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但用此心——王阳明“心说”解读】

但用此心——王阳明“心说”解读】

但用此心——王阳明“心说”解读】
但用此心——王阳明“心说”解读】

但用此心——王阳明“心说”解读】

目录

一.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二.开启心灵的智慧

三.让心灵去散步

四.以静安心,以静养生

五.淡定:培养心灵的定力

六.常快活便是功夫

七.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八.人人皆可成圣

九.知行合一

十.格物致知

十一.良知就是道

一.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传习录》】

现在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担了太大的压力。因此,在当今社会里要想实现人生的高度,重要的是心灵也要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充满光明的境界。

此心安处是吾乡。学习“心学”,就是给漂泊的心灵找一个归宿,给活着寻找一个意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的强大,能够稀释一切痛苦和哀愁;内心的强大,能够有效弥补你外在的不足;内心的强大,能够让你无所畏惧地上路,敢于面对一切困难痛苦。

王阳明曾偶遇一株山间花树,朋友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未看到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天地之间,花草都是生命,岂有善恶之分?人要赏花,便以花为善,以草为恶,一旦要用草,那么草又成了善者,所以,事物的善恶,皆因人的好恶(心)所生。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内因决定外因,内心决定人生的高度。在河边看看树的倒影,就明白高度决定长度。

境无好坏,唯心所造。一切境界的好与坏,都是你的心自己生出来的。别人气得跳脚,你依然淡定从容。他在生气,跟我们没关系。境界没有所谓的好坏,心被牵着走,境界就是坏的;你要是冷冷静静,岿然不动,这境界就是好的。

“心学”是一种让心灵强大的哲学,也是最能帮助你成功的哲学。被成功学忽悠的人们,应该扪心自问了:为什么天天读卡耐基人际关系还是一塌糊涂,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盆如洗?因为你没有经历和他们一样的心路历程。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是不从心用力,砥砺出一颗强大的心,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人世间所有的斗争,剥除了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世上的功名富贵只能给人带来银行存款的数字,以及光鲜亮丽的外表,内在却还是孤独空虚。这就好像身体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中,内心却活在孤独的小岛上。我们要练就一颗波澜不惊、不偏不倚的强大心灵。事实证明,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心学”是一门炼心的学问,不在正心上下力,不在立志上用功,只贪求权术,违背圣人之道,永远不可能达

当周围落第的同学哭天抢地、寻死觅活时,不为外物所屈的王守仁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心学”教会了我们一件事——不要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左右,偏激永远是因为你看得还不够多。

悟道之后的王阳明脱胎换骨,再也没有任何艰难险阻能难倒他、击败他,因为他的心如同一个具有灵魂的不倒翁,可以随外力的作用左摇右晃,却始终无法使它偏离最初的位置。

内心的强大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人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就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使人疲倦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心灵。平时,不妨问自己一句话:有多久没有倾听自己的内心了?

二.开启心灵的智慧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传习录》】

如今,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忽略了心灵的力量和智慧。在当今社会里要想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心灵,如此才能不浮躁,不偏不倚,进入全新的人生境界。

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老婆。

大老婆长得美丽又善良,每天像影子一样跟着商人,寸步不离,给他争足了面子。

二老婆是费尽周折抢来的,算得上是倾国倾城、人见人爱的绝色佳人,可以说人人都想要这样的老婆。

三老婆姿色平平,不过她整天打理内外,让商人可以当甩手掌柜。商人对他很是满意。

而小老婆呢?经常躲在房间不出来,商人也几乎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个老婆。

有一天商人要出远门,到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去做生意,要选一个老婆陪自己才行。

大老婆说:“我才不陪你上山下乡呢,我皮肤太嫩了,怕晒!”

二老婆说:“当初我就不愿意嫁给你,是你把我抢来的,现在打死我也不去。”

三老婆说:“我也难以忍受风餐露宿,不过我可以送你一段路,陪你一起去就免谈了。”

这时候商人想起了第四个老婆,令商人出乎意料并感动不已的是,这个老婆话都没说,就跟着商人上路了。

这个商人是谁?就是你们自己。

对于这“四个老婆”的解读有很多版本,人生的版本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老婆是你的名声。这是一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实社会。一个人小有成就后,很多花环、高帽

第二个老婆是你聚集的财富。谁也不能否认,聚集财富的过程是艰辛的,但不论多么辛苦追求来的金钱,人死后都不能带走一分一毫。而且,没有任何财富永远属于一个人。一个人再富有,也只不过是暂时拥有。

第三个老婆是你的亲朋好友。亲戚也罢,朋友也罢,缘分再好,感情再深,但总有缘到尽头的一天。你的烦恼和痛苦,他们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帮你解决。

第四个老婆则是你的心灵。因为忙于与前面三个老婆的亲热,人们会对这个老婆视而不见,实际上这个老婆才是真正与人片刻不离、生死相随的。如果人全神贯注于物质和欲望,这个老婆就会自动隐藏。

既然前面三个老婆迟早是靠不住的,为何不尽早多关爱一下第四个老婆呢?

从现在开始,好好守护你的心灵,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为自己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只有这样,你才有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是非标准,你的人生也会因为心灵的纯净而美好。

坐过飞机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进入平流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而云层之上却云淡风轻,阳光明媚。这是飞机不受环境影响,平稳的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变得足够强大,就能得到一种全新的自由,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幸福。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说过:“阳明先生门徒遍天下。”王阳明的学生中,有职位比他高的官员,有文人学子,也有下层贫民,甚至还出现了一位天资五行极高的聋哑人。这个人叫杨茂,在幼儿时期患病致聋,不能听见声音,也无法说话。幸而他能识字,闻知先生大名,为了求道,不远万里来到赣州求学。

阳明先生看到杨茂是聋哑人,一开始感到有点意外,但他没有拒绝,以书字互相笔谈,上了一堂无声的课。这样就削去客套外壳,直接达到核心了。

王阳明问:“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中还能知是非否?”

