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名词解释:

1.1.天罚1.2.神权法思想 1.3.君权神授 1.4.“率民以事神” 1.5.以德配天

2.1.嫡长继承制 2.2.“世卿世禄”制

3.1.“国之四维” 3.2.“作内政而寄军令” 3.3.“三国五鄙”论 3.4.“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3.5.“铸刑书”3.6.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7.“竹刑” 3.8.令顺民心

4.1.儒家 4.2.“为国以礼” 4.3.德主刑辅 4.4.“仁” 4.5.《论语》 4.6.“礼乐兴,刑罚中” 4.7.“杀身成仁” 4.8.举贤才 4.9.性善论 4.10.“罪人不孥” 4.11.“暴君放伐” 4.12.“性恶论” 4.13.“隆礼而王” 4.14.明分使群 4.15.“节用裕民” 4.16.“有治人,无治法” 4.17.无讼。 4.18.民贵君轻。

5.1.墨家学派 5.2.《兼爱》 5.3.“义,利也” 5.4.《天志》 5.5.“以天为法” 5.6.“一同天下之义” 5.7.“赏当贤,罚当暴” 5.8.“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 5.9.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6.1.“无为而治” 6.2.“君人南面之术” 6.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4.“绝仁弃义”6.5.“绝圣弃智” 6.6.“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6.7.“道法自然”6.8.法令滋漳,盗贼多有

7.1.法家 7.2.“兴功禁暴” 7.3.“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7.4.“燔《诗》《书》而明法令” 7.5.“事断于法” 7.6.“立公弃私” 7.7.“权重位尊” 7.8.“立天子以为天下” 7.9.“法与时转则治” 7.10.信赏必罚 7.11.抱法处势 7.12.定分止争 7.13.兴功禁暴

8.1.“五德终始”说 8.2.“事皆决于法” 8.3.“以法为教” 8.4.“与民休息”说 8.5.“文武并用”论

“三纲五常” 8.10.

“阳“除收孥诸相坐令” 8.7.董仲舒 8.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9.

8.6.

德阴刑” 8.11.“性三品”说 8.12.谶纬神学 8.13.“文武张设” 8.14.原心论罪 8.15.春秋决狱 9.1.律学 9.2.《泰始律》 9.3.张杜律 9.4.《律本》 9.5.《律表》 9.6.“纲举网疏” 9.7.“名教” 9.8.玄学 9.9.“存留养亲” 9.10.理直刑正 10.1.《开皇律》 10.2.“安人宁国” 10.3.“国家法令,惟须简约” 10.4.九卿议刑制 10.5.《唐律疏议》 10.6.“道统论”10.7.法起源于“势” 10.8.“理大罪,赦小过” 11.1.理学11.2.“理同气异” 11.3.朱“存天理,灭人欲” 11.5.《四书章句集注》 11.6.“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 11.7.

《大熹 11.4.

学衍义补》 11.8.“应经合义” 11.9.“原情定罪” 12.1.“君臣共理天下”说 12.2.“审刑名” 12.3.熙宁新法 12.4.“三不足’’理论 12.5.“法制无常,近民为要” 12.6.“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13.1.“与皇家无服者皆不入议” 13.2.“赏罚不滥,即是宽政” 13.3.《便宜一十八事》 13.4.《陈时务十策》 13.5.“治国崇文事,拔贤尚赋词”14.1.《明夷待访录》 14.2.“一家之法” 14.3.“天下为主君为客” 14.4.“天下之法” 14.5.“趋时更新”

15.1.“更法改图”15.2.礼乐刑罚起源于农 15.3.《海国图志》 15.4.“师夷长技以制夷”

15.5.“广收天下之人才” 15.6.“治法在人” 16.1.“天法” 16.2.《天朝田亩制度》 16.3.“天下婚姻不论财” 16.4.《资政新篇》 16.5.“法制以遵行为要” 16.6.“刑外化之以德”

16.7.“国家以法制为先” 17.1.“以礼自治,以礼治人” 17.2.“一秉于礼” 17.3.“严刑以致)‘安” 17.4.《劝学篇》 17.5.“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17.6.“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17.7.中体西用 18.1.戊戌变法 18.2.“公车上书” 18.3.《孔子改制考》18.4.君主立宪制 18.5.三权分立 18.6.“太平之世不立刑”18.7.“去九界” 18.8.《饮冰室文集》 18.9.《新学伪经考》 18.10.太平之世不立刑 18.11.“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18.12.《仁学》 19.1.“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19.2.《大清新刑律》 19.3.情法两尽 19.4.“凡律无正条者,皆不得处罚”的差异。19.5.礼法之争 20.1.主权在民 20.2.直接民权 20.3.五权宪法 20.4.权能分治

简述题:

1.1.简述夏、商的神权法思想。 1.2.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 1.3.简述“以德配天”说的重要意义。1.4.简述神权法思想在夏、商、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

2.1.简述西周的宗法制。

2.2.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其特征。2.3.简述周公的“明德”论。 2.4.简述周公的刑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3.1.简述子产的刑法思想。 3.2.简述邓析的法律主张。

3.3.简述子产和邓析法律思想的区别。

3.4.简述管子改良周礼的主要内容。

4.1.简述孔子、孟子、荀子三者思想思想。 4.2.简述儒家的仁学与仁政说。 4.3.简述“礼治”思想的发展过程。 4.4.简述孔子重义轻利价值观的内容。 4.5.简述孔子的宽刑慎杀、反对冤狱的思想。

4.6.简述儒家“举贤才”的主张。 4.7.简述孟子性善论的内容。

4.8.简述孟子“惟仁者宜在高位”的因。4.9.简述荀子法律思想中儒、法合流特点的具体体现。

4.10.简述荀子“隆礼”论的内容。 4.11.简述荀子的重法论。

4.12.简述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思想。

4.13.简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

5.1.简述墨家学派和儒、道、法诸家相比,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 5.2.简述墨家“兼爱”与儒家“爱人”的区别。

5.3.简述墨家“以天为法”的自然法思想。

5.4.简述墨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主张。

6.1.《老子》对人定法的批判及其重要意义。

6.2.简述“天道”自然无为论。 6.3.简述《庄子》崇尚自然法,反对人定法的主张。 6.4.简述《庄子》的反仁义反圣智论,并对其加以客观评价。

7.1.简述文化专制论的内容及其影响。

7.2。简述商鞅“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7.3.简述商鞅的“法治”论。 7.4.简述商鞅刑赏论的内容。 7.5.简述韩非提出哪些运用和贯彻赏罚的原则?

