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五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

实验五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

实验五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
实验五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

实验六线性离散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

1.通过搭建控制系统典型环节模型,熟悉并掌握线性离散系统仿真的方法。2.通过对线性离散系统的软件仿真研究,熟悉并掌握利用Matlab软件处理离散系统的方法。

3.了解并掌握线性离散系统的特性,利用Simulink研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Matlab软件实现Z变换以及逆Z变换。

2.用迭代法求出输出序列

3. 调节控制系统的参数,研究参数变

化对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三.实验步骤

1.利用Matlab软件实现Z变换以及逆Z变换。

【1】P7-2 求下列函数的z变换:

(1)()n

e t a

syms a n

Z1=ztrans(a^n) Z1=simplify(Z1)

Z1 =z/a/(z/a-1) Z1 =-z/(-z+a) (2) syms t z

Z1=ztrans(t^2*exp(-3*t)) Z1=simplify(Z1)

Z1 =z*exp(-3)*(z+exp(-3))/(z-exp(-3))^3 (3) syms t z

Z1=ztrans(t^3/6) Z1=simplify(Z1)

Z1 =1/6*z*(z^2+1+4*z)/(z-1)^4 (4)2

1()s E s s

+=

1)首先做拉普拉斯逆变换:

syms s

e=ilaplace((s+1)/s^2); e=simplify(e)

e =t+1

对函数进行z 变换: syms t z

Z1=ztrans(1+t) Z1=simplify(Z1)

Z1 =z/(z-1)^2+z/(z-1) Z1 =z^2/(z-1)^2 (5)

2

1()(1)

s

e

E s s s --=

+

2)首先做拉普拉斯逆变换: syms s

e=ilaplace((1-exp(-s))/s^2/(s+1)); e=simplify(e)

e=t-1+exp(-t)-Heaviside(t-1)*t+2*Heavisi

de(t-1)-Heaviside(t-1)*exp(-t+1)

【2】 P7-3求下列函数的反z 变换: (1)10()(1)(2)z

E z z z =-- (2)1

1

2

3()12z

E z z

z

----+=-+

syms z

x1=iztrans(10*z/(z-1)/(z-2)); x1=simplify(x1)

x2=iztrans((z-3*z^2)/(z^2-2*z+1)); x2=simplify(x2)

x1 =-10+10*2^n x2 =-3-2*n n=0:1:10;

x1=-0.47*exp(-log(100)*n).*exp(log(37)*n).+1. figure(1); stem(n,x1); x2 =-3-2*n figure(2);

stem(n,x2);

4.2

()(1)(0.5)

z

E z z z =

-+

syms z

x1=simplify(x1)

x2=iztrans(z/(z-1)/(z^2+z+0.25)); x2=simplify(x2)

x2=4/9+4/9*(-1)^(1+n)*2^(-n)+4/3*(-1)^n*2^(-n)*n n=[0:30]; x2

=4/9+4/9*(-1).^(1+n).*exp(-0.6931*n)+4/3*(-1).^n.*exp(-0.6931*n).*n stem(n,x2,'.');

【3】 P7-1求下列函数的z 变换: (1) ()()e t sin t ω= syms t w

x1=ztrans(sin(w*t)) x1=simplify(x1)

x1 =z*sin(t)/(z^2-2*z*cos(t)+1)

(2)1

()()()()E s s a s b s c =+++ 首先做拉普拉斯逆变换:

syms s a b c

e=ilaplace(1/(s+a)/(s+b)/(s+c));

e=simplify(e)

e

=(exp(-a*t)*b-exp(-a*t)*c-exp(-b*t)*a+ex p(-b*t)*c+exp(-c*t)*a-exp(-c*t)*b)/(a-b)/( a-c)/(b-c)

对函数进行z变换:

syms t z a b c

Z1=ztrans((exp(-a*t)*b-exp(-a*t)*c-exp(-b *t)*a+exp(-b*t)*c+exp(-c*t)*a-exp(-c*t)* b)/(a-b)/(a-c)/(b-c));

Z1=simplify(Z1)

Z1=z*(-b*exp(a+b)*z+b*exp(a)+c*exp(a+ c)*z-c*exp(a)+a*exp(a+b)*z-a*exp(b)-c*e xp(b+c)*z+c*exp(b)-a*exp(a+c)*z+a*exp( c)+b*exp(b+c)*z-b*exp(c))/(a-b)/(a-c)/(b-c)/(z*exp(a)-1)/(z*exp(b)-1)/(z*exp(c)-1)

P7-10

11

()0.530.1G ()()

