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说 明

这个提要是根据1981年7月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确定的原则起草,经过多次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后,经有关领导和顾问审订定稿的,现在提请试用。在试用中如发现缺点和错误,请告诉我们,以便在适当时机修订。

《提要》只是说明语法体系和名称术语的要点,不是教学方案。并不要求所有的中学按照《提要》的系统详尽全面的讲语法,只是建议,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和进行语文教学中,在涉及语法问题的时候,参酌试用这里提供的语法体系和名称术语,以利教学工作的进行,避免过多的分歧给教学造成困难。

建议这样试用这个《提要》:(一)选出最切实用的一些语法点,各写成一篇简明的短文,配备适量的练习,编在初中语文教材里。(二)据以编成一本简明的语法教材,供实行文、理分科学校的文科高中使用(理科高中、职业高中、中专等学校可自由选用)。(三)据以密成一本语法教学参考书,比较详细的阐述这个系统,并建议一些教学方法,供中学教师参考。



一 概述



(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语素有单音的,有双音节的,有多音节的。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天、民、语、化、员)。双音节语素主要是古汉语遗留下来的“联绵字”(惆怅、葫芦)和音译的外来词(琵琶、尼龙、咖啡)。多音节语素主要是音译的外来词(凡士林、托拉斯、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

单音节语素,有的既能独立成词(花、跑、人、看、上),也能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花朵、跑步、人民、观看、上面);有的不能独立成词,但能够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而且跟别的语素组合的时候位置往往是固定的(第一、学者、我们)。

(二)词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

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可以作状语),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有某些表达作用,但是没有实在意义,也属于虚词。

(三)短语 短语,也称词组,是由词组成的。

短语很重要。短语可以作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词短语等。

(四)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

子由词或短语组成。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在正常的连续说话中,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停顿,在书面上用一定的标点(句号、问号、叹号)表示出来。一个句子表示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够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复句。(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 | 我们需要把学到的某些知识记住,但是死记硬背一些并不真正理解的东西没有用处。)

(五)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或称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一个句群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



二 词

(一)名词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课本,河流,国家)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务,战争)

表示时间(明天,早晨,晚上,去年,夏季)——简称时间词

表示方位(东,西,上,下,前面,后头)——简称方位词

(二)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走,打,说,保卫,支持)

表示存在、变化(有,存在,增加,缩小)

表示使令(使,叫,让,请,要求)

表示可能、意愿(能够,会,愿意,肯,应该)——简称能愿动词

表示趋向(来,去,起来,下去,过来)——简称趋向动词

表示判断(是)——简称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高,好,小,美丽,优秀)

表示状态(迅速,匆忙,愉快,急躁)

(四)数词

表示确数(一,二,百,千)

表示概数(几,一些,许多,少数)

表示序数(第一,初五)

(五)量词

表示物量(尺,寸,斤,两,只,对,件)

表示动量(趟,次,回,遍)

量词常和数词连用,构成的是数量短语,一般也简称数量词

(六)代词

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

疑问代词(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

(七)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很,更,非常,都,统统,常常,往往,就,又,再,究竟,难道,欣然,恍然,渐渐,顺便)

(八)介词

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从,由,自从,向,朝,往,在,到,把,被,和,对于,为了)

(九)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和,同,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只有)

(一〇)助词

结构助词(的(1),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了,着,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啊)

(一一)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啊,哎,哎呀,呸,喂,嗯,哈哈)


(一二)拟声词

摹拟事物的声音(砰,轰隆,哗啦啦)



三 短语(2)



(一)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名词前的修饰语是定语,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或者是修饰必的(蔚蓝的大海,美丽的春天),或者是限制性的(国家财产,我们的学校)。名词短语的功能与名词相同。

名词短语的结构有多种:(1)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作定语;(2)指示代词、数词、量词的组合作定语;(3)名词加方位词;(4)的字短语。

1、名、代、动、形作定语

名+名(经济建设,知识的重要性)

代+名(什么地方,我的家乡)

动+名(复习提纲,研究的步骤)

形+名(伟大祖国,崇高的理想)

2、指、数、量组合作定语

(指+数+量)+名(这五个孩子)

(数+量)+名(五个孩子)

(指+量)+名(这个孩子,这些孩子,这点儿东西)

(指+一)+名(这一事件)这一式多用于书面

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指数量定语后边的名词可以省略。

3、名词+方位词(广场上,河边,操场[的]东边)

