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征求《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

关于征求《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

关于征求《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

大团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并顺德区团委城市青年工作部:

为贯彻落实团的十七大精神,团中央拟在全国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大团建”工作。现征求各地市对《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大团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请于10月12日中午下班前反馈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以花脸稿或附页形式传真反馈(请分管副书记在稿件上签名确认)。

联系人:王茜,龙昕

联系电话:020-********(传真)

公共邮箱:gdyea@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7451690.html,

附件:《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大团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

2013年10月10日

附:

关于在城市街道开展“区域化大团建”的

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团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构建以街道为核心的城市共青团组织格局,整体提高城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和动员能力,团中央决定在全国城市街道中开展“区域化大团建”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在城镇化进程和社会转型不断加快,青年流动性增强、群体不断分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城市共青团原有的组织网络难以全面覆盖青年,组织方式和动员方式相对缺乏。街道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层级,承载了大量的社会功能,是共青团贴近基层、贴近青年的组织枢纽。与时俱进地创新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利用街道团工委的基础平台作用,通过“区域化大团建”把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青年凝聚起来,是新时期加强城市共青团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二、总体思路

推进“区域化大团建”工作,要突出街道的基础地位和载体功能,强化区域化思维和属地化原则,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以组织共建为基础,以青年阵地和青年工作项目为依托,以青年社会组织为纽带,推动区域组织联动和区域资源共享,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体协同的合力机制,形成“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分级负责”的区域化整体推进工作格局。

三、工作目标

按照每个街道建立1个区域团组织共建委员会、至少联系和培育2个青年社会组织、建设1个青年工作阵地、配备至少10名专兼职团干部和1名青年社工(或专职志愿者)的标准,通过4-5年的努力,实现区域团组织全覆盖、青年社会组织覆盖面有效扩大、团的工作阵地不断拓展、工作力量稳步增长的目标。

四、主要任务

1.推动区域组织共建。坚持党建带团建,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组建区域团组织共建委员会。区域共建委员会是按单位属地就近原则组成的工作机构,凡

属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包括两新组织)、学校团组织等不分隶属关系,均为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区域共建委员会承担加强区域内成员单位的交流联系,落实区域化团建任务,立足本区域开展各类活动,促进成员单位共同活跃等职责。区域共建委员会要紧紧依托党建带团建,各成员单位要积极争取党政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将区域化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格局。区域共建委员会采取轮值主席制,由区域内实力较强的团组织负责人担任轮值主席,任期不超过三个月;每位轮值主席在任期内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委员会每年年初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同时接受成员单位和社会监督。区域共建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街道团工委,具体负责联络、协调、督查工作。区域内各类团组织要积极探索园区建团、楼宇建团、市场建团等多种联建共建方式,扩大对区域内各类青年群体特别是流动青年群体的有效覆盖。街道团工委要在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指导下,制定推进区域化团建的相关意见和制度,为“区域化大团建”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政策支持。

2.加强青年社会组织联系、服务、引导工作。积极建设枢纽型的街道团组织,充分发挥“联系骨干、引导社团、协调资源”的枢纽作用,把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导作为重要任务。要摸清底数,了解把握辖区内兴趣类、互助类、公益类、就业创业类等各种青年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积极关注网络上青年自发形成的“自组织”,加强与青年社会组织特别是其骨干人员的联系沟通。用好团内资源,依托青年中心、青年汇、青年家园等工作平台,为青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信息、阵地等方面的服务。探索与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模式,以承担政府青年事务等方式开展工作项目合作。注重在进城务工青年、蚁族等青年群体中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区域内青年社会组织较多的,可由街道团工委牵头成立区域青年社会组织联谊会,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有条件的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进一步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在配合和参与共青团工作中的作用。

3.加强工作力量配备。市、区级团组织要主动作为,落实街道团工委专职

团干部的职数和待遇,建立稳定的核心骨干队伍。按照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青发[2011]3号)》的要求,继续大力推动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每个街道团工委至少配备9名以上编制外委员,进一步健全人员选配、分工负责、分片联系、绩效考核、业务培训等机制,通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为区域化团建打牢组织基础。开展“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专项行动”,争取每个街道、社区至少配备1名相对固定的志愿者。加大对青年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团骨干等人员的培养,使其成为开展区域化团建的有生力量。制定相应的评价激励措施,加大对兼职团干部、参与区域化团建的青年工作骨干的激励培养。

