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pdf -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pdf -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pdf -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pdf - 华中师范大学

第30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30N o.4 1996年12月JOU RNAL O F CEN TRAL CH I NA NORM AL UN I V ER S IT Y(N at.Sci.)D ec.1996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3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武汉430070)

摘 要 利用历史文献探讨了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危害及其地理分布.认为中国早在

3000多年前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病之一;疟疾流行不仅是

促使商王盘庚迁殷的直接原因,也是当时长江流域落后于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该时期黄河中下

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是疟疾的主要流行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是恶性疟的潜在发生区,疟疾主

要在军队中有大的流行.

关键词 疟疾流行;疟疾分布;先秦两汉时期

中图分类号 R188.2;R2092

疟疾(m alaria)是一种由按蚊(A nop heles)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流行历史则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漫长.古希腊称之为“沼泽的热病”,中国早在距今3500~3000年的殷商时代也有了疟疾流行的记载[1~3].直到现在,全世界仍有20亿人处于疟疾的危害之中,每年报道的病例达1.1亿个,其中约100~200万人死于该病,成为发展中国家人们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规划中所包括的7种传染病中,疟疾位居第二[4,5].疟疾现在虽已不再对中国人民的健康构成主要危害,但依然是我国季风地区最广泛流行的传染病[6].

疟疾由按蚊携带的疟原虫(P las m od ium)引起,在全球380个按蚊种中,有50~60个可以携带致人疟疾的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P.f a lcip a rum)、间日疟原虫(P.v irax)、卵形疟原虫(P.ova le)、三日疟原虫(P.m a la riae);恶性疟原虫只能在19℃以上生存,其它3种疟原虫只能在16℃以上生存;所有疟原虫生存的温度最适值在22~30℃之间,湿度在50%~60%以上[4].这4种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在中国境内自古以来即有流行,其中恶性疟原虫引起恶性疟,称“瘴”;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间日疟,称“”;三日疟原虫引起三日疟,称“疒占”.疟疾的分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000年来“瘴”的分布范围有逐渐向南萎缩的趋势[7].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的早期,疟疾是当时人类的主要死因,其流行与分布状况是研究中国疟疾分布变迁的底图,弄清它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1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与危害

1.1疟疾的流行

1.1.1殷商时期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在安阳殷墟中,共发现15万余片甲骨,其中323片有卜病内容,已释读出疾病20多种.不过,这些疾病大多以人体部位命名,只有极少数能反

收稿日期:1996207208.作者:男,30岁,博士,副教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映疾病的症侯与病因,如疟、疥、蛊、龋、蛔、疫等[1,2].显然,这些已有专称的疾病应是当时的主要流行性疾病.也就是说,疟疾是殷商时代的主要流行性疾病之一.唯其如此,人们才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疟,秉枣”即以枣治疟的经验[1,2].流行性疾病在当时统称为“疫”,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关于“疫”的记载,其中相当部分应是疟疾的流行,因为当时人类卫生条件极差,遭受蚊虫叮咬是常有的事,感染疟疾的机会也非常多.

1.1.2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3000~2200年)中原地区人口密度增大,疟疾流行较殷商时期更趋频繁,不仅有关疟疾的记载多了起来,对疟疾的病症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于西周时期疟疾的流行,有两部反映其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做了概述:《周礼?疾医》说“四时皆有疠疾”,而“秋时有疟寒疾”,指出一年四季都有疾病流行,而疟疾主要流行于秋季;《礼记?月令》说孟秋“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病疟”,也指出疟疾主要在秋季流行[8].

至于春秋时期,《左传》载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十月,郑子驷“以疟疾赴于诸侯”,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夏,许悼公疟”,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冬十一月“齐侯疥()

遂疒占,期年不瘳”①,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春三月晋国”水潦方降,疾疟方起”[8].以上记载表

明,公元前6世纪中原地区疟疾从春三月到冬十一月流行,几乎全年都有流行.疟疾的长期反复流行,必然地要促使人们想尽千方百计地去征服它,到战国时代,人们找到了更多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成书于公元前3~4世纪的《山海经》并非医学著作,但它两次提到治疗疟疾的药物,其《东次四经?北号山》言有一种树“其状如杨[而]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中次六经?阳华山》载苦辛草“其状如楸,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该时期中原地区的疟疾仍主要流行于秋季,《吕氏春秋?孟秋纪》所言孟秋“行夏令,则多火灾,寒热不节,

民多疟疾”[9],与《礼记?月令》如出一辙.

