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1)可能性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2)必要性(或直接动力)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2.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

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骡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

交通运输——汽船(美富尔顿)、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

3.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由于工业革命由英国向欧、美、亚扩展,强化了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通

②工业革命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利用廉价优质的商品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拓展市场,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③工业革命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

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成就有?它与第一次比较有哪些不同特点?

背景:①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②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

成就:①电力的广泛应用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③化工技术的发展④钢铁工业的进步。

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以重工业部门为结构。

②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④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汽车、火车、轮船等越来越先进、快捷,交通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

③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练习

1、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

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4、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5、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6、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7、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A.法国B.英国 C.德国 D.美国

8、图6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 D.④

9、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资助学美化自己

10、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11、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12、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

13、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图8

A.奴隶贸易的兴起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内燃机的应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

14、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5、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

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

16、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17、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

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A.16世纪中叶B.17世纪中叶C.18世纪中叶D.19世纪中叶

18、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

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20、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材料题

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

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

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

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图12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变化:英国媒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2、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15分)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13分)

(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2分)

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0分)

(2)史实(10分)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琡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3、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煤炭在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8世纪,木材一直是最主要的燃料,巨大的木材消耗使森林锐减,引起木材严重短缺。但西欧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且储藏在水路交通方便、毗邻商业中心和熟练工人密集的地方。储藏集中以及必要挖掘技术的具备,使煤炭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煤炭资源的优势支持了不断扩大的铁器制造和蒸汽机的应用。在这一点上,英国的经验与中国有明显区剐。中国的地理因素阻碍了从木材到煤炭的早期转变,因为中国的主要产煤带在西北地区,离最有经济潜力的长江三角洲相距甚远。

(据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煤炭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具体体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炭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没能扮演类似角色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6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

4、工业年代

材料一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

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

英国1.9 9.5 19.9 18.5

美国——2.4 7.2 23.6

中国32.8 29.8 19.7 6.2

印度24.5 17.6 8.6 0.7 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

(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分)

答案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分)

·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答案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1分)

·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分)

答案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分)

·19世纪30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20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

·20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3分)

·20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20世纪初超越英国

答案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分)

·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

(3)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分)

答案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逐渐畅通。

·丝车数量从100部增至900部;从兜售到采办。

答案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分)

·工厂规模逐渐扩大

(4)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15分)

答案l: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是道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

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

6、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 材料一:

(据CCTV 节目组《公司的力量》、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

作用。(8分)

【答案】(1)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

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

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

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英国《1862年公司法》可以

被看做现代公司的出生证。此前

的几个世纪,公司一直是执行国

家政策的工具,成立公司是少数

人的特权。《1862年公司法》则

宣告: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

都享有的权利。 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就是公司。从17世纪到20世纪79年代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

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1913

-1914年,福特公司生产了24.83万辆

汽车,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

达到每15秒生产一辆,这种生产方式

在自行车、飞机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

用,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辉煌。 苹果公司通过iPad 和iTunes 音乐店,改写了PC 、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

游戏规则,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

生活习惯!

公司的

力量

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人类与自然

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12分)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

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

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

(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

高中历史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 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 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

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 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⑷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 的物质条件 3、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形成过程: ①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8、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⑵、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殖民扩张与掠夺—— 主要途径) ⑶、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珍妮纺纱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它的发明是棉纺织业中第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但它的缺点是纺出的纱比较细,而且易断。 ?工业革命最早发迹于纺织业的原因: 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 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 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不同点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要大得多。 A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如珍妮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纺纱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也是个机工。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第二次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又称为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下面由整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一、相同点: 1、(从背景来看)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2、(从过程来看)它们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3、(从结果来看)它们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不同点: 1、(从背景来看)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2、(从概况来看) (1)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2)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3)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4)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3、(从结果、影响来看)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从农业文明走

向工业文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工业化社会建立。 (2)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3)对经济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4)对生产力的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5)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6)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 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一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了。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5、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模拟试题: 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解析:选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9·大连测试)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C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

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课题名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班级:高二十班 组员:吴宇杰陈钰杰 陈雨欣缪珊 苏佳文张佳敏 分工: 陈钰杰研究学习论文陈雨欣结题报告 吴宇杰制作ppt 苏佳文、缪珊找资料、填写张佳敏课题自我总结

研究背景: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让我们知道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鼓舞我们勇于创新

研究计划: 1.寻找相关资料 2.询问相关教师 3. 整理论文 4.制作PPT

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作用,它与技术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大发明也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的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其规模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日本等国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新的技术成果,便利了其经济迅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涉及范围:主要是棉纺织业部门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革命性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涉及范围:将蒸汽时代引入电气时

代、蒸汽改电力人类开始涉及高科技 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a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