4、的字短语,可以带助词“的”作名词的定语的各种词语,很多可以省去名词,构成的字短语,用来代替名词。

名+的,中心词指人或者指具体事物(二班的[同学]为了没有? | 要保持书的整洁,不论是图书馆的[书]还是个人的[书])

代+的(他的书比我的[书]多)

动+的,中心词能转变成主语、宾语(打球的[人]去操场 | 我看的[书]是《鲁迅小说选》)

形+的,能作限制性定语的(这两个孩子,大的[孩子]十四岁,小的[孩子]十三岁)

注意:下列几种情况一般不能省去名词构成的字短语:

(名[代]+的)+名:中心词是指人的称谓或者表示抽象事物(我的爷爷比你的爷爷年龄大 | 小明的理想是当工程师,小刚的理想是当作家)

(形+的)+名:定语是修饰性即非限制性的(这是件漂亮的衣服 | 热烈的气氛感染着他)

(动+的)+名:中心词不能转变成主语或宾语(研究的成果受到称赞 | 比较的标准不明确)

5、复杂的定语 名词前的修饰成分往往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短语。

名词短语作定语(伟大祖国的明天 | 妈妈书包里的东西)

动词短语作定语(飞快奔驰的火车 | 洗干净了的碗)

形容词短语作定语(非常漂亮的童装 | 大一号的衬衫)

主谓短语作定语(桃花盛开的季节 | 安徒生写的童话)

6、多项定语的次序

各项定语的次序有规定性,也有灵活性

(1)带“的”的定语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 公园的新书亭)

(2)数量短语作定语一般在带“的”的定语之前(一座最高的楼房 |

一万多亩肥沃的土地),也可以在带“的”的定语之后(最高的确良座楼房)。

(3)领属性定语只能前置,不能后置(中国最长的河流)。

(4)几个定语都不带“的”,一般的次序是:领属性定语,指示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三十五中那座新教学楼 | 我们这几项宏伟计划)。

7、名词短语的用途

名词和名词短语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

作主语(西双版纳密林是大象出没的地方)

作宾语(我喜欢读巴尔扎克的小说)

作定语(我们祖国的未来)

(二)动词短语

动词短语是以动词为主体的短语。动词后头可以有宾语、补语,动词前头可以有状语。

1、动+宾

(1)宾语用不同词类充当

作宾语的有名词(穿衣服 | 学文化),代词(告诉我 | 要什么),动词(想睡觉 | 喜欢学习),形容词(保持安静 | 要求平等)等。

(2)宾语表示各种不同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看电影 | 学习技术),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写小说 | 挖洞),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去西藏 | 坐火车),表示存现、消失的事物(挂着牌子 | 来了一个人 | 少了一本书),表示和主语有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的事物或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 他是聪明人 | 牛是哺乳动物)等。

(3)双宾语

有的动词(给、送、教、告诉等),常常有两个宾语,一个指人,靠近动词,是近宾语,一个指事物,离动词远一些,是远宾语(我给你一本书 | 老师教我们一支新的歌)。

2、动+补

(1)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搬走一把椅子 | 听明白他的话)

(2)补语是趋向动词(走过来 | 掉下去)

(3)补语是数量词(去过几次上海 | 跳了一下)

3、动+得+补

(1)补语是代词(昨天乒乓球比赛,你打得怎么样?)

(2)补语是形容词或者形容词短语(厂长把生产任务交代得清清楚楚 | 小王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

(3)补语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这么大碗饭吃得下去吧? | 他高兴得跳起来)

(4)补语是主谓短语(愁得他一夜没合眼)

4、状+动

动词前头可以有状语。状语是修饰或限制动词的,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范围、时间、处所、方式、手段、对象等。

常作状语的有:

(1)形容词(热烈欢迎 | 严肃的说 | 小心的捧着)

(2)时间词、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我们明天来 | 您屋里坐)

(3)代词(这样写 | 怎么唱 | 哪里去)

(4)副词(常来 | 刚散会 | 全都去 | 马上出发)

(5)数量词(一把拉住 | 一脚踢出去 | 一眼看穿)

(6)形容词短语(英勇壮烈的的牺牲了 | 非常热情的帮助他)

(7

)主谓短语(上气不接下气的说)

(8)介宾短语(从北京回来 | 把车停下 | 对我说)

