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品调合计算

油品调合计算

油品调合计算
油品调合计算

油品调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

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

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

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

G A =

Xb

Xa Xb

X --×100%

G B =100%-G A

G A -混合油中A 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 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b-B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a-A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 ,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 来调整。经测定汽油B 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 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镏出量应为10%

G A =

7

167

10--×100%=33.3%

即调合汽油A 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镏出温度略低于70℃. 2.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

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以1kg 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可用下式表示:

混ρ1=11ρx +22ρx +…+n xn ρ=∑i

xi ρ

式中混ρ、1ρ、2ρ、n ρ、i ρ-为混合油及1、2、n 、i 组分油的密度,kg/m 3

X1、X2、Xn 、Xi-为1、2、n 、i 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

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在调合时无固定的通用公式计算。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估计方法。

1.辛烷值:调合汽油辛烷值估算法很多,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用统计方法找出规律进行计算;另一类是以烃类组成及性质(相对密度、镏出温度等)与调合辛烷值相关进行估算。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1).经验公式: 为提高辛烷值,可采用往辛烷值低于规定的汽油中加入适当适当数量的高辛烷值组分(如重整汽油、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汽油等)或高辛烷值汽油,就可将辛烷值低的汽油的抗爆性提高到使用汽油的要求,这种方法称为调合。经验公式如下:

Ma=

Nb

Na Nb

Nh --×100%(用于含烷烃、环烷烃多的汽油)

Ma –所需优质汽油的质量百分比 Nh-混合汽油的辛烷值。 Na-优质汽油的辛烷值。 Nb-劣质汽油的辛烷值。 例如:有一批车用汽油辛烷值从90#降低到86#,现在用辛烷值为97#的优质汽油来调合,使其辛烷值恢复到90#,可按下式大致计算出优质汽油的加入量:

Ma=

86

9786

90--×100%=36.4%

即用36.4%(重)的优质汽油和63.6%的降质汽油调合后,其辛烷值就可达到90#的要求了。 由于辛烷值没有加和性,因此这个方法计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与实际测的辛烷值有误差,高辛烷值组分在调合中的比例愈大,误差愈大。

(2).斯图尔特法:

此法是以调合组分的辛烷值及不饱和烃含量为基点,应用下表及下边两个公式来计算调和汽油的辛烷值RON 或MON 。

RON=

ViDi Pi Ri ViDi ∑+∑)

13.0(

MON=

ViDi

Pi Mi ViDi ∑+∑)

097.0(

V i —i 调合组分的体积分数,%。 Ri —i 调合组分的研究法辛烷值。

Pi —i 调合组分与调合汽油的不饱和烃含量差(体积分数),%。 Di —i 据Pi 从表中查得的权重指数。 Mi —i 调合组分的马达法辛烷值。

表与权重指数Di 的关系

例题:根据下表所列的基础组分,计算调和汽油的RON 。

解:(1).求出调和汽油的不饱和烃含量(体积百分数)

不饱和烃含量=

8

30

62

0 8

2.

42

30

7.0

62

+

+

?+

?

+

?

=13.1% (2).计算各组分的Pi

重整汽油的Pi=0.7-13.1=-12.4

催化裂化汽油的Pi=2.2-13.1=29.1

直流汽油的Pi=0.0-13.1=13.1

(3).由上述Pi从表中查出各自的Di并计算出V iDi 重整汽油V iDi=0.915×62=56.7

催化裂化汽油V iDi=1.22×30=36.6

直流汽油V iDi=0.910×8=7.3

(4).计算Ri+0.013Pi

重整汽油Ri+0.013Pi=89.2-0.13×12.4=87.6

催化裂化汽油Ri+0.013Pi=93.7-0.13×29.1=97.5

直流汽油Ri+0.013Pi=69.1-0.13×13.1=67.4 (5).代入公式求得

RON=

3.7

6.

36

7.

56

4.

67 3.7

5.

97

6.

36

6.

87

7.

56

+

+

?+

?

+

?

=89.9

经比较,应用这种计算方法计算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均小于1个单位,说明这种方法是比较正确的。

(3).调合因数法:

辛烷值计算也可依如下式计算

N=

100

) (

)

(Nb

Vb

CNa

Va+

式中N—混合汽油的辛烷值(MON或RON)。

Va、Vb两个基础汽油的体积,%。

Na、N b—两个基础汽油的辛烷值(MON或RON),但Na高于Nb。

C—调合因数(汽油固有的数值见表)

高辛烷值组分调合因数(参考)

例题:计算40%的RON为77的热裂化汽油和60%的RON为57的直馏汽油的混合辛烷值

解:由上表查得热裂化汽油的混合系数C 值为1.03,代入公式则为: N=

100

57

607703.140?+??=65.9

即混合辛烷值RON 为65.9。

(4).石油大学介绍辛烷值计算公式: A ON =B ON +100(C ON -B ON )/V A

式中:A ON —组分的调合辛烷值。

B ON —基础组分的辛烷值。

V A —调合组分含量(体积分数)%。 C ON —调合汽油的辛烷值。 2.柴油闪点的调合计算: (1).公式计算:

混合油的闪点可按下式估算:

I 混=∑IiVi

式中:I 混—混合油的闪点指数。

I i —i 组分的闪点指数。 Vi —i 组分的体积百分数。

闪点指数可通过油品的闪点从下表中查得。

闪点与闪点指数关系

lgI=-6.1188+

383

2

.4345+T

I —油品的闪点指数 T —油品的闪点,℉

将华氏温标(℉)换算成摄氏温标(℃),查闪点与闪点指数关系表。来计算调合后油品的闪点。

例题:现有闪点为60℃的柴油馏分50m 3

,需要调入多少闪点为80℃的柴油馏分,才能使混合后的柴油的闪点达到68℃.

