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GB3836-4本质安全型

GB3836-4本质安全型

GB3836-4本质安全型
GB3836-4本质安全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代替GB 3836.4—1983 eqvIEC60079—11:1999)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explosive gas atmospheres—

Part 4:General requirements

2000-01-03 批准 2000-08-01 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前言

本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标准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60079—11:1999《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本质安全“i”》,对GB3836.4—1983进行修订的,在一般要素、技术要素和补充要素等技术内容方面均与IEC60079—11等同,以便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本标准与IEC60079—11的差异是:在第6.6条中增加了注释,对Ⅰ类设备一般不允许利用地线作为回路作了补充规定。

GB3836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总标题下,包括以下部分: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60079—0:1998)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eqv IEC60079-1:1990)

GB3836.3—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eqv IEC60079—7:1990)

GB3836.4—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eqv IEC60079—11:1999)

……………

本标准与GB3836.4—1983版本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其差别主要是:在定义中增加了计数故障、非计数故障等22个必要的定义;在结构要求中对导线和小元件的温度补充了具体规定,外电路用连接装置和导电部件的间距增加了大量内容;在与本质安全性有关的元件的规定中对电池和电池组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对元件和连接故障增加了关于计数故障和非计数故障的规定和分析方法;在可靠元件、可靠组件和可靠连接的章节中增加了导线连接方法和光电耦合器的规定;在二极管安全栅章节中对二极管安全栅的有关试验要求做了部分修改;在型式试验章节中取消了非镉盘之外其它材质电极的标定电路的规定,增加了用富氧的试验气体提高安全系数的试验方法,同时对温度试验、小元件热点燃试验、电池和电池组试验,压电器件试验、机械试验等都增加了具体的规定。另外,本标准还增加了3个标准的附录,附录A“本质安全电路评定”,在点燃曲线中删去了不含镉锌镁的点燃曲线,并列出了相应的点燃数值表格;附录B“本质安全电路用火花试验装置”;附录D“浇封”,对浇封方法和浇封元件的温度做了具体规定。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代替CB3836.4—1983。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局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煤炭工业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保祥、章良海、兴自中、何聪智、郑琦、章平宜。

本标准委托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它是由所有的国家电工技术委员会(TEC Nationai committee)组成的,IEC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电工领域中有关标准化的所有问题的国际性合作。为此目的,除了其他活动外,IEC还出版标准。标准的制订委托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在标准制订阶段,对该专题有兴趣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在标准的制订中,国际性的、政府与非政府性及与IEC有关的组织,也参与了该工作。按照两组织之间共同协商的条件决定,IEC紧密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合作。

2)IEC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反映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因为对该专题特别感兴趣的各国家委员会在该技术委员会中都有代表参加。

3)他们具有国际上通用的推荐形式,以标准、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在这个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间的统一,IEC各国家委员会都同意在本国标准和区域性标准的最大允许范围内采用IEC国际标准。IEC标准和各国相应标准或区域性标准如有差别,均应在各国家标准的文本中清楚地表明。

5)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批准程序没有规定。因此对宜称某设备符合国际标准的某个标准时,国际电工委员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6)值得注意的是本国际标准某些部分可能涉及到专利权,国际电工委员会对某些或全部等同将不负任何责任。

国际标准IEC60079—11是由IEC第31技术委员会《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SC31G分技术委员会《本质安全设备》负责制订的。

IEC60079—11第四版取代了1991年第三版出版物并进行了技术修订。

附录B包含了火花试验装置细则并代替IEC60079—3:1990版本。

本国际标准还需与IEC60079—0:1998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O部分:通用要求一起阅读。

本标准的文本是以下列文件为基础的:

国际标准草案FDIS表决报告

31G/65/FDIS31G/68/RVG

关于本标准投票表决的全部信息可在上表所列表决报告中查到。

附录A、附录B和附录D作为该标准的一部分内容要求。

附录C仅作资料提供。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使用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本质安全设备,以及连接进入该环境中的本质安全电路的关联设备的结构和试验。

1.2本标准补充了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通用要求》,该要求适用于本质安全设备及关联设备,但下表所列出的情况除外。

如果关联设备用GB3836.1--2000所列的某一种防爆型式保护,那么,GB3836.1—2000规定的防爆型式的要求及其有关条款也适用于关联设备。下表适用于在非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关联设备,在其他情况下应结合其它防爆型式的要求加以应用。

GB3836.1—2000条款排除条款或分条款

本安设备关联设备

3.1 电气设备是是

4.2.2最高表面温度标志否是

5.1最高表面温度否是

5.3表面温度和引燃温度否是

6.2开启外壳门、盖的允许时间是是

7.1.1塑料定义否是

7.1.2塑料要求是是

7.1.3塑料合格核查否是

7.2热稳定性是是

7.3塑料外壳静电电荷否是

7.3.1Ⅰ类电气设备(只有注1、注2)是是

7.3.2Ⅱ类电气设备(只有注1、注2)是是

7.5塑料螺孔是是

8.1含轻金属的外壳否是

8.2轻金属螺孔是是

9紧固件是是

10联锁装置是是

11绝缘套管是是

12 粘结材料是是

14连接件和接线空腔是是

15接地连接件是是

16电缆和导管引入装置是是

17~22某些电气设备的补充要求是是

23.4.3.1冲击试验是是

23.4.3.2跌落试验(不必进行前项冲击试验)否是

23.4.3.3试验要求否是

23.4.5绝缘套管扭转试验是是

23.4.6.1温度测定否是

23.4.6.2热剧变试验是是

23.4.7.1~23.4.7.7非金属外壳试验是是

23.4.7.8 塑料外壳部件的表面电阻试验否是

27.7标志举例是是

附录B防爆电缆引入装置是是

1.3 本标准适用于其电路本身不会引燃周围环境爆炸的电气设备。

1.4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以外或用GB3836.1所列的另一种防爆型式保护的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电路的本质安全性能取决于该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的设计和结构。暴露于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电路,用本标准对其是否适用于该环境加以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9346.1-1997 小型熔断器第1部分:小型熔断器的定义和小型熔断体的通用要求(idt IEC 60127-1:1988)

GB9346.2—1997 小型熔断器第2部分:管状熔断体(idt IEC 60127-2:1989)

GB9346.3—1997 小型熔断器第3部分:超小型熔断体(idt IEC 60127-3:1988)

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 60079—0:1998)

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Idt IEC 60079—7:1990)

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v IEC 60529:1989)

GB4207-1984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eqv IEC 60112:1979)

CB/T 11021-1989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价和分级(eqv IEC 60085:1984)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本质安全电路intrinsically safe circuit