7.6.简述韩非论“术”的内容。 8.1.简述秦朝“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8.2.简述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内容。

8.3.简述贾谊礼法结合的思想。 8.4.如何理解“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8.5.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原9.2.简述杜预《律本》中的法律观。 8.6.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 8.7.简述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8.8.简述王充批判“天刑”论的主要内容。 8.9.简述汉初黄老思想在法律、政治方面的表现。9.1.简述晋代律学的特点。

9.3.简述张斐的“理直刑正”理论。 9.4.简述刘颂的重法主张。

9.5.简述王弼“名教出于自然”的法哲学观。 9.6.简述嵇康“任自然”的法哲学观。 9.7.简述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 10.1.简述唐太宗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10.2.简述《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10.3.简述唐代贵族、官吏犯法时减免刑罚处分的规定。

10.4.简述韩愈的“道统论”在法律思想上有何反映? 10.5.简述柳宗元的法律起源于势说。

11.1.简述朱熹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1.2.简述丘濬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总结和发挥。

11.3.简述丘濬慎刑恤狱的司法原则。 12.1.简述范仲淹的法律思想。 12.2.简述张居正法律思想的要点。 12.3.简述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

13.1.简述金世宗“严格吏治”的法律思想。

13.2.简述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14.1.简述黄宗羲“学校议政”的思想。

14.2.简述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法治”观。

14.3.简述王夫之“同条共贯”、“相扶成治”的法律体系说。

14.4.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14.5.简述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治人”的思想。

14.6.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15.1.简述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法律

思想的特点。 16.1.简述洪秀全的“斩邪留正”,“除妖安良”的思想。

16.2.简述洪仁玕的“恩威并济”与“教、法兼行”的法律思想。 17.1.简述曾国藩“振之以猛”、严刑重责的法律思想。

17.2.简述张之洞的整顿中法、采用西法的主张。

17.3.简述张之洞的宽猛相济、刚柔一件合法的外衣。到了商代,统治者编造了许多上帝立商的神话,从血缘上找到了充当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并为垄断神权找到了借口。 1.2.简述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及其意义。答:变化:神权法思想在西周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为此提出了“以德配天”说。意义:10.1.试述封建纲常法律化在《唐律疏}义》中的反映。

10.2.试述白居易的崇礼重法思想。 10.3.试论李世民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及其在立法、司法活动中的表现。 10.4.试论《唐律疏议》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11.1.试述理学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

12.1.试述王安石严格执法的思想。结合的法律思想。

17.4.简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18.1.简述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

18.2.在康有为的理论中,改变旧法的步骤有哪些?

18.3.简述梁启超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8.4.简述梁启超法治、人治“相须为用”说。

19.1.简述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法理派的主要观点。

19.2.简述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内容。

19.3.简述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内容。 19.4.试述沈家本的以法治国论。 19.5.简述沈家本“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法律思想。

20.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20.2.简述章太炎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法律思想。

20.3.简述章太炎“专以法律为治”的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20.4.简述章太炎“抑富振贫”的经济立法主张。

20.5.简述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恢廓民权,限制元首”思想的基本含义。

填空

1.我国古代神权法思想形成于(夏)。

2.商代,商王专设了“卜”、“巫”、“祝”,其主要任务是(占卜)。

3.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

4.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是在(殷商)。

5.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了(“以德配天”)学说。

6.周公制礼,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礼治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

7.西周的王位继承是(嫡长子继承制)。

8.主张用贤能,并创立“三选”制度的是(管仲)。

9.春秋时期,(子产)提出为政“宽猛”的主张。

10.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案是(无为而治)。

11.(商鞅)提出“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理论。

12.韩非的变法观点是(法与时转则治)。

13.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李斯)。

14.(董仲舒)提出“大德而小刑”的主张。

15.《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

16.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嵇康)。

17.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礼)。

18.为尽量避免冤狱,明确规定地方无杀人权,首创“九卿评议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

民)。

19.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唐律疏议》)。

20.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势)。

21.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主张恢复肉刑)。

22.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机构。

23.明朝有位著名“心学”大师,反对程颐、程颢的“知先行后”的理论,奉行“知行合一”

的理论,特别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性,反对专靠“刑名器数”,他的名字是(王守仁)

24.(王夫之)提出“立法必须循天下之公”。

25.王夫之的变法观点是“(趋时更新)”。

26.明初统治者法律思想的特点是(重刑)

27.“立法以便民为本”是(丘濬)提出的主张。

2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王安石)

29.元朝耶律楚材主张治国用(儒术)

30.魏源的变法主张是“(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31.提出“礼乐刑罚起源于农”观点的是(龚自珍)

32.洪秀全受基督教《劝世良言》的启发,创立了(拜上帝会)。

33.下列人物,属于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张之洞)

34.洋务派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5.提倡“变法维新”,坚持君主立宪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36.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37.在中国近代,主张兼重法治与人治的学者是(沈家本)。

38.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精华是(直接民权)。

39.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最好的制度是(考试)。

4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是(章太炎)。

41.“犯罪不论新旧,断罪自当一律”是(沈家本)提出的法须统一的主张。

42、引经决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董仲舒)。

43、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董仲舒新儒学)

44、孙中山有关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民生主义)

45、康有为变法维新的理论是(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46、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47、(商鞅)第一个提出了“刑无等级”的原则。

48、墨子认为法起源于(神),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

49、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

50、“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的思想。

单选

1、“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出于( )之口。

A禹B启C商纣王D子产

2、夏、商的法律思想是( )。

A“天命”、“天罚” B“以德配天” C“明德慎罚” D“仁、义、礼、智、信”

3、商朝时期,请示上帝并传达上帝旨意的人被称作( )。

A卜 B巫 C祝 D士

4、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

A男尊女卑 B氏族同婚 C嫡长继承制 D分封制

5、春秋时期,突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批判“刑不可知”,并提倡任用贤能的人是( )。

A鲍叔牙B管仲C子产D邓析

6、首次将“刑书”铸在鼎上,公布成文法的是( )。

A邓析B孔子C子产D荀子

7、“竹刑”的作者是( )。

A子产B墨翟C邓析D庄子

8、西周的“以德配天’包含两层含义,分别是( )。

A求上帝的保佑 B上帝立周 C动摇了神权 D强调德治,弱化天命

9、“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 )的思想。

A邓析 B老子 C子产 D孔子

10、孔丘的法律思想以( )为核心。

A“仁”、“义” B“人治” C“仁”、“礼”D“法治”

11、子产和孔丘都主张宽猛结合,但是( )。

A子产强调以宽为主,孔丘则以猛为主 B子产强调以猛为主,孔丘则以宽为主

C子产宽“少数”,猛“少数” D孔丘宽“众人”,猛“众人”

12、周公制礼的基本原则是( )。

A亲亲B尊尊C长长D男女有别

13、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14、墨翟认为法源于( ),它具有赏善罚恶的功能。

A神B天志C上帝D人性

15、墨家在法律上的核心主张可以概括为( )。

A礼 B义 C仁 D利

16、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的是( )。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17、法家提出的口号是( ),并成为法家思想的核心。

A依法治国B法治C礼法合一D变法

18、将“法”、“势”、“术”结合起来的是( )。

A申不害B慎到C商鞅D韩非

19、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思想家是( )。A李俚B王安石C商鞅D龚自珍

20、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 )。

A商鞅B王安石C洪仁轩D康有为

21、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 )。

A韩非B商鞅C李斯D申不害

22、废除肉刑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大改革,历史上首次下诏令废除肉刑的是( )。

A周公B汉文帝C汉景帝D刘邦

23、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 )的法律思想。

A儒法合一B道家C黄老学派D法家

多选(24-27)

24、“明德慎罚”中“慎罚”的主要内容有( )。

A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 B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

C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D刑罚适中

25、管仲把( )视为“国之四维”。

A礼B义C廉D耻

26、管仲与儒家的“礼义’”区别在(AD)。

A管仲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B管仲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C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D儒家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

27、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

单选(28-37)