10.37C z z z R z z

--+=

=

-

syms t s z a T

G=(0.53+0.1*z^(-1))/(1-0.37*z^(-1)); X=z/(z-1); Y=X*G;

y=simple(factor(iztrans(Y))) y =

1-47/100*(37/100)^n n=0:1:20;

x1=-0.47*exp(log(0.37)*n)+1 figure(1);

stem(n,x1,'o');

二.迭代法求出输出序列。c(1)=0;

c(2)=1;

for k=3:10

c(k)=4*c(k-1)-c(k-2)

end

三.离散系统稳定性判定

K=[10 2.4];

Ts=0.125;

for i=1:2

G=tf(K(i),[1 0],'inputdelay',0.5);

Gz=c2d(G,Ts,'zoh');

sys=feedback(Gz,1);

T=[2.5 10];

t=0:Ts:T(i);

u=2+t;

figure(i);

lsim(sys,u,t,0);grid;

end

K=10

K=2.4 P287 7~27

8.幅度的调制:

仿真步长设计:t=0.002’

=>

fs Hz Hz 3010

2010fs Hz Hz

=>

1010fs Hz Hz

==

15.双边带调幅系统:

1()cos()[cos()cos()]

2

D SB m c m c c U AU cos t U cm t U U cm t t ωωωΩΩ=Ω=

+Ω+-Ω

=?

fs Hz Hz

510

数学实验5矩阵运算和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5 矩阵运算和解线性方程组一、实验题目 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矩阵运算和解线性方程组。 二、预期目标 利用Mathematica进行: 1. 矩阵运算. 2. 矩阵的行列式与逆. 3. 矩阵的秩. 4. 线性方程组求解. 三、常用命令 方阵A的行列式: 给出方阵A的逆矩阵: 矩阵A的转置矩阵: 用初等行变换将矩阵A化成的行最简阶梯形矩阵: 将矩阵A在工作区中以矩阵格式输出: 求矩阵方程XA B,AX B ==的解: 求线性方程组b AX=的解: 求代数方程的解: 四、练习内容 1.计算: (1) 1 2 3 4 2 1 4 10 1 0 2 1 10 1 2 0 2 1 1 2 50 2 3 2???? ? ?-+- ? ? ? ?--???? 命令:

结果: (2) 1 0 5 1 0 3 1 2 10 2 0 1 5 0 3 1 0 1 0 1 0 2 0 3 0 ?? - ?? ? - ?? ? ? ? ? ? ?? ? ??? ?? 命令: 结果: 2.求矩阵 1 2 0 0 1 1 1 2 3 ?? ? ? ? - ?? 的秩。 命令: 结果: 3.判断下列矩阵是否可逆,如可逆,求其逆矩阵。 (1) 2 2 1 1 2 4 5 8 2 -?? ? - ? ??? 命令: 结果: (2) 1 2 3 4 2 3 1 2 1 1 1 1 1 0 2 6?? ? ? ? - ? --??命令: 结果: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命令: 结果: 4.设 1 1 1 1 1 3 2 1 0 4 3 2 1 1 1 1 2 5 X - ???? ? ? = ? ? ? ? ???? ,求X。 命令: 结果: 5.设 1 0 21 0 1 31 1 1 11 X ???? ? ? -= ? ? ? ? ???? ,求X。命令: 结果: 6.解线性方程组 1234 1234 1234 1234 224 4326 833412 33226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命令:结果:

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

实验一 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常规 实验要求:必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零极点图的方法; (2)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方法; (3)掌握用MATALB 实现离散系统频率特性分析的方法; (4)掌握逆Z 变换概念及MATLAB 实现方法; (5)掌握用MATLAB 分析离散系统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1、离散系统零极点图及零极点分析;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可用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即 ()()N M i j i j a y n i b x n j ==-= -∑∑ (8-1) 其中()y k 为系统的输出序列,()x k 为输入序列。 将式(8-1)两边进行Z 变换的 00 ()()()() () M j j j N i i i b z Y z B z H z X z A z a z -=-== = = ∑∑ (8-2) 将式(8-2)因式分解后有: 11 () ()() M j j N i i z q H z C z p ==-=- ∏∏ (8-3) 其中C 为常数,(1,2,,)j q j M = 为()H z 的M 个零点,(1,2,,)i p i N = 为()H z 的N 个极点。 系统函数()H z 的零极点分布完全决定了系统的特性,若某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已知,则系统函数便可确定下来。 因此,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离散系统特性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通过对系统函数零极点的分析,可以分析离散系统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 系统单位样值响应()h n 的时域特性; ●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 1.1、零极点图的绘制 设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 B z H z A z = 则系统的零极点可用MA TLAB 的多项式求根函数roots()来实现,调用格式为: p=roots(A) 其中A 为待根求多项式的系数构成的行矩阵,返回向量p 则是包含多项式所有根的列向量。如多项式为231()4 8 B z z z =+ + ,则求该多项式根的MA TLAB 命令为为: A=[1 3/4 1/8]; P=roots(A) 运行结果为: P = -0.5000 -0.2500 需注意的是,在求系统函数零极点时,系统函数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子、分母多项式均按z 的降幂次序排列;另一种是分子、分母多项式均按1z -的升幂次序排列。这两种方式在构造多项式系数向量时稍有不同。 (1)()H z 按z 的降幂次序排列:系数向量一定要由多项式最高次幂开始,一直到常数项,缺项要用0补齐;如 3 4 3 2 2()3221 z z H z z z z z += ++++ 其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分别为A=[1 0 2 0]、B=[1 3 2 2 1]。 (2)()H z 按1z -的升幂次序排列: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的维数一定要相同,不足的要用0补齐,否则0z =的零点或极点就可能被漏掉。如 1 1 2 12()11124 z H z z z ---+= + + 其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分别为A=[1 2 0]、B=[1 1/2 1/4]。 用roots()求得()H z 的零极点后,就可以用plot()函数绘制出系统的零极点图。下面是求系统零极点,并绘制其零极点图的MA TLAB 实用函数ljdt(),同时还绘制出了单位圆。 function ljdt(A,B) % The function to draw the pole-zero diagram for discrete system p=roots(A); %求系统极点 q=roots(B); %求系统零点 p=p'; %将极点列向量转置为行向量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四(理工类)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 实验时间 :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 2)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 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g 轴总电抗分别为d X ∑和q X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 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q E 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q E (或' E )恒定。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 或 这时功率极限为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要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通过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使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中继电力系统等手段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 (3)实验内容 1)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隈的测定 ①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戈): 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发电机电势E 。保持不变.罚芳赆裁Ll=E 。),分别 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豆甍辜授冁蝮和达到功率极 限时的功角值。同时观察并记录系统中其他运行参数(如发电极端毫玉萼蔫交化。将两种 情况下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 a)输电线路为单回线; b)发电机与系统并列后,调节发电机,使其输出的有功和无ZZ 蔓专零: c)功率角指示器调零; d)逐步增加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而发电机不调节震磁: e)观察并记录系统中运行参数的变化,填入表1.3中: f)输电线路为双回线,重复上述步骤,将运行参数填入表l 。毒=:

数学实验“线性方程组的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法”实验报告(内含matlab程序代码)

西京学院数学软件实验任务书

实验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线性方程组。 二、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理解掌握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法思路,提高matlab 编程能力。 三、实验要求:已知线性方程矩阵,应用最速下降与共轭梯度法在相关软件编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 四、实验原理: 1.最速下降法: 从某个初始点)0(X 出发,沿)(X f 在点)0(X 处的负梯度方向 )0()0()0()(AX b X f r -=-?= 求得)(X f 的极小值点)1(X , 即 )(min )0()0(0 r X f λλ+> 然后从)1(X 出发,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2(X 。如此下去,得到序列{)(k X } )(...)()()()1()0(k X f X f X f >>> 可以证明,从任一初始点)0(X 出发, 用最速下降法所得到的序列{)(k X }均收敛于问题使X 最小化)(X f 的解,也就是方程组b AX =的解。其收敛速度取决于 1 1 λλλλ+-n n ,其中1λ ,n λ分别

为A 的最小,最大特征值。最速下降法迭代格式:给定初值)0(X , )(k X 按如下方法决定: ()) ()(1)(k )()()()(k ) ()(X ,,)(k k k k T k k T k k k k r X Ar r r r AX b X f r λλ+=> <><=-=-?=+ 2.共轭梯度法 其基本步骤是在点)(k X 处选取搜索方向)(k d , 使其与前一次的搜索方向)1(-k d 关于A 共轭,即 (1)()(1),0k k k d d Ad --<>= 然后从点)(k X 出发,沿方向)(k d 求得)(X f 的极小值点 )1(+k X , 即 )(min )() ()(0 )1(k d X f X f k k λλ+=>+ 如此下去, 得到序列{)(k X }。不难求得0,)1()(>=<-k k Ad d 的解为 ) () 1()1()()() () 1(,,k k k k k k k d Ad d d AX b X X > <>-<+=--+ 注意到)(k d 的选取不唯一,我们可取

