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病原微生物题库(带答案)

临床

免疫学1~10章30%

细菌11~23章40%

病毒24~33章30%

护理

免疫学1~10章25%

细菌11~23章45%

病毒24~33章30%

第一章免疫学概述

一.选择题

1. 首先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A )

A.琴纳

B.列文虎克

C.巴斯德

D.李斯特

E.柯霍

2.机体免疫应答过高可导致(D )

A.严重感染

B.免疫耐受

C.肿瘤发生

D.超敏反应

E.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结果是(B )

A.易发生超敏反应

B.易发生肿瘤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疫耐受

4.清除衰老或损伤细胞,属于哪种免疫功能?(B )

A.免疫防御

B.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

D.免疫损伤

E.都不是

5.免疫功能对机体是(C )

A.是有害的

B.是有利的

C.具有两重性

D.是无害的

E.既是有利的又有害

二.填空题

1.免疫的功能包括、、。( 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2.免疫防御功能过低将引起 ________。(反复感染)

三.名词解释

1.免疫防御::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抵抗病原微生物人侵,清除侵入的病原

体及其他异物,以保护机体免受外来异物侵害的功能。

四.问答题

1.简述免疫的概念与功能。

答: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免疫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免疫自稳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第二章抗原

一.选择题

1.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 )

A.抗原决定簇

B.一定的化学组成

C.一定的物理性质

D.分子量大

E.复杂稳定的结构

2.决定抗原免疫性的首要条件是(C )

A.大分子

B.结构复杂

C.异物性

D.表位多

E. 一定的化学组成

3.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D )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表位

E. 自身抗原

4.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是(D )

A.半抗原

B.佐剂

C.小分子物质

D.完全抗原

E. 简单大分子物质

5.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C )

A.类脂

B.明胶

C.外毒素

D.多糖

E.内毒素

6.抗原物质经哪种途径免疫机体应答能力最强(B )

A.皮下B.皮内C.腹腔

D.静脉E.口服

二.填空题

1.TD -Ag 中文含义是, TI-Ag 中文含义是。

(.胸腺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2.完全抗原具有两种特性,即性和性,而半抗原只具有性,

而无性。(免疫原性、抗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

三.名词解释

1.抗原: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并能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交叉反应:抗原(抗体)除与相应抗体(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外,有时还可与其它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

一.选择题

1.机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 Ig 是(A )

A.IgM B.IgG C.IgA D.IgE E. IgD

2. 极易与肥大细胞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B )

A.IgD

B.IgE

C.IgG

D.IgA

E. IgM

3.在黏膜表面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抗体是(C )

A.IgG

B.IgM

C.SIgA

D.IgE

E. IgD

4. 血清中含量最多的 Ig 是(C )

A.IgA

B.IgM

C.IgG

D.IgE

E. IgD

5.天然的血型抗体是( B )

A. IgA

B. IgM

C. IgD

D. IgE

E. IgG

6.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 B )

A. IgA

B. IgM

C. IgD

D. IgE

E. IgG

7.新生儿脐血中哪类 Ig 水平增高表示有宫内感染?(A )

A. IgM

B. IgG

C. IgA

D. IgD

E. IgE

8.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C )

A.IgA B. IgG C. IgM D. IgE E. IgD

二.填空题

1.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 Ig 是 __________ ,分子量最大的 Ig 是 __________ 。(IgG、IgM )

2.含有 J 链和 SP 且在粘膜表面发挥抗感染作用的 Ig 是 ________。(SIgA)

三.名词解释

1.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第四章补体系统

一.选择题

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E )

A. IgG

B. IgE

C. IgA

D. SIgA

E. IgM

2.补体固有成分中,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C )

A. C1 B. C4 C. C3 D. C9 E.C2

3.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其激活起始分子是(A )

A.C3

B.C1

C.C4

D.C2 E.C5

4.补体系统是(D )

A.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复合物所活化

B. 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

C.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剌激增强而升高

D. 由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

E. 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

二.填空题

1.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中从_____开始活化的途径称为经典途径;从_____开始活化的

途径称为替代途径。(C1、C3 )

2.补体蛋白的主要产生细胞是________和________。(肝细胞、巨噬细胞)

3.在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中,不依赖抗体的是_____、____。(旁路途径、MBL途径)

三.名词解释

1.补体系统:存在于人与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

一组蛋白质。

四.问答题

1.试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答:补体的生物学功能:①细胞溶解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导致靶细胞溶解破裂;