状语和动词之间,有时需要用结构助词“的”,有的不需要。大体上说,副词、时间词、单音节形容词、代词、数量词、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介宾短语作状语,不需要用“的”(快跑 | 再研究 | 明天来 | 那样做 | 一口气读完 | 炕上坐 | 在图书馆看书)。主谓短语作状语,需要用“的”(精神焕发的迈开大步)。其余的状语可以用“的”,也可以不用。

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对象等的状语,还可以用在主语前头,起突出状语和使句子结构紧密的作用(后来他给我写过许多信 | 在一条沟沿上,他们停住了)。

有时状语还可以放在动词后头起补充、强调的作用(春雨又下起来,淅淅沥沥的)。

动词前边还可以只有一个状语,也可以有几个递加的状语(他已经 在会上向大家说明了情况)。

5、状+动+补+宾

一个动词可以同时有状语、宾语和补语,或其中的两个,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动词短语。

状+动+补+宾(科学的总结出 三十年来的经验)

状+动+补(迅速的跑过去)

状+动+宾(正确的回答了问题)

动+补+宾(去了几次 上海)

6、能愿动词+状+动+宾+补

能愿动词常和其他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成更复杂的短语(会唱歌 | 愿意去 | 能来 | 愿意立刻就去 | 也许很快就能把案情调查清楚)

7、动词短语的用途

动词和动词短语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宾语、主语、定语。

(1)作谓语(火车在高原上奔驰着 | 他经常热心的帮助别人 | 山茶花开得非常鲜艳 | 孩子们愿意看故事片)

(2)作宾语(想学习外语 | 喜欢读小说 | 忘记带钢笔)

(3)作主语(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 愿意学习是好事 | 住一个月要多少钱)

(4)作定语(接待客人的服务员 | 愿意去大西北的人很多 | 擦得干干净净的桌子 | 昨天从南方来的客人)

(三)形容词短语

1、形容词短语的构成

状+形(很高兴 | 十分慎重)

形+补(红极了 | 高兴得很 | 高兴得跳起来 | [木箱比纸箱]重五十二公斤)

形+形(生动活泼 | 机智勇敢 | 谦虚谨慎)

2、形容词短语的用途

形容词短语的功能和形容词一样,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主语、谓语、宾语。

(1)作定语(非常谦虚的人)

(2)作状语(非常诚恳的交换意见)

(3)作谓语(他很高兴 | 他高兴极了)

(4)作补语(跑得太快 | 跑得快极了)

(5)作主语(谦虚谨慎是一个人的美德)

(6)作宾语(要作到谦虚谨慎并不容易)

(四)主谓短语

1、主谓短语的构成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语是一个

名词短语或者是一个名词、代词;谓语是一个动词短语或者一个动词,一个形容词短语或者一个形容词。

2、主谓短语的用途

作主语(桂花开是在秋天)

作谓语(年轻人精力充沛)

作宾语(大家觉得这个会开得很好)

作定语,必须加助词“的”(这是年轻人关心的问题)

作补语(安静得针掉在地上也能听见)

(五)介宾短语

1、介宾短语的构成

介宾短语一般由一个介词和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最常见的名词短语是名词加方位词(把衣服洗干净 | 在小河边散步 | 队伍开向西边)。

2、介宾短语的用途

作状语(在上海开会)

作补语(走向新岸)

作定语(朝南的房间)

(六)复指短语

两个词或两个短语指同一样事物,同作一个成分,构成复指短语。

作主语(厂长老王工作抓得紧 | 他们三位都为了 | 北京,我们的首都,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作定语(《义勇军进行曲》是天才音乐家聂耳的作品)

作宾语(他访问了工程师李建国同志)

作状语(国庆节那天在公园里真热闹)

复指短语具有名词的性质,但是内部关系和名词短语有所不同。

(七)固定短语

1、结构对称的习惯语(你一言我 语,你一句我一句,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东南亚榔头西一棒槌)。这类习惯语多作状语,修饰动词,表示方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没完 | 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走着)。

2、四字熟语:四字构成的成语或习惯用语,多数是二二结构(一丝-一毫,年富-力强,移风-易俗,一干-二净,千军-万马,忐忑-不安)。



四 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是单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是复句;单句成为复句的组成成分,失去独立性,称为分句。

(一)单句的结构

单句有两种。一种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我们 | | 唱歌。)一种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火! | 走! | 多美啊! | 开门! | 严禁烟火。)