解:设调入闪点为80℃的柴油馏分为X m 3

,则:

V1=

X +5050 V2=X

X

+50

由表查得:I 60=154.67 I 8080=45.123 I 68=92.64 92.64=154.67×(

X +5050)+45.123×(X

X

+50)

得:X=65.27 m

3

此法在生产中使用,误差不超过2℃。 (2).线图查定法:

根据蒸汽压导出的理论相关闪点公式做成线图。 (3).柴油闪点调合系数法:

当两组的馏程接近时,其闪点可用体积法公式近似计算。 t 混=

100

)

(tb ta f Btb Ata --+

式中t 混—混合油的闪点,℃。

A 、

B —混合油中a 、b 两组分的体积分数。

ta 、tb —混合油中a 、b 两组分油的闪点,且ta >tb ,℃。 f —系数,由下表查出。

柴油闪点调合系数表

0.929t =0.929t1.V1+0.929t2.V2+…+0.929tn .Vn

式中:t —调和油的闪点,℃。

t1,t2,…,tn —组分油1,2,…,n 的闪点,℃。 V1,V2,…,Vn —组分油1,2,…,n 的体积分数。 上述公式适用于闪点在30~150℃范围,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绝对误差不超过2℃。(也可用线图进行查定)

3.柴油凝固点的调和计算:

一般柴油(不包括某些专用柴油都可用数种柴油组分调合而成。由于我国原油大多属于石蜡基原油,柴油的十六烷值较高,燃烧性能较好。但含腊多时凝固点高,因此,柴油调合过程中常把凝固点作为主要指标。 (1).凝点查图法:

轻柴油的凝固点可以用计算图表进行近似的测算。 (2).凝点指数模型:

以体积混合的混合物对调合柴油的性质冷凝点的影响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柴油组分混调后

凝点呈非线性,因为低凝混合性质偏离了相加性规律,有关冷凝点的论文中应用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Hu -Burns 提出了如下的冷凝点关系式(5-16):

T b 1/x

=∑=n

i ViTi 1

1/x (5-16)

式中 X -是一个常数,其值为0.08.

V i —调合油品中第i 组分的体积分数。 T i —调合油品中第第i 组分的冷凝点,℃ T b —调合油品的冷凝点,℃ n —混合油品的组分数。

下面把62种调合油的冷凝点据季节的温度变化分成四组,每个有各自适应的冷凝点范围。修正的冷凝点方程式如下:

T b 1/0.073

=∑=n

i ViTi 11/0.073 (凝点范围:9~51℃)

T b 1/0.079

=∑=n

i ViTi 11/0.079 (凝点范围:-12~21℃)

T b 1/0.186

=∑=n

i ViTi 1

1/0.186 (凝点范围:-21~6℃)

T

b

1/0.0793=∑=n

i ViTi 1

1/0.0793 (凝点范围:-21~51℃)

(3).凝点换算因子法:

由于柴油调合的冷凝点与重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用线性规划建模时,首先要将冷凝点变成与重量具有线性关系的数值,可用如下计算式:

当凝点(SP )≤11℃时,由下式表示:SP=9.4656T 3-57.0821T 2

+129.075T-99.2741

当凝点(SP )>11℃时,由下式表示:SP=-0.0105T 3-0.864T 2

+13.811T-16.2033

式中T 为凝点换算因子可以从表中查得。以上二公式是由凝点换算因子T 求凝点(SP ),如由凝点SP 求凝点换算因子T 则需解方程,也可从表中查得。 这样在柴油调合时,虽然凝点与重量之间不具线性关系,但凝点换算因子T 与重量之间具有 线性关系,由此可建立具有线性关系的凝点数学模型式:∑=m

i TiCi 1

=AT A

式中:Ci —调合时所用的各个组分量(i=1,2,…,m ).

T i —各组分的换算因子。 A —调合后的产品量。

T A —所得产品的换算因子。

柴油凝点与换算因子对应表

的误差。因此需要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换因子作相应的修正。 4.油品蒸汽压的调合及计算: (1).相对分子量法:

相对分子质量法是按下式进行计算:M t (PVP)t =

i RVP Mi n

i ∑=1

)(

M t —混合产品的总摩尔数,mol 。 (PVP)t -要求产品规格蒸汽压,kg/m 2

M i -混合组分的摩尔数,mol 。 (RVP)i -混合组分的蒸汽压,kg/m 2

例题:试计算由下表组分组成的汽油,需要加入多少正丁烷(M w =58,RVP=3.65 kg/m 2

),

才能调合成蒸汽压0.7 kg/m 2

的汽油。调合蒸汽压的基础汽油组成及数量如下表:

将表中有关数据代入公式则为:

(217.0+M )×0.7=457.2×0.777+607.8×0.196+295×0.322+810.4×0.308+ M ×3.65=819+ M ×3.65 M ≈237.4 kmol/h 即所需正丁烷的摩尔数 需正丁烷237.4×58=13769.2 kg/h.。

即将表中所列基础汽油调成蒸汽压0.7 kg/m 2

的汽油时,需正丁烷量为13769.2 kg/h.则共调

成蒸汽压0.7 kg/m 2

的汽油时 量为227430+13769.2≈241200 kg/h 。 本方法要事先知道每个基础组分的平均分子量,虽然平均相对分子量可由馏分的密度、沸点和特性因数推算出来,但也不是很方便。 (2).雪夫隆法:

雪夫隆法是广为采用的简便的经验方法,把各调和组分蒸汽压RVP 的1.25次幂和其体积分数之积相加起来:RVP

1.25

=∑=n

i 1

RVP i 1.25V i

RV P — 调合料的雷德蒸汽压,lbf/in 2。(1lbf/in 2

=6.895kpa ) RVP 1—组分的雷德蒸汽压,1bf/in 2。 V i —组分的体积分数。

解:RVP =9.1×0.157+8.9×0.129+4.8×0.397+6.2×0.285+52×0.032=14.54 调合油的RV P=8.51lbf/in 2。 (3).混合油品蒸汽压的计算: 在某一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平衡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蒸汽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的汽化或蒸发能力,蒸汽压越高的液体愈容易汽化。属性相近且沸程相近的液体油品混合后的蒸汽压,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P 混=∑x i p i

P 混、P i —混合油及i 组分油的蒸汽压,pa 。 X i —平衡液相中i 组分的摩尔分率。 (4).相互作用法:

此法是Dupont 公司开发的相互作用法。计算时用相互作用因子(I —RVP )乘以该因子所代表的这两种组分的体积分数。这些相互作用项的总和与各调合组分体积平均RV P 相加就得到调合料的RV P (7.9+0.33=8.2)

0.157×0.285×1.0=0.0447 0.157×0.397×0.0=0.0000 0.157×0.129×0.6=0.122 0.157×0.032×(-1.2)=-0.0050 0.397×0.285×0.2=0.0226 0.129×.285×0.0=0.0000 0.285×0.032×14.4=0.1313 0.129×0.397×0.2=0.0102 0.397×0.032×7.0=0.0889 0.129×0.032×6.2=0.0226 0.0447+0.0000+0.0122+(-0.0050)+0.0226+0.000+0.1313+0.0102+0.0899+0.0256=0.3307 5.油品粘度的调和计算:

液体的粘度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它必然与分子的大小及结构有密切关系。所以油品的真实粘度只能通过实验实测才能确定。但是,对于属性相近且沸程相近低沸点馏分的液体油品混合后的粘度,可用下式计算:

lg μ混=∑V i lg μi

式中:μ

混、μi -混合油及i 组分油的粘度,pa.s 。

V i -i 组分油的体积分率。

国内外还有采用粘度系数法计算调合油的混合粘度的。 其关系式:C t =

=n

i 1

V i C i

C t 、C i 分别为调合油组分的粘度系数或粘度因数,其数据可查专门的图表。

6.柴油十六烷值的调和计算: (1).柴油十六烷值CN:

CN=442.8-462.9d 420

式中:d 4

20

——柴油的相对密度。此式的平均偏差为±3.5。

(2).十六烷指数CI: CI=162.41×

20

50

lg ρt -418.5 式中:t50—为柴油50%的馏出温度,℃。

ρ20—柴油20℃时的密度,g/cm

3

同一柴油的十六烷指数一般与十六烷值比较接近。 (3).柴油指数DI

柴油的抗暴性也可以用柴油指数来表示,它与十六烷值有如下关系:

十六烷值=

3

2

×柴油指数+14 DI=d

d tA 100)5.1315.141)328.1-?+(

tA —为柴油的苯胺点,℃。 d —柴油15.6℃时的相对密度。 (4).调合柴油的十六烷值N N 混=∑xiNi

N 混、Ni —为调和柴油和组分柴油的十六烷值。 Xi —为组分柴油的质量分率。

(5).柴油十六烷值组分含量计算法:

调合柴油十六烷值可由其组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百分含量P 、N 、A 按下式计算: 十六烷值=0.85P+0.1N+0.2A

十六烷指数和柴油指数计算简捷方便,适用于生产控制,但不允许随意替代标准发动机试验装置所测定的实验值,柴油规格中的十六烷值必须以实测为准。 油品调合机理

大部分液-液相系相互溶解的匀相调合,是三种扩散机理的综合作用: 一.分子扩散:由分子的相对运动引起的物质传递,是分子的尺度内进行。 二.涡流扩散(或湍流扩散):当机械能传递给物质原料时,处于高速流体与低速流体分界面上的流体受到强烈地剪切作用,产生大量涡流,造成对流扩散,是在局部范围内的涡旋尺度空间内进行。

三.主体对流扩散:一切不属于分子运动或涡流运动而使大范围的全部液体循环流动所引起的物质传递,是在大尺度空间内进行的。 调合效应

根据调合后组份间的加和效应可将油品调合后的特性分为两种: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

各种汽油调合组分的性质

通常成品汽油由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直流汽油、加氢汽油、热加汽油、MTBE 、等调合而成。根据产品规格要求,可选取不同组分。

一.烯烃含量高、硫含量高,辛烷值在90左右。

二.芳烃、苯含量高,辛烷值高,在100左右。

三.烃类对MMT的感受性:

烷烃>烯烃>芳烃

低辛烷值燃料油>高辛烷值燃料油。

研究法>马达法

首次增量>最后增量

无铅燃料>含铅燃料

一般常识

一.什么是油品的调合:油品的调合就是将两种或多种油品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得到一种高质量的合格油品的工艺过程。另一种就是油品的某一质量指标不合格,当加入某种少量添加剂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油品的这一质量指标,这也是调合的一种方法。

二.柴油十六烷值高、低的危害:十六烷值过高会使油料在临近喷油嘴处自燃而来不及与空气进行适当的混合;十六烷值低,柴油燃烧性能差,燃烧后产生黑烟及沉淀物多,燃烧室的压力急剧增长,机器发生金属敲击声,造成发动机过度磨损,也会使发动机的效率降低。一般要求柴油的十六烷值在50~70之间。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 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 类别 20℃密度(3)度(60℉) 轻质<0.851 >34 中质 0.85—0.93 34—20 重质 0.931—0.996 20—10 特稠>0.996 <10 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0.95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按含硫量分类 类别百分比 低硫<0.5% 含硫>0.5% 高硫— 3、按含蜡量分类 类别百分比 低蜡 0.5—2.5% 中蜡 2.5—10.0% 高蜡>10% 二、油品分类 498—87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 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

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苯类产品。 4、延迟焦化:焦化是使减压渣油、二次加工尾油等重质油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除了生成气体、汽油、柴油、蜡油,还要生成石油焦(可制成电极或作冶炼工业燃料)。延迟焦化是指先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延迟到焦炭塔中生焦,从而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 5、尿素脱腊:尿素脱蜡是生产低凝点油品的一种方法。他利用尿素与正构烷烃形成络合物。从石油馏分中将高凝固点的石蜡分离出来。经过处理的油品凝固点可低达零下40℃—60℃,并副产高纯度液体石蜡。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炼制工艺技术 四、常用油品种及性能 1、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1)馏程:在一定外界压力下,油品的沸点随着气化率增大而不断升高,油品的沸点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为馏程。馏程反映了油品的组成,从油品馏程之间的相互比较,可大致判断油品中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 沸点范围馏分 <200℃汽油馏分或低沸点馏分 200℃—350℃煤、柴油馏分 350℃—500℃润滑油馏分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全面)

