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一、单项选择题

1.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D学生群众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基本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重要任务是( )。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

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5.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国家政权问题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政党问题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建立( )。

A工农民主共和国B社会主义共和国

C人民共和国D共产主义

7.早期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B《青年杂志》的创办

C《东方杂志》的创办D《谈政治》的发表

8.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

C毛泽东 D 周恩来

9.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得到了基本正确的阐释的文章是(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0.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

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是( )的宣言。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一二三。运动

12.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口号的运动是( )。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一二三0运动

13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认识的理性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 )前后才开始的。

A五卅运动B一二一运动

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14.1919年11月、12月,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等,作了比较确切的阐述的作者是( )。

A毛泽东B李大钊

C陈独秀D杨匏安

15.在1920年8月致书毛泽东:“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的是( )。

A林伯渠B董必武

C周恩来D蔡和森

16.“马氏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样可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毛泽东B李大钊

C陈独秀 D 周恩来

17.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成立的第一个工会是( )。

A武汉机器工会B上海机器工会

C长沙机器工会D广州机器工会

18.下列人物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 )。

A李汉俊B陈潭秋

C邓恩铭D蔡和森

19.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的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20.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

C土地问题D分清敌友

21.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成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的是( )。

A陕北延安B广东海丰。

C浙江萧山县D江西井冈山

22.1922年至1923年,在广东海丰县参观农民运动,领导召开海丰全县农民代表大会的是( )。

A毛泽东B彭湃

C邓中夏D董必武

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B民族主义

C新三民主义D民生主义

24.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杭州西湖会议的决定B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C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D中共三大的召开

25.1925年,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起点的事件是( )。

A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B国民政府的建立

C广东战争的胜利D五卅运动

26.“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在(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八七会议

27.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转折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八七会议

2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端的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八七会议

29.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以上描写反映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八七会议

30.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31.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

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五四指示》

32.规定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 )。

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五四指示》

33.《兴国土地法》做出的一个原则性改正,目的在于保护( )的利益。

A雇农B贫农

C中农D富农

34.在斗争中成了“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是( )。

A瞿秋白B鲁迅

C茅盾D邹韬奋

3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 )。

A陕北延安B江西瑞金

C江西宁都D贵州遵义

36.剥夺了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红军的领导权的会议是( )。

A宁都会议B赣南会议

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3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宁都会议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D赣南会议

38.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的文章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D《矛盾论》

39.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阶段开始的事件是( )。

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

40.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华北事变B九一八事变

C一二八事变D卢沟桥事变

4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

A福建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一二九运动

42.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

A反蒋抗日B逼蒋抗日

C联蒋抗日D合蒋抗日

43.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国民党六届五中全会D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

44.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的最根本区别在于( )。

A要不要政党领导抗战B要不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抗战

C要不要政府参与抗战D要不要军队参加

45.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46.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 )。

A忻口会战B雁门关伏击战

C平型关伏击战D夜袭阳明堡机场

47.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参加抗战的目的不尽相同,实行的是不同的抗战路线,因此,中国共产党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主要是( )。

A独立自主B统一

C独立D斗争

48.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在这期间,国民党制造的著名事件是( )。

A侵犯陕甘宁边区

B皖南事变

C在山西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

D在河北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

49.全面地体现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基本方针的是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 )。

A《新民主主义论》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论新阶段》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50.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

A文化建设B干部队伍建设

C加强政权建设D发展生产

51.1944年9月,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是( )。

A董必武B周恩来

C林伯渠D王明

52.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B中国共产党七大

C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53.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民主主义B新民主主义.