28、新儒学的缔造者是( )。

A李斯 B陆贾 C贾谊 D董仲舒

29、引经断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 )。

A董仲舒 B萧何 C贾谊 D刘安

30、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 )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亲亲”、“尊尊”

C三纲五常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1、为《泰始律》做注的是( )。

A丁仪、刘邵 B张斐、杜预 C刘颂、傅干 D王充、仲长统

32、我国法律史上最早关于律、令界说的是( )。

A杜预B王充C张斐D仲长统

33、魏律首先将相当于刑法总则的《具律》改为《刑名》,并放在律首。对这一重大改革作出理论说明的是( )。

A张斐 B杜预 C刘颂 D丁仪

34、首创“九卿议刑”制度,要求慎狱恤刑的是( )。

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杨坚

35、主张“道统论’的是( )。

A王弼 B鲍敬言 C嵇康 D韩愈

36、“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的作者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范仲淹

37、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

A礼 B权 C术 D势

多选(38-40)

38、儒家的法律观包含( )。

A维护礼治 B重视德治 C强调人治 D突出法治

39、儒家“礼治”的内容主要有( )。

A以“五伦”为中心B以家族为本位C以等差为继承D以法治为保障

40、儒家“德治’论的内容包含( )。

A德刑并用,以刑辅德B以“宽”、“猛”服民

C注重教化,以德去刑D恤刑慎杀,先教后刑

单选(41-50)

41、理学产生于( )。

A秦B汉C唐D宋

42、理学的价值在于完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 )。

A规范化B平民化C哲理化D合理化

43、按朱熹的逻辑,可以把常人分成“气禀”最厚、厚、薄、最薄四类,对气禀薄者要导之以( )。

A政B礼C德D刑

44、主张废除肉刑的是( )。

A朱熹B刘颂C仲长统D白居易

4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是( )。

A朱熹B韩愈C董仲舒D柳宗元

46、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

A陆九渊B程颢、程颐C王守仁D朱熹

47、为了论证“君权神授”,董仲舒提出( )的神学目的论。

A“天人合一”、“天人感应”B春秋大一统C三纲五常D原心论罪

48、“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是( )的主张。

A朱熹B阮籍C董仲舒D丘睿

49、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大德而小刑”C“以严为本,而以宽济”D“以公理而灭私情”50、“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是( )提出的。

A阮籍B范仲淹C丘睿D王安石

多选(51-98)

51、孔子“仁”论的实质内容是( )。

A以“爱人”为中心 B以孝悌为根本

C以“克己”、“忠恕”为手段 D以恢复和完善礼治为目的

52、孟子的“仁义”思想在法律上的表现是( )。

A正经界B薄税敛 C省刑罚D法先王

53、荀况认为礼法起源的前提是( )。

A天人合一B阶级分划 C明分使群D化性起伪

54、儒、墨两家在法律思想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 )。

A儒家“尚贤”,墨家“尚同”

B儒家“别贵贱”,墨家“兼相爱”

C儒家“义”字当头,墨家“义”、“利”合一

D儒家以“爱人”为核心,墨家以“兼爱”为核心

55、法家把法解释为( )。

A法是民众的行为规则B法是由国家制定和公布的成文命令

C法是确定等级名分的制度D法是关于赏罚的规定

56、法家认为法具有以下性质( )。

A强制性和制裁力B客观性和公平性C等级性D合情性和适时性

57、法家认为法具有( )的作用。

A“禁恶止乱”,“民治国安”B“定赏分财”、“定分止争”

C以法胜民,“一民使下”D君尊主重,“独制四海”

58、法家把法比作( ),揭示法的客观公正。

A尺寸B绳墨C斗斛D规矩

59、法家的“法治”和儒家的“礼治”的关系是( )。

A二者都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法治”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礼治”代表封建贵族利益

C“法治”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礼治”维护家族宗法制度

D“法治”与“礼治”是两种制度的对立

60、法家提出的“壹法”指的是( )。

A统一立法权B统一法令的内容C统一人们的思想D执法的主张

61、王安石的法律思想是( )。

A“革故鼎新”B“大德而小刑”C“存天理,灭人欲”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62、“信赏罚,一号令”是( )的法律思想。

A阮籍B王安石C张居正D韩愈

63、要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的是( )。

A张居正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64、黄宗羲认为国家法律起源的核心是( )。

A势B无为C公利D统一思想

65、“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 )提出的。

A墨翟B黄宗羲C老子D柳宗元

66、黄宗羲指出,立法必须体现( )。

A天意B民意C“以天下为主”D神意

67、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

A贫富不均 B天 C地 D农

68、“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的作者是( )。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黄宗羲

69、龚自珍提出( )观点,作为“更法改图”的根据。

A历史发展B三不足C事无不变D趋时更新

70、“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 )提出的。

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张之洞

多选(71-98)

71、法家提出的执法主张是( )。

A明法B任法C壹法D从法

72、法家针对“礼治”中的“人治”,提出( )。

A任法而不任贤B治国的关键是法C贤君无好法就治理不好国家D庸君有好法就能治理好国家

73、慎到重势思想表现在( )。

A君主立法,“民一于法”B“权重位尊”才能“令行禁止”C“大君任法而弗躬”D“权重位尊”的君主“不得背法而专制”

74、儒家和法家的法令思想区别在( )。

A儒家主张“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法家主张“厚商重罚”、“以刑去刑”

B儒家认为“有治人,无治法”,法家认为“法者,国之权衡”

C儒家提出“法先王,顺人情”,法家提出“不法古,不修今”

D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法家强调“尚法而不尚贤,不用忠”

75、法家“法治”思想的不足之处在于( )。

A公开否认罪刑相适应 B忽视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

C主张实行君主专制独裁 D弱化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76秦始皇的“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思想的具体表现是( )。

A在全国范围内确立郡县制度B废除世卿世袭的官吏制度

C制定统一法令,颁布全国D统一度、量、衡和语言文字

77、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C“三纲”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78、王安石“三不足”变法理论指( )。

A天人了不相关,“天变不足畏”B“谨守祖宗之成法”

C“祖宗不足法”D“人言不足恤”

79、王安石的“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的含义是( )。

A废旧法,立新法是当务之急B法治和人治相辅相成

C立法、执法离不开贤才D法治和人治是统一的

80、黄宗羲的“以天下为主”的思想指( )。

A以此作为立法的最高原则B以“万民忧乐”为立法目的

C人民在政治上与官吏平等D以“学校议政”来保证民主与平等

81、如何理解黄宗羲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A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B君臣上下遵守法律

C法律的目的在于为天下人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2、洪秀全的法律思想包含( )。

A西方宗教迷信B中国古代“天命”神权观念

C农民的平等、平均思想D资产阶级民主意识

83、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

A人的良知B契约C天意D命令

84、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ABD)。

A设议会B制定宪法C实行民主选举D实行三权分立

85、在中国历史上,两此出现大的礼法之争是在( )。

A唐朝B宋朝C春秋战国D清末

86、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与旧民权主义相比(ABD)。

A新民权主义强调“主权在民” B新民权主义主张“直接民权”

C新民权主义以“天赋人权”为内容 D新民权主义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87、在新三民主义阶段,孙中山将(BC)规定为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

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节制资本D集产社会主义

88、“五权宪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基础上增加了( )。

A监察权B检察权C考试权D选举权

89、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具有以下特点(BCD)。

A主张代议制B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C否定代议制D主张直接民权

90、子产认为礼( )。

A与仪有本质区别B是最高的自然法则

C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行为规范D要顺民心,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原则