在本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

3.2 电气设备electrical apparatus

电气元件,电路或电路部件的组合,通常装在一个单独的外壳中。

注1:引入术语“通常”,表明设备有时可以多于一个外壳,例如,电话机或无线电收发报机与手柄话筒等。

2:本标准定义比GB3836.1—2000更加确切。

3.3 本质安全设备intrinsically safe apparatus

在其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

3.4 关联设备associated apparatus

装有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且结构使非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对本质安全电路产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

注:关联设备可以是下列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a)使用在相适应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并且有GB3836.1规定的另一个防爆型式的电气设备。

b)非防爆型式,不能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例如记录仪,它本身不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但是它与处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热电偶连接,这时只有记录仪的输入电路是本质安全的。

3.5 正常工作normal operation

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按照其制造厂提出的电气、机械设计技术规范进行的工作。

3.6 故障fault

本标准未定义为可靠的,且影响本质安全性能的元件故障,元件之间的间距、绝缘,连接的故障。

3.7计数故障countable fault

符合本标准结构要求的电气设备的零部件上发生的故障。

3.8 非计数故障non-countable fault

不符合本标准结构要求的电气设备的零部件上发生的故障。

3.9 可靠元件成可靠组件infallible component or infallible assembly of components

元件或组件可认为不易发生本标准规定的某个故障状态。在使用或贮存中上述故障状态出现的概率很低,因此该故障状态可不予考虑。

3.10 可靠隔离或可靠绝缘infallible separation or insulation

导电部件之间的隔离或绝缘认为不易发生短路。在使用或贮存中上述故障状态出现的概率很低,因此该故障状态不予考虑。

3.11 简单设备simple apparatus

电气参数符合电路本质安全性能的一个电气元件或结构简单的元件组合。

3.12 内部布线internal wiring

在电气设备内部由其制造厂完成的布线和电气连接。

3.13 最小点燃电流(MIC)而minimum igniting current (MIC)

用附录B火花试验装置,在屯阻电路或电感电路中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燃的最小电流。

3.14 最低点燃电压minimum igniting voltage

用附录B火花试验装置,在电容电路中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燃的最低电压。

3.15 最高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Um,)maximum r.m.s.a.c.or d.c voltage

施加到关联设备非本质安全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

注:在不同的连接装置上,Um值可不同,并且对交流或直流电压也可以不同。

3.16 最高输入电压(Ui)maximum input voltage

施加到本质安全电路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

3.17 最高输出电压(Uo)maximum output voltage

在开路条件下,在设备连接装置施加电压达到最高电压(包括Um和Ui)时,可能出现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高输出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

注:当施加电压多于一个时,则最高输出电压应是在几个施加电压结合最不利时产生的。

3.18 最大输入电流(Ii)maximum input current

施加到本质安全电路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大电流(交流峰值或直流)。

3.19 最大输出电流(io) maximum output current

来自电气设备连接装置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流(交流峰值或直流)。

3.20 最大输入功率(Pi)maximum input power

当电气设备与外电源连接不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时,可能在电气设备内部消耗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输入功率。

3.21 最大输出功率(Po) maximum output power

能从电气设备获得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功率。

3.22 最大外部电容(Co)maximum external capacitance

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容。

3.23 最大内部电容(Ci)maximum internal capacitance.

通过电气设备连接装置出现的电气设备总等效内电容。

3.24 最大外部电感(Lo)maximum external inductance

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最大电感。

3.25 最大内部电感(Li)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通过电气设备连接装置出现的电气设备总等效内电感。

3.26 最大外部电感与电阻比(Lo/Ro)maximum exet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可以连接到电气设备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外电路的电感与电阻之比。

3.27 最大内部电感与电阻比(Li/Ri) maximum internal inductance to resistance ratio

在电气设备外部连接装置上出现的内部电感与电阻之比。

3.28 电气间隙clearance

两导电部件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

注:该距离只适用于暴露在空气中的导电件,而不适用于绝缘部件或浇封化合物覆盖的导电件。

3.29 通过浇封化合物的间距distance through casting compound

两导电部件之间通过浇封化合物的最短距离。

3.30 通过固体绝缘的间距distance through solid insulation

两导电部件之间通过固体绝缘的最短距离。

3.31 在空气中的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in air

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的最短距离。

3.32 涂层下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 under coating

两导电部件沿覆盖绝缘涂层的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33 熔断器额定值(in) fuse rating

按GB 9346-1997或制造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熔断器额定电流值。

3.34 密封式电池和电池组sealed gas tight cell or battery

在制造厂规定的充电极限或温度范围内,能保持密封且不能释放气体以及漏泄液体的电池和电池组。

注:上述电池和电池组可以装有防止内部危险高压的安全装置。电池和电池组在寿命期内不需要补充电解液,工作期间保持密封。

3.35 阀控式电池和电池组sealed valve regulated cell orbattery

在正常条件下,电池和电池组是密封的,但是,如果内部压力超过预定值,允许装置释放气体。该电池和电池组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补充电解液。

3.36 二极管安全栅diode safety barrier

由熔断器、电阻或其组合保护的,由并联二极管或二极管电路(包括齐纳二极管)组成的组件,并被制成独立装置,而不是作为较大设备的部件。

4 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

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按GB 3836.1—2000中第4章和第5章分级、分组。

5 电气设备的等级

5.1 概述

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部分应分为“ia”或“ib”等级。

本标准要求适用于这两个等级,除非另有规定。在确定“ia”和“ib”等级时,元件和连接故障应按7.6考虑。

注:设备可规定为“ia”和“ib”两个等级,但每个等级参数可以不同。

5.2 “ia”等级

当施加Um和Ui之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ia”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引起点燃:

a)正常工作和施加产生最不利条件的非计数故障;

b)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计数故障加上产生最不利条件的非计数故障;

c)正常工作和施加二个计数故障加上产生最不利条件的非计数故障。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所施加的非计数故障可以不同。

在电路进行火花点燃试验和评定时,应按10.4.2将下列安全系数施加在电压、电流或两者结合上:

对于a)和b)1.5;

对于c) 1.0。

在所有情况下,为确定表面温度组别,施加在电压或电流上的安全系数应是1.0。

若仅可能出现一个计数故障,并且它们能满足“ia”等级试验要求,则认为b)要求是“ia”等级。若不可能出现计数故障,并且它们能满足“ia”等级试验要求,则也认为a)要求是“ia”等级。

5.3 “ib”等级

当施加Um或Ui之后,在下列每一种情况下,“ib”等级电气设备中的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引起点燃:

a)正常工作和施加产生最不利条件的非计数故障:

b)正常工作和施加一个计数故障加上产生最不利条件的非计数故障。

在上述各种情况下,所施加的非计数故障可以不同。

在电路进行火花点燃试验和评定时,应按10.4.2规定,将1.5倍安全系数施加在电压、电流或两者结合上。在所有情况下,为确定表面温度,施加在电压或电流上的安全系数应是1.0。若不可能出现计数故障,并且它们能满足“ib”等级试验要求,则认为a)要求是“ib”等级。

