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渔父”是一个“渔夫”吗

“渔父”是一个“渔夫”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618674800.html,

“渔父”是一个“渔夫”吗

作者:朱璟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03期

《渔父》一文是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板块中的一篇文言课文。这篇文言文,从疏通文言字词的角度来看,重点要把握好几个古今异义词和一些文言特殊句式,其他难度不大,学生自主翻译的效果也很好。但在疏通完文言字词之后,探讨“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这两个人物形象,“屈原”形象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学生也很容易地总结出:屈原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而在分析“渔父”这一形象时却不是那么顺利。有学生认为“渔父”是与“屈原”相对立的反面形象,他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要像屈原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能像渔父一样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渔父”真的是一个反面形象吗?

其实屈原与渔父不是美与丑的对立,而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这种误读呢?究其原因有三:

一、对“随波逐流”含义“教条化”的理解

“随波逐流”,《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这是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而在《渔父》课文中,渔父是这样说的:“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可见,前句“圣人不凝滞

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就是对后句“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的解释。通俗

地说就是“所谓的圣人,并不被外物所拘泥,而是可以随着世道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处世的态度”,可见渔父的“随波逐流”是顺其自然、不强为之的超然于物外的处世态度,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体现,具有中性偏褒义的色彩。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随波逐流”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样的。

二、对文本内容“模糊化”的分析

首先,从标题来看,“渔父”中的“父”字,同“甫”,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所以,文章中写的是渔父,而不是渔夫,以“父”称之,包含了作者是对“渔父”这一人物的尊重。

其次,文章中,渔父的谈吐引用圣人之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从这个角度而言,渔父的话表现的是圣人的思想。而且,课文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对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