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府经济学复习

政府经济学复习

政府经济学复习
政府经济学复习

四、名词解释题

1.政府经济

2.政府经济学

3.市场失灵

4.信息的不对称性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6.经济发展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8.公共物品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

11.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12.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

13.纯公共物品

14.准公共物品

15.公共物品的效率标准

16.公共物品的公平标准

17.外部效应

18.正外部效应

19.负外部效应

20.消费的正外部效应

21.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22.公共选择

23.多数裁定原则

24.单峰偏好

25.利益集团

26.政府支出的绩效

27.“成本-收益”分析法

28.公共投资

29.行政管理支出

30.社会保障制度

31.社会救济

32.政府收入

33.政府收入规模

34.政府收入效应

35.政府收入的收入效应

36.税收制度37.课税对象

38.流转税

39.中央税

40.地方税

41.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42.直接税

43.间接税

44.价内税

45.价外税

46.力役税

47.个人所得税

48.契税

49.耕地占用税

50.土地增值税

51.城镇土地使用税

52.印花税

53.国有资产收益

54.公共设施使用费

55.公共定价

56.行政规费

57.罚没收入

58.政府债务收入

59.公债规模

60.公债风险

61.政府预算

62.单式预算

63.政府决算

64.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65.财政政策

66.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67.货币政策

68.国际税收协定

69.国际重复征税

70.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71.税收饶让

72.政府外债风险规避

五、简答题

1.简述政府对市场垄断治理的途径。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3.简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4.简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5.简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6.简述现阶段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7.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

8.简述阿罗不可能定律。

9.简述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主要途径。

10.简述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影响。

11.简述政府采购的特点

12.简述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主要区别。

13.简述基础设施的特点及公共投资的必要性。

14.简述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5.简述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

16.简述政府收入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要作用。

17.简述政府组织收入的原则。

18.简述所得税的优点。

19.简述所得税的缺点。

20.简述财产税的特点。

21.简述资源税的特点。

22.简述消费税的特点。

23.简述消费税的作用。

24.简述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

25.简述影响债务规模的主要因素。

26.简述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27.简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含义。

2&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越性。

29.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差异。

30.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

31.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

六、论述题(考试无论述题,仅作为兴趣阅读参考)

1.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2.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未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

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科斯定理的局限性。

5.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6.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7.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8.理论联系实际论述现阶段我国政府支出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9.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10.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加强我国公共收费的管理。

1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

12.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1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

四、名词解释题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2.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3.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4.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6.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7.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8.公共物品,是指和私人物品相对应,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生产、供给,而主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来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9.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不能排除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享受公共服务。

10.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居民或企业享受政府等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时,其他居民或企业也能同时享受。

11.公共物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物品作为一个整体,向所在辖区的居民和企业服务,其效用不能分割为单个居民或企业的效用。

12.公共物品消费的强制性,是指对具体消费者而言,公共物品服务是由辖区内全体居民整体消费,其效用不能分割,不能量化到每一个消费者,一旦某类公共物品被提供,单个消费者只能接受该公共物品服务,而不能选择,具有消费上的强制性。

13.纯公共物品是指完全具备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性质的商品和劳务。

14.准公共物品也称之为混合物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商品和劳务。

15.公共物品的效率标准,是指供给方式要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努力做到在投入一定时,能够为居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公共物品服务,不仅提高政府所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16,公共物品的公平标准,是指公共物品的供给有利于为社会成员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缩小人们在收入等方面的差距。

17.外部效应也称之为外部性、外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别的企业或个人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反映。

18.正外部效应,也称外部经济性,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好处,即收益,但这种收益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本企业或个人没有得到回报。

19.负外部效应,也称负外部性或者外部不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企业或个人带来损害,即成本,但这种成本并未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中,该企业或个人没有对受损害者给予赔偿。

20.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好处、收益,而这种好处、收益本人一般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报酬,即未体现在消费价格中。