(二)句子的主干

所有的单句,不论多么复杂,如果把字逐层压缩,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一般的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宾语是动词短语的组成部分。在短语里,动词是主体,是中心。不过有些宾语在意思上和动词的关系很紧密,可以不把宾语或者作宾语的名词短语的中心词压缩下来,留在主干部分。)例如:

这种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题目考查学生的能力 题目考查能力

遇到很复杂

析句子,先把它的主干找出来,对于理解全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例如:

他有一次在梦中飞到在上 他飞到在上

否定句,在摘出主干的时候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例如:

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我不相信鬼话

(三)主谓句

根据谓语的结构类型,主谓句可以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1、动词谓语句 谓语是动词或动词短语,主要有下列几种:

我们的事业在前进。 (动词,无宾语)

你学过英语吗? (动词+宾语)

张老师教过我们数学。 (双宾语)

大家一致表示拥护。 (动词作宾语)

我们都认为这个办法很好。 (主谓短语作宾语)

他的屋子收拾得又整齐又干净。 (动词+补语)

我是北京人。 (判断句)

屋子里坐着三个人。 (存在句)

2、形容词谓语句 谓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主要有下列几种:

天气冷了。 (形容词)

天气冷得出奇。 (形容词+补语)

党的恩情比海深。 (状语+形容词)

哥哥比弟弟高半头。 (状语+形容词+补语)

3、名词谓语句 谓语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主要有下列几种:

我十九岁。

明天国庆节。

这个小伙子高高的个子。

4、主谓谓语句 谓语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要有下列几种:

他身体健康。

这个问题他心里有底。

这件事我没听说过。

(四)非主谓句

日常说话中用得比较多。

1、名词非主谓句

票!

多棒的小伙子!

星期天的早晨。

2、动词非主谓句

走!

加油!

出太阳了。

请勿随地吐痰!

3、形容词非主谓句

好!

多美啊!

4、叹词非主谓句

喂!

喔唷!

(五)特殊句式

1、把字句 把字句中的动词表示处置的意思,或者有处置影响的意味,动词后面带补语,表示处置的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他们把凶手抓住了 | 你把我吓坏了)。

处置对象是有定的事物(他把这两门功课温习了一遍)。

2、被字句 被字句有的出现施动者(凶手被他们抓住了),有的不出现施动者(凶手被抓住了)。

把字句、被字句和一般的“动词+宾语”句有时候可以互相变换:

小孩把玻璃杯摔破了 玻璃杯补小孩摔破了 小孩摔破了玻璃杯

3、连动句 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单个动词较少)之间有目的、方式、先

后等关系(他推开门大踏步走进去 | 他倒了杯茶喝了一口接着说)。

4、兼语句 谓语是由动词短语(动+宾)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词短语的动词表示使令的意思,如“使、叫、让、请、派、命令、禁止”等。动词的宾语充当主谓短语的主语(大家一致选老王当组长 | 老师请你去)。

(六)句子的用途

句子的基本的交际职能,也就是平常说的句子的基本用途是:表陈述,表疑问,表祈使,表感叹。

1、陈述句 述说一件事。

肯定的陈述(我有三本书 | 他是共青团员)

强调的陈述(你这样回答是很好的 | 是我搞错了)

否定的陈述(他终于没来 | 你的作法不对)

2、疑问句 提出一个问题。

特指问:用“谁、什么、怎么、哪”等代词表示疑问,句尾可以用“呢”。(那是谁的房间? | 他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是非问:可以只用语调表示,也可以在句尾用“吗、啊”等。(你已经答应他了? | 你身体好吗?)

选择问:并列几个项目,中间常常用“还是”;可以在句中和句末都用“呢”,也可以只在句中用“呢”,也可以都不用。(你去呢,还是我去呢? | 你去呢,学是我去? | 你去还是我去?)

反复问:用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你见他没有? | 你见过他没见过? | 你见过没见过他?)

3、祈使句 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请你把书递给我。 | 快走! | 禁止吸烟!)

4、感叹句 表示某种感情(好球! | 太奇怪了! | 北京的秋天多好啊!)



