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和力的关系

运动和力的关系

高一物理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ac 、abc 、adc 三个细管道,ac 沿竖直方向,abcd 是一个矩形。将三个小球同时从a 点静止释放,忽略一切摩擦,不计拐弯时的机械能损失,当竖直下落的小球运动到c 点时,关于三个小球的位置,下列示意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ac d =,acb α∠=, 设小球沿ab 、bc 、ac 、ad 、dc 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1a 、 2a 、3a 、4a 、5a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15sin sin mg a a g m α α=== sin(90) 24cos mg a a g m αα?-== = 3a g = 对ab 段有

2211111 sin sin 22 d a t g t αα= = 得 12d t g = 对ac 段有 2312 d gt = 得 32d t g = 对ad 段有 2244411cos cos 22 d a t g t αα= = 得 42d t g = 所以有 124t t t == 即当竖直下落的小球运动到c 点时,沿abc 下落的小球恰好到达b 点,沿adc 下落的小球恰好到达d 点,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2.如图所示,倾角θ=60°、高为h 的粗糙斜面体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BC 边上距B 点 3 h 高处的D 点,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Q 与弹簧另一端相连,并静止于斜面底端的A 点,此时小物块Q 恰好不接触地面且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0。已知小物块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小物块Q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2<F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 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 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 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 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 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分析加速度不同物体动力学问题,比较简便.通过分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 2.如图所示是滑梯简化图,一小孩从滑梯上A点开始无初速度下滑,在AB段匀加速下滑,在BC段匀减速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假设小孩在AB段和BC段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和2μ,AB与BC长度相等,则 A.整个过程中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的相互性 1.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甲同学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乙同学认为力使玻璃瓶发生的形变并不是水面上升的唯一原因,该装置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丙同学却认为可以实现,只需修改实验步骤。主要步骤如下:用较大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1,松手后水面落回原处,再用较小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2。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同学的操作,你认为使水面上升除了玻璃瓶形变还有可能是:。(2)丙同学两次挤压需要控制相同。 (3)若实验结果能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则h1和h2的关系是。 2.为了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如图甲所示。 (1)在甲图中,缓慢向两侧移动铁架台E和F,保持木块A与B位置不动,整个装置静止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f A的方向向,大小应该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C”或“D”)。 (2)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不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经过讨论,同学们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放置细圆木条是为了消除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3)同学们利用完善后的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整个装置静止后,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为2N,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4)请你写出利用完善后的实验及数据分析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的过程:。3.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用两根弹簧测力计做的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请对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判断正误。(图中A、B两弹簧测力计均处于静止状态)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式三份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5、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毫无意义;s和t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2)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计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时间测量

(1)单位:秒 (2)测量工具: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对的,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能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沿力计 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六、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其中,g为常数,大小为9.8N/kg,它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论文:运动和力的关系 精品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提出了“保持自己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这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即惯性。也就是说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那么,怎样进一步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呢?简单地概括就是:1.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物体就保持静止或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我们称之为平衡状态。反之,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它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一定为零。2.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那么物体就会做变速运动,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就要发生改变。可以肯定,如果物体在做变速运动,则它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同学们有几个问题常常想不通。例如,“物体不受外力或说合外力为零,将保持匀速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可以理解,那一个物体原来静止,怎么会运动起来的呢?”原来静止,如果不受外力,就继续静止,必定它受到某一个力才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现在我们所研究的这一段过程中,它不再受力,就保持着这一速度,匀速直线前进。 比如,宇航火箭向后喷射火焰,受到反作用力,速度不断增加,这是受力而运动状态由静变运动,速度由小变大的过程。当最后一瞬间,火药气喷完,它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不再受力;速度就不再变化了,将永远保持这一速度继续前进。当然,事实上,在这个速度,和此时所处高度的条件下,它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这个作用力的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垂直,就使它的运动方向不断地改变。同样,因为力和运动方向垂直,不会影响它的运动快慢。所以整个来说,它将进行匀速圆周运动。 还有一个问题,运动的物体受不为零的力,运动状态到底如何变化?一言难尽。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1.如果所受的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刚才讲的火箭和卫星,则卫星将保持原来运动的快慢,做匀速圆周运动。2.如果力和运动方向一致,那么,运动将越来越快,就是说,做加速运动。比如,小汽车起动后司机继续加大油门,牵引力与运动方向一致,它将加速。反之,行驶的汽车,当司机踩刹车时,汽车还需向前冲出一段距离。这时没有牵引力,只有摩擦力,即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为什么这时受力方向向后而车仍向前运动呢?因为汽车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只因为受了力,使它的运动状态受到改变,运动减慢,最后停下来。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同学想不通;一个球你不踢它,它就不动,不是力使它运动的吗?这话是对的,但它说明了两点(1)踢球的力使球运动;(2)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可是如果一个飞过来的球,在我们观察它的这一段时间和距离中,它从一开始就是运动的,不能说只有受了力它才运动,而由于地面和空气的阻力慢慢停下来,仍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同学们之所以有误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东西原来确实是相对地面静止的。事实上宇宙中的许多物体原来就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和静止本来就是相对的。还有,我们的结论和原理都是相对于进行研究的某一段区间而言的。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判断才说到了问题的实质。

