大多数都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 可

以说是祖辈们身体和精神的代代延续, 哪个

子孙敢轻易亵渎?若非到了穷困潦倒, 濒临绝

境之际, 人们是不会将田宅典与他人的, 更遑

论绝卖。即使要出典, 也必须优先典与亲属近邻。这不仅是物质的传承, 更重要的是精神的

延续, 家庭尊严的维持。可以说, 典权制度的

产生是中国人在面对原始生存欲望和根深蒂

学术探讨

35财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固的家族名誉之间的尖锐冲突时所迸发的民

族智慧, 它既保全了家族的名誉, 因为田宅所有权毕竟还掌握在手里, 只是暂时为人所用, 它日随时都可取回; 而且它缓解了家族目前

的经济危机, 可谓两全其美。今日的中国人千万不要取笑古人对这种“面子”的重视, 殊不知在“面子”后面的生存理念至今仍然支撑着中国人并不坚强的脊梁骨, 否定它, 嘲笑它, 无非是对自己的否定与嘲笑。

拥有一手技术依然不够, 农业的丰收更

需要人的合作。这是由农业活动的本身性质

决定的。上文我们已经论述过, 人天生具有共同生活的倾向, 彼此的需求越多, 共同生活的愿望越强烈。农业是一个长期而且工序繁多

的活动, 它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 而最好的助手莫过于家庭成员, 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一个以掌握农业技术的家长为核心的稳固群体,

他们生活于同一道围墙内, 耕作于同一块土

地上, 崇拜同一个祖宗, 遵守统一的内部法则,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家族”。“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对地权关系的影响至深至巨。

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在中国社会中始终

是最原生性的人性互动模版, 属于社会深层

结构性质的东西。在传统社会, 无论在物质生产方面, 还是人类自身的繁衍传承, 都是以户的个体作为最大, 也是最小的生产、生活单元。家庭承担着物质再生产和人类再生产的

双重功能。正因如此, 从道理上讲, 家庭的重要财产不属于个人, 而是常常以家庭共同体

的名义保留和使用。虽然在形式上由家长来

掌管, 但家长只是代表全家拥有它, 并从全家的整体利益去支配它。”

[27]

这种混沌的产权模

式是家族生活的必然产物, 它限制了家长或

其他族人对家庭共有财产的任意处分, 维护

了每个共同体成员的利益。一位日本学者, 在民国初期对中国农村土地买卖方式进行深入

调查后指出“: 中国的家族观念很深, 对于土地的观念也牢不可破, 买却土地的时候, 实行一种当作一时的卖出, 在无论什么时候, 卖主得以原价买回原地的制度。这种制度, 尤其在

耕地面积狭隘的地方最为普遍。”

[28]

这位学者

所指称的正是中国独特的典权制度。经济生活往往决定了制度的设计和变迁, 从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说, 典权是家族经济生活在制度层面上的必然反映。

五、民族精神、习惯与制定法

如上所述, 每个民族受到所处自然环境

及根植于此环境而产生的早期文化的深刻影响, 形成了最初的民族精神。此精神为一种内在的抽象存在, 无法被人直接感知; 当它外化为一个民族的风俗和行为习惯时, 表明此精神已为人们所认同与实践。考察法律的缘起和变迁, 会发现法律往往是习惯、民俗的延续和成文化。萨维尼曾经指出“: 一切法律均缘起于行为方式, 在行为方式中, 用习常使用但并非十分准确的语言来说, 习惯法渐次形成; 就是说, 法律首先产生于习俗和人民的信仰( popular faith) , 其次乃假手于法学———职是之故, 法律完全是由沉潜于内、默无言声而孜孜矻矻的伟力, 而非法律制定者( a law- giver) 的专断意志所孕就的。”

[29]

法律实体的

出现并未取消一切的习惯、民俗, 它们或明或暗地与法律相伴而行, 影响着法律的变迁和存续, 同时自身也受到法律的影响, 发生相应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 涌动的是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习惯和法律在它的濡染下, 相互牵制, 相互融合, 共同引领着民族的生活。( 一) 习惯对制定法的影响

制定法产生以后, 依然无法摆脱习惯力

量的影响。制定法的价值和权威要受到习惯的评判与支持, 同时习惯对于制定法的漏洞填补与制定法的发展都发挥着内在的作用。“只要人类生生不息, 只要社会的各种其他条件还会发生变化, 就将不断产生新的习惯, 并将作为国家制定法以及其他政令运作的一学术探讨