2020版 (通史人民版)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阶段十三 课时3

课时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考纲考点 近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 (1)牛顿近代力学体系。(2)达尔文与进化论。(3)爱因 斯坦*与相对论。(4)量子论。 现代科学技术 的发展 (1)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2)计算机与信 息时代。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 从17世纪至今,西方科学技术诞生到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发展。 历史解释 (1)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的创立、量子论的诞生的历程,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 深入到微观世界。 (2)中世纪生物界的统治思想是神创论,达尔文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打破了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对后世影 响巨大。 (3)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的发展历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及人类生产 生活的巨大变化。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材料及后世史学研究材料,实证近现代科学 技术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影响,认识科技发展推动社 会进步的影响。 唯物史观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等理 论,理解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客观认 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考点一近代物理学的成就

1.牛顿近代力学体系的创立 (1)内容 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2)意义?????①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 变性。 ②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③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考点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 1.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2020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4 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14 两次工业革命错因归纳:对两次工业革命在时间、成就、特点、影响方面的区别搞不清楚。 释疑解惑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时间 18世纪后期~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期~ 20世纪初期 开始范围一国(英国) 多国(英美德法) 标志性成就万能蒸汽机电力 能源煤电力、石油 新交通工具火车、汽船汽车、飞机 新兴部门机器制造业、铁路业石油化工、电器制造等支柱产业棉纺织等轻工业重工业 技术来源经验积累实验室 生产组织形式中小企业(工厂) 垄断企业 对世界市场的推动初步形成最终形成 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 相同点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阶级关系两大阶级的对立 社会生活城市化、环境污染 真题突破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

最新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三定律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厂2、资本一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一圈地运动; ]4、技术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 5、市场一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精品文档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 Y 3、劳动力具备一定劳动知识和技能 j 4、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5、市场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小结

高中历史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点小结阶段特征 主干知识排查 一、政治: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 (1)完善 ①英国: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的议席,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2)发展 ①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和联邦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1)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原始资本。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⑤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成就 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3)影响 ①生产力: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方式:确立了工厂制。 ③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2020版历史 (通史人教版)阶段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阶段提升练三

阶段提升练(十三)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本杰明·迪斯累里曾在其小说《西比尔》中强调了这些阶级的生活是多么不同、多么互不相关:“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这种情况() A.使社会出现新的种族 B.导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 C.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分裂 D.动摇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其中一部分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成为大资本家,而绝大部分人处于被雇佣的地位,故选C项。 答案 C 2.(2019·贵州黔东南模拟)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反映了欧洲() A.主导世界经济并占优势 B.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C.形成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成为东方商品输出场所 解析据题干材料“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反映了欧洲主导世界经济并占优势,故选A项。 答案 A

3.(2018·河南郑州质检二)英国的保尔芒图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 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 B.开创了精耕细作生产分工的模式 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 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 解析据题干材料“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可知工厂存在的特征就是需要一个总动力设备的安设,得出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即机器生产的普及,故选C项。 答案 C 4.(2019·山东潍坊模拟)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 A.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 B.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C.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 D.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道光年间(1821~1850),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急需原料和商品市场,而中国采取封锁政策与英国提倡自由贸易相违背,故选C 项。材料不是突出中国农耕经济的优势,A项错误;从乾隆至鸦片战争前,英国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禁烟运动,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江西南昌模拟)下列表格是德国1835~1870年铁路情况。依据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德国()