力与运动计算题

力与运动试题---计算题部分 二、本题共10小题,共1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14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 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 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 22、(12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 别为m A、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 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 刚要离开C时物块A 的加 速度a 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 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23、(12分)如图所示,B物块放在A物块上面一起以初速度2m/s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已知A物块质量M=10kg,B物块质量为m=5kg,斜面倾角θ=37°。取g=10m/s2,sin370=0.6, cos370=0.8,求: (1)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B物块对A物块的压力? 24、(12分)“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返回舱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按预定轨道返回,返回舱开始时通过自身制动发动机进行调控减速下降,穿越 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落,这一过程中若 返回舱所受空气摩擦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空气阻力系数) 为k,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竖直降落。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 回舱的运动v—t图象如图中的AD曲线所示,图中AB是曲线在A点的切 线,切线交于横轴一点B,其坐标为(8,0),CD是曲线AD的渐进线, 假如返回舱总质量为M=400kg,g=10m/s2,求 (1)返回舱在这一阶段是怎样运动的? (2)在初始时刻v=160m/s,此时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3)推证空气阻力系数k的表达式并计算其值。 25、(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长为L=0.5m的木板A上放置质量为0.5Kg的物体B,平放在光滑桌面上,B位于木板中点处,物体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问: (1)至少用多大力拉木板,才能使木板从B下抽出? (2)当拉力F为3.5N时,经过多长时间A板从B物下抽出?此过程中B物的 对地位移是多少?B物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3) 当拉力F为3.5N时,要使B不会从A上滑下,则拉力的作用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26、(16分)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滚轮匀速转动,在滚轮的作用下,将金属杆从最底端A送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部.滚轮中心B与斜面底部A的距离为L=6.5m,当金属杆的下端 运动到B处时,滚轮提起,与杆脱离接触.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最终会返回斜面底 部,与挡板相撞后,立即静止不动.此时滚轮再次压紧杆,又将金属杆从最底端送 往斜面上部,如此周而复始.已知滚轮边缘线速度恒为v =4m/s,滚轮对杆的正压 力F N=2×104N,滚轮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杆的质量为m =1×103Kg,不

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0801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知识与技能(共72分) (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 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 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B.v乙>v甲>v丙 C.v丙>v甲>v乙D.v甲>v丙>v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8.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下,将会 ()

(完整版)经典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知识与技能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 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B.v乙>v甲>v丙 C.v丙>v甲>v乙D.v甲>v丙>v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8.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下,将会() 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出地球 B.马上停下 C.运动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 D.以上均不符合你的想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 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 ()A.在目标处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D.无法确定 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1.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如图所示,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 的是 ( ) A .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 .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 .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B .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 .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和理想实验法 D .通过(a )(b) (c)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 .在木板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 C .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实验中运用了逐渐逼近法 4.探究“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写出三个必需的实验器材: 、 、 ,这个实验用到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进入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可以推导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物体将 。 6.针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题: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怎样的运动?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s/cm 18.3 26.8 98.2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 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 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

运动和力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运动和力》知识要点和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或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 典型例题: 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2.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知识点二:机械运动 1.定义: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 (2) (3) 实际问题中多用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 a.(根据运动路线)⑴;⑵ b.(根据运动快慢的变化与否) (1):定义:叫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两单位中单位大。 换算:1m/s= km/h。人步行速度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直接测量工具:。 (2):定义:叫运动。 变速运动中的速度叫 计算公式:(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测路程,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1=,v2=,v=。 5. 速度图象:

运动和力的相互关系图表

常见的力运动的描述知识结构回忆

最近复习力学部分考点求概览 1、认识机械运动,能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释实际问题。 2、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5、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了解匀速直线运动。 6、了解平均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9、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0、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怎样产生的,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11、认识弹力,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关系。 12、认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3、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14、理解二力平衡条件,能根据平衡条件由一个力确定另一个力。 15、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及其原因。 16、认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了解定律的建立过程及理想化的实验方法。 17、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惯性解释实际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运动和力的相互关系(图表)

解题指导、关键点击: 一、从整体上双向掌握两种分析推理方法:(如下图所示) (一)从受力分析推断运动状态的情况; (二)从状态分析推断物体受力的情况。 二、必须有强烈的受力分析意识(最好画图),把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 结合起来分析,综合运用上述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物体,解决问题。尤其要理解运用“二力平衡”求解有关力的问题。 三、高度关注“关于惯性的一些说法”,纠正头脑中固有的错误前概念,练就 “火眼金睛”。 1、惯性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备的固有属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 绝不能说“受到”,也不能说“作用”,可以讲“有”、“具有”,不能讲“没有”。 2、惯性可以讲“大小”,它代表着“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只由“质 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若物体质量不变,则说“惯性增大或减小”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汇总教学内容

第一节、机械运动 1、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3、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空间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4、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⑵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通过的时间 6、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公式: 7、速度单位: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读作:米每秒。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读 作千米每时。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 1/3.6 米/秒 注:①单位换算过程:2m/s=2×3.6km/h=7.2km/h(过程单位同后) 10米/ ⑤常识:人步行速度:1.3米/秒,自行车速度:4米/秒,汽车速度:30米/秒,光速:3×8 秒 第二节、力的存在 8、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9、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10、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 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1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

运动和力关系教案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新授课) 学科物理年级八授课时间 课题第二课时 课时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能区别出惯性和惯性定律; ③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惯性现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理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渗透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科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难点 课型 新授 课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问题与猜想】 力是维持物体的运动,还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进行探究实验: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课堂演示:教师手推一辆小车,小车可在 讲台桌上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停了下来; 教师问:小车为什么能滑行一段距离?又 为什么停了下来?你能试分析一下小车的 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 新课讲授 【制定计划】 并思考先向学生介绍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并说明实验的 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 这样就保证了小车到达B处开始水平运动 时的速度相同; 便于比较. 用同一辆小车. 同学们安装好器材后;开始做实验. 小车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从静止开 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每次水平面的

以下问题: 1.每次实验小车都要从同一高度滑下,为什么? 2.三种不同的 材料,目的是为什么? 3.实验中是否要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 【分析与结论】指导学生按照教材图7-32安装实验器材, 按上述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的结果填在下 表中. 接触面小车受到摩擦力的 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棉布 木板 教师介绍: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 通过这样的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 动状态的.后来笛卡尔又推出,运动的运动物体不受 阻力时不仅速度的大小不变,并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 运动下去. 教师对惯性定律进一步分析理解: 条件:不受外力作用时;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回到小车的实验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小车运动的原 因,停下来的原因. 表面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 二次换成铺棉布,第三次就是木板.比较 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在什么不 同. 引导学生分析: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 什么问题? ③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 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 小,小车的运动距离将会变长还是变短?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 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而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 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请学生讨论课本中的109页的小明的周游 世界的计划是否可行?问题在哪里?并请 一个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补充得出它们的不 同之处 学生思考与讨论,教师补充得出它们的不 同之处.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计算题 专题练习 试卷

七年级下运动和力计算题专题练习 1、一台起重机将一块重为5000N的钢材以1m/s的速度均匀吊起,此时起重机吊绳对钢铁的拉力是多少?由于施工的需要,吊车吊物体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且仍将匀速上升,则吊绳的拉力又是多大? 2、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 (1)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 (2)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牛,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4)并判断此时物体的运动情况. 3、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以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为准开始计时。若以听到枪声为准开始计时(声速为340 m/s),记录结果为13.52s,该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应该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校车安全,重中之重!如图21是2012年最新版校车,采用了多方位的安全 设计,切实保护学生安全。当发动机输出6000N的牵引力时,刚好能够使校车在 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已知校车所受阻力是其车重的0.1倍,求: (1)校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2)校车的质量是多少? 5、2月13日《桂林晚报》报导:为保障漓江游览持续稳定,满足春节“黄金周”游客的需求,保证磨盘山至阳朔航线的正常运行,思安江水库从2月12日16时开始向漓江补水至三月初,总补水的体积为2.7×107m3。试问: (1)总补水的质量是多少?

