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_陈逸青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_陈逸青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_陈逸青
非胰岛细胞瘤性低血糖的研究进展_陈逸青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104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 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功能性;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 1458-01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 ICT)较为罕见,在所有胰腺肿瘤中的发生率为0.1%~0.2%,分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FIT)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NIT)[1]。 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7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3-69岁,平均55岁。均 以Wipple三联征入院,常于凌晨、空腹或劳动后发作,平均空腹血糖水平 1.106mmol/L,临床表现为饥饿、大汗,多有抽搐甚至晕厥等症状,进食或注射 葡萄糖可缓解。 1.2 辅助检查:7例空腹血糖0.8~2.9mmol/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或多肿瘤 标志物测定均正常。术前彩超、MRI等检查提示胰腺组织内占位性病变,2例位 于胰头、胰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 1.3 治疗方法:7例均行外科切除术,其中位于胰头胰颈部2例及胰体、尾 部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另2例因瘤体多发,行胰体尾切除(1例加行脾切除)。切除后测瘤体长径1-2.5cm,术中冰冻病理均提示良性。术中置腹腔引流管,术 后7-14日拔除。 2结果 7例手术后均由常规病理明确诊断,监测血糖4.0-9.1mmol/L,无低血糖症状 复发,1例出现短时期轻度黄疸,退黄治疗后缓解,复查彩超提示肝外胆管无明 显扩张。失访1例,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无低血糖症状复发。空腹血糖维持 接近正常水平。 3讨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T)属少见病,以胰岛素瘤为主,发病率4/10万[2]。该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尚无完整的调查资料[3]。典型症状为意识障碍,交感 神经兴奋表现,精神异常及颞叶癫痫[4]。胰岛细胞瘤常因误诊癫痫出现病情 延误,本组中4例分别以癫痫持续治疗1-12年,病史较长者已出现长期嗜睡、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等表现。饥饿试验、甲苯磺丁脲试验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 常可确诊,但由于80%的肿瘤直径常小于2cm,应用较广泛的彩超和CT敏感度 较低;DSA、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确诊率较高,PTPC不仅可定性,还可对肿瘤定位,但由于均为侵入性操作,应用明显受限。另一种能为确诊 提供依据的侵入性操作是细针穿刺活检,由于胰腺穿刺并发症多,此方法常用于 外科切除手术当中定位定性所用。FIT病理诊断大多为良性腺瘤[5]。切除手术 为治疗首选方法[6]。根据瘤体性质、大小和部位,可选择的术式有肿瘤局部 切除、胰体尾切除(必要时加行脾切除)、胰头部分切除后胰头断端-空肠Roux- en-Y吻合术甚至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低血糖脑病的MRI表现及鉴别

低血糖脑病的MRI表现及鉴别 低血糖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有糖尿病史和降糖药物服用史,常发生在胰岛素使用过量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50 ml/dl),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药物耐受性差。也可见于酗酒、节食减肥、饥饿、胰岛细胞瘤患者。 脑组织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是不一致的,越是进化发育程度高的组织,对缺糖的敏感性高,耐受性越差;因此,低血糖发生时首先是大脑皮层出现抑制,其次是皮层下中枢包括基底节区、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相继受影响,接下来受影响的是间脑、中脑、脑干网状结构、延脑。补充葡萄糖后按上述顺序逆转恢复。脑实质受损主要累及皮质及深部核团,受损程度取决于低血糖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影像表现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a) 灰质受累为主:累及皮质、纹状体及海马等; (b) 白质受累为主:累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囊及胼胝体压部; (c) 灰白质均受累。小脑和脑干是对低血糖神经损害具有较高耐受性的区域。 低血糖脑病预后取决于低血糖持续时间、程度及机体状况。