1.1.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距今2200~1800年)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人们的地理视野扩大了,医学水平提高了,对疟疾性质的认识也进步了.《淮南子?时则训》在《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基础上对疾病与气侯的关系做了综述,重申了“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的观点[9].《释名》和《说文解字》两部文字著作则对疟疾的病证与名称的由来做了阐释,《释名》说:“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说文》说:

“疟,热寒休作,从疒从虐”,“,二日一发疟”,“疒占,(有)热疟”[10,11].该时期疟疾的广泛流行,也

为医家提供了用武之地,当时几乎所有的医学文献都有关于疟疾的记载,如1973年长沙马王

堆出土的简帛医书《五十二病方》

(成书于公元前168年以前)中记载了疟疾及其治疗的药物;张仲景(公元150~219年)《伤寒杂病论》已将常山(D ich roa f ebrif ug a )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2];《黄帝内经》更是全面总结了秦汉及其以前人们对疟疾的认识.《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②,它的问世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今本《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前者24卷,后者12卷,两者各81篇,但各篇主要阐释基本理论,极少论述具体疾病,只有《素问》专设了《疟论》、《剌疟论》两篇[9],不仅论述了疟疾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而且对疟疾的分类与治疗做了具体解释.如《疟论》指出疟有二日一发之疟,有多日一发之疟,有先寒后热之

0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①②马伯英认为成书于公元前239~前179年间的汉初,见文献[1];姜志平认为它产生于战国时期,后经秦汉医家综合整理而成,见文献[2].前种观点新出,后种观点通行.

《晏子春秋》亦载齐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见文献[9].

寒疟,有先热后寒之温疟,有热而不寒之瘅疟;《剌疟论》将疟分为足太阳疟、足少阳疟、足阳明疟、足太阴疟、足少阴疟、足厥阴疟、肺疟、心疟、肝疟、脾疟、肾疟、胃疟等12种.在先秦两汉时期所见诸多疾病中,没有哪一种能象疟疾一样受到医家如此的重视,也没有哪一种能象疟疾一样研究得如此精透,尽管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按蚊所带疟原虫是疟疾的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如果不是经常而广泛的疟疾流行为医家提供丰富而必要的实践机会,他们对疟疾的认识绝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因而完全可以肯定,疟疾是先秦两汉时期最主要的流行性传染病.

1.2疟疾的危害

在世界早期历史上,疟疾是人类死亡的大敌,它的猖獗,曾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1].在中国早期历史上,疟疾同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先秦两汉是汉字形成的时代,当时疟疾的危害可从“疟”字的结构与寓意中略见一斑.“疟”是疒虐的简写,“疒虐”是一个会意字,从疒从虐,而“虐”字从虍,象虎足抓人,本意为残暴[12],可见疟疾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释名》即谓疟为“酷虐”之疾,所以在古汉语中,“虐”可通假为“疟”.

1.2.1商周时期 疟疾的肆虐,在商周历史上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提.一件是盘庚迁殷之事.自商汤王灭夏桀后,商的都城曾经迁徙过多次,直到盘庚将都城从奄(山东曲阜)迁至殷(河南安阳)后才固定下来,因此,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关于迁徙的原因,传统观点认