油品计量员培训教程 引言: 培训的目的:为了加强各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工作和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减少因计量发生的贸易损失和纠纷,保证计量的公正、准确、可靠和满意。 第一部分:计量概述 第一节计量工作简史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物体和物质,是通过一定的“量”来描述和体现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就必须对各种“量”进行分析和确认,既要区分量的性质,又要确定其量值。而计量工作正是达到这种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从广义上说计量是对“量”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确认的过程。 计量在历史上称为度量衡或权度,包括长度、容积、质量的计量,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尺、斗、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最早的计量器具--“度量衡”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度量衡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其他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了度量衡。两千多年的历代封建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是沿用了制,直到19世纪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才正式传人我国。 1792年,法国天文学家德拉布里和麦卡恩对法国敦刻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之间的地球子午线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确定了子午线的长度,再取其四千万分之一作为一米。与此同时,拉瓦锡尔等人也仔细地测量了在温度4℃时一立分米的纯水质量,并定义为1千克,并用铂铱合金制做了米原器“阿希夫尺”和千克原器,于1799年6月22日保存于法国巴黎的国档案局里,又称做“档案局米”和“档案局千克”。 1875年3月.法国政府召集20个的政府代表与科学家参加的“米制外交会议”。同年5月20日由17个的代表正式签署了“米制公约”,设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当时长度单位“米”的定义是:“在0℃时,米尺左右两端光滑面上,两中间分划线间沿米尺测量轴的距离”。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所接受并相继采用。 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各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后,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管理工作。1954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计量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米制的推行;计量器具检定;建立基准器;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审定工业计量标准器的设置;起草制定有关计量面的法规、文件等”。1977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颁发《中华人民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并规定我国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油品计量知识题库

计量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测量液面至( 罐底 )的垂直距离叫检实尺。 2、从检尺点至( 罐底 )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3、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使用(500)克尺锤。 4、量油尺应采用钢石油尺,尺的长度为(5)米,最小刻度为(1)mm,全长误差在(±2)mm以内,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校正表。 5、钢卷尺没有( 合格证 )和( 校正表 )禁止使用. 6、检尺读数时先读(毫米)后读(厘米). 7、量油尺有折弯时,该尺要( 一定不可以使用 ). 8、当量油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该尺( 不准使用 ). 9、温度计应采用棒状(全浸式)水银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为()℃, 并附有(合格证)和校正表。 10、当温度计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该温度计( 不准使用 ). 11、温度计离测温盒侧壁的距离不小于(10)mm,感温泡距杯底应为 (20-30)mm; 12、测温盒应由(铜质)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13、测温盒的容积不得小于(200)毫升。 14、测温盒的提拉绳应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制作。 15、装运轻质油品的罐车,在装完(10)分钟后,方可上车计量。 16、测温停留时间规定是汽油、煤油、柴油不应少于(5)分钟;润 滑油不应少于(15)分钟;重质滑油、汽缸油、齿轮油不应少于

(30)分钟。 17、油品计量时,要对油品的重量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18、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必须在装完且静止 ( 2分钟 )后进行. 19、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 s ),下落速度不大于(1m/s ). 20、重质油检空尺计算高度是=检尺高-下尺数+( 浸油高度 ). 21、检实尺时,应做到( 下尺平稳 )( 触底轻 )读数准; 22、在计量过程中,F值、K值均应保留到小数点后第( 5 )位. 23、雷雨和( 6 )级以上风的雷雨天禁止上罐作业,必要时要( 2 )人 配合,并采取安全措施. 24、在石油计量中,石油的标准密度用( ρ20 )表示. 25、油品的计量方法有体积法、重量法、( 体积重量法)。 二、选择题 1.从检尺点至( D )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A.钟罩; B.加热管最高处. C.积水槽底部. D.罐底 2.在炼厂中油品要进行计量的目的是( A ). A.掌握油品进出厂经营结算依据; B.依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时间而异. C.为了保证油品的质量; D.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 3.检温时,测温盒在油中停留时间,润滑油不少于( B )分钟. A:3 B:7 C:10 D:12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的基础知识简介 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地球化学演化后形成的油状可燃液体,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常与天然气并存。其中未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经炼制加工后的石油称为油品。 一、原油分类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国际石油市场上常用的标准是按度和含硫量分类。 度是比重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 1、按密度与度分类 类别20 C密度(3)度(60 T ) 轻质v 0.851 > 34 中质0.85 —0.93 34 —20 重质0.931 —0.996 20 —10 特稠> 0.996 v 10 我国原油的相对密度大多在0.85 —0.95 之间,属于偏重的常规原油 2 、按含硫量分类类 别低硫 含硫 高硫 3、按含蜡量分类百分比v 0.5% > 0.5% 类别 低蜡0.5 中蜡 2.5 高蜡 二、油品分类百分比 —2.5% —10.0% > 10% 498 —87 中分六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三、油品工艺 把原油或石油馏分加工(或精制)成目的产品的方法(过程)生产燃料产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品的现代石油炼制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1、原油(常、减压)蒸馏:通过常压和减压蒸馏,把原油中固有的各种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馏分。如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等馏分。从减压蒸馏得到的称减压馏分。蒸馏塔底剩余的则称为渣油。馏分只是在沸点范围上类似,还不是石油产品,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满足规格要求的石油产品。 2、二次加工:从原料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需要进一步加工,已得到更多的轻质油品。二次加工工艺包括催化裂化、加氢裂化、重整、焦化等,是以化学反应为主的加工过程。 催化裂化: 在分子筛或硅酸铝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重质油(减压馏分油或掺渣油)进行裂化反应,转化成汽油、柴油和液化气等轻质产品的过程。 3、催化重整:重整是指对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和排列,催化中正是在含铂催化剂存在下,将汽油馏分中的正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香烃和异构烷烃。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苯类产品。 4、延迟焦化:焦化是使减压渣油、二次加工尾油等重质油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的过程,其特点是除了生成气体、汽油、柴油、蜡油,还要生成石油焦(可制成电极或作冶炼工业燃料)。延迟焦化是指先在加热炉中加热,然后再延迟到焦炭塔中生焦,从而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 5、尿素脱腊:尿素脱蜡是生产低凝点油品的一种方法。他利用尿素与正构烷烃形成络合物。从石油馏分中将高凝固点的石蜡分离出来。经过处理的油品凝固点可低达零下40C —60 C,并副产高纯度液体石蜡。这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 油炼制工艺技术四、常用油品种及性能 1、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1)馏程:在一定外界压力下,油品的沸点随着气化率增大而不断升高,油品的沸点不是一个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称为馏程。馏程反映了油品的组成,从油品馏程之间的相互比较,可大致判断油品中轻、重组 分的相对含量 沸点范围馏分 V 200 °C汽油馏分或低沸点馏分 200 °C —350 C 煤、柴油馏分 350C—500C 润滑油馏分 油品基础知识简介(带附表)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润滑油调和技术和配方