五 复句



(一)复句的构成

有些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直接组合成的,有些复句是借助虚词构成的。

小张是广东人,小李是福建人。

天气很冷,我们不去了。

天再冷,我也要去。

即使在再冷,我也要去。

连接复句中分句的虚词大都是连词和副词,还有一小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

1、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的: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2、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后一个的(单用前一个较少):

不但……而且 既然……就

要是……就 如果……就

只要……就 即使……也

与其……不如 也……也

又……又 既(不)……又(不)

或者……或者 还是……还是

一方面……另一方面

3、一般要合用的

越……越 一边……一边

一……就 不是……就是

不管……都 尽管……还是

一则……二则 首先……其次


二)分句间的关系

并列(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 他既勇敢,又机智。)

承接(雨来脚立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 |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才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情况和镇头市适度驻军的动静。)

递进(我们要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种苹果不仅个儿大,而且好吃。)

选择(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 | 你是希望早点工作,还是想再上几年学?)

转折(他年纪小,胆子可不小。 |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不小。)

因果(他从来不弄虚作假,大家对他很信任。 | 因为他从来不弄虚作假,所以大家对他很信任。)

假设(天气冷的话,不去也行。 | 如果不赶快扫除文盲,现代化建设就会遭到困难。)

条件(他再加把劲,成绩能上去。 | 只有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才能在竞赛中取得胜利。)

(三)紧缩句

紧缩句的谓语是一个用关联词语构成的固定格式,所关联的两部分常常隐含着假设、条件等关系,是两层意思紧缩在一起的(他越说越快,声音越来越大 | 我非把功课做完了不休息 | 这个道理不说也懂 | 你再忙也得去一趟)

(四)多重复句

由两个单句构成的复句在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复句可以扩展,即复句里的一个或两个分句本身又是一个复句,这样就有了两个层次。依次类推,复句可以有三个或四个以上的层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作多重复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六 句法上的几个问题



(一)并列和偏正

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除了主谓、动宾、动补、介宾等之外,还有并列关系和偏正关系,并列关系主要包括:

名+名(北京和上海 | 工厂、农村和部队)

动+动(讨论和研究 | 讨论、研究并通过)

形+形(干净、利落 | 又便宜又好)

并列关系中成分的功能相同,整体和成分的功能相同。

偏正关系包括“定+名”(见三(一)1,三(一)2),“状+动”(见三(二)3),“状+形”(见三(三)1)。

偏正关系中整体和其中一个成分的功能相同,这个成分是中心词。

(二)省略和合并

1、单纯省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句子里有时可以缺少某个成分,这个成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的补出来。有省略的句子要依靠上下文或对话才能表达完整明确的意思。例如:

河水卷起很多圆圈,(圆圈)渐渐扩大。

(我)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甲:你找什么? 乙:(我找)钢笔。

甲:你记住了

没有? 乙:(我)记住了。

不要把非主谓句说成省略,也不要把句子里隐含的意思都说成省略。例如,下边的句子不是省略句:

开门!(非主谓句)

你想去就去。(紧缩句,隐含假设和许可的意思:如果你想去,你就可以去。)

2、有所省,有所合

动、动+宾(省宾合动)(讨论[大会决议]并通过了大会决议)

动+宾、宾(省动合宾)(无论学习自然科学还是[学习]社会科学……)

主+谓、谓(省主合谓)(谁家有[谁家]没有,瞒不过他)

(三)几种附属成分

1、独立成分——插入语

在句子里插入一个成分,不作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也不同这些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同时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这种插入的话常常在句子中间,可以说是独立成分。例如:

那边山上的枫树,你看,叶子都红了。

这堆砂土,充其量有十辆卡车就运走了。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做百草园。

长江以南有些地方,比如广东、福建,冬天是很少见到雪的。

2、评论性状语 句子前头起评注作用的状语是评论性状语(反正,当然,诚然,幸而,奇怪,可惜,可见,据说,看起来,老实说,严格的说,俗话说的好,一般的说)

3、关联性状语 句子前头起关联作用的状语是关联性状语(同样,反之,相反的,此外,例如,特别是)

4、解释性状语 句子前头起解释作用的状语是解释性状语(大热天,咱们别出去了,就在家里休息吧 | 这么远的路,你最好早期点出发)

(四)不相连的复指

1、称代复指

一个词或者短语在句子前头,后面的句子里头用一个代词为指称它。

这个人我认识他。

童年,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飞沙像山一样压下来,那在大戈壁里是不稀罕的。

2、总分复指

先总说,然后分说,分说部分的主语与总说部分是复指关系。

他的两个姐姐,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演员。

游园的人很多,有的看电影,有的猜灯谜,有的带孩子去儿童乐园。

以上两种复指都不构成短语。分析句子时,按它们各自在句中的功能来分析。

(一)句子的图解(3)