实验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实验6 离散时间系统的z 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z 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并掌握MATLAB 实现方法。 2.学习和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系统函数的定义及z 域分析方法。 3.掌握系统零极点的定义,加深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 Z 变换 序列x(n)的z 变换定义为 ()()n n X z x n z +∞ -=-∞ = ∑ Z 反变换定义为 1 1 ()()2n r x n X z z dz j π-= ? 在MATLAB 中,可以采用符号数学工具箱的ztrans 函数和iztrans 函数计算z 变换和z 反变换: Z=ztrans(F) 求符号表达式F 的z 变换。 F=ilaplace(Z) 求符号表达式Z 的z 反变换。 2.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H(z)定义为单位抽样响应h(n)的z 变换 ()()n n H z h n z +∞ -=-∞ = ∑ 此外,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还可以由系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z 变换之比得到 ()()/()H z Y z X z =

由上式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可以表示为 101101()M M N N b b z b z H z a a z a z ----+++= +++…… 3.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 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分别指使系统函数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为零的点。在MATLAB 中可以通过函数roots 来求系统函数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根,从而得到系统的零极点。 此外,还可以利用MATLAB 的zplane 函数来求解和绘制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zplane 函数调用格式为: zplane(b,a) b,a 为系统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行向量)。 zplane(z,p) z,p 为零极点序列(列向量)。 系统函数是描述系统的重要物理量,研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不仅可以了解系统单位抽样响应的变化,还可以了解系统的频率特性响应以及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①系统函数的极点位置决定了系统单位抽样响应h(n)的波形,系统函数零点位置只影响冲激响应的幅度和相位,不影响波形。 ②系统的频率响应取决于系统的零极点,根据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向量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③因果的离散时间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H(z)的全部极点都位于单位圆内。 三、实验内容 (1)已知因果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分别为: ①23221()0.50.0050.3 z z H z z z z ++=--+

3-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3 系统分析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王玮 班级:信管1401 学号: 姓名:唐赛赛 时间: 2016.04.06 地点: 3 号机房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开发Visio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和关于Visio工具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应用; 2.掌握系统分析阶段数据流程图的画法; 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使用Visio中提供的“组织结构图”模具,绘制下面例题的组织结构图,附在图后。 2、使用Visio绘制“业务流程图模具”和“数据流程图模具”(1)创建“业务流程图模具” 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角矩形,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新模具”。之后出现“另存为”对话框,把新模具命名为“业务流程图”,把圆角矩形形添加到了新模具“业务程图”中。用同样的思路,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形,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模具“业务程图”中;在“框图”-〉“基本形状”找到矩形,在“流程图”中的“IDEFO图表形状”找到动态连接线,在“流程图”中的“SDL图表形状”中找到文档,多文档,添加到模具“业务程图”中。可以通过设置“动态连接线”属性来改变其形状。如下图:

添加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在画业务流程图时打开该模具,业务流程图所有的元素都会在一个模具中显示出来。(2)创建“数据流程图模具”先在“框图”-〉“基本形状”中找到圆形(或是“流程图”中的“混合流程图形状”中找到外部实体2 ),右击选择“添加到我的形状”-〉“添加到新模具”(注,使用外部实体2来表示外部实体的时候,请将之旋转180度使用)。之后出现“另存为”对话框,把新模具命名为“数据流程图”,这样我们就把圆形形添加

南邮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通达学院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系统分析与设计 任课教师:刘影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 姓名: 二○一四至二○一五年度第二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Use Case Diagram”命令,创建新的用例图后,在浏览器的“Use Case View”树形结构下多了一个名为“NewDiagram”的图标,重命名为“借阅者用例图”。双击“借阅者用例图”图标,会出现用例图编辑工具和编辑区。 ①绘制参与者:单击工具栏的参与者图标到右边的编辑区,修改名称为“借阅者”。 ②绘制用例:单击工具栏中用例图标,在编辑区内要绘制的地方单击左键,会出现带有默认名的“NewUseCase”的新用例,双击该用例,弹出“Use Case Specification for NewUseCase”对话框,用于属性的设置。 ③绘制用例与参与者的关系:单击相应的图标,鼠标移动到“借阅者”上,这时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至用例上松开鼠标,注意线段箭头的方向为松开鼠标的方向,关联关系的箭头应有参与者指向用例,不可画反。 ④绘制用例间的关系:单击相应图标,注意线段箭头的方向是松开鼠标左键时的方向,双击虚线段,在弹出的“Dependency Specification for Untitle”对话框,设置相应属性,“Stereotype”下拉列表列出了用例间所有可用的关系,选择相应关系。 根据以上步骤,创建出的借阅者用例图如下: 2.按照以上步骤,图书管理员用例图和系统管理员用例图如下:

图书管理员用例图系统管理员用例图 类图建模——图书管理系统类图 一.确定系统中的类 对于“图书管理系统”来说,根据功能可以基本抽象出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多个类:“Borrower”借阅者类,“Librarian”图书管理员类,“Administrator”系统管理员类,“Book”图书类,“Resever”预定类,“Loan”借阅类,“Title”书目类。 二.构建类图模型 1.下面以“借阅者”为例构建类图: (1)类图的绘制:右击Rational Rose浏览器中的Use Case View,选中“New”—”Class Diagram”命令,会自动生成默认名为“New Diagram”的类图,输入新的类图名称“图书管理系统类图”,双击类图名称,即可打开操作界面。 (2)类的创建:在“图书管理系统类图”的图形编辑工具栏中单击按钮,此时光标变成“+”号在编辑区内的任意一个位置单击,系统在该位置创建一个新类,系统产生的默认名“NewClass”,修改默认名为“借阅者”。 (3)类属性的创建:在“借阅者”类中添加一个字符串型的“userId”,双击类图中的”借阅者”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类的属性进行设置。打开“Attributes”选项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命令,在空白窗口区域出现的添加属性编辑列表,在“Name”属性项上单击,输入“userId”,单击“Type”属性项,输入数据类型“String”,单击“OK”. (4)类操作的创建:在“借阅者”类中添加一个返回String类型的操作“find”,带有一个String类型的“isbn”参数,打开“Operations”选项卡,在空白窗口区域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命令,在空白区域出现的添加操作编辑列表,单击“Operation”属性项,输入操作名称“find”,单击“Return type”属性项,输入“String”.双击刚建好的“find”操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打开“Detail”选项卡,在“Argument”下的空白窗口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Insert”命令,在“Arguments”下的空白窗口区域出现添加操作参数列表,单击“Name”属性项,输入操作参数的名称“isbn”,单击“Type”属性项,输入“String”,单击“Ok”,返回“Class Specification for Borrower”对话框,单击“Ok”.按照以上步骤,依次设置该类的其他属性和操作。

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实验六 离散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离散LSI 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和任意激励下响应的MATLAB 求解方法。 2. 掌握离散LSI 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3. 掌握离散LSI 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 4. 掌握离散LSI 系统的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 离散LSI 系统的时域分析 描述一个N 阶线性时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常系统差分方程,N 阶LSI 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一般形式为 ) ()(0 i n x b k n y a M i i N k k -=-∑∑== (6.1) 也可用系统函数来表示 12001212120 () ()()() ()1M i M i i M N N k N k k b z b b z b z b z Y z b z H z X z a z a z a z a z a z ----=----=++++== == ++++∑∑ (6.2) 系统函数()H z 反映了系统响应和激励间的关系。一旦上式中k a ,i b 的数据确定了,系统的性质也就确定了。特别注意0a 必须进行归一化处理,即01a =。 对于复杂信号激励下的线性系统,可以将激励信号在时域中分解为单位序列或单位阶跃序列的线性叠加,把这些单元激励信号分别加于系统求其响应,然后把这些响应叠加,即可得到复杂信号作用于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因此,求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尤为重要。由图6-1可以看出一个离散LSI 系统响应与激励的关系。 () h n ()H z ()x n ()X z ()()() Y z X z H z =()()*() y n x n h n = 图6-1 离散LSI 系统响应与激励的关系 (1) 单位序列响应(单位响应) 单位响应()h n 是指离散LSI 系统在单位序列()n δ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因此()h n 满足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6.1)及零初始状态,即 ()() N M k i k i a h n k b n i δ==-=-∑∑, (1)(2)0h h -=-== (6.3) 按照定义,它也可表示为 ()()()h n h n n δ=* (6.4) 对于离散LSI 系统,若其输入信号为()x n ,单位响应为()h n ,则其零状态响应() zs y n

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程设计大学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学号:软件1002-17 学生姓名:靳利强 指导教师:龚良波老师 二〇一三年七月

一.需求分析 1.课程名称:大学教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设计目的: 为方便学校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设计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作了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软件设计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3.需求概述 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主要对学生学籍信息、成绩信息进行管理,提供一个平台,供学籍管理人员增删改查学生信息、学生成绩信息。系统分为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信息查询等几个模块。学籍管理人员登录成功后可以对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信息查询等模块进行操作,如学生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生成绩登记、修改、删除和查询;查询信息等。 4功能需求: 1)功能齐全:界面操作灵活方便,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功能: 2)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课 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打印信息管理、教室信息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管理等,至少实现其中的三个功能,且每个功能至少包括两个子功能。 3)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和开发。 4)界面友好:界面友好、输入有提示、尽量展示人性化。 5)可读性强:源程序代码清晰、有层次、主要程序段有注释。

