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3.2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提炼】

1.熔化:物体从变成的过程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

3.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实例: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4.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实例: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凝固特点:。

5.熔点: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1)达到。(2)继续。

6.凝固点:时的温度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⑵继续。

7.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真题演练】

1..(2019荆门,1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2.(2019长春,1)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体D.凝华

3.(2019鸡西,3)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4.(2019襄阳,3)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 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5.(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

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

6.(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7.(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物质是冰

8.(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9.(2019威海,3)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

10.(2019苏州,4)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11.(2019海南,5)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12.(2019绍兴,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13.(2019北京,28)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14.(2019福建,27)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15.(2019呼和浩特,12)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

16.(2019桂林,23)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选填“碎冰块”“体积较大的冰块"。(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13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选“晶体”、“非晶体”。(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选填“乙”或者“丙”。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初中物理随堂达标真题训练

——3.2熔化和凝固参考答案

【知识点提炼】

1.熔化:物体从变成的过程叫熔化。

【答案】固态;液态;

2.凝固: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

【答案】液态;固态

3.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实例: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答案】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4.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

实例: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凝固特点:。

【答案】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橡胶、塑料;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5.熔点: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1)达到。(2)继续。

【答案】晶体熔化;熔点;吸热

6.凝固点:时的温度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⑵继续。

【答案】晶体凝固;凝固点;放热

7.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答案】相同

【真题演练】

1..(2019荆门,19)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答案】D

2.(2019长春,1)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液体D.凝华

【答案】B

3.(2019鸡西,3)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答案】A。

4.(2019襄阳,3)下列现象或过程中由于熔化而形成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秋天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 隆冬清晨植物叶片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答案】D

5.(2019株洲,6)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

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

【答案】D。

6.(2019年郴州,8)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答案】C。

7.(2019苏州,10)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答案】B 8.(2019自贡,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9.(2019威海,3)下列自然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暖春冰雪消融B.盛夏草上露珠

C.凉秋雾锁江南D.寒冬北国飞雪

【答案】A

10.(2019苏州,4)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答案】C

11.(2019海南,5)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

B. 升华和凝华

C. 汽化和液化

D. 液化和凝固

【答案】A

12.(2019绍兴,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答案】A

13.(2019北京,28)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答案】晶体;有熔点。

14.(2019福建,27)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答案】(1)46;(2)BC;48;大于;(3)c。

15.(2019呼和浩特,12)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

【答案】(1). 慢(2). 6 (3). 乙

16.(2019桂林,23)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

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选填“碎冰块”“体积较大的冰块"。(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13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选“晶体”、“非晶体”。(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选填“乙”或者“丙”。

【答案】(l)碎冰块:(2)不变,固体液体共存,晶体;(3)丙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________变化,物质就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物质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熔化,从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态的过程叫凝固. 3.固体分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________、________、都是晶体.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__,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 5.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凝固时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6.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 7.冰的熔点是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________℃. 8.晶体物质在熔点温度时的状态,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态,也可能是________. 9.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而使油污的缘故. 10.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理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是.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 12.夏天喝饮料加些冰块,是利用冰_________时_________而使饮料温度降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1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 信息二:.(多选)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 )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1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多选)15.萘的熔点是80.5℃,则当萘的温度处于80.5℃时,它() A.一定在熔化着 B.可能在凝固着 C.吸热就熔化 D.放热就凝固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的缘故 B.铸造车间里,铁水烧铸成机器底座是凝固现象 C.夏天卖海货的人,在泡膜箱子内放上冰,目的是为了让水结冰 D.“下雪不冷化雪冷”表明雪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17.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钨铜铝锡固态酒精固态氢 熔点/℃-39 3410 1080 660 232 -117 -259 A.在-265℃时,氢是固态B.可用铝锅炼铜 C.-50℃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D.选钨丝做灯丝 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D.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绝不会慢到5s跳一次;故A错误; B.中学生的身高一般是170cm左右,170cm=1.7m;绝不会达到165m;故B错误;C.中学生的质量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得重力G=mg=50kg×10N/kg=500N;故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500N符合实际;C正确; D.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厦门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路面受到人的压力 B. 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C. 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 D. 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A不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B不符合题意;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A. (M+m)g B. (M+2m)g C. Mg+f D. Mg+2f 【答案】 D 【解析】【分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 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 熔化 B. 凝固 C. 液化 D. 凝华 2.晶体达到熔点时() A. 必须继续吸热才能熔化 B. 只要保持熔点不变,就会一直熔化 C. 继续吸热可以使温度升高,熔化加快 D. 不一定继续吸热也可有少量熔化 3.在冷却食物时用0℃的冰比用0℃的水好,这是因为() A. 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 B. 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 C. 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 D. 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4.下列现象中,由熔化形成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5.海波在其熔点48℃时,所处的状态是()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态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研人员发明一种新型材料,它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 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 B. C. D. 7.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 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 4℃ B. 0℃ C. ?40℃ D. 略高于?40℃ 8.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 蜡、沥青、铁 B. 食盐、玻璃、沥青 C. 海波、铝、冰 D. 松香、塑料、蜡 9.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 蜡玻璃沥青 B. 蜡铝玻璃 C. 冰铁铝 D. 冰铁沥青 10.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研人员发明一种新型材料,它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 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映这种材料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11.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0℃ 12.小明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得到以下数据,从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 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时间/min01234567891011 温度/℃?4?3?2000012345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与物块相连,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5N竖直向上的拉力,物块没有被提起来.则 A.弹簧对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弹簧对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所以弹簧对物块的拉力没有产生作用效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用手对弹簧上端施加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手对弹簧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弹簧发生了形变,故B错误;物块对弹簧的拉力和手对弹簧的拉力的作用点分别作用在弹簧顶端和下端,即作用点不相同,故C错误;物块没有被提起来,是因为受到的合力为零,但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 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