91、邓析和子产都是春秋时期的革新派,他们的思想主张( )。

A完全一致 B并不完全一致 C邓析否定周礼 D子产改良周礼

92、孔子的爱人( )。

A平等地爱一切人B具有宗法性C具有等级性D具有强制性

93、春秋时期,对郑国和晋国“铸刑鼎”,“铸刑书”提出激烈批评的是( )。

A子产B赵鞅C孔子D叔向

94、荀子提出的“法数”和“类”分别指(BD)。

A法学原理B法律条文C法条D判例

95、道家法律思想是以( )为中心的。

A道法自然B兼爱C无为而治D爱人

96、商鞅认为推行“法治”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

A法B权C信D势

97、慎到讲的“公”和“私”分别指( )。

A公指正直或者公有B私指利己或者私有C公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或者规范D私指破坏法令的行为

98、韩非将法定义成“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这个定义包含的含义有( )。

A法为百姓而制定B法具有国家强制力C法必须公开颁布D法是成文的

单选(99-122)

99、中国婚姻史上第一次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是在( )。

A唐朝B太平天国C宋朝D清末

100、洪秀全提出“斩邪留正”,“除妖安良”,其中“正”、“良”指的是( )。

A清朝封建统治者B地主阶级C农民D农民领袖

101、太平天国时期,具有资本主义民主与科学因素的著作是( )。

A《天朝田亩制》B《资政新篇》C《十款天条》D《太平刑律》

102、《大清律例》集中体现了纲常名教,而例数《大清律例》十大“仁政“的是( )。

A张之洞B李鸿章C曾国藩D左宗棠

10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是( )。

A曾国藩B左宗棠C张之洞D李鸿章

104、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立法“的祖师爷的人是( )。

A张之洞B梁启超C黄宗羲D康有为

105、主张“冲破一切封建网罗“的人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106、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而后壮烈牺牲的是( )。

A康有为B严复C梁启超D谭嗣同

107、旧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例》D《暂行新刑律》

108、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是( )。

A严复B孙中山C沈家本D康有为

109、清末礼法之争的导火线是修订( )。

A《大清律例》B《暂行新刑律》

C《暂行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

110、提出著名的“五权宪法“的人是( )。

A章太炎B孙中山C沈家本D潭嗣同

1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权以法律效力的是( )。

A《大清新刑律》B《天朝田亩制》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112、“五权宪法“的核心是( )。

A设议会B三权分立C权能分治D制定宪法

113、“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

A政权和治权分立B直接民权C天赋人权D议会制

114、“中华民国”这一词的发明者是( )。

A蔡元培 B章太炎 C沈家本 D孙中山

115、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论断的是( )。

A孔子 B管仲 C章太炎 D沈家本

116、第一个提出系统的礼治理论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管仲 D荀子

117、提出“法义”、“法数”、“类”三个概念的是( )。

A荀况B孔子C老子D墨子

118、中国思想史上,( )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

A《老子》B《论语》C《春秋》D《庄子》

119、道家最早提出了( )法律观念。,

A实证主义B现实主义C自然主义D行为主义

120、前期法家提倡( )。

A定法B制定法律C变法D适用法律

121、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的思想家是( )。

A申不害B商鞅C管仲D沈家本

1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安石建议“明法科”,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察司法官吏。

B张居正主张严格考核官吏之法以整饬吏治

C范仲淹坚决主张改革官制,以作为变法图强的中心内容

D范仲淹要求废除宰相之职,以加强君主专制

多选

1、周礼具有以下性质( )

A道德规则B宗教仪式C法律规则D根本大法

2、周公是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周公在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贡献有( )

A西周礼治思想的奠基人 B提出明德慎罚思想 C提出“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3.春秋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阶级政治关系发生了大变动,其主要表现有( )。A.奴隶主贵族内部发生了分化,出现了新的封建性的贵族

B.产生了新兴地主的独立的商人阶层 C.宗法“礼制”衰落

D.诞生了新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新成文法

4.“国之四维”包括( )。 A.礼、义 C.廉、耻

5.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 A.兼相爱 B.交相利

6.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

A、绝仁弃义

B、绝圣弃智

C、绝巧弃利

7、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法 C、术 D、势

8、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包括:( )。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D、“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

9、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A.、恢复肉刑 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C、法令断一

10、唐初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是( )。

B、安人宁国

C、务在宽简

D、明正赏罚

11、白居易在正确运用法律方面提出的颇有进步意义的主张有( ).

B、理大罪,赦小过

C、消除犯罪,止狱措刑

D、肉刑可废不可复

E、慎选司法官吏

12、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C应经合义,礼法融合

D三纲”是立法的根本原则

E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13、王夫之改革封建法制的主张有( )

A、律简刑清 D、严于治吏

14、“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 )。

A.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

B.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

C.要求用形变质不变的方法整顿旧法 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15、张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的含义是( )。

A.“经术”指纲常名教,是法律的经义所在

B.法律是“表”,即形式 C.经术是“里”,即内容

D.法律的作用强制老百姓服从封建统治秩序

16、清末修律中“法理派”的主要观点有(BC)。

B、法须统一,平等

C、“平恕”为审断之本

17、在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的礼法之争发生在()。

B.春秋战国 D.清末

18、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恢复肉刑的有( )。

A.王充

B.仲长统

C.刘颂

D.白居易

E.朱熹

19、沈家本确定了清末修律的基本原则有( )。

A.参考古今

B.中外通行

C.博稽中外

D.模范列强

E.博采众长

20、属于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思想有( )。

A.平均地权

B.耕者有其田

C.“主权在人民”

D.反清为首要任务

E.“节制资本”

21、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有( )。

A.陆贾

B.鲍敬言

C.嵇康

D.王弼

E.韩愈

22、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E.唐甄

最新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好资料学习-----复习资料00264) 课程代码《中国法律思想史》() 分总分:20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 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A.?德治思想 B.?礼治思想 C.法治思想? D.?自然法思想B 标准答案: ) 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孔子?A. 子产B.? 邓析?C. D.?管仲C 标准答案: ) ( 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贤人治国?A.民人治国?B. 专家治国C.? D.?法律治国A 标准答案: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A.孔子??B.管子?C.孟子 D.?子产C 标准答案: ) 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A.?《墨子?兼爱中》? B.《荀子?富国》 C.?《孟子?尽心上》 D.?《商君书?定分》A 标准答案: ) 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庄子?A. 老子?B. 孟子?C.?荀子D.B 标准答案: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B.“皆有法式”? C.“一同天下之义”? D.“不务德而务法”?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A 标准答案: ) ( 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A.仲长统??B.刘颂?C. 白居易?D.朱熹C 标准答案: ) 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A.?魏征? B.韩愈 C.?柳宗元 D.白居易?