(完整版)两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工业革命 1、两次工业革命异同点。 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主要发明者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终动力; 3)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2、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产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格局方面: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4)都有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 ★【问题归纳】 ★1、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2)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8、【两次工业革命启示与思考】 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负面影响。 2、如何应对科技革命 ①我国应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我们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利避害,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③青少年要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 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艰苦奋斗,立志报国,为实现民族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检测题】 1、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飞梭 C.改良蒸汽机 D.火车机车 2.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段话()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B.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C.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D.谴责了英、法两国对外进行殖民战争 3.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无关的是()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 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政权是怎样确立的?《权利法案》1689年 (2)条件 ①雄厚的资本:对本国人民的剥削、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②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③巨大的市场(必要条件):国外市场的扩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殖民地遍及世界。 ④技术知识: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自然科学的发展。 ⑤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海外掠夺资源。 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机器的发明和革新 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 (2)工业城市的兴起 手工工场→机器大工厂 ▲工厂制度: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包括资本家、工人、机器、生产资料因素。 工业革命的扩展及其影响 1.扩展 (1)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1765年从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标志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2)概况: 扩散方向:欧美大陆 领先部门:纺织业和铁路业 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奥地利、日本等。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的部门。 ★2.工业革命的影响 a)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 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c)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d)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e)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 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 (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经济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1、为什么说是一次技术革命? 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 2、为什么说是社会革命? ①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 ③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 电气时代的来临 1.原因 (1)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 (2)条件 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 劳动力: 2.进程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传统教材认为:其标志是: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 (3)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时代 新兴产业的兴起: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 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时代 传统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传统教材认为:其成就主要在五方面 A.电(能源)的广泛运用;B.交通工具(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C。石油华工的发展; D。新通讯工具的发现; E。钢铁工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一、单项选择 1.(2019·淮北二中模拟)18世纪的英国,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下列哪一个行业可以被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A.冶金业 B.棉纺织业 C.毛纺织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B 2.(2019·合肥三十八中模拟)“当初,纺织业的机器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曾被当作怪物。直到1806年,曼彻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家由蒸汽机转动的织布厂之后,英国人才真正明白机器生产是发财致富的便捷途径。”与上文中的蒸汽机出现的相关人物是()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答案:C 3.(2019·巢湖二中模拟)1825年9月27日早晨,对于斯托克敦的人们来说,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有人喜形于色,有人惊讶不已,使得这个场面丰富多彩。这个场面的主角应该是() A.凯伊和他发明的飞梭 B.哈格里夫斯和他发明的“珍妮机” C.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 D.斯蒂芬森和他发明的蒸汽机车 答案:D 4.(2019·江西)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世纪英国各职业的比重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 答案:D 5.爱迪生发明电灯,给人类的“火烛史”画上句号。时隔140年,点亮千家万户的白炽灯排进“淘汰名录”。白炽灯发明于() A.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答案:B 6.(2019·山东德州)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种“新动力的发明”应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飞机 答案:B 7.(2019·合肥五十中模拟)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1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答案:B 8.在第52届巴黎航展上,中航工业首次展出的直10ME武装直升机和直19E武装直升机、运9E军用运输机引起了媒体及观众的极大关注。20世纪初,首次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下历史《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下历史《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知识网络】 【阶段特征】 总述: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特征:两次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西

方逐步确立了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为了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陆续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活动。 【考点精析】 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九上第20课) 一、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二、最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三、首先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四、重大发明 (一)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二)蒸汽机的改进: 1.时间、人物:18世纪中期,_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2.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_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4.影响: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使早期以_水作动力的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大工厂代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五、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六、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七、工业革命的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知识拓展】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局稳定。 (2)市场: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一系列殖民战争最终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海外市场空前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3)资本: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扩张掠夺、海外贸易和国内圈地运动等积累了大量资本。 (4)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5)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无地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2.工业革命的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2)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 (3)以纺织工业为突破口。 3.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0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阶段提升十三

阶段提升(十三) 模块命题角度考 频 考情说明 政治(2018·全国Ⅰ,33)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特点5年 2考 1.从模块内容看,经济是考查的 重点,政治、思想方面考查相 对较少。经济主要考查工业革 命的影响及对社会生活的推动 作用;政治方面主要考查法德 代议制的特点及影响;思想方 面主要考查科技进步的作用 等。 2.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 都有考查,非选择题主要考查 科技革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 历史现象的影响、历史阶段特 征下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2016·全国Ⅲ,35)法国共和制确立 的特点及影响 经济(2018·全国Ⅰ,34)史学研究角度考 查工业革命的背景 5年 9考(2017·全国Ⅰ,33)英国工业革命的 影响 (2017·全国Ⅱ,42)考查工业革命与 钟表的演变 (2016·全国Ⅲ,33)英国工业革命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6·全国Ⅲ,33)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的形成和发展(美国) (2016·全国Ⅲ,40)近代英国社会救 济制度 (2015·全国Ⅱ,32)工业革命与世界 贸易 (2015·全国Ⅱ,33)第二次工业革命 及其影响 (2014·全国Ⅱ,33)工业革命与生产 方式的变革

思想 文化 (2018·全国Ⅰ,42)近现代文学作品 蕴含的历史现象 5年 3考 (2016·全国Ⅲ,34)近代以来美术流 派的演变趋势 (2015·全国Ⅰ,41)近现代科学技术 的作用 主题一西方代议制中蕴含的“制约与平衡”原则——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与借鉴 【主题综述】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其蕴含的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不仅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这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 【针对训练1】(2018·河南天一全国卷大联考)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标志性事件政体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君主立宪制 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德国1871年宪法通过君主立宪制 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民主共和制 A. B.英德两国经济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四国均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宪法 D.四国均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代议制 解析四国都颁布了宪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与材料中“政体”相符,故选D。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没有优劣之分,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落后于美法与史实

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含义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 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 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 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 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③社会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④文化方面: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条件: A、政治前提: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B、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D、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 E、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电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随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