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

【篇一:浅析精准扶贫】

浅析精准扶贫

—政府如何改“漫灌”为“滴灌”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8

个“新词”,其中就包括了“精准扶贫”这一词汇。所谓“精准扶贫”就

是指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

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一改以前政府“漫灌”式的扶

贫工作机制,确实体现了本届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

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本文

通过对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分析,来进一步了解政府扶贫工作

如何实现从“漫灌”到“滴灌”的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转变创新与进步

一、精准扶贫的定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

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国家制定统一的扶

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

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

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

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

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

到稳定脱贫目标。”简单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

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

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

二、实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精准扶贫是我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

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是国家统计

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

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

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

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

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

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

得到帮扶。

(二)实行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创新的重要要求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

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

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

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

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

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

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

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

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

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

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

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

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扶贫要做

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

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

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三、精准扶贫如何实现由“漫灌”到“滴灌”的转变

(一)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

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

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

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

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

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

体作法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

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

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

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

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

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

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

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

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

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

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

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

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

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

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

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

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

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

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

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

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

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

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

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

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

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

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

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

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

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

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

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

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

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

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

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

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

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

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

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篇二:关于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精准扶贫到户林果产业富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

准扶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

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及《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

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

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

必将对我县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2015年我县召开精准扶

贫工作会议,标志着清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将步入发展快车道。我县

精准扶贫战略工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给全县广大贫困对象带来了

福音,也必将大大加快全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清水早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这项工程不仅需要我们

全社会共同参与,也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共同思考与探索,因为

我县精准扶贫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

借鉴。我认为,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做好这项

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林果业现状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落实好“责、诺、评”

绩效考核为统领,以“兴林、强果、富民”的发展思路,

- 1 -

以打造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围绕“12368”总体工作思路,

即围绕林果产业强县富民这1中心,抓住创建全省核桃大县和全国

生态示范县2个目标,新建白沙汤浴河流域、新城四合梁、秦亭李

岘3处5000亩以上核桃示范基地,巩固提升西灵山、三湾梁、铁炉梁、水清梁、石沟河流域、响水河流域6个五万亩干鲜果示范基地

建设成效,采取发展果品产业增收、发展林下经济增收、引导农民

育苗增收、落实惠民政策增收和依托项目造林增成效、强化资源管

护巩成效、建设绿色屏障显成效、狠抓后续管理提成效8大措施等

方面的新跨越,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目

前完成退耕还林26.18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五期造林14.6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5.16万亩;德援造林11.8万亩,试点补贴造林2.4万亩,完成小泉峡造林绿化区域面积1.9万亩,庄天二级路栽植柳树18000株,柿子5300株,塔柏13500株,县

乡公路绿化12条706公里,完成了产业路绿化220公里;完成邽山绿化工程6500亩,其中:建设2300亩的森林公园一处等国家林业

重点项目。

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

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

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

- 2 -

“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

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

尤其是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

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

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

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

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

人的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

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外出的

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5、我县林果产业不容乐观。针对精准扶贫这一富民工程的要求与目标,一是因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在干鲜果基

- 3 -

地建设上有抵触情绪;二是果园管理比较粗放,龙头企业的拉动作

用小,致使果品业的效益未能真正凸显,要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

的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部分乡镇未能实现,有些群众

积极性不高,不想管也不会管,远门乡单魏村、郭川乡的宋川村的

苹果产业使农户走上了小康路,其它乡镇部分村的苹果产业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甚至只栽不管,效益低下;草川乡的黄崖村、陇

东乡的安儿等村核桃产业管理艰难爬行,干鲜果产业的效益拉动力

不强。三是在林果业建设中大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还比较突出。

四是退耕还林抚育管理不到位,除草、施肥、修冠等抚育措施落实

不力,一些退耕还林地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一些补助年限到期和

即将到期的退耕还林尚未形成稳定的后续产业,农民的林果收入没

有明显的增加,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三、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

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摸清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

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我作为黄

门乡精准扶贫的组长、下成村的第一书记、帮扶队员,既是穿帮引

带者,又是决策者,更是以身作则者。因此我认

- 4 -

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

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

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

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

“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一对一”帮扶及“双

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

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

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提高扶持效果。对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

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

黄门乡下成、峡口等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方面,我们按照我县1+19

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

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

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二是

整合资源,突出林果业发

- 5 -

【篇三:精准扶贫学习心得体会】

精准扶贫到户林果产业富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及《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

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是指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

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

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对我县扶贫开发产生重大

而深远影响。2015年我县

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标志着清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将步入发展快

