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章 货币供给

第八章 货币供给

第八章 货币供给
第八章 货币供给

第八章货币供给

一、填空题

1、从货币供给机制过程看,中央银行供给,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2、基础货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组成。

3、各国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主要依据是___ ___ 。

4、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存款以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叫做

5、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主要依据是___ ___。

6、基础货币是存款准备金和____ _______的总和。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争论的政策意义是。

8、中央银行供给的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9、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创造的存款。

10、一国货币是由银行体系提供的,中央银行提,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11、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与基础货币之比。

12、当前通胀压力加大时,中央银行会将存款准备金比率 __。

二、单项选择题

1、货币供给量也是内生变量,这是因为它的大小由()

A、个人行为左右

B、经营单位行为左右

C、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左右

D、各经济主体共同决定

2、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难说

3、当银行恐慌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时,可能导致()。

A、通货比率上升

B、货币乘数变大

C、货币供应增加

D、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4、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是( )。

A、盈利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都不是

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漏损率越低,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7、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现金漏损率为3%,超额准备金率为2%,则100亿元的原始存款在商业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总额为()亿元

A、1000

B、900

C、 500

D、400

8、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下降,货币乘数m2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9、基础货币为1000亿元,根据简单货币乘数模型,如果法定准备率由10%降低

到9%,则货币供应量()

A、增加11111.11亿元

B、增加1111.11亿元

C、减少100亿元

D、减少10亿元

三、名词解释

1、超额准备金;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4、基础货币;

5、货币乘数;

6、货币供应量;

7、内生货币(见2)

四、简答题

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中央银行是如何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3、简述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五、计算题

1、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2%,存款扩张倍数有何变化?

2、假定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3%,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2%,流通中现金比率为30%,活期存款中有60%转化为定期存款;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5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10000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

(1)货币乘数;

(2)货币供给量。

3、假设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为12000亿元,公众持有现金为8000亿元。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9%,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5%,现金漏损率为8%,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为0.2,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4%。

试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供给量M1分别是多少?

(2)如果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均提高1%,则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M1分别有何变化?

4、假定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为10%,并且在整个银行体系没有任何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有一家银行的客户提走了1000元的支票存款,试用T形账户写出前三家银行的存款收缩情况,并计算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收缩总额。

六、论述题

1、试论述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

2、试论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是如何分别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3、试论述货币供给机制中政府财政赤字弥补的三种方式是如何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4、论述货币供给产生的过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货币供给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给 三、名词解释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独立于货币需求,由中央银行意志、货币政策决定或由经济过程之外的因素决定,从而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 6、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由货币创造者创造货币开始到货币持有者持有货币为止时的货币量,是货币流通的静态概念即货币存量。 四、简答题 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答:(1)中央银行通过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影响货币乘数;(2)商业银行受市场利率、再贴现率、预期存款流失等方面的影响,来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货币乘数;(3)公众通过影响现金漏损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来影响货币乘数。 2、简述中央银行是如何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答:(1)控制基础货币的供给。表面上看,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然而这种控制是相对的,因为中央银行控制流通中现金部分的能力并不强,最终受制于社会各经济主体的现金需求,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则更体现了中央银行控制的相对性,即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决策。 (2)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r d和r t:它们对货币乘数都有影响,并且与货币乘数呈反向变化关系。通常,中央银行对其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但因存款准备率变动对经济的震荡影响较大,故中央银行对这一工具的运用比较谨慎。而且,商业银行往往会通过调整超额准备率来抵消或增强其约束力。 3、简述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答:大多数国家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科学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变化情况,摸清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脉搏,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2)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3)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政策在不同货币层次中的传递机制,弄清货币政策通过不同货币层次影响经济的方式和程度,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4)有助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分析市场动向和经济变化趋势,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以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答:(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2)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国债,则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相应减少100万元,也就是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万元。这将直接减少基础货币的数量,即基础货币减少100万元。 五、计算题 1、已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提现率为10%,超额准备金率为8%,试计算存款扩张倍数。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2%,存款扩张倍数有何变化?解:

曹龙骐《金融学》课后习题第8章 货币供给

第8章货币供给 本章思考题 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答:(1)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 在纸币流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 (2)信用创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 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还有其现实可能性,这就是信用创造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兴起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是如何形成的和怎么运行的等问题开始明朗化,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法加以控制等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 (3)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过程 ①萌芽期。信用创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②成长期。货币供给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 a.早期影响最大的是米德和丁百根两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将实证研究方法引进货币供给理论。 b.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二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 c.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卡甘于1965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近一百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 d.货币供给理论经过以上学者的发展,尽管存在一些不同观点,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由强力货币(亦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货币供给模型,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答:(1)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亦称强力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MS=mB(MS为货币供给量,m 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这就是货币供给理论的一般模型。 (2)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它是指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3)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指银行系统通过对一定量的基础货币运用之后,所创造的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3.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 答:银行自身具有创造资金来源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并简化如下表: 根据资金平衡表原理,有如下公式:A1+A2+A3+A4=L1+L2+L3+L4+L5 (1)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加。在资金运用不增加的情况下,以上A1、A2、A3、A4各项的增加,都是在信贷资金来源一方的各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并不影响资金来源总量的变化。

08第八章参考答案

第八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 一、简答题 1.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证券市场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的变化可以在证券市场中反映出来。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表现为当一国宏观经济趋好时,表明一国经济发展态势好,整体上微观企业盈利,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盈利,个股表现好。反之,当一国宏观经济不好时,企业盈利困难,上市企业业绩不佳,个股表现也不会好。影响宏观经济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失业率,国际收支。 1.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即是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反映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程度的动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常按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变化来计算。一般来说,一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较多,表明一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发展具有活力,同时说明微观企业总体的产品销售情况良好,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居民购买力增长,企业利润增长或趋好,此时证券市场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或趋好,股东回报率高,证券市场繁荣,股票价格上涨,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在一个经济情况良好的环境下,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也不可能都增长。 2.经济运行周期 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实证均表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总是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表现在许多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周期性波动上,如国民生产总值(GNP)、消费总量 3.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指数的持续上涨,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通货膨胀率高低影响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或未来盈利能力。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对国民经济不会造成损害,反而反映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但通货膨胀率过高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企业成本上升,经济形势恶化。由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价格增长较快,资金需求大,通货膨胀率高,货币贬值,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利润下降,投资风险加大,投资者从资本市场卖出证券,抽离资金,从而引发证券价格下跌。 4.利率 利率既是一个经济指标,又是一个经济调节工具。利率表现为企业的筹资成本,利率下降,企业筹资容易,利润预期增长,证券价格上升;反之利率上升,企业筹资成本高,利润预期下降,证券价格下跌。利率可以作为一国的经济调节工具,国民经济过于低迷时,国家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法刺激经济增长,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引导企业盈利,最终使证券市场的股票价格上升。反之,如果国民经济过于高涨,或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大,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利率促使资金回笼,提高企业的筹资成本,减少企业的投资,进而减少市场需求,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导致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下降。 与利率相关的还有一个指标则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货币供给规模的一个工具。当宏观经济过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导致经济紧缩,从而引发证券价格下降。 5.汇率 从资金层面上讲,本币升值,外资流入,资本市场中资金充足,股票价格上升;反之,本币贬值,外资流出,资本市场资金不足,股票价格下跌。从微观企业来讲,本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利润下降,股票价格下降;本币贬值,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利润增长,股票价格上升。

货币供给习题

第十章货币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3、货币供给量是一个()。 A、动态的流量概念 B、动态的存量概念 C、静态的流量概念 D、静态的存量概念 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 B、M1 C、M2 D、M3 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 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 B、e<0 C、e=0 D、不确定 9、如果原始存款为20万,派生存款为60万,则K为()。 A、2 B、3 C、4 D、5 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 B、6万 C、13万 D、6万 11、如果K=4,r=10%,则C为()。 A、10% B、15% C、20% D、25% 12、内生变量是指()。 A、由经济因素决定 B、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C、由政策因素决定 D、由人为因素决定性 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5、法定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货币第七章