21.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个人在消费活动中给其他人带来了损害、成本,但对他人的这种损害、成本并未给予补偿,即未体现在其消费价格中。

22.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

23.多数裁定原则,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24.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

25.利益集团,是指那些由于特定利益而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特别是意见表达功能的社会群体。

26.政府支出的绩效,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成本”与所得”收益”的对比关系。

27.“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28.公共投资,指的是政府部门等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获取经济收益或者社会收益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29.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30.所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居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31.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而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

32.政府收入,一般也称之为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的社会资源的总和。

33.政府收入规模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个财政年度内)可以组织的财政收入数量或者资金总额。

34.政府收入效应,是指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因政府组织收入而对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

35.政府收入的收入效应是指在政府组织收入过程中,消费者将一部分收入缴纳给政府,其收入下降,从而降低一定时期内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36.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具体包括税收法律、条例、法规、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37.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38.流转税,也称之为商品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39.中央税是指按照税收管理体制规定,收入归中央政府筹集、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40.地方税是指按照税收管理体制,收入归地方政府筹集、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41.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按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

42.直接税是指税负一般不能转嫁出去,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

43.间接税是指税负可以由纳税人转嫁出去,由他人负担的税种。

44.价内税是指税金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种。

45.价外税是指税金不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而是作为其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的税种,如零售环节以前的增值税等。

46.力役税是指纳税人直接以提供无偿劳动的形式缴纳的税收。

47.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48.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49.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一次性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50.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51.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52.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53.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54.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55.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56.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

57.罚没收入是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

58.政府债务收入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有借有还并偿付利息的信用经济原则,向国内外企业、组织和个人举借的债务。

59.公债规模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

60.公债风险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

61.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62,单式预算是将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收支性质的预算组织形式。

63.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64.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65.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财政收支规模、结构等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手段。

66.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67.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68.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

69.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因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或对同一税收管辖权做出不同解释,造成对同一跨国纳税人在同一时期内的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征收同种或类似的税收。

70.税收管辖权的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行使各自的课税权造成重叠。

71.税收饶让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除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72.政府外债风险规避是指在外债管理中,政府拒绝或主动退出有风险的筹资活动。

五、简答题

1.政府对市场垄断的治理主要有两种途径:

(1)利用法律手段打击或限制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2)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府管制,价格由政府控制或指导,并对服务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限制这类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运行机制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和有效性来配置资源,政府在此基础上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3.财政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其资源配置职能具体表现有:

(1)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等方法,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调整投资结构的方式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3)提供公共服务,由于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在不损害市场机制和秩序的原则下,提供社会所需的公共物品。

4.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3)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4)加强法制建设,政府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5.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1)应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2)准确界定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实现分类监管和改革。

(3)推进国有企业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6.现阶段,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还在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社会发展领域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2)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别突出。

(3)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改革有待深化。

(4)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有待提高。

(5)公共物品决策机制有待改革。

7.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

8.尼思.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集体决策规则应满足下列标准:

(1)无论选民的偏好结构是什么样的,它必须能产生一种决策。如果某些人具有多峰偏好,选举过程仍不会崩溃。

(2)它必须能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排序。

(3)它必须对个人偏好做出反应。具体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认为A优于B,那么,社会的排序必须是A优于B。

(4)它必须前后一致。即A优于B,B优于C,则A必定优于C。

(5)社会对A和B的排序只取决于个人对A和B的排序。这个假设又被称之为不受被选方案影响假设。

(6)排出独裁。社会偏好决不能只反映单个人的偏好。

阿罗经过研究后认为,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该结论被称之为阿罗不可能定律。

9.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主要有:

(1)向议员等决策者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表达本集团的愿望,进行劝说和游说,以影响其投票决策。

(2)以游行、静坐、示威、罢工等形式,向政府或立法机关施加压力,力图在公共决策中达到其目的。

(3)直接或间接地向议员或政府官员行贿,以达到改变公共决策,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10.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