6)健壮性好:用户输入非法数据时,系统应及时给出警告信息。 二.概要设计 1.功能模块: 2数据流图: (1)学生端

(2)管理员端

学生端功能: A 登录,学生登录后,验证成功,进入其信息展示页。 管理员端功能: B 登录,管理员登录后,验证成功,进入学生信息列表,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按班级查询,按学号查询,按名字查询。上传图片,更新图片等操作。 三.详细设计及实现 数据库设计: 学生表: 教师表: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顾民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实验一MATPOWER软件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实例 一、简介 Matlab在电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应用主要由电力系统仿真模块(Power System Blockset 简称PSB)来完成。Power System Block是由TEQSIM公司和魁北克水电站开发的。PSB是在Simulink环境下使用的模块,采用变步长积分法,可以对非线性、刚性和非连续系统进行精确的仿真,并精确地检测出断点和开关发生时刻。PSB程序库涵盖了电路、电力电子、电气传动和电力系统等电工学科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和系统仿真模型。通过PSB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PSB程序块程序库中的测量程序和控制源起到电信号与Simulink程序之间连接作用。PSB程序库含有代表电力网络中一般部件和设备的Simulink程序块,通过PSB 可以迅速建立模型,并立即仿真。 1)字段baseMVA是一个标量,用来设置基准容量,如100MVA。 2)字段bus是一个矩阵,用来设置电网中各母线参数。 ①bus_i用来设置母线编号(正整数)。 ②type用来设置母线类型, 1为PQ节点母线, 2为PV节点母线, 3为平衡(参考)节点母线,4为孤立节点母线。 ③Pd和Qd用来设置母线注入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④Gs、Bs用来设置与母线并联电导和电纳。 ⑤baseKV用来设置该母线基准电压。 ⑥Vm和Va用来设置母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初值。 ⑦Vmax和Vmin用来设置工作时母线最高、最低电压幅值。 ⑧area和zone用来设置电网断面号和分区号,一般都设置为1,前者可设置范围为1~100,后者可设置范围为1~999。 3)字段gen为一个矩阵,用来设置接入电网中的发电机(电源)参数。 ①bus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母线编号。 ②Pg和Q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③Pmax和P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有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④Qmax和Qmin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无功功率最大、最小允许值。 ⑤Vg用来设置接入发电机(电源)的工作电压。 1.发电机模型 2.变压器模型 3.线路模型 4.负荷模型 5.母线模型 二、电力系统模型 电力系统中输送和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力网简单示意如图

实验5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西华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上机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方法A 年级: 上机实践成绩: 指导教师:严常龙 姓名: 上机实践名称: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学号: 上机实践日期: 上机实践编号:1 上机实践时间:16:00-17:40 一、目的 1.通过本实验加深对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迭代法、松弛迭代法的构造过程的理解; 2.能对上述三种迭代法提出正确的算法描述编程实现,进一步理解迭代法的改进过程;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 自选线性方程组,编制一个程序,分别用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和松弛迭代法求解,比较三 种迭代法收敛速度的快慢。 三、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软件环境:Microsoft Visual C++ 四、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 题目要求,求解下面的方程组,分别用Jacobi 迭代法、Gauss-Seidel 迭代法求解 ???????=+++=-++=+-+=+-+9 .369.57.34.05.16 .163.11.89.06.58.18.25.33.63.11.155.04.43.22.7432143214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Jacobi 迭代法 #include #include main() { int i,j,n=4,cj=0; float a[5][5],x[5],y[5],g[5],b[5][5],x1[5]; float max,sum=0.0; a[0][0]=7.2;a[0][1]=2.3;a[0][2]=-4.4;a[0][3]=0.5; a[1][0]=1.3;a[1][1]=6.3;a[1][2]=-3.5;a[1][3]=2.8; a[2][0]=5.6;a[2][1]=0.9;a[2][2]=8.1;a[2][3]=-1.3; a[3][0]=1.5;a[3][1]=0.4;a[3][2]=3.7;a[3][3]=5.9; y[0]=15.1;y[1]=1.8;y[2]=16.6;y[3]=39.6;

实验六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实验六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从频域的角度对信号与系统的特性进行分析。 2、掌握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逆变换的实现方法。 3、掌握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特点及应用 4、掌握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及绘制信号频谱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1、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逆变换。 2、离散时间信号频谱的物理含义。 3、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 4、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三、实验原理 1.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特性

2. 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 3.涉及到的Matlab 函数

四、实验内容 1、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1)下面参考程序是如下序列在范围?4π≤ω≤ 4π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计算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频率样本 clear all; w=-4*pi:8*pi/511:4*pi; num=[2 1]; den=[1 -0.6]; h=freqz(num,den,w); subplot(2,1,1)

plot(w/pi,real(h)); grid; title(‘实部’) xlabel(‘omega/\pi’); yl abel(‘振幅’); subplot(2,1,2) plot(w/pi, imag(h)); grid; title(‘虚部’) xlabel(‘omega/\pi’); ylabel(‘振幅’); figure; subplot(2,1,1) plot(w/pi, abs(h)); grid; title(‘幅度谱’) xlabel(‘omega/\pi’); ylabel(‘振幅’); subplot(2,1,2) plot(w/pi, angle (h)); grid; title(‘相位谱’) x label(‘omega/\pi’); ylabel(‘以弧度为单位的相位’);