1、单句的图解

符号法(4):用“ | | ”表示主谓句,“ | | ”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主谓短语作其他短语的成分时,主语下边画“==”,谓语下边画“___”。

用“ | ”表示非主谓句,非主谓句的结构关系是多种的,有偏正、动宾、动补等,这些关系的名称,可在“ | ”上注明。

“ ”表示宾语,“( )”表示定语,“[ ]”表示状语,“< >”表示补语。( )、[ ]、< >三个符号同时起压缩句子,显示

主干的作用。

(三班)班长 | | [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分析以这里就可以了。如果要进一步分析某个复杂的局部,可以用框式图解。



班 里 刚 才 发 生 的 不 愉 快 的 事 情

偏正 偏正





主谓 偏正





偏正





2、多重复句的图解

第一个层次,分句间用“ | ”划分;第二个层次,分句间用“ | | ”划分;第三个层次,分句间用“ | | | ”划分,依次类推。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



十四岁以二十五岁的青年人,要学习, | | 要工作, | 但青年是长身体的时期,

并列 转折

| | 如果对青年长身体不重视, | | | 那很危险。

因果 假设





七 句群



句群同文章的段不是相同的概念,虽然形式上有时候重合。下面第(1)例,句群和段重合,第(2)例是由四个句群组成的一段(第一句是段的中心句)。

(1)说起野花,也是海岛上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一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黄花,散发一股清爽的香味。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花。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会闻到野菊花那股极浓的药香。以冬天,草黄了,花也完了,天上却散下花来,于是满山就铺上一层耀眼的雪花。(杨朔《海市》)

(2)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射到对面的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明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看云识天气》)

有些句群可以改造成一个复句或者多重复句

。有些复句、多重复句也可能改造成句群,视表达需要而定。例如:

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实验。结果很圆满。得出了几个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很有用。全车间的同志热烈祝贺我们实验成功。 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项实验,结果很圆满,得出了几个可靠的数据,对于调整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很有用,全车间的同志热烈祝贺我们实验成功。



八 附记



教学语法重在应用。体系问题,名称术语问题,在教学语法中不是最重要的剖;重要的是力求让语法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语言,也就是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这个提要介绍的体系和名称术语是参考性的。教师如果认为需要,对这个系统或者它的某些局部在教学中适当变通以至加以修改,是许可的。







注:

(1)这里不区分“的”“地”,都用“的”。过去曾经不分,并未引起混乱,而通行的分写办法在教学上不无困难,事实上也确有疑难情况,所以根据许多教师的建议,提倡不分。但是目前报刊文章和许多著作中大都是分写的(虽然分得不妥当的屡见不鲜),因此不作硬性规定,愿意分写的尽管分写,只要分得对就行(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2)因为短语在汉语中很重要,而构成和运用的情况又很复杂,从应用的需要考虑,这一部分写得比较详细。这里所写的并不是要求在一个时间里一股脑儿教给学生。

(3)用图解法分析句子,形象,好懂,适当采用对教学有益。但分析是为了有助于理解、检查,一目了然的或者虽较复杂但结构清晰、不难辨识的,不必为分析而分析。

(4)符号法在原句上加符号,比较省事,省地方,教学中使用简便些。框式图解有不同的画法,这里只介绍一种,以备分析复杂的局部时使用。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试用)

中学语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服务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语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律和语法规则,对理解和运用语言有重要作用,对提高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的重要的作用。语法教学,要密切联系读、写、听、说实际,学用结合;要注意教法,以求实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中学语法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初中语法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语法基础知识,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培养在阅读、写作和听说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养成观察和