基础油是国标矿物基础油或合成基础油,基本要求是: 1)粘度指数规格要高,粘度指标要适宜 2)清净分散性要好(包括酸中和性) 3)低温性能好 4)不应含有挥发性成分,350℃以下馏分不得超过5%,内燃机油的基础油馏分,必须控制在常压沸点400℃以上,以防机油蒸发损失而损耗过大 5)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包括轴承抗腐蚀性) 6)良好的抗磨损性能 7)良好的防锈性 8)良好的抗泡性 因此,多选用深度精制石蜡基基础油或合成油。 根据API标准,基础油分为I,II,III,IV,V五类,我们常规采用的是I,II,III类,在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粘温性能方面I<II<III'> ;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III<II<I'> 。III类基础油可以调配所有级别的内燃油,II类基础油汽油机油SF~SL;柴油机油CD~CH-4,一般情况下,I类基础油从柴机油的CD~CH-4,汽机油SF~SL都可以使用,但再高级别的内燃机油,就很难通过台架试验了。由于I类基础油低温性能较差,一般调合40、50、15W40、20W50,齿轮油90和85W90,而10W机油和75W齿轮油是难以做到合格的。5W、10W机油和75W齿轮油多采用II和III类基础油或PAO合成基础油。另外,虽然倾点很低的环烷基基础油的倾点很容易达到指标,但低温动力粘度和低温泵送性很难达标。 常规采用的矿物基础油有150SN、500SN、150BS;不常用的矿物基础油有200SN、350SN、400SN、650SN等。具体组合规则在配方中详细说明。 润滑油的配方元素确定: 首先要确定选用几种基础油来进行调合,这可根据经验配方和产品品种需要来确定,一般根据油品的粘度等级来选择基础油的组合,常规原则如下: 单级30、40、50机油采用500SN和150BS基础油; 15W40和20W50机油采用150SN和500SN基础油; 10W30采用深度精制的150SN或100SN,或合成油、半合成油基础油; 5W40、5W50采用全合成基础油; 85W90齿轮油采有150BS和500SN基础油; 自动排档液采用深度精制的100SN或150SN基础油或合成油。 通常根据所需产品的类型和性能级别来选择什么类型的添加剂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一、石油及石油产品 (一)石油 1、石油按用途上说是指原油、产品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按化学组成上说,是含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的组成:烃类化合物和非烃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非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及沥青质。 2、原油 从地底或海底开采出来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石油称为原油。我们通常所说的石油,也就是狭义的石油就是指原油。 原油是一种粘稠油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早在公元初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并加以利用。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也偶有黄色。一般情况下,原油的密度大部分为0.77?0.96克/厘米3。在原油的组成中,含碳量约为84?85%,含氢量约为12-14% ,还有少量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此外,在石油中还发现了少量极少的铁、镍、铜、铅、钒、砷、镁、磷、钾、硅、钙、锰等元素。 (二)石油产品

1、什么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一般是指经过炼油厂加工所获 得的各种产品。2、石油产品的分类 石油产品按照国标GB498-87 可分为如下几类: 1)燃料类(F):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按GB7631-87又分为19 个组别。喷气机润滑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汽轮机油、冷冻机油、汽缸油、机械油、仪表油等; 3)溶剂油及化工产品(S):石油醚、抽提溶剂油、橡胶溶剂油、溶剂煤油等; 4)蜡及其制品(W):石蜡、高溶点石蜡、工业用石蜡、提纯地蜡等; 5)石油沥青(B ):道路石油沥青、建筑石油沥青、专用石油沥青等; 6)石油焦(C): 二、油品的几个常用技术指标 1 、油品的馏程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2、辛烷值 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

油品调和计算

19楼 发表于 2009-2-17 16:33 | 只看该作者 调合方法 (一)管道调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油或添加剂,按规定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管道混合器,达到混合均匀的调合方法。管道调合又分为简单管道调合和自动管道调合。在调合过程中,各组分的比例和质量标准完全由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检测、控制和自动操作的称管道自动调合。用常规控制仪表,人工操作掌握调合比例的,直接经一条管线混合均匀进入成品罐的属半自动调合或简单管道调合。 (二) 管道调合操作法 1、根据欲调合的成品性质,选取合适的组分油,计算出调合组分相互比例。 2、调合前,按调合比例和调合罐的容积,计算好各组分的进油量,检好油罐前尺,记好在线流量表累计数,以保证按调合比例控制好进油量。 3、根据各组分油的使用量选取流量合适的机泵,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4、核对流程,检查机泵,做好倒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检查流程无误后,启泵倒油,通过调节连接泵出口与入口的调节阀,或者是通过调节电机变频器调节泵子的转速,调节各组分油的进油量达到计算额定值。 6、调合运行正常后,再次核对流程、流量,检查管线有无跑、冒、串、漏。倒油过程中密切注意收油罐液位。 7、调合完毕,关闭有关阀门,记录倒油量,并进行核对作好记录,发现收付差量大时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8、沉降脱水,取样化验合格后装车出厂,如调合项目质量不合格,应根据情况补量直至调合合格。 (三) 油罐调合: A 压缩空气调合 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通入压缩风进行搅拌调匀。该方法一般用于闪点较高的油品调合。 B 机械搅拌调合 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或者是先用管道按比例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调匀。但对于成品油品(柴油),使用这种方法调合,容易造成罐底杂质、水分的搅动,造成油品乳化,影响油品质量。 C 泵循环调合。 首先各组分按确定比例同时或分别进入罐内,然后用泵从罐内抽出再通过调合喷嘴进入罐内,利用调合喷嘴的作用将罐内各组分搅拌均匀。泵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泵将油从罐底抽出,再从罐上部打进罐内进行循环。一种用泵将油从罐底抽出,再从罐底部通过喷嘴打进罐内进行循环。循环时间按循环量分半量循环和全量循环。从顶部循环的为全量循环,从底喷咀循环的为半量循环。