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

54.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55.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指针的会议是( )。

A中共六大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D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

56.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 )。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

57.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是( )。

A桂南会战B枣宜会战

C济南战役D百团大战

58.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争取和平民主D和平、民主、团结

59.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认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合作B坚决避免内战

C和平建国D民主团结

60.1946年6月底,国民党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其军队首先进攻的地区是( )。

A中原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

61.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是( )。

A《中国土地法太纲》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兴国土地法》D《井冈山土地法》

62.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争取和平民主D和平、民主、团结

63.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C《兴国土地法》D《井冈山土地法》

64.指出“我们还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

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文章是( )。

A《丢掉幻想,准备斗争》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友谊”,还是侵略?》D《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65.关于一二九运动和五四运动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民族危机引起

B单纯的学生爱国运动

C推动了青年学生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66.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67.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首要目的是( )。

A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B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

C尽量争取民主,竭力避免内战D争取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68.以下各项政策中属于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

策的是( )。

A减租减息B精兵简政

C大生产运动D“三三制”原则

69.毛泽东曾经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一切都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严重地脱离了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封建思想束缚

C领导者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所决定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70.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71.正面战场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实质上是两者的( )。

A认识水平不同B作战方案不同

C战略战术不同D阶级本质不同

72.“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命薪党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责。”最早提出这种认识是在( )。

A中共四大B中共三大

C中共二大D中共一大

73.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1929年在《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随后规定“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毛泽东屡次修改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 )。

A探索适应当时形势的土地政策B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C纠正土地革命中的“左”右倾错误D调动农民对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74.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的根本目的是( )。

A向全国人民表明态度

B争取中间势力的支持

C争取和国民党合作,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阻止国民党顽固派发动反共高潮

75.历史学家胡绳指出:“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共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不包括( )。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依据中国的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两次克服党内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

D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76.下列对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近代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军阀统治的基础

C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D使中共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77.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78.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 )。

A北伐战争的胜利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护国运动倒袁成功

79.使中国人民第一次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帝国主义的事件是( )。

A十月革命建立了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

B苏俄宣布放弃旧俄在国外的一切特权

C 20世纪20年代初的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

D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80.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隋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新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D学生群众

2.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

A外国帝国主义B本国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是( )。

A外国帝国主义B本国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

4.1928年6月,南京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要求与外国列强“重订新约”。其主要内容是( )。

A要求关税自主

B要求废除领事裁判权

C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一切特权

D要求废除内河航行权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阻碍包括( )。

A外国资本的压迫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阎官僚政府

6.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 )。

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7.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它们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方窭

B小资产阶级的方案

C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D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8.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C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9.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B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

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十月革命以后人们对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

D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10.1918到1919年一系列文章的发表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文章包括(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

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1.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这些条件是( )。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成长

C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2.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 )。

A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五四运动发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c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3.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类型,他们是( )。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C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D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

14.毛泽东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 )。

A(共产党宣言》B《阶级斗争》

C《社会主义史》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5.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特点有( )。

A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B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C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D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16.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主要包括( )。

A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B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

C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D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17.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这些斗争主要是( )。

A与胡适“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B与民族社会主义的论战

C与张东荪、梁启超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D与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

1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纲领包括( )。

A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C废除资本私有制

D联合第三国际

19.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B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C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共产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20.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有( )。

A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C实行国共合作

D掀起大革命高潮

21.在1922年至1923年,中国掀起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期间,发生的工人

罢工主要包括( )。

A香港海员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D开滦五矿工人罢工

2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大革命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

A在大革命中,共产党人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军事工作

B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了广大人民群众

C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D在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2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

A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B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C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

D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24.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表现有( )。

A建立了庞大的军队B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D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25.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D决定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26.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体现这些思想的文章主要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27.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开展土地革命的目的在于( )。

A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B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C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D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8.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 )。

A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C消灭地主阶级

D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9.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这些“左”倾错误主要有( )。

A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 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C陈独秀投降主义错误

D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30.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

A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C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

D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以及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31. 在20实际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其原因主要是( )。

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

B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C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

D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2.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是( )

A军事问题B组织问题

C思想问题D政治问题

33. 遵义会议的意义在于(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B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C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

D挽救了中国革命

34.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主要包括()

A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B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C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警密团结的精神以及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35. 关于长征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

B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

C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D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36.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以下文章体现了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实践论》D《矛盾论》

37.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主要包括( )

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在其占领区掳掠和残害中国劳工

C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D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38.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以及国民党内爱国人士等在福州发动反蒋抗日事变,参加这次事变的主要有( )。

