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通识_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通识_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通识_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通识_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小学通识_优秀班主任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2、通常我们把"素养”理解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3、教师担负的责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的(发展质量),所以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视。

4、"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爱学生,要(尊重平等)地看待学生。

6、对学生的关怀,就是有(仁爱之心),有了大爱,不自私,善良,就会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研究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应时代的要求。

8、如果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方法陈旧,不思进取,就会导致教育教学的(僵化)。

9、班主任的知识构建应该是网状的,既要掌握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还应该有(班级管理)的特定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10、班主任应具备的条件性知识,即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和评价学生学习的知识。

11、班主任的(学习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及其巨大的,爱读书的班主任能带出爱读书的孩子,会学习的班主任也能带出会学习的孩子。

12、班主任比学科教师更多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生活中提升能力)的任务。13、班主任的学习力应聚焦在以下三点:学习新知;学会提炼;(终生学习)。

14、教师通过自身成长,强大了内心世界,提升了(精神追求),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学生的精神营养有了基础。

15、(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16、班主任的语言表达,最基础的应该做到(清晰准确)。

17、因为班主任经常要做辅导讲话、总结班会、约谈家长,所以要有(即兴发表)的能力。

18、班主任老师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

19、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过程中需要考虑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等,这样与其说话,才能做到(适合)得体。

20、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21、自我认识不是个人孤立地闭门修养,而是强调要结合(实践)和学生的集体活动来进行。

22、班主任设计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同伴的(态度)来认识自我。

23、教师和父母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识的(能力)。

24、学生们在班主任老师设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懂得去(关注别人体谅别人)、为别人服务。

25、(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体会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26、班主任老师设计的去敬老院实践活动,关心照顾老人,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与长辈)的态度。

27、班主任创新活动设计,活动内容要丰富,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也让孩子了解了更多的生活群体。

28、班主任的活动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融入社会)的契机,以提升学生们关注社会,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29、班主任的创新活动设计应引发孩子们对社会的关注,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0、提升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具有人文情怀,关

切人的生存和发展。

31、.提升优秀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策略之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32、优秀班主任有爱岗敬业的操守,明辨是非的能力,热爱自然的态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3、李更生说:"教育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育就是让生命有尊严。”这要求班主任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有追求。

34、班主任老师要确立(专业发展观),需要在教师角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化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了解专业发展的内容,训练班级管理的技能,提升班级文化的品味。

35、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一,教育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与完善=(做人)。

36、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其二,教育也要使人获得改造、适应外部世界的品质和素质,使人具有一定的谋生能力=(做事)。

37、班主任老师不但要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否则会造成学生精神营养匮乏,理想信念单薄,意志品质较差等问题。

38、班主任做学生精神世界的(理解者),就有了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起点,有了尊重和期待,更重要的是把孩子拉到了我们的身边。

39、班主任做学生精神世界的(滋养者),让学生的精神之根深植于教师培育的土壤,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会荒凉。

40、"帮助孩子与外部的好人好事好行为建立关系。”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做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者)

41、优秀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与他的能力(正相关)。

42、教师的(交往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需的,保证其卓有成效地履行教师职责与他人在思想行为上沟通、协调的能力。

43、教师应该和同事建立共同学习相互助力的融洽的关系,结成(成长共同体),才能成全自己,成全他人。44、班主任老师要善用(班级会商),借助外力,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让每一位科任老师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推器。

45、班主任老师与家长交往,要(有适度的距离感)。

46、班主任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也需要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就是(换位思考)。

