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说明书

说明书

说明书
说明书

博兴县园林绿化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一、概况

博兴县园林绿化区位于博兴县新城区,北面为博兴县行政中心,南面为居住小区,规划面积约为25.3公顷。

二、设计目标与原则

1、设计目标

根据园林绿化区所特有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条件,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活动需求的生态型、开放型综合公园,同时既能体现博兴县地方文化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成为博兴县的重要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3、规划设计原则

(1)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原则。综合协调文化、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要尊重博兴的历史文化传统;强化生态环境质量;充分考虑现状及经济因素。

(2)“以人为本”、“功能为先”原则。充分考虑市民游憩活动需求与环境感受,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建构独具地方特色的多元化现代广场空间环境。

(3)环境相融性原则。中心广场的构成充分考虑所在地域的建设环境,并结合周边城市的城市更新与改造,使之相互融合,浑为一体。

(4)可实施性原则。充分考虑园林绿化区的用地条件、建设基础,在满足适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设施配置和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实施可能、可行性。

三、设计理念

1.自然生态型公园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深入人心,21世纪将是一个注重生态环境的世纪。本绿化区用“山、水、风、林”等自然要素创造出不同的环境,通过地形处理、大型水景与绿化环境的精心塑造,创造一个自然生态型公园,使之更加能成为“城市之肺”,发挥其更全面综合作用。

2.现代休闲型公园

休闲性是现代公园的一大特征。公园强调以人为本,最大的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休憩需求。本园林绿化区设置了供游人交往和休闲的各类广场、大草坪、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植物园等各种形式的休憩场所,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的游客的需求。

3.体现地方文化和时代特征

4.以山水为主的艺术处理手法

四、功能布局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及其特点的环境要素,广场设计充分考虑增强广场的标志性景观作用,满足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的市民在广场进行集会、交往休闲、游憩等不同活动空间需求,突出中心广场空间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强调自然与人工相融合的形态肌理,突出“文化休闲广场”、“生态广场”特色。

中心广场地处城市南北、东西两条主轴线的交汇处,因此广场也以南北、东西方向作为广场的景观主、次轴线,组织广场空间序列。在南北主轴线上分别设一圆一方、一动一静两个主广场,取意古代“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智圆行方”等哲学思想,突显人文的天时、地利、人和观念。另外,整个南北轴线上一方面通过组织一系列水景,通过水体、绿化等软质环境塑造生态广场景观,另方面以时间为线索展示六安市的悠久历史和现代文明。

整个广场大致可分以下六大功能区——城雕广场区、草坪景观区、中心音乐喷泉广场区、绿荫休闲广场区、皋陶纪念广场区、北入口广场区。

(1)城雕广场区

广场主入口位于广场南面,梅山中路与球拍东西路交叉口上,设一城雕广场、入口景观大道。广场前面设一花坛,中间为大型现代风格的城市标志性雕塑,今后可具体委托雕塑设计单位专门设计,但城雕构思应与广场的规划设计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智圆行方"、"天时、地利、人和"的立意相协调,体现六安市人民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和"顶天立地"的豪迈气魄。广场中间设置两个入口大门构架、花坛、水池、涌泉等,形成广场入口标志。

(2)草坪景观区

位于入口景观大道两侧,以景观主轴线中轴对称,以中心喷泉广场为中心,形成放射性休闲步道及大小不一的六个以草坪、花卉、灌木为主景区,保证了中心喷泉广场视线的通透,满足市民的休憩与赏景活动,比如晒太阳、放风筝等。

(3)中心音乐喷泉广场区

位于南北、东西两条主轴线的交点,以圆形为母题,是整个中心广场的主体空间。由集会广场、露天舞台、弧形大水池、跌泉、花坛等组成,具有集会、演出、游憩等多种功能。

中心喷泉广场以大面积硬质铺地为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可以满足市民集会、晨煅、休憩等多种功能的要求。广场中间为一直径50米的圆形下沉广场,四周设12根景观性图腾柱,上刻浮雕,反映六安的历史文化。下沉广场北面为一露天舞台,进行表演、集会时作主席台之用。弧形大水池为跌落式,中间设音乐喷泉、跌泉,作为中心广场的背景。另外广场南面设两个弧形休息廊架,形成围合广场空间。

(4)绿荫休闲广场区

在中心喷泉广场与皋陶纪念广场中间设绿化休闲广场,作为其两者的过度。广场内植行列式整齐树林、绿树成荫,树底下置休息坐凳、花坛,地面基本上是硬质铺砌,是市民安静休息、锻炼的良好场所。