(低血糖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通常的顺序) 新生儿脑代谢旺盛,低血糖脑病在婴儿中较常见,主要造成顶枕叶的不对称性损害,急性期MRI表现为顶枕叶皮层、皮层下斑片状长T1WI、长T2WI信号,DWI呈高信号。 成年人低血糖脑病常常累及大脑皮质、胼胝体、基底节区、海马等区域,对称或不对称,病灶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ADC低信号,MRA未见相应供血区血管病变。纠正血糖后部分病灶可逆。仅累及胼胝体者预后较好。脑干和小脑对低血糖脑损伤具有相对较高的耐受性。(DWI对病灶显示很有意义)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_Yi Dao Gong Neng Xing β Xi Bao Liu_206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_Yi Dao Gong Neng Xing β Xi Bao Liu 一概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偶为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部分。胰岛细胞瘤比较少见,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二病因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胰岛素瘤最常见,占60%~90%,肿瘤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通常较小,大多小于2.0cm。其次是促胃液分泌素瘤,占20%,常常多发,可发生于胰外,以十二指肠和胃壁多见。其他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是增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等。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肿瘤通常很大,甚至可超过10cm。三临床表现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促胃液分泌素瘤可引起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难以治愈的消化道溃疡。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后期可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引起症状,如腹痛、消瘦、黄疸等。四检查 1.血糖发作时血糖<2.8mmol/L (50mg/dl)。2.血清胰岛素和C肽低血糖时的血浆胰岛素及C肽增高,胰岛素指数(胰岛素/血糖)>0.3,如>1.0可肯定诊断。空腹血浆胰岛素>200uU/ml可肯定诊断。3.口服糖耐量试验典型者呈低平曲线,部分可糖耐量降低,少数呈早期低血糖或正常糖耐量曲线。4.饥饿试验阳性有助诊断。空腹血糖>2.8mmol/L者方可试验。90%以上禁食24~36小时可激发低血糖。少数需禁食48~72小时,并于终止

禁食前2小时加运动,可激发低血糖。经72小时禁食未诱发低血糖者,可除外本病。5.常规X线胃泌素瘤者消化道钡餐检查可显示胃及十二指肠多发、反复发作的溃疡。6.超声表现病变在胰腺边缘或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呈低回声,边缘清楚。恶性胰岛细胞瘤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7.CT表现平扫胰腺内等密度肿块,多较小,可包括埋在胰腺内或局部突出于胰腺表面。由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无论良、恶性均为多血管性、富血供肿瘤,所以增强扫描早期(肝动脉期)肿块显著强化呈高密度结节,高于周围正常胰腺。非功能性肿瘤通常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发于胰体、尾部,约20%出现瘤体内钙化,增强后可有强化,密度稍高于正常胰腺,中心可出现囊变。若合并局部淋巴结肿大或邻近器官受累或转移,为恶性肿瘤征象。 8.血管造影实质期肿瘤密度持续增高,并可见边缘清楚的肿瘤染色,是为特征性表现。五诊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由于其较典型的CT表现以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候群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难作出正确诊断。六鉴别诊断 1.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需要与胰腺癌和鉴别①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大,直径常超过10cm,而胰腺癌肿块相对较小。 ②前者属多血管性病变,增强扫描后肿块密度一般高于正常胰腺,后者则相反。③前者瘤体钙化率较高(20%~25%);后者较少(2%)。 ④前者一般不出现胰腺后方动脉周围的侵犯,如腹腔动脉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等,而后者常见。⑤前者肝内转移性也表现为多血管性强化结节,而后者相反。2.与其他疾病鉴别应注意与癫痫,脑血管意外,癔病,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病因所致的低血糖症相鉴别。七治疗1.手术

