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1: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体系……………………………………4

第二部分城市实践案例 (11)

第三部分相关条件 (12)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体系

第二部分城市实践案例

说明:申报城市需提供四项实践案例,四项案例应分属于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别中选取其中一个方向即可。

第三部分相关条件

一、基本条件:已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二、重要参考条件:已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申报报告

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申报报告 东沟岭社区旧城改造项目 一、概述 东沟岭位于广西南宁市东北部的东沟岭新区范围内。 社区旧城改造项目东起快速环道、西到邕武路、南接规划中的衡阳路延长线,北到南梧公路,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 二、实施前的情况 东沟岭社区形成大约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文革”结束后,一些下放农村的居民陆续回城,由于没有房屋,位置偏僻、无人管理的城郊结合部东沟岭便成了他们的栖息地。1979年3月,为了加强对东沟岭地带的管理,兴宁区政府在此设立了东沟岭居委会(2001年下半年改设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东沟岭居委会成立初期,当时仅有50多户居民,居民绝大部分居住在自己搭盖的油毡房。1980年以后,居民迁入开始急骤增加。 人口状况。东沟岭社区住户人员来源比较复杂,有当地居民、下放回城户、市内工程搬迁户、“两劳”释放人员和占大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广西玉林、隆安、横县、马山、武鸣等十多个广西区内县市。据1999年人口普查统计,东沟岭社区内共有住户2702户,总人口10093人,其中流动人口1958户,

人口7922人,占总人口的78.5%,平均4个人中就有3人是流动人口,为南宁市流动人口比例最高、弱势群体人群最集中的区域。 居住状况。东沟岭社区房屋大部分是缺乏规划的违章建筑,搭盖物主主要为流动人口。据2001年的调查统计,社区内搭盖住所的2730多户中,持有本市户口的1044户,持有合法建筑手续的仅210余户,违章搭盖2500多宗,面积达19.5万平方米,搭盖物主要是油毡房和石棉瓦简易房。 设施状况。东沟岭为丘陵地带,区域内土地起伏不平。由于绝大部分的建筑物为违章搭盖,缺乏规划,区域内的道路、给水、排污、供电和通讯等设施严重匮乏,而且布设混乱。2001年底调查的资料表明,社区内6米以上宽度道路硬化率仅为2.3%,集中排污率不足2%;35%左右的住户没有使用自来水。区域配套设施匮乏,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本市最低。由于缺乏规划,公共设施极为匮乏,东沟岭防御灾害的能力极为脆弱,1983年到2001年间,共发生4次火灾,共烧毁了房屋366间;其中,1996年的火灾造成多人烧伤,3人丧生。 生活状况。社区内的人员就业技能水平较低,主要以收购废旧、作坊零星加工、贩卖禽畜等谋生。除了少数人生活有保障外,大多数居民生活在贫困之中,政府给予最低生活保障费有93户339人,位于全市社区之首。特殊的居住环境、复杂的人员来源和生存压力,特别是来自区内外的流动人口,多以血缘关系结群而

2001-2012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奖(2个) 江苏省太仓市山东省泰安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8个) 1、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建设项目 2、上海市浦东新区碧云国际社区建设管理项目 3、上海市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 4、重庆市园博园建设项目 5、重庆市渝中半岛步行与北部新区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 6、河北省邢台市七里河水环境治理暨健身绿道建设项目 7、山西省晋中市污水多用途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8、山西省侯马市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9、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煤矿棚户区搬迁改造爱民佳苑社区项目 10、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古城保护与建设项目 1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那吉镇小城镇建设项目 12、辽宁省沈阳市蒲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 13、吉林省通化市暖房子建设工程 14、江苏省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规划及实施项目 15、江苏省金坛市宜居工程建设项目 16、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生态宜居工程建设项目 17、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小城镇建设项目 18、浙江省杭州市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 19、浙江省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处理优化管理项目 20、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 21、浙江省桐庐县县城滨江区块综合改造项目 22、安徽省芜湖市老港区环境综合整治暨滨江公园建设项目 23、安徽省宣城市梅溪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4、安徽省潜山县燕窝村村庄环境整治工程 25、福建省福州市城区内河综合整治工程 26、福建省龙岩市莲花山栈道项目 27、山东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 28、山东省青岛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29、山东省日照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 30、山东省荣成市乡村环境清洁行动工程 31、河南省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项目 32、湖南省株洲市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项目 33、广西省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改造城区风貌提升人居环境建设项目 34、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城乡物业管理全覆盖及社区建设项目 35、云南省昆明市城市再生水利用项目 36、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市容环卫标准化管理项目 37、青海省西宁市大南山绿色屏障建设工程 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建设项目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