杨茂答:“知是非。”

王阳明说:“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的心还与人一般。”

杨茂点头拱谢。

王阳明接着说:“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此心若不存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

杨茂扣胸指天,表示此心可昭日月。

王阳明说:“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于乡党乡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使外人说你是非,都不须听。”

杨茂首肯拜谢。

王阳明说:“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耳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

下了结论:“我今日教你,只是终日行你的心,不用口去说;终日听你的心,不用耳去听。”

杨茂于是跪下磕头,不断顿首再拜,眼角带着泪花离开。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映着各层次事物的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量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心灵就能根据客观规律,做出自己的精准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有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是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的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一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被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人们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和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三.让心灵去散步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静心录.答友人问》】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所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加,这样做事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高度。

“心学”强调心灵的自由,认为只有心灵豁达、宁静了,我们的心才能变得更强大。因为我们的心是最弱的,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受到别人的批评或其他的负面言论,我们就会不高兴半天,可见心灵很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阳明“心学”就是从这个最根本的源头出发,抓住修身养性这一关键所在,通过磨练,把我们平常被各种负面因素扭曲了的心灵给纠正过来,达到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的境界。如果我们的心灵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或是接近此境界,平常被那些诸如恐惧、懦弱、自卑、自大、骄傲等不良因素影响乃至干扰、封闭了的本来状态,就会逐渐显示出来,进而获得一种宁静、从容的智慧。这时我们的本来智慧。

人生会遭遇许多事情,其中很多是难以解决的麻烦事,这时如果被内心的烦恼和烦躁所困扰,往往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对。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往往会恍然大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心静则一切豁然开朗。

这个世界不再让人拥有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处在喧嚣的人群之中,在这种喧嚣中我们听不

耳边充斥着噪声,人声喧哗,我们忍受着繁忙工作、家庭琐事的无穷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太久,无论谁都会感到烦躁,但我们无处躲藏,我们只有承认,我们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找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找一段时间静一静,让那段时间完全属于你自己静静地思考一下,好好的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

有了这种自我的心灵交流,你不仅不再感到生活的烦恼,还会以一个宁静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一切喧嚣。许多人之所以过着一种忧郁、烦躁的生活,其原因之一便是他们不能从那些使自己忧郁、烦躁的事情上解脱出来,因而他们无法使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和谐。

静心在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得到了非常高超的应用,比如日本许多高层管理者要定期到寺院进行打禅修行。为什么要去参禅论道呢?做企业跟禅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物欲横流、纷杂错乱的现实社会里面,管理者在诱惑面前,往往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参禅可以让他们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人生的大义,反思己身之过失,以及参悟管理之真谛。

大家知道,一杯浑浊的水只有静下来一会儿,才能够清浊自现。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洞察人生之道,正确认知。反省自己。

一天,禅师率领诸弟子走在街市上,整个街市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景象。

走了一程后,禅师问弟子:“刚才所看到的商贩中,哪个面带喜悦之色呢?”一个弟子回答道:“我经过的那个鱼肆,卖鱼的人很多,主人应接不暇,脸上一直漾着笑容。”

弟子的话还没有说完,禅师便摇了摇头。说:“为利欲的心虽喜,却不能持久。”

禅师率众弟子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片农舍,鸡鸣桑树,犬吠深巷,三三两两的农人穿梭忙碌着。禅师打发众弟子四散了去。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禅师又问弟子:“刚才所见的农人中,哪个看起来更充实呢?”

一个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东头有个黑脸的农民,家里养着鸡鸭牛马,坡上有几十亩地,他忙完家里的事,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闲着,始终汗流浃背。这个农民应该是充实的。”

禅师略微沉吟了一阵子,说:“来源于琐碎的充实,最后终归要迷失在琐碎中,也不是最充实的。”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面山坡,坡上是云彩般的羊群。一块巨石上,坐着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怀里抱着一杆鞭子,正在向远方眺望。禅师随即止住了众弟子的脚步,说:“这位老者放松自己,任心游走,是生活的主人。”

众弟子面面相觑,心想,一个放羊的老头,可能孤独无依,衣食无着,怎么可能是生活的主人呢?

禅师看了看迷惑不解的弟子,朗声道:“难道你们看不到他的心灵在快乐的散步吗?”

人活一辈子,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让自己的心灵染上世俗的尘埃和名利的污秽。即使他们看起来是光鲜的,但他们活得最累。只有心灵得到自由和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所以,从现在起,好好守护你的心灵,为自己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

四.以静安心,以静养生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传习录》】

王阳明对静坐修身养性下过很大的工夫。他在《年谱》中说:“究极仙经密旨,静坐为长生久视之道,久能预知。”王阳明对静坐还有自己的创见,称静坐为“默坐澄心”。“静坐要省察克治,静坐能使心清静收敛,从而向人欲发动攻势,克服自我私欲产生,通过静坐能顿悟明心见性,得道成真。”王阳明强调静坐中身心道德的修养,否定朱熹的“求理于物”,而认为“吾性自足,求理于物吾心”。王阳明在静坐中创建“知行合一”的“心学”。唯有坚持修炼静坐,才能有健康的身体、顽强的意志,才能开悟得道,用正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

静坐是东方独特的一种修心养性的传统方法,许多名人,平时都爱好静坐,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通过悉心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并可以促使注意力集中,开发潜在的智慧。

文学大师郭沫若的静坐养生之道,就是从王阳明的著作中得到启迪的。

郭沫若幼年时曾患过一场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身体一直比较弱。然而郭老却享有87岁的高寿,其中的奥秘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静坐健身法,发挥了养生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郭老的静坐,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1914年年初,他东渡到日本,当年六月考上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由于用脑过度,在一高预科一年毕业后,他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心悸、乏力、睡眠不宁且夜多噩梦,一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昔日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几乎消失,往往读书读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并感到头昏不堪,筋疲力尽。当时郭沫若非常苦恼、悲观、消沉,难以自持。到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东京一家旧书店里偶然买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读到王阳明先生以静坐养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开始试着学起来,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并且每日读《王文成公全集》10页。就这样,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转,睡得香甜,梦也少了,胃口恢复如常,渐渐地竟连骑马也不感到累了。