胰岛功能

胰岛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抗体和血糖测定 试验。 二、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方法: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进食75g葡萄糖或100g面粉的馒头前后分别于空腹,餐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抽静脉血测定五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值。 2)注意事项:应禁食一夜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血。许多生理和药物因素影响血糖值、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如做试验时的情绪、禁食时间的长短等;另外有些药物(如氨茶碱类,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应停服3天后再进行试验。三、胰岛素释放试验 1概述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其前体胰岛素原,经生化过程形成的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的转化和糖原,抑制糖原异生,从而维持血糖的恒定。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可超过肾糖阈,发生胰岛素依赖型。血清或血浆胰岛素定量的测定,主要用于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究,确定糖尿病的类型,对于的诊断,探讨机理,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2临床意义 胰岛素释放试验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餐后0.5小时、餐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从而有助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 3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以下3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不足型:为试验曲线呈低水平状态,表示胰岛功能衰竭或遭到严重破坏,说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刺激后曲线上 升迟缓,咼峰在2小时或3小时,多数在2小时达到咼峰,其峰值明显咼于正常值,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属于无特征性内分泌表现的肿瘤,该病临床少见,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本文旨在加强对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认识,现将收集的2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性患者,23岁。该患者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中腹胀痛,持续性,无恶心、呕吐等。于县级医院行超声检查示“右腹腔肿物”未经治疗,腹痛自然缓解。近3 d来呕吐胃内容物多次,量少。查体:于右中腹扪及一15 cm×12 cm类圆形肿物,质韧,活动尚可,无压痛。CT表现:胰头部见一巨大肿块影,边缘清,密度不均,内见片状低密度影。肿物大小为12 cm×10 cm,十二指肠、胆囊及腔静脉受压。CT诊断:胰头占位,术中所见:胰头部肿物,表面光滑,有被膜与肠系膜上静脉粘连紧密,分离肠系膜上静脉,切除胰头及肿物并移出。病理诊断:胰岛细胞瘤。 病例2:女性患者,28岁。主诉右腹不适2年余,进食不畅3个月,加重1个月,现腹部胀满,疼痛,无胆管梗阻表现。查体发现右上腹部饱满,触及一质硬肿块,有轻度压痛,按压后不适。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胰头区巨大肿块影,呈混杂密度,内见实性、囊性密度及点状钙化。肿块与周围结构分界欠清晰,占位明显。增强: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未见强化。术中发现:胰头部巨大肿块,大部分为实性,部分有囊性感。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门静脉轻度粘连,局部包绕,十二指肠升部受压严重,致使十二指肠不全梗阻,胆总管上缘受压致不全梗阻。术中病理:胰岛细胞瘤(恶性)。行血管分离,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2 讨论 胰岛细胞瘤分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前者多见,后者少见,仅占15%[1]。年轻女性居多。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因不产生内分泌症状,临床发现一般较晚,故肿瘤体积通常较大,与本文2例均相符。增大的肿瘤可产生占位效应,压迫十二指肠、胆总管或主胰管时,可出现腹部隐痛不适、胀满,甚至梗阻性黄疸。压迫门脉系统可引起门脉高压的表现。但由于肿瘤位置深在,边界常不清楚,活动度小,触之常有不适感,而压痛常不明显,本文2例报告均压迫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及进食不畅等症状,均伴有腹部不适感,无或轻度压痛表现。例2在术中发现胆总管上端不全梗阻之胆道压迫症状。腹部肿块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的表现,2例中均在查体时触及肿块。以上这些重要的临床表现,为肿瘤的发现及定性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但CT检查是肿瘤定位、定性最可靠而简单易行的手段,可以准确地观察原发灶的部位及浸润、转移等[2]。对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良恶性的诊断,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3]认为: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相多和瘤细胞侵犯局部和周围组织器官时,即使未发生转移,也应诊断为恶性,如例2中局部血管受侵犯,符合恶性的表现。腹部超声和CT是诊断该瘤的首选方法。手术切除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性偏瘫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性偏瘫的病因及临床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在糖尿病(DM)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较常见,但当合并偏瘫时极易误诊为脑血管意外,而延误治疗。我们曾收治这样的患者三例,现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1病例 例1:男性,76岁,主因昏迷,右侧肢体瘫痪三小时,伴大小便失禁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二年,口服“XX降糖消渴散”(含优降糖)治疗。右颞叶梗塞一年。PE:深昏迷,右侧肌体肌力0/Ⅵ级,右巴彬斯基征阳性。急做头颅CT示:右侧颞时叶塞灶,与一年前CT资料比较无变化。入院后急查快速末梢血糖0.7mmol/L,尿酸阴性,考虑DM性低血糖昏迷体偏瘫,立即停输甘露醇,改用50%GS200meiV/10%GS500mliVg++5+,20min后测血糖3.3mmol/L,患者完全清醒,且右侧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继续用0%GS500mliV++20-304滴/min维持,于此后1、2h测血糖分别为6.8mmol/L和8.4mmol/L。此后嘱可以进食,但是于入院后第七,第