36财经政法资讯2008 年第2 期

个永远无法挣脱的背景性制约因素而对制定法的效果产生各种影响。”

[30]

制定法与习惯的背离或冲突在某种程度

上意味着制定法效力的丧失或受限。萨维尼

指出“: 当法律与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契合

不悖或逐渐调和而融合无间, 则法的功用和

价值在于褒扬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 如果所

有什么应予谴责的话, 那么当是法律类如一

种乖戾专擅之物, 而与民族两相背离”, [31]

为“, 凡此立法活动与民族智慧的两相分离,

对于其所追求的结果来说, 如果不是背道而驰, 也是充满危险的。”

[32]

而当立法者的立法

意图与实际结果相悖离时, 从根本上就否定

了制定法的价值。

制定法价值的实现, 依赖民众的自觉遵

守, 而“法律无法强迫人们信从, 只有习惯才能这样。而这只能通过长时间才能做到。”[33]

因为习惯往往内含着人们长期形成的某种信念, 体现了原始的欲望要求。这种欲望通过人们相互的交往磨合, 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内在

实现机制, 外化为习惯而为人们所自觉遵守。但“法律即是摒绝了欲望的理智”

[34]

, 所以

“约定俗成的法规比成文法规更具有权威”[35]

。因此, 制定法要获得普遍地遵守, 必然要

与民族习惯相契合, 用习惯的力量赋予制定

法内在的威信力, 以此造成一种崇尚法律的

风尚。“最有益的法律, 而且得到其所辖的全体公民的称道, 如果在整体范围内未能形成

风尚及通过公民教育深入人心, 这样的法律

就依然是无用的。”

[36]

( 二) 制定法对习惯的影响

制定法一旦产生, 便带有了强力扩张的

倾向。因为制定法是人为力量的产物, 其推行的过程必然与根深蒂固的习惯发生作用, 或

相安无事、日渐融合, 或彼此冲突、两败俱伤。总之, 习惯将或多或少地被吸收或异化。如苏力教授所言“: 现代社会的习惯或民间法已

完全不可能保持其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

的那种所谓的‘原生状态’, 他必定是在同国家法的互动过程中, 不断地重新塑造自己。”

[37]

制定法与习惯的相互作用力或同向或反

向, 主要取决于制定法在制定过程中是否尊

重和重视习惯的存在。若制定法能够尊重和

重视习惯的力量, 则两者相辅相成, 含纳于习惯之中的民族精神亦因法律的强力而日益巩

固和彰显, 习惯将完全或部分地融入制定法, 使制定法因自身的民族性而受到普遍地遵

守。若制定法漠视或背离习惯的存在, 则两者角力相较, 此消彼长; 借助国家强制力的武装, 制定法的触须必极力想侵入习惯的肌体, 而自然生成的习惯机制则会力图抵制, 结果

使长期形成的习惯秩序受到破坏, 含蕴其中

的民族情感将受到极大的伤害。从此, 制定法遭到人们的反感和抵制, 而习惯也不再如往

常一样发挥作用, 古今中外这种由制定法侵

蚀习惯而使民众的精神和生活一片混乱的事

件难道还少吗? 民国初年的民法典废弃典权

不用而规定了西方惯用的不动产质权“, 在

判案时, 常常混合二者。为了适用法律, 民国四年统字第266 号判例直接认为典权就是不动产质权。这种露骨的表示, 简直是抹杀中国固有的习惯, 在全国引起争议。同年大理院上字第448 号判例才否认了这种看法, 并多次于其所颁布的判例、解释例旨汇览例言中, 声明典权制度是中国本来就有的特种独立物权。”

[38]

反观当代中国法学界对习惯的漠视,

确实令人感到悲哀; 制定法对习惯力量的公

然背离, 国家意志的肆意扩张, 似乎还未引起人们应有的警惕。“这里的关键问题或许在于, 对一个民族来说, 规范其行为, 支配其生活的法律应从其心灵深处或生活习惯中长

成, 否则那将既是法律的不幸, 也是民族的不幸; 中国法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缺憾恐怕

正在于此。”

[39]

参考文献:

学术探讨

新时代下的民族精神

2014年中考政治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新时代下的民族精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整治。为此,面对闯红灯过马路的人群,你想对他们说 ①红灯停,绿灯行,做文明市民②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灯,预防危险发生③珍惜生命,不争一分一秒④克服盲目从众心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公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行为是 ①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②缺乏规则意识、不文明的表现 ③法不责众心理作祟的结果④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这种现象 ①是盲目从众心理的表现②是不道德的,但并不违反法律规定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④说明部分国人的法律、规则意识淡漠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航空英模罗阳、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林俊德等10人当选。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④传递正能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下列对这一活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B.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C.有利于突出和彰显个人英雄主义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学雷锋“六个一”活动。广大中小学生通过读一

九年级政治 《民族精神耀中华》说课教案 鲁教版

《民族精神耀中华》说课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讲述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而是说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本课时的两个问题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竭源泉,指导民族精神的含义,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法:①演示法:利用录像、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②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③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 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为了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生探究合作这一思路展开,教学程序分为七个板块: 一、新闻会客厅(大约2分钟) 学生播报新闻,并对新闻作简要分析。 〖直击11.21矿难〗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黑龙江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13队施工作业面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据中央电视台从新兴煤矿新任矿长朱海洲处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截止目前此次矿难共死亡人数达108人。 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3日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此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他指出该矿采掘布置不合理,井下现场管理和劳动组织混乱;井下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在大范围瓦斯超限并达到爆炸界限的情况下,未果断实施全矿井停电撤人,是主要原因。 1.煤矿负责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才最终导致矿难的发生?(1分)

德国民族精神

德国民族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大国崛起,软实力至关重要。在德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和文化到底对德国的崛起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其成功的经验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日前,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前驻德大使、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先生。 《人民论坛》:德国二战失败后,为什么能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欧洲经济第一强国。在德国崛起过程中,教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梅兆荣:德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从而为国家的振兴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对此,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8月12日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德国在发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主张公民受教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其二是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灵活的教育制度。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十分发达。 德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使德国终于在1871年实现了统一,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19世纪中期后,德国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比英国、美国、法国的总和还多得多。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追问 这是摘自《德国精神》这本书的序言,估计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想听听你自己的意见 武士道精神影响了整个日本的国民性,比如武士道精神中献身精神,责任感,使命感。武士道精神在近代,逐渐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也是与其强调的“忠”,“义”,“名誉”等性质是离不开的。武士道具有两面性,它既毁灭了日本,又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篇一 民族精神是一支永不褪色、永不会熄灭的火炬,它曾经照亮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现在,我们也正在接受着它的指引与导航。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感知着伟大祖国的迅猛发展,感知着经济与科学的迅速腾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让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 面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精髓。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万古苍原之上。不是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直

接由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革命圣地延安,是红军长征结束后的立脚点和抗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的中心指挥部。在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艰苦岁月里,党中央、毛泽东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经历了难以列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 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新的民族精神。 面对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薪火传承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得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为伟丈夫、民族大英雄。 还有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孙中山“天下为公”的胸怀,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都让我们回想起中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关知识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例题:(2010安徽-38)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 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包容性相关知识) ①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 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 解,也有利于文化多样性。 例题:(013年北京卷)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7分) 答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是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 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特性、地位、关系、意义) ①特性: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 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意义: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例题: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答案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 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指定用“中华文化”相关知识答题常用观点有哪些? 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 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 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用中华文化力量的相关知识作答时,可用这个观 点答) 5、文字、汉字的重要性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 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例题:(2013 全国卷39)(1)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 有关只是阐明理由。(10分)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设计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设计 陕西省丹凤县棣花中学彭学斌726208 教材依据: 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九课项目一:《民族精神耀中华》。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为指导,依据2011年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通过情境导课、目标教学、先学后教、讨论辩论及多媒体展示,力求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轻松和谐、互动探究的氛围中突出重点难点、引入时事热点、培养学科素养,实现三维目标。 2、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坚持可接受性原则、实施可接受性教学”,“采取先学后教、构建高效课堂”的执教理念;“百科之魂”的地位和“启智铸魂”的功能的学科特点;师生互动、生成拓展的多边活动。 3、教材分析:《民族精神耀中华》是山东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中的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第一个项目。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此节内容属于国情教育和道德教育双重范畴,分“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两个层次,主要介绍我国民族精神的的形成和伟大作用,目的是教育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感知其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感。“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了解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和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是相辅相成的,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使其内涵更丰富、更深刻。难点则是与此相应的两个课本材料问题的讨论、辩论活动的组织。 4、学情分析: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古代灿烂文明,丰富和发展于近代和现代。初三毕业班的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具有比较满意的水平,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具有初三学生应有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甚至有些还不及低年级学生。心理和思想及行为等各方面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各显秋色:有不少学生心智不全、思想单纯,受到当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诱惑,加之有些家长不负责任的言行以及一些网路、图书、光碟等的影响,使得一些本来对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就了解甚少或淡漠的学生,就变得更加无知和愚昧了,不知民族精神为何物、有何作用,有的不能将民族精神与载人航天、北京奥运、抗震救灾等鲜活时事结合起来,认为民族精神已