②调理作用:促吞噬细胞吞噬能力;③清除免疫复合物:减少IC形成、促进IC排出、

促进IC清除;④介导炎症反应:C3a、C4a、C5a;⑤免疫调节作用:C3协助APC捕获等

第五章免疫系统

【习题】

一.选择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是(E )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粘膜免疫系统

B.免疫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皮肤免疫系统

D.免疫分子、粘膜免疫系统、免疫细胞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2.人类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D )

A.淋巴结和胸腺 B.淋巴结和骨髓

C.骨髓和脾脏 D.骨髓和胸腺

E.淋巴结和脾脏

3.周围免疫器官包括(D )

A.骨髓、淋巴结、脾脏 B.胸腺、脾脏、粘膜组织

C.腔上囊、脾脏、扁桃体

D.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扁桃体、骨髓、淋巴结

4.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E )

A.胸腺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B.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C.淋巴结和脾脏 D.淋巴结和骨髓

E.骨髓和胸腺

5.免疫活性细胞是指(E )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粒细胞系

B.淋巴细胞系、红细胞 C.粒细胞系、红细胞

D.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有、和等。

(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B细胞)

2.细胞因子可以、的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或)邻近细胞,也可通过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

三.名词解释

1.干扰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溶性糖蛋白。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第六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选择题

1.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是(B )

A. CD2

B. CD4

C. CD3

D. CD5

E. CD8

2.APC 呈递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C )

A. MHC I 类分子

B. CDl 分子

C. MHCⅡ类分子

D. 粘附分子

E. MHCⅢ类分子

二.问答题

1.简述MHC抗原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答:(1) 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同种异体内MHC抗原可作为异己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2)抗原提呈作用。

(3) 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即MHC限制性。

(4)诱导胸腺细胞分化。

第七章免疫应答

一.选择题

1.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D )

A.可溶性的蛋白质抗原 B.游离的蛋白质抗原

C.类脂抗原

D.与MHC结合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抗原肽片段

E.多糖类抗原

2.APC处理过的外源性抗原与MHC结合后提呈给(B )

A.B细胞 B.CD4+ T细胞 C.CD8+ T细胞

D.巨噬细胞 E.NK细胞

3.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为(D )

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

B.腹腔>皮下、肌肉>静脉

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

D.静脉>腹腔>皮下、肌肉

E.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4.与致敏 Tc 细胞杀伤靶细胞无关的物质是(C )

A. 穿孔素

B. 颗粒酶

C. 溶菌酶

D. TNF

E. Fas 配体

二.填空题

1.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2.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应答的某些共性,它们均需产生,并具有性和性。(经抗原诱导特异记忆)

三.名词解释

1.初次免疫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免疫后,需经一定(较长)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分子为主,为低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免疫应答。

2.再次免疫应答:机体经初次免疫后,在抗体下降期再用相同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大幅度上升,维持时间长久;抗体以IgG分子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

四.问答题

1.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有哪些主要不同点?

答: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主要不同点见下表:

区别点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为主 B 细胞为主

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长较短

抗体高峰浓度较低较高

抗体维持时间较短较长

抗体类别 IgM 为主 IgG 为主

抗体亲和力较低较高

第八章抗感染免疫

【习题】

一.选择题

1.机体天然防御机能的构成,错误的是( C )

A.补体系统 B.单核细胞

C.T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血脑屏障

2.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 ( B )

A.吞噬入侵的全部细菌 B.吞噬的细菌全部杀死、消化

C.反复吞噬细菌 D.将细菌转移至淋巴结

E.与细菌同时溶解

3.不完全吞噬指吞噬细胞(A )

A.不能将吞噬的细菌杀灭 B.吞噬部分细菌

C.吞噬局部细菌 D.吞噬细菌后不再游走

E.吞噬的细菌死亡

4.溶菌酶的作用,正确的是 (D )

A.需抗体介导 B.一般只溶解G—菌

C.干扰素参与溶菌彻底 D.作用于G+ 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E.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

二.填空题

1.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一般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趋化识别、吞入病原菌、杀死破坏病原菌)

第九章超敏反应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速发型超敏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抗体是 ( C )

A.IgA

B.IgG

C.IgE D .IgM E.IgD

2.IgE对以下细胞有高度亲和力 ( E )

