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语文《扁鹊见蔡桓公》公开课教案

导语:《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寓言故事。通过叙述扁鹊为蔡桓公“四诊病”而蔡桓公却“四忌医”的情节,侧重塑造了扁鹊这个古代神医的形象,在轻松的叙述中渗入了糊口哲理。下面是其获奖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文中一些经常使用实词的词义。

2. 了解叙事层次分明的特色,体会人物的光鲜个性。

3. 理解这个故事的寄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意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寄意和在日常糊口中的指点作用。

[教学进程]:

一. 导入新课:

成语“起死回生”——扁鹊(秦越人)——《扁鹊见蔡桓公》

二. 温习巩固: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义

间疾益故索还火齐汤熨

三. 诵读课文:

读前可提醒学生,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

四. 提出“突破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表示甚么?

五. 解决“突破口”:

35——蔡桓公由病到死阅历35天(故事延续的天数)

5——故事产生的5个场景

4——蔡桓公病情加剧的4个进程

3——扁鹊提出的3种医治法子

2——故事中有2个主要人物

1——意料之中的1种终局

六. 延伸“突破口”:

这是一个惨剧故事,依据扁鹊的性格特征,施展想象,为逃秦后的扁鹊续一个美满的大终局。

七. 小结:

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比,作者韩非的目的是甚么?

(注意: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寓言故事。)

咱们能从中遭到甚么启迪?

这对指点咱们中学生的学习糊口有甚么作用?

八. 布置功课:

依据课文给你的启迪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草原》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认识草原的特点,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颐和园优质课教学设计获奖 (3)

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隐隐约约、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实际,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以读促悟、小组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提到北京,大家能想到什么?同学积极回答。 北京不仅仅是我国的首都,她还有很多的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景,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而有《颐和园》就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景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颐和园里有哪些独特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纠正错字,正确读写生字。 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初读课文,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 些了解? 板书:美丽大公园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1)长廊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长:一眼望不到头,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②美: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栽满了花木,神 清气爽…… (2)“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现长廊的“长”、“间数多”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7.3让家更美好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设计

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 2.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你的家庭呢?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活动:调查与交流 (1)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 教师归纳:(1)新的生活方式形成;(2)通信方式越来越快捷方便; (3)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4)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5)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健康;(6)家庭变得越来越小;(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目标导学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1.制作、传递与分享“家庭美德快递卡” 活动步骤: (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分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家庭美德快递卡”。其内容包括: ◆你认为与家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 ◆一个关于这种品德的家庭小故事。 ◆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 ◆小组成员签名。 (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 (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1.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2.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课时安排:2 课时 四、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 .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 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 .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质公开课创新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2019年新教材) 全册优质公开课创新教案 【创新教案】 1.《观潮》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研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能力,陶冶情趣。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让学生多读,并且积累词句,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都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现在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课件出示:复习词语,理清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师: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吧! 师:江潮还没有来,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找出描写江面的句子读一读?师:那么,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谁能找出描写海塘大堤上景象的句子读一读?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什么,盼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二、品读课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公开课优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鸟》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有感情地朗读。 2、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探究文章主旨并体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的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主旨并体会作者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基本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诗经第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的是雎鸠鸟在河滩上关关地鸣叫。这说明中国人在很早之前就将鸟写进了诗歌当中。大家还能不能背诵一些其他关于鸟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确,古人笔下关于鸟的诗句数不胜数,那么今人笔下的鸟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鸟》(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今天我们所学的《鸟》则是这类散文的典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文中表现“知性”的。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划出写鸟的特点的文字,用波浪线标出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用着重号标出作者悲鸟的内容,批注自己阅读的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2、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抟(tuán)羽翮(hé)蜷伏(quán)栅栏(zhà)饮啄(zhuó)呱呱(g ū)曳着(yè)长喙(huì)丰腴(yú)迷惘(wàng)鸢鹰(yuān)

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1 I love history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外研版(上)教案 Module 5 My School Day 一、学习目标: 1. 重点单词: half, past, o’clock, to, art, geography, history, IT, maths, (Am E math ), PE ( physical education ), lesson, then, like, difficult, love, subject, because, interesting, talk, begin, when, weekday, house, start, work, break, evening, watch, do, homework, bed, sleep, park, busy, wash, face, minute 2. 重点短语: go to school,get up, have breakfast, have lunch, go home, have dinner, go to bed, go to sleep 3.重点句子: 1) I love history. 2) It’s twelve o’clock . 3) We h ave Chinese at eight o’clock. 4) We don’t have maths. 5) —Do you like maths? —Yes, I do. 6) In the evening, I watch TV and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 7)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in the morning and have breakfast. 8) I drink Cola or water.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桥优质公开课教案(10)