4.积极拓展青年阵地。街道团工委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平台,完善各类青年阵地的功能,使之成为区域化团建中联系、服务团员青年的重要载体。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和募集社会资金,积极稳妥地推进青年中心、青年汇、青年家园、青少年服务中心、新市民学校等工作平台和阵地建设。整合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站、青年联谊会、青年自组织等资源,组织开展融入城市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志愿服务、交友联谊等有针对性的活动,拓展工作阵地的服务功能和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吸纳能力。加强流动团员的联系和管理工作,探索街道社区“流动团员联络站”建设。鼓励采取共建、挂牌等方式建设各类小型青年阵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发挥青年阵地在联系、服务青年中的作用。区域内的共建单位要共享活动阵地。各类青年阵地和活动场所要面向所有青年群体开放,特别是注重吸纳进城务工青年、流动大学毕业生、闲散青年等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

5.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上级团的领导机关要积极为街道团组织争取资源,并向工作突出、青年密集和经费短缺的地区倾斜。省、市、区级团组织要贯彻落实团中央联合财政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意见》,保障每个街道团工委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基本工作经费。区域内各类团组织要进一步争取党政支持,为“区域化大团建”提供政策和制度

支持,努力推进区域内党团组织的资源共享,在思想引导、组织建设、干部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党团联动。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等共建单位要将本单位的工作项目、阵地、智力资源等进一步向街道延伸,青年文明号、青企协会员企业等单位要与街道结对帮扶。进一步优化区域各级团组织资源配置,形成上下流动、横向联动、分布合理的团内资源分配机制。要通过项目化运作、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不断创新团的资源整合和配置方式,挖掘、盘活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共青团工作。

6.搭建服务项目平台。积极构建“区域化大团建”工作平台,立足整合区域资源、照顾青年关切,探索并推广各方参与、青年欢迎、具有区域特点的工作项目,努力形成共青团特色鲜明的工作项目体系。要使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大中学生社会实践、青少年维权岗等品牌项目在区域内实现落地和对接,扩大共青团在区域内的整体影响力。要围绕青年学习成才、就业创业、婚恋交友、城市融入等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工作项目。区域内进城务工青年和流动青年较多的,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联合人社部门、辖区各类单位等共同开展促进外来青年融入城市的“新市民培训计划”。区域内学校单位或志愿者较多的,可探索“社区志愿者微公益行动”。注重承接政府青年事务项目,注重运用社会组织的力量为青年提供服务。积极运用各类新媒体凸显项目特色,增强工作项目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7.完善工作协同机制。推进区域内各类组织的合作和互补,建立健全运转有效、协调一致、职责明确的区域化协同工作机制。在街道团组织的统筹下,明确区域各类团组织、青年组织在“区域化大团建”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区域化的议事协商、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活动共联、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区域化大团建”的任务要求,定期召开区域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及青年社会组织等共同参加,相应联系的上级团组织负责人要出席,必要时可邀请相关党政领导出席。建立列席中心组学习制度,区域共建委员会

的轮值主席可参加团区委机关的中心组学习。市、区级团组织开办的讲座培训,要面向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及青年社会组织开放。改进评选表彰机制,把参与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纳入各行业系统团组织的工作考核标准,条块团组织在申报各类评选时,应听取街道团组织意见。

五、责任分工

1.省、市两级团委要发挥领导作用。省、市两级团委要切实担负起“区域化大团建”工作的领导责任,协调出台配套政策,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每个地市级团委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1—2个区,联系3—5个街道。

2.区县级团委要发挥主导作用。各区县级团委作为基层团组织的重要桥头堡,要充分发挥纵向指导和横向协调的作用,有效整合、协调各单位团建工作的开展,及时掌握基层工作动态,为“区域化大团建”工作提供资源支持和具体指导。每个区级团委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分片联系各个街道,参加区域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对区域化团建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综合协调和动态跟踪。

3.街道团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街道团组织要强化属地责任,摸清辖区内团员青年、青年社团等基本底数。要主动与区域内各类团组织和青年组织联络,依托区域团组织共建委员会、区域青年组织联谊会、区域青年工作联席会等机制平台,推动组织有效融合、工作横向互动、资源充分共享,实现跨所有制形式、跨行业部门、跨组织层级的区域化大联合。

4.各级条属团组织要发挥协作和配合作用。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团组织等要打破条块分割,主动与街道团(工)委进行协商沟通,将参与“区域化大团建”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活动、项目、阵地和资源向街道延伸和开放,实现工作联动。

六、实施步骤

拟分批分阶段逐步推进“区域化大团建”工作,每个阶段均实施量化考核。具体步骤结合意见征求结果确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