A.单核细胞、血小板

B.T、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

D.中性粒细胞、红细胞

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3.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属于 ( B )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4.下列生物活性介质与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无关 ( D )

A.组胺

B.白三烯

C.激肽

D.备解素

E.前列腺素

5.“新生儿溶血症”多发生于 ( E )

A.Rh+的母体

B.Rh-的母体

C.Rh-的胎儿+ Rh+的母体

D.Rh+的胎儿+ Rh+的母体

E.Rh-的母体+ Rh+的胎儿

6.在抗毒素皮试阳性时正确的措施是 ( D )

A.禁用抗毒素

B.改用抗生素

C.全量一次注射

D.少量多次注射

E.以上都不是

7.少量多次的抗毒素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是 (B )

A.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

B.逐步消耗肥大细胞上的IgE

C.舒张平滑肌

D.中和IgD

E.以上都是

8.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考虑立即使用的药物是 ( A )

A.肾上腺素

B.抗组织胺药

C.胆碱类药物

D.甲基黄嘌呤

E.色苷酸二钠

9.防止Rh溶血症,可通过以下方法 (B )

A.分娩后12 h内给孩子输入抗体

B.分娩后72 h内给母体注射Rh抗体

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体内的抗体 D .孩子出生后立即应用免疫抑制剂

E.以上都不是

10.迟发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 ( C )

A.抗原抗体复合物

B.抗原、补体和淋巴因子

C.抗原、致敏T细胞和巨噬细胞

D.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

E.抗原、IgE和肥大细胞

二.填空题

1.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IgG、IgM)

2.对必须使用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而又过敏的病人,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射的方法,可以避免发生过敏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_。(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多次)

3.Rh阴性母亲首次分娩Rh阳性胎儿后,为预防再次妊娠时 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可于分娩后________________小时内给母体注射________________。(72、Rh抗体)

三、名词解释

1.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Ag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Ag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性反应。2.变应原: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称为变应原。

四.问答题

1.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例,说明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答: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多为半抗原而无免疫原性,若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青霉素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触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第十章免疫学应用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是(D )

A.通过胎盘、初乳获得的免疫

B.天然血型抗体的产生

C.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D.通过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

E.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

2.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 B)

A.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

B.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

C.注射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恶性肿瘤

D.静脉注射LAK细胞治疗肿瘤

E.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3. 下列哪种属于免疫抑制剂( D)

A.左旋咪唑

B.胸腺肽

C.卡介苗

D.糖皮质激素

E.短小棒状杆菌

4.有关活疫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C )

A.接种量少

B.接种次数少

C.易保存

D.免疫效果好

E.持续时间较长

5.关于抗毒素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C )

A.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B.治疗时要早期足量

C.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给儿童多次注射

D.对过敏机体应采取脱敏疗法

E.只能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

6.如果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易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B)

A.感染和超敏反应发病率增高

B.感染和肿瘤发病率增高

C.感染和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增高

D.患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发病率增高

E. 患超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发病率增高( D )

二.名词解释

1.人工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方法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也称预防接种。

2.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三.填空题

1.人工主动免疫制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疫苗、类毒素)

2.能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抗毒素、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3.通常死疫苗接种量____________,需接种____________次;活疫苗一般只接种

____________次。(大、2-3、1)

第十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 B )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2.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C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酵母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二.填空题

1. 根据微生物形态结构和组成特征可分为、和三类。(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

三、问答题

1.简述三种微生物的特征。

答:

细胞分类结构特点举例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

膜与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与

核仁、缺乏细胞器,具有胞浆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螺旋体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必须

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病毒和亚病毒等第十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结构与维持细菌形态有关 ( A )

A.细胞壁 B.芽胞和细胞壁 C.荚膜和细胞壁 D.细胞膜和细胞壁E.荚膜

2.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在 ( D )

A.细胞膜上 B.磷壁酸上 C.肤聚糖层上 D.外膜上

E.在脂蛋白上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C )

A.蛋白质 B.脂蛋白 C.肽聚糖 D.磷壁酸 E.脂多糖

4.G+菌与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成分的主要区别在于 ( C )

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胞壁酸

5.关于细菌L型,错误的说法是 ( D )

A.主要是由肽聚糖结构的缺陷引起的 B.可在体外试验中形成

C.需要在高渗透压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D.失去致病力

E.革兰染色阴性

6.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主要是 ( E )