第七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央银行是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2.世界上产生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3.年,将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 4.一般认为中央银行有三项主要职能,它们是、和 ,其中是中央银行最基本职能。 5.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和三项。 6.中央银行在业务经营中,与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经营原则。它不以 为经营目标,而是以为目标,也就是以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业安全为出发点。 7.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 和其它业务。 8.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是指货币发行要有一定的、或 作保证,使得货币发行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 9.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 10.外汇储备属于中央银行的业务。 二、判断题 1.中央银行从性质上看与其他商业银行无本质区别。 2.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最基本、最重要标准,中央银行首先应是政府的银行。 3.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时要坚持财政发行,防止经济发行。 4.货币发行与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都属于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5.中央银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管理部门,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吸收法定存 款准备金。 6.当金融市场资金过剩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进有价证券,实现减少货币供给的 目的。 7.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是已经到期的票据。 8.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 9.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 10.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三、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 A.早于B.晚于C.同时D.不确定 2.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业务对象的是()。 A.政府B.城市商业银行 C.居民D.国有商业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给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分层次划分货币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大小。 2、货币的分层次划分中,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接受狭义货币为 M1 ,它主要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主要为 M2 。 3、通货比率与货币乘数呈_负相关关系,如果人们希望更多的持有现金,货币乘数会降低 4、银行实际保留的准备金总是大于法定准备金,超出的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 5、设货币为通货+活期存款,则存款货币乘数和货币乘数相比,较大的一个是货币乘数 6、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倍数,是用于说明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倍数关系。 7、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三个,它们分别是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 8、货币供给量是实际由央行、商业银行及公众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9、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它由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 10、在我国,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四条: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购买和外汇占款。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会引起基础货币发生何种变动 B A .增加 B .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2、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率呈 B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关系不确定 3、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D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 4、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 C 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 C、商业银行 D、都不是

5、下列银行中, D 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中国人民银行 B、浦东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6、其它条件不变,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7、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B 。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 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 8、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A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9、其它条件不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10、下列 D 不属于M1? A、通货 B、企业活期存款 C、支票存款 D、大额定期存款 11、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B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第三部分简答题 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规模的因素?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引起成倍的派生存款的过程。一家银行获得原始存款后发放贷款将使另一家银行获得存款,而另一家银行也因此可以发放贷款,从而使第三家银行也获得存款,通过整个银行体系的连锁反应,一笔原始存款将创造出成倍的派生存款。原始存款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现金漏损率影响着派生规模,分别与其成正比和反比。 2、什么是基础货币?它对货币供给量有什么重要影响 基础货币指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

第九章金融学货币供给习题与解答

第九章货币供给习题 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 1、原始存款 2、超额准备金 3、基础货币 4、货币乘数 5、M1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 1.货币供应量一般是指() A.流通中的现金量B.流通中的存款量 C.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和D.流通中的现金量与存款量之差 2.货币供给的根本来源是() A.银行贷款B.财政支出C.企业收入D.个人收入 3.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 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 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 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 4.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此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的振荡 5.如果实际货币需求增加而名义货币供给不变,则货币和物价的变化是()A.货币升值,物价下降B.货币升值,物价上涨 C.货币贬值,物价下降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 A.上升 B.下降C.不变D.不确定 7.基础货币是由( )提供的 A.投资基金 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 D.财政部 8.派生存款是由()创造的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证券公司D.投资公司 9.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财政借款 10.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比率D.财政性存款比率 三、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1、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则基础货币增加。 2、当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买卖外汇时,常导致基础货币的变动。 3、一般地说,央行降低再贴现利率,则货币供应量一定扩张。 4、若中央银行在市场购买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5、基础货币中具有乘数效应的部分主要是现金。 6、货币乘数取决于四个因素的变动,即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以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

第七章 练习及答案(给学生)(1)