统编版六年级《桥》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大、猛、狂) (二) 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出示三个句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 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 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学生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该选哪些词来表现老汉呢?也在3---10处然段中找几个关键词。(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7、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公开课教案:7、短文两 篇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二、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三、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教学《行道树》: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二、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2、朗读课

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3、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4、整体感知①自读,发现问题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5、研讨与赏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 象?[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材 公开课教案

全册教材教学设计 第一组教材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草原........................................................2课时 2、丁香结......................................................2课时 3、古诗词三首..................................................2课时 4、花之歌......................................................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 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观潮》 1、观潮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着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最后一课 【教学设想及依据】 1、文献法:指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搜集作品写作时代背景,了解作家,完成材料积累。 2、诵读法:要求学生听读、默读,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3、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意义。 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1、通过听读、默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激发学生高度的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 贡献。 发展目标:学习本文出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激发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 【教学方略】 教学内容: 1、了解小说的背景 2、领会本文运用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领会本文所表达出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4、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并进行创新写作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后悔悲愤的心情,深刻体会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听读,加深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原句在第11段中。(板书:《最后一课》) (2)请学生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 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于1873年写下的。(板书作者:都德)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本人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文章思路为何? 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板书: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第一部分(1-10):写上课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见的典型环境和课堂气氛;第二部分(11-23):写最后一课的经过,重点写了法语课,其次还写了习字课、历史课与拼音课; 第三部分(24-29):写下课时的情景。(板书:课前、上课、下课)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默读——感悟思想,体验情感 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默读全文,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并结合课后练习一,边读边思考,念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 小弗郎士的思想情感变化: 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 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8课百家争鸣(1课时)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学习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

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

郑州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5.《琥珀》公开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5.《琥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章先叙述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接着叙述了琥珀被发现的过程,最后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交代了推测琥珀形成过程的依据和琥珀的科学价值。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性十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字词的理解上,已经学会了多种方法,但是对于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变化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阅读方面,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尝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琥珀的图片,从课题入手,说说什么是琥珀。 2.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要紧紧抓住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一重点来突破,围绕着“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让学生讨论。文章内容和课件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明白琥珀的成因和形态。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 3.抓住重点词语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 4.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 1.揭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2.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课題提问,交流资料,了解琥珀。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学生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教师指导记生字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读,并互相纠正。 (4)全班齐读。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集体交流。(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被发现的过→描写琥珀的形态→科学价值) 设计意图:扫除生字障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路2】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学习目标】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3.能够询问或确认他人的年龄及生日日期。 【学习重点】 1.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2.总结归纳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对生日的询问和应答来学习日期的表达法。 【学习难点】 揭示并让学生掌握序数词的构成方式,重点记忆部分特殊的序数词的书写。 ?学习提示 Review the questions by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a question chain. Task 1

?学习提示 Preview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n P45.Students mark the new words and Chinese meanings in the text. 【学法指导】 基变序,有规律。一二三,特殊记。八减t,九去e,f来把ve 替,整十改y为ie,然后再加th。假如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Task 2 ?学习提示 完成3a和3b的任务,让学生结对自由对话。 【学法指导】 ?介词in/on用法 (1)on常与“日期”“星期”搭配,表示“在具体的某一天”。如: on October 2nd 在十月二日 on Monday 在星期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Ask your partner a question chain like this. T:How old are you? S1:I'm thirteen. T:When is your birthday? S1:My birthday is on October 16th. T: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练习诵读篇).doc