(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

(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11.与私人采购相比,政府采购有以下特点: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2)采购目的的非营利性。

(3)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4)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5)采购的数额巨大。

12.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存在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

(1)投资效益目标不同。

(2)投资规模不同。

(3)投资方式不同。

(4)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不同。

13.(1)基础设施本身具有公共物品特征,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少基础设施消费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由私人部门投资会造成严重的供给不足的现象。因此,必须以公共部门投资作为主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2)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如供电、供水、供气、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放任私人投资,容易产生垄断经营,服务质次价高,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公共投资介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形成良性经济运营环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3)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有的项目本身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可图,适合公共部门进行投资。

14.在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建立了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除市场失灵的基本原因外,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个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不同。

(2)保障社会公平。

(3)商业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5.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

16.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政府通过组织收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政府组织收入的数量,在决定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组织政府收入是政府进行公共支出的前提条件。

(3)政府收入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17.政府组织收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经济,培养财源的原则。

(2)社会各阶层利益兼顾的原则。

(3)合理负担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18.所得税的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

(2)税负不易转嫁。

(3)征税环节单一,不存在重复征税。

(4)具有“内在稳定器”的特征。

19.所得税的缺点主要体现为:

(1)所得税收入不够稳定。

(2)所得税的累进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3)所得税计算较复杂,征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偷漏税等情况。

20.财产税的特点有:

(1)税源固定,有利于地方政府征收管理。

(2)财产税不易转嫁,税负一般由纳税人承担。

(3)财产税可调节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水平,体现社会公平。

21.资源税的特点有:

(1)对特定资源征收。

(2)调解级差收入,体现社会公平。

(3)调节资源收益,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消费税是各国流转税制的主体税种之一,与其他流转税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消费税按销售额或销售量计税。

(2)征收项目有较强的选择性,税率差异大,可充分发挥对消费的调节功能。

(3)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

(4)一般没有减免税的规定等。

23.消费税在国家税收制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稳定、可靠地筹集组织财政收入。

(2)有利于调节消费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3)有利于调节各类社会成员的收入,缓解贫富悬殊和分配不公。

24.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有:

(1)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

(2)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

(3)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

(4)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

(5)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25.影响债务规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

(2)安定政治背景。

(3)国家职能范围。

(4)财政政策选择。

(5)金融市场状况。

(6)公债管理水平。

26.(1)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2)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4)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

27.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

(2)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

(3)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28.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越性:

(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

(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

(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备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

2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两项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们作为政府调节总需求的基本手段服务于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2)政策目标有区别。

(3)政策手段有区别。

(4)政策时滞不同。

(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

(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

30.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31.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六、论述题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社会公共权力;

(5)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政府从宏观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是为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切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具体包括:

(1)资源配置;

(2)收入分配;

(3)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3.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有:

(1)提高政府社会管理领域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努力缩小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继续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

(4)积极推进公共物品供给绩效评价,提高供给效率。

(5)推进公共物品供给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4.科斯定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在产权界定方面,有些资源产权的界定有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2)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只有在参与当事人数量很少,交易信息高度透明等情况下,交易成本趋近于零。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5.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其基本思路与措施是:

(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

(4)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6.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公共投资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2)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

(3)公共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7.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能够增加市场购买力,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能够刺激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3)能够配合价格政策,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4)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8.现阶段,中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还在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社会发展领域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2)公共物品供给城乡差别突出。

(3)公共物品供给方式改革有待深化。

(4)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有待提高。

(5)公共物品决策机制有待改革。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9.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近年来对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探索,建立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准

(1)政企分开。

(2)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4)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5)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6)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10.根据我国公共收费管理现状,结合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公共收费管理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收费,依法理财。

(2)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

(3)加强公共收费监督。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11.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

(1)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

(2)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

(3)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印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

(4)从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所谓“挤出效应";

(5)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12.公债市场的功能;