A蔡廷楷B蒋光鼐

C李济深D陈铭枢

39.1936年5月,在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下,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了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他们主要是( )。

A宋庆龄B沈钧儒

C邹韬奋D陶行知

40.在战略防御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一系列大战役,这些战役主要包括( )。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41.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告终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

A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

B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C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D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42.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既不会速胜,也不会亡国,而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B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

C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D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

43.毛泽东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三个阶段,它们是( )。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

C战略反攻D战略进攻

44.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先后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主要有(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C晋冀豫抗日根据地D山东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45.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主要有( )。

A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B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C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D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46.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必须采取的策略有( )。

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B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C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D必须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47.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针对团结抗战局面逐步发生的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48.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的保证有( )。

A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B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C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D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49.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的策略总方针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发展进步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

50.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进步势力主要是指( )。

A工人B农民C城市小资产阶级D知识分子

51.进步势力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

B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

C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D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以及发展全国民众的抗日运动52.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间势力主要是指( )。

A民族资产阶级B开明绅士

C地方实力派D开明地主

5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争取中间势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D共产党政策的不错误

54.在抗日战争中,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是( )。

A有制B有理

C有利D有节

55.下列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B根据地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

C根据地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D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56.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一原则具体包括( )。

A共产党员占1/3 B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

C知识分子占1/3 D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

57.为了克服根据地面I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是( )。

A自己动手B丰衣足食

C发展生产D保障供给

58.“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在短短的几年中将成为中国唯一的主导力量。”以上观点表明( )。

A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政治民主、政府廉洁

B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

C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专制、吏治腐败

D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

59.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了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它们主要是(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D《反对本本主义》

6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

C民主主义革命D共产主义革命

61.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阐明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 )。

A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薪民主主义共和国

B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

C经济上,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D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2.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 )。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B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D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63.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教条主义B唯心主义

C经验主义D宗派主义

64·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克服主观主义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当时,欧洲是世界的政治中心。外国在华侵略势力中,英国占主要地位。 在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后果之一,是欧洲走向衰落(德国战败;英、法虽为战胜国,但受到削弱)和美国、日本的兴起。当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美国尤其是日本的对华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其后,日本侵略势力日益构成对中国的主要威胁。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191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联系 ——近代史小班讨论课 一、背景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二、意义 五四运动: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3、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中国新文化运动: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三、二者联系 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是“古典的现代性”道路,与“五四运动”所开辟的革命激进主义的现代性道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联系:1、两个运动经历的时间有重合部分:1919年5月4日后; 2、两个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称帝,随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衰败,列强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出路; 3、两个运动的部分核心人物或者参与人相同:如蔡元培,胡适,陈独秀;可以说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领导者和推动者;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

关于五四运动的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青春点燃梦想》。 又到了春光明媚的五月,又到了百花争艳的季节。五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又到了XX年5月4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日历,在这张日历上,人们看到的是青年人特有的朝气,是飘逸的青春的光彩,是迸发的炽烈的激情,是90年前烧起的一团火,它光亮、它耀眼、它激励着人们在风风雨雨中勇往直前。在这新世纪的阳光和五月的鲜花播洒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五四青年节和建团90周年。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每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每一个珍视生命、向往着美好前程的人,在这个时刻,都会强烈地感受到无限的活力与勃勃的生机。 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每年都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以宣传“五四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那么,我们可曾真正了解“五四”是什么吗?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对我国的侵略行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威,最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