11h又出现言语含混,右肢体肌力减退,血糖分别为:2.1mmol/L和2.3mmol/L,均给予50%GS100mliV后缓解,密切观察治疗三d,再未出现低血糖和偏瘫,肢体功能亦恢复正常,智力,精神状态如常。 例2:男性,68岁,主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瘫痪伴尿失禁2h,既往患DM二十年,长期口服“优降糖7.5mg/d降糖是75mg/d,近来加服消渴丸30粒/d治疗”,患高血压病二十年。PE:嗜睡,言语含混,右侧肢体肌力兀/Ⅲ级右巴彬斯基征阳性。头颅CT:未见异常。入院后急查末梢血糖2.1mmol/L,尿酮体阴性。考虑糖尿病性低血糖昏迷伴偏瘫,立即给予50%G.SlOOmomliV,10min后血糖3.8mmol/L,右侧肌力V/Ⅵ级,患者苏醒,然后以5%C.S500mliVg++维持使血糖保持在10.0-13.0mmol/L,观察三天未再发作。 例3:男性,76岁,与例1是同一位患者,即于上次出院后三个月,自行停用胰岛素,并自服优降糖7.5mg/d降糖灵75mg/d,后一周发病,表现与第一次住院一致,再次做头颅CT仍示:右颞叶梗塞灶同一年前表现。急查血糖为2.3mmol/L,给予50%GS100mliV,后30min清醒,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但是应答,反应能力明显迟钝。 2讨论 在已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素类降糖药物治疗的DM者,一旦出现出汗、心慌、手颤、饥饿感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时,不难想到低血糖,但是随着病程延长,或自主神经病变或在老年DM者,这样的表现常常不明确,低血糖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进而导致昏迷,癫痫,

2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

2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本组27例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Whipple三联征,主要为单发肿瘤22例,多发肿瘤5例。肿瘤多集中在胰体尾,有23例,胰头部仅4例。术前CT检查诊断率高,结合术中触诊及术中B超肿物定位成功率达100%。根据肿物大小、位置、数量决定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好,除恶性肿瘤外均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良性胰岛细胞瘤,单纯肿瘤切除或胰腺部分切除疗效肯定。胰岛素瘤仍有较高误诊率,多排螺旋CT可作为术前定位首选,建议常规行术中超声联合触诊。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islet cell tumors. Method: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in 27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islet cell tumor of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Result:ALL of the 27 cases had varying degrees of Whipple triad,mainly for single tumor in 22 cases,5 cases of multiple tumors.The tumor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body or tail of pancreas in 23 cases,in the head of pancreas only in 4 cases.The Mutislice CT was High sensitivity which combined intra-operation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 could 100% locate the tumors.Surgical methods depend on the tumor size,location and the numbers.The effect of surgery was good. Conclusion:Local excision or partial pancreas resection for pancreatic islet cell tumor is enough for benign ones. Misdiagnosis rate of insulinoma is still high,Mutislice CT can be adopt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localizing tumors before operation,combined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 is recommended to be a routine method during oper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insulinoma;Diagnosis;Preoperative imaging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罕见,可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本文主要研究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国外报道其年发病率约0.8~0.9/100万[1],而国内尚无确切的发病率报导。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分泌胰岛素导致低血糖,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及机体其他功能而引起一些列复杂的临床症状。由于此病罕见,肿瘤发生隐蔽,临床症状复杂,病情缓慢,因此临床上误诊率较高。为提高对胰岛细胞瘤的认知及诊疗,对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7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27~62岁,平均(42.4±12.5)岁,病程8个月~21年。所有患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7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2-29T11:24:51.8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马波王理栋孙高斌[导读] 该组资料证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马波王理栋孙高斌 (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瘤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功能性;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58-01 胰岛细胞瘤(islet cell tumors, ICT)较为罕见,在所有胰腺肿瘤中的发生率为0.1%~0.2%,分为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FIT)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onfunctioning islet cell tumors of pancreas, NIT)[1]。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胰岛细胞瘤7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3-69岁,平均55岁。均以Wipple三联征入院,常于凌晨、空腹或劳动后发作,平均空腹血糖水平1.106mmol/L,临床表现为饥饿、大汗,多有抽搐甚至晕厥等症状,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可缓解。 1.2 辅助检查:7例空腹血糖0.8~2.9mmol/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或多肿瘤标志物测定均正常。术前彩超、MRI等检查提示胰腺组织内占位性病变,2例位于胰头、胰颈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 1.3 治疗方法:7例均行外科切除术,其中位于胰头胰颈部2例及胰体、尾部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另2例因瘤体多发,行胰体尾切除(1例加行脾切除)。切除后测瘤体长径1-2.5cm,术中冰冻病理均提示良性。术中置腹腔引流管,术后7-14日拔除。 2结果 7例手术后均由常规病理明确诊断,监测血糖4.0-9.1mmol/L,无低血糖症状复发,1例出现短时期轻度黄疸,退黄治疗后缓解,复查彩超提示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失访1例,6例随访时间3-24个月,无低血糖症状复发。空腹血糖维持接近正常水平。 3讨论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T)属少见病,以胰岛素瘤为主,发病率4/10万[2]。该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尚无完整的调查资料[3]。典型症状为意识障碍,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精神异常及颞叶癫痫[4]。胰岛细胞瘤常因误诊癫痫出现病情延误,本组中4例分别以癫痫持续治疗1-12年,病史较长者已出现长期嗜睡、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等表现。饥饿试验、甲苯磺丁脲试验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常可确诊,但由于80%的肿瘤直径常小于2cm,应用较广泛的彩超和CT敏感度较低;DSA、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分段取血(PTPC)确诊率较高,PTPC 不仅可定性,还可对肿瘤定位,但由于均为侵入性操作,应用明显受限。另一种能为确诊提供依据的侵入性操作是细针穿刺活检,由于胰腺穿刺并发症多,此方法常用于外科切除手术当中定位定性所用。FIT病理诊断大多为良性腺瘤[5]。切除手术为治疗首选方法[6]。根据瘤体性质、大小和部位,可选择的术式有肿瘤局部切除、胰体尾切除(必要时加行脾切除)、胰头部分切除后胰头断端-空肠Roux-en-Y 吻合术甚至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本组7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均表现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如典型的Wipple三联征及血清测定胰岛素、C-肽反应升高,监测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2例患者因反复低血糖表现而自发限制活动量,加大食量且长期输注、口服葡萄糖注射液,继发高代谢综合征,出现肥胖、体重明显增加等。经手术治疗,血糖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1例术后3个月内平均血糖7.8mmol/L,最高达9.1mmol/L,均无低血糖症状出现,体重及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复查彩超均未见明显肿瘤残余或复发表现。该组资料证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应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 Speel EJ, Scheidweiler AF, Zhao J, et al. Genetic evidence for early divergence of small functioning and nonfunctioning endocrine pancreatic tumors: gain of 9Q34 is an early event in insulinomas [J]. Cancer Res, 2001, 61(13):5186-5192. [2] Jensen RT. 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 recent advances[J]. Ann Oncol, 1999,10(4):170-175. [3]杨志英, 刘展, 赵平等. 国内近20年胰岛素瘤的回顾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12):757-758. [4]陈学中, 孔刚, 梁永全.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手术切除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6,6(2):84-86. [5]陈绍勤, 邹声泉, 李宏, 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对比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11):835-839. [6]刘金英, 马立业, 张斌,等. 胰岛细胞瘤54例外科诊治体会[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8):3115-3116.