B 标准答案: ) 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魏征?A. 房玄龄?B.长孙无忌C.??D.刘文静A 标准答案: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A.北魏? B.辽? C.唐?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金?D.C 标准答案:)12、柳宗元认为刑、礼的关系应是( A.?其用则合,其本则异 B.?其本则合,其用则异 C.?完全不同 D.?完全相同B 标准答案:) 13、最早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历史时代是( 南宋?A. 北宋?B.元C.??明D.B 标准答案:) 14、唐代创立九卿议刑制度的是( A.唐高祖??B.唐高宗?唐太宗C.?唐玄宗D.A 标准答案:15、明末清初,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命题的思想家是()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反映"礼"最初只是一种 A.部落狩猎活动 B.宗教祭奠仪式 C.家庭饮食活动 D.地方自治活动 2、鉴于殷商的灭亡教训,周公主张 A.重刑辟 B.明德慎罚 C.杀无罪 D.杀无辜 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说法出自 A.《论语》 B.《管子》 C.《孟子》 D.《庄子》 4、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的一个重要论据是 A. 国小而逼,族大宠多 B.为善者不改其度 C.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D.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 5、下列符合孔子法律思想的表述是 A.礼乐兴,则刑罚不中 B.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C.刑罚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该说法出自 A.《墨子?天志》 B.《墨子?明鬼》 C.《墨子?夭道》 D.《墨子?非命》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该种思想属于 A.法家 B.道家 C.兵家 D.儒家 8、"刑无等级"作为先秦法家的思想命题,体现了法律的 A.自由性 B.平等性 C.等比性 D.自然性 9、商鞅认为"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与之相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论 B.庄子的自然论 C.孔子的礼治论 D.荀子的性恶论 10、"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的说法出自 A.《汉书?贾谊传》 B.《新语》 C.《新书》 D.《新序》 11、陆贾为汉初统治阶级提供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其代表作是 A.《新语》 B.《新书》

全国年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标准答案

全国07年7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和答案

————————————————————————————————作者:————————————————————————————————日期: 2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C ) A.亲亲、尊尊 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 D.土地国有制 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D )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 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B ) A.东汉 B.西周 C.三国 D.南北朝 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A ) A.好利恶害 B.性善论 C.仁义 D.兼爱 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C ) A.隆礼重法 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 D.宽刑慎杀 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B ) A.天命 B.天志 C.天心 D.天罚 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C ) A.第一部成文法 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 D.官方文件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A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D ) A.心 B.法 C.情 D.理 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D ) A.《天刑》 B.《天志》 C.《天论》 D.《天说》 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C ) A.《时令论》 B.《与孟尚书书》 C.《策林》 D.《驳复仇议》 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 ) A.韩愈 B.李世民 C.白居易 D.柳宗元 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D ) A.儒学 B.道学 C.佛学 D.理学 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B ) A.朱熹 B.丘濬 C.王夫之 D.魏源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B )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张居正 D.魏源 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B ) A.孙中山 B.张之洞 C.康有为 D.沈家本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 B ) A.《原君》 B.《原臣》 C.《原法》 D.《议兵》 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C ) A.梁启超 B.谭嗣同 C.沈家本 D.章太炎 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A ) A.平恕 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 D.用法从宽 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 C )A.考试独立 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 D.外交独立

中国法律思想史 形考二 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 题目1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玄学家从()的政治思想出发,反对繁法酷刑,主张法贵简贵无。 A. 无为而治 B. 忠义孝悌 C. 天人合一 D. 亲亲尊尊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范仲淹坚决主张改革官制,以作为变法图强的中心内容 B. 张居正主张严格考核官吏之法以整饬吏治 C. 范仲淹要求废除宰相之职,以加强君主专制 D. 王安石建议“明法科”,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考察司法官吏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为《泰始律》做注的是() A. 王充、仲长统 B. 刘颂、傅干 C. 张斐、杜预 D. 丁仪、刘邵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认为法律是时势发展的必然产物,既不是神授,也不是圣人之意。 A. 柳宗元 B. 龚自珍 C. 范仲淹 D. 张居正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特别强调在立法时应考虑地域性差异。 A. 王守仁 B. 王安石 C. 王充 D. 王夫之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不是《大学衍义补》中的立法原则的是() A. “应经合义”与“便民” B. “因时”与“稳定” C. “法有定制”与“随时制宜” D. “听民自便”与“与民争利”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下列不属于明末清初的带有民主启蒙意义反对专制的激进思潮的代表人物的是() A. 顾炎武 B. 王夫之

C. 黄宗羲 D. 王守仁 题目8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法贵简而能禁,刑贵轻而必行”是()坚持的理想的立法和司法原则。 A. 丘濬 B. 王夫之 C. 王守仁 D. 王安石 题目9 还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不属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的是() A. 强烈的民主性和批判性 B. 明显的不彻底性和缺乏系统性 C. 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D. 受西方影响 题目10 还未回答

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 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 A.德治思想 ? B.礼治思想 ? C.法治思想 ? D.自然法思想 标准答案:B 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 A.孔子 ? B.子产 ? C.邓析 ? D.管仲 标准答案:C 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 A.贤人治国 ? B.民人治国 ? C.专家治国 ? D.法律治国 标准答案:A 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 A.孔子 ? B.管子 ? C.孟子 ? D.子产 标准答案:C 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 A.《墨子?兼爱中》 ? B.《荀子?富国》 ? C.《孟子?尽心上》 ? D.《商君书?定分》 标准答案:A 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 A.庄子 ? B.老子 ? C.孟子 ? D.荀子 标准答案:B 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 B.“皆有法式” ? C.“一同天下之义” ? D.“不务德而务法”

标准答案:A 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 A.仲长统 ? B.刘颂 ? C.白居易 ? D.朱熹 标准答案:C 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 A.魏征 ? B.韩愈 ? C.柳宗元 ? D.白居易 标准答案:B 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 ? A.魏征 ? B.房玄龄 ? C.长孙无忌 ? D.刘文静 标准答案:A 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 A.北魏 ? B.辽 ? C.唐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库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题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C )。 A.德治思想B.人治思想C.礼治思想D.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B )。 A.男女有别B.亲亲、尊尊C.嫡长继承D.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A )。 A.兼相爱、交相利B.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B )。 A.严刑峻罚B.无为而治C.小国寡民D.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C )。 A.孟子B.庄子 C. 苟子D.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B )。 A.子产B.商鞅C.贾谊D.孟子7.非的变法观点是( C )。 A.祖宗不足法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C.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 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B )。 A.重农主义B.重商主义C.重工主义D.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B )。 A.孟子B.斯C.陆贾D.吕不韦

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B )。 A.战国B.汉代C.隋唐D.宋元11.《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 )。A.道家B.墨家C.农家D.兵家12.颂重法主的主要容是( A )。 A.恢复肉刑B.“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 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 )。 A.嵇康B.王弼C.郭象D.杜预14.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B )。 A. 天道B.礼C.经义 D. 人情 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C )。A.《法经》B、《九章律》C.《唐律疏议》D.《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C )。 A.理B.利C.势D.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 )。A.主恢复肉邢B.主取消肉刑 C.主扩大赎刑D.主取消赎刑 1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C )。 A.仲淹B.司马光C.王安石D.宋神宗19.元朝耶律楚材主治国用( C )。 A.法术B.权术C.儒术D.道术