注:本安电路火花点燃评定导则列于附录A。火花试验装置细则在附录B中给出。

5.4 简单设备

下列设备应认为是简单设备:

a)无源的元件,例如,开关、接线盒、电位器和简单半导体器件。

b)参数符合规定的贮能元件,例如,电容或电感,其值应在确定系统整体安全性能时加以考虑。

c)产生能量元件,例如,热电偶和光电池,它们产生的能量不能超过1.5V、l00mA和25mW。在这些能量源中出现的电感量和电容量应按b)考虑。

简单设备应符合本标准所有相关要求,但是,不需要持有证明书和符合12章规定。但下列要点必须加以考虑:

1)简单设备不应是用限压和/或限流和/或抑制器件获得本质安全的。

2)简单设备不应装有任何增大有效电压或电流的器件,例如,产生辅助电源的电路。

3)当简单设备需要保持本质安全电路“对地”绝缘的整体性时,它应承受6.4.12规定的对地试验电压。其端子应符合6.3.1的规定。

4)在危险场所设置的非金属外壳和含有轻金属的外壳应符合CB3836.1第7.3和8.1规定。

5)当简单设备设置在危险场所时,应考虑它的温度组别。在正常工作状态时,使用在本质安全电路内的开关、插头、插座和端子,对于Ⅱ类规定为T6温度组别是合适的,对于I类考虑具有85℃最高表面温度是合适的,对其它型式的简单设备,其温度组别应按第4章和第6章规定。

当简单设备作为含有其它电路的设备的部件时,应对整机进行鉴定。

注:利用催化反应或其它电化学机理的传感器通常不是简单设备。关于它们的应用,应专门征求意见。

6 设备结构

注:本章要求仅适用于本质安全设备和对其防爆型式有影响的关联设备的那些部分,除非在相关条款中另有规定。本章要求是对GB3836.1通用要求的补充规定,但是应除去1.2所示的不适用条款。

例如,当只需要浇封来满足6.4.4或6.7规定时,浇封化合物的浇封要求才适用。

6.1 外壳

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的本质安全部分原则上不需要外壳,因为电路自身己保证了本质安全性能。当电路本质安全性能可能由于导电部件接近而受到损害时,例如电路中要求有可靠爬电距离,则需要外壳保护,并且按GB4208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

外壳的防护等级应根据使用场所而定,例如,对于Ⅰ类电气设备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用于防护带电部件接触的外壳与防止固体和液体侵入的“外壳”,结构可以不同。

外壳表面上的标志应由制造厂负责标明,并且应在规定文件(见13章)中加以说明。

6.2 导线和小元件温度

6.2.1 Ⅰ类设备上的粉尘层

本条以1类和T4组别为基础,在Ⅰ类电气设备内部所要考虑的位置和元件上不能形成粉尘层。

6.2.2 设备内导线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铜导线,对应于最高导线自身发热温度的最大允许电流可从表1获得,对金属导线也可应用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a—导线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对于铜为0.004265k-1);Ⅰ—最大允许电流(A);

Ⅰf—导线在40℃环境温度时的熔化电流,A;

T—导线熔化温度(℃)(对于铜为1083℃);

t—自热导线温度和环境温度(℃)。

绝缘导线的最大允许电流不应超过电线制造厂规定的额定值。

6.2.3 印制电路导线

对于厚度不小于0.5mm印制电路板,在单面或双面具有厚度不小于35m的导电印制线时,如果其宽度为0.3mm,持续电流不大于0.518A,应给出的温度组别为T4或Ⅰ类。同样,

对于最小印制线宽度为0.5mm、1.0mm和2.0mm,T4组分别给出了对应的最大电流为0.814A、1.388A和2.222A.印制线长度不大于l0mm,可不考虑温度组别。

表1 钢导线的温度组别(最高环境温度为40℃时)

对于其它印制板钢导线的温度组别应根据表2确定。

制造公差值应不低于本条表2所列数值的10%或1mm,取较小值。

在Pi不大于1.3W时,印制导线应是给出的T4或Ⅰ类温度组别。

6.2.4 小元件

小元件,例如,晶体管或电阻,当其允许温度超过温度组别的温度时,在符合下列之一规定时,应认为是允许的:

a)当按10.7进行试验时,小元件不应点燃可燃性混合物;并且由高温引起的任何变形或损坏均不应损害该防爆型式。

b)对于T4或Ⅰ类温度组别,小元件应符合表3规定。

表2 印制板导线温度组别(最高环境温度为40℃时)

c)对于T5温度组别,元件表面积(引线除外)小于10mm2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0℃。

表3 按元件尺寸和环境温度对T4组别的评定

总表面积(不包括引线)对于T4和Ⅰ类的组别要求

<20mm2表面温度≤275℃

≥20mm2耗散功率≤1.3W*

≥20mm2<10cm2表面温度≤200℃

*60℃环境温度时降至1.2W或80℃环境温度时降至1.0W。

对于电位器,其表面应是电阻元件的表面,而不是电位器的外表面。整个电位器结构的安装布置、散热以及冷却影响应通过试验来考核。对于印制导线的温度,应在“ia”或“ib”等级条件下流过电流时进行测量。如果这将导致比10%印制线阻值还小的电阻值时,则应在10%印制线阻值时进行测量。

6.3 连接外电路用连接装置

6.3.1 端子

除应满足表4要求外,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应采用下列a)和b)给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隔离。

如果外部导线从端子处断开,可能碰到导线或元件并可能损害本质安全性能时,该隔离方法也适用。

注:对于本质安全设备和关联设备的外部电路连接用接线端子,在进行连接时不应损坏元件。

a)当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50mm。注意接线端的布置和所采用的接线方法,以防止导线发生位移时电路之间可能发生的碰线现象。

b)当在各自外壳内用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定位端子进行隔离,或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板进行隔离时,则适用下列各项规定:

1)用于隔离接线端子的隔板应延伸到距外壳壁1.5mm以内处或用另外方法在隔板四周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之间最短距离不小于50mm。

2)金属隔板应接地,并且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隔板在现场布线时不至于被损坏。如果隔板厚度不小于0.45mm;或隔板厚度小于0.45mm,但它符合10.10.2规定,则认为这些隔板符合要求。另外,金属隔板还应有足够的载流能力,以防止在故障条件下,接地被烧穿和损坏。

3)非金属隔板应有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即不易变形而失去作用。这种隔板厚度不小于0.9mm;或隔板厚度小于0.9mm,但它符合10.10.2规定。

各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于或大于表4给出值,另外,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在按图1测量时,连接外部导体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6mm。对没有刚性固定的金属部件的任何移动应加以考虑。

连接到端子的外部导体的裸露导体部件和接地金属取其它导体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不小于3mm,除非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连接在安全分析已被考虑到。