47、.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老师不能只是简单向家长告状,最好给家长以(方法指导),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优秀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一) 听了一堂关于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讲座,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主讲人是来自成都一所实验中学的很优秀的班主任。他虽然很年轻,但在很多学校做过讲座,也获得过一些优秀职称,发表过许多论文与学术报告。也是这些成就,让我很是佩服,愿意仔细认真的去听这一堂讲座。 X老师分别从班主任的育人理念、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相处、班主任的心灵本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在班主任的育人理念这方面,我学到的最多。他把每个学生比作成一朵花,而不同的花的花期不同,绽放的时间也不一样。作为老师或者家长,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在该吸收养分的时候尽情吸收,该绽放的时候努力绽放。 首先,在对待学生这方面,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太软弱,会让学生觉得你好欺负,觉得你没有能力去管他们,从而摆脱你的管束,像一颗野草一样疯狂无规律的生长。如果太强硬,则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处处与你对着干,破坏你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一个好的班主任,是严格中带有宽容的。其次,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把对学生的各方面教育进行了一个排位:心理生理排在第一,其次是品德,再次是学业。我很认同这一观点,就如他举的马家爵的事件,一个人心理能变态到如此,对社会危害那么严重,就算曾经学业优秀又怎样呢。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班主任,最大的成就不是培育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引导了多少人三观正直、品德优良。最后,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懂得奉献与慈悲,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的职业,就应做到让领导宽心,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欢心。以前家长选择学校大多看到是这所学校的名声,硬件条件,师资力量,但现在很多家长看中的是教孩子的班主任如何。好的班主任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好的班主任能与家长有效沟通交流,好的班主任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尽心尽责是每个班主任必须做到的! 要想管理好学生,不仅要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还应该与各科科任老师处理好关系。现在很多班主任因为没能和科任老师沟通好或者只注重自身教的科目,而导致学生严重偏科,在科任老师课上闹别扭的情况出现。科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时间除了在课上就很少了,很多学生可能就会忽略到其它科的内容。班主任是和学生见面时间最多的老师,如果平时在关注自身教的学科的基础上,去帮助学生解决其它科的问题,就可能使学生发展更平衡。大多学校都在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把每个班学生各科成绩进行排位从而体现这个老师教的好不好,这使许多老师只在乎自己所教科目。但我觉得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是一种搭档的关系,大家都是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互相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每个成功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管理方式,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而X老师这些年来,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也有他管理的好的方式。比如他就有一个“心灵本”。这个心灵本记录了每天或每周发生在他和学生之间的事,还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教学和管理班级过程中的心得。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能更好的和学生相处,能根据学生性格调整好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记录心得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经验,以及察觉自己教学和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修正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班主任。 通过这次的学习,希望对我以后的职业道路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是一个需要付出情感和责任的工作,如果选择了,就应该尽心尽力,努力做好,为他人开一朵花

最新浅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叶圣陶老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具有的特征:综合性;生成性;体验性;时代性。 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 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语感

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培养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它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 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预习的习惯(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每个老师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读书3遍,勾画生字新词,生字表里的生字组词1-2个,数自然段,简要回答课后的问题,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等等),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专心读书的习惯(各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快速浏览、有感情朗读等等),读书批注的习惯(中段开始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可以是勾画好词佳句,简单的批注自己的体会等等),背诵摘录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思考提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质疑,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认真写作的习惯等。 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要对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全新的理念,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继往开来,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潜心课程改革,改变“少、慢、差、费”这一长期困扰语文界的尴尬局面,真正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提高语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学习资料

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 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 9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分析这六大素养,可以发现其中不少描述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在文化基础主要表现描述中就包含“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在自主发展主要表现描述中包含“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在社会参与主要表现

描述中包含“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等。 “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最根本问题的回答和解决,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必须依靠科学的思考和方法。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方面。”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带领研究团队承担这项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遴选和界定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林崇德介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该课题组会聚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研究人员,在总体设计、统筹谋划的基础上,综合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传统文化分析、现行课标分析、实证调查研究,全方位、多层次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历时3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其间,访谈了12个界别的608名有代表性访谈对象,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14832599.html,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陆绮雯 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7期 摘要: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而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主阵地,肩负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升的使命,因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语言运用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文字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听力,积攒语言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听力练习,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语音、理解语言的意思、评价话语,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使用听去辨别这个世界,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禁锢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语文听力的培养,这与目前义务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存在欠缺,不能够有效的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我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文听力能力进行锻炼。 例如:在进行《棉花姑娘》这节课的时候,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这篇文章的朗读磁带,并且请学生们听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示范朗读,在听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的意思、体会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够在认真听文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文章的内容,而且,学生在将听得基础打好之后,语文学习当中对于语言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上来,从而积攒了学习语言的能力;在进行《棉花姑娘》的教学当中,我还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品读其他学生的发言,提升听课过程中听的能力,从而提高上课的专心度,使上课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训练,能够增强学生上课的专注度,及时提取听到语言当中的有效信息,为语言文字的应用打下基建,同时,将听的基本功打扎实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体现。 二、口语,锻炼语言表达