为是黄河的泛滥,其实并非这样.《尚书?盘庚》[8]明言这次迁徙是“惟涉河以民迁”,如果是因

为黄河水灾迫使的迁徙,盘庚及其臣民为什么偏要涉过黄泛区向北迁而不向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江淮之间迁徙呢?!显然,这是解释不通的.实际上,疟疾猖獗才是盘庚弃奄迁殷的直接原因.《盘庚》说得很清楚,迁都之原因是“殷降大虐”,这里“殷”即勤,“虐”通“疟”,即经常性的大规模疟疾流行的痛苦是盘庚迁殷的根本原因.当时科学水平低下,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往往被认为是上天降下的惩罚,故《盘庚》下文接着又有“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先后丕降与罪疾”,“自上其罚汝”,“崇降不祥”数语,这些显然都是指疾病流行,丝毫没有牵扯到黄河泛滥上去.安阳较曲阜偏西2.5个以上经度,偏北0.5个以上纬度,气侯相对凉爽干燥,疟疾的危害应相对轻些,可以说,盘庚迁殷是明智的选择.尽管殷并非是一个没有疟疾流行的地方,但毕竟是轻多了,因此,终殷之世,并没有再发生迁都之事.还有一件是周武王之死.《尚书?金 》说周武王灭亡商国后的第二年“遘厉虐(疟)疾”而死[8],周武王可能是死于恶性疟疾,而且可能是先年征商过程中所感染.周武王作为最高奴隶主贵族,尚且不能逃脱疟疾的厄运,普通兵士和百姓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疟疾流行之严重也可想而知了.

1.2.2春秋战国时期 至于春秋战国时期,疟疾依然显得十分可怕,如郑子驷因国内发生疟疾跑到外国去躲避;许悼公患疟疾不治而死;齐景公由间日疟发展成慢性疟,诸侯国派人前去慰问;晋侯因为国内流行疟疾而拒绝蔡侯请求攻打楚国的要求[8].由于这些患者都是各诸侯国的国君,是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政治人物,因而疟疾的危害并非只是一人一身的健康,而是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象他们这样的人物尚且免不了疟疾的折磨,也就无怪乎人们将疟疾视为如虎般吃人的酷虐之疾了.

1.2.3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口迅速增加,疟疾流行的危害较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严重,所以受到《释名》、《说文解字》、《素问》、《伤寒杂病论》等众多文献的重视.然而,尽管该时期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对疟疾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疟疾依然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流行性疾病,直到三国时期,《列异传》中还有“疟神祠”的记载[13].由于疟疾的长期危害,该时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事实显得十分明了.在该时期的几次南拓过程中,征

194 第4期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战兵士都遭受了疟疾流行的沉重打击,如西汉中汉武帝时征伐闽越,《汉书?严助传》称“南方暑湿,近夏痹热,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二三”,东汉初征伐交趾,《后汉书?马援传》称“军史经瘴疫死者十四五”.

2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地理分布

2.1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2.1.1中原地区 中原地区是先秦两汉时期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该时期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前面提到的奄(曲阜)、齐(临淄)、北号山(山东半岛北部)在山东境内;殷(安阳)、许(许昌)、郑(新郑)在河南境内;周(西安)、阳华山(华山)在陕西境内;晋(新绛)在山西境内.另据《东观汉记》记载,东汉大将军景丹从洛阳护驾皇上到怀县(河南武陟)也得了疟疾[13].上述地方正是该时期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图1).实际上,《礼记》、《周礼》、《吕氏春秋》、《释名》、《说文解字》、《黄帝内经》等文献对疟疾的记载也都是以中原地区为写作背景的.

2.1.2中原以北地区 中原以北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这些地区由于气侯干寒,疟疾罕见流行,历史上基本为无疟区.先秦两汉时期只有内蒙古草原东端一次外源性疟疾流行

见诸记载,《东观汉记》云:“邓训迁护乌桓校尉,吏士尝大病疟,转易致数十人”[13].这是东汉北

部边防军中发生的一次疟疾流行,其疟原虫系中原地区的兵士携带而来.乌桓山在大兴安岭南端,乌桓校尉约在今内蒙古西辽河流域,已达44°N 附近,这大概是该时期疟疾流行的最北地区(图1)

.

图1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分布与人口密度图

2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

2.2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侯为疟原虫的发育和疟疾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土著人口十分稀少,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力,疟疾大多呈散发状态,只有局部不具免疫力的人口骤增时(如军队)才有大规模的流行.不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在该时期是恶性疟疾的潜在发生区,而且疟疾发生的时间长,因而疟疾对该区域人类的健康与社会的危害要远远大于间日疟和三日疟在黄河流域流行所造成的危害.正由于此,以致当时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社会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7].