6.3.2 插头和插座

用于连接外部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与连接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应是分开的,并且不能互换。

在本质安全设备或关联设备为外部连接配备有—个以上插头和插座时,并且它们之间互换会对防爆型式产生不利影响时,则应这样设置:即插头、插座不能互换,例如,锁住,或者配对的插头、插座应能鉴别,例如,用标志或色标,使得在错配时易于发现。

当插头或插座不是与导线一起预制时,接线用连接端子应符合6.3.1规定。如果连接要使用专用工具,例如,压接方式使导线不易松脱,则连接端子只需要符合表4规定。

如果一个连接装置带有接地电路并且该防爆型式与接地有关时,则连接装置应按6.6规定设置。

6.3.3 用电阻来限制电源能量时最大外部电感与电阻比(Lo/Ro)的确定。

可以连接到电阻性限制电源的最大外部电感与电阻比(Lo/Ro)应用下列公式计算。该公式已考虑到了在电流上的1.5倍安全系数;当设备输出端电容Ci超过1%Co时,该公式不适用。

式中:e—火花试验装置最小点燃能量,J,对于:

Ⅰ类设备:525μJ

ⅡA类设备:320μJ

ⅡB类设备:160μJ

ⅡC类设备:40μJ

Ri—电源的最小输出电阻,Ω;

Uo—最高开路电压,V;

Li—呈现在电源端的最大电感,H。

如果Li=0则:

在要求的安全系数为1.0时,Lo/Ro值应乘以2.25。

注:通常Lo/Ro是用于分布参数的,例如,电缆。对于电感和电阻的集总值,在使用该公式时,需要特殊考虑。

6.3.4 永久性连接电缆

设备上带有永久性连接电缆的结构,应按10.13进行试验。

6.4 间距

6.4.1 导电部件的间距

导电部件间的间距为:

a)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

表4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间隙

尺寸:mm

①导电罩;T—按表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d—按6.3.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注:所示尺寸为通过上列电所间隙和爬电距离,而不是绝缘厚度。

图1 隔离本质安全电路用接线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三个完全独立的连接元件举例b)三个非独立的连接元件举例

图2 独立和非独立的连接元件举例

b)不同本质安全电路之间;

c)电路与接地或绝缘的金属件之间。

如果该防爆型式与间距有关时,则导电部件间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测量和评定间距时,应考虑导体或导电部件可能发生的任意移动。制造公差不应减小到间距的10%或lmm,两者中取较小值。

如果间距符合表4规定,则不应考虑绝缘电阻降低导致的故障。

大于表4规定1/3的较小间距,应认为是易发生短路的计数故障。

如果间距小于表4规定值1/3,它发生的短路故障将损害本质安全性能时,则应认为是非计数故障。

假如,电路对地击穿对防爆型式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以及接地导电部件能承受故障条件下流过的电流,则在用接地金属件(例如,印制导线或隔板)把本质安全电路与其它电路隔开的地方,间距要求不适用。

注1:例如,如果限流电阻有可能通过电路与接地的或隔离的金属件之间的短路所旁路,则防爆型式与接地成隔离的金属件的隔离有关。

接地金属隔板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不易损坏,并应有足够的厚度和足够的载流能力以防止在故障条件下使接地烧穿或损坏,隔板或者是厚度应不小于0.45mm,并且固定在设备的坚硬接地部件上,或者是隔板厚度小于0.45mm,但是符合10.10.2的规定。

具有适当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的非金属隔板,设置在导电部件之间时,如果其厚度不小于0.9mm或厚度小于0.9mm,但是符合10.10.2规定;则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其它间距在隔板周围测量。

注2:评定方法在附录C给出。

1-底盘;2-负载;3-Um定义的非本质安全电路

4-本身不是本质安全的本质安全电路;5-本质安全电路

图3 导电部件的间距

6.4.2导电部件之间的电压

在使用表4时,所考虑的电压应是任何两导电部件间距之间的,并且对电路防爆型式能产生影响的电压,图3实例为本质安全电路与下列部分电路之间的电压:

a)同一电路部分,但不是本质安全的;

b)非本质安全电路;

c)其它本质安全电路。

所考虑的电压值,对于下列两者是适用的;

a) 对于分离电路:峰值电压的最高值总和,取自:

b) 电路的额定电压;

由制造厂规定的,可安全施加在电路上的最高电压;

在同一设备内产生的任一个电压。

当一个电压低于另一个电压的20%时,该电压可忽略不计。电源供电电压应认为是没有附加标称电源容差的。对于正弦波电压,峰值电压应认为是:√2 ×标称电压有效值(r.m.s)。

b)一个电路的部件之间:在电路之间的任何一个部件上都可能出现最高峰值电压。它可能是连接到另一个不同电源电压的总和。当一个电压低于另一个电压的20%时,该电压可以忽略不计。

在所有情况下,可应用由第5章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电压,以得出使用的电压最高值。任何外部电压都应假设具有连接装置上标明的Um或Ui值。在评定爬电距离时,不考虑保护器件(例如,熔断器)断开电路之前可能存在的瞬变电压,但在评定电气间隙时,应加以考虑。

6.4.3 电气间隙

在测量和评定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时,厚度小于0.9mm或不符合10.10.2规定的绝缘隔板,应忽略不计。其它绝缘部件应符合表4第4行规定。当峰值电压大于1575V时,应插入绝缘隔板或接地金属隔板。绝缘隔板和接地金属隔板应符合6.4规定。

6.4.4 浇封化合物要求和间距

浇封化合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具有由浇封化合物制造厂或设备制造厂规定的温度额定值,该温度额定值应不小于任一元件在浇封状态下所达到的最高温度;

另外,如果比浇封化合物额定温度高的温度不损坏浇封化合物,并且不直接影响该防爆型式,那么,该温度是允许的。

b)如果任一裸露导电部件从浇封化合物凸出,则在它的自由表面应有不小于表4规定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值;

例如,环氧树脂之类的硬性材料应具有裸露和未加保护的自由表面,因此就成为外壳的一个部件(见图D1)。它应符合10.10.1规定。

c)能粘附在所有导电部件、元件和基片上,否则应用浇封化合物全部密封;

d)由浇封化合物制造厂给出,规定名称和型式牌号。

对于本质安全设备,所有连接到浇封导电部件、元件和从浇封化合物凸出的裸露部分的电路应是本质安全的。对浇封化合物内部的故障条件应进行评定,除非对火花点燃的可能性不再考虑。

如果连接到浇封导电部件、元件和浇封化合物凸出的裸露部分的电路不是本质安全的,则应采用GB3836.1中列出的其它防爆型式。浇封导电部件和元件之间的最小间距和浇封化合物的自由表面之间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于表4第3行规定值的1/2或最小间距1mm。当浇封化合物按表4第4行规定直接与绝缘材料外壳接触时,不要求其它隔离(见图D1)。