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 优秀班主任研讨会心得体会1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班主任学习的机会,3月19日至21日,在江西南昌参加了20xx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大会,聆听了四位班主任老师的精彩报告。时间虽短却受益匪浅,对我来说,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 这次做报告的四位老师虽不是专家教授,但都是来自一线的在职班主任,是真正的实践者。他们的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案例和做法,聆听报告,使我感受到了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著名班主任王文英的多才多艺、风趣幽默、方法独特、魅力四射;全国十佳班主任王立华老师的严谨心细、有条不紊、思维敏捷、年轻有为;北京广渠门中学首届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的“吃所喜穿所好一任秉性;付其劳奉其酬两袖清风”之心底坦然、一身正气;广西百色代课教师、班主任黎志新博学多才、出口成章、黎明即起、立志图新。虽然他们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一腔工作的热情、一个好学上进的意志、一种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精神,正是这些使他们年纪轻轻就著书立说、功成名就,同事羡慕、家长喜欢、学生爱戴都随之而来了。 当老师,真的很累;当中小学班主任就更累,他们是班

主任也一定很累。来看看他们承担的工作吧。王文英: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科室主任、太原市班主任团队负责人;王立华:语文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等等,但在他们的报告中没有提到过一个“累”字,他们的工作都是自己主动在做的,他们都有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并且都是一如既往的坐着这项工作,最终走向了成功。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心态,做快乐的教育者。 王文英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为优秀的学子锦上添花、为平凡的学生开启智慧、更是为暂时落后的孩子雪中送炭。她是一个富有个性且很“另类”的教师,但凡第一次见到她的人,都困惑于她时髦的衣着、打扮。她爱生活,主张“活出精彩,活出自己”;她曾学过声乐,获得过市级大奖赛美声唱法三等奖;她学过钢琴,已通过七级;她学过舞蹈,;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她学过指挥,荣获过省优秀指挥;她还学过美发,学过裁剪,喜爱编织……她用绘画呈现枯燥的板书,用歌声诠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用舞蹈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黎志新的教育心态:把教书的呐喊当做欢歌,把育人的耕耘当做舞会,把科研的探索当做旅游,把奋斗的甘苦当做咖啡。他说:“乐观者,自由千方百计;悲观者,总感千难万难”。的确如此,不同的人,看世界的眼光不同,呈现在心灵镜子上的东西也不一样。暴雨骤至,仰望天空,悲观者看到乌云、山雨的情景;乐观者看到一丝阳光从云层深处透出来,预见风雨过后的一派清明。况且,情绪的影响有连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

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2-28T10:57:53.68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作者:赵娜赵启彬[导读]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中心学校150231 摘要: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层面,还包括学生的能力、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让他们具备适应终生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终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关注的焦点。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 核心素养是习得、悟得的过程,是后天形成的,是多次培养、反复训练的结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以及如何实施课程的基本认识,是教师对实然课程的反映和对应然课程的追索。也就是说,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怎么教”,更要思考“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是对核心素养的界定。由此看出,核心素养是全部素养中具有高整合度、高持久度、高迁移度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先选项”,它犹如人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影响巨大。所以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认真思索“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二、要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放在首位 新课改已经实施近二十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激发、保护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可有可无的,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花费精力。陶行知用生动、形象的实践故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靠强制、硬灌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也就越学越想学。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也很直白地告诉我们: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第一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激发、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去学习语文。其实,只要语文教师做一些变革和创新,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变得十分有趣。例如教学《迷人的张家界》《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景点进行有创意的介绍,编写导游词,学做小导游;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直观形象的游览路线图,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晏子使楚》等话剧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小话剧表演。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验、探索和感悟。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詹天佑》等课文,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去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新课改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本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没有达到一个人一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品格的养成要求。著名学者傅国涌认为:“这个时代需要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现成知识,而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比如说方法、视野、思想。课堂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不在于你去传承和讲述已有的知识,而是去激发创造未有知识的可能性,让这些已有知识成为一个材料和触点。”因此,语文教学方式必须走出“授受训练”的格局,向着遵循语文“实践之道”“积累之道”“生活之道”、注重学生亲历体验、主动建构的方向迈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欣赏和热爱语文,从而不断地建构语文知识及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让学生多读、多体验、多感悟、多交流表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亲身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新时代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和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参与式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参考文献 [1]王建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8,(27):64-65。 [2]刘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对话教学[J].华夏教师,2018,(25):27。