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独立与争取民主自由的坚强意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国家政务院为纪念该运动,于 1949年正式宣布每年的 5 月 4 日为中国青年节。人们不会忘记那划时代民族救之的“五四”爱国运动,更不会忘记那举起民族救之旗帜,开创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新纪元的先驱者,不会忘记革命战争的峰火硝烟,更不会忘记,为真理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肩上,“五四”火炬已经光荣地传到我们手中。 今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有幸站立在世纪和千年交汇点上,我们是幸运者。但是,面对新世纪,让我们回顾五四精神,认真地思索着,自己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呢?也许,我们也曾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也许,我们也曾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咱也能露露脸。是呀,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们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高昂起脸,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 我们知道,风雨会使我们变得强壮,挫折会使我们变得坚强。成熟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来自于风雨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我们要面对山峰,去欣赏它的风光,面对未来去争创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它有前途。以下是带来的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一】 1.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李大钊 2.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列宁 3.人世间,比青春再可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持得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现代)郭沫若 4.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5.人生最大的感叹是:年轻的激情是从未实现;年老的追忆是从没发生。勇气是青年人漂亮的装饰。假若人生下来就是中年,然后再渐渐年轻起来,那样,他就会珍惜一切时光,决不会再无谓的事情上消耗自己。风华正茂夜晚给老年人带来平静,给青年人带来希望。——萧伯纳 6.正如我赞许一个老人的青年,我也喜欢一个老人有一颗年轻的心,能够这样的人,虽然身体会衰老,但内心却永远不会老。——西塞罗 7.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9.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10.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郭沫若 11.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2.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13.青年人的眼睛里燃烧着火焰,老年人的眼睛里放射出光芒。——韦尔 14.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15.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6.青春不仅仅是月亮、林荫、交谊舞,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地球多一个高等动物。假如你能让青春放逐出自己的思维,让它驰骋在大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通过从中国近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了解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中国革命新阶段的必要条件。从当时那些中国先进分子的爱国热情和团结的力量中体会深刻。 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亲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领导开始。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它在政治和思想上给封建专制主义及其伦理道德一次沉重的打击,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更迫切的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各种各样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想流派的传播敞开了大门。 1919年5月5日,以北大学生为代表,因为不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发起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但在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新文化运动只是开了探求“新文化”的序幕,而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一种延续和发展,突出表现在爱国方面。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解释越来越走样,把“科学”、“民主”、“爱国”当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在

那时,新文化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并且产生着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新的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至如今,虽然已经过了八十年,还仍然是众说纷纭,评价各不相同,观点相去甚远,需要继续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再到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脉相承、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提出了建立中国“新文化”的要求。其中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并且确定了每年的五月四号是中国青年节。可见,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意义的重大。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说起鲁迅,最先想到的是他写的《狂人日记》,它以狂人的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达对以封建制度、礼教为主体的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抗,更是揭示了封建礼制“吃人”的本质。“从来如此,便对吗”是狂人对吃人这一行为的提问,也是鲁迅对中国封建传统礼制的提问,他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封建文化存在的意义,它还有继承下来的价值吗?在这国家处于水深火热的情况下,那些受封建礼制教育的国民却是腐朽愚昧的、麻木不仁的,对于国家的存亡好似不关他们的事,面对同胞被残害的场景,他们不会流露出半分同情。鲁迅尖锐地批判封建传统礼制是有理由的,与之有共同想法的陈独秀、胡适也同样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去,在这场运动中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的理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仁义道德成为一种假象,覆盖在它下面的是“吃人”的本质,这在鲁迅看来是何其的悲哀。国民受封建专制毒害之深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的妄图遵孔复古就可以看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他希望国民能从那“吃人”的礼制枷锁中走出来。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鲁迅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支持者,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从青少年时期开始,他就有救国的一腔热血,于是他选择去学医以望学成之后上战场救死扶伤,可这一梦想被现实打破,在日求学期间亲眼看到身体健壮的国人麻木不仁,思想腐朽,精神颓败,这一目令他气愤,激起了他弃医从文的决心,想要以文艺运动来拯救国民。1907年夏,鲁迅酝酿了一场文艺运动,他和二弟联合许寿裳等人试图创办《新生》文艺杂志,但却因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功。这并没有浇灭他的热情,后来他在《河南》刊物上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

