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
《石壕吏》教学反思

寻找精神的“百草园”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对于这篇课文,不管是老师还是其他教参、辅导材料都有一个比较传统的看法,那就是前面的“百草园”部分是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而后面的“三味书屋”部分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也确是如此:课文写于1926年,这年鲁迅目睹了“三一八”惨案,愤怒不已并亲自参加了对北洋军阀的斗争,遭到通缉,他被迫离开北京到厦门任教。他针对当时文化教育在全国泛滥的封建复古逆流予以反击,也就写了这篇回忆性的散文,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来痛斥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张老师在讲这篇课文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新想法,书中的教学方式虽是不合理的,但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并以此为触点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三味书屋”中的弊端,能让我们的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讨论时间并以书面形式写出来,学生也确实提出了很多不错的建议。这种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值得我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文言文《石壕吏》选自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

作者杜甫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石壕吏》是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征兵,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所发出的切实感受,对于这样的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准确的把握其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古代战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更能了解杜甫“史诗”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环节上作了如下设计:首先,从现代战争导入,以伊拉克战争为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考,对比古代征战对人民的影响。接下来引入本节学习的课题。通过诵读,理清文章线索;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进行主旨探究,作者杜甫通过文章传达的思想情感如何?课尾进行当堂检测。整个课堂环节还算流畅,有以下几点的设计自以为较之前课堂有所进步:首先学生评价尝试让小组之间互评教师给出分数范围,让学生举手示意,这样暨对小组的表现有了比较好的反馈,同时课堂秩序也更加有序。文言文的读必不可少!反复的读可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氛围的渲染,教师的范读更是有效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法宝。总观这节课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课本剧表演,学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其中,只是某些小组在展示过程中笑场,这与《石壕吏》整篇文章渲染的气氛不相符,课后反思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其原因在于学生准备时间仓促,教师不指导到位,由于学生准备时间短,也就无法深入文本解读,细品其中内涵;教师的指导很关键,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些许想法但还不成熟,教师必须帮助其进行有效的表演指导,在之后课本剧准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可逐渐淡化,但初始阶段必须给与学生毕必要的帮助。另外课堂情景氛围的创设也十分重要,对于此篇文章课堂就是要创造一种凄惨、忧伤的情景,反观自己的课堂这一点做得还很不够!情境创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提起注意!

第二篇:

今天在上《石壕吏》一文时,三组一个同学展讲导学案中的“第2段两句诗‘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其中的“一‘怒’和一‘苦’的用词具有怎样的特点?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时,同学们已经点评补充结束了,我也作了总结分析。这时毕海奇同学提出了“吏‘怒’

是在老妪苦诉这后,还是在老妪苦诉的过程中?”当时我也晕了,集备时老师们谁也没有预设这个问题啊!可转念一想,还是好区别的,但我没有立即解答这个问题,而是把目光投给了同学们。“同学们,毕海奇同学提出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问题,但老师现在真是不会,哪个同学能帮助我来完成,回答精彩老师给小组加0.3分奖励”。这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马上展开了讨论,相当激烈。这时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在碰撞中激发,智慧在讨论中增长!最后由科代表归结总结出来:吏‘怒’“应在老妪苦诉过程中,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差吏的凶狠残暴,社会的黑暗,更好的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如果,吏‘怒’在老妪苦诉之后,就不能很好的体现文章中心。可见老妪的“苦诉”和差吏“怒”是同时发生的。

通过上面的教学环节,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问题:

1、教师在集备过程中,对每个研讨问题,教师要多预设几个问题,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来思考?会从哪些方面考虑?会出现哪些理解的偏差?哪些需要做详尽的点拨?只有老师在备课时下足功夫,才不会让自己尴尬,不会让学生的质疑打晕自己。

2、老师在关注学生展讲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绪进行碰撞,进行辩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教师强迫式,让学生内心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有效课堂。

3、教师评价性的语言要及时、适当、有效,富有鼓励性。只有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个学生发现一个问题并提出来,比解决十个问题都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5课(石壕吏)学案