静坐在郭沫若身上产生了神奇的效果。郭沫若曾意味深长的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

静坐,不仅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而且能使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近一些研究成果表明,有规律的静坐不但能缓解人的精神压力,而且还能有效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焦虑、沮丧、失眠、不孕等疾病,增强人的免疫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是无法得到休息的,干活时一会想这,一会想那,即使不干活,坐在那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从脑海里冒出,迫使脑子不停地运转。古人把大脑这种特性成为“心猿意马”,认为我们的思维意识就像猿猴和烈马一样好动,难以驾驭。而静坐,就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达到拴住“心猿意马”的目的。其实,静坐也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神秘,以为其是和尚道士的专利品。静坐就是坐下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息的一种方法罢了。

刚开始,找一个安静一点的地方,以舒服的姿势坐定。如果在床上盘腿而坐,可以在床上铺上坐垫,然后坐在坐垫上,这样不容易疲劳。除盘腿坐外,也可以坐在一张椅子或凳子上,即儒家所说的“端身正坐”,也称“正襟危坐”。“正襟危坐”这个词源于儒家修身法。

静坐前,要把皮带解开放松,手链、手表、眼镜等物也要取下,然后尽量不再想其他事,平静情绪,让身心放松下来。

做好后,再一次放松身心,头正身直,坐椅子的注意不要靠背,双眼慢慢合上,微露一线光,似有似无的看着自己的鼻尖,慢慢意守身内心窝处,即“眼观鼻,鼻问心”,儒家称其为“守中”。

身心放松下来,就要调呼吸,把呼吸调到深、长、细、绵的程度,这是有个过程的,没有招式和诀窍,顺其自然就行。

调呼吸一般用“自然呼吸法”,即吸气是小腹自然向外微鼓,吸气时小腹向内微收。吸气时不理它,呼气时自

这样慢慢地静坐半小时左右,有时间者坐久点也可以。

不想静坐了,就慢慢睁开眼睛,再坐一会(约一两分钟),然后将双手手心互相摩擦搓热,将两手捂于脸上摩擦十多下。

然后缓缓站起来,随意散一会儿步即可。

这就是静坐的方法和基本要领。静坐并不难,用心实不易。静坐效果好坏的关键就在于静心的程度。在实际过程中,虽然不一定要严格要求,但是有一点要切记,就是心如止水,心境一定要平和宁静。

通过静坐能够获得种种独特效果,其境界也并不是高不可攀。一个人只要有耐心和毅力,抽出一点儿时间,沉潜内心,摒弃干扰自己的琐事,让身心进入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就可能领悟到静坐的神奇功效,并将其精神融入人生之中,从而达到提升心灵、开发智慧的目的。

五.淡定:培养心灵的定力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静心录.答友人问》】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想一脚两船、左右逢源,有人想不问是非、抽身事外,但只有立场坚定的人,才可能有所作为。

在内,阳明“心学”让人不把外界的是非诽谤、个人的进退荣辱看得太重,养成无所亏蔽、无所牵挂、无所恐惧忧患、无所好乐愤懑,富有弹性的心理状态;在外,由于有了内在的支撑,一事当前,不待思考,塑所行便能执两用中,恰到好处,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既不过分也无不及,理直气壮而又通达权变,最终迈入无内外之分、无人我之间,与天地同德,同万物一体的境界。

古人认为新具有思考能力,在各种器官中处于统帅地位,所以将它称为“心君”,而眼睛耳朵不会思考,与外界接触时容易被吸引而误入歧途。所以,只有首先把心树立起来,确定一个目标在心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我们才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这样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心中有了一个大的目标,才能对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熟视无睹。

所谓定力,就是要淡定,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当你面对比自己差的人时不屑一顾,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时战战兢兢,你还能有什么作为?

学生陆澄问王阳明:“有人一天到晚就怕鬼,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的回答:“这是由于平日做过损人利己的事,如果为人处世上不愧天、下不负人,便不会怕鬼。”

另一个学生插话道:“正直的鬼自然不怕,但邪恶的鬼还是会迷人。”

王阳明忍不住笑道:“邪鬼也迷不了正人君子!只此一怕,便是心有邪念。心有邪念,就会以为鬼会迷人,其实并不是被鬼所迷,而是被自己的新所迷。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才鬼迷,其实都是被自己的邪念所迷。“

其实,许多人之所以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是因为心不正,被各种物欲牵缠住了的缘故。如果我们的心光明正大,坦坦荡荡,那么即使经历再困难的环境,面对再大的压力,他们也奈何不了自己。

王阳明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是指一种心态,只有心单纯,才有可能集中

明正德十一年七月,王阳明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南赣。他的同事王思舆对王阳明的学生季本说道:“王阳明此行,必定会建立极大地功勋。”季本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王思舆感叹说:“我用各种语言试探,根本无法触动他。”事实证明王思舆的判断是正确的——王阳明平定了暴乱,建立了赫赫战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要想使自己的心灵面对这些事情仍然保持从容淡定,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波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这时那些不良影响就不能轻易侵入。

《静心录.答友人问》:“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王阳明认为,有抱负、有修养的读书人的学习,其目的是在于提升自己。外来的各种毁誉荣辱,不但不要让它们触动、影响到自己内心的安定,而且还要借用他们来修身养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做事没有定力,常常受外物地干扰,联想翩翩,杂念纷纭,很难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到底。

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时时注意训练自己的定力,把一切杂念从心底赶出去,让意识和潜意识协调一致,让愿望真正的出自内心,成为主宰自己人生的主导力量。

如果在面对许多外物的诱惑时,我们能保持内心镇定,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超然境界,这样就能从容自如的处理各种问题。