油品计量工习题集及答案

综合计量工初级习题集 一、填空题 1.量油尺由()、()、()和()组成。 2.。 3.油品消耗可分为()、()和()三种。 4.油库安全技术包括()、()、()、()、()和()。 5.石油体积系数的含义是(),表达式是()。 6.离心泵并联工作时,是为了在同一()下获得一台泵所不能达到的( )。 7.泵的密封包括()和()两部分。 8.测量时对提尺的时间要求为:轻质油要在尺铊触及罐底的()提起;重质油品要待尺带周围 凹进的油面呈水平后()再提尺。 9.测量时对读数要求:一手握住读数位置的上端,另一手握住下端,两手拉直尺带,视线( )尺带。读 数时先读()。 10.整列铁路罐车内油品取样时,如果储油是相同油品,取样时除列车()两车必采外,中间的车 辆可任意确定。 11.铁路罐车的测量点为()。 12.测实法的投尺应在尺铊触及油面后,放慢尺铊下降速度,待尺铊距罐底约()厘米时,停稳后再测量。 13.测定油品密度用的密度计的精度应选用()石油密度计,或相当于此精度的石油密度计。 14.无论测量任何罐内的油面,必须待油面()和泡沫基本()后再进行测量。 15.液体在静止后,其( )在各种力的作用下,自然形成了( ),这个特性称为液体的( )。 16.离心泵上部平衡管的主要作用是( )和( )。 17.比热是指单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 18.储存油品的石油容器内石油液体温度的测量应精确到()。 19.根据油库的管理体制和业务性质,油库可分为()和()两大类型。 20.按储油设备建筑材料可分为()和()两大类。 21.根据储罐形状,金属油罐又可分为()、()和()三类。 22.国际单位制规定容量的计量单位是()和与倍数或分数单位相结合而成的计量单位,还允许 并用的其他单位是()。 23.油罐按建造位置划分为()罐、()或半地下罐和()罐等,按设计规范要求, 目前加油站均为()罐。 24.油罐在大气和罐内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应无()和计量基准点的()不变。 25.机械呼吸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自身()来控制油罐的()和罐内()。当罐内进油或油 温升高,气体达到阀的控制压力时,阀被(),罐内气体通过呼吸阀();当油罐出油或油温降低,罐内真空达到控制的()时,罐外大气顶开呼吸阀()。 26.容积为10立方米以上新建、改建、()及()的用于液体容积计量的固定卧式圆筒形金属 罐的容积检定必须按()进行。 27.汽车油罐车是公路运输液体石油化工产品的()车。汽车油罐车由油罐、汽车

油品的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 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柴、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其中,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上限与下限的间隔,叫爆炸范围。 各种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都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测定出来,常见的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有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汽油的爆炸下限是1.3爆炸上限是6.0;轻柴油的爆炸下限是1.5爆炸上限是4.5。 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两级: (1)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汽油的闪点:-50℃;煤油的闪点:43~72℃:轻柴油的闪点:48℃-120℃;重柴油的闪点:大于120℃。 爆炸极限:汽油1.3~6%,煤油0.7~5%,轻柴油1.5~4.5%,重柴油无数据。 楼主可上网查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相关危险数据较全。

油品计量及操作方法

油品计量及操作方法 1)术语 ①检尺:用量油尺检测容器内油品液面高度(简称油高)的过程。 ②检尺口(计量口):在容器顶部,进行检尺、测温和取样的开口。 ③参照点:在检尺口上的一个固定点或标记,即从该点起进行测量。 ④空距:从参照点到容器内油品液面的距离。 ⑤人工检尺:通过人的手工操作对容器内所盛装的介质进行实测检尺的过程。 2 )检尺方法根据油品性质不同,人工检尺有检实尺和检空尺两种操作方法。 ①检实尺方法:就是测量油面到罐底基准点的垂直距离。此法适用于轻质油品计量。 ②检空尺方法:就是测量量油口基准点至液面的垂直距离。此法适用于粘度较大的重质油品计量。我公司采用检空尺进行计量。 检尺读数时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防油痕变化。 ③检水尺方法:在量油尺底部涂抹适当高度一层薄的试水膏,将尺垂直徐徐放入油罐,触底时,应静置3?5分钟,确保试水膏与水充分接触,提起检水尺,试水膏变色的高度为水高。 3)计量总则 ①油罐在收油、输转、调合、装车和脱水作业前后都应进行计量。 ②人工检尺规定:对活动罐每四小时检一次油尺,静止油罐八小时检一次油尺。油罐快进满或接近抽空时,要及时掌握油量变化,随时检尺。 ③对于安装了计量仪表的油罐的油温和油位情况每两小时巡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④对比人工检尺与自动计量系统数值,应在误差范围内。 ⑤操作人员应详细、正确填写每天的《每日油罐动态表》,以便油量核