第七章货币供给与需求 一、选择题 1.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C、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2.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手段主要包括()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降低存贷款利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3.原始存款与基础货币的关系,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二者的范围相同,即基础货币=原始存款 B、原始存款的范围大于基础货币,即基础货币<原始存款 C、基础货币的范围大于原始存款,即基础货币>原始存款 4.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B、广义的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5.超额存款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6.如果原始存款为20万元,派生存款为60万元,则存款扩张倍数为() A、2 B、3 C、4 D、5 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因素限制。 A、法定存款准备率 B、现金漏损率 C、超额存款准备率 D、存款准备金 8.基础货币包括() A、公众手持现金 B、存款货币 C、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

9.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负相关都可能 D、不相关 10.凯恩斯把用于财富储存的资产分为() A、股票 B、债券 C、货币 D、黄金 11.()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 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 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 12.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非银行金融机构 C、商业银行 D、社会公众 13.下列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 A、超额存款准备率 B、通货比率 C、定期存款比率 D、储蓄存款比率 14.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中国人民银行 B、浦东发展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国进出口银行 1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 16.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 17.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之和,称为() A、狭义货币 B、广义货币 C、基础货币 D、存款货币 18.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比率的主要因素有() A、市场利率 B、融资成本及难易程度 C、收入和财富的变动

最新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

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

第八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答案)

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供给 2、流动性 3、派生存款 4、原始存款 5、派生存款信用扩张 6、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 7、垄断发行原则货币发行要有可靠的信用作为保证要具有一定弹性 8、物价水平 9、货币乘数 10、货币需求 11、费雪 12、货币均衡 13、基础货币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是非判断题 五、名词解释 1.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2.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当局能够有效的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3.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有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围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4.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到的、能引起准备金相应增加的存款。 5.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6.又称强力货币,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7.是指中央银行创造(或减少)一单位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扩张(或收缩)的倍数。 8.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9.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数量。 10.是指从某一时期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都能顺利、正常的进行。 六、简答题 1.答:(1)解 r=10000/50000*100%=20% 存款货币通胀倍数=1/r=1/20%=5 存款总量=50000*5=250000 (2)超额准备金=10000-50000*10%=5000 (3)没有变化,存款扩张倍数=1/(r+e)=1/(10%+10%)=5

货币供给——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D 5.B 6.B 7.C 8.C 9.C 10.A 11.A 12.B 13.C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BC 3.ADE 4.BC 5.ABCDE 6.AB 7.ABCD 8.AC 9.ABCD 10.ABDE (三)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2.货币供给量:它是指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作用下所供应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s=m?Mb。按照流动性的强弱可将货币供给量分为不同的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 狭义货币量,和M2广义货币量。 3.部分准备金制度:它是指银行对于吸收的存款,不保留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而只保留其中一定百分比以应付可户提现,其余部分则通过贷款等资产业务运用出去的准备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在全额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必须保持百分之百的现金准备,这就排斥了商业银行利用所吸收的存款去发放存款的可能性。只有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才有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因此,部分准备金制度是商业银行创造或削弱存款货币的首要条件。 4.转帐结算制度又称非现金结算制度:它是指货币结算双方,通过银行把款项从付款人账户划转到收款人账户而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非现金结算制度是相对于现金结算制度而言的。现金结算制度是指直接的现金收付,银行每笔贷款都必须付现,企业债权债务的结清在银行体系外通过现金收付进行,这就否定了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5.原始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6.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它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用转帐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7.存款准备金是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这二者都是归商业银行持有中央银行的负债,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总负债中的一部分。商业银行持有的这部分中央银行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则是所拥有的一笔资产。这笔商业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所持有的资产可分为两部分:(1)其中一部分是商业银行遵照法律规定不能用以放款盈利的数额,叫法定准备金;(2)另一部分是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尚未使用的部分,叫超额准备金。 8.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对货币供给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外汇、黄金占款规模。基础货币具有四个属性:(1)可控性,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具有一定的控制力;(2)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3)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4)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社会公众。 9.存款乘数:它是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或存款乘数。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扩张的这一原理,也称为存款乘数原理。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K=D/△R=1/r,通过对派生存款倍数的修正,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1)存款准备金;(2)法定存款准备率;(3)超额存款准备率;(4)现金漏损率;(5)定期存款准备率。其具体影响表述为:K=D/△R=1/(r+c+e+rt?t)。 10.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它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