在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灵,从根本上增强自己的内在,让内心的浮躁情绪平静下来,才能经得起各种险恶环境的考验,在关键时候才能经受住巨大的压力,从而发挥出自己本来就具有的潜能来。

六.常快活便是功夫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传习录》】

很多人感觉压力很大,活得很累。其实,很多时候烦恼和不快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如果能正确认识一些事情,做好自我调节,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充实快乐。

其实,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如果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就会成为屈服痛苦的弱者。

古时候,在深山里有座庙,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他们每天都打坐修行。

一天,小和尚对老和尚说:“我每次打坐入定的时候,都有一只大蜘蛛来打扰我,害得我心烦意乱,还有点害怕,请你给我点化一下。”

老和尚说:“这样吧,那蜘蛛再来,你就在肚子上画个圆圈,我要看他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小和尚就照办了,时间不久,他就入定了。当他打坐完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手放在腹部,肚子上竟然有自己画的很多小圆圈。原来骚扰自己的蜘蛛竟然就是他自己。

烦恼,往往是自找的。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之所以痛苦,不是追求错误的东西,而是没能领悟人生的真谛。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下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你的人生怎能不快乐?

在虔州时,学生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并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面对人生的烦恼、痛苦和不顺,人最重要的而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即使再苦再累,都别忘了给自己找点快乐。拥有一颗快乐的心,胜于怀藏着一只药囊,可以治疗心理上百病。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写下了以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在一户苗民家投宿。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经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儿子也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这个消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的说:

“我早就知道你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冲冲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念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风餐露宿,攀越悬崖,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疠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外面,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已经有两年了,同样了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却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没有一天像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伤的。”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内心的强大于愉悦,才能在龙场这个地方安顿下来并且悟道,为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大,甚至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所以,要拥有快乐的人生,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面对人生的烦恼与挫折,人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一切,即使再苦再累,也要保持内心的快乐。

我们也许不能选择生活方式,也许不能选择命运,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快乐的权利。人生不应该是郁闷、遗憾、烦恼组成,它应该是快乐、健康、喜悦、兴奋、憧憬而美好的。快乐的钥匙就在你手里,就看你愿不愿意打开快乐之门。

曾有一位少年问一位智者:“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送给少年四句话:“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把自己当自己。”

少年依智者之言走过他的人生历程之后,也成了一位智者。他是一个愉快的人,也给每个见过他的人带来快乐。

智者的四句箴言好比一贴快乐处方:

把自己当别人。受到挫折、屈辱时,把自己当别人,就能置身度外,不快自然减轻;功成名就、取得成就时,把自己当别人,就不至于得意忘形,让胜利冲昏头脑。

把别人当自己。与人交往,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事碰到自己头上,我会怎样想、怎么办?对别人多一点同情心、多给一点帮助。

把别人当别人。做人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怠慢别人,不能强求别人怎么做,怎么做是别人的自由,你无权干涉。

把自己当成自己。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性、个性,你就是你自己,不是别人。把自己当自己时,就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当然,该把自己当成别人时,就得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这样就不至于自我封闭,作茧自缚。

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方法,对症下药,就能摆脱不应该有的烦恼和痛苦,使自己的生活多一点快乐,同时把快乐传递给周围的人。

七.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孟子不论心之动与不动,只是“集义”,所行无不是义,此心自然无可动扈。若告子只要此心不动,便是把捉此心,将他生生不息之根反阻挠了,此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集义”工夫,自是养得充满,并无馁歉,自是纵横自在,活泼泼的;此伊是浩然之气。”——《传习录》】“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了一本名为《钝感力》的书。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坚定的朝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也就是说,相对比较迟钝的人才能更易与人相处,也更能忍受挫折,因为他的心比较钝。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这堵墙不可能坚强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到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强大的力量。

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强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我们会看不到别人的真实存在呢?因为当我们和他人在一起时,我们的内心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在某些瞬间停顿下来时,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对于这个道理,王阳明用八个字做过概况:“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还是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用在政治上,王阳明成为了一流的政客,和王阳明较劲的对手们不管多强大,最后都败给他。用到战场上,王阳明则成为最可怕的军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这八字箴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的作战时,王阳明问,“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回答不上来,而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箴言。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

识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状态不同的失控状态。我们认为,自己是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但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在驱使着我们这么做。

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想“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然而,作为对手,如果王阳明的心也同样的处于“妄动”状态,他一样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然而,王阳明的“心”可以不动。如果他的心不动,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的缺陷也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可以“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相反,如果我们的心先动了,并且还对自己的念头特执着,那么就会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下低级的错误。

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理念的指导下,王阳明成了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人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大名鼎鼎的王阳明要来,立刻就投降了。

王阳明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前提下,选练民兵,平定为祸南方四省的大规模叛乱;又在朝廷高层掣肘下率领没有实战经验的民兵,引用35天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数万精兵;而南赣剿匪、征广西思田更体现了王阳明剿抚并用、文武兼修的军事思想,达到了“此心不动即为术”的化境。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怎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那是真相会自然映现。

美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回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够察觉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和他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无数互相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们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就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之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当然……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多么美好或者伟大,他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因此,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但这个最普遍的欲望却很容易成为奢望。我们越自以为是,越是以自己的“小我”为荣,那么我们相爱的渴望就会成为以我的“小我”消灭对方的“小我”的战争。

八.人人皆可成圣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传习录》】

王阳明一生历尽惊涛骇浪而履险如夷,不是因为他有一颗思想家的心灵,而是因为他的“心学”素养,只要用心去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天生便有“良知”,只要把人的良知开掘出来,便可做到道德的自我完善,每个人都可成为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天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修炼内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

王守仁说:“你看满街是圣人,满街人倒也看你是圣人呢!”