2.2.1长江流域 关于先秦两汉时期长江流域疟疾的流行,《搜神记》载远古颛顼(传说中五帝之一)有三个儿子死后都成了传播疾病的疫鬼,其中一个居住在长江传播疟疾[14].传说可不必信,但长江流域很早就有疟疾流行却是确凿无疑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疟疾的记载;此外,《后汉书?五行志》所载湖北、湖南、贵州、江西、浙江、江苏发生的疫灾中都不排除是疟疾流行的可能[3].

2.2.2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较长江流域更为原始落后,土著人口中的疟疾流行不见记载,疟疾的流行主要发生在从北方而来的兵士中,且主要是被称为“瘴”的恶性疟疾.《汉书?严助传》称福建一带“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死者十二三”;《后汉书?南蛮传》称“南州温暑,加有瘴气,至死者十必四五”;《后汉书?马援传》称公元41~44年征伐交趾时“军史经瘴疫

死者十四五”.此外,《汉书?南粤传》载广东公元前181年发生的“暑湿大疫”[3]也很可能是恶

性疟疾的流行.

3结论

疟疾是人类早期历史上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中国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秦汉时期被视为酷虐之疾.先秦两汉时期疟疾的流行一方面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如促使商王盘庚将都城从山东曲阜迁到河南安阳,甚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南方地区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于北方地区;另一方面又剌激了医家对疟疾病因及其医治的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疟疾医学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两篇疟疾专论《疟论》和《刺疟论》就是完成于这一时期.

疟疾流行与气侯和人口密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先秦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气侯较现在温暖温润,可以满足各种疟原虫生存需要,加之人口稠密,疟疾易于传播,因而成为主要疟疾流行区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由于人口稀少,疟疾较少流行.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该时期疟疾流行分布的北界约在44°N 附近的西辽河流域

.参考文献

1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7;119~122;173;249;572

2 史兰华.中国传统医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2~23;44;65;50

3 宋正海.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559;545

4 Ph ili ppe H M artin,M yriam G .L efebvre .疟疾和气侯:疟疾潜在传播对气侯的敏感性.人类环境杂志,1995,24(4):200

5 谭见安.健康、环境、发展——当代医学地理的主题.地理学报,1994,49(专辑):713

6 聂树人.医学地理学概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15

7 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48(4):304~316

8 十三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161;393;740;1303;1506;1513;1569;135~140

3

94 第4期龚胜生: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疟疾地理研究

9 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59下;1356上;1361中;648上;1227下;914上~916下

10 [清]张玉书.康熙字典?疒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854;855;862

11 [汉]许 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155上

12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古籍书店,1983.335上

13 [宋]李 日方.太平御览?疾病部六?疟(卷743).北京:中华书局,1960.3296下

14 [晋]干 宝.搜神记(卷16).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427

A RESEARCH ON THE PREVAL ENCE AND D ISTR IBUT I ON

OF M ALAR I A IN CH INA FOR THE PER I OD

FROM PRE -QIN T O HAN

Gong Shengsheng

(D epartm ent of Geography ,Central Ch ina N o r m al U niversity ,W uhan 430070)

Abstract T h is paper researches the p revalence and distribu ti on of m alaria in Ch ina fo r the p eri od from p re 2Q in to H an (3500~1800a .B P ).M alaria w as one of the m ain ep idem ic diseases in the p eri od ,as early as in over 3000a .B P ,there w ere the h isto rical reco rds on m alaria p revalence in Ch ina .T he p ressu re of m alaria w as a di 2rect cau se of Pan Geng’s m oving the cap ital from Q ufu of Shandong to A nyang of H enan and a i m po rtan t cau se of the Yangtze R iver V alley’s falling beh ind the Yel 2low R iver V alley in soci o 2econom ic respect .T he p revalence of m alaria has clo se re 2lati on s w ith bo th cli m ate and den sity of pop u lati on ,the m iddle and low 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 iver of the den sest pop u lati on w ere then m ain p revalen t regi on of m alaria ,the p ern ici ou s m alaria m ain ly p revailed in troop s in the Yangtze R iver V al 2ley and its sou th .