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最新精选5篇

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最新精选5篇 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率先组织发起的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五四运动演讲稿800字最新精选.欢迎阅读! 五四运动演讲稿【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与大家进行探讨交流的机会。 青年与祖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不用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要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只从1919年5月4 日至今,青年与祖国的关系,就已经讲了整整100年,对于每个青年,爱国、报国、建国的道理恐怕耳熟能详,什么是爱国?面对这样一个话题,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居。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老山前线的战士说:要是为钱,给我一万元让我在猫耳洞里待一分钟我都不干,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在这待上一辈子。这就是爱国,这就是中华儿女的爱国心语,这就是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这就是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爱国,民族之魂。 掀开中国的历史,跳跃在眼帘的是光辉灿烂四个大字,奔腾的长江,宽阔的黄河,造就了一个伟大而倔强的民族,五千年的悠悠文化积淀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它就是爱国精神,也正

是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让一代代华夏赤子舍生忘死。 有一批优秀的军人,在边疆,在海岛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一个哨所,叫做红旗拉甫,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生命禁区。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这里平均日照不足五个小时,长年积雪,就是在这样一个连阳光都罕至的地方,却有一群军人顽强的生存着,这其中有一名中校军官,在这一干就是二十年,直到生命最后八天才被抬下哨所与家人团聚,可这八天,他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连一粒米也吃不下,当儿子说:“爸爸,我已经101岁了,还没给您过过一次生日,今天让我们给你过一个生日吧!”,这名刚强的军官,这名忍受肝癌十年折磨的军官落泪了,他用最后的力气在纸上写道:不要怪爸爸,军人不能战死沙场,也应效力边关!这就是一个军人对祖国奉献 的极致,这就是军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的表现,这不正是我们找的爱国含义的答案吗?今天,座的每一位都是爱国的,我也敢肯定每个人都做过爱国之事,爱国是广义的,董存瑞舍生炸雕堡,许海峰夺取奥运第一枚金牌是爱国;踏实工作是爱国,即便是一个顽童捡到一枚硬币交给警察叔叔也同样是爱国,而我们今天努力求学,将来建设祖国,不更是爱国吗。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与各位共同探讨的什么是爱国和怎样爱国两个话题也接近尾声,爱国的含义大家都已知晓,但怎样去爱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一个后知后觉者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 秋按:关于“五四运动”,其实最应该看看周策纵教授的《五四运动史》。由于这个运动对近代中国的重要性,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会纪念它。此外,还有在“五四”之前就萌发的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也影响巨大,而有时它们往往又混为一谈。哄娃入睡,忽思约九年前,曾撰一小文,略谈我对“五四”及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自由派了,至今有些地方已修正,有些则一仍如旧。2018.5.4 5月4日到家之后,难得正好翻到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李小萌傻傻的样子很是可爱,而这一期的嘉宾、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则多少显得有些拘束,大致也没有怎么发挥,以与官方基本同调的“爱国运动”云云收束访问。 当日,在北京,“五四精神”的主流言说,依然以“爱国”为主,以“进步、民主、科学”为辅。而在台湾,马英九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有意抹去自己的政治身份,而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并说“五四精神中的民主科学素养,到现在仍然具有很强而且历久弥新的历史意义”。 “五四”是一个话题,各种政治力量都以不同的方式自觉去继承其传统,并以正统自居。即使是激烈反对者,也要借助“五四”话题来为自己设立标靶,阐述自身主张。 我不喜热闹,天性对人多之处有排斥心理。所以,虽然90周年很热闹,官方的,民间的,海外的,但迟至现在,我才决定写作这个帖子。它也仅仅是一个帖子而已。 一、“五四运动”及其代表的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知出自谁口来自何时,其实,“五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将“五四”生拉硬扯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前缀?难道除了这一场新文化运动之外,20世纪的中国还有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最早提出“五四运动”这个概念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之一罗家伦,1919年5月26日以“毅”为笔名发表《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指出“五四运动”表现出三种关系民族存亡的精神: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制裁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到了1967年5月,罗家伦比较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由五四运动而扩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要使中国现代化,必须从思想现代化做起,这仍是有待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用央视新闻会客厅的言说方式,罗家伦是“新闻当事人、事件亲历者”,我倾向于认可他对“五四运动”的狭义解释而不另行铺陈加以引申甚至最后变为一种政治隐喻。特别是罗家伦所说的“民族自决”,的确是发端于“五四”。在此之前,民族—国家的概念不曾在中国出现过。主体为汉族的中华民族有权利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而不能仅仅沦为一个被建构的地缘政治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对“五四运动”的背景描述如下: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关于五四运动的名言 1.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2.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3.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4.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 ——俞良弼 5. 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6. 每个青年人都象是个在晚上出生的婴儿——只看到太阳升起而从来不会想到昨天的存在。——佚名 7.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8.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名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品质。——加里宁