附件3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申报材料编制导则第一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2) 第二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编制导则 (15)

第一部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主题1:住房条件改善 一、住房改善 1.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供应结构合理。 2.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保障性住房基本满足中低收入家庭需要,建成区内基本 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3.住房保障机构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配租、配售制度完善,住房保 障管理和服务规范有序。 4.房地产市场有序、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体系健全, 住宅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5.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得到有效启动。 6.商品房空置量处于合理的区间。 7.住宅建设广泛采用无障碍、节能设计,注重养老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 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8.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9.房地产交易、产权管理程序合理、服务规范。 10.市场规则比较健全。 11.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 二、住宅科技 1.编制完成住宅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和开发关键技术,促进住宅产业化的 发展。 2.积极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引导住宅规划设计质量的提高和新技术、新材料的 应用。

3.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及其它先进的结构建造技术,增进居住功能。 4.积极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促进住宅整体技术的进步。 5.注重住宅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6.在住宅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工业化成套技术方面有杰出贡献。 7.在住宅部品生产、运行和流通体制方面,努力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改善部品质量。 8.提高住宅全装修比例。 主题2:社区建设 1.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经过整治后实 施了专业化物业管理。 2.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健康有益。15分钟社区便捷生活圈实现全覆盖。 3.重视开展社区的公益活动。社区社会稳定,治安情况良好,各类矛盾得到有 效的协调和化解。 4.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5.重视失业或下岗人员的就业安排,社区里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及其 子女得到有效的接济。 6.鼓励居民、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公共事务,社区居委会定期公开居务、 财务、事务。 7.探索社区自治,重视社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主题3:供水安全保障 1.全面实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重视城市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水质报告制度。 3.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保证城市用水的有效供给;用水普及率高于全国平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环境管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居住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哈尔滨道外区人居环境改善

目录 前言 (3) 一、道外区规划与建设背景 (3) 二、道外区规划建设的整体理念 (5) 三、道外区显著的规划实施效果 (6) 1、通过老工业基地改造,推动城市功能更新 (6) 2、通过住房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7) 3、通过绿化和公共空间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9) 4、通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9) 5、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10) 四、道外区规划建设经验和影响 (11) 附表1 道外区“十五”期间城市规划与建设所影响的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一览表 (12) 附表2 道外区“十五”期间搬迁工业企业一览表 (13) 附表3 道外区“十五”期间改造危棚房一览表 (13) 附表4 道外区“十五”期间危棚房改造情况对比 (14) 附表5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居住小区统计表 (15) 附表6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建设各类绿地一览表 (16) 附表7 道外区“十五”期间绿化建设情况对比 (20) 附表8 道外区“十五”期间新增停车场一览表 (21) 附表9 道外区“十五”期间道路统计一览表 (22) 附表10 道外区“十五”期间人居环境改善情况对比表 (23) 附录道外区规划建设成果案例 (24)

前言 哈尔滨市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北方城市,道外区是哈尔滨市历史悠久的老城区之一,地处哈尔滨市的中北部,其范围北起松花江南岸,南至大方里以南坎下;西起景阳街,东至振江街,总面积为4.17平方公里。2006年总人口137400人,人口密度32950人/平方公里。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复杂,道外区已不适应城市整体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为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针对道外区的更新改造进行了一系列实施工作。 一、道外区规划与建设背景 新世纪开始,党和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方针政策。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文明城市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目标,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主线,着力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道外区进入全面更新改造的建设之中。道外区是是居住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在1999年以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一直很缓慢,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城市职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很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说明

附件2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体系 (2) A、居住环境 (2) B、生态环境 (10) C、社会和谐 (13) D、公共安全 (16) E、经济发展 (18) F、资源节约 (19) 第二部分:城市实践案例编制导则 (25)