A.鞭毛 B.细胞壁 C.芽胞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7.关于细菌细胞膜正确的是 ( E )

A.是位于细胞壁内侧的半透性膜 B.不含胆固醇 C.含有呼吸酶

D.含有参与物质转运的蛋白 E.以上都对

8.细菌的质粒是 ( B )

A.染色体外的蛋白质 B.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C.细胞质中的酶 D.细胞质中的包涵体 E.细胞质中的营养颗粒

二.填空题

1.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革兰阴性菌的细胞璧除肽聚糖外还有三层结构是、、。(肽聚糖、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 2.细菌的特殊构造有、、和。(荚膜、芽胞、鞭毛和菌毛)

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球形、杆形、螺旋形)

三.名词解释

1. 细菌L型:细菌L型亦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因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理化或生物因素破坏或合成被抑制所致。此种细菌在普通环境下会胀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2. 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菌体内部形成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为细菌的休眠形式。

四.问答题

1.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在医学上各有何意义。

答: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四种。

荚膜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吞噬作用。此外,有粘附、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等作用。细菌根据荚膜抗原不同分血清型。

芽胞对热、干燥等因素具有强大的抵抗力,在进行消毒灭菌时,应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能活泼运动。某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借助鞭毛的活泼运动穿透小肠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使菌体粘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产生毒性物质引起疾病。鞭毛可用以鉴别细菌,鞭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以细菌的鉴别、分类。

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器官。性菌毛通过接合传递遗传物质,使受体菌获得某

第十三章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一.选择题

1.细菌生长的稳定期 ( A )

A.细菌的繁殖数和死亡数几乎相等 B.细菌的代谢速度最快

C.细菌不形成芽胞 D.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较典型

E.细菌繁殖最快

2.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E )

A.可分为S、R型菌落 B.肉眼可见 C.某些带有颜色

D.由一个细菌形成 E.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形成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 C )

A.形成芽胞 B.出芽繁殖 C.二分裂 D.宿主细胞内复制

E.有丝分裂

4.转种细菌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 ( A )

A.对数生长期 B.稳定期 C.衰退期 D.迟缓期 E.以上都可以

5.以下物质除哪项外都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 B )

A.色素 B.抗毒素 C.细菌素 D.抗生素 E.维生素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气体环境等。)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

三.名词解释:

1.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或裂解后才释放出来的。

2.外毒素:由革兰阳性菌及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可分泌到菌体外,毒性极强。

第十四章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选择题:

1.消毒的含义是指 ( A )

A.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C.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E.以上都不是

2.杀死芽胞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 C )

A.煮沸5min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气灭菌

D.干烤灭菌

E.巴氏消毒

3.灭菌是否彻底的标准是 ( C )

A.细菌繁殖体完全被消灭

B.细菌菌毛蛋白变性

C.芽胞被完全杀死

D.鞭毛蛋白被破坏

E.病原微生物被杀灭

二、.填空题

1.机会致病菌的致病条件是 (1) (2) (3) 。(细菌寄居部位改变、机体防御机能降低、菌群失调)

2.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牛奶、酒类)

三.问答题

1.简述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生物拮抗作用:肠道正常菌群中,大部分为厌氧菌,长期牢固的粘附于肠黏膜表面,形成一道生物屏障,它们通过受体及营养的竞争,以及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等方式,使致病菌不能定植或被杀死。

营养作用:肠道正常菌群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其突出作用是合成B 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

免疫作用: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发挥免疫促进作用:①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②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免疫产物,抑制或杀灭具有交叉抗原成分的致病菌。

此外,还有抗衰老、抑制肿瘤等作用。

第十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选择题

1.噬菌体属于 ( B )

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非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支原体 E.衣原体

2.噬菌体所含的核酸是 ( D )

A.DNA B.KNA C.DNA和RNNA D.DNA或RNA E.以上都不是

3.溶原性细菌是 ( D )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能产生细菌素的细菌 C.带R因子的细菌

D.整合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E.带F因子的细菌

E.以上都是

4.关于质粒错误的是 ( E )

A.在染色体外可自我复制

B.可携带耐药基因

C.可以在细菌间转移

D.偶尔可丢失

E.以上都不对

5.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后,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属于 ( C )

A.转导

B.接合

C.转化

D.转染

E.溶原性转换

二.填空题

1.噬菌体为一类属于的微小生物。(病毒 (或非细胞型))