中国法律思想史必考论述题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必考论述 题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法家,法治 1为了推行“法治”,法家认为必须使法令成为君主治国、官吏尽职和判断所有人言行是非、行赏施罚的惟一准则,从而提出了明法、任法、壹法、从法的主张。 2明法:要求立法明确和万民遵守。主张以成文形式将新法布之于百姓 3任法:要求远贤智、弃私议、有法必依,执法以信。 4壹法: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 5从法:要求使法令具有绝对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办事。主要包括君臣共守和刑无等级两个方面。 6. 事断于法 即严格的按照法令规定办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的正确途径,也是实现君主制的无为而治、事不亲躬的最好方法。这是慎到提出的立公弃私的具体方法之一。 儒家,德治及其现代意义 其一, 传统德治首先强调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把君主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看作是实施德治的基础与前提。孔子提出, 君主必须具备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 指出最高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是治国安邦、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基础和前提, 统治者只有经过修身、齐家的伦理实践, 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 意义:用道德善恶规约了统治者的思想行为, 弘扬了道德正气,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治者的无道行为。

其二, 传统德治主张以三纲之礼、忠孝之德对广大民众实施道德教化, 力主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另外, 德治思想明确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民可载舟, 亦可覆舟的原理, 从巩固封建政治统治的根本目的出发, 提出了仁政爱民的主张, 要求统治阶级对人民施仁政、除苛政, 轻徭役、薄赋税,利民惠民、体恤百姓。 意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和疾苦, 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从而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三, 传统德治认为各级官吏的道德品行和道德操守是实施德治的重要保证, 主张尚贤弃奸 ,以德选官的人才标准。传统德治十分重视各级官吏的政德、官德, 大力提倡贤人政治,主张尚贤弃奸的选官标准, 要求举纳忠良英才, 惩处贪官污吏; 实施德政德治, 革除暴政流弊。 意义:崇德尚贤、以德行政的为官标准和实践, 给人民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和好处,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出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政德和官德传统。 黄宗羲思想: (一)立“天下之法”,去‘一家之法” 黄宗羲认为,三代以前的法是天下之法,三代之后的法则是一家之法。 一家之法弊端:法令密集,成为君主满足私欲的工具。 因此要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与儒家有治人,无治法观点不同。要求要从根本上变革法律的私法性,使之成为天下之公法。

2014秋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2

2014秋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次形成性考核2 第一大题单选题(满分) 1.蒙古入主中原后,(D. 耶律楚材)主张因地制宜,建立封建赋税制度。 2.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D. 龚自珍)。 3. (D. 耶律楚材)起草了《便宜一十八事》。 4.太平天国对于那些缴获财物攫为私有的人处以(C. 死刑)。 5.耶律楚材主张“九州成一统,刑赏归朝权”的实质在于(A. 司法统一)。 6.(D.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 7.启发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从事革命的书籍是(D. 《劝世良言》)。 8.金世宗认为“议贤”过程中,“贤”的最低标准在于(A. 守法)。 9.魏源与龚自珍的一个重要区别是(D. 赞赏西方政治制度)。 10.近代提出“更法改图”命题的思想家是(C. 龚自珍)。 第二大题多选题(满分) 1.洪秀全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部著作中(A. 《原道觉世训》 B. 《原道醒世训》 D. 《原 道救世歌》)。 2.《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的设想主要有(A. 奖励技术发明,保障专利 B. "兴器皿技艺" C. "兴车马之利" D. 建立银行,建立完善的国家货币)。 3.下列哪些作品是魏源的(A. 《海国图志》 B. 《古微堂集》 D. 《圣武记》)。 4.耶律楚材为建立封建法制所采取的措施有(B. 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 C. 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 D. 统一司法,禁止滥杀)。 5.金世宗严于"议亲"与"议贤"目的是(A. 削弱外戚贵族势力 C.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秩序 D. 保护扩大宗室势力)。 6.王夫之法律思想的内容包括(C. 任法与任人结合的司法主张 B. 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D. "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 7.下列对黄宗羲及其法律思想表述比较正确的是(B. 具有一定民主性 C. 抨击君主专制 D. 重要的启蒙思想家)。 8.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A. 造成狱吏残害人民 B. 造成有法不依 C. 使法令繁密 D. 压抑贤才)。 9.下列各项属于王夫之立法思想的有(A. 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分权分治的原则 B. 立法"必循天下之公" C. 立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 10.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包括(A. 指责封建法律为"一家之法""非法之法" C. 明确反对封建"家天下"制度)。 第三大题填空题(分数不确定) 1. 为了施行德化,洪仁玕强调对广大群众要" 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 2. 耶律楚材认为,"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因此他主张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 3. 金世宗大力整饬吏治,其选录官吏的具体办法有三:一是考试,二是令监察官员和各级官吏举荐,三是吏部考核业绩,以决升贬。 4. 金世宗认为"贤"的最低标准是守法,一旦犯法(私罪),也就失去了"贤"的资格。

中国法律思想史电大答案真题剖析

精心整理1、单选题(4分) “天命”、“天罚”思想最早出现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A标准答案:A 得分 2 A. 答案 得分 3 A. 答案 得分 4 “恭行天罚”的思想本质是( ) A.神权法 B.自然法 C.制定法 D.习惯法 答案:A标准答案:A 得分: 5、单选题(4分)

周公提出“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观点,表明他主张( ) A.族诛连坐 B.罪止一身 C.尊尊亲亲 D.以德配天 答案:B标准答案:B 得分: 6、单选题(4分) A 答案 得分 7 A 答案 得分 8 A 答案 得分: 9、单选题(4分) 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先秦思想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C标准答案:C

得分: 10、单选题(4分) 反对人定法,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荀子 D.慎到 答案:B标准答案:B 得分 11 A. C. 答案 得分 12 A 答案 得分 13 下列说法中,符合西周“礼治”原则的有() A.男女有别B.礼不下庶人C.亲亲、尊尊` D.刑不上大夫答案:AC标准答案:AC 得分: 14、多选题(4分)

“明德慎刑”的思想史周初的政治家周公提出的,其内容主要包括() A、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B、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C、犯罪“乱罚无罪、杀无辜“,主张德刑并用,实行教化 D、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 答案 得分 15 A C 答案 得分 16 A 答案 得分: 17、多选题(4分) 下列思想家中,提倡“法治”,主张严刑的有() A.荀子B.孟子C.韩非D.商鞅 答案:CD标准答案:CD