优秀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优秀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优秀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3篇 优秀班主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20xx年3月30日,我有幸聆听了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报告,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更加明确了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优秀的班主任,才是受欢迎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是什么;班主任管理的智慧和技巧以及如何促进自身成长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班主任。可以说:培训,让我获益匪浅。 1、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热爱班主任工作,是干好班主任工作的源泉和基础。只有爱这个工作,才能想办法、动脑筋,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也只有热爱这个工作,才会取得成绩,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2、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平等的人来看,承认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才能鼓励孩子不断探索,使他们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发挥。爱学生,就要宽容大度。这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宽容首先表现在能容忍学生对自己的不满。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要准备承受责难。假如你不相信这句话,不按这句行事,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宽容还表现在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稚气未脱的学生,犯错误是他们的特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一棍子打死。爱学生

还表现在善于鼓励学生、美学生。因此,在班级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应该以鼓励代替批评,以美来启迪学生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比你去埋怨会有效得多。这样将会使学生都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学习的成功、班级的进步。对于这点我深感惭愧。平时对学生苛求的太多,看到学生的不足,或学生犯错总会忍不住去大加批评,有时连一点余地都不留,把师生关系搞的非常的尴尬紧张。 很多班主任把心底对学生满腔的热爱都凝成冷峻的面孔和严肃的目光,以致学生并不知道老师心中还有爱。想想自己平时的言行,不禁为自己平时的言行捏了一把汗。其实,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缺乏真正的爱心。对待学生,不是发现优点,肯定成绩,而是惯于充当教育警察,专找缺点,将问题放大化。因此,有许多个性突出、多才多艺的学生被我们当作差生而被打入另类。 3、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师德的重要性之一,就是榜样作用。班主任不应该靠权力和大道理来施加影响力,而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用启发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做好垂范。一个班主任,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现在,而且是孩子的一生。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4、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而信服你、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知识渊博才敬重和信任你。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质培养是小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与实践。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它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这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只讲语文能力相比较,教学目的的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整体素质培养要求。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如现在教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要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相结合,才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有效活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奏效。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应将学生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在课程教学上,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内容及实施上,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语文基础。需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 识字写字教学,应着重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自由书写汉字的能力;如:像“林”、“双”这类字时,学生往往容易将左边的最后一笔的点写成捺,用普通方法不厌其烦地讲解,总是收效甚微。通过不断琢磨,我用引导学生观察、唤起学生想象的方法,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双”字时,我让学生把两只手紧挨在一起,平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每只手指是否都一样长?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挨在一起的大拇指或小拇指最短。我接着说:就像这个“双”字一样。

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 2016年09月18日11:14???作者:??? 重磅消息!千呼万唤始出来!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今天正式出炉。?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相比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正式版本的核心素养体系明显“瘦身”,更加体现“核心”的价值。征求意见稿共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素养、25个基本要点。此次发布的核心素养则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从总体数量上来说减少了3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少了7个。?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今后在学校教育中到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今后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比如,今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基础能力”为主,人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大多是在语文课中学习和发展的。但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不仅与各学科课程一起承担着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任务,还在学科课程结构上,为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而发生变化,最后要走向跨学科的开放和综合,也就是从最初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学习,发展到包含学科特殊能力的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集思考力、判断力、人格品性、价值追求等多项核心素养要素的综合性学习。所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其语文核心的东西没有变,只是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教学行为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说明,语文教学仅仅抓住学科素养是不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人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需要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落实,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 1. 更重“实践”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践过程中各种经验及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合力”,它依托于具体任务和领域的实践,由实践经验反思进而形成适应具体问题情境的实际能