Key words m alaria p revalence ;m alaria distribu ti on ;the p eri od from p re 2Q in to

H an (3500~1800a .B P )49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答案第二章单元测试答案知到APP.docx

中国鸟禽文化赏析答案第二章单元测试答案知到APP 问:1912年,()组建了中国国民党。 答:宋教仁 问:1912年,孙中山批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法案是在哪里制定并获得通过的? 答:南京 问: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 答:对 问: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宋教仁担任()。 答:法制局局长 问:1912年1月1日,宋教仁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 答:法制局局长 问:保护乘客的安全保护装置有( )。 答:BDE 问: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并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先驱者的词人是: 答:柳永 问:下面是一个复合式标题中,请问起到支撑主题、补充主题是() 新洲靠山

店发生重大车祸一轿车撞到19名小学生肇事司机乘机逃逸 答:肇事司机乘机逃逸 问:以下哪些属于潮州筝乐? 答:《思凡》《倒骑驴》《寒鸦戏水》《锦上添花》 问:轿厢安全钳动作时,装在安全钳拉杆上的电气开关应在安全钳动作之后使电动机停转。 答:× 问:标准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上身稍前侧,伸出左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简单地用言语致意、寒暄。() 答:错误 问: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活活烧死,这体现了创新的()。 答:艰巨性 问: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 答:发现科学问题的敏锐眼力 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策略 对学术权威怀疑的勇气 对问题求证到底的毅力 问:J型是什么性格类型: 答:判断型 问:Is Rose studying music? 答:√ 问:下列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正确的是: 答:20世纪之前,中国舞蹈以写意、抽象、表现型舞蹈为主,西方舞蹈以模仿派、再现型为主20世纪初至60年代,中国舞蹈以模仿生活的现实主义为主,西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中国古代地理知识

没地理就没历史: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纵览 2015-04-27历史百家争鸣 历史百家争鸣微信号:ihxory 历史百家争鸣-说一说过去那些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解秘,等待您的参与,点击标题 ,共同呐喊! 下方“历史百家争鸣”关注,欢迎加入QQ群:426649104 喜欢历史但地理太差,以至读过的历史都白读,只能记住雏形。怎么办?来读长河飞舟的这篇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雄文就够了。

说起古代的中华大地,经常会提及它的一个别称,九州。关于“九州”是哪九个州,历代划分有所不同。见于古籍的,《周礼》、《禹贡》、《吕氏春秋》、《尔雅》等就有多个版本。 这里我们不去细究九州的划分,但我们借用这个概念,将中国约略画成一个九宫格,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军事战略要地。 我先把这个九宫格画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解说。 关中山西河北 汉中中原山东 巴蜀荆楚江东 现在,建议大家手边准备一幅中国地形图,下面我们会具体来说说这九个地区的地形结构。其间会多次提到山脉、河流、城市,如果对照地图,看起来会更加有趣一些。 评价一个地方是不是战略要地,主要就是两大要素:其一,山;其二,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山川之险。

山的作用毋庸置疑,在飞机发明之前,高山几乎就等于不可逾越。那么在山脉之间的一些谷道,就成了连接两大区域间的唯一通道。历史上又经常在这些谷道上修筑一些易守难攻的关隘,就成了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 河流同样具有防御作用,但不如山脉那样明显。然而河流却同时具有另外两大功效:一,交通运输;二,农田灌溉。一个光险要而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域是缺乏战略价值的,因而山、水两要素,必不可少。 就这两条而论,中华大地上最为得天独厚的地方,莫过于秦国的故土——关中。 01:关中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中都是绝对的天下第一重地。这重地的中心,就是中国第一古都,长安。 长安周围,是渭河、泾河、洛河以及它们的支流所冲出来的一些平原,统称关中平原。周族人的老家,秦国的老家,都在这附近。因此这里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 这些河的许多支流,都从长安旁边流过,古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泾、渭、灞、浐、丰、镐、潦、潏),简直就是天然的护城河。秦与西汉年间,又不断在此地修建水渠,使得长安周边无论是交通还是防御,都极其发达。 这说的是关中的腹心之地。下面再向外延伸,说说关中的四面边界。 关中最扎实的边界,当属南边的秦岭。秦岭是相当险峻的一条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就有好几座,以奇绝壮美著称的华山也是秦岭的一支(不过海拔只有 1000米左右)。诸峰之中最重要的,是秦岭东段的崤山。我们还记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歼灭战,先轸导演的崤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到战国初期,秦国就在崤山北麓上修建起了一座天下名关——函谷关。