9.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10.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歌德 11.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12.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 13.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14.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学不会思考。---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15.二十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岁时是机智,四十岁时是判断。我们不能总是为我们的青年造就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造就我们的青年一代。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6.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 ——权德舆 17.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中编综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一、单项选择题 1.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俄国十月革命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2.1919 ~ 1949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4.抗日战争胜利后,取代日本在中国地位的是( )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苏联 5.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官僚垄断经济 C.封建经济 D.半封建经济 6.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主力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7.1919 年以后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是:()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8.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开始于() A.金融业 B.商业 C.工商业 D.农业9.在国民党全国统治建立以后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主要是哪些列强互相争夺的对象?() A.徳意日 B.美英法 C.美英日 D.俄意日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政治上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是()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1919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主义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异同与联系 目录 前言 (1) 一、新文化运动 (1) (一) 历史背景 (1)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三)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2) 二、五四运动 (2) 三、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 (3)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联系 (3) 参考文献 (4)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并为一谈, 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因此形成一个错觉: 似乎先有五四运动而后才有新文化运动,甚至认为这两个运动是同一个革命运动。其实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是两个历史背景、性质、内容、历史意义都不同的运动。因此统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易误导大众,实际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区别,也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一、新文化运动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 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2.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3. 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在《青年杂志》首篇文章陈独秀就向青年提出六条希望和要求,鼓励青年追求科学和民主,举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两面旗帜。1917年,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到北京。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就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民主和科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常被大众称为“德先生”、“赛先生”。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2)提倡民主,反对专制;(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有关五四运动的手抄报资料

有关五四运动的手抄报资料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新思想与社团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明初,高等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

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国耻情绪 191 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作用。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认识 1914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历史意义: 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族、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局限性: 如绝对化的批判中国文化,片面地推崇西方文化。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的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许多领导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6、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关于五四运动的思考

关于五四运动的思考 作者:李琳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以爱国学生为主体而爆发的一场爱国运动。但是在历史分期和定义上,存在着误判---即是将中国的历史分期搞错了。中国的封建社会是西周---秦始皇,秦始皇之后的社会是---中央集权制社会。五四运动提出的“反帝反封”的热情是好的。而反封建,则将历史定义混淆了。五四运动的打到孔家店、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汉字、文言文、书法、绘画、京剧等等等偏激的理论,则贻害无穷。 秦始皇之后的中央集权制社会,比较封建社会有所进步。自隋唐以来,中央帝国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举制度,这套制度极大强化了儒家文明的文化同质性,对儒家文明的历史延续与文化生命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科举制度的重要作用,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来解释。在秦始皇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传统王朝时代,唐太宗李世民看到大批的赶考举子进入考场,感慨地说道:“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矣!”隐士可能不介入社会生活竞争,此高风亮节只能靠喝西北风活着。中国的唐朝创造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那是的欧洲文明很微弱,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作为政治精英的官员、文化精英的士绅阶层,以及作为经济精英的地主乡绅之间,存在着相当频繁广泛的横向的政治、经济、文化流动,社会底层向社会精英层的流动同样十分频繁。这种纵向与横向的社会对流,是前代人类社会---封建社会中极为少见的。这个对流主要是通过科举制来实现的。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能够通过学习儒家的经典,然后参加科举考试,取得秀才、举子、进士、士绅等地位;科举考试,形成官僚阶层;官僚到老要退休,退休后保留士绅身份,但已经是一介平民了。在中央集权制的中国,还有一个特别的制度,就是均产制。一个地主有一百亩土地,他有五个儿子,他的财产要平均分成五份,从一百亩到二十亩,就是一代时间,如果有十个儿子,他就变成四亩土地了。均产制是使社会阶层往下流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所以,在中央集权制的中国,社会的流动频繁,频繁到什么程度呢?宋朝的官员中,50%以上,三代前没有人当过官,宋朝大部分的官员是贫寒家庭出生。整个明朝276年中,大约有两万名举人,两千名进士,在这些举人和进士中,43%的人出生于贫寒家庭。这些数字足以说明社会阶层间的对流程度。这个对流造成结果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社会成为阶层开放度高的社会。一般都是贵族社会,包括日本、印度和欧洲,阶层与阶层之间非常封闭。而中国中央集权制社会的对流程度很高。对流程度高,对儒家文化的生命力相当旺盛。中央集权制统治阶层一直处于吐故纳新的过程中。科举制度至少对形成这种延续王朝生命的新陈代谢,起到了积极作用。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流动性,使得文化与知识的普及面高于一般的贵族社会。由于读书的功利性激励,教育覆盖面大大扩展,整个社会具有了获取强大知识的激励机制。科举制度使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广泛地被大众社会接受。中国也成为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一统天下。可见科举制度具有强化文化大一统的功能,而文化的大一统也强化了同化能力,科举制度起到一种对社会各阶级的“虹吸”作用。 中国明朝是一个重要的朝代,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先河,我认为“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不正确,应该更名为富裕。可惜中国的资本主义未能成长壮大起来,中华民族与先进繁荣的历史教育擦肩而过。中国清朝闭关自守,康熙皇帝实行铁幕政策,到乾隆皇帝时期拒绝与来访的英国特使马尔噶尼签署通商贸易的所有文件,欧洲已经发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中国仍然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对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班级:10061224 姓名:骆恺闻学号:1004121127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下面我来谈谈对这次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看法。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二、五四运动之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脱离广大劳动群众。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劳动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新文化运动后来的发展。这样,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就分了俩个潮流。一部分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继承了它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