分析语言的良好习惯,注意语言规范要求,培养识别语句正误的能力。
高中语法教学,要求在初中基础上巩固语法基本知识,提高在阅读、写作和听说中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理解、运用虚词和长句的能力,提高变换和选择句式的能力,提高辨析语句在语境中含义的能力,提高辨别语句正误优劣的能力,自觉遵守语言规范的要求。
二、教学原则
(一)贯彻“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语法教学内容要少而精,结合阅读、写作和听说教学,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语法基本规律;注重语法教学的规范性、实用性,要学以致用,讲求实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理解、组合、使用、评价语言的能力。
(二)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在反复循环、螺旋式上升的练习过程中掌握语法基本规律,正确理解、使用语言。
(三)适当联系修辞、逻辑,使语法教学展现开放态势。
(四)教学中要有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落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各得其宜。
(五)语法教学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语言实际,不断改进母语教学法。
三、教学内容
(一)语法基础知识
1.语素
语素是语音语义的最小结合体,例如:人、吃、大、十等。语素构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吃”;“吃亏”。
2.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学生,友谊,早晨,前面等。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爱,使,能够,起来,是等。
(3)形容词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迅速等。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百,一些,第一等。
(5)量词 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例如:尺,趟等。
(6)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例如:我,什么,这等。
(7)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例如:很,立刻,都,时常,忽然,不,竟等。
(8)介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例如:从,向

,在,把,按照,为了,对于,比,除了等。
(9)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如果等。
(10)助词 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吗,啊等。
(11)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
(12)拟声词 摹拟声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
※结构助词“地”“的”可以合用为“的”,即定语、状语都用“的”:(伟大)的人民:(勇敢)的前进。但不作硬性规定,如分开用,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3.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雄伟壮丽 唱歌又跳舞
调查研究 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
(汉语)语法 (祖国)大地
[完全]相信 [小心]翻阅
[更加]坚强 [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用“ ”表示,例如:
吃晚饭 盖房子 住石洞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例如:
给我笔 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 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补语用“〈 〉”表示。例如:
洗得〈干净〉 翻了〈一阵〉
抱〈起来〉 活跃〈在基层〉
热得〈出汗〉 大得〈多〉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例如:

红旗‖ 飘扬 天气‖ 好
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
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
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向我(走来),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等。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大红的(是牡丹)。
4.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1)单句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谓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宾语:我们热爱祖国。/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定语:(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状语:他[勇敢]地站出来。
补语:他急得哭起来。
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②用符号法分析主谓句。
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用“( )”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有“ ”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
(伟大)的人民 ‖ 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三步,用“〔 〕”标出状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四步,用“〈 〉”标出补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单句若是由复杂的短语构成时,单句也就成了复杂的单句。
(2)复句
①复句的构成和分析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结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

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一种方式是借助虚词构成。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大都是连词和副词,统称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组成复句的单句结构叫分句。
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复句中前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二、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三、复句中的每个分句都扩展成复句结构。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果)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假设)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②复句的主要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一定的事理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加点的是关联词语):
并列复句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递进复句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选择复句 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转折复句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因果复句 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
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假设复句 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条件复句 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
③常用的关联词 例如:
单用:也,又,还,而且,并且,况且,何况,或者,还是,宁可,要么,但,而,却,然而,不过,其实,可是,只是,因此,既然,以致,否则,不然,便,只要,就,才。合用(有的不一定必须配对):既,也;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尚且,何况;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决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由于,就;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也;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
(3)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例如:
他们去中山公园。
他们去中山公园吗?
请你们多提宝贵意见。
我们多么热爱伟大的祖国啊!
5.句群
句群是由前后衔接、表达中心语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例如:
①沙漠是人

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②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③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竺可桢《向沙漠进军》的第一段)
(二)语法知识应用
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
教学词类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词的特点,以便准确使用。
(1)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在汉语中,只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极大多数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能够自由地组合。对一小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要防止词性误用。
不要把一些抽象名词误用作动词,例如: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重感”。)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对表达语义至关重要。这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要注意理解运用。下面例①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下雨的情景,如果抓住了画横线的名词或短语、加点的动词(的有带状语),就把握了雨状。又如,例②中的动词、例③中的形容词都用得确切,分别同宾语、主语搭配得当,阅读时要细细品味,领会语义。
①风带着雨星……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②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