语文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25课(石壕吏)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情感,领悟诗歌内涵。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1.读文要求: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自行查阅资料解决。 2. 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关键词:安史之乱三吏、三别: 【二】课堂学习 导课: 关键词:唐诗郭沫假设评价杜甫: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一〕写作背景解说 指名学生解说,检查课前学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指名学生解说:你认为哪些字词需注意字音或字形? 〔三〕泛读课文,读通内容。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要点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2.再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或内容? 〔四〕研读课文,读出感悟。 问题预设: 1. 诗中描写兵役苛酷的句子是: 2. 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3.差役与老妇情态形成鲜亮对比的句子是: 4.说明老妇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5. 老妇的致词是一气呵成,跟差役没有关系,对吗?请同学们补充差役的语言〔补白〕。 6.老妇的致词从内容上可分为几层?请概括出层意。

〔五〕细读课文,读出人物及其情感特征。 要点提示:抓住人物在其所处事件中表现出的情感。 老妪: 差役: 〔六〕精读课文,读出文章主题。 要点提示:抓住写作背景及作者情感来概括。 〔七〕创新阅读 整篇文章是作者以旁观者的口吻来表达的,请你以以下人物的口吻进行解说,要求能表达人物在特定事件中的行为及心理特征。 1.老妪 2.老翁 3.儿媳 4.差役 〔八〕学后评点: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用一句话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 〔九〕小结 托尔斯泰说“战争让女人走开”,文中年老体衰的老妇人都被抓去服役了,足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那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请同学们也拟一那么标语,表达你厌恶战争、爱好和平的心声: 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幸福之中。 补充材料 《石壕吏》课本剧 时间——暮夜地点——石壕村 人物——官司吏甲,官吏乙,老妇,老翁,儿媳,孙子 背景——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人人自危 场景——一破旧房子。 〔《江河水》音乐起秋,暮。房子大门紧闭着,秋风吹来,门有些晃动。不远处,立着一个刻有“石壕村”三个大字的木牌。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房了外空无一人,只是屋子里透出些许昏暗的亮光。屋子里时不时地传出孩子的哭声。〕 话外音:公元758年,安史之乱中,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又一个深秋的晚上,在石壕村的一所破旧小屋中,一对老夫妇在昏暗的亮光下,正在痛苦地说些什么。一切基本上那么宁静……〕 【老妇人】:〔手拿信,哽咽地〕老伴,大儿子来信了,莫不是…… 【老翁】:〔强作镇定〕别,别瞎想。让我看看。〔拿过信〕 【老翁】:〔读信哭〕……儿子,儿子……〔几欲昏倒,信纸飘落〕 【老妇人】〔手颤巍巍地看信,眼神呆直〕:老天爷啊,你什么原因不给我们留条后路哪?〔老

石壕吏导学案

樊城区太平店中学学校八年级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史莎备课组长:乾怡蹲点领导(签字):课题:石壕吏课型:精品赏读课课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1、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2、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3、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重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当堂测评分层达标 时间:15分钟 落实基础★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712~770),字________,别号________,朝伟大的________诗人。 2.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________朝由________而________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二、默写 1.暮投石壕村,__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2.夜久语声绝,________。天明登前途,________。 发展能力★★ 三、阅读 ①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②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室中更无人,惟有 乳下孙。⑤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1.解释下列词语。 附书至()新战死()未去()犹得() 2.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戍()________ 戌()________ 戎()________ (2)衰()________ 哀()________ 衷()—————— 3.用原文回答问题。 (1)说明兵役之苛酷: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战争之惨烈:_______________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_______________ (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_______”,揭示主题。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壕吏优秀教学设计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5、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6、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疏通全文;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 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4、呈现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教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逾】越过【老妪】老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 【犹得】还能够【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新】最近 【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5、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 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 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

石壕吏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杜甫生平 教学目标:(情节如何生动)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 4、根据情节提示能复述故事甚至进行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2、出示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二、解决生字词和重要注释 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 【逾】越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 【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老妪】老妇【犹得】还能够【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三、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走,古今异义,古指跑。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 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

【学习实践】《石壕吏》导学案

《石壕吏》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问: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

