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综合习题1

卫生综合习题1

卫生综合习题1
卫生综合习题1

卫生综合习题1

使用说明

1. A型题

(1)A1型题(单项最佳选择题)

每道试题由一个叙述性题干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选择,称为正确答案,其余4个均为干扰答案,从中选择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备选答案。(2)A2型题(案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

试题由一个叙述性主体(如简要案例)和5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组成。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3)A3型题(案例组型最佳选择题)

其结构是开始叙述一个事件的情景,然后提出2~3个相关问题,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事件情景有关,但测试要点不同,且问题之间相互独立。每个问题由5个备选答案组成。答题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4)A4型题(案例串型最佳选择题)

开始叙述一个案例情景,然后提出3~6个相关问题,问题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当案例逐渐展开时,可逐步增加新的信息。有时陈述了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设信息,这些信息与案例中叙述的具体事件并不一定有联系。提供信息的顺序对回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每个问题均与开始的案例情景有关,又与随后的改变有关。回答这样的试题一定要以试题提供的信息为基础。

此类型试题,每个问题均由5个备选答案组成,回答每个问题时均需从相应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

2. B型题(配伍题)

B型题的基本结构是先列出5个备选答案,接着是至少2道用数字标明的试题,需从备选答案中为每题配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3. X型题(多项选择题)

此种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备选答案中有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且答案的数目和组合均无规律性。需选择出所有的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被认为错误。

4. 名词解释

解释名词时,只需对该词作出明确解释,不需进一步讨论。

5. 问答题

问答题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对简答题只需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内容的要点,不需展开讨论。论述题则需进一步展开讨论。

6. 应用题

医学统计方法部分增加了应用题题型。答题时应按要求做出正确解答。

目录

绪论及第一章人和环境 (1)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40)

第三章食物与健康 (74)

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150)

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228)

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 (236)

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 (240)

第八章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248)

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58)

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278)

第十一章秩和检验 (288)

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294)

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300)

绪论及第一章人和环境

【A1型题】

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

A.减轻痛苦

B.恢复健康

C.维护健康

D.促进健康

E.防止伤残

2.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

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

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

C.环境与健康关系

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3.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无病就是健康

D.没有疾病和虚弱

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

4.公元前370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A.人体的结构

B.消毒原理

C.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D.免疫接种的方法

E.大卫生的观念

5.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

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

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菌素

C.环境严重污染

D.城市人口增多

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6.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

A.11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B.1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1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C.5km深的地壳、海洋及1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D.20km深的地壳、海洋及30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E.1km深的地壳、海洋及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7.对原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

B.其中存在有许多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有利的因素

C.其中良好的微小气候和优美的绿化等对健康都起促进作用

D.有些原生环境中存在某些异常现象

E.原生环境中不会存在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8.由于地球地质化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而使当地水、土壤或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该元素的量,使出现居民体内该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并引起疾病。该病被称为

A.地方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流行病

E.公害病

9.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B.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

D.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

E.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10.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体之间关系为

A.相互依存

B.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相互制约

D.相互对抗

E.相互独立

11.绿色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必须要进行A.日光作用

B.光合作用

C.浓缩作用

D.中和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2.生物体之间通过食物链可传递

A.能量

B.物质

C.物质和能量

D.有机物

13.对食物链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食物链的关键是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

B.可传递物质和能量

C.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无机界向有机界转移

D.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可由有机界向无机界转移

E.食物链只传递物质和能量,不传递疾病

1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化学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5.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何物质增加引起

A.SO2

B.CO

C.CO2

D.NO2

E.NO

16.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自然灾害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

E.以上都不是

17.下列哪项是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

E.以上都不是

18.下列哪项是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A.地方病

B.自然灾害

C.生态破坏

D.社会生活问题

E.以上都不是

19.原生环境问题主要由何原因引起

A.自然力作用的各种自然灾害和地方病等

B.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C.由于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破坏D.由于经济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

E.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或结构的因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生活问题20.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被称为

B.职业病

C.地方病

D.疫源性疾病

E.以上都不是

21.对生态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B.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

C.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局部范围,甚至一座山一个池塘

D.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整个系统影响不大E.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四大要素所组成

22.生态系统中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有机界和无机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C.生产者、消费者、合成者和无机界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有机界

E.生产者、合成者、分解者和无机界

23.生态系统中,流动、传递、交换最频繁的物质包括

A.碳、氢、氧、氮、氯、氟六大元素

B.碳、氢、氧、氮、硫、砷六大元素

C.碳、氢、氧、氟、硫、磷六大元素

D.碳、氢、氧、钠、钾、铁六大元素

E.碳、氢、氧、氮、硫、磷六大元素

24.对生态平衡描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

B.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

C.自然和人为因素均可影响生态平衡

D.生态平衡一旦形成,就不易破坏

E.人类必须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和环节保持动态平衡

25.哪种人为活动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破坏

A.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B.过度开发水利资源

C.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

D.适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问题

E.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

26.水体富营养化与下述何种物质增加有关

A.氟、磷

B.氮、磷

C.碘、磷

D.氟、氮

E.碘、氮

27.某些物质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传递,并浓度逐级增高,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