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袁鹰《井冈翠竹》)
③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准确理解、使用表示时间、空间的名词
在汉语里,表示时间、空间,一般使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及其短语。例如:
①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回忆我的母亲》)
②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3)准确理解、使用数词和量词,特别要准确使用倍数和分数。
从一增加到十,可以说“增加了九倍”。或“增加到十倍”。从十减少到一,可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减少到十分之一”;减少尽量不用“倍”,不说“减少了九倍”。例如: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到距离防风林等于林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向沙漠进军》)
(4)准确理解、使用代词
准确地使用代词,就能简明地描述对象,避免重复罗嗦,张冠李戴。
在起替代作用时,代词应当有替代对象,否则代词无着落。
①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它”代替“死海”)
*②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
(“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指“各色光”)
一个代词只应有一类替代对象如果有两类替代对象,就会产生歧义。
③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那里”指书堂站)
*④王玉明在会上介绍他一家:父亲是篮球爱好者,母亲是冬泳爱好者,哥哥是百米健将,打破过区百米纪录。他拿过象棋冠军,在区里称雄棋坛。(“他”可能指“王玉明”,也可能指“哥哥”)
代词与替代对象不应脱节。
⑤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替代“夺取全国胜利”)
*⑥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它”表面上指“煤”,实际上与“煤”脱节,暗中换上了“煤炭工业”

作替代对象。)
在一定语境中,注意代词的运用。
*⑦我的弟弟来信说:“他在学校里很好,老师都很关心他。”
(“他”应为“我”)
(5)准确理解、使用虚词
甲、正确辨析虚词在句中表示的结构关系和事理关系。辨析虚词,实质上也是辨析语义。辨析有虚词的比较复杂的语言片断,非辨析虚词不可。
①三中和六中组成的联队或者三中和十中组成的联队,可以参加本届篮球锦标赛。
②有些同志还怕谈缺点会被反动派利用。我看这一点不用怕。因为我们不谈缺点,他们也会造谣中伤。他们就是唯恐我们不“天下大乱”。所以,从骨子里来看,反动派是怕我们谈缺点的,因为这将对我们的事业更加有利,而对他们却更加不妙。(陶铸《太阳的光辉》)
例①的“或者”,例②的两个“因为”,不辨清,就不能正确的地理解语义。
乙、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个关联词语表示一种事理关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表示相应的事理关系。也表示一定的语义。因此,写作时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比较:
③*a.尽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b.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丙、虚词的个性很强,对常用的重要的虚词要逐一了解它的具体用法。如介词“对于”的用法:
“对于”的作用在于突出指明行为动作的对象,同时预示着动作者对这种对象采取了或将要采取什么态度或行动。比较:
④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
⑤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⑥对于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这三句话的基本意思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别:例④是一般叙述;例⑤突出指明了行为、动作的对象;例⑥则不仅突出指明了行为动作的对象,而且提前给了听话人一个信息,下文将表明说话人要采取什么态度。因此,当要表示对某人、某事采取什么态度、行动时,便往往用“对于”。
丁、使用虚词要注意一些运用不当的毛病:不该用的而用了;该用而没有用;该用,但放得不是地方;该用这个虚词而用了那个虚词;成对使用虚词不相搭配等。如下例:
*⑦从上述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它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欠缺)
*⑧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重复错误,明知故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以致语义不清)
*⑨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短。(连词位置不对,“不是”应放在“价格”前)
*⑩学习上的退步,往往是由于自满开

始的。(应用介词“由”而误用连词“由于”)
*⑾只有大家团结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恰当安排语序
恰当的语序反映有条理的思维和准确的语义。“学生回答”和“回答学生”不同,“空气新鲜”和“新鲜空气”也不同。词语、成分的次序不能随意颠倒,对应关系也不能错乱。使用语言,要重视组合的语序,正确反映逻辑事理的语言习惯,否则会使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产生歧义。比较:
*①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②屋里陈列着鲁迅过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语序问题,还可联系数理化教科书上有关的定义、定理、术语进行数学,既加深对语序的理解,练习运用,又使语法和学习各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例如:
解方程——方程的解
两数平方和——两数和的平方
a、b全不为零——a、b不全为零
语序有规定性,也有灵活性。在句子里,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突出谓语,可以把谓语移到主语的前头,把一般语序变为特殊语序。例如: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荷花淀》
先说“怎么了”(谓语),再说“你”(主语),表现了说话人想知道缘由的急切心情。
复句里分句的语序也有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况。例如:
(1)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这项任务。(一般语序)
(2)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这项任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特殊语序)
采用特殊语序,是为了表达的需要,突出了前一句,让后一分句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3.合理搭配成分
教学短语的五种主要结构,学生懂得了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等组合关系,了解到各种成分,也就为使用句子打下基础。短语教学,要着重训练运用短语,熟悉几种成分的使用,注意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的搭配。成分搭配得当,是运用语言的重要能力。如下面一段话中的定语和中心语配合得非常恰当。
周总理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蠃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佩。
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使用句子,如不注意成分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学生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