系统分析实验报告2016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系统分析与设计 实验项目:《》实验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11月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A4纸+电子版)在最后一次上课时提交(10周)。 三、实验主要设备:台式或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学生填写自选题目 2 定义 学生填写(对自选项目系统进行描述200-400字) 3 参考资料 学生填写 4 系统分析与设计 4.1需求分析 4.1.1识别参与者 学生填写 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 学生填写时删除以下括号内容 (内容要求1:对每个用例进行概要说明,参考以下格式: 用例名称:删除借阅者信息执行者:管理员 目的:完成一次删除借阅者信息的完整过程。) (内容要求2:选择其中一个用例(如下订单)给出其用例描述。格式参考下表

) 4.1.3 用例图 通过已掌握的需求,初步了解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下面给出用例图。 4.1.4 分析与讨论 1)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 2)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 3)心得 4.2 建立对象模型 4.2.1 候选类的数据字典 学生填写 4.2.2定义类 (内容以“书籍信息”类为例列出该类的属性和操作如下: “书籍信息”类 ?属性 国际标准书号(ISBN):文本(String) 书名(name):文本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1240111118-武元甲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实习,学会编写全主元消去法的计算程序。掌握解线性方程组的最基本算法及其运用,进一步了解该解法的功能、优缺点,领会系数矩阵对解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将线性方程组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和高斯列主元消去法实现为类CLinear_Equations,调用该类实现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该类结构如下 class CLinear_Equations { public: CLinear_Equations(void); CLinear_Equations(float **ppA,float *pB,int D); //向类中公有变量和指针传递数据~CLinear_Equations(void); float * Adjust(float * pX);//一步迭代 float * Gauss_Seidel(float * pX0,float e); float Distance_Vector(float * pX0, float * pX1);//计算两个向量之差的范数 int Search_Pricipal_Element(int Col);//寻找第Col列的主元 void Exchange(int Row1, int Row2);//交换第Row1行与第Row2行的元素 void Slash(int Row);//削去第Row列对角线以下的元素 float * Elimination(void);// 回代过程,返回值为最终解向量 float * Gaussian_Elimination(void); float **pp_A,*p_B; //分别存放系数矩阵、常数项向量 int m_D; //方程组的维数 }; 为了方便,使用二维动态数组。可调用下面的函数为二维指针分配动态存储空间和销毁空间。为了方便程序的移植和重复利用,可将这两个函数写在一个文件MatrixAllocate.h中。 template bool New(T **&ppData,int H,int W) {//该函数为二维指针ppData分配动态存储空间 T *ppData1 = new T[W*H]; ppData=new T*[H]; for(int i=0;i bool Delete(T **&ppData) {//该函数销毁二维指针ppData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6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实验6 离散时间系统的z 域分析 (综合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z 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并掌握MATLAB 实现方法。 2) 学习和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系统函数的定义及z 域分析方法。 3) 掌握系统零极点的定义,加深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z 变换 序列(n)x 的z 变换定义为(z)(n)z n n X x +∞ -=-∞ = ∑ (1) Z 反变换定义为11(n)(z)z 2n r x X dz j π-= ? (2) MATLAB 中可采用符号数学工具箱ztrans 函数和iztrans 函数计算z 变换和z 反变换: Z=ztrans(F)求符号表达式F 的z 变换。 F=iztrans(Z)求符号表达式Z 的z 反变换 2.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H(z)定义为单位抽样响应h(n)的z 变换 (z)(n)z n n H h +∞ -=-∞ = ∑ (3) 此外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还可由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z 变换之比得到 (z)(z)/X(z)H Y = (4) 由(4)式描述的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时间函数可以表示为 101101...(z)...M M N N b b z b z H a a z a z ----+++=+++ (5) 3. 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 MATLAB 中可采用roots 来求系统函数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根,从而得到系统的零极点。 此外还可采用MATLAB 中zplane 函数来求解和绘制离散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zplane 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zplane(b,a) b 、a 为系统函数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行向量) zplane(z,p) z 、p 为零极点序列(列向量) 系统函数是描述系统的重要物理量,研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不仅可以了解系统单位抽样响应的变化,还可以了解系统频率特性响应以及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函数的极点位置决定了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的波形,系统函数零点位置只影响冲激响应的幅度和相位,不影响波形。 系统的频率响应取决于系统函数的零极点,根据系统的零极点分布情况,可以通过向量法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二 题目:系统分析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106班 姓名 ************************* 指导教师:贺玉珍老师 完成日期:2014.4.28