(1)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

(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1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一般有四种模式: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以上要点需结合自身理解展开说明或论述)

政府经济学历年考试主观题真题

【以下为2017年1月考试主观题真题,共十套】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2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间接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间接税是指税负可以由纳税人转嫁出去,由他人负担的税种。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3分)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4分)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3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3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信息的不对称性(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力役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力役税是指纳税人直接以提供无偿劳动的形式缴纳的税收。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3分)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4分)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3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4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经济发展(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印花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3分)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3分)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4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5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市场失灵(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中央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中央税是指按照税收管理体制规定,收入归中央政府筹集、支配和使用的税种。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3分)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3分)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4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6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市场失灵(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契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契税是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权属转移过程中,向取得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3分)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4分)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3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7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经济发展(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等。

直接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直接税是指税负一般不能转嫁出去,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的税种。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3分)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3分)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4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8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是指政府在调节经济运行、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由于所收集、掌握信息不足,影响政府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耕地占用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面积一次性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3分)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4分)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3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09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信息的不对称性(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城镇土地使用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政府外债的主要功能。(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政府外债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借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它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3分)

(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4分)

(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3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10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政府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课税对象(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3分)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3分)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4分)

1823政府经济学(新)-0011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题(共2题,共10分)

信息的不对称性(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信息的不对称性,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个人所得税(试题分值:5分)

参考答案: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居民的境内外所得和非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简答题(共2题,共20分)

简述目前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主要途径。(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各国通过多边协商合作治理外部效应的途径主要有:(1)在联合国范围内开展多边协商合作。(5分)

(2)由个别国家或国际组织发起,多国政府参加,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协调合作机制。(5分)

简述课税权重叠的情况。(试题分值:10分)

参考答案:课税权的重叠有三种情况:

(1)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3分)

(2)各国对来源地的不同解释造成的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3分)

(3)各国对居民身份标准的不同规定造成的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4分)

《管理经济学》整理笔记

《管理经济学》整理 绪 论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 3~P4 识记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 4~P6 识记 三、 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n t t t i 1)1(π=∑=+-n t t t t i TC TR 1)1( 式中πt 是第t 年的预期利润,i 是资金利息率,t 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 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 总销售收入(TR )减去总成本(TC ),式中TR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销售收入,TCt 是企业在第t 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 ,可得利润X 元,现在改生产B ——生产A 可得到的利润X 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会计成本 P7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 +计算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识记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 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识记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 x=f(P x,P 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 D=f(p)。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政府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政府经济学期末试题 1、单选题第11 题 (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A. 垄断竞争 B. 自由竞争 C. 寡头垄断 D. 完全垄断 正确答案:C 2、判断题第16 题 征收税费、实施财政补贴是政府矫正外部效应的方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3、判断题第6 题 为满足社会公共物品需要的“排他性物品”的定价问题,就是公共定价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4、多选题第9 题 政府通过资源配置,组织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A. 生产

B. 供给 C. 分配 D. 再分配 正确答案:A B 5、判断题第4 题 政府采购的公平性原则指参加政府采购投标的人都公平竞争,机会均等,不能有任何的歧视。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6、判断题第6 题 学习政府经济要坚持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方法。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7、判断题第6 题 公共事业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活动。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第7 题

()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A. 政府经济职能 B.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C. 政府救济职能 D. 政府分配职能 正确答案:B 9、多选题第6 题 政府组织收入的数量,在决定资源在()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A. 公共部门 B. 私人部门 C. 非营利组织 D. 对外投资 正确答案:A B 10、多选题第10 题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 A. 生产 B. 再生产 C. 初次分配 D. 再分配 正确答案:C D 11、判断题第11 题 按照发行地域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电大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排序版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A 按照预算作用的时间,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B 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基础,基层预算单位是部门预算的基础。(√)C 偿债率是从还债的角度考察政府究竟有多大的还本付息能力,主要看政府财政收入的多少。√ 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成本一收益分析法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里根总统在1981年还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美国全部新的规则都必须受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检验。(√) 从价计征税收的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的重量、容积、数量等。(×)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所拥有的不动产课征的税种。(×)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从各国编制多年度预算的实践看,主要为长期预算,编制2-5年的中期预算的国家很少。(×) 从各国政策实践来看,征收环境保护类税收是矫正负外部效,应常用的手段.(√ )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国家往往采取公共投资占主导的投资策略√ D 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降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对部分公共物品合理定价,进行收费,构成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

