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现象学案

光现象学案

光现象学案
光现象学案

1.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 km /s 。

2.白光经三棱镜分解后,形成: 七色按序排列的彩色光带叫光谱。这说明 不是单色光。

3.色光的三基色是:红、 、蓝。颜料的三原色是: 品红、 、蓝。

4.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体的颜 色由它 决定。

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生活中应 用该性质来

6.光在传播途径中斜射到不同或不均匀介质表面会发 生 射和 射。

1.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和入射光分居于 的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 定律。 3.平面镜成像: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成像特点简记为: 成 大的、 立的、 对称的、 像。

4.平面镜应用: 、穿衣镜、自行车尾灯等。 5.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 ,应用:汽车 后视镜、街头转角处的反光镜等。

6.凹面镜:能使平行光线 ,应用:太阳 灶、牙医的头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等。 7.反射光路 。 人教新课标版物理《第二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审核人: 授课日期: 课题

《光现象》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课

学习 目标

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 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

m/s 。 3.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作图。 4. 能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5. 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解释相关现象。 学具

环节

复 习 过 程

教师 活动 知

识 梳 理 、 基 础 巩 固

光的反射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考点1.光源和光速

例1.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1.5×10 8 km,则太阳发出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

例2. 以下物体是光源的有()

①太阳②月亮③燃烧着的蜡烛④镜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

考点2.光的直线传播

例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的太阳光斑

B.教室屏幕上的投影

C.你看到自己镜中之影

D.树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3.光的反射

例4.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是()

A.40°40°

B.40°50°

C.50°40°

D.50°50°

例5. 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60。角射到一深井口,现用一块平面镜反射使太阳光竖直向下射入深井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夹角()

A. 75°

B.60°

C. 15°

D. 45°。

例6.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不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而使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45。,则反射光线改变的角度是()

A.45°。

B. 90°。

C. 60°。

D.30°。

考点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迎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背着月亮走,地上处是水。(填“亮”

或“暗”)

1.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光和入射光及法线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和分居于两侧,从空

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从其

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

2.不经光学仪器的自然的折射现象所成的像,一般为虚

像。如:岸上观鱼、池水“变”、水中的筷子

“弯折”、海市蜃楼等,人所见都是虚像。

3. 折射时光路是的。

4. 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仪器都是应用光的

原理磨制成的。

例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生镜面反射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黑板“反光”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

C.反射面粗糙时,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5.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例9.某人身高1.8m,站在平面镜前1.2m处,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他的像距他。当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0.3m后,则他的像距平面镜有。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例10.一人站在平静的湖岸边看到水中有鱼在“云”中游动,他所看到的()

A.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来源:学科网]

B.云是光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C.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虚像

D.云是光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例11. 如果一人以5米每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来,则他所成的像相对于他的速度是()

A.0.5m/s

B.5m/s

C.10m/s

D.0

考点6. 反射光路图作图或应用

例12.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现象工作的,它的镜片是。[来源:学|科|网]

例13.如图所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界面MM’上发生折射,则入射角为界面的方是空气,方是玻璃。

例14.如图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完成此光路图

考点7. 光的折射现象

例15.在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现象形成的。

例16.清澈见底的游泳池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因为从射向的光线,从水面处发生的缘故。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我的疑惑还有:

达标检测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的方向是。

2.某人的身高是1.58米,站在穿衣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_米,像高_______米;当他向镜面前进0.5米,人与像间距离是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3.某同学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去测量一烟囱的高,他测出直立米尺的影子长为0.2米,同时测出烟囱在地面的影子长为12米,则此烟囱的高为_________米。

4. 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 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6. 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

