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输液方式,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理论认识不足。现从6个方面对骨髓输液技术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方便相关领域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技术及有关背景知识,推动骨髓腔输液技术尽快成为急诊医疗服务部门急救人员的一个常规选择方案。

在过去几十年里,当对于一些损伤严重或病情危急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变得困难或不可能时,一种称为骨髓腔内(intraosseous,IO)输注的传统技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这种方法安全、简单、快速而又有效,它能够通过快速可靠的循环重建解除不少患者所受到的伤害。可以说,骨髓腔输液是输液技术的历史性变革,它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理论认识不足。骨髓输液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急救输液方式,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且已被作为美国儿科生命支持的标准技能之一[ ]。在2000年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针对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者或90 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即推荐进行骨髓输液[ ]。及至2005年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则已经明确要求:复苏药物经静脉或骨髓给药。骨髓输液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备选的输液方式[ ]。

现综合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报道,对骨髓输液技术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方便相关领域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技术及有关背景知识。

1、骨髓输液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尽管在成年急诊个体中通过骨髓腔输液途径给药或补液在现代急诊医疗系统中仍是一种新的技术,但是骨髓腔输液却有过一段长期的丰富的历史。骨髓腔输液技术最早起源于19世纪晚期,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关于该技术的研究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20世纪40-50年代,骨髓腔输液技术已成为一种用于成年或儿童给予药物或输血的流行方案,这种技术也因此经常出现在医学期刊中。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骨髓腔输液技术被战地医疗救治机构广泛使用,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的士兵性命。遗憾的是,二战以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成功经验并未能从部队转移到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静脉输液用塑料导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因此,很多医生并不了解骨髓腔输液技术。直至1984年,James Orlowski博士在参观霍乱流行的印度时发现,骨髓腔输液技术被用来输液和给药并挽救了许多可能死于霍乱的患者的生命,在他回国后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静脉路线王国》的社论,其中他倡导在小儿科中使用骨髓腔输液技术。这篇社论重新唤起了对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关注和兴趣。

在199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文献综述指出,任何可以利用静脉进行给药的操作也都可以通过骨髓腔输液途径进行给药,并且能够被中枢循环系统快速吸收利用。尽管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输入是每位急救人员的共识,但是在送往急诊室的患者中仍有10%~30%的危重患者不能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导管输注。伴随骨髓腔输液装置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可以乐观地相信,这种状况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2、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

骨髓腔是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静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实验证明,外周静脉塌陷时,骨内静脉通道依然保持开放,且有较大通透性,此为骨髓内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 ]。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及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能在静脉内

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目前尚无骨髓腔内用药禁忌的报道,从而为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多数研究结果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适于胫骨骨髓输液,因该处骨髓腔较大,所覆盖的皮肤和组织层薄,没有大血管、神经和大肌肉。成人胫骨较硬,穿刺时容易滑脱,且腔内多为黄骨髓,影响输液速度,可采用富含红骨髓的髂骨、胸骨、锁骨部位,不影响输注速度,能达到快速、大量扩容、补液的目的,能满足急救需要[ ]。

3、输注方法、输注部位的选择及输液速度

3.1、输注方法穿刺部位由两侧髂前上嵴、腓骨小头、胫骨粗隆及锁骨头等任选一处,常规消毒皮肤,对意识清醒者行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以一手固定穿刺部位,另一手持骨髓输液穿刺针旋转刺入骨髓(骨皮质阻力大,到达骨髓后阻力降低切穿刺针固定),获突破感,拔出针芯,接注射器回吸有骨髓液后,固定穿刺针外套管。连接输液器,加压快速注入生理盐水10ml后,将液体挂于80㎝高度自然滴入[ ]。

3.2、输注部位研究最多和临床采用最多的部位是胫骨近端。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适于胫骨骨髓输液,其进针部位为胫骨粗隆下方1~3㎝,可避开骨骺生长板,所覆盖的皮肤和其他组织层薄,也没有大血管、神经和较大肌肉。但成人胫骨骨骼较硬,穿刺时容易滑脱,可采用胫骨中部稍上方处。研究表明,胫骨远端、股骨远端、肱骨近端也可作为输液部位,其疗效与静脉相似。也可采用富含红骨髓的髂骨、胸骨、锁骨部位,但不如四肢长骨方便和穿刺成功率高,胸骨穿刺有胸骨骨折的致命危险,应尽量不用。研究表明,尽管进液的速率不如儿童,但对于抢救急症是完全足够的[ ]。另外,小儿采用股骨、成人采用髂骨的骨髓输液方法,也在临床中较常采用[ ]。