浇封电路的绝缘应符合6.4.12规定。浇封的或气密的元件损坏(例如,按7.1使用的半导体且其内部电气间隙和通过浇封化合物的间距不符合要求),应认为是一个单独计数故障。其它要求在附录D中给出。

6.4.5 通过固体绝缘的间距

固体绝缘是挤压或模压的绝缘,而不是浇注的绝缘.当间距符合表4规定时,绝缘应具有6.4.12规定的介电强度。

注1:如果绝缘件是由两个或多个电气绝缘材料零件组成,并且牢固粘接在一起,该组合件可认为是一个固体。

注2:本标准规定的固体绝缘视为是工厂预制的,例如:板材、套材、在导线上的合成橡胶绝缘。

注3:清漆和类似涂层不视为是固体。

6.4.6复合间距

当间距是复合形式时,例如,通过空气和绝缘的组合,总间距应以表4一行所有间距为基础进行计算。例如:在60V电压时:

电气间隙(第2行)=6×通过固体绝缘的间距(第4行):

电气间隙(第2行)=3×通过浇封化合物的间距(第3行):

等效电气间隙=实际电气间隙+(3×通过浇封的任一附加间距)+(6×通过固体绝缘的任一附加间距)。为了可靠,上述结果应不小于表4规定的电气间隙值。任何电气间隙或间距,在小于表4相应规定值的1/3时,可以忽略不计。

6.4.7 在空气中的爬电距离

对于表4第5行规定的爬电距离,其绝缘材料应符合表4第7行规定的最小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测定按GB 4207。该距离的测量和评定方法应按图4进行。在粘接结合面时,胶粘剂应具有与粘接材料等效的绝缘性。

当爬电距离是由较短距离相加组成时,例如:插入了导电部件。小于表4第5行相应值的1/3的距离不计算。峰值电压大于1575V,应插入绝缘板或接地金属隔板。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隔板应符合6.4.1的规定。

f-爬电距离;M-金属;I-绝缘材料;

①-浇封结合点;②-中心金属不带电连接;③-未浇封结合点、隔板露出的高度>D

图4 爬电距离的评定(在空气中)

6.4.8涂层下的爬电距离

敷形涂层应该密封那些导体之间的爬电通路以防潮气和脏物浸入,并且这种密封应是有效、耐久和不易损坏的。涂层应附着在导电部件上和绝缘材料上。若用喷涂办法涂覆,应单独喷涂两次。若用其它方法,例如,用浸渍、刷、真空浸渍进行涂覆时,可只涂一次。假若焊料涂层在焊接时不被损坏,则可认为是两层涂层的一层。

涂覆电路板所使用的方法应在鉴定文件中作规定。当认为该方法能够防止导电部件(例如焊接点和元件端)伸出涂覆层时,则这一点应在文件中说明,并用检验证明。

当裸露导体从涂层露出时,表4第7行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适用于绝缘和涂层。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新编版) (一)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定义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安全隐患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包括在设计中排除危险部件,减少或避免在危险区处理工作需求,提供自动反馈设备并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之中等。 (二)机械失效安全 机械设计者应该在设计中考虑到当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 这一类装置包括操作限制开关,限制不应该发生的冲击及运动的预设制动装置,设置把手和预防下落的装置,失效安全的限电开关等。 (三)机械部件的定位安全 把机械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通过定位达到安全的目的。设计者必须考虑到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触及到部件,而在某

些情况下可能会接触到,例如登着梯子对机械进行维修等情况。 (四)机器的安全布置 在车间内对机器进行合理的安全布局,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布局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⑴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洁。 ⑵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需的照明。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 生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一、关于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深刻,外延也十分广泛。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安全文化,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完全接受的统一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认识、发展安全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 谈到安全文化,首先应该考察一下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可以有多种理解。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将文化扩展到除了自然以外的人类社会的全部。文化的这一广义定义并没能给予我们一个对文化的明确的概念,因此利用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几乎可以把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任何事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统统纳入到文化的范畴中。但是文化的涵义更多的还应该属于精神的范畴。笔者认为,由人类创造或改造的物质与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文化的“载体”,即任何一件由人所创造或制作的物品,其身上无

不承载着制造(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或技艺修养等文化的涵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文化”这一词汇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往往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如文学、艺术、教育等。譬如人们常说的“从事文化工作”中的文化即为这种含义。相对于广义文化的概念,这种含义的文化可以认为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比这种狭义文化的概念更狭义的文化概念仅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或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内涵也有多种表述,同时在使用安全文化这一概念时,也极易产生混淆。 相对于广义文化,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姑且将这一定义所描述的安全文化称为广义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

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实施案 按照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关于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工作指导意见(2017年-2020年)》和《2017年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实施案》以及《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实施案》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公司实施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秉承安全发展理念,遵循安全客观规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针,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源头防、狠抓系统治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健全责任体系,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基础保障,构建科学先进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大力提升整体安全生产水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促进安全生产持续好转,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目标,为全面建成区域公司一流企业创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是建立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管理体系、标准制度,按照集团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星级查评标准》,2017年完成公司各部门本质安全型企业星级试查评工作。 二是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文明素质,达到“人员无违章、设备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环境无隐患”的“人机环管”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状态。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强短板,弥补漏洞,消除设备重大缺

陷、环境设施隐患,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管控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确保年实现“零违章、零缺陷、‘四不放过’零突破”安全生产目标。 三、成立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建立创建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体系、完善奖惩机制,协调解决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中的重大问题,全面负责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 (二)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职责:工作小组挂靠在公司安监部,具体负责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1. 负责指导公司各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按照上级公司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活动; 2. 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本质安全型企业案、制度、奖惩规定的起草修编和有关重大措施的建议; 3. 负责监督协调解决公司各专业组在本质安全型企业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4. 向公司领导小组提出对各部门、人员的奖惩意见。