面上产生的光斑()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像

D.是长方形的

7. 某发光点S所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光线如图8所

示,请完成光路并确定S的位置。

8.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反射面示意图,夜间行驶时,后方汽车的

灯光照射到尾灯上,尾灯变得十分明亮,便于司机看见,请画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作业设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学案】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学习目标 1、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 2、通过探究,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现象;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4、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难点: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光线。 三、器材准备 分组器材:激光笔一支、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孔的纸板两张、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装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满了少量墨水)。 教师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笔)、水槽两个、浓度不同的糖水四种、40瓦电灯等。 四、学习活动 (一)思考:为什么白天我们能看到许多物体,而漆黑的夜晚却看不到?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认识光源: 阅读课本P69页,思考什么是光源?。 常见的光源有哪些?。 (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1、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如何传播? 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观察光在水中____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射果冻,观察光在果冻中_____传播。 方法三:将激光射过拉直了的橡皮管,若橡皮管弯曲______射过。 我们可归纳出:光在空气、水、果冻、玻璃等介质中______传播。 2、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观看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 教师演示:如图,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______。 再观察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光的路径是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光现象》教案 知识网络 二、复习要点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 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4.人们把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叫做颜料的三原色。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色。 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存法线的;③反射角入射角。 6.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通常把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立大的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法线(选填"偏向"或"偏离" )。这个结论叫光的折射规律。 10.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 。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 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 三、考点分析 考查的重点、热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经典题解 【例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解析:如图2-2所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对称法画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提示:镜前是反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镜后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A′B与L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 OB的入射光线。 启迪:(1)平面镜成像时,由光源上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沿光的传播方向没有交点,故不能成实像。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存镜后有交点,是虚像点。 (2)如果物体的某一点经过反射成像,则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定经过像点,利用这个性质能给我们作光路图带来很大方便。 (3)本例中,虽然题中只要求画出反射光线,但最后一定要把入射光线AO画出,否则,画成图2-3的形式,光路图就不完整了。 【例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3.1电现象word学案

第三章认识电路 3.1电现象 导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了解电池的作用。 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O 2. 线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一°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做__________ ” 3. 原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的,__________ 带正电,________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_______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杲中性。 4. 同种电荷 ___________ ,异种电荷 ____________ - 5. 电荷的 _____________ 形成电流。 _______ 电荷泄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课堂导学 一、静电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上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板所带的电荷叫做°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做__________ - 3. 原子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组成的,__________ 带正电,________ 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_______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朿缚 电子本领______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带 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________ 电子带负电。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5. 同种电荷 ___________ ,异种电荷 ____________ a 6. 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 ______ 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电流 7. 电荷的 _____________ 形成电流。 _______ 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资源] 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 [教具和学具] 平面镜、玻璃、相同的棋子两个、光源、光的反射装置一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中考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及时批阅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起来做好分析,在本节课上进行校正。 [教学过程]

第四章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演示教学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 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 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现分述如下: (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生涯成熟(eareermaturity)是由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包括认知与情意。生涯成熟是指能成功地因应早期至最近一期生涯发展阶段的程度。 (8)生涯成熟是一假设性概念,如同智力的概念一样,很难界定其操作性定义。但可以确定的是,生涯成熟并非单一维度的特质。

初中物理中考光现象复习课教案.docx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一) 南京民办旭东中学吴永余 [ 设计意图 ]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 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 教具和学具 ]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 课前准备 ]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 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 6 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 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过程 ] 教学阶 段与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间分配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复习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理知识识点? 框架 (10 分钟)学生活动:利用实物 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 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 预习情况得到 认可。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学生讨论与交流,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二、课 堂教学 学生:通过光的色 (20 分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钟)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实验演示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讨论与交流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投影仪作为光料的混合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4cm × 4cm 的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孔)来实现。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视角 【摘要】:现象学是上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的基本主张是“回到事实本身”,将事实作为认识事物的不动点,消除抽象理论、抽象概念对人们认识的影响。现象学提出之后,经由海德格尔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影响巨大的国际哲学思潮。依据现象学的基本思想,一些研究人员在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概括出了一套具体详细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后来又扩展到社会学、教育等、美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意图通过分析和介绍国外现象学理论及其方法的应用,为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现象学研究提供借鉴。论文采用了文献法、案例法,吸取国外现象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资料,阐述了现象学方法在教育中开展研究的相关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内容对推进和深化我国教育现象学研究,丰富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引言、现象学的基本理论、现象学方法的研究步骤、现象学方法的研究案例、总结和评价等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选题的缘由、背景、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指出了我国教育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现象学方法的特点、意义,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等。第二章主要介绍现象学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包括现象学的发展过程、产生背景、哲学思想、研究目标、类别等,重在阐述现象学方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讨论现象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来源、文本写作、知识观