有一天,王守仁的另一个学生出游回来,兴冲冲的对王守仁说:“先生,今天我看到一件奇怪的事情。”王守仁问什么事。学生回答:“见满街都是圣人。”王守仁说:“这个不过是常事,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原来,两位弟子对老师的真传心领神会,只是程度深浅不同。王阳明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是:“个个人心有仲尼。”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孔子,所谓“人胸中各个有圣人”,这是先天的。

“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据说这是释迦摩尼圆寂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成功之花的种子,就在你手里,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明代有一个奇人怪才,从小目不识丁,但非常好学,通过自学终于成为桃李满天下的大学者。他就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名叫王艮。他没有秀才、举人、进士功名,却在明代世袭官僚的学术阵地中争得一席之地,成为王阳明学派的重要分支,是和王畿并驾齐驱的大学者,为天下家境贫寒的穷苦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努力,都可以改变命运。500多年前一个目不识丁的王艮可以做到,当代人更可以做到。

王阳明病故后,王艮继承了王阳明学说,,开拓创新,创立了泰州学派,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其门庭广盛,影响之大,在王阳明学术其他各派之上。根据资料记载,王艮的弟子至五代共传487人,上有中高级官吏,下游市井平民,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后人评说:“王阳明学生遍天下,唯有王艮最英明。”

一切的圣贤、哲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并不需要去仰视他们。事实上,“人人皆是圣贤”,我们并不需要去“成为”圣贤。那些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并不值得羡慕。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能战胜自己的欲望,哪怕只战胜一个微不足道的欲望,你就离“圣贤”近了一步。

(此篇有删节)

九.知行合一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人的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得欲到之处。——《传习录》】

知与行之间的关系,是历来儒家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任何时候都面对的生活命题。它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关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生态度和心灵修行。

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内容关乎“行”的善恶好坏,所以要“致良知”,这样才能行善,这一思想被王阳明所推崇和发展,形成新的儒学理论。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即行,不行仍是未知”,可见在未行之前还要有善良的、正确的、符合人性的良知作准备,才能做到行为的正直无私。“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宗旨。

在实际生活中,行动往往比学知识更难,做到“知行合一”并不容易。陆游写过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做学问,固然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总结的经验,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他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主观的意识活动就是行,抹杀了执行界限,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主观唯心论的“知行合一”说。所以说,要想做一个智者,首先必须做一个行者。如果脱离了行为实践这一环节,修身治国平天下就是空话。

王阳明虽然强调“知行合一”,知与行齐头并进,但也强调首先应对已知的东西真切的不断用功,这样才能像

检验、完善所求的知识。

王阳明不尚空谈,而主张在事功上磨练。因此,他又不只是在学堂里空谈,更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去亲历亲行,即所谓的“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人只能在不断地行动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增进自己的认识。

梁启超说过:“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苦痛吗?你们发现了危险吗?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那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人的能力有30多种,能通过书本学到的只有那么几种,更多的是师法自然,即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有删节)

十.格物致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

“格物致知”是一种学习方法,他与近代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某些共同之处,只不过他们的研究领域和兴趣不同,儒家更看重对社会和人的道德的研究,所以儒家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就像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一样,“格物致知”这一方法也同样是儒家认识和研究社会的基础,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王阳明认为格物首先要从主观上先形成善恶、正与不正的观念,然后用正去除不正,即用正确的认识驱逐不正确的认识,用正见去邪见,达到去恶以归正的目的。就像我们现代的教育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先确立科学的认知,然后以之去除原来对事物的不科学认知,不过,对事事物物的理要以仁义为正之,仁义是在格物过程中的标准,如果格物过程中违背仁义的标准就不是格物而是落入邪见。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他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致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就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练,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扩充,使良知成为当下心理意志的主导力量,以良知为标准来面对事物进而采取各种做法。所以,“格物致知”就是用自己的道德良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

“致良知”就是王阳明道德修养方法论的核心。在这一方法论思想的指导下,王阳明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如立志自信、克己省察、静坐、事上磨炼等。在他看来,普通人的良知往往受私欲遮蔽,所以要“格物”,才能达到良知。然而他所谓格物与朱熹不同,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即是“即物穷理”,向外用功,以求灭绝私欲。王阳明反其道而行之,对“格物”做了新的解释,格物就是格心,即正心,在心理上作去恶为善的功夫。“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也就是说,向内用功。

王阳明年轻时学习儒学,崇尚理学,并按朱熹格物的理论去实践,准备个亭前的竹子,他端坐在椅子上,对着亭前的竹子望,望了七天七夜,大病一场,什么也没有格出来,于是王阳明说:“我不配做圣人,不能‘格物’。”后来又亲近禅门大德学佛法,潜心于老庄之说,有所体悟又再回到儒家。后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个小官。他在龙场找不到书看,只好每天静坐,最后在龙场大彻大悟,明白古人讲的“格物致知”不是向外求理,而是向内求自家之良知。王阳明悟道后,从床上跳起来,大呼大叫,如疯癫状。学士史上称为“龙场悟道”。

“格竹”行动的失败,在于王阳明把探查外界客观事物的规律误认为探讨自己内心的道德了。而龙场悟道的成功,是王阳明完全抛弃前人思想的桎梏,走上“心学”之路并能豁然圆通,最终大彻大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修身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实践修行与不断学习才能达到完满,而无论是实践修行还是理论学习都离不开学习方法问题,这就是“格物致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位禅师伸出手指问:“大家看见了吗?”

众人说:“看见了。”

禅师又把手藏入袖中,问:“大家还能看见吗?”