2.细菌的遗传物质基础是和。(染色体、质粒)

第十六章细菌感染与宿主抗感染免疫

一.选择题

1.关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B.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是需氧菌

D.肠道内的痢疾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拮抗其他

细菌

E.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

2.有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 E )

A.菌毛

B.荚膜

C.M蛋白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3.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 E )

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荚膜多糖

E.脂多糖

4.内毒素的毒性成分主要是 ( D )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质A

E.脂蛋白

5.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E )

A.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6.抗毒素 ( B )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可中和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E.B+C

7.类毒素是指 ( C )

A.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B.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C.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而保持抗原性的物质

D.细菌经甲醛处理后的物质

E.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脱毒并改变了抗原性的物质

8.带菌者是指 ( E )

A.体内带有正常菌群者

B.病原菌潜伏在体内,不向体外排菌者

C.体内带有条件致病菌者

D.感染后,临床症状明显,并可传染他人者

E.感染后,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病原菌末被彻底清除,又不断向体外排菌者

9.细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人体中毒,为( D )

A.毒血症

B.脓毒血症

C.病毒血症

D.败血症

E.菌血症

10.细菌代谢产物中,与致病性无关的是 ( D )

A.毒素

B.血浆凝固酶

C.热原质

D.细菌素

E.透明质酸酶

二.填空题

1.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作用。(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2.类毒素是由经甲醛处理制备而成,可刺激机体产生。(外毒素、抗毒素)

3.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可用甲醛处理制备。(蛋白质、类毒素)

三.问答题

1.什么是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其机制如何?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菌群的比例和数量发

生明显变化就出现了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之为菌群失调症。机制有:①长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②机体免疫力低下: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导致菌群失调。

2.列表比较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

来源G+菌与部分G-菌G-菌

存在部位多数由活菌分泌,少数由死菌裂解

释出

G-菌细胞壁成分,细菌裂解后释出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

稳定性不稳定,60~80℃O.5h被破坏稳定,160~180℃,2~4h或240℃0.5h 被破坏

毒性作用强,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性作用,

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弱,无选择性,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发

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DIC等)

免疫原性强,刺激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

可形成类毒素

弱,甲醛处理不形成类毒素

第十七章化脓性细菌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C )

A.耐盐性强

B.革兰阳性菌

C.不易产生耐药性

D.产生溶血素

E.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病变比较局限

2.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食物中毒的致病物质是 ( C )

A.杀白细胞素

B.溶血毒素

C.肠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红疹毒素

3.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 E )

A.回归热螺旋体

B.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肺炎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4.根据抗原结构分类,链球菌分20个群,对人致病的90%属于 ( A )

A.A群

B.B群

C.C群

D.D群

E.E群

5.细菌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是 ( D )

A.葡萄球菌

B.衣原体

C.大肠埃希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6.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 C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菌毛

E.侵袭性酶

7.关于淋球菌,下列错误的是 ( E )

A.G-肾形双球菌

B.人是本菌唯一宿主

C.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D.新生儿可经产道传播

E.女性感染者比男性严重

8.感染人体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细菌是 ( D )

A.伤寒沙门菌

B.大肠杆菌

C.结核杆菌

D.淋球菌

E.霍乱弧菌

二.填空题

1.化脓性球菌主要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和革兰

阴性球菌如、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2. 试验阳性是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血浆凝固酶)

第十八章肠道杆菌

一.选择题

1.肠道杆菌的O抗原存在于( D )

A.胞膜

B.荚膜

C.鞭毛

D.脂多糖

E.肽聚糖

2.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细菌是( C )

A.葡萄球菌

B.志贺菌

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伤寒沙门菌

E.变形杆菌

3.感染后粪便呈“米甘水”样的细菌是( B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霍乱弧菌

C.变形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产气荚膜梭菌

二.填空题

1.痢疾志贺菌的致病因素主要是、、(菌毛、内毒素、志贺毒素)

2.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是。(食物中毒)

第十九章厌氧性细菌

一.选择题

1.破伤风的紧急预防应注射( B)

A.类毒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干扰素

E.丙种球蛋白

2.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的机制是( A )

A.中和游离的外毒素

B.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外毒素

C.抑制破伤风菌生长

D.激活补体溶解破伤风菌

E.抑制破伤风菌产生外毒素

3.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D )