第一部分:基本指标体系 以下说明详细介绍了指标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等,各申报单位在填报时,需详细注明各指标的计算过程和参考数据。 A、居住环境 A1住房与社区 1.常住人口住房保障(定性指标) 指标解释:指城市制定完善的常住人口住房保障政策且已贯彻实施。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2.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新开工(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量占目标任务量的百分比。到2020年前,连续三年目标任务完成率≥100%。 指标计算方法: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率=实际新开工(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量(户)/计划新开工(筹集)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户)×100%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3.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定性指标) 指标解释:指建成区内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造中综合推进建筑节能改造、新建与改造助老设施、提升小区和住宅配套基础设施等工作。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4.住宅街区化(定性指标) 指标解释:指城市建成区新建住宅小区的街区规模适度,没有超大型封闭式小区。旧城改造中结合路网加密逐步推广住宅的街区化规划建设,并实现有效的物业管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5.社区便捷生活服务圈建设 指标解释:指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在15分钟步行距离内形成便捷的生活服务圈。 数据来源:民政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A2市政基础设施 1.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城区公共用水人口占城区人口的百分比。公共用水人口指使用城市自来水厂通过管网供水的人口数。公共供水普及率≥95%。 指标计算方法: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城区公共用水人口(万人)/城区人口(万人)+城区暂住人口(万人)×100%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2.城市供水水质(定性指标) 指标解释:指由卫生防疫部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检测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数据来源:城市卫生防疫部门 3.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指标解释:指城市公共供水漏损水量占城市公共供水总量的百分比。供水漏损率符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公共供水漏损水量是指城市公共供水总量与注册用户用水量之差。 指标计算方法: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区公共供水漏损水量/城区公共供水总量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2012-10-28 10:14:44)转载▼ 标签:杂谈分类:新闻作品分析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得新闻消息与通讯一等奖的作品《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较为典型的站在全局高度寻找新闻点,记者报道其所在之省的部分县、区科技创新难以开展是因为政府财政拨款远远不够。诚然这种现象无独有偶,全国很多的县乡都有,记者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在一起且这一问题先前鲜有人关注,其新闻价值也就自然升值了。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过:“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记者在报道中强调: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即使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更多的情况是,科研人员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紧接着记者就指出研究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 在这个较为明显的对比中,读者很自然的就认识到县区财政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不必记者多说。报道末段,记者指出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最后一句话语,有一种留白的一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有关部门的反省,将报道力度进一步增强。很好的贯彻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精神。 原文: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近日公布的2010年河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情况显示,全省有28个县(市、区)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零,41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不超过50万元。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透露,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该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面对记者提问,另一个县的科技局某负责同志回答得更为干脆。“研发经费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高邑县主管科技的副县长徐志峰说,该县一年财政研发投入虽仅200万元,但效益可观。近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部分瓷砖生产企业效益不佳,但高邑县恒力陶瓷有限公司瓷砖烧制车间还是开足马力生产。“县科技局帮我们进行轨道窑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一条生产线一天就能节煤50吨。”该公司总经理陈云中告诉记者,新技术让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建筑陶瓷产业是高邑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项新技术很快就将在全县推广。 “200万元不仅仅用于新技术推广。”徐志峰介绍,去年该县还建立了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基地,免费为企业提供服务。“原来产品检测要到山东等地,不仅费用高还要耽误四五天时间,现在一上午就能在本地完成检测。”200万元研发经费还让高邑县建成国家级建陶生产力促进中心、石家庄市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产业实现了升级。 统计显示,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科技投入的作用有其滞后性,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往往会把钱投到出政绩更快的地方。”某县主要领导透露,“急功近利”思想让一些地方的科技经费有名无实,即使有预算,也难以保证科技经费足额拨付。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昨日出炉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昨日出炉,获奖作品共295件,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48件,二等奖90件,三等奖153件。而此前争议性较高的辽宁日报以“本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落选。 去年底,辽宁日报发文呼吁高校老师不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此文刊发不久,很快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支持者附和者有之,批判者有之。 而在今年6月,这篇充满争议的文章参评中国新闻奖,出现在网络公示名单中。不过,在昨日揭晓的中国新闻奖名单中,这一文章悄然消失。 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全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 ——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老师们,我们是满怀敬畏地在写这封信。 大学老师这个岗位太光荣、太特殊了。大学是教化人的地方,我们的情感底色、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因为大学的涵养。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特殊的职业身份,老师不再普通,也