第七章宏观选择题

第七章选择题 1、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2、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3、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4、中央银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会使货币供给量()。A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 难以确定。 5、在下述()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A 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 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 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 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6、货币需求()时,对于给定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利率将下降得() A 越富有弹性,越多 B 越平坦,越多 C 越陡峭,越少 D 越缺乏弹性,越多 7、当法定准备金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3000元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元 A 20000; B 80000 C 15000; D 60000 8、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9. 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提高再贴现率 D.降低再贴现率 10.再贴现率是()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所收取的贷款利率 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所收取的利率 11. 如果银行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和企业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08货币供给与货币市场均衡

第八讲、货币供给与货币市场均衡 第一节、货币供给机制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基本原理 银行系统运作涉及三个角色:公众(Public)、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与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整个货币量M等于现金加上存款: M = CU+D 现金储蓄率(c urrency deposit ratio:c)表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c=CU/D 现金储蓄率反应货币内部结构,它是通过公众选择行为来确定的。 商业银行是一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银行放贷的最大限度。 r = RE / D, 0 < r <1。 最后一个角色是中央银行,基本职能是保持本国币值和价格稳定。 现代经济通过银行系统创造出货币。如果经济中存在银行认为有利可图的贷款项目,初始增加的900万元存贷款款最终会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创造出相当于一个以900万为首项、公比为0.9的几何级数,

即900万元存贷款所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是这一级数的总和:900(0.90)+ 900(0.9)+ 900(0.92)+ … + 900(0.9n) 公比m为0.9,n趋向于无穷大时,m 的n次方趋于零,即m n n→∞= 0。于是,S=a/(1-m) = 900/(1-0.9) = 9000。也就是说,900万元贷款可能创造的总货币供给增加量为9000万元。 银行新增存款创造的存款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第一次贷款数额。二是数列的公比,公比数值越大,货币供给增加量越大。该公比与法定储备率的关系是:m = 1 – r。因而,法定储备率r越低,公比m数值越高,一笔存款带来的存款增加数量越大。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指现金加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储备:M b = CU + RE。 M = (c+1)M b/(c + r)。 M与 M b倍数关系(即(c+1)/(c+r))称为货币乘数(monetary base multiplier:mm)。 ——c、r都不一定是常数,而是由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以及体制因素内生的。

第八章 习题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即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2.摩擦性失业:磨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 4.周期性失业:也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由于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 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5.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 供求稳定状态(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时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6.自然就业率 7.潜在的GDP 8.奥肯定律 9.通货膨胀 10.通货紧缩 11.消费者价格指数 12.通货膨胀率 13.温和的通货膨胀 14.奔腾的通货膨胀 15.超级通货膨胀 16.平衡的通货膨胀 17.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18.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21.结构性通货膨胀 22.菲利普斯曲线 二、计算题 1.如货币供给增加8%,实际产出增长7%,货币流通速度加快3%,通货膨胀率为多少? 2.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l 985年为l11.5,1986年为114.5,试求: (1)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2)如果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3.已知:劳动力供给方程为:100+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200-8W/P。求解:(1)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 (2)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190-8W/P。问: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 三、简答题 1. 简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经济效应。 2.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哪些影响? 3.如何区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4.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金融学15货币供给(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货币供给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D 6、C 7、B 8、A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D 16、B 17、B 18、A19、B 20、A 21、B 22、C 23、A24、A25、C 26、A27、D 28、B 29、D 30、C 31、A32、D 33、D 34、A35、C 36、A37、A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 三、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指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供给量:指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的总额,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3、现金漏损率: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 4、货币乘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代表着每一 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5、基础货币:指流通中的通货和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和,也称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 6、存款货币:指在商业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 7、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决定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 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难以直接控制。 8、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 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由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定。 9、存款乘数:反映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系或准备金和活期存款之间的倍数关 系。 10、原始存款:指以现金的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或能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的存款 (如中央银行的支票存款)。