⑥每天8:00 时,对所有油罐进行检尺,向车间(调度)汇报;后每隔 4 小时对动态油罐进行检尺,并向调度汇报。 ⑦静止油罐油尺变动5 mm以内时,以原来的油量为准;油尺变动超过 5 mm时,必须重新计算油量。 ⑧用计量仪表计量的油罐,进油至安全容量的80 %时,必须进行人工检尺、计量,并与计量仪表进行对照,当计量仪表差量为》10mm时,通知仪表维护人员进行检查校正。 ⑨人工检尺允许误差: 轻质油:油尺士1mm、温度0.2 C 重质油:油尺士2mm、温度0.2 C ⑩每月1日8 :00时,各岗位人员要对所有的油罐油量进行一次月终盘点,要求均用人工检尺,并向调度汇报。 (11 )计量容器应按规定年限进行标定,并重新编制容量表。 (12 )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年检,并附有校正表和检验合格证。 (13)正确的计量顺序为:先检尺、再测温、最后取样测密度。 4)计量器具 ①量油(水)尺 (1 )量油尺应采用钢卷尺,尺的长度根据大小可选择15 m、20 m两种规格之一,最小刻度为1mm ,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校正表。 (2)量油尺的尺锤应为铜质材料。立式罐计量轻质油品使用500 g尺锤,计量原油及重质油使用1000 g尺锤。 (3)量油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3236-91 《石油用量油尺和钢围尺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使用。 a) 尺带扭折、弯曲及镶接; b) 尺带刻度模糊不清或数字脱落; c) 尺锤尖部损坏; d) 尺的刻度误差超过允许范围;

油品计量知识总结

一.名词解释及填空: 1.大呼吸损耗:在收油发油时罐内气体空间体积改变而产生的损耗。 2.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全部操作。 3.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计量的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 4.计量学: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 5.馏程: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 6.馏成的意义在于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同时还可用来表示燃料中轻重组分的相对含量。 7.初馏点和干点:在加热蒸馏的过程中,其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他表示燃料中最轻成分的沸点;其最后阶段,即燃瓶底部最后一滴液体气化时所记录的最高气相温度称为终馏点,也称干点,他表示燃烧中最重成分的沸点。 6.浊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开始出现蜡晶体而使液体混浊时的温度。 7.倾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8.凝固点: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 9.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10.计量的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及法制性。

11.误差公理:一切测量都有存在,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所有科学实验中。 11.误差产生的原因:装置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 12.在误差理论中,按照误差表现的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13.从储罐几何形状看,常用的主要有立式园筒形,卧式园筒形和球形等三种。 13.损耗: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油品的自然蒸发以及未能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内壁的黏附、车船底部余油未能卸净等而造成的油品在数量上的损失,称为损耗。 14.油品损耗按照油品物理形态变化可分为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按照作业环节可分为保管损耗,运输损耗和零售损耗,其中,蒸发损耗可以按照发生的原因分为自然通风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和装油损耗。 15.蒸发损耗:油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中由于自然蒸发而造成的数量上的损失。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油品组成、温度、蒸发面积以及容器状况。 (1)小呼吸损耗:因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损耗。(2)大呼吸:指在收发油时罐内气体空间体积的改变而产生的损耗。 (3)自然通风:如果装油容器上部有孔隙,随着容器内部或者外部气压的波动,油气就会自孔隙被排出或空气被吸入。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储罐油量计算方法 1 油品算量操作 1.1 术语和定义(国标GB/T 19779-2005) 1.1.1 游离水(FW ) 在油品中独立分层并主要存在于油品下面的水。FW V 表示游离水的扣除量,其中包括底部沉淀物。 1.1.2 沉淀物和水(SW ) 油品中的悬浮沉淀物、溶解水和悬浮水总称为沉淀物和水。其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体积和质量分别用SW %、SW V 和SW m 表示。 1.1.3 沉淀物和水的修正系数(CSW ) 为扣除油品中的沉淀物和水(SW )将毛标准体积修正到净标准体积或将毛质量修正到净质量的修正系数。 1.1.4 体积修正系数(VCF ) 将油品从计量温度下的体积修正到标准体积的修正系数。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与其在非标准温度下的体积之比表示。等同于液体温度修正系数(CTL ) 1.1.5 罐壁温度修正系数(CTSh ) 将油罐从标准温度下的标定容积(即油罐容积表示值)修正到使用温度下实际容积的修正系数。 1.1.6 总计量体积(to V ) 在计量温度下,所有油品、沉淀物和水以及游离水的总测量体积。 1.1.7 毛计量体积(go V ) 在计量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以及沉淀物和水的总测量体积。 1.1.8 毛标准体积(g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的所有油品及沉淀物和水的总体积。通过计量温度和标准密度所对应的体积修正系数修正毛计量体积可得到毛标准体积。 1.1.9 净标准体积(ns V ) 在标准温度下,已扣除游离水及沉淀物和水的所有油品的总体积。从毛标准体积中扣除沉淀物和水可得到净标准体积。 1.1.10 表观质量(m ) 有别于未进行空气浮力影响修正的真空中的质量,表观质量是油品在空气中称重所获得的数值,也习惯称为商业质量或重量。通过空气浮力影响的修正也可以由油品体积计算出油品在空气中的表观质量。 1.1.11 表观质量换算系数(WCF ) 将油品从标准体积换算为空气中的表观质量的系数。该系数等于标准密度减去空气浮力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参考文本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 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 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 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调和)技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调和)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164题。) 1. 设备布置图中,用( )线来表示设备安装基础。 A、细实 B、粗实 C、虚 D、点划 2. 设备布置图中,非定型设备被遮盖的设备轮廓一般不画,如必须表示时,则用( )线表示。 A、细实 B、粗实 C、细虚 D、粗虚 3. 如图为一根管道空间走向的平面图,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4. 如图为一根管道空间走向的平面图,它的右视图是( )。 A、 B、 C、 D、 5. 如图为一根管道空间走向的平面图,它的立面图是( )。 A、 B、 C、 D、 6. 在贮罐的化工设备图中,贮罐的筒体内径尺寸Ф2000表示的是( )尺寸。 A、特性 B、装配 C、安装 D、总体 7. 在贮罐的化工设备图中,贮罐支座上地脚螺栓孔的中心距尺寸表示的是( )尺寸。 A、特性 B、装配 C、安装 D、总体 8. 在贮罐的化工设备图中,表示设备(贮罐)总的长度是( )尺寸。 A、特性 B、装配 C、安装 D、总体 9. 在贮罐的化工设备图中,表示贮罐人孔与基准之间的距离尺寸是( )尺寸。 A、特性 B、装配 C、安装 D、总体 10. 关于零件图和装配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零件图表达零件的大小、形状及技术要求 B、装配图是表示装配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 C、零件图和装配图都用于指导零件的加工制造和检验 D、零件图和装配图都是生产上的重要技术资料 11. 关于装配图画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装配图中,两零件的接触面应画两条线 B、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必须同向间隔一致 C、装配图中,剖面线间隔必须一致 D、装配图中,相邻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必须相反 12. 关于尺寸基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零件结构的设计要求而选定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B、根据零件加工、测量的要求而选定的基准为工艺基准 C、零件的每一方向都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主要基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辅助基准 D、零件的每一个方向的定向尺寸一律从该方向主要基准出发标注 13. 在ISO9000族标准中,可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是( )。 A、GB/T19001 B、GB/T19000 C、GB/T19021 D、GB/T19011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油品及安全基础知识 目录 一、油品的基本构成 二、油品基本特性 三、燃烧特性 四、爆炸特性 五、火灾 六、消防灭火 七、事故理论及事故统计 一、油品基本组成 石油产品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等组成的混合物,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含有少量的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 二、油品基本性质 油品的危险性分: (1)蒸发性; (2)易燃性; (3)易爆性; (4)易积聚静电荷; (5)易受热鼓胀; (6)易扩散; (7)易流淌性; (8)毒性等。 (一)蒸发性 油品由液体转为气体的一种性质。影响油品蒸发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高,蒸发快; ②液体表面积:表面积大,蒸发快;