B.生物转化

C.生物富集

D.环境自净

E.生物迁移

28.DDT在环境中可发生生物浓集,经过食物链四级浓集后,可使鸟

类体内的DDT含量为水中含量的

A.11万倍

B.51万倍

C.101万倍

D.151万倍

E.201万倍

29.下述哪项不是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作用的必备条件

A.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吸收

B.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

C.生物浓集过程多通过食物链进行

D.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E.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30.英国地球化学家Hanmil分析了220名英国人血液与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发现人体血液约多少种元素与地壳中的含量呈明显的相关性

A.20

B.30

C.40

D.50

E.60

31.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由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引起

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

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

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32.关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无害的简单化合物

B.大部分污染物,在环境中可分解成危害较小的简单化合物

C.污染物在环境中不会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新物质

D.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E.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是有限的

33.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

A.稀释

B.逸散

C.中和

D.凝聚

E.挥发

34.环境的物理自净作用不包括

A.混合

B.扩散

C.凝聚

D.沉降

E.还原

35.环境的化学自净作用不包括

A.氧化

B.水解

C.凝聚

D.吸附

E.还原

36.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自净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生物作用净化

B.净化能力的大小受环境物理条件的影响

C.环境的自净作用是有限的

D.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污染物较易通过环境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

E.一些性质稳定的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很难通过环境自身自净作用达到完全自净37.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较易自净

A.有机氯农药

B.镉

C.多氯联苯

D.碳氧化物

E.汞

38.下列何种物质在环境中不易自净

A.多氯联苯

B.碳氧化物

C.氮氧化物

D.光气

E.漂尘

39.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

A.吸收

B.分布

C.转移

D.蓄积

E.代谢

40.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最易通过何途径进入体内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眼睛

41.呼吸道是环境污染物主要吸收途径的原因,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肺泡的总表观面积很大

B.肺泡壁很薄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

D.吸收的污染物,可不经过肝的转化

E.气体及蒸气状态污染物多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血流42.污染物在消化道中主要吸收部位是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E.大肠

43.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条件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500

E.分子量大于1000

44.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进入机体的屏障是A.表皮角质层

B.连接角质层

C.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

D.上皮角质层

E.真皮角质层

45.下列物质中可经皮肤吸收最快的环境污染物是

A.苯

B.苯胺

C.甲苯

D.二甲苯

E.甲醛

46.环境污染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污染物与器官亲和力

B.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C.脂肪组织分布的量

D.器官和组织所在的部位

E.以上都不是

47.哪种物质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A.汞蒸汽

B.汞离子

C.氯化汞

D.甲基汞

E.升汞

48.环境污染物在血浆中大部分与哪种蛋白结合,再转运贮存A.球蛋白

B.白蛋白

C.组织蛋白

D.血红蛋白

E.肌红蛋白

49.金属硫蛋白,分子量约为为6000~10000,主要由肝脏合成,其中富含

A.胱氨酸

B.半胱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E.羟脯氨酸

50.镉、汞、锌、铜、铁等金属离子常以金属硫蛋白形式贮存在

A.肝、肾

B.肺、脑

C.心、脑

D.胃、肠

E.心、肺

51.有机氯农药氯丹、DDT、六六六及多氯联苯(PCB)等环境污染物多贮存在何种组织A.脂肪

B.肌肉

C.骨骼

D.肝脏

E.肾脏

52.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

A.体内蓄积

B.物质蓄积

C.功能蓄积

D.生物浓集

E.生物转化

53.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物质蓄积可能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C.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D.有效地排除体内的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E.在体内检出环境污染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54.环境化学物体内生物转化第一阶段反应的酶主要存在

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E.细胞壁

55.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经过体内的转化,多数情况下环境化学物的毒性降低

B.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C.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

D.多数化学物进入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可毒性增强

E.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56.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未解离的和脂溶性的化学物可重新吸收入血液而不易排除

B.尿中某些化学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C.测定尿中某些物质或其代谢产物能间接衡量一定时间内接触和吸收该物质的情况D.化学物的解离度与尿的pH无关

E.解离的和水溶性的化学物一般可通过被动扩散排入尿中

57.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环境化学物,对其排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泡中毒气压力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E.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58.可经毛发排出的化学物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D.苯

E.砷

59.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60.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61.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62.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63.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E.急性阈剂量(Limac)

64.对LD50描述错误的是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又称致死中量

C.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E.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