胰岛细胞瘤误诊为癫痫一例

胰岛细胞瘤误诊为癫痫一例 }申医参——2o8年第21卷第3期JournalofPsychiatry,2008,V ol21,No.3 F]6-fluoro-L-dopauptakeinneuroleptie-andmood.stabi— lizer-naivefirst—episodenonpsychoticmania:effectof treatmentwithdivalproexsodium[JJ.AmJPsychiatry, 2002,159(5):768~774 15PerugiG,ToniC,RuffoloG,eta1.Adjunctivedopamine agonistsintreatment-resistantbipolarIIdepression:an opencaseSeriesD1.Pharmacopsychiatry,2001,34(4): 137—141 16LattenziL,Dell’OSSOL,CassanoP,eta1.Pramipexolin 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fl16-weeknaturalistic study[J].BipolarDisord,2002,4(5):307—314 17GoldbergJF,BurdickKE.EndickCJ.Preliminaryran— 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ailof pramipexoleaddedtomoodstabilizersfortreatment-resist- antbipolardepression[J].AmJPsychiatry,2004,161 (3):564—566 18YathamLN,GoldsteinJM.VietaE,eta1.Atypicalanti—psychoticsinbipolardepression:potentialmechanismsof actionEJ3.jClinPsychiatry,2005,66(suppl5):4O一48 19TohenM,JacobsTG,GrundySL,eta1.Efficacvof olanzapineinacutebipolarmania:fldouble-blind,place— bo-controlledstudy[J].ArchGenPsychiatry,2000,57 (9):841~849 2OTohenM,VietaE,CalabreseJ,eta1.Efficacyofolanzap— ineandolanzapine-fluoxetinecombinationinthetreatment ofbipolarIdepression[J].ArchGenPsychiatry,2003, 6O(11):1079—1088 21BowdenCL,GrunzeH,Mullenj,eta1.Arandomiz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efficacyandsafetystudy ofquetiapineorlithiumasmonotherapyformaniainbipo— lardisorderEJ].JClinPsychiatry,2005,66(1):111— 121 22CalabreseJR,KeckPE,MacfaddenW,eta1.Arandom— 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trailofquetiapinein thetreatmentofbipolarIorIIdepression[J].AmJPsy— chiatry,2005,162(7):1351—1360 (收稿日期:2008—01-21)