4、骨髓输液的装置比较

骨髓输液通常是使用骨髓穿刺针,依据患者年龄及皮下组织选用不同的骨髓穿刺针及进针深度,进入骨皮质有落空感后,拔出针芯用注射器回抽,有骨髓后将静脉输液器接到骨髓针上即可输液或给药。目前骨髓输液装置主要有带针芯的16~20号骨穿刺针。

国外骨髓输液急救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4种,即FAST输液器(First Access for Shock and Truma)、骨输液枪(Bone Injection Gun )、手转Surfast骨输液器和Jamshidi直针式骨输液器。这些急救装置中,都配备了皮肤消毒液、注射器、固定胶带等物品,极大方便了野外或事故现场的急救[ ]。

5、骨髓输液的临床应用

5.1适应证凡无法或不能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静脉输液者,均可采用骨髓输液方法。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败血症、严重水肿、婴幼儿的严重脱水、心脏骤停、空难等。在血管通路建立之后应停用,使用时间越长则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多。有报道,超过12h骨髓炎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最长不超过24h [ ]。另外,8岁以下小儿出现休克或心跳频临停止,经过数次周围静脉穿刺未能成功建立静脉通路时,也可采用骨髓输液[ ]。

5.2禁忌证与并发症成骨不全、菌血症、骨质疏松症、骨质硬化症、穿刺部位有感染(蜂窝织炎、烧伤感染等)以及肢体骨折(以免外渗)、胎儿红细胞增多症均列为骨髓输液的禁忌证。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硬化症目前则尚未被认为是骨髓输液的绝对禁忌证[ ]。

骨髓输液并发症不常见,有研究者报道,在254例交通伤患者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 ]。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以及皮下和骨膜下液体外渗。由于直接进入骨髓腔,有些人担心可能导致骨髓炎的发生。事实上,在骨髓输液几十年的治疗统计中,骨髓炎的发生率从未超过1%,有研究者报道在4270例患者中,仅27例发生骨髓炎,占0.6%。此外,偶有发生骨折、胸骨穿破伴发纵隔炎、骨膜下输注、骨髓损伤、误入关节内、局部皮肤感染、骨针松动、骨针断裂、婴儿生长板损伤、脓毒症以及潜在脂肪栓塞等报告。总的来说,骨髓输液并无高比例的严重并发症[ ]。

6、骨髓腔输液的护理要点

首先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准确迅速,用力适宜,避免气体进入,预防感染、损伤、肌筋膜间隙综合征、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穿刺针达骨髓腔固定后方可接输液器,以防液体漏出,导致局部肿胀,必要时可用注射器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3~5 ml予以验证,如畅通无阻,局部无肿胀,亦可确定在骨髓腔内。需要注意的是,不应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以免药液从初次穿刺时骨皮质产生的孔中逸出。输液中应合理掌握输液速度,一般常压下每分钟为40~100滴,加压下可达每分钟200滴,同时需要保持管道通畅[15] 。输液不畅时可用含有肝素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以防管腔堵塞。拔针时应缓慢拔除敷料,拔针后局部稍作加压1~2min以预防出血,消毒后用无菌纱布予以包扎,并观察局部有无出血、肿胀、感染征象等。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的改变,做好基础护理[16] 。

另外,有研究者在临床中发现,骨髓输液穿刺成功后,保证固定到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在搬动转运时,常由于患者烦躁容易脱出。因此穿刺成功后,穿刺针周围用无菌纱布包扎,并由专人协助固定,防止穿刺针污染及脱落,同时应有护理人员在旁守候,保证输液通畅无脱落,以提高补液效率[17] 。

7、小结

静脉导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急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早期处理措施,静脉输注可以为危重病人提供一条“生命线”,在急诊医疗体系和急诊部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这条“生命线”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可是,在不少情况下获得静脉输注这条“生命线”的耗时并不能使人满意。骨髓腔输液技术将会成为建立血管输注通路中的一种“挽救”方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骨髓腔输液技术可望成为急诊医疗服务部门急救人员的一个常规选择方案,并且当遇到危重病人和输液困难情况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骨髓腔输液的准备和操作过程。