什么是本质安全型仪表

什么是本质安全型(intrinsic safety)仪表?它有什么特点? 本质安全型仪表又叫安全火花型仪表。它的特点是仪表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电路、系统产生的火花和达到的温度都不会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它的防爆主要由以下措施来实现: ①采用新型集成电路元件等组成仪表电路,在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小的工作电流下工作; ②用安全栅把危险场所和非危险场所的电路分隔开,限制由非危险场所传递到危险场所去的能量; ③仪表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以减少电路中的储能。 本质安全型仪表的防爆性能,不是采用通风、充气、充油、隔爆等外部措施实现的,而是由电路本身实现的,因而是本质安全的。它能适用于一切危险场所和一切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并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和调整。但是,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本安关联设备(安全栅)、外部配线一起组成本安电路,才能发挥防爆功能。 安全栅是靠什么来防爆的 本安系统在国内越来越受人关注,作为其主要构成部件的安全栅也被人们所认识。那么,安全栅是靠什么来防爆的呢?控制能量是安全栅防爆的法宝,不管是齐纳安全栅还是隔离式安全栅都是通过控制能量来达到防爆规定的要求的。齐纳安栅,从名字上我们知道齐纳安全栅其主要构成元件是齐纳管,也叫稳压二极管。但齐纳二极管只能把电压值控制住,那么构成电能的第二要素的电流由什么元件控制呢?电阻,具备一定功率承受能力的电阻在这里充当了限流的作用,使安全栅输向危险区域的电流始终控制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从而达到了本安。那么隔离安栅是靠什么来控制能量的呢?脉冲变压器是隔离安全栅隔离能量的主要部件有了它以后流向危险区的能量才会被控制住。 安全栅又称安全保持器。本安回路的安全接口,它能在安全区和危险区之间双向转递电信号,并可限制因故障引起的安全区向危险区和能量转递。一般安全栅有齐纳式、电阻式和变压器隔离式三种。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本质“国家安全”的内涵是由国家安全所受的威胁和各国由此制定的安全目标所决定的。传统国家安全, 指的是在政治上国家政权及社会制度如何防止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政治干预、压力、颠覆、渗透和破坏。在军事上, 主权国如何应付外来的威胁和军事入侵。其焦点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内涵方面。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 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实质内容, 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和政策范式的转变使国家安全概念和政策指向, 从过去主要对付外部威胁而延伸到关注国内的经济增长、政治发展、社会生活、本国的文化价值体系调整、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国内动乱。因此, 在新的国家安全观念中, 不仅仅是“政治安全”而且还包括有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等。 从历史上看,资源的争夺主要是以战争这种极端的竞争方式进行的。战争造成国家灭亡,生灵涂炭,是世界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和长期威胁。因而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疆土不受侵犯,就成为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和追求目标。由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军事安全似乎就等同于国家安全。不管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的国家,都以加强军备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主要措施。一个组织良好的民族,只要骁勇善战,不仅对内可以自保,对外也可以进攻。纵观几千年来的人类史,军事因素虽是不少大国崛起的安全基础,但军事安全的“异化”则成为某些大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范围不断拓展,竞争的领域和手段也在不断拓展,“国家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也就是说,国家主体面临的威胁及实现安全的手段与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国家安全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侧重点。今天,随着国际斗争的领域出现重大变化,与军事等“传统安全”相对应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安全、信息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环境与污染、国际恐怖活动与有组织犯罪等领域。 由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安全问题,在非传统安全的所有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 不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 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 影响着国家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 由经济全球带来的信息传播的自由交流, 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空间, 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消除, 国家文化主权受到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渗透、控制和强行推入, 国家文化安全被历史地和现实地推到了主权国家的面前。文化生存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条件, 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 而且还蕴含着过去向未来的发展基因, 一旦文化遭遇威胁, 则必然要给民族和国家带来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 从而也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和意义。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行为的一致性。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并不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政治认识上的一致, 而是要求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共同的法律和秩序意识, 要求政治上、宗教上、思想上的个性和分歧从属于共同的价值观和秩序论。它的内涵包括政治信仰安全与宗教信仰安全。 政治信仰安全, 也就是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 就是人们对于政治状态的一种理解和赞同的意向。任何一种政治统治, 都是以政治认同作为基础的。国家通过其主导政治思想的传播, 主导政治价值观念的灌输, 使其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根植于人们的观念中, 形成政治认同感, 使政治统治与政治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宗教信仰安全,从严格意义上说,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国家。因此, 宗教在中国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纯民间的文化角色, 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俗角色和政治角色, 它经常追求着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 (标准版)

应将本质安全融入安全文化建设(标准版)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企业管理之父彼德?德鲁克说过:“任何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是在文化的影响下把任务执行好的人”,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近年来,以安全价值取向、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知识、安全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的提出,正在将企业的安全问题由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转化和深化,是将本质安全的理论融入安全管理思想的一种新认识。 本质安全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本质安全强调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安全管理专家海因里希在他的“事故连锁理论”中强调:“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

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浅谈企业安全教育培训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预防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丰富企业广大干部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质,逐渐养成规X的安全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真正达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能够安全”的安全生产宗旨。 一、明确培训目的、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和重点 根据党中央的要求,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而“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因此,我们安全培训的根本目也就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二是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明确了培训目的,就有了培训的方向性,而要有效地开展好培训工作,还必须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设备点检、供电安全、特种作业、事故案例等多个方面,人员要涵盖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普通员工等各个层次,列出时间表有序实施。

任何事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展: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它包括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因为偷懒未采取安全措施、误操作、不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具等不安全行为。 对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三违”现象(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消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培训就必须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这三个方面着手。 安全意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纪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奠定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劳动纪律教育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的条件、减少工伤事故、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安全知识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安全知识,才能做到“会安全、能安全”。它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状况、生产技术过程、作业方法和工艺流程;有关电器设备的安全性能;防火、防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的知识等。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2020年)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2020年)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2020年) 安全是企业生产活动永恒的主题,企业的安定团结,员工的家庭幸福,无一不来自安全的馈赠。我们泰山建能公司坚持以安全文化为安全生产“导航掌舵”。用易于接受的安全理念、全方位的教育、人性化的管理打造企业共同的安全价值观,用安全人文环境和长效机制筑牢安全防线,使安全管理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和福利”。这是我们公司将“安全第一”方针细化后,不断向干部职工宣传和灌输的安全理念。从公司领导到基层干部,从班组长到每一名工人都把安全放在心上,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赶超,形成了全员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安全是“天字号”的大事,成了全公司上下共同的价值观。 我们泰山建能公司把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成立了安全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订年度《安全宣传教育规划》和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使安全宣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实现了安全宣传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互动化,构建了一个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实现了六个“突出”:一是突出了“多样性”,教育方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二是突出了“现实性”,安全教育既突出重点,还不断创新,以典型案例和身边的事实进行教育,增强了员工的自保能力;三是突出了“针对性”,对个案“三违”进行剖析,就事论事,谈危害讲安全,在教育中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四是突出了“对比性”,对生产中涌现出的安全生产好、质量标准高、无“三违”的班组和个人,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对存在各种安全问题较多的班组和个人,重点帮教,结合经济手段促其增强安全意识,彻底杜绝隐患,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五是突出了“趣味性”,把典型案例、小常识、小经验等用生动的语言和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起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六是突出了“超前性”,充分发挥安全宣传教