65.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

C.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D.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E.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66.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A.是表示化学毒物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

B.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C.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D.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E.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7.急性毒作用带为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E.以上都不是

68.慢性毒作用带为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E.以上都不是

69.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E.ED0

7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

A.LD50

C.LD01

D.LD100

E.ED0

71.衡量化学物质毒性大小的毒性指标数值由大到小的次序为A.LD50> LD01 > LD0>ED0>Limac

B.LD100> LD50> LD0> LD01>Limch

C.LD01> LD50> LD01> Limch > Limac

D.LD100> LD50>MLD> LD01> LD0

E.ED0> Limch > LD0> LD50> LD100

72.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出现机率最大的是

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

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

D.患病

E.死亡

73.人体对环境致病因素的反应,出现机率最小的是

A.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

B.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

C.机体代偿疾病前状态

D.患病

E.死亡

74.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急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伦敦烟雾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水俣病事件

D.米糠油事件

E.以上都不是

75.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主要由于污染物慢性毒作用引起的是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四日市哮喘病

C.痛痛病事件

D.博帕尔异氰酸甲酯事件

E.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76.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铅

B.铬

C.镉

D.锰

E.锌

77.水俣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砷

B.汞

D.氟

E.氯

78.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甲醛

B.甲苯

C.多氯联苯

D.异氰酸甲酯

E.以上都不是

79.第1类人类致癌物不包括:

A.黄曲霉毒素

B.联苯胺

C.砷化合物

D.2-萘胺

E.甲醛

80.第1类人类致癌物必须有

A.对人致癌方面充分的证据

B.充分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C.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

D.有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E.已建立了动物模型

81.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化学性致癌因素约占

A.50%

B.60%

C.70%

D.80%

E.90%

82.在众多的环境致癌因素中,物理性致癌因素约占

A.5%

B.10%

C.15%

D.20%

E.25%

83.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A.药物的副作用

B.化学物的致畸性

C.化学物的致癌性

D.化学物的致突变性

E.药物的致癌性

84.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局不包括

A.畸形

B.早产

C.肿瘤

D.死胎

E.遗传性疾病

85.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

A.发生肿瘤

B.抵抗力下降

C.常见病增多

D.发生畸形

E.以上都不是

86.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非特异性损害不包括

A.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

B.人体抵抗力下降

C.肿瘤的发生率增加

D.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

E.劳动能力降低

87.可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的A.理化特性

B.剂量

C.强度

D.作用持续时间

E.联合作用

88.下列毒物毒性最大的是

A.CCl4

B.CHCl3

C.CH2Cl2

D.CH3Cl

E.CH4

89.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A.最低需要量

B.最高需要量

C.最高容许限量

D.最低容许限量

E.以上都不是

90.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呈现出一种A.S形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V形曲线

E.以上都不是

91.人体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

A.最高容许浓度

B.最低供给的限量

C.最低容许限量

D.最高容许浓度及最低供给的限量

E.最高需要量

92.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

A.4

B.5

C.6

D.7

E.8

93.人体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的人,对哪种化学物特别敏感

A.硝基苯类化合物

B.多氯联苯

C.甲苯

D.三氯乙烯

E.以上都不是

94.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及化合物,其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常呈现出一种

A.S形曲线、抛物线、直线

B.抛物线、抛物线、V形曲线

C.S形曲线、直线、V形曲线

D.抛物线、直线、V形曲线

E.以上都不是

95.剂量-效应关系,它表示化学物

A.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B.毒性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C.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D.摄入量(剂量)与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96.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毒性、摄入量、生物半减期

B.摄入量、生物半减期和作用时间

C.理化特性、毒性、摄入量

D.摄入量、理化特性、作用时间

E.蓄积部位、摄入量、生物半减期

97.在每日摄入量一定的条件下,经过一个生物半减期时,体内蓄积量就可达到最大蓄积量的

A.25%

B.30%

C.50%

D.75%

E.90%

98.在每日摄入量一定的条件下,经过2个生物半减期时,体内蓄积量就可达到最大蓄积量的

A.25%

B.30%

C.50%

D.75%

E.90%

99.异丙醇本无肝毒性,但异丙醇与肝毒物四氯化碳同时作用于机体时,后者的肝毒性比其

单独作用于机体更强,这种现象被称为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100.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这是利用了阿托品对有机磷农药的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加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A2型题】

101.卫生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生活环境、食物、生产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B.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

C.医学统计方法

D.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预防措施的原则

E.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102.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是

A.水俣病

B.痛痛病

C.地甲病

D.克山病

E.大骨关节病

103.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锌冶炼厂排出废水,使水及水稻受到污染,造成居民中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