不能普通。你们不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更不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两个小时讲授的内容,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大学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你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我们要的是教书育人。 一想到将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笔端滞重、内心复杂。 这个策划,缘起网友的一则留言。今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10月21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300多个微故事。一位叫Kiko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 多么重大而现实的提问! 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附件2: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主题1:住房条件改善 一、住房改善 1.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供应结构合理。 2.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基本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 棚户区、旧住宅区得到有效改善和整治。 3.住房保障机构健全,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配租、配售制度完善,住房保 障管理和服务规范有序。 4.房地产市场有序、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体系健全, 住宅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 5.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得到有效启动。 6.商品房空置量处于合理的区间。 7.住宅建设广泛采用无障碍、节能设计,注重养老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 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8.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管理科学规范。 9.房地产交易、产权登记程序合理、服务规范。 10.市场规则比较健全。 二、住宅科技 1.编制完成住宅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和开发关键技术,促进住宅产业化的 发展。 2.积极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引导住宅规划设计质量的提高和新技术、新材料的 应用。 3.推广应用先进的结构建造技术,增进居住功能。 4.积极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促进住宅整体技术的进步。

5.注重住宅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6.在住宅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工业化成套技术方面有杰出贡献。 7.在住宅部品生产、运行和流通体制方面,努力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 改善部品质量。 主题2:社区建设 1.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管理,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经过整治后实施了 物业管理。 2.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健康有益。 3.社区居民团结互助、文明居住,重视开展社区的公益活动。 4.社区社会稳定,治安情况良好,各类矛盾得到有效的协调和化解。 5.重视失业或下岗人员的就业安排,社区里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及其 子女得到有效的接济。 6.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妇女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及管理的程度较 高。 7.社区有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正式程序,并得到认真实施。 8.重视社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主题3:供水安全保障 1.全面实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2.重视城市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水质报告制度。 3.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保证城市用水的有效供给;用水普及率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公共供水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重视城市供水管网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达到《城市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 92-2002)要求。 5.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有效促进水的节约 和优化配置。

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作品评析 2013年10月25日,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6件(含8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9件。 中国新闻奖作为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它的评奖标准以及评选结果,集中体现了国家主流价值观、文化观,充分反映了广电新闻战线的精神风貌,也突出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广电新闻采写编的新观念、新选题、新角度、新技能,不仅对今后新闻作品的创作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也成为媒体和记者衡量新闻价值的指挥棒。 1、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由杭州文广集团刊播的《最美司机吴斌》,这是一则连续报道,由三篇报道组成。可以说这组连续报道是突发性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媒体主动引领社会舆论的责任与担当。报道准确、迅速的判断和把握了新闻事件潜在的价值,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电视的特性,用画面、声音,用真实、真诚、真情来吸引人、感动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篇作品。 这一组连续报道中,第一篇作品《76秒 8个动作司机吴斌临危保护24名乘客》播出于2012年6月1日18点。5月29日吴斌驾驶大巴在无锡返回杭州的途中被对向车道飞来的铁块击中腹部。事发后,他立即被送往无锡解放军101医院救治。期间,杭州长运集团考虑到吴斌还在抢救,暂时未向媒体通报消息。直到6月1日凌晨,吴斌去世,杭州长运才将他的事迹以及76秒视频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第二篇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民众的《全城挥泪送别“平民英雄”吴斌》,全城送别,这是一座城市“向善”的特殊表达。报道使用极少的解说词,用声音和画面这些鲜活的、极具感染力的形式,展现了全城送别英雄的场景。它突破了传统英雄片的说教形式。这篇报道不是报纸的、广播的,它只属于电视这种独特的传播形式。第三篇《全城“送别”爱心背后的价值观》是一则评论。平民吴斌成英雄,全城自发送英雄,这是事物的两个侧面。它印证了杭州人的爱心,也印证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精神文明也在同步成长。