自由朗读,力争读出诗歌的感情 2、 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4、 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四、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捉人 2、捉人情景的概括描写的句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 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想象并虚拟差吏的怒呼。 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吗?会怎样怒呼?)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

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

石壕吏优质课教案电子教案

石壕吏杜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 学习指导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石壕吏导学案

石壕吏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预习检测: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邺.()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1)老翁逾墙走逾:(2)吏呼一何怒一何: (3)有孙母未去去:(4)犹得备晨炊犹得:二:研读课文: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哪三个部分? 一:() 二:() 三:()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 4、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5、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7、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8、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石壕吏赏析 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2.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3.“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石壕吏》导学案

《石壕吏》导学案 一、情景导入 历史和诗有区别吗?历史是过去的事实,而诗是经人想象加工出来的,它可以不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把“史”和“诗”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可以为“史诗”,还可以为“诗史”。我们知道,杜甫除了有“诗圣”之称,其诗还有“诗史”之誉。下面让我们学习这首《石壕吏》,看看什么样的诗堪称为“诗史”。 二、自学质疑 1、题解:《石壕吏》中的“吏”,这里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古代“官”比“吏”级别高,“官”是决策者,“吏”是当差的。今天习惯于把两个字合为一个又音节词,词义是二者的并集。这是古今异义的词义扩大现象。 2、背景介绍:阅读课本题解第182页。 补充: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反复朗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并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逾.()墙走邺成戍.()老妪.()啼幽咽.() 4、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老妇“致词”可分三层:第一层(前六句)写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全都应征赴邺城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室中更无人”,隐去“老翁逾墙”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孙”犹言孙子正在哺乳期间,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无完裙”,不止于说衣不蔽体,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这是当时官军退守的地方,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 5、(补充)从表达方式上来分,是个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三、精讲点拨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 (时间:晚上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人物:老妇人和官吏事件:官吏抓壮丁。) 2、差吏为什么在夜间“捉人”? (一个“夜”字,含意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3、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 4、诗人对老妇人和差吏的情感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杜甫为什么眼看着官吏的粗暴行径而始终保持着沉默?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执教者:杨万凤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 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 (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石壕吏公开课精品教案讲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执教者:邓状喜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尝试完整地复述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品味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文法: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明白诗人“兼济天下”关注民生疾苦的博爱情怀,做一个有良知,关注现实的中学生。 教学重点: 一、复述课文,理解本文思想意义。 二、反复诵读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

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p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 备选的题目有(石壕村的一夜,躲兵役)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 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第四组: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石壕吏 优秀教案

杜甫诗三首 课题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 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指名简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范读课文,强调字音、字形。 如:岱宗、夫如何、决眦;同学们齐读两遍。 3.初读课文,了解诗句大意。 自读课文,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阅读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提问词句的含义。然后老师将点名抽查掌握情况。 4.精读课文,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将课文一齐朗读一遍。缺乏感情。第一、二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呢?为什么?讨论一下,再试着读读。 同学们再一起将这首诗朗读一遍。首联远望泰山,表现了作者惊叹之情;那么颔联、颈联、尾联又分别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泰山的景色的,又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讨论一下,然后请同学来读。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5.品读课文,理解景色的特点,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产生如此的情感呢?他惊叹什么,又赞美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因景而生情,这是客观因素;有没有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呢?当时诗人二十几岁,这也是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诗中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两句诗中还蕴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视万物。 齐读。联系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古今中外名人,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抱负的名言名句。哪个

石壕吏导学案

石壕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法指导:读—品—背—默写 五:自主学习 (一)积累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邺.()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1)老翁逾墙走逾:(2)吏呼一何怒一何: (3)有孙母未去去:(4)犹得备晨炊犹得: (二):研读课文: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哪三个部分? 一:() 二:() 三:()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 4、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5、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7、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8、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石壕吏赏析 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2.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3.“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石壕吏》优质公开课教案 (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背诵课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子。 2、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了解学情,因学施教。 2、采用三步诵读法学习本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背诵课文。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难点:简单了解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多媒体展示反映战争场面的图片)这几幅图片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看完后你有何感受?战争是残酷的,无数将士浴血沙场、马革裹尸,普通百姓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苦不堪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唐朝安史之乱中百姓之苦的叙事诗《石壕吏》。(板书课题)