中国历史地理

地球气候变迁遗留的痕迹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中国北宋时期的沈括通过对延州(今陕西省北部)化石的观察,提出在当时气候条件不宜竹类生长的延州,可能在“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的观点。1686年,英国R·胡克根据波特兰角的海龟化石和巨大的菊石,认为该地过去气候曾经是比较温暖的。1840年,瑞典J·L·R·阿加西根据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堆积,第一次提出地球气候史上曾出现过冰期气候。20世纪初,德国A·彭克和E·布吕克纳著《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将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大冰期划分为4个冰期(后又划分成5个冰期)。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古气候进行了研究。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对历史气候作了大量研究,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年)一文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普遍注意。 编辑本段研究方法 气候记录 地球上仪器观测的气候记录,最长不过二、三百年。有两类资料可以把气候记录延长到没有仪器观测的年代:一类是历史资料,如考古发掘文物、历史文献等;另一类是各种天然气候记录,包括树木年轮、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地理因子变迁的痕迹等。这些天然气候记录有连续的,也有间断的,其适用的地理范围、研究的时期及在气候上的意义也都不相同。时期愈早,古气候记录愈少。 起源气候史地球起源以来的约46亿年中,气候曾发生过多次巨大变化。现在人们还无法了解地球早期的气候状况,只能通过某些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推测约20亿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前寒武纪以来,至少出现过多次全球性的大冰期。 一般认为,对地质时期温度的估计从中生代(距今2.3~0.67亿年)起才比较可靠。据H·弗洛恩估计,中生代时的年平均温度在两极附近为8~10℃,低纬度热带地区为25~30℃。新生代新生代(距今约6700万年以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中纬度温度缓慢地下降,而热带地区却无明显变化。它导致南极洲冬季降雪,山岳冰川逐渐增加,大洋底水温下降。大约在距今500万年以前,南极地区已出现冰盖。到250万年前,北半球冰岛等地区也开始出现山岳冰川,以后格陵兰等地的现代冰川又相继形成。于是,地球气候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大冰期,即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第四纪大冰期开始时间有很大争论,但多数人认为始于距今 200万年以前。第四纪气候是以大陆冰盖和中、高纬度山岳冰川为主要特征,统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在第四纪内,依据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出几次冰期和间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划分的冰期有所不同。 第四纪中以里斯冰期的冰川作用最为强烈,当时地球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的大陆面积为冰川覆盖(现在约为十分之一)。在亚洲,冰盖到达贝加尔湖附近。 冰期气温平均比现代低 8~10℃。间冰期气温比现代高,北极地区气温较现在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也较现在高5~6℃。冰期和间冰期温度的巨大变化,导致其他气候要素和自然地理因子的变化:①雨带分布的变化。冰期时,极地冰原面积扩大,极地反气旋增强,极地高压带向中、低纬度地区扩展,迫使行星极锋带移至中、低纬度地区,导致中、低纬度地区低气压活动频繁,雨量充沛,湖水面积扩大。例如,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中部、北美洲西部等,在冰期时均为湿润地区,但在间冰期时,上述地区的气候常很干燥。②雪线的升降。冰期时,全球山岳雪线普遍下降,大多数山岳雪线下降1000~1400米,热带地区雪线下降700~900米。③海平面的升降。冰期时,地球表面的水相当大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冰盖而留在陆地上,海平面因此降低。例如,玉木冰期时的海平面比现代低约 100米。在间冰期最暖时期的海平面,可能比现代高出15~30米,甚至更高。④生物群落的迁移。在冰期时,冰川扩张,气候带向低纬度地区移动。在间冰期时,冰川退缩,极地地区气温升高,气候带向高纬地区移动。与气候带相应,生物群落也随之南北迁移。例如:克里米亚(里斯冰期)的地层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鸟禽文化赏析-2018暑期学期]章节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中国鸟禽文化赏析-2018暑期学期]章节答案 [第一章测试] 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两足而()谓之禽 喙 尾 鳞 羽 答案:羽 1.【单选题】鸟纲通常被分为三个总目,它们分别是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 突胸总目 古鸟总目 今鸟总目 鸵鸟目 答案:突胸总目 2.【单选题】我们国家没有分布的鸟类有() 鸌形目 鵜形目 蜂鸟目 鷿鷈目 答案:蜂鸟目 3.【单选题】通常把鸟类分为8种生态类群,我们国家没有的生态类群是水禽和()走禽 涉禽 游禽 攀禽 答案:走禽