2020关于五四运动心得体会500字最新5篇

2020关于五四运动心得体会500字最新5 篇 五四运动心得体会1 作为有三十年党龄的党员,看这部影片,最感动的还是五四运动的部分,每每看到学生的爱国热情,激愤抗争的场面,人到中年的我还是暗暗地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是老话说的,意思是手里没有枪杆子,靠嘴嚷嚷管什么用。但五四运动真是一场伟大的运动,面对国土被瓜分的耻辱,面对北洋政府的软弱屈辱,面对着国耻,手无寸铁的学子们,呐喊出中国人民的心声,为国人作出爱国奋争的表帅,点燃了爱国抗争的烈火。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爱国心,他们的勇气,是我们现代学子们好榜样,如果现代学子们有良心的话,真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实质。 回顾中国近代、现代的学生运动,在我们的记忆中,竟然总是和北京,和大学,和天安门有种种的联系,好象特有姻缘似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1976年的四五运动,还有198N 年的那场运动,都有如此相似之处。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世界是青年人的,他们总是最先接受新思想,总是最先接触新信息,总是最先用热血和激情去国家命运而奋争去呐喊。学生们有如此想法和行

为,说明那时候的大学精神是神圣的,是爱国的,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 五四运动学生们在爱国精神下达成共识,走上街头去抗议,其实真应该感谢北大蔡元培等许多好校长,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下,学生们通过思想交锋,寻找符合自己的思想,寻找正确的思想和前进方向,而非是靠灌输。五四运动后许多学生领袖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也是思想自由的体现,不同的思想追求,并不影响学生们的爱国心。 一个国家,真应该有最起码的体制,容忍学生们宣泄爱国热情,表达自己的心声,如果只想把大学生们培养成建设者而非有思想的建设者,甚至只想培养出不挣四千万元就不配做某位学者的学生的妄想,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希望。如果学生们都中规中矩了,能有五四运动吗? 五四运动中北大的五大学生领袖罗家伦是第一个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的,当年二十三岁的他总结的五四精神很有些见解的:”第一,学生牺牲的精神,第二,社会制裁的精神。第三,民族自决的精神。”当然,不同人物,不同党派总结的五四精神各不完全相同,而且随着时代发展,有些五四精神也在被阉割,被偷换概念了,被移花接木了,被政党政治需要化了。 五四运动万岁,真正的五四精神万岁! 五四运动心得体会2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悲哀”与“绝望”:一个真实鲁迅的五四姿态 [导读]“五四”新文学时期,鲁迅以其杂文的“呐喊”和小说的“彷徨”,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怀。 转播到腾讯微博毋庸置疑,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灵魂人物,其“无地彷徨”而“反抗绝望”的批判理性,早已被学界提升到了“五四”启蒙的思想高度,成为了知识分子人格追求的精神偶像。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学者的鲁迅研究,人们一直都在试图接近一个真实的鲁迅,但无论是“意识形态说”还是“思想启蒙说”,客观上都存在着一种“臆说”鲁迅的价值偏离。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种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大量引入,更是造就了鲁迅研究的空前“繁荣”,诸如存在主义、解构主义乃至复调理论的泛化使用,不仅使读者逐渐地生疏了鲁迅,而且还使读者困惑地迷失了鲁迅——“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再加上“哲学家”的多重释义,厚重到了严重阻隔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尽管还原真实鲁迅的社会呼声一直都不绝于耳,可是因其话题过于敏感而每每受到强烈地斥责!聪明而睿智的鲁迅似乎很有先见之明,他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人一旦被奉为“伟人”,其身后必然要遭遇被人误解的尴尬处境,故他才会不无调侃地戏谑道:“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成了傀儡了。”鲁迅当然并不想成为“傀儡”,然而他却同所有“伟人”一样,最终只能被后人去加以无限的“阐释”,自己则失去了回应辩解的“言说”能力。所以,超越作品文本去替鲁迅进行思想“言说”,这是国内鲁迅研究界所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 一、一个被“言说”的鲁迅 重新认识鲁迅与“五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首先必须去澄清真实“历史”与虚拟“历史”的本质区别。