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25 分) 1、以德配天:是西周时期的神权政治学说,是指君主的权力 是“天”授予的,是“天命”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在商代达到顶峰的神权法思想,被西周统治者继承发展,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周公旦等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上天”只会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 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敬宗、保民,也就是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天帝与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以德配天”的神权政治主张,在当时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明德慎罚”。 2、道法自然:语出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它不反对依据大道的本性去行事,积极地行道修道。《阴符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所谓天之道,是指整个世界的根本规律。观,则指人去考察、体验。了解天道,目的是把握天道,将天道运行的法则运用起来。做到这一点,便能控制外物,改造自身,便叫做执天之行。这是道教各种修仙方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按照这一观念,道教徒积极地寻找着各种体现大道的理则,试验过各种各样的改造自身(修成仙体,延长寿命)和支配外物乃至鬼神(役使鬼神变化万物)的方法,在中国的科技史、养生史、医药史上,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有的还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贡献。同时这种掌握大道后积极地支配外物的思想也奠定了道教的富于道术的特点。 3、性三品:中国古代一种关于人性的学说。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性三品之说受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影响。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结合天人感应说,提出人性有上、中、下之别的观点。他认为:“人副天数”,人是天的副本,人的身体和性情都来源于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他认为,人性的根源是阳,表现于外为仁,是善;情的根源是阴,表现于外为贪,是不善。人生下来就有性和情两种质,虽然性是主,情是从,但不能说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他比喻说:“善如米,性如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历年真题及答案集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曾经“铸九鼎,象九州”的历史人物是() A.子产 B.夏桀 C.叔向 D.夏禹 2.“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讲法,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信奉() A.主权在民 B.君民共主 C.君权神授 D.天命无常 3.“国无二君,家无二尊”的思想本质是() A.礼治 B.法治 C.势治 D.民治 4.管仲“四民分居定业”思想的具体化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选”制 C.挟天子以令诸侯 D.“三国五鄙”制 5.春秋时期,反对子产“铸刑书”的晋国名臣是() A.管仲 B.叔向 C.邓析 D.公孙侨 6.孟子法律思想中,与周公“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讲法最为接近的是() A.为民制产 B.罪人不孥 C.暴君放伐 D.惟仁者宜在高位 7.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法结合,使儒、法两家趋于合流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老子 8.作为先秦时期闻名的学派,自有法律的是()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9.最早提出“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lO.法家提出“圣人为法,必使人明白易知”,“布之于百姓”,讲明法律应该具有() A.公平性 B.公布性 C.平等性 D.规范性 11.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A.周公 B.墨子 C.慎到 D.老子 l2.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截了当导致了() A.实行郡县制 B.陈胜、吴广起义 C.焚书坑儒 D.统一中国 l3.废止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景帝 14.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A.《新书》 B.《白虎通义》 C.《春秋繁露》 D.《西语》 l5.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A.陆贾 B.贾谊 C.董仲舒 D.李斯 l6.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兄为弟纲

西方法律思想史讲义

西方法律思想史笔记 ——王亚军主讲 第一讲、绪言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相关概念的诠释: (1)何谓西方? “西方”至少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地理上的,主要指欧美国家和地区;二是政治上的,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区分地域与文化;三是文化上的,即指具有共同的文化源流的欧美地区。 西方法律思想本身属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主要是在文化层面的含义上使用。它主要是与两个基本的文化渊源分不开的:一是古希腊文化,奠定了西方政治、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二是基督教文化,代表着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与精神意识。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就把世界文化主要确定为三大类型:中华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 (2)什么是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笼统地说,即有关法律的观念和学说。法律文化可以拆解为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法律制度;二是法律技术;三是法律思想。在这三个组成部分当中,法律思想居于中心地位,“因为任何社会的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的。正因为如此,法律观念的变更往往能引起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也影响着法律制度的实现程序和效益。” 2、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对于西方法律思想史人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界定: (1)地域,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法律思想; (2)时代,主要是古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社会、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思想以及各种派别,当代的法律思想与法律观念一般放在“当代法律思想或法律观念”中进行阐述; (3)内容,主要是研究剥削阶级社会的法律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法律学说与法律观念另行撰述。从具体内容上而言,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源流主要循着三种基本思路发展,法律思想史的研究也可以由此而形成不同的侧重点:

【免费下载】全国4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专业备考制作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是 A.世袭制B.终身制 C.嫡长继承制D.诸子均分制 解析:C 2.西周主张对“不孝不友”行为严加惩处、“刑兹无赦”的思想家是 A.周文王B.周武王 C.周厉王D.周公 解析:A 3.管仲以法理政、统军和治民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君主集权B.反对君主集权 C.提倡西周礼制D.建立民主法治 解析:C 4.春秋时期提出“四民分居定业”的思想家是 A.管仲B.女叔齐 C.子产D.邓析 解析:A 5.批评子产没有否定和抛弃周礼的先秦思想家是 A.邓析B.孟子

专业备考制作C.叔向D.商鞅 解析:A 6.先秦时期,宗师孔子、信奉孔子学说的学派被称为 A.儒家B.墨家 C.道家D.法家 解析:A 7.孟子政治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无善无恶说B.性三品说 C.性恶说D.性善说 解析:D 8.墨家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 A.礼崩乐坏B.暴君的统治 C.人自爱而不爱人D.天命使然 解析:C 9.提出“道法自然”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 C.商鞅D.慎到 解析:B 10.庄子认为治理天下最好的方法是 A.严刑B.无为 C.重礼D.势治 解析:B 11.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A.李悝B.吴起 C.慎到D.韩非 解析:D 12.战国中期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的法家代表人物是 A.慎到B.韩非 C.荀子D.庄子 解析:A l3.下列人物中,其思想受到“黄老”学说影响的是 A.孔子B.孟子 C.墨子D.韩非 解析:D

中国法律思想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本科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隆礼重法 答:“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要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 2.礼法之争 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3.学校议政 答:学校议政思想可以概括为:学校反映民意,参与决策,舆论监督限制皇权、官权。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 答:一、“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 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策 三、“人”与“法”相结合的法体理论 2.董仲舒的《春秋》法统说的主要内容。 答: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后王立法,将《春秋》推祟倍至,视其为治国理民的法典,依照《春秋》的理论和精神解决政治法律疑难问题。其春秋法统说有以下内容:①《春秋》大一统思想。“大一统”主要指要求统一,并以君

主为绝对权威。②从秦弊政中吸取教训,提出“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策略,进行“更化”,制定出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长远利益的政策。③“罢黩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总的说来,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2、试论述明法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法治理论 3.沈家本“法贵得人”的主张。 答:沈家本认为“善法”和法的执法之人史实行法制的重要条件。他指出。如果执法者选用恰当,即使法令较严也能在执法中体现仁义的精神。反之,如果执法者不善,即使法令宽缓也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为此,他提出了“法贵得人”的主张,具体方法是: (1)所有的国家官史,上至中枢长官,下至百里长吏,皆宜知法 (2)司法官吏应具有专门知识 (3)设置吕学博士教授法学;设置培养法学人才的专门学校 三、论述题(25分) 试述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异同。 答:(1)二者的阶级本质不同。 先秦礼法之争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代表着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礼治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之争。先秦儒家代表新老贵族,维护礼治;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法治。 近代礼法之争是在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治观与资产阶级法治观之间的冲突。礼教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法理派代表资产阶级,礼法之争是封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要求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的争论。 (2)争论的焦点不同。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2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宗法制度完备的表现是() A.亲亲、尊尊B.男女有别 C.嫡长继承D.土地国有制 2.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A.商鞅B.慎到 C.申不害D.韩非 3.“明德慎罚”思想形成于() A.东汉B.西周 C.三国D.南北朝 4.韩非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 A.好利恶害B.性善论 C.仁义D.兼爱 5.“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反映了孟子主张() A.隆礼重法B.仁者爱人 C.为民制产D.宽刑慎杀 6.先秦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天命B.天志 C.天心D.天罚 7.春秋时期,邓析所著的“竹刑”是我国古代() A.第一部成文法B.第一部公布的成文法 C.个人著述的法律文件D.官方文件 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出自先秦() A.道家B.法家 C.儒家D.墨家 9.晋代律学家刘颂提出的法“当”和法“善”,皆是要符合() A.心B.法 C.情D.理 10.下列属于唐代柳宗元的著作是()