传承民族精神演讲稿

传承民族精神演讲稿 关于民族精神的演讲稿【1】翻开历史画卷,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里,多少英雄儿女、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正义,铮铮铁骨,宁死不屈。苏武牧羊,痴心不改;林则徐虎门痛击侵略者;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食美援面粉;方志敏清贫一生,名垂史册。他们的英名就是民族尊严的化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代代发扬光大至今。不能下跪!跪下的是邪恶、是败类、是罪犯。下跪的秦桧,留下世人唾弃的奸相;下跪的琦善,留下了割地求荣的丑恶嘴脸;下跪的汪精卫,留下了卖国贼的卑鄙行径。这些从狗洞里爬出来的人,人们切齿痛恨,横眉冷对。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有优良光荣的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种光荣的民族精神。凭着这种民族精神,我们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战胜了武装精良,比我们强大几十倍的敌人,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所以,我们中国人不会下跪,我们的中华民族也永不下跪。从虎门销烟到甲午风云,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八年抗战到抗美援朝,面对邪恶,面对侵略,我们扛起枪,抬起炮,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今天,我国的经济蒸蒸日上,从解决温饱到“长二捆”,从浦东开发到“东方之珠”的回归,从小浪底到长江黄河的高峡开潮,一次又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今天,改革的春风荡漾祖国大地,人们的生活在变,观念在变,但是,光荣的民族精神不能丢。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用它去开

创更加壮丽辉煌的美好未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孙天帅的行为令我心神摇荡。想着想着,我又一次吟诵着这首诗:“我们中国人,是顶天立地的人!我们中国人,是不跪的人!” 关于民族精神的演讲稿【2】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帝国主义、封建帝制压迫、军阀混战,人民饱受苦难,国家贫穷软弱的历史。就因为这样,中国才有人想推翻这个制度,才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在中国的上海,中国人的身份是最低的,就连公园的门前,都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西方人都普遍称呼我们为‘东亚病夫’在时代的压迫下,我们的前人有很多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出那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像战斗英雄黄继光,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让自己的队友向前冲,取得战役的胜利,还有邱少云,他的身体被火烧着了以后,他忍住不动,虽然在他旁边不到一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小池塘,但是,只要他冲了过去,他可能可以逃跑,但是换来的是更多战友的牺牲,如果他不动的话,那么这场战役就可能获得胜利。在生命与民族之间,邱少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民族。可见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都是热爱祖国的,假如不热爱自己祖国话,那么这个人也就不会热爱他的亲人,同时也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敬爱的周总理小时一次上课时,老师问他们”这句话极其震撼了他的老师;***在临死的时候,嘴里还不停的说:“我是中国人,我热爱祖国和

关于民族精神作文

民族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快100周年了。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5分钟演讲稿 面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 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 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 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 精髓。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 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 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 万古苍原之上。不是吗? 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 率意识。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新的民族精神。 面对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怕困难,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祖 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薪火传承的历史!“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得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励着多少中 华儿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的教诲激励和成就了多少中华为伟丈夫、民族大英雄。 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由尧舜禅让的精神苏秦刺骨的精神、苏武牧羊的精神、孔 融让梨的精神、屈原问天的精神、卧薪尝胆的精神等等无数崇高的 精神组成的。 杨利伟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他又一次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当神州五号作为辉煌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神州六号又进入了我们 的视野。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弘扬我 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使我们的我们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诵读着古今优秀诗篇时,我们是不是该重新诠释古人“头悬梁,椎刺骨”的刻苦精神当我们 读着“囊萤映雪”时,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如今的锦绣年华当我们畅 游在网络时代,是不是该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读万卷书而倍感 自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一定能作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l 留下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以“警世救国”自箴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也 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李大 钊到毛泽东,从林觉民到秋谨,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 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克己奉公,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 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9.1.1《民族精神耀中华》教案鲁教版课标内容 四、4.1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过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四、4.6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能够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事件的感悟,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知识: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任务。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列举等方法来了解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及伟大作用。 教学重点: 1.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青少年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一)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民族精神耀中华。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语:(详见教材P99页) 2、板书标题: (一)民族精神耀中华 (二)新课导学 知识点一:五千年文明熔铸民族魂1、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支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熔铸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以其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