政府经济学选择题

1. 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A. 大部分)采用了社 会保障税的形式。 A. 大部分 B. 只有小部分 C. 很少 D. 全部 2.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D. 都属于购买性 支出 )。 A. 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 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 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 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3. 课税对象是指(C. 税收征收的目的物 )。 A. 具体征税项目 B. 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 C. 税收征收的目的物 D. 都不对 4. 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 为零,这主要是指公共物品具有(A. 消费的非竞争性 )。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强制性 D. 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5. 社会保险不包括(D. 汽车保险 )。 A. 养老保险 B. 失业保险 C. 医疗保险 D. 汽车保险 6. 西方财政学理论中著名的“灯塔理论”,主要讲述的是公共物品的(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 A. 消费的非竞争性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D. 消费的强制性 7. 划归中央税的是(A.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 )的税种。 A.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 B.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不大 C. 税源分散,收入规模较大 D. 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小 8.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 个人生活用品 )。 A. 国家公共安全 B. 公共医疗卫生 C. 法律与道德秩序 D. 个人生活用品 9. 下列行为具有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是(C. 公共场所吸 )。 A. 发明创造 B. 安装路灯 C. 公共场所吸烟 D. 环保行动 10. 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社会公共权力 )。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 宏观经济管理 D. 社会公共权力 11. 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C. 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 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 政治学 B. 社会学 C. 经济学 D. 管理学 12. 中国在进一步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应当统一管理体制,实现( A. 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 A. 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B. 征缴、管理统一,与使用分离 C. 征缴、管理、使用三统 D. 征缴与管理、使用分离,管理、使用统一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2020年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政府经济的依据是(D)。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宏观经济管理 D社会公共权力 2、我们大致可以认为,(C)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A凯恩斯 B科斯 C亚当•斯密 D穆勒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纯粹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二、判断题 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A) A正确B错误 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指广义的政府。(B) A正确B错误 3、政府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具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B)A正确B错误 4、政府经济活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先于国家产生的。(B)

A正确B错误 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通常所说的“帕累托效率”,根据经济学原理,应该是指市场处在(C)的状态下。 A不完全竞争 B竞争失灵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B)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市场条件。 A不完全竞争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B)是开展充分竞争、公平竞争,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的重要前提。 A信息的不对称性 B交易信息的充分性 C市场的完整性 D收入公平分配 4、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C)的政府经济决策。 A更注重经济公平 B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并举 C更注重社会公平 D盲目的

5、下列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不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的是(D) A供电、水、电 B邮政通信 C移动通信 D微软的office系统 6、市场的不完整性使得市场需要政府干预,比较典型的市场有资本市场和(A) A保险市场 B钢材市场 C电信市场 D木材市场 7、在我们国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反映了(C)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8、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的有(D) A国家公共安全 B公共医疗卫生 C法律与道德秩序 D个人生活用品 二、判断题 1、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 A正确B错误 2、市场机制本身可以克服各种垄断产生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状态,所以政府最好不要干预。(B)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府经济学考试试题及 答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政府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是()。 1.人的道德缺陷 2.政府失灵 ·3.市场失灵 4.个人主义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实力雄厚 ·2.自然垄断 3.政府保护 4.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为()。 1.对于自由市场的强调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3.政府的强有力指导 4.平均主义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 1.奥尔森 2.布坎南 3.尼斯坎南