(5)皋陶纪念广场区。

位于绿化休闲广场区北侧,以方形为广场平面构成元素,以六安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广场。皋陶纪念广场与中心喷泉广场形成一方一圆、一静一动的关系。皋陶广场北面设有两栋服务性建筑,如茶座、咖啡厅、文化活动室、休息廊架等,满足市民休闲文化需求,让游客

了解六安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光荣传统。广场中间设有一方形广场,以古代九宫格为原形,中间设皋陶雕像一个,让游客在此缅怀皋陶的丰功伟绩。另外广场北侧通过密林、小径、休息亭架、微坡地形的处理,形成安静休憩场所。

(6)北入口广场区

在广场北端,财保大厦南侧,作为广场的次要出入口。通过北侧行列式密林形成广场背景,广场北面设有一弧形题碑,介绍广场建设情况。

五、交通组织

广场以人行交通为主,但考虑到今后建设、管理及紧急情况(如救护、消防)时需要车行交通,因此本广场围绕中心喷泉广场与皋陶广场形成必要时车行线路,其余为人行交通。为了保证入口区、中心喷泉广场区的良好景观,本广场的停车场设于广场中间,沿球拍东、西路边,其中小汽车停车场1200平方米,30个车位,自行车停车场1300平方米。另外,本广场还考虑无障碍设计,在主要广场道路高差处均设计残疾车坡道,并辅助配有栏杆,广场辅地特设盲航,除此之外,历史文化墙等有文字记载的内容均有盲文翻译,满足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1.主园路

2.次园路

3.游步道

4.

六、竖向设计

整个基地地形相对比较平坦,为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地势。南端地平标高45.70,北端地平标高43.00,高差2.70米。本中心广场设计在充分结合原有基地地形的基础上,满足景观塑造要求,形成从中心音乐喷泉广场(46.10)——绿荫休闲广场(45.00)——皋陶纪念广场(44.50)——北入口广场(43.50)地平标高逐渐降低的地形。另外在皋陶纪念广场北侧塑造微坡地形,坡顶设计标高47.00,从而丰富广场的地形变化。各个广场地面的设计坡度为0.5%~1%。

七、绿化设计

八、细部设计

环境细部的处理对环境品质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广场内铺地根据各种不同空间性质要求,选择不同图案、变化多样。小品与雕塑既有自然浪漫,又有严谨理性,以强化与环境气氛相协调的空间主题。

(2)中心喷泉广场北面的弧形水池中间设置灯光音乐喷泉、跌泉,成为广场的背景,增强了人们驻足嬉水的兴致。下沉广场中间以六安市地图为图案,中间设旱喷泉,广场四周设置高杆灯,既围合了广场空间,又与广场喷泉相互映衬,形成“火树银花”的意境。

(3)下沉广场四周可设置图腾柱,柱上以六安历史为题材,设置浅浮雕。

(4)广场服务性建筑、休息亭架建筑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如钢网架结构、玻璃与石头的结合等。

(5)种植设计既要满足功能的要求,又考虑到空间组织的需要。休憩性的空间选用树形优美的高大乔木,交通用空间选用常绿树种,从而保持地面洁净。而密林则采用乔、灌、花卉、地被植物,共同营造一种生态植物群落,总体上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植物配置选用当地常见树种,并结合广场的功能分区要要求来安排。

八、广场周边地块规划设计意向

(1)现状保留建筑

除保留财保大楼(12层)、中国农行六安分行大楼(12层)以及中心广场东北角多栋宿舍楼(6~7层)外,其他建筑今后不做保留,拆除后再开发。

城建监察大队的管理大楼,将拆除,拟建六安市建委办公大楼;市妇幼保健院将拆除,兴建市妇幼活动中心;市中级人民法院地块将建新法院大楼;法院北侧兴建市儿童公园。

(2)用地性质

中心广场周边地块用地性质主要为公共设施用地,局部为居住用地,今后将形成六安市的重要要商业、办公、娱乐、休闲场所,并与中心广场一起成为六安市公共活动中心。

(3)城市空间

中心广场周边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局部根据城市空间要求点缀高层建筑。

广场北面为了和原有财保大楼、中国农行六安分行大楼相呼应,规划2栋12层商业、办公大楼,形成广场北面门户区。为了保证广场南面空间通透,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较远,并在纱厂巷、公园路口规划2栋分别为高层建筑(15和18层),形成南面门户区。

人民公园入口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5米,设置绿带,以加强中心广场和人民公园的联系,把公园绿化引到广场。

九、经济技术指标

1.用地平衡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