安全本质与细节安全.docx

安全本质与细节安全 安全生产,一提起来总觉得是老生常谈,从刚进厂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到现今的“本质安全”,无一不是宣讲安全的重要性。可纵观这些年的发展,不论是身边的事故,还是案例教材,无不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违章行为就犹如飞蛾扑火般不止不休呢?为什么不论多么惨痛的教训,多么深刻的记忆,仍止不住违章的脚步呢? 套用“效益最大化原理”分析,如果完成一项工作有多种方法,那么,人们常选取的是最简便、最省事的方法,但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方法。因为侥幸,总有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会这么倒霉的让自己碰上。于是,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 安全学习,是要人们学会选取最安全的工作方法,不要因为一时的方便、省力,造成终身的遗憾。这是一种通过对人最本质的思维进行改造,从而达到安全的一种方式。但何为本质?本质就是最基本的、最实质的、最不容易改变的东西。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种改变的不易性。但一旦发生改变,那么这样的安全是最牢固、最纯粹的。笔者认为,这种本质安全是一种最理想化的状态,需要持之以恒,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期教育方才能达成。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安全教育的瞬间力量来铸造安全,在这漫长的教育期间,我们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证安全呢?制度,完善的制度、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制度!比如,我们有《安规》、“两票三制”、“安措”、“三讲一落实”等,还有厂部、各分部门、各班组有

针对性的各项制度,举不胜举。那么,如何让制度发挥作用呢? 纵观事故案例,均由违章而起,事故分析时,可以一一枚举违反了哪些规章制度,可是,我们深入的思考一下,违章的时候,这些制度上哪儿去了?他们如何能绕过各种规章制度,堂而皇之的去违章?如果制度成为一种摆设,要它何用? 从此可见,制度,一定要在关键的违章点上起到监管作用。仍是前面的例子,完成一项工作有多种方法,但其中只有一条是最安全正确的方法,那么,其他的方法呢?我们就要用各种规章制度将其砍断,让它行之不通,这样,违章行为就被彻底砍断。人们只有一条正确的路可行时,还会有违章吗? 而为什么有时制度就无法砍断违章行为呢?原因众多,如有凌驾于安全制度之上的、有做了变通的、有安全制度不作为的等等。总之,制度,做不到最彻底的执行,形同虚设。 其实,安全就如同人对一日三餐的需求一样的普遍,没有人天天高喊着口号“吃饭”,这是一种基本诉求。安全也一样,不需要提到一个多么高的高度,每个人都要知道,安全就是自己本职,如同吃饭才能生存一样。 作为一名电厂生产职工,我们都知道:没有安全就谈不上企业的发展;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我们的个人生存;没有安全我们的未来就无从说起。所以,安全责任不仅仅关乎我们的企业,更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每年的春季、秋季安全大检查,每年的安全月活动等一系列

本质安全人“四要素”(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安全人“四要素”(新版)

本质安全人“四要素”(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形势的变迁,国内很多企业将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定位于“本质安全”。煤矿企业也不例外,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也逐渐成为煤矿企业为之努力的方向。“本质安全”一词最初源用于设备,后来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将“本质安全型矿井”定义为矿井在人、机、环境受到自身和其它因素威胁,仍然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众所周知,再先进的机械都需要人去操作,再先进的技术都需要人去实施,所以,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过程中,打造本质安全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那么,本质安全人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呢? 一、安全意识是首要。意识决定行动,人要实现本质安全,首先在意识上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彻底转变过去“不违章就出不了煤”、“煤矿不死人就办不了煤矿”的错误理念,要坚定“事故可防可控、必防必控”的信念,以人定胜天的气魄和胆识引领人的思想,搞好安全工作。如今,许多煤矿不遗余力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方案(通用版)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方案(通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06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方案(通用 版) 为进一步规范全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工作,使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二、工作思路 本质安全是厂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xx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不断完善以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持续改进,将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稳定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工作目标 xx发电厂以“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实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作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议设目标。 2015年6月前,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现场作业行为规范,“三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得到落实,文明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016年6月前,实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偏差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体系基本成形,“三违”现象得到杜绝。 2017年6月前,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生产管理、现场作业的良好行为成为习惯,实现“我要安全”的自主管理。 四、组织机构

什么是本安型,增安型

本安型 本安型是本质安全型的简称 本质安全源于按GB3836.1-2000标准生产,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器设备的分类,防爆电器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种类, 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mJ, 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 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结构里的一种,指在设备上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降低温升、增大电气间隙、提高导线连接质量等,使其在最大限度内不致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或者采用有效的保护元件使其产生的火花、电弧或温度不能引燃爆炸性混合物,以达到防爆的目的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本质安全是珍爱生命的实现形式,本质安全致力于系统追问,本质改进。强调以系统为平台,透过繁复的现象,去把握影响安全目标实现的本质因素,找准可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所在,纲举目张,通过思想无懈怠、管理无空档、设备无隐患、系统无阻塞,实现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同时又是有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人的本质安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本质安全行的员工可通俗的解释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即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具备充分的安全技能,在可靠的安全环境系统保障之下,具有安全结果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者。 本质安全型企业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 长效安全生产。该模型建立在对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 本质安全防爆方法是利用安全栅技术将提供给现场仪表的电能量限制在既不能 产生足以引爆的火花,又不能产生足以引爆的仪表表面温升的安全范围内,从而消除引爆源的防爆方法。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 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 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 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 和氛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断提高,持以人为本、从 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 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 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加慢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j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作为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

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发点在于捉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罔,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没,就是要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企业能集巾精力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方案实用版

YF-ED-J913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方案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某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方 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进一步规范全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工 作,使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 化、常态化,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 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强 化安全生产管理。 二、工作思路 本质安全是厂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xx发电厂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不断完善以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持续改进,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稳定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工作目标 xx发电厂以“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实现人机环境和谐统一”作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议设目标。 20xx年6月前,以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安全风险管控为重点,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有效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编号:SY-AQ-0767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Explosion proof principle of intrinsically safe electrical equipment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了电气防爆,这种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具有防爆性能,也就是从“本质”上就是安全的,故称为本质安全型(以下简称本安型)。采用本安电路的电气设备称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由于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是安全的,所产生的火花、电弧和热能都不能引燃周围环境爆炸性混合物,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不需要专门的防爆外壳,这样就可以缩小设备的体积和重量,简化设备的结构。同时,本安型电气设备的传输线可以用胶质线和裸线,可以节省大量电缆。因此,本安型电气设备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制造维修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爆电气设备。但由于本安型电气设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基础: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基础: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安全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理念,将会从根上改变人类在事故治理和预防上的被动局面。但是,我们知道任何新技术新思想都不是凭空创造的,都需要以已经存在的部分作为基石,本质安全思想也毫不例外,它的出现反映出人类在事故预防技术及思想上的脆弱性以及对安全性的渴求。面对着频繁发生的空难、海难、矿难以及大量难以预测和预防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山体滑坡、泥石流及雪崩等,人们期盼着找到一种有效途径,从此可以一劳永逸的预防甚至是杜绝事故,于是人们在安全管理实践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大量事故成因理论,如人为失误论、骨牌论、综合论等等,试图从源头入手,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治理。似乎每一种理论都很美好,但现实世界的事故及灾难仍然漫不经心的发生,对人类的种种美好愿望和殷切期盼显得如此漠不关心。究竟是现有的理论存在欠缺?还是事故本身就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预防性?本质安全管理思想的出现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吗?面对种种疑惑,本文将从本质安全概念的诠释入手,对本质安全管理理论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 1本质安全管理思想的由来及本质安全的诠释 1.1本质安全管理思想的由来 本质安全概念的提出距今已过半个世纪,最初该概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界,主要是指电气系统具备防止可能导致可燃物