A.铅

B.铬

C.镉

D.锰

E.锌

104.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熊本县水俣湾被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并通过水-鱼-人食物链在人体内蓄积,引起居民中大量出现以感觉障碍、共济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该病可能由何污染物引起

A.汞

B.镉

C.铅

D.砷

E.铬

105.1984年,在印度博帕尔某化工厂,由于贮气罐泄漏,造成厂周围居民区15万多人中毒,250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此次泄漏的化学物是

A.异氰酸甲酯

B.三氧化二砷

C.多氯联苯

D.四氯乙烯

E.三氯乙烯

106.1968年日本某一食用油厂在炼油时,食用油被污染,造成1万多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色素沉着、无力、呕吐等中毒症状,且有16人死亡。此次公害事件是由于食用油被何种化学物污染

A.异氰酸甲酯

B.三氧化二砷

C.多氯联苯

D.四氯乙烯

E.三氯乙烯

107.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造成28个国家地区中出生8000多个短肢畸形儿。此事件的发生,使医学界首次认识到母体安全的化学药物不一定对胎儿安全,此后人们开始重视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的

A.慢性作用

B.急性作用

C.致畸作用

D.致癌作用

E.致突变作用

【B型题】

A.地球化学性疾病

B.寄生虫病

C.大气污染

D.酗酒

E.传染病

108.主要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109.主要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110.主要属于社会环境问题

A.粉尘

B.氰化合物

C.苯等有机溶剂

D.病原微生物

E.硫化氢

111.火力发电站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112.电镀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113.皮革制造厂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114.家具、制鞋等企业主要存在的污染物是

A.生物转化

B.生物富集

C.食物链

D.富营养化

E.生态平衡

115.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为

116.生物体之间,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的食物,并为其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这种链状关系为

117.含有大量氮、磷的污染物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这种现象为

118.有些污染物,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

A.极毒

B.剧毒

C.中等毒

D.低毒

E.无毒

119.大鼠口服LD50 (mg/kg)为1~50属于

120.大鼠口服LD50 (mg/kg)为51~500属于

121.大鼠口服LD50 (mg/kg)>15,000属于

A.第1类的对人类致癌物

B.动物致癌物

C.可疑致癌物

D.免疫抑制物

E.致畸物

122.联苯胺

123.铅

124.甲基汞

A.公害病

B.职业病

C.传染病

D.食物中毒

E.地方病

125.痛痛病属于

126.克山病属于

127.矽肺属于

A.联合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加强作用

E.拮抗作用

128.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129.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130.一种化学物对某一器官或系统无毒作用,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作用时,使其毒作用增强

131.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使得毒效应大于或小于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132.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致癌作用

D.致畸作用

E.非特异损害作用

133.1984年发生在印度博泊尔的异氰酸甲脂中毒事件的健康损害属于

134.20世纪60年代初,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的健康损害属于

135.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属于

136.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居民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增加的现象属于

【X型题】

137.卫生学的目的是

A.预防疾病

B.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C.提高生命质量

D.促进健康

E.使人类不患病

138.生物圈含有

A.空气

B.水

C.日光

D.土壤

E.岩石

139.环境可分为

A.原生环境

B.次生环境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E.污染环境

140.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

A.生物因素

B.社会心理因素

C.人文因素

D.化学因素

E.物理因素

141.自然环境中包括

A.大气圈

B.社会圈

C.岩石圈

D.水圈

E.生物圈

142.生态系统四要素中的无机界包括A.空气

B.水

C.绿色植物

D.土壤

E.太阳辐射

14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全面的考虑应包括A.互相联系

B.互相制约

C.互相作用

D.互相依存

E.互相适应

144.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A.大气污染

B.酸雨

C.水污染与淡水资源危机

D.土壤资源破坏与生态恶化

E.生物多样性资源的锐减

145.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有A.水俣病事件

B.痛痛病事件

C.米糠油中毒事件

D.四日市工业废气污染引起哮喘病事件E.异氰酸甲酯泄漏事件

146.生态系统由下述哪些要素组成

A.生产者

B.消费者

C.有机界

D.分解者

E.无机界

147.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为

A.一级消费者

B.二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四级消费者

E.五级消费者

环境卫生学 题库大全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气;水;土壤 2.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5.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B.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C.无动植物生存而仅有少量微生物存在的环境D.受人为活动影响的环境 E.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A.人体摄入微量元素过多所致