车道。我县精准扶贫战略

工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给全县广大贫困对象带来了福音,也必将

大大加快全县贫困人口脱

贫致富的步伐,为清水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这项工程不仅需要我

们全社会共同参与,也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共同思考与探索,因

为我县精准扶贫毕竟是一

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认为,加强对

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与认

识,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林果业现状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落实好“责、诺、评”

绩效考核为统领,

以“兴林、强果、富民”的发展思路, - 1 - 以打造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围绕“12368”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林果产业强

县富民这1中心,抓住创建全省核桃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2个目标,新建白沙汤浴河流域、

新城四合梁、秦亭李岘3处5000亩以上核桃示范基地,巩固提升

西灵山、三湾梁、铁炉梁、

水清梁、石沟河流域、响水河流域6个五万亩干鲜果示范基地建设

成效,采取发展果品产业

增收、发展林下经济增收、引导农民育苗增收、落实惠民政策增收

和依托项目造林增成效、

强化资源管护巩成效、建设绿色屏障显成效、狠抓后续管理提成效

8大措施等方面的新跨越,

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完成退耕还林26.18万亩;“三北”防

护林四期、五期造林14.6万亩;天保工程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5.16万亩;德援造林11.8

万亩,试点补贴造林2.4万亩,完成小泉峡造林绿化区域面积1.9

万亩,庄天二级路栽植柳

树18000株,柿子5300株,塔柏13500株,县乡公路绿化12条706公里,完成了产业路绿

化220公里;完成邽山绿化工程6500亩,其中:建设2300亩的森林公园一处等国家林业重

点项目。

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

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灾的能力都十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

即返贫,因此,巩固扶贫

成果十分不易。

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 - 2 - “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基础依然薄弱,贫

困乡村贫困对

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件

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贫困对象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

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

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贫困

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一个很难马

上解决的问题。

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

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

靠土地已经难以维持生存

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致大量的劳力

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

人口大多数都是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

共性就是劳动能力不足,靠

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

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

力大量外出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

这些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

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5、我县林果产业不容乐观。针对精准扶贫这一富民工程的要求与目标,一是因群众思想

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在干鲜果基- 3

- 地建设上有抵触情绪;二是果园管理比较粗放,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小,致使果品业的

效益未能真正凸显,要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均两亩园,收入

过万元的目标在部分乡镇

未能实现,有些群众积极性不高,不想管也不会管,远门乡单魏村、郭川乡的宋川村的苹果

产业使农户走上了小康路,其它乡镇部分村的苹果产业管理粗放,

病虫害严重,甚至只栽不

管,效益低下;草川乡的黄崖村、陇东乡的安儿等村核桃产业管理

艰难爬行,干鲜果产业的

效益拉动力不强。三是在林果业建设中大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还

比较突出。四是退耕还林

抚育管理不到位,除草、施肥、修冠等抚育措施落实不力,一些退

耕还林地未能发挥应有的

效益,一些补助年限到期和即将到期的退耕还林尚未形成稳定的后

续产业,农民的林果收入

没有明显的增加,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三、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

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

(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摸清底数是基础。通

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

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

策代替特惠政策,进而提

高扶贫效果。我作为黄门乡精准扶贫的组长、下成村的第一书记、

帮扶队员,既是穿帮引带

者,又是决策者,更是以身作则者。因此我认 - 4 - 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

收入

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

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

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

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

定脱贫时限。“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

施等内容,这样为建

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年终根据

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

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

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

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实施精准扶贫,关键

在于突出扶持重点,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对

精准扶贫户,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提高精准帮扶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黄门乡下成、峡口等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方面,我们按照我县1+19

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

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

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

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

工作台帐等。二是整合资

源,突出林果业发

- 5 -篇二:扶贫培训心得体会扶贫培训心得体会参加了15日在县计生委举办的扶贫规划培训,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激动。在此之前我

从未接触过扶贫工作,尽管培训时间短暂,但授课的老师们还是让

我受益匪浅,不管是工作

上,还是待人处事上,都有了与以前不一样的认识。现将此次培训

的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是对农村扶贫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以前由于在乡镇并

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

所以对扶贫工作缺乏认识,总觉得扶贫工作不如农业、党建工作重要,通过此次培训,让我

认识到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并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时必须