2、背景简介: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缓兵,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式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 二、明确目标:1、熟读成诵,理解诗意。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一读:读准音、通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明确节奏。 2、学友读给师傅听,师傅作具体辅导。 3、齐读。 4、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5、小组讨论交流。 6、课堂解疑答惑。 四、二读:明题旨、出口诵 默读思考: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说一说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来谈一谈。 3、联系故事情节,带上感情放声诵读,背诵全诗。比一比看谁背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石壕吏》教案.doc

211《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了解“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意,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通过情景想象,合作表演,了解“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感受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3.增强“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社会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体会老妇的致词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理解“虚实结合”“藏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探究法,情境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同学们,你们对杜甫了解多少呢?请看大屏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作

“诗圣”。他的诗立足现实,广泛而深刻的描绘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残暴,揭示了社会矛盾,是一面时代的镜子,被人们称为“诗史”。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开始走向衰落。公元759年,唐军在邺城大败,数十万人死伤殆尽,唐军退守河阳,到处抓人以补充兵力,洛阳一带也骚动起来。当时,身在洛阳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被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一路上,他所看到的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于是,忧愤交加,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石壕吏》 二、听读课文,学会朗读 要求:听准字音,明确停顿,把握朗读感情 过程:听读——自读——抽读——学生点评——齐读 三、自读课文,读懂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注释,自译课文,遇到疑问,同桌合作解决。 2.提出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同学帮助解答,老师适时点拨。 3.同桌合作,一人朗读,一人翻译。 四、想一想,议一议 下列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吗? 书: 1. 一男附书至。 2. 昨天我买了一本书。 走:1. 老翁逾墙走。 2. 小明走着去上学。 前途:1. 天明登前途。 2. 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五.研读诗歌,探究思想内容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诗中的语句回答。 2.明明是朝廷征兵,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抓壮丁”,而说“捉

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

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老妪()力虽衰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 ?(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八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石壕吏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关键字】八年级 石壕吏(第3、4学时) 课题:石壕吏(第3、4学时)课型预习交流+展示探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借助课下注释,并复述诗中的故事情节。 2、结合背景,说说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说说文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结合背景,说说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自主预习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给下列字词注音 壕邺戍逾妪咽 3.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根据课下注释翻译全诗, 说说本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按照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理清故事内容。 二、合作探究 1.在表现官吏时,你认为哪几个词最富表现力?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诗人怎 样的情感? 2.文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从老妇的苦诉中,你能读出当时怎样的 社会境况并说说老妇的人物形象。 3.作者是怎样叙事的?作者所拟诗题是《石壕吏》,为什么却详写老妇人? 4.在这苦难的现场,杜甫都做了些什么?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杜甫为什 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呢? 三、拓展延伸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官吏一步一步紧逼出来的。你怎 样看待这个说法?试着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四、达标反馈 1. 《石壕吏》是一首(),以()为顺序,中心人物是(),事件是 (),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历史事件中。 2. “三吏”“三别”分别是:

3. 写“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句子: 4. 揭示战争造成的灾难的句子: 5. 道出老妇家中贫寒的句子: 6. 侧面描写(暗示)老妇被抓的句子: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初三语文《石壕吏》导学案

初三语文《石壕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诗作。 2、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海导航 学习目标 1、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诗作。 2、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4、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感怀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再现诗作的意境画面,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作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学海导航 一、填空: 1、《石壕吏》是一首(),以()为顺序,中心人物是(),事件是(),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历史事件中。作者(),伟大的()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2.“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和()。 3.“三吏”“三别”分别是:《》《》《》,《》《》《》。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附书.至()(2)新.战死() (2)未去.()(4)犹得 ..备晨炊() (5)老翁逾.墙走.()()(6)死者长已.矣() (6)泣幽咽 ..() ..()(8)听妇前致词 (9)天明登前途 ..() 二、用原文回答问题: 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一句展开。 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 5.《石壕吏》中“()”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