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实施方案

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申报联合国人居环 境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努力建设国内宜居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下简称“两申”),按照区委、区政府“四创两申”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和谐社会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全民参与的原则,以普及生态和谐的人居理念为基础,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完善为抓手,以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为支撑,全面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环境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标准,在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成功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最终成功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两申”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我局高度重视,成立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领导工作小组,,由我局***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各室、科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工作措施 我局“两申”工作要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围绕工作重点,结合全区开展的“四创两申工作”内容,落实好如下具体工作。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整合我局宣传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宣传栏、门户信息公开网、“法律六进”活动、基层司法所的法制宣传活动等平台,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广泛宣传“两申”活动,真正做到“两申”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认真总结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和先进经验,引导、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两申”活动中来。 (二)切实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工作。把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机制和手段,坚持以服务为主兼顾管理的工作思路,在体制创新、权益保障、政策激励、素质提升、组织融合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着眼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强化拓展权益保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工资发放,保障身体健康安全。近年,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

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之

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之 中广网02月16日09:35 专题《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 主持:李宏高级编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会秘书长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讴歌先进典型唱响时代强音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第20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一等奖的作品——《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安徽人民广播电台黄美娟、张立旺、黄铮的创作谈,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陈昌凤的点评文章——《厚积薄发唱响的时代强音》。 第20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总共有参评作品21件,设一个一等奖。新闻专题历来优秀节目集中、竞争格外激烈。但此次评选评委们一致地把一等奖投给了安徽电台创作的《小岗村的好书记——沈浩》。这是一个宣传重大典型的优秀广播专题。 首先、记者采访深入,跟踪采访主人公许多年,并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的音响,如沈浩本人生前的谈话、沈浩老母亲在沈浩再次去小岗村挂职的叮嘱、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的音响等。所以安徽电台能够在沈浩突然去逝、接到宣传报道任务后,早于电视和平面媒体推出深度报道,且广播特点突出,音响丰富。第二、细节真实感人,给人印象深刻。比如:小岗村农民为沈浩三次按红手印。这个细节形象地证明了沈浩这个典型的先进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第三、此节目是安徽电台创办农村广播5年业绩的集中彰显。这种长期的积累不仅反映在该节目的创作上,也表现其播出形态上。该节目不仅在安徽电台播出,还在全国19家省(市)农村广播中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当然这个节目也还有令人遗憾之处。比如:整体的节目形态还比较老旧,节目构思和内容输出上还没有突破用音响说明文字的框架,没有能够真正做到用音响表达。语言还有“高大全”的痕迹,播音语调也不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材料 湖北省宜昌市滨江公园生态保护及绿化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申报的陈述内容 一、项目开始前的情形 以现在相比(时间跨度2000年——2009年)规模小(公园占地面小)、管理缺位(树木、照明设施等遭到破坏)、功能不全(缺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环境污染(下水道、垃圾等)、安全隐患(时发刑事案件) 二、项目确定和实施过程 ●确定重点 一是延伸——沿江向下延伸,形色绿色长廊 二是提升——提升档次,点亮工程、整治工程、美化工程 三是打造——和谐氛围,注入休闲娱乐文化理念 ●目标和策略的形成 ——国家领导对宜昌建设的要求(各级领导对滨江公园的重要批示和期望) ——宜昌创建工作的要求(找局里要创国家园林城市的资料) ——城市品牌建设的需要 ●资源动员

一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近10年财政投资情况 二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多元化、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是延伸段,泰江集团对公园建设情况。 三是其它方式投入情况。市民参与建设管理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 ——高起点规划,为建设现代化园林提供科学蓝图。提供滨江公园历史规划情况 ——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铺绿叠翠的人居环境 1、以路铺成休闲通道。提供园中道路建设改造成提升的情况。 2、以园开辟娱乐场地。提供亮、阁、广场、小憩园等方面建设保护情况。 3、以绿美化园区环境。近几年种树、花、草情况,生物多样性特点。 4、以亮衬托城市夜景。灯的布局特点, 5、以塑展示城市文化。屈原、抗战纪念等 6、以净体现人本理念。污水处理工程情况,净化环境情况。 ——高效能管理,形成规划建设管理统一体系 管理机制、管理队伍、管理办法、管理制度、管理重点、管理项目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一等奖(文字评论)