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

快的实现新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不仅能增加贫

困户收入,还要支持贫困

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上规模、

上档次、上水平,成为带动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要充分利用扶贫开发的

有利条件,在产业增收上找路子,想办法。鼓励农民在本地城乡从

事二、三产业,组织劳务

输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现金收入。二是对自己参与到这次扶贫

规划的编撰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感受到了上级领导对这

次扶贫规划编撰的重视。这次的扶贫规划关系到我县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按照“区域发展

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把集中连片区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

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方面,是指导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

要文件。新阶段的扶贫不

再是以金钱、食物等的方式开展扶贫,而是转向了以文化扶贫、政

策扶贫的转变。从思想上、行动上使

贫困农民能够自养,从而脱贫,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乡综合

指标的落后、教育文化水

平相对比较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广大人民的发展思路和发

展模式。现阶段农民的脱贫致富,除了依靠国家扶持外,更重要的

是自食其力,拓宽路子,

从过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提高效益、扩大就业

上来,从依靠农业转向依

靠特色经济和劳动力转移上来。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既要向农业的

广度和深度进军,又要继

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借助国家的惠民政策全方位开辟农民

就业和增收新渠道。在今后2个多月的规划编撰工作中,同大家齐

心协力,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完成交予

我的任务。确保规划编撰工作的顺利完成。**

*年*月*日篇三: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015年,在

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

紧抓住市、县委主要领导

的讲话精神,在各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

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

力拼搏,安口镇吴坪村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围绕精准扶

贫工作要求和省、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

路和举措,

制定最强有力的措施,实行挂图作战,下大力打好这张扶贫“精准牌”。

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

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

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

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分社逐户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并

按照“规划到社、帮扶到

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吴坪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

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

正做到“有卡、有簿、有

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并对识别出来

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

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

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取扶贫项目

拉动、合作社捆绑发展、

就近务工等扶贫模式,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二、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

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

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

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切实把村民组织起来,

把致富能手培育起来,把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合理利用起来,

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

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土地流转起来,把群众

带动起来,把医疗体系完

善起来,把发展环境优化起来,把村社两级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

着力推动贫困户的经济和

产业健康发展起来。

三、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按

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抓好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

任务对接工作,强

化各双联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组织引导他们共同担负起扶

贫攻坚任务,动员更多的

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

帮扶等帮扶模式。同时加

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

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

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

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一、加强领导。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我们成立了精准扶贫

工作领导小组,重点

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

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

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

1、根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按照贫困农户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做好贫困农户的统计工作。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

户名单。

3、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一是明晰“一条路径”,即力量法。按照省委、市的要求,增强减贫脱贫的内生力量;创

新城乡互动发展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拉动力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

支撑力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增强减贫脱贫的保障力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

强减贫脱贫的领导力量”的要求,以改革统揽、开发扶贫、拔掉穷根为总攻方向,以“五个

机制撬动五个力量”为总攻路线,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攻目标,以“往前冲”的精神、“敢

探路”的勇气、“一起上”的格局、“认真抓”的劲头为总攻要求来贯彻落实省委、市、县的要求。

二是构建“一套机制”,即十子法。探索构建“十子”机制,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是瞄

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

法子,建帮扶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

册子,建管理机制。

三是突出“一个抓手”,即抓手法。围绕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四

个具体”。

四是实现“一个突破”,即产业链法。要在产业链上发展,依靠市场激发内生动力上突

破。通过产业链生成和发展要素的主动链接,链动农户、合作社、企业、基地核心要素和科

技、教育培训、融资、特色品牌4个保障性要素,有效整合产业扶贫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

民尤其贫困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

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

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

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

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

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四法”工作。篇四:浅析精

准扶贫

浅析精准扶贫

—政府如何改“漫灌”为“滴灌”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时,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8个“新词”,其

中就包括了“精准扶贫”

这一词汇。所谓“精准扶贫”就是指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地方

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

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一改以前政府“漫灌”

式的扶贫工作机制,确

实体现了本届政府对于贫困地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

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

更为突出的位置,本文通过对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分析,来进

一步了解政府扶贫工作如

何实现从“漫灌”到“滴灌”的创新与进步。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

机制转变创新与进步

一、精准扶贫的定义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

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

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

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

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

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

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

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

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

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

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

标。”简单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

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

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

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

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

就应多。

二、实行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精准扶贫是我国国情的现实要求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

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

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是国家统计局根

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这个数据对于

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

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

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

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

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

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二)实行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创新的重要要求精准扶贫的背面是

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

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

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

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

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

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

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

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现行的扶贫制度

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

在“扶

农”而不是“扶贫”。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

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

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

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

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

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

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

也相对较少。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

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