等,分析了现象学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获取意义、如何开展现象学文本写作、现象学知识有什么特点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现象学研究者如范卡姆、P.F.科莱齐、阿米德·吉戈吉、克拉克·穆斯塔卡斯、范梅南、J.W.克雷斯韦尔、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等人现象学方法,为教育现象学研究提供借鉴。第五章主要借鉴国外现象学研究者如克拉克·穆斯塔卡斯、范梅南、巴里特、拉库斯、马雷克等人的现象学研究实践,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实践提供指导。【关键词】:现象学现象学方法教育现象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0 【目录】:论文摘要5-7ABSTRACT7-11第一章引言11-30第一节选题缘由11-18第二节教育现象学研究的基本状况18-22第三节与其它视角的差异22-26第四节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基本思路、研究重点与方法26-30第二章教育现象学研究的理论基础30-46第一节现象学发展的历程及背景30-32第二节主要哲学思想32-35第三节几大类别35-39第四节研究途径39-41第五节核心概念41-46第三章教育现象学研究方法透析46-66第一节还原46-49第二节体验49-52第三节反思52-57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复习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复习过程: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③应用及现象:a b c 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目标检测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5、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①直接得出结论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推理得出结论。下面的几个结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①光的直线传播②真空不能传声③光的反射定律。目标检测 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学案新版教科版

3.1电现象 一、知识梳理 (一)静电现象 1.摩擦起电:用____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2)负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 4.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是由______与______组成的,原子核带______电,电子带______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______,原子呈______性.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摩擦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弱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强的______电子,带______电. 5.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______.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验电器:(1)主要结构: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______. (3)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流 1.电流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只有负电荷能定向移动,故电流的方向与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 3.电池: (1)发明者:______. (2)种类:普通干电池,______,______,______,锂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太阳能电池……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教学案(无答案)(新 版)新人教版 复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 。 2. 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解释相关现象,并能利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作图。 3. 了解光的色散及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难点:作图 复习过程一、构建知识网络 光源指的是: 。 光在 (条件)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真空中的速度是最 , 其值是 km/s= m/s 。 (1)三线共面: 光的反射定律 (2)两线分居: (3)两角相等: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此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技能: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如镜中能看到别人,别人也能从镜 中看到你) (1) 表面发生 ,射 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2)、 表面发生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 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 4.反射的种类 两种 射都遵守光的定律

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 物体,是因为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黑板反光“晃” 眼是发生了反射。 (1)、等大: (2)、等距: 5、平面镜成像特点(3)、垂直: (4)、平面镜所成的是立像,是 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技能: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 (1)、三线共面: 光的折射规律(2)、两线分居: (3)中的角总要大一些。 会大致画出折射光路图。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 球 面 镜凹面镜:对光有作用。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凸面镜:对光有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道拐弯处的反光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第四章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第四章生涯发展理论 舒波本人却比较喜欢“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学的心理学”(differential —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psychology)这样的名号。很明显,舒波的蓝图,是企图汲取这四大学术领域当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义,建构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 一、基本假设舒波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早期只有10项(Super,1953),随着思想的成熟与相关研究的启发,开展至12项。最后,成形于1990年发表的14项(Super,1990,PP.206—208)。现分述如下: (1)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和自我概念等维度上,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 (2)基于这些个人独特的本质,每一个人都适合于从事某一些特定的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一组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因此,每一个人可以适合不同的职业,而且每一项职业可以适合不同的人。 (4)人们的职业偏好与能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以及因此形成的自我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然而,自我概念会在青少年晚期之后逐渐稳定和成熟,在生涯选择与适应上持续发挥影响力。 (5)上述的改变历程,可归纳为一系列的生命阶段(称为“大循环”)(maxicycle),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而探索期可细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实际期;建立期可细分为尝试期、稳定期。每一个阶段之间有“转换期”(称为“小循环”)(minicycle),转换期通常受到环境或个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然而,转换期的不确定会带来新的成长、再探索、再建立的历程。 (6)生涯组型(careerpattern)的性质:包括从事职业的阶层水平、经过尝试和稳定地进人工作世界的经历、频率和持久性等。这些均受到个人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能力、教育、技巧、人格特质(包括需求、价值、兴趣、与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及生涯机会的影响。 (7)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