国外已有专门用于骨髓腔输液的骨内输液器、骨内输液枪,因价格较昂贵,国内尚无广泛应用。但急救时应用容易获得的普通骨穿针进行骨髓内输液是完全可行的。其可操作性强,医务人员短时间内即能掌握,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0.0%以上,并随经验积累和技术熟练而提高。对实施现场急救的准医务人员进行仅1h培训后,在院前急救中骨髓输液的成功率也在80.0%以上[18] 。因此,骨髓输液技术是完全可以在我国医院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的。

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评价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46例,采用胫骨骨髓腔输液技术,观察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骨髓腔穿刺成功率、骨髓腔输液速度、通道建立后血压回升时间。结果46例患者从抢救开始至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20.3±3.2)s,平均20.8s。骨髓腔穿刺成功为100%。骨髓腔穿刺输液不加压时滴速:(25.3±4.5)ml/min,平均26.1ml/min,血压回升时间(30.2±5.3)min,平均31.3min,所有患者未出现骨髓腔输液并发症。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骨髓腔输液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等特点,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体液复苏方式。 标签:骨髓腔输液;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应用 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常因外周静脉塌陷,导致穿刺困难而无法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影响院前急救效果。采用胫骨骨髓腔内输液建立暂时急救通道替代静脉通道,并给予相关抢救药物,是急诊临床中最实用急救措施之一[1]。2011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科行胫骨骨髓腔穿刺输液救治了46例因外周静脉穿刺失败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4例,高坠落伤15例,锐器伤4例,其他伤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本组所有病例就诊时均已处于休克失代偿期,四肢血管通路建立困难。 1.2方法抢救人员快速判断患者符合创伤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并对伤口进行急救处理。按照标准操作进行[2],穿刺点选择在胫骨粗隆内侧下方1~2cm处,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选用骨髓穿刺针与电钻连接,骨穿针与骨干长轴成60°~90°方向,有明显落空感后拔出针芯,用注射器抽取15ml生理盐水对骨髓腔冲洗,连接输液器并固定穿刺针,先不加压输液3min 左右,观察输液滴速及局部有无肿胀,局部无肿胀后行加压输液,行进一步抢救治疗,待患者血压回升后,建立四周静脉通道,拆除骨髓穿刺针。 1.3观察指标患者抢救开始至静脉通道建立时间;骨髓腔穿刺成功率;开始抢救至血压回升时间;骨髓腔穿刺输液不加压时滴速。 2 结果 46例患者从抢救开始至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20.3±3.2)s,平均20.8s,骨髓腔穿刺成功为100%。骨髓腔穿刺输液不加压时滴速:(25.3±4.5)ml/min,平均26.1ml/min,血压回升时间(30.2±5.3)min,平均31.3min,所有患者未出现骨穿刺针断裂、骨髓腔感染现象。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骨髓腔输液的历史与现状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能够在急重症患者静脉血管充盈不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快捷,可靠的建立有效地输液通道。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目前骨髓腔输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骨髓腔输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并从骨髓腔输液机理与优势、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 标签:骨髓腔输液;急重症;小儿科;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骨髓腔输液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液方法,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骨髓腔内血管通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目前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对该输液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骨髓腔输液的历史和发展 自1922年Drinke等在动物实验中就提出骨髓腔可作为输液部位的概念由来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二战期间被应用于一些休克后很难建立静脉通路的士兵,并挽救了4000 余名身受重伤士兵的生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于1947年曾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神奇的效果--495例患者的982次骨髓腔输液,只有18次失败,5例出现骨髓炎并发症[1]。战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成功经验未能从军队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传播到地方,而被长期”冷藏”。且由于静脉输液技术的完善与进步,使骨髓腔输液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84年印度霍乱流行,骨髓腔输液技术再次用于输液给药挽救了许多患者,被James 发现并撰写了”我的静脉通路王国”的评论,倡导在小儿科使用骨髓腔输液技术[2]。198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骨髓腔输液技术列入儿科急救复苏程序中。200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在其复苏指南中指出,”在急诊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应尽早考虑使用骨髓腔输液通路”。并建议成人在外周静脉穿刺2次仍不成功,应立即建立骨髓腔输液途径;危重患儿首选骨髓腔输液。在2010年心肺复苏国际共识中再次强调,在静脉通道不能使用时应经骨髓腔内途径给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急诊医学》中指出:经骨髓腔给药是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之一。 2骨髓腔输液的机理与优势 骨髓腔被骨性结构包围,不会像血管腔那样因血容量不足而塌陷。当外周静脉塌陷时,骨髓腔内的静脉通道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且因为解剖学的特点骨髓腔内的血管与其外的骨髓腔之间有较大的通透性,能够顺利的实现液体与药