初中物理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4.下列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6.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A.升高B.降低 C.不变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升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 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A.等于0℃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例:松香、玻璃、石蜡、沥青、橡胶 熔化特点:继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 (力学部分) A、知识提要: 一、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二、重力、功、液体压强、浮力、机械效率: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 1、 2、 3、 4、 四、液体压强的规律: 1、 2、 3、 4、

5、 五、阿基米德原理: 六、杠杆平衡条件: 表达式: 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八、牛顿第一定律: 九、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十、增大磨擦的方法: 减小磨擦的方法: 十一、质量 1、宇宙是由构成的,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物质是由构成的。 2、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质的,把一块铁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把它加热,质量,把它熔成铁水,质量,把它折弯,质量,把它切掉一小块,质量。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使用天平测质量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做到水平,归零,平衡;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按照的规则加砝码,当砝码不够用时再移动。在读游码示数时要以游码边所对的刻度为准。 4、天平不平衡时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调节时不平衡,则应通过调节使它平衡,如果是测量时不平衡,则应通过加减或移动使它平衡。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教材第10页) 十二、密度 1、水的密度是,物理意义:。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3、物质大多“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体积,密度。体积受温度影响较大,和较小。 4、水在时密度最大,以下时热缩冷胀,称之为水的反常膨胀。 十三、机械运动、速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3、时间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4、长度测量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6、物体的叫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7、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是一个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我们通常是以为参照物的,描述时往往省略不提。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坐标纸、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 [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 [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 [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 [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 [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 [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1.熔化和凝固(板书)

最新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飘渺 C.秋天,漏水晶莹 D.冬天,霜打枝头 2.下列现象中利用熔化吸热的是( ) A.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3.用手指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等 B.感觉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熔化时吸热 D.感到冰更冷,因为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4.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D. 5.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于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完以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时( )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6.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 A.露 B.雾 C.冰 D.霜 7.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凝华 B.熔化、液化 C.汽化、凝固 D.熔化、凝固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 一、力学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C 【解析】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 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为“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2.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时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着斜面向上)。 【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判断。 故答案为:D。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分析】(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4.某弹簧秤中的弹簧断掉了一小段,如果重新安装并调零以后继续使用,测量值与原来的测量值相比较() A. 测量值偏大 B. 测量值保持不变 C. 测量值偏小 D. 前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答案】C 【解析】【解答】弹簧变短后其劲度系数会增大,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的伸长变短,如果继续使用原来的刻度盘,必然会使测量值偏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同一只弹簧在变短了之后,它的劲度系数会增大,在同样拉力时其伸长量会变小,这样会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 5.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A. B. C. D.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力学 1.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D 【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1.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 (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2.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___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_.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3.该选哪一项? (1)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图4—10 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 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初中物理教案: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教案: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专题训练 1.天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应()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2.量筒: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测量者的视线应与凹面的____相平(填“顶部”、“底部”)。如图4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由图5可知,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固体的体积为____cm3。 3.弹簧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__________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如图6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N。 4.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_________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 (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7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 图7