A.破伤风梭菌

B.变形杆菌

C.产气杆菌

D.产气荚膜杆菌

E.脆弱类杆菌

4.能引起气性坏疽病的病原体是( B )

A.炭疽杆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产气杆菌

D.产黑素类杆菌

E.鼠疫杆菌

5.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以下系统的症状( E )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泌尿系统

E.神经系统

二.填空题

1.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毒素、,其中主要致病的

是。(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

2.汹涌发酵现象是在牛乳培养基中产生的。(产气荚膜梭菌)

3.破伤风一般预防接种、紧急预防和治疗应注射。(破

伤风类毒素、TAT)

4.肉毒梭菌引起的中毒主要表现为麻痹。(肌肉)

三.问答题

1.简述破伤风菌致病条件。

答:①伤口深而窄,有泥土或异物污染。②大面积创伤、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凝血块较多,局部组织缺血。③伤口内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第二十章分枝杆菌属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对象最适宜于接种卡介苗( D )

A.长期低热,咳嗽,疑为肺结核的患儿

B.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

C.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

D.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健康儿童

E.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健康儿童

2.下列哪种细菌属抗酸菌( C )

A.幽门螺杆菌

B.百日咳杆菌

C.麻风分枝杆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炭疽杆菌

二、填空题

1.分枝杆菌常用染色,菌体呈色。(抗酸、红)

第二十一章其他病原性细菌

一.选择题

1.检测机体对白喉是否有免疫力可用哪种试验判断( A )

A.锡克试验

B.肥达试验

C.结合菌素试验

D.抗“O”试验

E.神奈川试验

二.填空题

1.人类炭疽三种临床分型是、、。(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

2.百日咳临床病程分为、、三期。(卡他期、痉咳期、恢复期)

3.炭疽病的主要致病物质是、。(荚膜、炭疽毒素)

第二十二章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选择题

1.支原体与细菌的不同点是( A )

A.无细胞壁

B.含有两种核酸

C.含有核糖体

D.细胞核无核膜及核仁,仅有核质

E.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2.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 B )

A.肺炎球菌

B.肺炎支原体

C.嗜肺军团菌

D.流感病毒

E.溶脲脲原体3.下面哪种微生物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 D )

A.恙虫病东方体

B.贝纳科克斯提

C.五日热巴通体

D.普氏立克次体

E.莫氏立克次体4.衣原体可引起( D )

A.腹泻

B.食物中毒

C.肺炎

D.沙眼

E.百日咳

5.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B )

A.接触病人或病兽

B.接触疫水或疫土

C.经呼吸道感染

D.经消化道感染E.经节肢动物叮咬

6.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抗生素主要是( B )

A.磺胺类

B.青霉素

C.氯霉素

D.金霉素

E.链霉素

7.Ⅰ期梅毒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D )

A.不洁性交

B.硬下疳

C.梅毒血清学阴性

D.心血管梅毒

E.外阴表面溃疡,有浆液性渗出

二.填空题

1.梅毒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前者从母体通过者通过____ 传给胎儿,后者通过____ 传染。(胎盘、性接触)

四.问答题

1.比较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

答: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主要区别

生物性状支原体细菌L型

来源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自然界很少存在

返祖现象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变成细菌除去诱因可恢复原菌形态

细胞膜含高浓度胆固醇不含胆固醇

遗传与细菌无关与原细菌有关

培养特性需加胆固醇,菌落小一般不加胆固醇,菌落稍大

第二十三章真菌

一.选择题

1.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 )

A. 真菌

B.支原体

C.

D.立克次体

E. 细菌

2. 皮肤癣菌引起的最常见的癣是( C )

A.头癣

B.体癣

C.足癣

D.手癣

E.甲癣

3. 引起鹅口疮的病原体是(D )

A.絮状表皮癣菌

B.石膏样小孢子菌

C.口腔链球菌

D.白假丝酵母菌

E.口腔螺旋体

4. 最常见的深部感染真菌病是( A )

A.念珠菌病

B.隐球菌病

C.曲霉病

D.毛霉病

E. PCP

5. 新生隐球菌引起的主要疾病是( A )

A.慢性脑膜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鹅口疮

E.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二.填空题

1. 真菌的菌丝有菌丝菌丝和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丝)

2. 真菌的孢子可分为、两类。(有性孢子、无性孢子)

第二十四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选择题

1. 病毒体大小的测量单位为( A )