③油品液面压力:液面压力大,蒸发量小; ④油品密度:密度大,蒸发小;油品流动与空气流动的速度:速度快,蒸发快。 (二)易燃性 决定油品易燃性的指标有:①闪点、②燃点、③自燃点。 石油产品根据闪点,按火灾危险性分类: 甲类:闪点<28℃,原油、汽油 乙类:28-60℃灯油煤油、-35号,柴油 丙类:60-120℃轻此、重柴 丙B类:120℃润滑油 易燃液体:≤45℃,可燃液体46-120℃ ①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闪点。 ②燃点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开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③自燃点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以下两种情况。(1)受热自燃;(2)自热自燃 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三)易爆性 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气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引爆源即能发生爆炸。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叫做爆炸极限。

油品在线优化自动调合技术简介

油品在线优化自动调合系统 项目概况 随着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我国对成品油的需求大幅增加,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双双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2年国内成品油实际需求量超过2.4亿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水平上的头号大国。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规模炼油厂200多家,其中规模达到千万吨的近20家。 油品调合是成品油生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一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油生产的质量。国外的大型石油公司,如美孚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等下属的炼油厂均应用了油品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技术。我国有少数几家炼油企业从国外引进过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但引进国外技术不仅成本高昂,技术移植性差,很难适应我国炼油企业的需求。如何在满足油品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组分油、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油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卡边控制和提高一次调成率,成为各大炼油企业技术革新的热点。经多年努力,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品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技术”,率先在中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成功实施,并成功推广到中石化燕山石化分公司等企业。系统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OBP):

本项目着眼于炼油行业中成品油调合生产过程优化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在制造成品油的过程中,通过改变传统的人工罐式调技术,根据成品油组成成分对油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和油品非线性特征,应用现代计算机及控制技术,建立油品的非线性优化算法,精确自动控制各半成品油组分和添加剂的混合比例,对油品各个性质进行卡边控制。从而实现成品油调合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系统化,最终调和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油。 技术创新点 汽油在线优化调合系统将调合计划,调合调度,在线优化,实时控制,以及罐区计量等应用集成一体。有以下创新点: 1、首次提出辛烷值EXP调合模型 2、经过大量的现场与化验室调合数据检验,证明该模型对于原油品种和装置生产方式的变化具有相当的鲁棒性 3、开发了模型自学习功能 4、研制出汽油调合优化计划、调度算法 该技术能实现以下优化目标: 1、属性控制:偏离质量指标要求最小。 2、成本最小:即在满足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消耗低成本组分油。 3、效益最大:即在满足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多生产高标号汽油,同时,多消耗低成本组分油。 4、距离最小:与调度给定的原始配方距离最小,得实际控制过程更加平稳。经济效益及成功案例 为切合我国国情和炼油企业的实际需求,中科院研发的汽油在线自动优化调合技术首次在中石油某厂应用,不仅填补了国内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油品在线自动优化调合的空白,而且技术本身投资小,进展国外技术投资的1/3,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提升成品油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在中石油某厂的连续生产,在汽油其他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汽油辛烷值过剩小于0.2个单位,汽油烯烃质量过剩小于1个单位(1%V),一次调和合

油品计量知识题库

精心整理 计量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测量液面至(罐底)的垂直距离叫检实尺。 2、从检尺点至(罐底)的垂直距离称为检尺总高. 3 4 5 6 7 8 9 10 11)mm;12 13 14、测温盒的提拉绳应选用符合(防静电)要求的材料制作。 15、装运轻质油品的罐车,在装完(10)分钟后,方可上车计量。 16、测温停留时间规定是汽油、煤油、柴油不应少于(5)分钟;润滑油不应少于(15) 分钟;重质滑油、汽缸油、齿轮油不应少于(30)分钟。 17、油品计量时,要对油品的重量进行(空气浮力)修正。

18、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必须在装完且静止 (2分钟)后进行. 19、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 不大于(1m/s). 20、重质油检空尺计算高度是=检尺高-下尺数+(浸油高度). 21 22 23. 24 25 1 A. C. 2 A. C. 3 A:3B:7 C:10D:12 4.油品计量先测油品的体积和温度、密度,然后再经换算,得到油品重量的方法称.(C) A:重量法;B:体积法; C:体积重量法;D:标定法. 5.石油量油尺的最小刻度是(C).

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 6.量油尺有折弯时,该尺要(D). A.正直后方可使用; B.配有其它尺进行测量读数才可使用. C.可以使用,但必须是同一把尺; D.一定不可以使用. 7.进行液体测温,检尺和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大于 8. 9 A. C. 10 A: B: 11 A:1 12 A.1 B.2 C.3 D.5; 13.测温应取液面的(B)处. A:1/3B:1/2C:最下端;D:最上端; 14.检油尺时,应先读(B) A:米数;B:毫米数;C:厘米数;D:同时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