4.【单选题】鸬鹚、鹈鹕、鲣鸟等鵜形目鸟类的足属于() 半蹼足 蹼足 全蹼足 瓣蹼足 答案:全蹼足 5.【单选题】天鹅、鸳鸯等雁形目鸟类的足为() 瓣蹼足 半蹼足 蹼足 全蹼足 答案:蹼足 6.【单选题】丹顶鹤、小白鹭等岸边活动的鸟类的足为() 併趾足 对趾足 前趾足 涉足 答案:涉足 7.【单选题】鸡形目鸟类的足为() 前趾足 併趾足 掘足 对趾足 答案:掘足 8.【单选题】猫头鹰、老鹰等属于猛禽,它们的足为() 奇形足 常态足 瓣蹼足 攫足 答案:攫足 9.【单选题】几维鸟分布在() 澳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答案:澳洲 10.【单选题】黄鹂、画眉、麻雀、燕子等雀形目鸟类属于鸣禽,世界上的鸣禽数量占整个鸟类数量的() 10-20% 50%左右 60-70% 30-40% 答案:50%左右

[第二章测试] 1.【单选题】钩辀格磔是拟声于() 答案:鹧鸪 2.【单选题】鸻的正确发音() 答案:héng 3.【单选题】古人对鸡的解释是() 答案:这三种都是 4.【单选题】云中谁寄锦书来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其作者是() 答案:李清照 5.【单选题】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这首诗描述的是()答案:鹤 6.【单选题】鸳鸯在中国寓意着() 答案:美满姻缘 7.【单选题】通常发出布谷、布谷,两声一度叫声的杜鹃鸟是() 答案:大杜鹃 8.【单选题】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该诗借景抒情,流露出的是()答案:妹妹出嫁的心情 9.【单选题】鸥字的书写源自于() 答案:殹 10.【单选题】我国古代鸠杖的用意在于() 答案:孝敬老人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

中国历史地理(北大)资料整理

开宗明义 2011年2月21日 18:37 教材: 没有一本特别好的教材 重点推荐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 并不通俗 课件: Ftp ftp://urban:urban@162.105.149.18/教学专用/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 只有一次期末考试 38%优秀率一个名额都不会浪费,都是90分以上。 助教说,复习时不仅要看课件的文字部分,也要注意图! 历史时期的地理。 古人在这样的问题中渗透了多少谋略和智慧。 历史自然地理:重点研究江河湖泊和气候的变化——探讨自然变化的规律 历史人文地理: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文化聚落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的历史: 这个学科历史悠久 例:左冯翊,《汉书》:故秦内史。《禹贡》

近代,中国历史地理的创始人:张相文 八卦:光华新楼中间的四合院:顾颉刚30年代的故宅顾颉刚:每月拿出600大洋赞助禹贡学会,《禹贡》半 月刊 组织青年学者到西北(包括河套)考察。 华北沦陷后组织就解体。《禹贡》成为今天这门学科的 基础。 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人几乎都源自这个组织。 《中国历史地图集》。毛泽东个人倡议(不是国家意 志),谭其骧主编,历时二三十年,囊括当时最优秀的历史学家。 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止在静态的时空变化中,要与人类活动的足迹联系在一起。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际关系应该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论点又将历史地理推向现代发展阶段。 目前,全国属于这个领域的正式从业者,不到五十人。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呢? 古人的事情在今天能有什么样的启迪呢? 例一战国策中战国时东周和西周 东周公对苏秦说:我想种水稻,但西周公不放水。可 见,两国依同一条河,即伊洛河。 苏秦说西周公放水。 例二,九鼎 例三,金庸中胡编辣椒 例四,电视剧各种胡掰,神马汉武帝沏茶啦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地区名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精品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精品