六年级语文复习公开课教案(练习*诵读篇 练习诵读部分(课件在49楼) 一、导入 1.前阶段我们已经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结束,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语文书本,去温习每个练习中出现的经典诵读(板书:练习*诵读篇) 2.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每个练习上都有诵读部分,能不能说说都安排了些什么呢?可以打开书本看一看,交流:(古诗、成语或者是四字词语、名人语录等)3.可以关注一下小标题,有这样几个方面:(板书:诵读与积累1357、诵读与欣赏26、诵读与感悟4) 二、复习 *诵读与积累(词语) 过渡:我们首先来看诵读与积累,为我们同学储备了各种类型的词语,让我们温故知新。 出示1(练习一) 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雪雪上加霜风卷残云神清气爽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 2.诵读着这些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哪里的风光?(点击图片)3.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图片吗? 4.上新课的时候我们同学发挥小组力量,创造了多词并用,语句通顺的小短文,你还记得吗? 5.齐读,巩固,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些描写北国风光的词语。 出示2(练习三)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1.指名读 2.这12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 3.那你掌握了吗?能不能灵活运用呢? 出示填空:孙悟空(),而获得()的美誉。 孙悟空在护送唐僧(),一路上()。

孙悟空本领通天,他能(),();他会(),()。一双(),(),他(),使得()。 4.齐读 出示3(练习五) 水滴石穿一心一意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深思熟虑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鉴往知来莫衷一是迷途知返恍如隔世 1.谁愿意读读这组词。 2.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大部分都和跟什么有关? 3.是呀,你看: 出示:()()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要坚持不懈; ()()形容时光易流逝,学习要抓紧,不能浪费时间; 在学习中要养成()的好习惯;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那是(); 大家在讨论问题达不成一致的意见可以用()来形容。 4.齐读 出示4(练习七) 学而不厌苦心孤诣闻过则喜见贤思齐有教无类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 1.默读这12个词语。 2.想一想这组成语描述了孔子的?(教育教学的思想精髓。) 3.你从中明白了那些精髓呢? 出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 4.还记得论语中记载的孔子语录吗? 5.齐读孔子语录 6.你还能补充几句吗? 过渡:当我们诵读着这些四字词语、成语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宝库被一下子打开了,那就让我再来考一考大家。

四年级语文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乡下人家》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陈醉云多次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家园、装点生活的美好品质。本文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饱含着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与赞美。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怀,带给他们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学生通过朗读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进而运用语言。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课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场面,他们司空见惯,觉得平凡无奇,可能不能深入体味文中的意境。因此,在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在学生领悟文章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提升,使学生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画面。【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鸡冠花、归巢、率领”等词语。 2、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语言,摘录积累好词佳句,感受乡下人家风景的独 特迷人,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情景体验导入 1、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你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 这首歌叫《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唱的是乡间田野生活,我相信听完这首歌大家一定很有感触,都会回想起自己淳朴的老家风光,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一下他的乡下生活呢?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这首乡间小曲,一起去欣赏陈醉云先生描述的乡下风光,开始我们和他的乡间之旅 (出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生字词情况、写字教学( 出示课件) 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檐 2、多音字、形近字 jiē结瓜结巴jié结束结尾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生态系统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生态系统》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传统的学科体系侧重讲述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其中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新教材编写框架突出了人与生物圈,教材的知识体系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即突出人类活动的内容,突出生物圈,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因此新教材把“生物和生物圈”编排在第一单元,说明它在教材中的位置非常重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

最新整理 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3、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给课文分局部,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跟老师一起学 1、同学们,假如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兴盛……)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方志敏烈士就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 2、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3、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进行重点指导。 无济于事装饰蹂躏屈辱生吞活剥恶魔 所济能事刻不容缓国弊民穷解体瘟疫愚昧 可憎明媚凄凉震撼人心无愧 (1)读准字音: 无济于事生吞活剥可憎 (2)记住字形:

“躏”:形声字;上下结构,通“蔺” “憎”:上下结构,形近字有:增、赠 “溃”:左右结构,形近字有:馈、聩 (3)理解词义: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4、再读课文,整体感受,并考虑: 《可爱的中国》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记叙了:1935年,作者倒霉被俘,在狱中受尽折磨,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表达了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要改变凄凉实际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5、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段:开篇点题,我们的祖国母亲是可爱的。 第二段:讲述母亲的哭诉,我们的内疚。 第三段:号召人们起来,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第四段:公开课教案>文章高潮:描述祖国现在和未来的景象,表达自身对祖国明天的美好希望。 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无比的信心。 6、作者为何会对祖国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7、我们初读了《可爱的中国》这篇课文,文中的哪一局部内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1)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小朋友,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身用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摧残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的句式表达了自身对同胞们不知团结、不知救国于危难之中的愤慨,排比句式使语气更强烈,把作者的情感流露无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读激情 教师配乐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