A.纳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

E.微米

2. 病毒主要的化学组成是(C )

A.核酸与脂类

B.核酸与糖类

C.核酸与蛋白质

D.脂类与蛋白质

E.糖类与蛋白质

3. 裸病毒体的结构是( D )

A.核酸+包膜

B.核心+衣壳+包膜

C.核心壳+刺突

D.核心+衣壳

E.核酸+蛋白质

4. 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B )

A.二分裂方式

B.复制方式

C.裂殖方式

D.减数分裂

E.芽生方式

5. 因宿主细胞条件不合适,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要成分,故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此种现象称为( A )

A.顿挫感染

B.缺陷病毒感染

C.干扰现象

D.DIP干扰感染现象

E.细胞依赖性感染

6.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为( A )

A.吸附,穿人,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C.特异性结合,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及释放

D.吸附,接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E.吸附,脱壳,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7. 缺陷病毒的产生是由于( A )

A.基因的缺陷

B.包膜的缺陷

C.衣壳的缺陷

D.复制酶的缺陷

E.刺突的缺陷

二.填空题

1.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有和,二者构成核衣壳。(核心、衣壳、)

2. 不能进行完全复制的病毒是,能协助其他病毒完成复制过程的病毒称为。(缺陷病毒、辅助病毒)

3.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五个阶段。(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三、名词解释

1.病毒: 是由蛋白质包裹、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进入易感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2.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时或短期内先后感染同一动物或组织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增殖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3. 缺陷病毒:病毒复制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这种病毒称为缺陷病毒。如丁型肝炎病毒。缺陷病毒往往缺少结构蛋白基因,当与能够为之提供结构蛋白的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便能够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

第二十五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选择题

1.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 ( C )

A.隐性感染

B.持续性感染

C.慢性感染

D.慢发病毒感染

E.不感染

2.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E )

A.细胞溶解死亡

B.细胞融合

C.细胞转化

D.包涵体形成

E.以上均可

3.干扰素的生物活性中不包括 ( B )

A.抗病毒

B.抗毒素

C.抗肿瘤

D. 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E.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4.病毒垂直感染的正确概念是 ( E )

A.在公共场所被病毒感染

B.通过性接触而发生的病毒感染

C.父亲患病毒病传给其子女的病毒感染

D.母亲患病毒病传给其子女的病毒感染

E.母体内病毒经胎盘或其产道染给胎儿的病毒感染

一.填空题

1.病毒在宿主个体间的传播途径有和两种方式;而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方式有、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局部、血液、神经)

第二十六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哪项是正确的( C )

A.标本应采集病人超急性期标本

B.根据不同病毒感染可采取同一部位体液标本

C.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易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迭标本时注意冷藏

D.血清抗体标本应保存于4℃条件下

E.应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

2、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查的组织标本递送要求是( E )

A.温箱保存

B.室温保存

C.加入防腐剂

D.冷藏快送

E.加入含抗生素的50%甘油缓冲盐水液中冷藏快送

3、长期保存病毒的方法是( A )

A.冷冻真空干燥

B.置50%中性甘油盐水液保存

C.4℃B冰箱保存

D.-20℃冰箱保存

E. 细胞培养反复传代

4、对治疗病毒感染无效的药物是( B )

A.干扰素

B.抗生素

C.聚肌苷酸

D.黄连、黄芩

E.三氮唑核苷

二.填空题

1.目前所用预防病毒感染的疫苗类型多为和。(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三.名词解释

1.减毒活疫苗:用人工诱导病毒发生毒力变异而获得的毒力降低而抗原性不

变的病毒株制备的疫苗,如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第二十七章呼吸道病毒

一.选择题

1.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流感病毒的(E)

A.型别多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供本科护理学使用)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常考题目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安全知识竞赛试题有答案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要发挥安全检查的功效, 必须怎样处理? A) 采用周详万全的检查表 B) 不作预先通知突击检查找寻真相 C) 妥善跟进在检查时所发现的不当事项 答案:C 安全带使用几年后, 应按批量购入情况, 抽验一次?