职业卫生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单选]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B)。 A.批评 B.教育 C.辞退 D.罚款 2、[单选]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单选]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4、[单选]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A)周岁? A.18 B.20 C.22 D.24 5、[单选]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A)支付。 A.社会保险机构 B.企业 C.员工自己 D.社会 6、[单选]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C)分贝? A.75 B.80 C.85 D.90 7、[单选]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00分贝 B.120分贝 C.140分贝 8、[单选]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B)。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9、[单选]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A)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A.15日 B.20日 C.30日 10、[单选]夜班劳动是指(B)。 A.当日二十一点至次日五点 B.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 C.当日二十点至次日四点 D.当日十九点至次日三点 11、[单选]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C)。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12、[单选]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A)。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13、[单选]生活噪声一般在(A)dB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 A.80 B.85 C.90 14、[单选]室温高于(A)摄氏度,相对湿度超过多少的作业场所,称为高温作业场所。 A.30℃,80% B.35℃,80% C.30℃,85% 15、[单选]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B)日内组织鉴定。 A.30 B.60 C.90 16、[单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A)时候开始实施。 A.2016年9月1日 B.2015年9月1日 C.2017年9月1日 17、[单选]职业性健康体检应(A)机构承担。 A.省卫生厅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B.医疗卫生机构 C.个体医院 18、[单选]职业病诊断应由(A)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三名以上 B.二人 C.不限 19、[单选]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多少种?(C) A.99种 B.110种 C.115种 20、[单选]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有几种?(B) A.10种 B.12种 C.15种 21、[单选]我国的职业病诊断实行三级诊断、鉴定制,最高为哪一级?(B) A.设区的市级 B.省级 C.卫生部 22、[单选]是不是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都能做职业性健康体检?(B) A.可以 B.不可以 C.未规定

东大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答案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精神药品的处方保存期限为()年。 A.2 B.3 C.1 D.5 答案:A 2.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A.中医与西医 B.继承与创新 C.总体与局部 D.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答案:B 3.()是指某个行业出现个别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本行业产品价格的能力。 A.不完全竞争 B.排他性 C.非排他性 D.竞争性 答案:A 4.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每()年调整一次。 A.3 B.2 C.5 D.4 答案:B 5.处方是药品()的重要凭证。 A.经济管理 B.行政管理 C.技术管理 D.法制管理 答案:A 6.电影院属于()物品。 A.竞争性、排他性 B.竞争性、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排他性 D.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答案:C 7.()是建立在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基础上,结合卫生人力的生产效率,预测卫生人力需求量。 A.卫生需求法 B.服务目标法 C.人口比值法 D.卫生需要法 答案:D 8.下列属于准公共产品的物品是()。 A.消防队 B.公园 C.商店里的面包 D.自己的手机 答案:B 9.在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是()。 A.元政策 B.总政策 C.基本政策 D.具体政策 答案:B 10.卫生经济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涉及卫生事业宏观管理的内容,也涉及卫生事业微观管理的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微观管理内容的是:() A.卫生经费的筹集管理 B.利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 C.利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D.卫生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 答案:C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常见的政策终结形式有() A.政策替代 B.政策分解 C.政策调节 D.政策合并 E.政策废止 F.政策缩减 答案:ABDF 12.国家医疗保险的主要特点是()。 A.保险基金由国家、单位、个人分担;

职业卫生考试题库-(1)

气化车间职业卫生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B)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C)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B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C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C)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B)。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C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C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C)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D)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C)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D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B)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D)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16、根据《关于引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内设机构主要职责处室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05】11号)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根供意见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31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C )

职业病知识题库

职业病知识题库 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公布实施。 A 2011年12月3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12年5月1日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卫生行政部门 C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监督 B 检查 C 建议 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 安全 C 预防 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 彻底 B 综合 C 分期 7.《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

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 C 预防、控制 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 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 国务院卫生 B 卫生 C 国务院 10.《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 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1.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 C 工会督察员 12.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种。 A 100 B 132 C 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 单位职工 B 用人单位 C 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 用人单位 B 单位职工 C 劳动者 15.()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卫生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孩眼球的_______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 2.传染源是指被_______感染的人或动物,它包括病人、_______和受感染的动物。 3.精神性厌食是一种由_______因素引起的_______障碍。 4.最重要和最常用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是_______和_______。 5.脂类是_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 6.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又名_______。 7.病原携带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 8.脊柱生理性弯曲包括颈部前弯、_______部后弯、腰部前弯和____部后弯。 9.日射病是由于阳光长时间照射_______,使脑膜和大脑充血,为_______的一种类型。 10.骨折的急救原则是_____。儿童骨折时可能发生“折而不断”的情形,这叫做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管理传染源 C.保护感染源、管理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D.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2.对于3~6岁儿童来说,鱼和肉理想的烧切方法应该是( ) A.碎末 B.去刺、小丁 C.大块 D.肉泥 3.2~7岁儿童身高的推算公式是( ) A.身高=年龄×4+70厘米 B.身高=年龄×4+75厘米 C.身高=年龄×5+70厘米 D.身高=年龄×5+75厘米 4.以下关于左脑的不正确描述是( ) A.左脑主要通过语言和逻辑表达内心世界 B.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 C.左脑具有显意识功能 D.很小的孩子能在一群人中辨认出一张脸,这是左脑的功能 5.心脏听诊中,听到的柔和、风吹一样的声音是( ) A.器质性杂音 B.心跳 C.脉搏 D.功能性杂音 6.以下关于儿童恐惧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儿童的恐惧是短暂的,随着儿童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恐惧会慢慢消失 B.儿童只会对具体事物感到恐惧,而对抽象概念则因无法理解,也就无所谓恐惧 C.恐惧症就是恐怖症 D.恐惧症是无法用“脱敏”法矫治的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 A.智力发展正常 B.乐于与人交往 C.行为统一和协调 D.情绪稳定 E.性格特征良好 2.听力检查的方法有( )