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共五节课的学案

8-4-1 光的直线传播 课堂探究 知识点1:光源 根据预习学案中列举的光源例子,总结出光源的概念,并对光源进行分类 (1)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注意:这里指的是物体能自己发光,而不是反射光!)如:镜子、月亮、行星等是反射光的,所以不是光源。彗星、流星、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等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2)光源的分类:和,例如:、是人造光源,、是自然光源, 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总结:光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2)光线 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 ①什么是光线? ②光线表示为: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 ①从课本中找出一个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②尝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成因。 (4)练一练: ①早晨升旗排队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的 传播的原理。 ②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③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知识点3:光速 问题:在雷雨天,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总结: ①光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为c=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它小,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②光年是,光年是的单位。 练一练 1光年=______m 四、达标练习 1.(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

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弯折” 2.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像B.树叶的影子 C.太阳的像D.云彩的像 3.(2018 毕节市)“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五、中考链接 1.(11·广州)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2.(2018 思明区校级模拟)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3.(2018 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放大镜把字“放大” 4.(2017 恩施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 C.“池水照明月”﹣﹣﹣光的折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漫反射 5.(2019内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 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6.(2018江苏)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

1电现象教学设计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电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种类的研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 静电小实验,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 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带电体 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介绍防止衣服产生静电的方法。 建议学生回去查找有关静电防止和应用的资料。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光现象

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地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生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生点知识,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生点知识。本章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面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 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 课时安排: 一、光的直线传播 2课时 二、光的反射 1课时

三、平面镜成像 1课时 四、光的折射 1课时 五、光的色鲜 1课时 六、复习和总结 1课时 教学措施与方案: 本章主要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及通过探究自主归纳实验结论,能自主设计实验

课题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生]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 它们都能发光. [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 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 [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案

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Ⅰ、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知道尖端放电现象及避雷针的原理。 3、了解经典利弊,会解释简单的静电现象。 Ⅱ、复习: 1、电场强度的公式 ,单位 ,与F 、q 关。 2、电场强度的方向:(1)、 (2)、 (3)、 Ⅲ、引入:干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纤衣服,长时间走路之后,由于摩擦,身体上会积累静电荷.这时如果手指靠近金属物品,你会感到手上有针刺般 的疼痛感。 生活中存在电火花放电现象。 Ⅳ、学习过程: 阅读1-1第10页至11页。 一.放电现象 问题1:什么是放电现象? 带点物体 电荷的现象叫放电。 问题2:放电有哪些种类? 1. 放电 2. 放电 3、 放电 1. 火花放电: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案例见右表) 火花放电典型案例统计 学生活动:请列举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火花放电现象: 如何消除静电带来的火花放电? 2、 接地放电 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连接起来。地球是良好的导体,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

认为它不再带电。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在一些工厂或实验室里,存在大量易燃气体,工作人员要穿一种特制的鞋,这种鞋的导电性能很好,能够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电荷在人体上的积累,以免产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学生活动:请列举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接地放电现象: 3、尖端放电 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特点: 。所以会产生尖端放电。 学生活动:请列举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接地放电现象: 尖端放电在技术上有重要意义.: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光滑,为的是避免因尖端放电而损失电能或造成事故。尖端放电应用:——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并由于尖端放电而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二.雷电和避雷 1、雷电属于哪种放电现象?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闪电的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在雷电放电地点会出现强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雷电的危害:案例一:石家庄雷击事件 2009年8月4日上午9时15分左右,位于石家庄市西兆通镇南石家庄村的一栋村民自建临街房屋在大雨中遭雷击倒塌,事故造成17人罹难,3人受伤。截至5日12时50分,事故现场已全部清理完毕,废墟与事故中残存的建筑垃圾全部被清除干净,4名伤者(其中一名伤者伤势相对较轻,4日没有统计在内)病情稳定。 案例二:1989年:黄岛油库遭雷击起火爆炸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 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

【初中物理】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

课题:光现象 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莱西市实验中学郎美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3、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4、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 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2、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 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学方法:小循环多反馈;合作交流;讨论法 教学模式:“导――练――测――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跟光有关的现象,如:阳光射入森林,我们看到光束是直的,水中有树木的倒影;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到了它;海市蜃楼等等。今天我们来复习“光现象”。 二、复习过程 光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下面大家对照提纲线复习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 3、应用:、、 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 教师点拨:光只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引导学生讨论、回顾有关内容。利用课件展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再展示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等。 学生完成题组(一):你学会了吗? 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亮着的电灯?因为它们能发光,光沿直线传播到我们的眼镜睛,我们就看到了它们。但是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不发光,为什么也能看到它们呢?因为它们能反射光.下面大家来复习第二部分:光的反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