克罗齐曾强调说真实的“历史决不是以叙述写成的,它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作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如果我们按照克罗齐的说法来推论,鲁迅作品文本应是唯一性的历史“凭证”,只有它才具有研究鲁迅思想的真实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鲁迅研究界在其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千个学者就有一千个鲁迅”的众说纷纭,显然都呈现出了一种任意“肢解”鲁迅思想的怪诞现象。所以,一个被“言说”的鲁迅,也因“言说者”的主观意志,走出了历史而进入了神坛。 对于鲁迅及其作品超越文学意义的思想评价,归根结底应是源自于瞿秋白与毛泽东这两位政治革命家的权威定论。早在1933年鲁迅在世之际,瞿秋白就撰写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第一次将鲁迅的文学创作视为是现代“中国思想斗争史上的宝贵的成绩”,而鲁迅也被他誉为“是野兽的奶汁所喂大”的“莱谟斯”,“在儿童时代就混进了野孩子的群里,呼吸着小百姓的空气”,最终完成了其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的友人,以至于战士”的彻底转变。而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则更是气势恢弘铿锵有力地论述道: “五四”以后则不然。……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不可否认,瞿秋白与毛泽东都是出自于中国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历史诉求,去宏观地概括总结“五四”与鲁迅反封建思想启蒙的社会意义;他们都急切地希望树立起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转型的光辉榜样,以便最终确立无产阶级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地位——鲁迅也因此被改变了其“文学家”的原初形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一、基础知识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板书设计:第24课 一、新文化运动1.兴起的背景2.兴起的标志 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4.代表人物5.历史意义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二、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4.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5.历史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起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这场政治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则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唤醒了人们的沉睡的思想,促进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讲授新课:问: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同北洋军阀进行了哪些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都是政治领域里的斗争,政治领域里的斗争必然要放映在思想领域里。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领域里同封建势力的斗争。 一、新文化运动 任何一场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都是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看书,课本正文的第一段及小字部分) 1.兴起的原因:一方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大搞独裁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破坏辛亥革命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这更助长了袁世凯的反动气焰。在这两股反动势力的推动之下,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板书) 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其积极、向上、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朽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其后,《青年杂志》又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板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