·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成因看属于()。 1.经济垄断 ·2.行政垄断 3.自然垄断 4.科技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是()。 1.按劳分配 ·2.平均主义分配 3.按需分配 4.按阶级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1.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2.社会净效益小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4.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高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大结论在于()。 1.市场失灵 ·2.政府失灵 3.外部性 4.官僚也是经济人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1.英国 2.瑞典 ·3.美国 4.挪威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1.摩擦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1.道德缺陷 ·2.进入障碍 3.供给意愿不足 4.资源短缺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 1.美国 2.法国 3.瑞典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2016年度整理完全政府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逻辑 起点是()。 ·3.市场失灵 2: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 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2.自然垄断 3: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 为()。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4:对选民行为进行研究时提出了“理 性的无知”的经济学家是()。·4.唐斯 5:专利制度所形成的垄断现象就其 成因看属于()。 ·2.行政垄断 6: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收入分 配政策是()。 ·2.平均主义分配 7:正的外部效应指的是()。 ·3.社会净效益大于个人净效益,产品产量偏低 8: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所提出的最 大结论在于()。 ·2.政府失灵 9: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 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3.美国 10: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 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3.结构性失业 1:垄断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是()。·2.进入障碍 2:最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方国 家是()。 ·4.英国 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 化而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同样对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受此影响我国政府将财政政策调整为()。 ·2.积极性政策 4:不属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 的是()。 ·4.高效的产业政策 5:由于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技能 的需求与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结构不相符造成的失业类型属于()。 ·3.结构性失业 6: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为()。 ·3.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7: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价值体 现是()。 ·3.平等 8:一般而言,现代政府支出规模主 要呈现为()趋势。 ·1.增长 9:现代市场经济中德国模式的特征 为()。 ·2.强调社会公平的市场机制 10:我国当前新医改方案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2.政府主导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学习笔记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稀缺性与选择 1 经济资源(生产商品和服务)是有限的或稀缺的。 2、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①生理需要(最基本的) ②安全需要 ③社会需要 ④尊敬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 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需要的差别: ①需要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 ②必需品与奢侈品的界限是模糊的 ③人的需要层次不断提高 4、需要的无限性: ①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是有限的,但作为一个整体,对物质的需要是无限的。 ②欲望的增长速率远远高于物品的生产增长率。 5、资源可分为:①自由取用资源;②经济资源 6、经济资源可分为:①时间和信息;②土地;③资本;④劳动力;⑤企业家才能 7、企业家才能的四项功能: ①企业家是组织其他要素进行生产的原动力。 ②企业家是制定商业决策的核心。 ③企业家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 ④承担风险。 8、生产要素: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分类: ①地租:提供土地或原材料所得的报酬。 ②利息:资本的报酬。 ③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④工资或拥金、奖金:劳动力的报酬。 9、需求既有互补性,也有替代性。 10、稀缺规律: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11、供给有限性具有两重意义: ①这种稀缺是相对的。(是针对于需要的无限性来说) ②这种稀缺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 12、经济运行的四个基本问题: ①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②怎样生产 ③为谁生产 ④谁作出上述决策 13、不同国家如何决定生产什么:①资源和要素禀赋;②价格体系的作用(收入是产品销售价格的函数;成本是 所消耗的要素价格的函数) 14、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 ①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 ②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各种产品或服务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以概括的说明 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