职业卫生知识题库汇编

学习--- 好资料 一、选择题 1、[单选]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B )。 A.批评 B.教育 C.辞退 D.罚款 2、[单选]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 A )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单选]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C )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4、[单选]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 A )周岁? A.18 B.20 C.22 D.24 5、[单选]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 A )支付。 A.社会保险机构 B.企业 C.员工自己 D.社会 6、[单选]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 C )分贝? A.75 B.80 C.85 D.90 7、[单选]人如长时间暴露在( B )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00分贝 B.120分贝 C.140分贝 8、[单选]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B )。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9、[单选]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 A )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A.15 日B.20 日 C.30 日 10、[单选]夜班劳动是指( B )。 A. 当日二十一点至次日五点 B .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 C.当日二十点至次日四点 D.当日十九点至次日三点 1 1 、[单选]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 C )。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 A )。 12、[单选]工人如必须在100C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 A.5 分钟 B.10 分钟 C.15 分钟 13、[单选]生活噪声一般在( A )dB 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 A.80 B.85 C.90 14、[单选]室温高于( A )摄氏度,相对湿度超过多少的作业场所,称为高温作业场所。 A.30 C, 80% B.35 C, 80% C.30C, 85% 15、[单选]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 B )日内组织鉴定。 A.30 B.60 C.90 16、[单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A )时候开始实施。 A.2016年9月1日 B.2015年9月1日 C.2017年9月1日 17、[单选]职业性健康体检应( A )机构承担。 A.省卫生厅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B.医疗卫生机构 C.个体医院 18、[单选]职业病诊断应由( A )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三名以上 B.二人 C.不限 19、[单选]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多少种?( C ) A.99 种 B.110 种 C.115 种 20、[单选]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有几种?( B ) A.10 种 B.12 种 C.15 种 21、[单选]我国的职业病诊断实行三级诊断、鉴定制,最高为哪一级?( B ) A.设区的市级 B.省级 C.卫生部 22、[单选]是不是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都能做职业性健康体检?( B ) A.可以 B.不可以 C.未规定 学习-- 好资料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三) 1.微量元素的剂量效应曲线为:() A.直线 型 型 D.不规则型 E.抛物线型 【答案】B 2.下列哪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无关:() A.胃癌、食管癌 B.肝癌、胰腺癌 C.宫颈癌 D.结肠癌、膀胱癌 E.乳腺癌 【答案】C 3.下列何者不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A.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 B.水温 C.混凝剂种类和搅拌强度 D.滤料颗粒大小 E.水的PH值和酸碱度 【答案】D 4.城市规划中,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为避免城市热岛效应,应将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迁移至城市周围。 B.北方寒冷地区,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可适当提高建筑密度。 C.南方炎热地区,可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D.应尽量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建成河(湖、海)滨公园。 E.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宜作居住区用地。 【答案】A 5.克汀病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引起:() A.砷中毒 B.碘缺乏 C.饮水硬度过低 D.缺硒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 A.饮水受镉污染 B.水中铬污染 C.水中砷超标 D.饮水中汞含量超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是指:() A.慢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

D.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E.以上都包括 【答案】E 8.引起痛痛病的物质是:() 【答案】D 9.氟斑牙的发生最常见于:() 岁以下幼儿 岁以下儿童 ~15岁儿童 D.成年后迁入病区的氟骨症患者 岁以上成年人 【答案】C 10.下列何者为介水传染病:() A.痢疾、乙型肝炎、伤寒 B.伤寒、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 C.霍乱、伤寒、乙脑 D.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阿米巴 E.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练习题库