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等奖(文字评论) 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 4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针对一些媒体在芦山灾区拍到的汶川地震后重建房墙体开裂、脱皮等情况的照片,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和求证。专业人士表示,对有些校舍墙体的开裂、脱落要科学认识,主体结构受损才能算危房。芦山县初级中学部分建筑物的墙体受破坏在预期之内,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另据中国教育报4月22日报道,在芦山地震发生时,该县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有效保障了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汶川地震中的校舍坍塌事故可谓教训惨痛,后续的诸多声音为中国的国家形象抹上了厚厚的阴影,校舍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灾难报道中的一个敏感话题。相比较而言,芦山地震中“在汶川地震后修建的校舍无一垮塌”值得肯定。它传递了一个暖人的警示信号:安全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和结果,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生命寄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在灾难面前,给生命一个安全的承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中国政府于2009年实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的校舍安全排查工作,对校舍安全做出了明确的防震级别和安全指数要求,以期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这次芦山地震中,新建校舍承受住了七级地震的摇晃,它托起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更是一种新的希望。 学校是孕育理想和希望的地方,保障校舍安全,关乎民族的未来。在校舍安全问题上,如何强调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地震频繁的日本、智利、美国等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校舍安全的民生保障立法进程,学校被列入了紧急避难场所的建设范畴,校舍的安全标准因此更为“苛刻”。 1933年,美国长滩发生6.3级大地震,众多校舍被毁,加州政府随即通过“菲尔德法案”,详细规定了建筑设计标准、监管机构、审查程序、惩罚措施等内容。在智利,为了推行更高标准的建筑抗震规定,政府出台了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所有校舍都能够“按抗9级地震设计”。日本早在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后就着手制定校舍安全政策,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对不具备抗御7级地震的校舍进行加固,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日本政府迅速启动了面向45万所公立中小学的“五年补强计划”。 这些国家的防震思路非常清晰,学校是所有灾难的第一避难所,无论地震有多严峻,孩子们的校舍不能倒。一旦发生灾难,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

人居环境奖

城市照明节能减排 一、城市照明集中监控系统一、二期工程 (一)集中监控系统实施背景 1.概况 城市路灯和景观灯集中监控系统是集中并融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构成的计算机集成系统。这一系统在国内很多城市照明管理工作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对于提高城市照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节约电能、保证照明质量、缩短故障发现时间和维护周期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集中监控系统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矛盾和问题 照明亮化分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两部分,景观照明部分,由于楼体亮化由各楼体单位自主建设及维护,集中监控站点的安装存在一定阻力,并且相关设备的维护经费无法落实,需要政府协调解决。 (二)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 1.集中监控系统的实施部门 集中监控系统由宿迁市城管局路灯(照明)处负责实施,通过公开招标,由南京理工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建设。 2.集中监控系统实施的主要过程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路灯照明集中监控系统一期工程于2010年11月建成,