中国古代地理常识

【中国】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或中央朝廷。如《中庸》中有“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庄子》中有“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华夏族居四方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州名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原为泛指之词,九州之外即为“四海”,又因古代人以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另外“四海”也指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域。《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如《过秦论》中有“履至尊而制六合”。《海内南经》中有“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诗品》中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杜甫《寄韩谏议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以区别于边疆地区。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在中原人看来,长江以南地区为长江之外,故称江表。《赤壁之战》中有“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淮左】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东北,新函谷关在今天河南新安东)或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下蛋啰教案设计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下蛋啰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和游戏欣赏感受歌曲《下蛋啰》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学习模仿歌曲《下蛋啰》的衬词韵律节奏 xxxxx|xxxxx|xxxx|xxx| 3、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 通过听、唱、说、演和游戏欣赏感受歌曲《下蛋啰》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掌握歌曲中的衬词(gegegegedagegegegeda)要求不多唱不少唱 【活动准备】 flash动画、图谱、节奏卡、场景布置、鸡蛋若干、草窝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带你们到小鸡家里去做客好看谁的家到了你们知道鸡爸爸是怎样叫的呢鸡妈妈又是怎样叫呢 二、欣赏歌曲《下蛋啰》 1、教师演唱歌曲并用flash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

2、师:母鸡是下蛋的母鸡坐在里下蛋为什么要坐在草窝里下蛋下蛋时为什么它脸要涨得通红(用劲)鸡妈妈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把鸡蛋生下来(再听一遍歌曲) 三、学习歌曲《下蛋啰》的衬词韵律节奏 1、你们觉得歌里一句最好听最有趣(完整听flash的节奏) 2、教师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说唱(分两部分进行练习强调不多唱也不少唱) 3、演示flash节奏图谱幼儿模仿节奏说唱(引导幼儿用肢体模仿母鸡开心的动作与表情) 师:出示草窝、交代规则:唱得像母鸡妈妈一样的不多也不少就会奖励一个草窝学做母鸡下蛋了 四、游戏:分角色对唱 现在我们都有草窝了请所有的小母鸡一块来下蛋吧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演我做大母鸡来(唱词)你们唱(母鸡叫声)比一比只小母鸡下得蛋最多母鸡们辛苦了我们快把喜事去告诉其他小朋友好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 渝教宣〔2010〕21号 各高校: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加强,但仍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刻不容缓。针对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领导体制、经费投入、考核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要建立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要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门机构,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设立不低于生均十元的专项经费。 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和管理。到2013年底,各高校按不低于1:3000的比例配齐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按不低于1:1000的比例配齐兼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目前每所高校配备的专职人员至少不得低于2人。要把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纳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师队伍统一管理,评聘相应的教师职称,并将咨询、辅导等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入工作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市教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每年开展全市心理骨干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培训,实现持证上岗。 三、全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压力容器的管理,确保压力容器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压力容器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中所指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第四条各部门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压力容器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压力容器管理是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在公司主管设备副经理的领导下,依据总部、公司有关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压力容器管理网络和管理责任制,全面履行管理职责,不断提高压力容器的运行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 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压力容器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总部相关制度。 (二)组织或参与压力容器的设计、采购、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更新等全过程管理。 (三)负责或参与对从事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及安全附件及安全附件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检验单位资质的审查。 (四)负责压力容器检验队伍的安排及专业协调工作。 (五)监督、检查各厂及二级单位编制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定期检验计划及实施情况。(六)负责压力容器注册登记和领(换)证前的技术性审查工作。 (七)组织或参与压力容器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八)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以下统称压力容器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第七条 公司生产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编制压力容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二)负责压力容器的运行管理,确保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符合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时的参数。 (三)组织需全面检验的压力容器的倒空、置换或提出延期检验的书面申请。 (四)参与组织制定压力容器延期检验的监控使用措施。 (五)负责组织编制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