2017年6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1189 2017年6月中央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9月5日; 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2017年6月25日14:00至15:30;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30%)。 一、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A.私人财产所有权 B.社会公共权力 C.道德劝说 D.法律制度 2.(C)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A.垄断竞争 B.自由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垄断 3.按照公共物品的(A)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A.收益范围 B.性质 C.来源 D.作用 4.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A)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A.詹姆斯?布坎南 B.亚当?斯密 C.科斯 D.屁古 5.按照(A)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A.经济性质 B.政府职能 C.预算管理体制 D.预算编制方法 6.(B)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A.罚没收入 B.政府性基金 C.债务收入 D.国有资产收入 7.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采用(D)。 A.单一比例税率 B.差别比例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8.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 A.国家体育总局 B.民政部 C.国务院 D.财政部 9.根据(A)的不同,债务可以划分为公债与私债。 A.债务人 B.债权人 C.资金来源 D.债务币种 10.按照(B)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A.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方法 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预算收支平衡的状况 二、不定项选择题 11.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C)需要。 A.部分企业 B.单独个人 C.社会公共 D.政府部门 12.下列项目中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ABCD)。 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13.下列项目中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的是(B)。 A.城市供电 B.国防 1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作业1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联系实际准备提钢,作业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例子; 2.个人准备的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答:1.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2.个人提纲: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2001年至2003年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2004年又超过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加,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1年的2.92扩大到1995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40%。这种城乡差距大大高于国际标准。国际上的城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1.5,极少超过2。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

《宏观经济学》课程笔记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主义 1、大危机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第一、理论脉络:从重商主义、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著名的萨伊定理“供给自身创造需求”,其核心是:重申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政策主张,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现实的冲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的经济危机:人们开始怀疑自由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经济学面临挑战,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应运而生。 2、凯恩斯革命 第一、在经济理论方面 否认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存在失业,并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失业的原因。由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 第二、在经济政策方面 否认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并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 第三、在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上 以前的经济学强调个量分析或微观分析。凯恩斯提出对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或宏观分析。 3、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萧条时期,一直集中于短期问题的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出现了滞胀问题。宏观经济学的关注便发生转移。今天,宏观经济学研究: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短期经济波动和失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为什么经济中存在失业,如何才能实现充分就业。 2、价格水平是如何变动的?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如何稳定物价? 3、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短期波动,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实现物价稳定资源利用问题 如何实现长期增长

三、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1、内容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分析国民经济中各相关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说明如何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2、理解 第一、研究对象是经济总体而非单个经济单位 第二、研究经济活动中的总量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四、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重点 1、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三个模型 第一、收入─支出模型(或曰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第二、IS─LM模型 第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短期经济波动) 2、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三大理论 第一、通货膨胀理论 第二、就业理论(失业理论) 第三、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 3、针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重点探讨两大政策 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主要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开放经济中的均衡: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均衡 (注:课堂上不作统一讲解。) 五、GDP的概念及其理解 1、什么是GDP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第二、熟悉GDP的其他可替代概念: 在涉及到一国每年商品和劳务的产出时,经济学家和媒体还用了除GDP以外的许多名称,如:产出、总产出、国民产出、收入、总收入、国民收入以及总供给、最终产品价值、增加值、新创造的价值。 2、对GDP的内容的分析 第一、市场价值 第二、统计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第三、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 第四、时间和地域限制 3、与GDP有关的其他概念 第一、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是以基年(如某一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来计算的某一时期的GDP。 二者的关系:其差异表现为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没有价格的变动则二者相等。 第二、潜在GDP和实际GDP

