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大纲发展阶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大纲发展阶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大纲发展阶段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大纲发展阶段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大纲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基本内容

初创阶段1981年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育计划(修订草案)》,规定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修订说明中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

果不好。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

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

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

1981年3月9日国家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对思

想品德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各地根据《通知》精神”,以自编的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形式开始了思想品德

课最初的教学。

发展阶段1982年1982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以“五爱”为基

本内容,结合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着重在小学生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主

人翁精神,具体内容是:“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劳动、

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勤奋学习、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纪律、讲

文明、有礼貌、诚实谦虚、勇敢活泼、艰苦朴素。”

1986年1986年4月23日,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强调了对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增加了良好意志、品

格的教育等内容,并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删减了1982年教学

大纲中过高的要求。

1992年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小学德育纲要》中对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如下表述:“思想品德

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

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1992年教学

大纲的指导思想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

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新情况、新

问题,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改革和完善阶段1997年1997年4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

程标准(试行)》。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将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

进行整体的综合设计,是对克服小学与中学德育脱节问题进行的一次尝试,其中

最显著的变化是用“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有“教学大纲”的提法,开始走上了德

育课程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比较的方面1992年1997年

学科的性质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

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

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

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

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

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

育的必修课程。

学科地位和作用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学习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

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以‘五爱’

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

教育和浅显的政治常识

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

人,有集体,有人民,有

祖国。着重提高学生的道

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

指导道德行为。”具体地

说,共有九方面的教学内

容:热爱祖国的教育;热

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

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

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

守法的教育;努力学习、

热爱科学的教育;热爱劳

动、艰苦奋斗的教育;良

好品格的教育;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小学一二年级有10个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俭节约、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

小学三至五年级14个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勤奋好学、热爱科学、勤俭节约、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

小学六年级有5个德育目标: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最大的特点在于按照低、中、高三个不同学段的层次第提出了不同的德育目标要求,使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

2001年2001年10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内容有:(1)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如小学一二年级加

强了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三至五年级增加关心帮助贫困家庭、灾区

人民的教育要求,加强了关心他人的教育。在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增加

了“学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增进

了时代性。(2)适当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3)强调更新观念,推进素质教

育。(4)较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环节,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5)改进教学方

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社会”课程的演进

阶段时间基本内容

开始阶段1923年1923年6月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总说明》将小学初级阶段(1~4年级)的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四科合为社会科,

实施合并教学。同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初级四年社

会课程纲要》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第一步社会课程标

准。

独立设课和社会科教育初具理论框架阶段1929年1929年8月《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社会》1932年1932年10月《小学课程标准社会》1936年1936年7月《小学高年级社会课程标准》1942年1942年月《小学高级社会科课程标准》1948年1948年1月《高年级社会课程标准》

发展完善阶段1986年1986年12月国家教委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它对小学“社会”课作了如下说明:社会课使学生初步认识常见

的社会事物和现象,获得初步的历史、地理、法律等社会常识,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1988年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6年1996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社会课全面取代原小学历史课和地理课。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思品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

小学思品课教学设计:我学会了

我学会了 宁师附小黄爱珍 教材分析: 《我学会了》这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的第一课。本课通过展示自己入学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为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入学两年了,在两年的学习中,也取得了不少的学习经验。这为探究如何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本课通过才艺展示、交流讨论、记者采访等,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心理,教会学生把某一方面的学习自信,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中。 设计理念: 1、力求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程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2、尊重儿童的权利,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努力创建自主、互动、和谐的品德与生活课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交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图片,交流收获。(4分钟)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的同龄人,他们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看,等会儿请你说说他们学会了什么? 1、课件播放配乐图片:写字、读书、炒菜、收拾房间、种菜、踢毽子、出黑板报、懂文明礼貌、购物等。(从学会知识、技能、道理三方面呈现图片) 2、说说刚才你看到他们学会了什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一) (100分钟完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例外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严重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优良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详尽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盛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源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四、论述:(15分)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附参考答案: 一1、学生生活 、螺旋上升 、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 、实践性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小学思品课《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docx