紧急输液方式之骨髓内输液

紧急输液方式之骨髓内输液 在大多数临床急救过程中,及时建立静脉通路是抢救的关键。但一些危重症病人因各种原因建立静脉通路比较困难,而导致贻误或丧失救治时机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学会建立替代输液途径至关重要,骨髓穿刺输液就是其一,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目前主要用于儿科危重症急救中。 由于骨髓腔被骨性结构所包围,不像血管腔那样会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塌陷。骨髓血窦中丰富的静脉血,通过髓静脉系统、营养静脉与穿支静脉进入全身循环,可见液体或药物注射入骨髓腔后也会很快被吸收。 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血管少的黄骨髓所替代,因此骨髓内输液更适合仍有红骨髓的6岁以下儿童,但紧急情况下也可应用于成人。骨质疏松或骨发育不良、骨质硬化、菌血症的患者,或者穿刺部位有蜂窝组织炎、皮肤感染者禁使用骨髓内输液。肺血从右到左分流的小儿可能存在脂肪栓塞风险,也应谨慎使用此方法。骨折或多次骨髓穿刺者可能会造成液体渗漏,严重者甚至出现如筋膜室综合症、脂肪栓塞、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必须选取健侧穿刺。 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胫骨近端,进针部位在胫骨粗隆下1-3厘米。胫骨远端、股骨远端和肱骨远端也可作为输液部位。成人骨髓输液则需要选择胸骨、髂骨、锁骨等存在红骨髓的部位。胸骨穿刺有胸骨骨折的致命危险,应尽量不用。研究表明,虽然成人骨髓输液速度不如儿童,但对于抢救急症还是足够的。

骨髓输液通常使用骨髓穿刺针,依据患者年龄及皮下组织选用不同的骨髓穿刺针及进针深度,进入骨皮质后有落空感,拔除针芯用注射器回抽,有骨髓后将静脉输液器接到骨髓针上,即可输液或给药。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即为建立骨髓通路指征。骨髓腔内注射装臵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安全地建立输液通道,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骨髓穿刺操作简单,可在30秒内完成;解剖标志易于识别,穿刺成功率高,被誉为“永不萎陷的静脉”。通常在1~2小时内建立常规血管通路后,就停止骨髓腔输液,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留臵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8087403.html,/jkbj/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490) 即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在婴儿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术中患儿变化莫测,你在术前准备不充分怎么办,术中紧急情况下发现费劲建立的静脉通路不畅,你又该如何。 有人可能嗤之以鼻,说可以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呀。也可能你百发百中,但是,万发能万中么。如果是一个婴儿,你是不是底气还这么足呢。等我介绍完骨髓内输液,你再评论如何。 骨髓腔由于被骨性结构所支持,不像血管腔那样会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塌陷。骨髓丰富血窦中的静脉血通过髓静脉系统、营养静脉与穿支静脉而进入全身循环。因此液体活药物注射入骨髓腔后会很迅速吸收入体循环,骨髓内输液真实利用这一途径达到输液目的。由于随年龄增长小儿长骨中红骨髓逐渐被血管少的黄骨髓代替,所以骨髓内输液仅可能适合于仍有红骨髓的小儿(小于6岁)。 指征:骨髓内输液用于患儿紧急用药,又缺乏静脉通道时。常用于心跳骤停、严重烧伤、休克、危及生命的癫痫状态。 禁忌:较少,骨折或骨髓穿刺失败后再穿刺可能会造成液体渗漏,必须选取健侧穿刺。骨质疏松或骨发育不良禁忌。穿刺部位有蜂窝组织炎、皮肤感染者经济。因为可能存在脂肪栓塞风险,右到左分流的小儿应谨慎使用。 并发症:由液体渗漏形成的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如筋膜室综合症。 骨髓内输液装置:有正规产品。 部位:最常用部位为胫骨近端。 在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撤出骨髓内输液。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骨髓腔输液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输液方式,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理论认识不足。现从6个方面对骨髓输液技术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方便相关领域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技术及有关背景知识,推动骨髓腔输液技术尽快成为急诊医疗服务部门急救人员的一个常规选择方案。 在过去几十年里,当对于一些损伤严重或病情危急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变得困难或不可能时,一种称为骨髓腔内(intraosseous,IO)输注的传统技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这种方法安全、简单、快速而又有效,它能够通过快速可靠的循环重建解除不少患者所受到的伤害。可以说,骨髓腔输液是输液技术的历史性变革,它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理论认识不足。骨髓输液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急救输液方式,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且已被作为美国儿科生命支持的标准技能之一[ ]。在2000年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针对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者或90 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即推荐进行骨髓输液[ ]。及至2005年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则已经明确要求:复苏药物经静脉或骨髓给药。骨髓输液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备选的输液方式[ ]。 现综合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报道,对骨髓输液技术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方便相关领域人员较为全面地了解该技术及有关背景知识。 1、骨髓输液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 尽管在成年急诊个体中通过骨髓腔输液途径给药或补液在现代急诊医疗系统中仍是一种新的技术,但是骨髓腔输液却有过一段长期的丰富的历史。骨髓腔输液技术最早起源于19世纪晚期,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关于该技术的研究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20世纪40-50年代,骨髓腔输液技术已成为一种用于成年或儿童给予药物或输血的流行方案,这种技术也因此经常出现在医学期刊中。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骨髓腔输液技术被战地医疗救治机构广泛使用,并挽救了4000余名身受重伤的士兵性命。遗憾的是,二战以后,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成功经验并未能从部队转移到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静脉输液用塑料导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因此,很多医生并不了解骨髓腔输液技术。直至1984年,James Orlowski博士在参观霍乱流行的印度时发现,骨髓腔输液技术被用来输液和给药并挽救了许多可能死于霍乱的患者的生命,在他回国后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静脉路线王国》的社论,其中他倡导在小儿科中使用骨髓腔输液技术。这篇社论重新唤起了对骨髓腔输液技术的关注和兴趣。 在1990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文献综述指出,任何可以利用静脉进行给药的操作也都可以通过骨髓腔输液途径进行给药,并且能够被中枢循环系统快速吸收利用。尽管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输入是每位急救人员的共识,但是在送往急诊室的患者中仍有10%~30%的危重患者不能快速有效地建立静脉导管输注。伴随骨髓腔输液装置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可以乐观地相信,这种状况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2、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 骨髓腔是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静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实验证明,外周静脉塌陷时,骨内静脉通道依然保持开放,且有较大通透性,此为骨髓内输液用药提供了解剖基础[ ]。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及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能在静脉内