(2)磨盘山至阳朔航线全长约为60km ,游船早上8:00出 发,12:00到达阳朔,游船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6、元旦假期,小军随父母到“六朝古都”南京旅游,从植 物园出来后,小军看到如图11甲所示的标志牌,然后他随父母“打的”去海洋馆.在去海洋馆的旅途中,小军感觉到出租车开得过快,下车后小军凭乘车的发票(如图乙所示)举报了驾驶员的违章行为——超速行驶.请你思考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3km 内的价格为起步价,则该出租车的起步价为多少? (2)在去海洋馆的过程中,出租车的速度有没有超速?若超速,则超速多少? 7、2010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西的建设和发展。 福州到厦门铁路全程约276km ,右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其平均 速度是多少? (2)如果D6215动车组质量为200t ,开动时的牵引力为2× 106N ,阻力为车重的0.2倍,则火车水平方向的合力为多少牛? 8、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9月29日16分发射升空。将按计划进行无人和有人对接,实现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 “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一圈的实际时间是90分钟,在轨道上运 行速度将保持28440km/h , (1)“天宫一号”运行速度28440km/h 合多少m/s? (2) “天宫一号”运行一圈的路程是多少km? (3) 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______的(运动还是静止)。“天宫一号”发射成功仅是个开始,与神八、神九、神十进行对接才是真真的考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飞船对接成功的条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和力的关系专题练习

1.乘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紧急刹车时通常会向前倾倒,这是为什么? 2.运动会上,同学们跳远时为什么要助跑? 3.惯性现象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到处可见,请你举出有关惯性现象应用的实例和防止惯性现象伤害的实例。 【例1】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B.单纯的推测方法 C.数学推导的方法 D.实验加推测的方法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一定运动 C.物体保持静止,一定不受外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例3】下列现象不是由惯性引起的是 ( ) 【例4】正在运动的物体,如将它受到的力全部撤去,这个物体( ) A.速度越来越大 B.速度越来越小 C.立即静止下来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手榴弹掷出后,还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 ) A.手榴弹有惯性 B.手榴弹有向前的一个惯力 C.人对手榴弹有作用力 D.手榴弹的惯性比阻力大 【例6】轮船在大海中匀速直线航行,小明同学在船中央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 ) A.仍在起跳点 B.在起跳点前 C.在起跳点后 D.无法确定落在何处 【例7】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

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 B.①或③C.②或③ D.②或④ 【例8】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对跳远运动员来讲( ) A.向东跳得远一些 B.向西跳得远一些 C.向南或向北跳得远一些 D.向任何方向跳都一样远 【例9】小车受到向东600 牛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道路上匀速向东前进,当拉力减小100 牛时,小车将( ) A.向西倒退 B.减速向东前进C.调头向西前进 D.立即停下来 【例10】物体在两个互相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则( ) A.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一定改变运动方向 D.以上说法均不对 【例11】(多选)生活中有许多利用惯性的事例,下列事例利用了惯性的是 ( ) A.射击时,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B.河里嬉水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C.司机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必须系安全带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紧了 【例1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若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 【例13】(多选)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测试题 知识与技能(共72分) (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B.自行车C.树木D.房屋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B.v乙>v甲>v丙 C.v丙>v甲>v乙D.v甲>v丙>v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 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 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 的位置() A.在目标处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D.无法确定 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 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7、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七节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 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 来加以改变。 4、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5、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

【知识点】惯性 我们把物体保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等无关。 【对应练习】 【填空题】 1、行驶的火车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运动,说明火车正在行驶,若小包突然右摆,说明火车正在向转弯. 2.(2011江苏泰州)如 图10所示,用力击打鸡蛋 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 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 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 因为鸡蛋具有;硬纸 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3、摩托车在急驶的过程中是利用 飞越障碍的. 4、(09浙江雅戈尔) 如图所示,在行驶的列车 内的水平桌面上,放臵一 个气泡水平仪,水平仪的 气泡突然向前移动,由此

可知,列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加速(“加速”或“减速”)。 5(11〃三明)如图 (a)所示,盛有水的烧 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 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 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迭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水具有。 答案:减速惯性 6.(2011年安 徽省)沿东西方向 直线运动的火车突 然刹车,车箱里的 乘客看到水平桌面 上的小球朝着自己 滚动过来(如图所 示),这是由于小球 具有____的缘故。 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答案】惯性东 7.(2011江苏宿迁)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这是因为汽车具有,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地面摩擦力的作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如在雨天,车会滑行更远,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