众人说:“看不见。”

禅师就说众人还没见性。有位朋友不明白禅师的意思,阳明先生解释说:“手指有看见和看不见的时候,但你能见的性却是永远存在的。人的心神只在能见能闻上驰骋,不在不见不闻上切实用功。但不见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只有时刻去看他看不见、去听他听不到的本体,功夫才有一个着落处。久而久之,功夫成熟之后,就不用费力了,不需要提防检点,人的真性自然就生生不息了。怎么能被外在的见闻所牵累呢?”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就是要用自己的心,超越外在的见闻,去见到那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体。可惜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只是因为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住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旦碰上了一些困难或是困境,就被眼前的挫折迷惑了,不能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机遇和秘密。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以独特的智慧,洞察到其背后的规律,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了另一种可能。

其实,我们在人生中,所遭到的每一种挫折和困难,又何尝不是大自然在以一种特殊的语言提醒我们,你的心态、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有问题,是该反省一下了。如果我们能领悟到背后的玄机,他就能成为我们人生中转折点。

十一.良知就是道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知此。若无物欲牵弊,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传习录》】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就是道,它就在人的心中,不仅圣贤,就是平常人都是如此。若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将会无处无时不是道。

“致良知”有两层含义:其一,向内体认良知;其二,良知明觉后向外扩充良知。这两者是齐头并进,且认且扩,且知(良知)且行(致良知)的,因此,“知行合一”,不容间断。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不仅能满足你提高自身修养的需求,同时,持续的自我肯定让你时刻感受到体内充满了推动行为的力量和勇气,这种内在的充实展示出来就是“积极向上,理直气壮”。从而,心也诚了,静亦定,动亦定,情随万物而无情,无所亏蔽,无所牵挂,无所恐惧忧患,无所好乐愤懑,无所意必固我,无所歉馁愧怍。和融莹彻;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谓真洒落。

良知来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朱熹解释格物致知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向外穷理以求得知识。王阳明不同意朱熹的解释,他将《大学》的“致知”与孟子的“良知”结合起来,说“致知”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王阳明的良知比孟子的良知意义广泛,除了个人知是知非的内在主观的道德意识外,也只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圣愚所同,个个自足,不假外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泯灭,虽有时为私欲习气所弊,但只要良知一旦自觉,则自身就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不必依靠外力的帮助。照王阳明的方法,良知对于善恶的辨别,是一种直观的认识,并不是一种道德的判断。就是说,是一种直观的反应,并不是经过思考而得到的命题。王阳明以良知为衡量一切真假善恶的标准,认为良知对于一切事物,如同规矩尺度对于方圆长短一样。王阳明在写给邹守益的信上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日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送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他又对门人陈九川说:“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还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王阳明临终前用八个字回顾了他的一生以及对人生与世界的总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阳明崇尚良知,崇尚“知行合一”,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良知的最好注脚:良知者,内心大光明也。何谓大光明?符合自己真性情的想法就是大光明。

良知,人人皆有。“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中心。时间万物,哪能事事预见?关键在于把握大处(良知)。

王阳明在南京拜访得道高僧,此僧远近闻名,无数人钦佩。王阳明聊着聊着,突然问了一句:“你真不想家里的母亲?”此高僧顿时语塞,第二天还俗了。第三天,方丈发出逐客令,把王阳明给赶走了,否则和尚都跑回家去了。可见,再得道,也绕不开亲人和基本的伦理,也就是良知。

心正,意念自然就正,而意正,行动就自然符合“天地良心”,于是知行便合一了。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乃人之四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了这四端,遂“仁、义、礼、智根于心”,再坏的人也有向善的因子。有了这四个因素,若能扩而充之,则可为圣人。

王阳明创立了“心说”,认为“天理即人欲”。人性是不能泯灭的,重要的是通过“良知”让人分清善恶,内心变得强大,达到终极目标,成为圣贤。

王阳明思想在海外影响很大,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十分崇拜王阳明。

在稻盛和夫研究的经营经营哲学中,到处都有王阳明“良知”的影子,比如,他要判断某件事情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只看他是不是符合逻辑,还要看它是不是符合人类的道德标准,要思考其与人类价值的相关程度。

一切道理本来就在我们内心中,这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可以将良知比作掌纹,虽朝夕相见,但要将其纹理精微之处看个明白,还需用功。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 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 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

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王阳明的著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 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 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 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 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 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读《传奇王阳明》体会

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读《传奇王阳明》体会 邱敬书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非凡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王阳明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原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就是对“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良知还有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王阳明后来学生,很多都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但真正能实现的很少。王阳明是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的“真三不朽”。 有一次,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如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谈的是花的存在与花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亦是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的问题。依认知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独立地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无论你看到它与否,它总会存在于此,与我心无关。并且,花的

致良知读书心得

致良知读书心得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致良知》读书心得在我以前的高中思想课上,教材说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不是我们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学习对象。但是,多年后的现在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阅读度阴山先生的着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消除了自己之前的片面了解和误解。 书的前半部是有点类似写王阳明的传记那样介绍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当时明朝中期的历史背景信息,然后作者分析了心学的主要内容并作出了点评,我不是一个学历史的人,也不是学哲学的人,仅是单凭看过这本书之后发表一下自己从中的收获。 首先是经典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前半生是努力治学为实现经略四方的理想,后半生是几乎戎马生涯和讲学同在,一边为大明帝国剿匪患和安定百姓,另一边就是广泛传播他的学说并引导了众多弟子在实践。其中最为传奇的应该是他在江西剿匪前,前几任的剿匪指挥官花了大量人力物力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王阳明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神奇,不过看过王阳明的学问就明白,这些都是他平时的积累,善于格物,并且一心为民才能实现的,面对困难他不退缩,而是想尽办法去解决,即使看上去困难重重,他仍是会找到突破口然后逐步解决问题,这对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有很大启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不要有畏难情绪,处理完困难之后发现其实这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之后是心学的核心: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自己本身就有的,只是有些人的良知在各自的遭遇里被私欲或者其他消极的东西蒙蔽,才会有人逆着良知做事,并且对自己和对别人甚至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王阳明认为圣人其实都很容易做到,只要每个人都能依照良心去做事,都不会伤害别人和社会,其实也就是按照最好的自己去做,对父母孩子、对朋友、对工作、对国家都按照仁孝、义理、敬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