重视低血糖脑病

重视低血糖脑病 【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和预后,为低血糖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 例患者中 57 例( 95.0%)患者经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血糖很快恢复正常,其中 9 例血糖波动(正常后又下降明显)2?3 d,均为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所致,继续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 例( 3.33%)偏瘫伴言语不清 6 h 起病者,入科时血糖 1.8 mmol/L ,积极治疗 2 周,遗留轻度偏瘫,生活能自理。1例(1.7%)昏迷8 h患者,入科时血糖 1.2 mmol/L ,但治疗 2 周,始终昏迷,四肢仅在疼痛刺激时有 1 ? 2 级肌力。结论应高度重视低血糖的危害性,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强化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低血糖症;预后;糖尿病;预防低血糖症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血糖过低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因病因、年龄、血糖下降速度和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等而不同。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悸、皮肤苍白等)为主要表现,易被人们认识。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极易误诊 为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对本院 2011 年 1 月?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 收治的 60 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34 例,女 26 例,年龄 18?86 岁,平均年龄 68.9 岁,病程0.5? 8.0 h,均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史者53例, 均为 2 型糖尿病,均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23 例,有脑血管病史者 33 例,合并肾损害者 5 例;无糖尿病史者 7 例。 1. 2 发病诱因有糖尿病史的 53 例患者中, 47 例因发热、呕吐、腹泻等原因进食少,而降糖药未及时减量;另 6 例自觉不适,未查血糖而自行将降糖药加量。无糖尿病史的7 例患者中,误服家属降糖药物者 2 例;大量饮酒后进食少者 2 例;无任何病史但因食欲差而进食少者 2 例,无任何病史且正常进食者 1 例。 1. 3 临床表现发现意识丧失 48例,神情淡漠、反应迟钝 4 例,突发性偏瘫伴言语不清 2 例,烦躁、胡言乱语2 例,兴奋、语言多 2 例,意识清但不语不动 1 例,肢体局灶性抽搐 1 例。

重视低血糖脑病

重视低血糖脑病 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症的相关因素和预后,为低血糖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95.0%)患者经治疗症状迅速缓解,血糖很快恢复正常,其中9例血糖波动(正常后又下降明显)2~3 d,均为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所致,继续治疗后均痊愈出院。2例(3.33%)偏瘫伴言语不清6 h起病者,入科时血糖1.8 mmol/L,积极治疗2周,遗留轻度偏瘫,生活能自理。1例(1.7%)昏迷8 h患者,入科时血糖1.2 mmol/L,但治疗2周,始终昏迷,四肢仅在疼痛刺激时有1~2级肌力。结论应高度重视低血糖的危害性,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强化血糖监测,预防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低血糖症;预后;糖尿病;预防 低血糖症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血糖过低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可因病因、年龄、血糖下降速度和程度、低血糖持续时间等而不同。临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汗、心悸、皮肤苍白等)为主要表现,易被人们认识。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极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本文对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 收治的60例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68.9岁,病程0.5~8.0 h,均符合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史者53例,均为2型糖尿病,均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23例,有脑血管病史者33例,合并肾损害者5例;无糖尿病史者7例。 1. 2 发病诱因有糖尿病史的53例患者中,47例因发热、呕吐、腹泻等原因进食少,而降糖药未及时减量;另6例自觉不适,未查血糖而自行将降糖药加量。无糖尿病史的7例患者中,误服家属降糖药物者2例;大量饮酒后进食少者2例;无任何病史但因食欲差而进食少者2例,无任何病史且正常进食者1例。 1. 3 临床表现发现意识丧失48例,神情淡漠、反应迟钝4例,突发性偏瘫伴言语不清2例,烦躁、胡言乱语2例,兴奋、语言多2例,意识清但不语不动1例,肢体局灶性抽搐1例。 1. 4 血糖水平患者均在入科后用快速血糖仪急查末梢血糖,血糖均< 2.8 mmol/L,其中0.67~1.00 mmol/L 9例,1.0~2.0 mmol/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