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练习题库 单选第一部分: 1.大宗原料、燃料仓库的布置应遵循什么原则。( B ) A 贮用分开 B贮用合一 2.低温作业是指( D )。 A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 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 C 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 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 4.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其职业接触限值应采用。( A ) A MAC B PC-TWA C PC-STEL D 参考相应的毒理作用分析 5.产生密度比空气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车间的事故排风吸风口应设在( A )。 A 吸风口上缘距顶棚不大于0.4m B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6m C 吸风口上缘距顶棚<0.7m D吸风口上缘紧贴顶棚 6.在有害环境性质未知、是否缺氧未知及缺氧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应为________,不允许使用________;在不缺氧,但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IDLH浓度的环境下,选择的辅助逃生型呼吸防护用品可以是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但应适合该空气_________________。( B ) A、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 B、携气式,过滤式,携气式,过滤式,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 C、全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开放式面罩,污染物浓度水平 D、全面罩,半面罩,半面罩,开放式面罩,性质 7.生产经营单位需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情况包括。( B ) A 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危害,且浓度超标 B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C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 D 作业场所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8.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 D )。 A 1/2MAC B 1/2PC-STEL C PC-TWA D MAC、PC-STEL或超限倍加班,你爸妈,,数相对应的值 9.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C )。 A 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 B 粉尘、毒物和噪声 C 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 D 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9.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 C )。

卫生事业管理试题整理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创造并保持一种环境,使组织(群体)中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为实现组织(群体)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 2.卫生事业: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3.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居民,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简答题 5.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 6.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1.简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计划工作是全部管理职能中最基本的一个职能,也是组织中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基本职责,它与其它四个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指编制计划、实施计划和检查评价计划的全部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则仅仅指计划的制定过程;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组织工作是指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并使组织结构有效地运转起来,为成功地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全过程。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工作主要涉及激励、领导模式(风格)和方法。控制工作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 2.卫生事业具有哪些特点? 2.卫生事业的特点:(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服务性行业的关键是质量,而卫生服务质量不容易建立统一的标准;(2)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即不仅包括病人,也包括正常人和二者之间的人;(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国家和政府有责任保证国民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其政策是责任的具体体现;(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由于卫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没有选择性。 3.简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3.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卫生事业,其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必然受到影响。(3)管理水平:同样的资源条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预期结果。(4)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①卫生人力资源,即培养的卫生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质和量;②健康教育水平,人们实施或接受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与文化背景有关; ③卫生保健的可接受性,卫生保健措施在文化背景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程度也高。(5)人口状况:人口状况既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6)科技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祖国医学事业得到了发展。(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卫生事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另外,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之一。

职业卫生学问答题(最全)题库

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它们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如视力紧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2作用于人体的量。3、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 (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 (剂量)——效应 (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 (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职业病预防的三级预防原则: 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当由于经济、技术或管理原因,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 救措施;主要是早期检测,及时诊断、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 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患或工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延缓病程,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初始级预防”或称“原生级预防”使用立法手段及经济政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已知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因素,以预防疾病。如国家经济政策倾斜、无烟厂矿等。也属于一级预防的畴。

学前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卫生学》试卷(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对出生头4—6个月的孩子,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 A.牛奶 B.羊奶 C.鲜果汁 D.母乳 2.乳牙共20颗,于( )出齐。 岁半左右岁左右 岁半左右岁左右 3.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动静交替,劳逸结合,这符合大脑皮层的( )原则。 A.优势兴奋 B.镶嵌式活动 C.建立动力定型 D.保护性抑制 5.乳母饮食中除主食和多样化的副食外,还应多吃些粗食,使乳汁中有足量的(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是( ) A.铁 B.锌 C.碘 D.钙 7.在六种营养素中,可以产热的营养素有( ) 种种 种种 8.维生素C又名( ) A.硫胺素 B.胡萝卜素 C.抗坏血酸 D.叶酸 9.增进抗龋齿能力的最主要微量元素是( )

A.钙 B.氟 C.磷 D.维生素D 10.假如小儿未见流鼻血,大便呈柏油样,则表明发生了( ),应立即就诊。 A.肛门裂 B.细菌性痢疾 C.肠套叠 D.消化道出血 11.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 A.斜视 B.弱视 C.近视 D.斜视性弱视 12.计划免疫属于( )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 )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孤独、退缩、对亲人没有依恋之情,不能领会表情的含义,也不会表示自己的要求和情感, 这是婴儿孤独症的( )障碍。 A.行为 B.语言 C.社会交往 D.情绪 15.肥胖症属于( ) A.心身疾病 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 D.遗传性疾病 16.在冷水浴中刺激较温和、方法简便的锻炼方法是( ) A.冷水擦身 B.冷水盥洗 C.冷水冲淋 D.冷水洗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生儿期保健重要的是帮助小生命度过“营养关”、“温度关”和“_____ ___关”。 2.婴幼儿眼球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面,称_______________。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家长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可观察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的保健用图是 _______________。 4.铁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是组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并参与体内________的运输和利用。

职业卫生培训练习题(20210125024558)