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因此,王阳明从这种本体和功用的层面来表达“致良知”之义,不仅使用了穷理尽性等词语,还应用了去欲克己等术语。因此,王阳明的这种本体与功用的“致良知”说,不是一种脱离日用常闻的理论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底,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用实行的。 第二,“致良知”具有推致、实行性。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其发用流行的层面上不仅表现为“致良知”的至极之义,还应该以良知的实际功用,将其与至极其良知予以比较,如此才能与王阳明之前论述的“知行合一”说贯穿起来,而且,这也是王阳明自己所赞同的。《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对于“致知”的内涵,王阳明认为只有去实实在在地依良知去行便已达到。因此,

心得体会-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 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 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 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 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 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一)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呢?四、做回最优秀自己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二) 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 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都是依这空性而立。“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传习录中)。发见自然明觉时,也只是见这空性的本体。可以不夸张地说,离开了对禅意的真实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转自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小学教育语 文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 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一.孟子说良知;;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于良知的文字。;《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

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二.良知的妙用;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出了“良知是心之本体”的范畴。然而究竟什麽是心的本体、或曰本体的良知?;对禅而言,性体真空,不生不灭,寂然不动。所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原佛性。”本原佛性尚且不可说,何况是良知。阳明所谓“无善无恶的是心之体”,“心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研究計劃 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一、前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体系中兩個重要的觀念。陽明在他的著作中論及「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處甚多,有些地方甚且明說「知行合一」之「知」、即為「致良知」,之「良知」。可見「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非常密切。有些學者認為「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兩者在實質上是相同的。有些學者卻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有的學者則認為「心即理」、「致良知」都是「知行合一」。說法不一。究竟「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為何?我特別將各家的說法比對來看,試圖整理出「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關係。 二、各個學者的說法 首先來看看學者們對「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說法。馮友蘭說:「王守仁講良知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論。「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這個「行」也不是一般的行。他講「知行合一」,並不是一般地講認識和行為的關係,也不是一般地講理論與實踐的關係。「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他所講的「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五冊,頁215)馮友蘭認為"良知"與"行"是認識論上的意義,是正確的。他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說"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並沒有詳細論述「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為何是一樣的觀念。 蒙培元與馮友蘭有相同的看法,他也認為「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他說:「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也就是他的致良知說。」又說:「良知是意識本體,即主觀精神;致良知是意識的發現流行,即主觀精神的實現。二者是體用本末關係。知行關係同樣如此。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因此知行也是合一的。」(以上見《理學的演變》頁348)蒙培元以「良知」與「致良知」的關係比「知」,「行」的關係,進一步說,「良知之外無知,致良知之外無行」。接著他引原文,闡論「知」,「行」確是合一的,而且「知行」都是良知的功用。這樣看來,「良知」似乎是「知」、「行」可以「合一」的本體根據,「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蒙培元似乎是承繼馮友蘭的說法,而加以發揮。其實許多大陸學者,都有類似的看法,在此只舉蒙培元為例。 勞思光並不以「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反認為「明明德」與「致良知」是一事。他論「致良知」說:「陽明之工夫論,則以「致良知」一語為中心。」他認為「致良知」為成德工夫之實踐歷程,又以「致知」與「格物」互不相離,引「陽明告徐愛語」証「物」為「行為」,格物為「正行為」,由此論「致知在格物」一義,遂有「知行合一」之說。

简论王阳明良知说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1689558.html, 简论王阳明良知说的现实意义 作者:郭雯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1期 [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他的致良知说。良知说包涵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中良知说的主体具有广泛性,提出“人人可以为圣人” 的主张;良知还具有内在性,“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求知只是向内反省探求。良知还具有实践性,强调“知行合一”。虽然,他的思想体系受时代局限,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主观性的色彩,但他的良知说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实践中,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良知普遍性内在性 王阳明是我国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宋明理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哲学、教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又尤以他的“良知说”著称于世。“良知说”不仅在古代很有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王阳明良知说的特性 “良知”一词来自于《孟子?尽心》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在孟子那里便是指人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先验道德意识。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并将其与自己的心学相结合,把它进行理论的提炼和发挥。他指出:“良知者,心之本体”(《传习录中》),将良知与心结合起来,并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途径。所谓致良知,就是致力于主体自我道德重建,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到完美无缺、尽美尽善的地步。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最终确立。他的致良知就是要求人们除尽利欲,恢复先天所具有的良好道德情感,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封建道德的要求。这既有以往道德家和儒家的影响,又有他自己所独特的创造。 1.主体的普遍性 王阳明认为,道德主体具有普遍性。因而,他否定了以往思想家在道德主体建设的狭隘性,在他以前的主流儒家学者一直认为,圣贤之士只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为平庸之辈。孔子甚至认为,“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受教肓的权利受到限制,因而能有机会成圣为贤的就唯有那些上层社会的子弟。这样,就把成圣

钱穆解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钱穆解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阳明心学不仅是身心灵修行的法宝,还是治疗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钱穆列出读《传习录》七点大纲:(1)良知、(2)知行合一、(3)致良知、(4)诚意、(5)谨独、(6)立志和、(7)事上磨炼。 一、良知 讲及王学,最先联想到的是“良知”,“良知”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传习录》上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只从人心上发,除却人心,便不见天理。那个为天理本源的人心,便叫良知。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生,那生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生者都是善,一切摧生者都是恶。人心真诚恻怛地求爱,那爱便是天理。一切助长爱者都是善,一切摧爱者都是恶。 那一番求生、求爱的心,以自然明觉而发见,那便是良知,良知便是自然明觉,所以明觉的则称天理。若舍掉良知,又何从见天理?何从别善恶? 《传习录》上还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所以说: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如此说来,人心即是天理。人心自然能明觉此天理。 二、知行合一 讲王学,除良知外,要说的就是“知行合一”了。阳明说,《大学》中指出个真知行给人看。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美色属知,喜好美色属行。只要看到美色之时,心中就已经爱好了。并不是看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爱好。闻到难闻的气味属于知,厌恶难闻的气味属于行。