力。因此,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语文学科学习既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又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的“知识技能”维度是外显的,是可检测的,但“过程与方法”维度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却是内隐的,需要以语文实践来训练和培养。教师要转变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行为,不再仅以“授受式”教学,因为单纯关注语文知识、考试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分析、判断、表达、沟通等,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课堂教学要创设更多让学生语言表达与写作的实践。此“实践”,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也是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的标准,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具体呈现。 2. 发展“个性”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需要避免“知识”被异化为“符号”,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既要明确学什么,又要明确怎样学,更要明确学得如何。基于这三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应更为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应更为宽广,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更多开放和创意的答案,并分析答案中蕴含的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说,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聆听优秀班主任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聆听优秀班主任报告会的心得体会 昨天与今天有幸聆听了田丽霞、桂贤娣和王文英三位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讲座。精彩、幽默,更有着一线班主任特有的智慧。 三位老师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自己学科岗位上,做出成绩,只有这样你才能服众,才能让别人无话可说。用田丽霞老师的一句话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做一个响当当的任课教师,信其道尊其师!三个人都提到了一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掺和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由此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这一点非常对。做好班主任并不是最好,共要在自己本专业上拿出真本事,才能让学校、学生、家长认可。 名师的成绩不是吹出来的,都是干出来的。我们听了田丽霞、桂贤娣和王文英三位班主任的报告可以知道,他们说的都是自己亲身的经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仅出自他们身边,也出自咱们身边。但在他们处理起来,确实充满了智慧。 田丽霞老师的细节之一是礼貌是个程序问题,简单到七个字老师好老师再见,这些问题我们也常遇见,我们的态度是:现在的孩子很没礼貌,见了老师也不打招呼。细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对学生做了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就连自己做班主任的班级,也有个别学生不跟自己打招呼,更不用说学生见到其他老师了。所以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也常说,现在的孩子很冷漠,可细究起来学生冷漠的关键还是在咱自己,

咱对学生的没礼貌已经习以为常,而不加以引导,自然他不会在表现出礼貌。 其实这是我们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这一点,我们从王文英老师身上也可以看出,她说:如果我正跟其他老师谈话,我的学生过来,一定会说,某某老师,请原谅我打搅你们了,我可以和王老师说句话吗?如果学生不这样做,她绝对不答应,因为在她眼里孝道、礼貌等都是很重要的。但放在我们眼来,这简直是小儿科,没必要跟学生去较真。可人家就看到了这其中的问题所在:没有情商的学生,智商再高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他们都从这些小细节上关注引导学生,这些问题解决后,你可以想到,这么有礼貌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同学之间的碰撞摩擦,他会与别人大打出手吗?至少有了这道保护伞,可以缓冲矛盾进一步激化。自然作为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矛盾上,就会少了很多我们的麻烦。 桂贤娣老师也是在细节上做得很出色,他的讲评试卷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处理,这固然让人称道,但更让人佩服的却是他的课外功夫,考得好的他家访,考得不好的他也家访,做到学生学习方面家庭方面都有数,然后把自己的观念和家长的观念和孩子在家的表现都贯穿到课堂上,这样讲起课来各方面都兼顾到,老师自己满意,学生家长更满意。成绩要不好,哪都很难!所以,平日中我们感觉各个老师都差不多,谁也不见得比谁怎么样,但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就会感觉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最新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应致力于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调整原有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满足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能力和品格。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课程中的基础科目,在小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否培养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方面。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下,应试化的教育思想使教师往往关注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导致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影响了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重视阅读积累,培育核心素养 小学生在学习发展和素养塑造方面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无限性,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上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和带动。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积累。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小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内外书籍,实现知识的积累,进而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生的课内阅读积累方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是语文阅读学习中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反复朗读背诵优秀作品,能将语言模式植根于小学生心中,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为小学生的写作夯实基础。同时,小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过程中,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能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育出语文核心素养。但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