关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关于民族精神的名人名言 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首先,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我们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风风雨雨,遇到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屈服,他们从没放弃和困难作斗争,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指导下,他们树立了明确的方向,各民族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压迫,人民成了真正的主人。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1990年3月5日,江泽民同志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雷锋(1940年-1962年),这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必将不断被发扬光大。雷锋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可是如果我们用时间地点来考察这个故事,便会发现其可笑而脱离实际。这是个只有电话普及的年代才会发生的故事。河北边境发现赵国军队,烽火传到河南开封,魏王闻报一盘棋还没下完,摸清情况的信使已经把新情报又送到了开封,在没有电话和直升机的情况下,如何能办到?再者,即使魏无忌在赵王身边有卧底,几天前已经侦知赵王要在赵魏边境打猎,然后飞马几百里把消息报给魏无忌。几天过去,现在边境传来烽火,报告发现赵国军队入侵,你怎么就能断定是打猎的赵王而不是另一队入侵的赵军呢?又怎么能断定赵王不会以打猎为名乘机入侵呢?魏安釐王有备无患难道不对吗? “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于民族精神的论文关于民族的论文

关于民族精神的论文关于民族的论文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思考 摘要:民族精神具有激励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要把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国家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认同;国家意识;现代公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7-0132-03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不争的和持久的进程,它是以全球意识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动力,在全球范围 内展开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学 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并强调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开放的国际形势下,我们需要更积极地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宽广的胸怀吸纳世界上的 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高校是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要基地。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把民族文化认同、国家意识教育、现代公民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民族文化认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蕴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蕴涵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能够正确地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既不要全盘 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应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作为重点内容。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而语言和历史则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能不认同自己 民族的文化,尤其不能忘记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没有一种对语言和 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无从谈起。 1.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

《民族精神耀中华》教学反思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对我国发展的重大作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列举事实材料、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通过对有关典型事例的分析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落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 一、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1、整堂课都以感悟民族精神,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主线。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及相关资料,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本课的立足点。通过大量详实的资料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事实说话,让典型说话,从而让学生认可民族精神,接受民族精神,并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情况来看,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回答热烈,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民族精神意义,并在语言上表达了将民族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现在的课程内容是开放式的,不断生成的、变化的、发展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时事政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放式的课程资源,选用时事政治作为课程资源,不仅弥补教材资源相对滞后的不足,同时,又能让学生感觉课本知识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感觉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以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载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入新课,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运用大量信息资料并引导学生收集、整合相关信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唤醒情感、获取知识。上本节课之前我让学生观注时事,搜集有效信息,及时运用到课堂上。例如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学生在关注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所思考,有所取舍,在课堂运用时,经过交流、碰撞,思想更加成熟、价值取向更加明确。运用时事作为课程资源将是我今后教学中坚守的风景。这不但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时政性,而且顺应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趋势,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考察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时事,在备课过程中认真筛选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景。 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较难,直接影响教学内容的掌握,为此,我专门搜集、整理了一些内容突出、代表性强的各类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如学习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时,为了让学生能深入理解、印象深

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方案

民族精神专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有关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方针,我校以“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为口号,深入开展“民族精神”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背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对于学生而言,树立爱国意识,培养自身完善的人格修养,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的出发点所在。 三、活动实施 1、准备工作 由校长在升旗仪式上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发出号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主要有:出一期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开一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班组会、访一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学校为单位比赛活动有:“庆国庆”合唱比赛。 2、活动过程 歌声悠扬,爱我中华 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所走过的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经过顽强不懈的拼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抒发爱国之情的歌曲,我们用自己的心声唱出对祖国的赞歌。 3、浩然正气,言美辞华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仍然需要继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面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我们须臾不可或缺这种来自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4、亲身体验,自我实践 在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中,我们要求每年清明节到熟悉的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再一次感受先烈们自强不息、敢做敢为、舍已为人的战斗精神。处于新世纪的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艰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在深化改革,扩大开