犬输液技术

输液技术 日期:2013年12月25日 09:00 输液在犬猫疾病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技术,尤其在动物患胃肠疾病等引起呕吐、腹泻而造成机体迅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的情况下,更显得重要。正确的输液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治愈率。然而,正确的输液取决于对上述失调的正确判断,取决于对患病犬猫肾脏、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正确估计。 一、确定输液总量 犬猫总血容量接近88ml/kg,每3周生血22ml/kg。总血容量是体重的7%,血浆容量占4%,红细胞容量占3%。 (一)输液的必要性 依据病史、临床症状或体征判定动物有无脱水及脱水程度。 如患病动物饮食欲废绝,呕吐腹泻,就有可能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而需要输液。 临床检查:口腔、鼻端干燥,眼球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体重减轻。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发生变化,但一般常规输液不必进行实验室检验。当需要反复或经常输液时,应作血液生化检验以便使所选药物的种类和数量能够合理。 (二)判定脱水程度 犬猫皮肤弹性的检查部位:站立时:腰背正中部皮肤,侧卧时:胸壁或四肢上部皮肤。 (三)输液量的计算方法 动物1日(24小时)的输入量=纠正量+维持量+丧失量 维持量,即每日需要量,是动物1日内以尿液、不显性蒸发等形式自然丢失而必须补充的量,一般按每天每千克体重55ml。 丧失量为动物呕吐、腹泻的病理丢失量,如不明显可按0计算。脱水状态纠正以后,每日输液量=维持量+丧失量 二、确定输液成分 输液总量确定之后,就要确定输什么溶液,即根据不同的病情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液体种类。渗透压是确定输液成分最重要的参数,因为体液平衡紊乱,归根到底是体液渗透压紊乱。血浆渗透压的组成: 1、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各种电解质构成,约占总渗透压的99.5%。 2、胶体渗透压:由各种血浆蛋白质构成,约占总渗透压的0.5%。只有判定渗透压紊乱的特点,即确定动物是缺水还是缺盐,或者水和盐同时缺乏,才能确定输什么溶液。病史和临床指征是判定渗透压失调的依据。简单的化验方法是测定血清钠的含量。如血钠低于143毫克当量/升,表明血浆低渗,称为低渗性脱水;如血钠高于143毫克当量/升,表明血浆高渗,称为高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高渗性脱水即水的丢失比电解质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