二期工程于2011年9月建成并开始运行,控制市区所有道路、公园、广场、园岛、桥梁约4万盏路灯和38栋单体楼亮化。2010年11月份建设完成并试运行的集中监控一期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后,我们于2011年初开始准备二期工程建设。首先对全市路灯亮化控制点进行排查,整理集中监控站点等相关资料,确定建设方案,3月17日向市财政提出专项资金申请,并向市政府提出政府采购计划申请,6月份获得批准后开始准备相关招标事宜,8月8日开标由南京理工中标,为了配合园博会的顺利举办,中标单位安装人员拿出合理安装方案,加班加点,最终于9月底江苏省第七届园博会在宿迁召开之前顺利完成建设。 3.资金来源与资金保障 集中监控系统建设及后期维护资金为政府财政专项资金。 (三)集中监控系统所取得的效果 1.集中监控系统实施前后的变化 和以往的电脑时控钟控制路灯开关相比,集中监控系统通过光敏控制亮化开关,傍晚当室外光线暗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开灯,凌晨当室外光线亮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关灯,每天根据天气、光线等因素时时调整,开关灯时间更准确,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由于各条道路路灯实行了集中监控,监控中心的电脑上能够随时检测到每条道路路灯的电压、电流情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评选主题及内容 主题1:住房条件改善 一、住房改善 住房供应体系完善,供应结构合理。 住房保证体系健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差不多满足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棚户区、旧住宅区得到有效改善和整治。 住房保证机构健全,保证性住房申请、审核、配租、配售制度完善,住房保证治理和服务规范有序。 房地产市场有序、交易规则健全,增量市场、存量市场、租赁市场体系健全,住宅供求总量差不多平稳、结构差不多合理、价格差不多稳固。 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得到有效启动。 商品房空置量处于合理的区间。 住宅建设广泛采纳无障碍、节能设计,注重养老设施建设,有效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房屋产权、产籍档案治理科学规范。 房地产交易、产权登记程序合理、服务规范。 市场规则比较健全。 二、住宅科技 编制完成住宅产业进展规划,主动引进和开发关键技术,促进住宅产业化的进展。 主动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引导住宅规划设计质量的提升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推广应用先进的结构建筑技术,增进居住功能。 主动推广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促进住宅整体技术的进步。 注重住宅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突破。 在住宅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工业化成套技术方面有杰出奉献。

在住宅部品生产、运行和流通体制方面,努力实现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改善部品质量。 主题2:社区建设 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治理,大多数的旧住宅小区通过整治后实施了物业治理。 社区内生活、文化、卫生、教育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 社区居民团结互助、文明居住,重视开展社区的公益活动。 社区社会稳固,治安情形良好,各类矛盾得到有效的和谐和化解。 重视失业或下岗人员的就业安排,社区里没有工作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及其子女得到有效的接济。 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爱护,妇女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及治理的程度较高。 社区有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正式程序,并得到认真实施。 重视社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主题3:供水安全保证 全面实施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重视都市水源地爱护,建立水源地水质报告制度。 加大都市供水设施建设,保证都市用水的有效供给;用水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共供水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视都市供水管网的技术改造,有效降低都市供水管网漏失率,达到《都市供水管网漏损操纵及评定标准》(CJJ 92-2002)要求。 完善都市各类用水的区不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有效促进水的节约和优化配置。 提升都市供水水质安全保证率,近三年内无重大供水安全事故。 供水服务质量全面达到《城镇供水服务》(CJ/T 316-2009)标准要求。 提升都市供水可连续进展能力,打算使用水资源,供水管网有打算实施更新,供水设施、管网做到定期爱护。 开展打算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主动创建“节水型都市”,并已被命名。

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格式版)

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报告 ——河南省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二〇一四年三月四日

前言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辖3县(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2市(禹州市、长葛市)4区(魏都区、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市区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8万人。悠久的历史文化,使许昌享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称,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在许昌境内通过,为许昌的现代化发展增添了后劲。 近年来,许昌市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活动,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日趋完善,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不断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我市积极探索“管理靠队伍、长效靠机制、提升靠技术”的城市管理综合发展之路,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城市管理工作中,2010年4月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立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围绕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的理念,秉承为民服务宗旨,积极转变作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许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分为网络平台建设、软硬件集成建设、基础部件普查与数据库建设等。按照国家住建部部颁标准规定建设了8个核心应用子系统,高效整合了公安、规划、国土、园林绿化、邮政、电力、移动、联通等部门的资源,建立了7个数据库,系统于2010年6月1日正式运行。 2011年实施一期拓展工程,开发了私搭乱建管理子系统、城市部件动态管理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视频案件管理子系统等应用子系统,实现私搭乱建专项管理、移动视频采集等功能,有效遏制了私搭乱建的势头。2012年实施二期工程,开发了全民城管服务系统、实景三维影像系统、视频资源整合应用平台、采集员动态监控子系统、语音通信集成工程、动力环境监控工程等应用系统,将覆盖范围拓展至环城公路以内和许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共计170平方公里范围。2013年实施二期扩展工程,将对机房内的重要服务器实行双机备份,确保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建设视频监控配套设备,实现对重点部位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控。 (二)项目目的和意义 城市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经济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xx新闻奖获奖作品的xx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 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 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xx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