货币供给

【课题】第八章第二节货币供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货币供给和货币各层次的范围。 2、掌握货币供应量的创造过程。 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货币层次的划分。 2、基础货币的含义及产生。 3、货币乘数。 4、货币供应量的创造过程。 教学难点: 1、货币层次的划分。 2、货币供应量的创造过程。 教学途径: 1、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将我国的实际情况融入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前面的章节我们学习了货币需求的含义及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知道了货币需求是经济主体愿意并能够持有的货币总量。一般而言,当一国处于物价稳定、生产发展、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时,这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关系也必定处于均衡状态;如货币供给不足,客观的货币需求将得不到满足,整个经济必然处于萎缩或萧条状态、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因需求不足而受阻;而如果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货币需求量,则整个经济会处于过度膨胀状态、生产发展很快、各种投

资急剧增加、市场商品供应不足、物价上涨。可见要使经济平稳向前发展,货币供求保持相对均衡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们不仅要研究货币的需求量,同时也应研究货币的供给量。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货币供给的有关理论知识。 第二环节新授课(70分钟)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 第二节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5分钟) [讲解] 货币供给:是指银行体系通过信贷业务向非银行体系供应货币的过程。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15分钟) [讲解] 我国按货币的流动性,一般将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包括钞票和辅币 第二层次: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证券公司资金交易账户的余额,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第三层次:M2=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金融资产,称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我国将货币划分为几个层次。 [分组讨论] 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划分货币供给的层次有何意义? 三、基础货币(15分钟) 1、基础货币的含义和特征 [讲解] 基础货币:是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通常是指能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特征: ①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②它的流通性很强,持有者可以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

第9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创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A.75美元 B.375美元 C.575美元 D.750美元 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 B.M1 C.M2 D.M3 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 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 B.e<0 C.e=0 D.不确定 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A.2 B.3 C.4 D.5 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 B.13万 C.7万 D.6万 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 B.10% C.15% D.20% 12.内生变量是由()。 A.政策因素决定 B.经济因素决定 C.非经济因素决定 D.人为因素决定性 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 B.下降5% C.同增同减 D.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A.统存统贷 B.现金管理 C.工资基金管理 D.实贷实存 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 A.部分准备金 B.全额准备金 C.现金放款 D.法定准备率 E.现金漏损率 3.我国M1由()构成。

宏经第八章 课后习题

Chapter 8 复习题: 2.物价稳定,就业充分,长期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稳定。 为实现经济目标,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 4.公开市场中,美联储买进国债,使得现实中货币供给增加,而货币需求不变,因此货币市场中的均衡利率下降。 6.利率上升后,贷款消费利息增加而储蓄增多因此消费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增加因此投资减少,本币升值因此进口增多,净出口下降,而利率变化不会影响政府购买,综上总需求是减少的。 8.关键区别是前一种情况下货币政策起到拉动总需求的效果,而后一种情况是在总需求已经增加的情况下,为使其达到长期经济均衡而进一步拉动需求。 10.货币增长法则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长有一个不变的速度。 他认为货币增长率应与实际GDP的长期增长率保持同步即3.5%。 因为从1980年开始,之前存在的货币供给的变化与实际GDP和价格水平的变化之间的紧密关联已大大减弱。 12.抵押贷款就是贷款人向银行提供一定的抵押物品作为保证而因此取得的贷款。 1970年后最重要的变化是创造的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应用题: 2.物价稳定是经济目标中的一个,因此也是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而且稳定的物价有利于经济的良好运行。 高通货膨胀率不利于保持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4.稳定资产价格关系到人们对所持有财产的价格预期,因此对消费影响较大,因而是关系到总需求方面,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注重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宏观的。 我认为不会,因为价格的波动始终是受价值约束的,波动的原因是短期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应取决于市场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美联储不会纳入政策目标。 6.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后,银行间隔夜拆解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因此有利于银行准备金的增加,更多的准备金促进更多的贷款发放,因此现实中的货币供给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增加。 “倾倒货币”意味着借款成本的大大降低,银行可以获得大量的货币而为此付出很少的成本。 8.此举符合当时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和增加货币供给试图降低均衡实际利率,以此拉动需求,实现GDP的增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