只要闻到那难闻的气味时,厌恶之心就已经有了,并不是闻到后又另外立一个心去厌恶。如鼻子塞住的人虽然看到了难闻的东西在眼前,但由于鼻子闻不到,也就不很厌恶。也只是他不曾知(闻到)难闻的气味。 就像说某人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爱兄长,必定是这个人已经在行为上表现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了,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难不成只是懂得说一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话,便可以称为知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又比如知道痛,必定是自己已经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冷,必定是自己已经遭受了寒冷了;知道饥饿,必定是自己已经历过饥饿了,知与行怎么能分得开?这就是知行的本来面目,不曾有自我的私欲所隔断的。圣人教导人,必定要如此,才可以称之为知,不然的话,只是不曾知。这里是何等紧要切实的功夫啊!如今却非要固执的说知行要分为两个是什么用意?而我又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是什么用意呢?如果不懂得立言的主旨,只管说什么一个两个,又有什么用?这是阳明论“知行合一”最剀切的一番话。原来知行在本体上本是合一的,知行之不合一,只为有私欲隔了。要恢复那不曾被私欲隔断的本体,便是朱子所注《大学》上说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阳明又说: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又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此处所说的“精”与“一”,便是上文讲的“纯”,便是不曾被私欲隔断的心体,那心体的流露便叫天理。只是一段自然的流露,而人们强把这说成知、行两字,所以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致良知》读后感8

《致良知》读后感之八 柏金辉 2017年10月16日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半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 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近4个月 的学习,是我感觉自拜读阳明先生著作以来最系统最有深 度的学习,感慨颇多,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读书写心 得的费时,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 我亲身感受到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 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 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 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据此,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 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 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

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 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 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 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 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 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 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 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 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 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 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 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 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 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

王阳明

阳明讲心即理,是说一切道德原则的真正根源是在人自家内心,人内心天性中蕴含有一切善德(五常),只被私欲蒙蔽,不得开显,(这和所谓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大有不同),人生第一首要之务,即是复此天德。 他并非否认外物客观知识之理,人体认彰显了自己的内心之理后自然会去讲求物理。为学有个先后,不应该先去讲求外物之理后才去或者才可能发明本心之德;而应首先发明体认自家道德之真,然后顺遂之而行,即能左右逢源(褒义词,源头活水之意),生意不穷。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先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 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 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 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先 生曰: 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 一、知行本体,本来不二: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 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 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二、论古人何以知、行分说:

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

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今天橙子就与大家分享致良知优秀员工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致良知读后感范文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 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

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在107.31《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

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处给以比较详细地说明。 据阳明先生自述,他欣然有会于禅心在前,但感觉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又大悟于龙场在后,这时更休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传习录下)我们就可以了解良知说正是阳明自己的思路从禅到儒成功转换的结果。这个经历,是实悟于禅在先,又回归于儒道传统的复杂过程。

一.孟子说良知 让我们先回到孟子的良知说。《孟子》中说:X 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这是儒家经典中最早见到的关 于良知的文字 《孟子》的成书是由弟子们记录孟子的谈话内容,因此其语言风格纯是口语,也就没有文言的那些字斟句酌。我们读的时候,如果把自己放进去,好像与圣人对话,就能够体会到那种自然流出的智慧和风采。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 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后人常常去穿凿附会,反而离圣人的原意远了。 孩提之童,无不知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这两句 是对良知良能的举例说明。小孩从小亲近父母,长大了

知道尊敬兄长,这些是不需要学就懂的。这里所说的良知良能,不外是说天生即有而非后天学习而得,并没有明显区分的不同意思,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孟子说良知良能,是要强调仁义礼智与生俱来,也就是人性本善。这与他的另一个说法:恻隐 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告子章句上)实在是完全相同的意思。 二.良知的妙用 体会良知概念所包含的复杂和曲折,是解读阳明由禅到儒转换的关键。 (1)阳明接着孟子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上)直解的意思是:良知是心的本体,而心能知道孝弟恻隐,都是这个本体的作用显现。孟子只说良知,而阳明提

心得体会-致良知读后感 精品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一 吴萍 致良知包含致知和实行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我的良知能够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行为,并且能确保这种选择是具有道德意义的;另一方面,我又必须按照我的选择去实施我的行为,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知。 所以致良知既反对坐而论道,亦反对随事体认天理一边实践,一边体会所实践之事所蕴含的天理,因为前者会流于空谈,后者则会导致将天理当作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从而把良知与人的现实行为割裂开来。 致良知是伴随着格物展开的,联系阳明学中的行知合一以及对意义世界的构造,我们可以明白,虽然良知普遍的先验存在,但阳明学中包含对扬弃良知主体意识的超验性,所以良知若不致,即使承认良知本体的存在,但也对我们的意义世界毫无益处,也就是可以看作在良知意义上的不存在。 而阳明先生提出致良知就是为了能够在世上流行发用,怎么可能会忽视良知意义呢?从阳明生前与两位最得意的门生的天泉论道中我们也可以找出证据。 阳明面对王龙溪的四无说表示在本体上的肯定,但也对钱德洪从工夫实践上展开对良知理解表示肯定,即使在本体上阳明确实认同良知的超验,先验性,但是在良知的意义上,他不忘用致,用实践来突出良知在意义世界中的作用。 结合到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在心中已经明觉到了自己的孝顺之心,明白了孝顺的含义,但无法在我们的意义世界中表现出孝顺的行为,那么我只能说,我们掌握的是孝的概念,而非孝。 同样,如果只是在本体上将良知给致穷尽了,而不在工夫上将良知给致实践,那么我们掌握的只是良知的本体概念,而非全部的良知。 所以这两个致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真正的致良知中的致便是在本体与工夫上同时开展对良知的体悟,用康德的话来讲,一者是对纯粹理性的感悟,一者是对实践理性的体悟。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 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则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和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