附录3考核试题题库 .单选题 2. ( A )措施是防治尘肺的根本措施。 6. 尘肺是由于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的纤维化为主的 7. 为防止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全面通风 B.局部排风 C. 屋顶通风 D. 个体防护 8. 靠近声源的场所,采用(A )措施,通常而言不会取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A. 吸声 B .隔声 C .减振 D .阻尼降噪 9. 车间内噪声源数量较多,而且声源在车间内分布得较为分散时,宜采取( C )的方式降低噪声。 A . 隔声间 B . 隔声罩 C .吸声处理 D .消声器 10.在各种噪声控制工程技术措施中,吸声措施一般可取得( B ) dB 的降噪效果。 A . 1 ?3 B . 5 ?12 C . 12 ?15 D .15 ?20 11. ■通风除尘是控制 ( B )的一种方法。 A . 粉尘产生 B . 粉尘产生源 C .抑制扬尘 D .粉尘吸入 12. 佩带耳塞是从下列哪种途径控制噪声的危害? ( C ) A. 对声源进行控制 B .传播途径的控制 C .对接收者的保护 D .吸 声 13. 在局部排风装置中, 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 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是 (B )。 A. 风管 B. 排风罩 C. 风机 D. 净化装置 14. 在局部排风装置中,作为通风系统中的动力部分是( C )。 A.风管 B. 排风罩 C. 风机 D. 净化装置 15.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 1.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称为( A )。 A.生产性粉尘B.无机性粉尘 C. 有机性粉尘 D. 混合性粉尘 A.工程技术 B. 个体防护 C. 教育培训 D. 加大处罚 3.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 称为(A A.矽尘 B. 石棉尘 C. 电焊烟尘 D. 铸造尘 4.下列粉尘中,危害最严重的粉尘是 D )。 A.煤尘 B. 石墨尘 C. 水泥尘 D. 矽尘 5.矽尘导致的职业病称为( A )。 A.矽肺 B. 石棉肺 C.电焊工尘肺 D.其他尘肺 A.职业危害 B.职业病 C.职业危害因素 D.传染病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最新版)

Carry out the relevan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do a good job i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最新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最新版)导语: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定,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认真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协助领导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本试卷得分在70分(含70分)以上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7月1日 2.职业病是指()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 A.同一水平B.低挂高用C.高挂低用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6.()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 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劳动者怀疑自已得了职业病时,可以向()申请职业病诊断. A.当地政府部门 B.当地卫生院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 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

卫生学试题题库

-1- 卫生学习题库 卫生学教研室 2005 年 3 月 -2- 绪论及第一章人和环境 【 A 1 型题】 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 A.减轻痛苦 B.恢复健康 C.维护健康 D.促进健康 E.防止伤残 2.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 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 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 3.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疾病和虚弱。 B.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无病就是健康D.没有疾病和虚弱E.有健康的躯体和正常的智商 4.公元前 370 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就提出 A.人体的结构 B.消毒原理 C.环境对健康的影 响 D.免疫接种的方法 E.大卫生的观念 5. 20 世纪人们医学 模式和健康观念的 改变是由于 A.传染病死亡率太 高 B.发明了治疗传染 病的抗菌素 C.环境严重污染 D.城市人口增多 E.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增加 6.生物圈的范围大 致包括 A. 11km 深的地壳、 海洋及 15km 以内的 地表大气层 B. 15km 深的地壳、 海洋及 11km 以内的 地表大气层 C. 5km 深的地壳、海 洋及 10km 以内的地 表大气层 D. 20km 深的地壳、 海洋及 30km 以内的 地表大气层 E. 1km 深的地壳、海 洋及5km 以内的地 表大气层 7.对原生环境描述 不正确的是 A.是天然形成并基 本上未受人为活动 影响的自然环境 B.其中存在有许多 对人体及其他生物 体有利的因素 C.其中良好的微小 气候和优美的绿化 等对健康都起促进 作用 D.有些原生环境中 存在某些异常现象 E.原生环境中不会 存在影响健康的危 险因素 8.由于地球地质化 学条件的区域性差 异而使当地水、土 壤或食物中 某些元素含量过多 或过少,从而影响 当地居民摄入该元 素的量 ,使 出现居民体内该元 素含量过多或过 少,并引起疾病。 该病被称为 A.地方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流行病 E.公害病 9.对次生环境描述 不正确的是 A.是指人类活动影 响下形成的环境 B.与原生环境相 比,其中物质的交 换、迁移和转化, 能量信息的传递等 都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 C.次生环境比原生 环境差 D.人类活动时不重 视物质、能量平衡, 就会使次生环境的 质量 变劣 E.大量砍伐森林等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一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一 1、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的要点是什么? 答:施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现场抢救中毒人员。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物,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min。静卧,保持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与吸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 2、可燃有毒检(探)测器的安装原则? 答:(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2)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3)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3、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 (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4、简述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 答:控制噪声,首先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如无法选用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