运城学院超市管理系统设计分析说明书 一、系统目标:随着小超市规模的发展不断扩大,商品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超市时时刻刻都需要对商品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而大型的超市管理系统功能过于强大而造成操作繁琐降低了小超市的工作效率。 超市管理系统是市场上最流行的超市上常用的系统之一,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系统权限的设定、原始数据录入、数据的汇总及查询等。从而,实现对进货、销售及员工信息等实现全面、动态、及时的管理。 本文系统的分析了软件开发的背景以过程;首先介绍了软件的开发环境,其次介绍了本软件的详细设计过程:数据库的设计、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具体界面的设计和功能。 二、系统的初步调查 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对超市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超市的组织机构划分,充分了解超市进销存的流程的整体情况,对开发新系统的态度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人访谈方法了解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具体运作方式、过程等。 进行初步调研的具体内容为: (1)员工的规模:大约有多少员工,有多少是稳定的,有多少是浮动的; (2)员工管理人员的数量; (3)超市的商品销售状况 (4)客户编码方式; 三、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研究,在IT行业中从业的工作人员一般都要求掌握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基础,会使用各种管理软件,熟悉IT产品。因为,有的超市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从管理层到下面的销售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所以在新系统投入使用时,只要对员工进行少量的培训,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基本上能够是系统顺利运行。 2经济可行性研究,因为通过网络传递销售信息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因此可以借阅许多的人力和物力,方便管理,由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该系统可以提高超市的销售效率,即提高了超市的经济效益,所以从经济上完全是可行的,(1)超市有能力承担系统开发费用,(2)新系统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3操作可行性研究,本系统采用基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而该系统是大家熟悉的操作系统,对于那些有一般的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就可以轻松上手。而整个超市管理系统采用最友好的交互界面,简介明了,不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深入的

实验一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1.1 用matlab 求解线性方程组 第一节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一、齐次方程组的求解 rref (A ) %将矩阵A 化为阶梯形的最简式 null (A ) %求满足AX =0的解空间的一组基,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 础解系 【例1】 求下列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基础解系,并写出通解: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 解法1: >> A=[1 -1 1 -1;1 -1 -1 1;1 -1 -2 2]; >> rref(A) 执行后可得结果: ans= 1 -1 0 0 0 0 -1 1 0 0 0 0 由最简行阶梯型矩阵,得化简后的方程 ??? ??=+--=+--=-+-0 22004321 4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取x2,x4为自由未知量,扩充方程组为 即 提取自由未知量系数形成的列向量为基础解系,记 所以齐次方程组的通解为 解法2: clear A=[1 -1 1 -1;1 -1 -1 1;1 -1 -2 2]; B=null(A, 'r') % help null 看看加个‘r’是什么作用, 若去掉r ,是什么结果? 执行后可得结果: B= 1 0 1 0 0 1 0 1 ?? ?=-=-0 04321x x x x ?????? ?====4 4432221x x x x x x x x ??? ??? ??????+????????????=????? ???????1100001142 4321x x x x x x , 00111????? ? ??????=ε, 11002????? ???????=ε2 211εεk k x +=

实验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关于z变换及其反变换的定义和MATLAB实现,理解系统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1.z变换 z变换调用函数Z=ztrans(F) z反变换调用函数F=ilaplace(Z) 2.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3.离散时间系统的零极点分析 可以通过调用函数zplane: zplane(b,a):b、a为系统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向量。 zplane(z,p):z、p为零极点序列。 三,实验内容 (1)已知因果离散时间能系统的系统函数分别为: ①H z=z 2+2z+1 z?0.5z?0.005z+0.3 ②H z=z 2+2z+1 3z+3z?z+3z?1 试采用MATLAB画出其零极点分布图,求解系统的冲击响应h(n)和频率响应H(e jΩ),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①H z=z 2+2z+1 z3?0.5z2?0.005z+0.3 MATLAB程序如下: b=[1 2 1] a=[1 -0.5 -0.005 0.3] subplot(131) zplane(b,a) subplot(132) impz(b,a,0:10) subplot(133) [H,w]=freqz(b,a) plot(w/pi,H)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

由程序执行结果,当t趋于无穷,响应趋于0,所以该系统是稳定系统。 ②H z=z 2+2z+1 3z4+3z3?z3+3z?1 MATLAB程序如下: b=[1] a=[1 -1.2*2^(1/2) 1.44] subplot(131) zplane(b,a) subplot(132) impz(b,a,0:10) subplot(133) [H,w]=freqz(b,a) plot(w/pi,H)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