(2 序号液体深度 (cm) 橡皮膜 方向 压强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 (mm) 1 水 3朝上18621428 23朝下18621428 33朝侧面18621428 46朝侧面17122958 59朝侧面15824284 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5.如图12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小球所作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小球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d 的平均速度有多大? 图12 6.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图18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图18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1.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2. 物态变化:物质各种间的变化. 3. 熔化:物质从态变成态. 4. 凝固:物质从态变成态. 5.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 . 6. 凝固点:液态晶体时的温度. 7. 特点:熔化过程热,温度;凝固过程热,温度 . 特点:熔化过程热,温度升高;凝固过程热,温度降低. 8.北国风光,冬天“千里冰封”、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水经历了( ) A.都是熔化 B.都是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 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10.冬天,北方的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降低菜窖内空气的温度 B.水凝固时要放热 C.水蒸发要吸热,可避免窖内的菜冻坏 D.用来洗菜 11.2011年春,一场罕见的大雪波及长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 其“元凶”主要是冻雨.冻雨是一种过冷雨滴,当雨滴与地面、地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过程中要热量.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活动中,小明选择的固体是冰块,采用如图(a)的实

验装置;小华选择的固体是海波,采用图(b)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写出两点) (2)在对冰块或海波加热的过程中要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冰块或海波,这样做是为了 . (3)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记录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 -5 -4 -3 -2 -1 0 0 1 2 3 4 度/℃ 海波的 25 33 41 46 48 48 48 48 51 57 63 温度/℃ 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时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在第6分钟时,海波的物态是 . 参考答案 1、固态、液态、气态. 2、状态 3、固液 4、液固 5、温度 6、吸不变放不变 7、吸放 8、解析:水是液态的,冰是固态的,冬天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春天冰雪化成水的过程是熔化.故选 D. 9、解析:冰块吸热温度从零下开始升温,零度时吸热熔化为水,而后吸热水温升高,只有B图象符合. 10、解析:北方的冬天温度很低,菜窖里放上水,水在温度降低结冰凝固时,会放出热量,这样菜窖内空 气的温度不会降得很低,保证菜不会被冻坏. 11、解析:雨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所以雨滴变成冰的过程,就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为凝固 过程,凝固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教案

3.2 熔化和凝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总结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2.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 3.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象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液态酒精、计时表、冰块、铁块、保险丝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还能举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吗?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联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推进新课 一、物态变化 活动体验: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doc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一份优秀的物理教案,往往能使学生更能有兴趣的听下去。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 2.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工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二支、海波、石蜡、水、火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走进生活,观察图片,思考物质有哪几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二、进行新课 观察滴水成冰与冰雪消融两张图片,思考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举例: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记录数据,绘制图象 (2)设计试验和进行试验 (3)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 搅拌器、温度计、火柴、秒表 (4)总结实验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例:海波、冰、石英、萘、食盐、明矾、

2017八年级物理力学作图题专题训练(答案)38288

2017年上期八年级物理力学作图专题 1、如图1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重12牛,用力的示意图作出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2、如图2所示,用20牛的力将重15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用力的示意图作出墙壁 所受的压力。 3、用50牛的水平向右的力F在P处推小车,在图3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力F。 4、一辆小车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o斜向右上方的15牛的拉力的作用,在图4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这个拉力。(作用点在A点) 5、重5牛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在图5中作出该球受力的示意图。 6、一物体重8牛,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6中画出该物体的受力图。 7、图7所示,一辆重为240牛的小车受到60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的作用点画在O点) 如下图所示,做出木块和小球受力示意图。 8、如图8所示,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 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9、如图9所示,重为500N的木箱静止在斜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箱所受的重力。 10、如图10所示物体受到100牛的重力,对斜面的压力为80牛,作出这两个力的图示。 11、如图11所示,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2、物体甲重40牛,物体乙重70牛,如图12所示,两物体都静止,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甲物体所受的力和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13、如图13所示,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14、粗细均匀重为3N的木棒靠在墙上如图14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5、如图15是广场上一只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请作出氢气球受力示意图。 16、如图16,车减速前进,画出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17、如图17所示,一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壁接触的铁球静止.作出铁球的受力示意图。 18、一个足球沿如图18所示的斜面向上滚,试在图中画出该足球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19、如图19所示,A物体放置在B物体上,A物体随着B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摩擦力f和B物体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其中G>f)。 20、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风洞实验,用来搜集分析有关数据。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20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请画出此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的图示。 21、作出图21中物体对各支持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2、请分别画出如图22所示下列各图中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