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泗县丁湖镇索滩小学于健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渠道。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对学生做充分全面的了解,清晰地把握课堂的进程,即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了如指掌,才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传授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数学观念,具有数学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对学生做充分全面的了解,清晰地把握课堂的进程,即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都了如指掌,才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读懂教材,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从而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1?“吃透”教材。

课前教师要认真地研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

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读懂教材“画外之音”。

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达到高效。

2.用活教材。

在原有教材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

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

教学中,要创新知识呈现形式,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从身

边生活事例着眼,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化。

同时,还要留心教材中的细节,许多教材细节还需教师多加推敲,用心琢磨,认真对待教材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教材细节更深的知识内涵和更广的思维空间,使之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以小见大的效力。比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时注意到,教材中用学生熟知的温度计来认识负数,实际上,把温度计平放不就是一条数轴吗这就为学生后继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此外,北师大版的教材中习题少,“留白”多,研读教材时,

教师要善于在教材的“留白”处挖掘、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将教材中的习题拓展为一个个值得学生探究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的信息资源”。

3.活用教材。

俗话说得好:“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关注过程和方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

展。”所以,教师在用教材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把教材提升到能够适合学生的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用教材并非简单地改变教材,它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一—超越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对教材有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对教学有独特的思路和设计,能够对教材的绝对权威提出挑战,作出有个性的演绎,创造出有益于师生对话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更加鲜活生动。

二、读透学生,是使课堂高效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1.读透学生的已有知识。

这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们知道,小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事例。教师要注意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要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与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

去脉,认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就要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正迁移,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此知识的基础是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与除法两者之间的关系,再诱导学生联想相关的商不变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验证,得出结论,顺利实现认知迁移。

2.读透学生学习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学生的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低效的。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的新课引入经常要寓于故事、游戏、活动中。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和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富有情趣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教学圆锥的概念时,学生对沿着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进行旋转形成圆锥体的感性认识不足。教师通过课件动画演示,只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学生便清晰的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圆锥的高时学生便能十分清晰地表述“从顶点到圆心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

真正能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才是我们数学课所需要的。

3.读透学生学习需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引

导着我们在备课时能够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手段。我们要在课上、课下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从他们的一笑一颦中捕捉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通过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将这些需要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为教学策略的设定出谋划策。我们的教学应尽可能地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生活实际,根据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如学习过“分类”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分类,把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分类摆放,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读清课堂,是课堂高效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

来,都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课堂不专属于老师,也不专属于学生,是师生间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提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享受有营养的数学。

1.课堂上,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教学情景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去探索,允许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应该给学生

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真正去探索、去创新。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突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如我在教学《折扣》中,“满100送60元礼券”,把它转化成折扣的问题,对学生来讲很难,学生都静下心来思考,这时老师不能急,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思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

到磨砺、碰撞、活跃起来。“就是现在付出100元,买了100元的

东西,商家送60元的礼券,你用这60元礼券买60元的东西,不再付钱了。那就相当于花100元的钱买了160元的商品,所以是100+ 160=%。我再追问: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3.课堂上,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成长中活生生的人,因此他们也有着丰富的情感,课堂上,他们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欣赏、关怀和理解。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在师生融洽交流的基础上的,要建立一个宽松、自在的学习气氛,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摒弃自我权威的思想,摆正自己的角色,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语言,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肯定、表扬,或用手轻轻地摸摸他的头,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欣慰,感受到学习的愉快。特别是后进生,我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经常多问几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鼓励他们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问,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使他们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对你产生兴趣,把你当成良师益友,从而愿意在课堂上和你交往。

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尊

重,他们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标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