质燃烧所需能量释放的安全性(Thesafetyofelectricalsystemsinpreventingenergyreleasewhichmightcausefl ammablesubstancestoignite)。在本质安全概念明确提出之前,就有与此概念非常接近的概念,也就是所谓“可靠性”。如美国航空委员会在1939年提出飞机事故率的概念和要求,这有可能是最早的可靠性概念;1944年纳粹德国试制V-2火箭时提出了最早有关系统可靠性概念,即火箭可靠度是所有元器件可靠度的乘积。 国内本质安全研究开展的并不晚,其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关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但在学术上明确提出本质安全概念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后本质安全研究如雨后春笋,有大量学术论文发表,其中有相当数量是针对本质安全定义的,几乎在每个研究本质安全的行业都有自己对本质安全含义的界定。 1.2本质安全概念的诠释 目前,国内在本质安全定义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在外文文献中,与本质安全意思比较接近的关键词就有三个,如“Intrinsicsafety”、“Inherentsafety”和“Essentialsafety”。在英文辞典中“Intrinsicsafety”是作为一个固定词组使用的,表示“原有安全度”,近似于我们所说的“本质安全”。另外,在中文中“本质”本来就有“原有”的意思。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将“本质安全”翻译成英文时,还是用“Intrinsicsafety”。 与英文中表达“本质安全”意思用到三个不同词组不同,中文表达“本质安全”只有一个词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在该项研究中已经形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安全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 安全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培育安全文化推进本质安全齐鲁石化在狠抓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围绕企业安全理念与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的培育和养成,实施四项工程,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1+4”领导责任制工程。在齐鲁石化,人们把企业“一把手”抓好安全生产4件事形象地称为“1+4”工程。这4件事分别是:始终把握好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措施;逐级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单位重大隐患心中有数,抓好治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抓好生产装置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安全管理的“三同时”。每个季度在安排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时,公司党委都要将安全生产作为重要内容,每当国家和总部对安全生产作出部署时,公司都要安排安全环保部门负责人到公司党委中心组宣讲,增强两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33”员工安全行为工程。“333”工程涵盖了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第一个3是强化三基,即基础工作、基层建设、基本功训练;第二个3是狠反“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第三个3则是三项专项整治,即整治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从2006年开始,公司做到月度整治有计划,季度讲评有考核,确保整治取得实效。去年查出问题10125项,已整治9939项。塑料厂实行“未遂事故报告制

度”,对未遂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实施后事故率大大降低。炼油厂联合装置落实巡检制度,做到多方位、多专业、全天候接力巡检,确保装置处在安全、经济、平稳的运行状态。 “双平安”群众安全文化工程。齐鲁石化开展了“职工身边无隐患、我与企业双平安”活动。发动职工从本岗位入手,深挖细查身边的事故隐患。塑料厂从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工中抽出5至10名职工代表,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将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反馈给车间,督促车间及时整改。 班组安全文化创新工程。齐鲁石化储运厂机务车间开展“班组亲情文化”建设,用职工自己提出的安全心语建立了“安全文化长廊”,用职工的全家福建立了“安全亲情栏”,每一名员工上岗前都要面对自己,面对亲人,重温嘱托,自觉遵章守纪。氯碱厂开展“一人一课”活动,基层职工人人当教员,个个讲安全,建立多向互动、全员参与的新模式。目前氯碱厂已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验收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安全文化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齐鲁石化连续6年被中国石化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两次获得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和“全省安全生产双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 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中,对安全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生产安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中获取可持续效益、不断做强做大的重要基础,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以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加严谨的管理实践,牢牢抓住人、物、制度、环境四个要素,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本质安全的内涵和四个要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投入明显加大,全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落实安全责任的浓厚氛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电力建设和生产系统复杂,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似乎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是必然的。但是,现代安全管理实践也表明,如果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人、物、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关系,就能够把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使不发生事故成为必然,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外部条件下,通过追求企业行为中人、物、制度、环境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风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一个本质安全型企业,能够依靠内部系统的有效组织和持续改进,对安全工作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管理,对事故隐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防范,对制度执行由短期突击变为长期坚持,对责任落实由简单随意变为全面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安全事故。 本质安全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仅要加强设备治理,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更强调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思想无懈怠、制度无缺陷、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安全零事故。 本质安全有四个要素。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人人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违章,并且充分认识到与个体和群体相关的设备状态、环境状况,主动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机制。二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各项保护设施齐全可靠,所有原材料都符合规定,满足使用要求。三是制度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对安全生产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管理失误、指挥失误和操作失误,从而实现电力生产零缺陷、零事故。同时,制度体系自身还具有自我完善的特性,能够结合建设、生产、管理实践而不断修订。四是环境的安全可靠性。通过辨识、评估和控制存在于生产作业中的所有危险源,降低现场作业环境的各种风险,不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与其它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事故来源于要素内部或要素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个要素存在不安全因素,或者几个要素之间发生冲突,就有可能激发形成事故。尤其是一些恶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人员严重违章、设备维修不及时、规章制度陈旧、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等多种矛盾集中迭加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本质安全四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安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体现,本质安全的四个要素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是本质安全的灵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实践的主体,人是安全生产效益的创造者,是操作设备的劳动者,是制度的执行者。人通过制度和规程作用于设备,人同时还受到不同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影响。技术条件、安全制度、质量标准、作业环境等原因都能影响人的安全。必须以先进的安全理念为指导,以强烈的安全意识作保证,以严格的制度和规程为约束,保证人的行为正确、规范、安全,从根本上掌握防范安全事故的主动权。 设备是本质安全的基础。设备要素涵盖生产和施工设备、各种劳动工具,以及煤炭、基岩、碴料等劳动对象。人通过制度作用于设备,设备状态也影响着人和环境的变化。在电力生产和施工建设实践中,诸如金属材料内部缺陷、原始地质条件复杂等各种原因,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无法完全规避所有的安全风险。因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施状态检修和日常的精心维护,通过对制度、预案的充分执行和完善,确保设备要素的可控在控,实现本质安全。 制度是本质安全的关键。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管理理念的载体,每一条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制度的科学性直接对其它要素的安全状态产生影响,人和物的安全要靠制度来保障。人们在组织行为中,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