民族精神耀中华18

柳山镇中小学集体备课卡科目思品课时18 年级九课题民族精神耀中华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力目标】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通,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知识目标】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 成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难点: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备课区修改区 情境导入 和学生共同回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和 面对的困难,如神七飞天,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 博会;5.12汶川地震,云南干旱,玉树地震,甘 肃舟曲。我们能够取得成就,战胜困难靠的是什 么?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 学生自己看懂学习目标即可 中华民族逐步形 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团结统一、爱好 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神。 审查组组长签字备课教师签名:张志兰使用教师张志兰 教 学 过 程 预习检测 1.分组交流名言警句,历史人物故事等材料,寻觅中 华儿女的奋斗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惟 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3、在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情况下,为 什么还要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 方式:自查,互查,小组查,并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展示 反馈。 展示反馈各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反馈出现的问题。 合作交流 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可采取先由学生自主解决,解决 不了的有两个学生合作解决,两人解决不了的有组内合 作解决,最后再到班内讨论解决的方式解决问题。 活动探究,精讲点拨 1.议一议: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 了什么作用? 2、图片展示:(1)云南旱灾 (2)玉树地震(3)甘肃 舟曲灾害 问题讨论:面对国难和灾害,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 的?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展示图片:(1)成功举办奥运 (2)“神七”发射成 功 (3)成功举办世博会 思考问题:看到以上场面你有何感受? 课堂小结 请你采用不同形式把握本课的所学知识。如构建知识 树,谈感想,顺口溜等。 辨析题:我们中学 生要注意培养创新精 神,艰苦奋斗则可有可 无。 艰苦创业精神 是成就任何事业必 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诗歌

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诗歌 那条路从历史书中 一直蜿蜒出来 比黄河还要曲折十倍 一支穿草鞋的队伍 沿着那条路 终于走进了铿锵的国歌 那条路有巨大的根系 那根系深埋在 一些回忆录里 许多老人多皱纹的脸上 爬满了那些根系的痕迹 那些根系是被草鞋踩出来的 那些草鞋把雪山都踩化了 把草地也踩成了公园 把华夏的版图一块块踩红 在那根系最狭窄的地方 便有一种强大的思想 从铁索上缓缓过渡 一些枪声成为种子 响亮地埋藏在那些思想的周围

无数生命如树叶 在那根系上发绿 无数鲜血如花朵 从那根系的底部冒出地面 无数头颅如果实 悬挂于那根系的顶梢 顺着那繁茂的根系 我熟悉了那些果实 我咀嚼着那些果实 便渐渐悟出 一些小米怎样营养一个政党 几条步枪怎样支撑一个军队 我是从电影里才听到 那个伟人在红楼上朗诵那句话的那是个真正的诗人 那个诗人的那句诗 使许多眼泪果核般落地 于是 那红楼下的旗杆 就成了许多根系中 最笔直的一根 那条路算不上那诗人 最长的一首诗

那条路其实是一枚针 把整个民族的坚毅和顽强紧紧地缝在了一起 十月里来秋风凉, 中央红军远征忙, 星夜渡过雩都河, 古陂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走湖南, 宣临兰道一齐占 冲破两道封锁线, 赫得何键狗胆寒。 十二月里来过汀江, 广西军阀大恐慌, 四道封锁线都突破, 势如破竹谁敢挡。 一月里来梅花香, 打进贵州过乌江, 连占黔北十数县, 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扎西, 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南游击队, 扩大红军三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坍王家烈八个团,消灭薛吴两师兵。四月里来向南进,打了贵阳打昆明 巧妙渡过金沙江,浩浩荡荡蜀中行。五月里来泸定桥,刘文辉打得如飞跑,大渡河天险从容过,十七个英雄姓名标六月里来天气热,夹金山上还积雪 一四两个方面军,懋功取得大会合。七月进入川西北,艰苦奋斗为那个,为了抗日救中国。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草地从来无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调研报告.

关于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论文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质的变化,但无论 世事如何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何为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呢?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行报国之志。同时,爱国主义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 内容,发扬爱国主义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等无 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流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 这些爱国主义民主精神的生动写照,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所特有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自尊感。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 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 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历史艰辛,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颂歌。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 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

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 族之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 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扎在中国久远的历史土壤之中,它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友爱相处的凝聚力量,使整个中华民族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亲密团结的统一整体,对我们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理性要求,爱国体现着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它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自强不息,成为一个勤劳刻苦、酷爱自由和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民族,都需要爱国主义精神来支撑和凝聚。 二、问卷发放情况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情况 2011年10月22日,我组人员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认识进行了全面调查,分工明确,共同努力。本次调研问卷共发放了100份,实际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 (二具体内容 第一、关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知识了解多少 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情况,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如图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