中央电大《政府经济学》历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自然垄断 2.行政规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10分)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6.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8.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10.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政府经济学形考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参考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 020165 课程名称政府经济学 评阅教师 第 1 次任务 共 3 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政府经济学》形考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价格机制的失灵。 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那些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 3、外部经济:外部性,是指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情形。 二、简答题(共60分) 1、《政府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有哪些(9分) 答:第一,政府是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世界各国的历史反复地证明,没有政府就没有经济发展。 第二,政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守夜人。 第三,体制改革离不开学科的支撑。 2、汉密尔顿的强国之策有哪些(9分) 答: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工业兴国。 第二条: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第三条: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3、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0分) 答:原因1.垄断,垄断的特征就是价格操控。 原因 2.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有两层含义:一是自利;二是拥有算账的能力。 原因 3.不完全信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或者无法获得真实的市场价格信息。 原因 4.交易费用:是指阻碍市场交易的各种困难和成本。比如说落后的交通条件导致交易双方相距遥远,从而造成市场分割。 原因 5.其它原因:市场失灵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如商品的供求特性也会导致市场价格信号机制失灵。 4、政府经济职能有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10分) 答:政府经济职能起源于市场失灵,但政府经济职能不仅限于纠正市场失灵,政府还有很多其它与经济活动相关的职能,比如说: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只是维护经济稳定;建立和维护市场规则;提供公共产品;缩小收入差距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属于市场交易双方所关心的问题。 5、公共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包括哪些?请分别简单阐述。(6分) 答:在公共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产品职能:也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比如说公共交通、环境保护、疾病预防、天气预报等等。由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受益者并非单个的个体,而是众多的社会群体,因此,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通常是由政府来提供。 制度职能:也就是提供有关市场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包括市场交易规则、私有产权界定、宏观稳定环境等。制度有时候也被称为公共产品。 6、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有哪些?请简答描述。(8分) 答:公共产品的提供有四种方式:①由政府提供:政府自己计划,自己生产,自己分配,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采用这种方式;②由市场提供:政府部门计划、公开招标、私人部门生产、政府部门分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这种方式;③由公私合营方式提供;④直接由私人部门提供。 7、外部性的解决方案有哪些?请简答描述。(8分) 答: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发展经济学》课后笔记

本课程的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以课程考试大纲为标准,其重点内容为: 第一章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概念,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其联系与区别,发展的涵义和发展水平的衡量,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重点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刘易斯的两部门模型,并能对他们做出简要评价;重点掌握新旧增长理论的区别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掌握收入的规模分配与功能分配、吉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的概念,吉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方法及其缺陷,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及库兹涅茨倒U曲线,发展中国家对解决经济增长与贫困之间关系的政策取向及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的概念,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原因,人口过渡理论及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意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并分析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基本上是错误的,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及其对控制人口、制定人口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领会关于人口问题的两个基本观点的涵义,分析解决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第五章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途经,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教育与收入分配、计划生育的关系,教育的个人成本与收益、社会成本与收益,掌握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领会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与政策。 第六章掌握公开失业与隐蔽失业的概念,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分析无就业的增长和产出滞后现象,领会产出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过渡城市化和人口劳动问题,掌握托达罗的乡-城人口迁移模型,并分析其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政策涵义。 第七章掌握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领会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对投资率的基本要求,理解为什么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有时比资本的量的增长更重要,各种储蓄行为理论的主要论点及其对资本形成的意义,理解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为什么资本决定论是错误的,了解经济发展的其他决定因素及其作用。 第八章关于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主要传统观点及缺陷;认识新增长理论对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摒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入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集约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途经;技术知识与属性知识、知识差距与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缩小知识差距过程中的作用。为了缩小知识差距、解决信息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当执行的政策;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意义。国家创新体系。 》 第九章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对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和意义。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影响和控制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经济手段与其他手段相比的优越性。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册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册参考答案 作业(1)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1(考核知识点:政府经济的涵义,政府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政府经济与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的本质区别。 2(常见错误:对政府经济学的理解阐述不完整。 [以下只是做提示,不能照抄,应按照相关要求、提示自行组织语言书写] 3(提示: 政府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涉及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和自己理解的政府经济活动进行举例。 在提交个人讨论提纲和进行小组讨论时,一定要把握政府经济的基本概念、政府经济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政府经济与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的本质区别等知识点,进行深入具体地讨论。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追溯政府经济的历史,政府财政收支雏形,可从原始社会满足氏族部落公共需要的祭祀、防卫等活动算起,而正式的政府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了国家,有了政府,便产生了政府经济。 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政府经济活动: (1)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

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政府所参与分配的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调控的国民经济系统。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形成所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3)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4)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执法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 《政府经济学》课程作业讲评(2) 题目:联系实际讨论,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考核知识点:第三至五章的相关知识点。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