小学思品课《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听故事《立 木为信》。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 键是什么?小结: 象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 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诚实守信》,从而使我们懂得: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怎样才能做到。 二、学习新课引出观点1、请同学们听一个真实的故事《五毛钱丢掉的信誉》提问:请你仔细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一致,诚实待人,说话办事讲信用, 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出示投影片:课文第三小节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请同学们用自己知 道的例子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板书:为人之本小结:看来一个人,只有能做到,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2、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百年老字号 同仁堂的故事》提问:在许多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 同仁堂药店销售却直线上升,久盛不衰,原因是什么?如 果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你还能举出类似这样的例 子吗?老师讲:飞机送面团提问:用一架飞机送一些不值钱的面团值得吗?小结:的确送货物的价值还不及飞机运输

费的十分之一。弗尔塞克总裁说:〃我们宁可赔偿高额的运输费,也不可中断小供销点的供货,飞机给我们送去的不仅是几百公斤的生面团,而是多米诺皮公司的信誉!信誉!该公司视信誉为生命,世界公认,有一年,多米诺皮公司的一家商店偶尔发生了一次中止供货事件,公司买回了1000多个只在悼念死者时才佩戴的黑袖章,命令全体员工都佩戴了好长一段时间,以此表示对这类不幸事件的哀悼。投影课文第四小节第一句话,请大家齐读这句话。小结:在我们现代社会,对于小到一个人也好,大到一个企业也好,是立足根本。既是做人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板书:现代社会的需要2、小组活动,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只有,才能赢得市场;反之就会失去信誉,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的事例。各小组 汇报。3、其实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下边请听历史故事《诚实的晏殊》。小结:这个故事说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人民, 就把作为一个人起码的道德品质。板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深化观点1、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方面 的体会吗?2、请同学们看小品表演。小品表演1: 课后讨论题1板书:从小时候要求自己小品表演2:课后讨论题2 板书:在小事上要求自己小品表演3:课后讨论题3小结:通过讨论大家都认识到,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在原则问题面前,必须以诚实为第一位。同时不能与善意的谎言混为一谈。3、夸一夸我们班在这方 面做得好的同学。 四、运用观点指导行为1、看录像1 你喜欢和谁交朋友?

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完整word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1、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上课守纪律》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 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 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难点: 上课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育过程: 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

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板书设计:上课守纪律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 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 (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 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最新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 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

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

小学思想品德 说课稿名师优秀资料

小学思想品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不胆小》这一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3册第二单元成长乐园中的第2课。这个单元是一个以成长快乐为主题的教育单元,4个主题活动以儿童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针对低年级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胆小、缺乏敢于尝试的勇气、任性、习惯不佳等方面问题,将心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机整和,通过一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初步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行为习惯,帮助儿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本课图文并茂,安排了:“说一说胆小的时候”、连环画“咕咚来了”、“辨一辨谁是勇敢者”、“勇敢者点子发布会”和“制作信心卡”五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不胆小、不娇气的行为习惯,正确认识勇敢,引导儿童体悟到成长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年龄比较小,存在娇弱、胆小的性格特征,而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也在初步形成之中。他们很可能把鲁莽、逞强、蛮干等行为误认为是勇敢。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勇敢、坚毅、求上进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而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勇敢与蛮干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养成学生不胆小、不娇气的行为习惯。 2、让学生了解勇敢的具体表现,初步形成对勇敢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3、懂得用不同的方法与同伴交流,逐步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教法: 现代思品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讨论、讲故事、实践操作、小品表演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促使良好品质的形成。 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我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观察和操作,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试行) 序言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考核,以及规范教材编写与审查标准 的规章。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思想方法、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中小学德育任务,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同高中思想政治课整体上相互衔接,并在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侧

重点上,注意适合小学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课程标准》以六三学制为基准,按小学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划分四个教育教学阶段,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同时适用于五四学制和仍在施行的六三学制。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 采取以图为主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一、热爱祖国(4课时) 我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庆节。 3、认识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邓小平,并敬爱他们。 4、知道爱国小英雄的故事,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5、知道国旗代表国家,应当尊敬国旗。 6、知道毛泽东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7、知道升挂国旗的主要场合。 行动: 升国旗、唱国歌时立正、敬礼。 二、孝亲敬长(5课时) 敬爱父母。对父母、长辈有礼貌,听从他们的教导,不任性。 尊敬老师。听从老师教导,对老师有礼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 ()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 ()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上好政治课,要求教师自身要掌握课本和生活中的各种知识。除此之外,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能,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并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真正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细节合成的。所以,构建生活的课堂,注重细节,对师生关系、课程教材、教学活动进行意义重构,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

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