A.《天刑》B.《天志》 C.《天论》D.《天说》 11.白居易法律思想方面的作品是() A.《时令论》B.《与孟尚书书》 C.《策林》D.《驳复仇议》 12.唐代坚持“天刑说”的思想家是() A.韩愈B.李世民 C.白居易D.柳宗元 13.完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哲理化的官方学说是() A.儒学B.道学 C.佛学D.理学 14.主张“以公理而灭私情”之说的思想家是() A.朱熹B.丘濬 C.王夫之D.魏源 l5.提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王安石 C.张居正D.魏源 16.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孙中山B.张之洞 C.康有为D.沈家本 17.“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出自黄宗羲的()A.《原君》B.《原臣》 C.《原法》D.《议兵》 18.近代被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的是() A.梁启超B.谭嗣同 C.沈家本D.章太炎 19.沈家本认为审断之本在于() A.平恕B.严刑重法 C.违法必纠D.用法从宽 20.章太炎曾主张实行“四权分立”,即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再加上() A.考试独立B.监察独立 C.教育独立D.外交独立 21.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男女平等,婚姻自由B.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及答案黔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 1、神权法思想 神权法思想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在由宗教领袖直接掌握政权、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或地区,神权法也就是教会法(或称寺院法、宗规法)。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神权法思想曾占统治地位,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见西欧中世纪神学法律思想)。 2、明德慎刑思想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3、兼相爱,交相利 是墨家思想。缘自墨子.意思为:爱是相互的,利也是相互的。义利的关系也应是对立的统一.墨子讲究“兼爱”、“非攻”。其实墨子的“兼爱”,是“兼相爱交相利”合论的。 4、“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中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生有,有归无。这是万事万物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运动变化的最后依据。无外无他,无蕴含有且是有。无生有,是无动而有然,也就是说,无自然而有然。 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最能表达“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同样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与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规律最相近的一个字就是“道”。这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可加纸) 1.简述先秦法家的法律思想的核心。 法家,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法治为核心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否定了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史记?商君列传》)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奖励耕战,毁弃诗书,彻底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法家这种学说乃一种纯功利主义的思想体系,内容核心主要是针对君主如何加强统治。 2.简述先秦儒家礼法观。 儒家重礼,强调“为国以礼”。儒家所强调的礼作为根本的国家制度,主张将礼实施的范围扩大到民间,其否定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为礼赋予了道德的基础。(一)礼治优于法治。认为礼治具有天然合理性,认为以严酷和平等为特征的法治违反了自然规律;(二)以刑弼教。推行礼的最好办法是德教,是统治

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四川大学法律本科自考校考题库+答案

复习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代码00264)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 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 ? A.德治思想 ? B.礼治思想 ? C.法治思想 ? D.自然法思想 标准答案:B 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 ? A.孔子 ? B.子产 ? C.邓析 ? D.管仲 标准答案:C 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 A.贤人治国 ? B.民人治国 ? C.专家治国 ? D.法律治国 标准答案:A 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

? A.孔子 ? B.管子 ? C.孟子 ? D.子产 标准答案:C 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 ? A.《墨子?兼爱中》 ? B.《荀子?富国》 ? C.《孟子?尽心上》 ? D.《商君书?定分》 标准答案:A 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 ? A.庄子 ? B.老子 ? C.孟子 ? D.荀子 标准答案:B 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 ?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 B.“皆有法式” ? C.“一同天下之义” ? D.“不务德而务法”

标准答案:A 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 ? A.仲长统 ? B.刘颂 ? C.白居易 ? D.朱熹 标准答案:C 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 ? A.魏征 ? B.韩愈 ? C.柳宗元 ? D.白居易 标准答案:B 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 ? A.魏征 ? B.房玄龄 ? C.长孙无忌 ? D.刘文静 标准答案:A 11、犯罪存留养亲制度首创于() ? A.北魏 ? B.辽 ? C.唐

16春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1-4答案

新疆电大2016春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考核 1 1665001202891 19750517 第1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最早提出“仁政”学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管仲 D. 邓析 参考答案:A 满分: 2.孔子所说的“礼”,一般是指()。 A. 刑法 B. 民法 C. 仪礼 D. 周礼 参考答案:D 3.“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 A. 周公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参考答案:B 4.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 汤刑 B. 五刑 C. 禹刑 D. 吕刑 参考答案:A 5.西周的宗法制的中心是()。

A. 神权 B. 父权 C. 皇权 D. 母权 参考答案:B 6.“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描绘的土地制度性质是()。 A. 土地自由买卖制 B. 土地公有制 C. 土地王有制 D. 土地私有制 参考答案:C 7.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公布成文法 B. 规范礼治 C. 贵贱不愆 D. 改革土地制度 参考答案:A 8.下列符合西周“尊尊”原则的行为是()。 A. 父慈 B. 臣忠 C. 子孝 D. 弟恭 参考答案:B 9.“行仁政而王”的主张出自()。 A. 孟子 B. 韩非 C. 孔子

D. 王夫之 参考答案:A 10.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 A. 分封制 B. 君权神授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嫡长继承制 参考答案:D 第2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孔子与子产的法律思想相比较,二人()。 A. 都主张宽猛相济,但孔子以宽为主 B. 都主张宽猛相济 C. 都主张宽猛相济,但子产以宽为主 D. 都不主张宽猛相济 参考答案:A B 2.荀子礼法起源思想的重要内容包括()。 A. "人之性恶" B. "明于天人之分" C. "明分使群" D. "欲利自为" 参考答案:A B C 3.荀子礼法起源观的前提是()。 A. 明分使群 B. 定分止争 C. 隆礼重法 D. 化性起伪 参考答案:A D 4.下列能够反映墨家“天志”思想的说法是( )。 A. 天子有善,天能赏之 B. 天子有过,天能罚之

(完整版)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以德配天 2、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3、兼相爱,交相利 4、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西周时期,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周公提出了()。 A代天行罚 B以德配天 C亲亲、尊尊 D世卿世禄 2、子产铸刑书及其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是() A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 B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 C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3、提出"民贵君轻"说和"暴君放伐"论的先秦思想家是() A荀况 B贾谊 C管仲 D孟轲 4、孔丘将礼视为立法、司法的指导原则,具体表现在()。 A.主张"正名" B.主张"礼乐征自天子出" C.主张"父子相隐" D.反对"铸刑鼎" 5、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 6、墨翟推崇"天志"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A.权威 B.来源 C.公正和平等 D.基础 7、墨翟认为政治首先要解决的"三患"是()。 A.民饥B.民寒 C.不得息 D.民死 8、下面关于道家的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反对礼仪、否定忠孝 B.崇尚兼爱,诅咒战争 C.抨击法令,追求自由 D.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 9、在法家中,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原则的是()。

A.李悝 B.齐国法家 C.韩非 D.商鞅 10、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A.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法 B.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法天造地设的神物 D.法权神授 11、董仲舒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包括()。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更化论" C."罢黜百家",统一思想 D."天人感应"与天罚论 12、在"德礼"与"政刑"的关系上,朱熹认为()。 A.二者都是"天理"的产物 B.二者都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C.二者的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 D.二者应作为统一体来看待 13、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的范围的是()。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人言不足恤 D.变法不足惧 14、黄宗羲认为表达"天下之人"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是()。 A.政府 B.议会 C.学校 D.参政院 15、."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A.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 B.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 C.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 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简述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 2、简述商鞅的变法理论? 3、简述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简述梁启超的"三权分立"学说? 四、论述题(15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