A) 1年B) 2年C) 3年 答案:B 当燃气管网泄漏, 抢修人员走近燃气泄漏位置时, 应从哪一个方向走近? A) 右边方向B) 顺风方向C) 逆风方向 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下列哪一个日期起正式施行? A) 2002年1月1日 B) 2002年5月1日

C) 2002年11月1日 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承担什么责任? A) 主要负责 B) 全面负责 C) 间接负责 答案:B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什么职能的机构? A) 安全生产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C) 安全生产控制 答案:B 在以下的单位中, 除哪种类型企业以外, 都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交通运输

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带答案

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带答 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带答案) 一、个人必答题:2轮 第一轮 1.目前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是(A) A.恶性肿瘤 B.传染性疾病 C.损伤和中毒 D.消化系统疾病 E.呼吸系统疾病 2.医院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法是(B) A.煮沸消毒灭菌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微波消毒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3.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B) A.发热 B.疼痛 C.恶心 D.乏力 E.呕吐 4.低蛋白饮食适用于(E) A.贫血 B.结核病 C.肾病综合征 D.恶性肿瘤 E.尿毒症 5.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6.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原因有(C) A.肢体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松 D.袖带过宽 E.放气太快 7.成人正常情况下,尿比重为(D) 8.为患者做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B) A.环境要清洁、宽阔 B.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C.备好70%乙醇及无菌棉签 D.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E.药量要准确 9.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A)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循环负荷过重 E.低血钙 10.输注下列哪种成分时比较容易发生过敏(B)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E.粒细胞

11.下列不属于意识障碍的是(D) A.昏睡 B.嗜睡 C.昏迷 D.健忘 E.意识模糊 12.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频率是(C) A.12~15次/min B.10~12次/min C.16~20次/min D.11~14次/min E.13~16次/min 13.病区交班报告记录的顺序,首先是(E) A.危重患者 B.手术患者 C.死亡患者 D.新入院患者 E.离开病区的患者 14.当医嘱的内容存在歧义时,护士应(D) A.与本班护士商量后执行 B.询问护士长后执行 C.凭自己的经验执行 D.经主治医生确认后执行 E.直接注销该医嘱 第二轮 1.张女士,从35岁开始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请问张女士此行为属于(D) 2.A.健康促进 B.健康保护 C.一级预防健 D.二级预防 E.三级预防 3.2.李某,70岁,因呼吸系统疾患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B) 4.A.保持安静 B.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C.加强通风 D.合理采光 E.适当绿化 5.3.患者李某,男性,70岁。怀疑为直肠癌,准备进行直肠指检,采用何种体位为宜(C) 6.A.仰卧位 B.蹲位 C.侧卧位 D.俯卧位 E.端坐位 7.4.王某,女,因体检发现乳腺肿块需进一步检查入院,晚11时30分,护士查房发现患者仍未入睡,此时最好的护理措施为(A)

预防医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预防医学模拟卷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所有外部环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整体。广义的环境除自然因素外还应包括社会因素 2.职业病:指与工作有关并直接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因果关系的疾病。即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其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 3.均数抽样误差:因各样本包含的个体不同,所得的各个样本均数也不一定相等,这种由抽样而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之差异或各样本均数之差异为均数抽样误差。 4.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5.数值变量: 6.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患有或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普查:在特定时间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9.氮平衡: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二、填空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2.长期接触强噪声,听阈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听力下降呈永久性改变,又称(听阈)位移。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可用(x +-1.96S )估计95%的正常值范围。 4.写出率的计算公式:率= (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数/可能发生某种想象得数*100% ) 5.在同一正态总体中以固定n 随机抽样,理论上有95%的样本均数在(同3题)范围内。 6.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 7.报告传染病有三类,共 35 种。 8.钙丰富的食品有:乳制品,豆类,芝麻,核桃,海带。 9.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和海渍产品:鱼虾蟹贝咸肉咸菜凉拌菜等。 三、问答题 1.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诱发癌症③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工业噪声②交通噪声③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安全知识考题有标准答案

安全知识考题有答案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取1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1、安全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 要查出事故隐患,为进行整改或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B 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 C 为应付上级检查,作好充分的准备,以免出现纰漏 D 由下级提出,经上级批准,确认后执行 (A) 2、()属于安全色种类。 A 白 B 黑 C 蓝 D 橙 (C) 3、设备、环境的( )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措施。 A 现代化 B 安全化 C 智能化 D 人机一体化 (B) 4、()是及时发现危险、有害因素、消除事故隐患的主要措施;是实现设备环境安全化的重要保证。 A 安全措施 B 安全教育 C 安全检查 D 全考评 (C) 5、( )在构成作业场所的热环境中是起主导作用。 A 环境温度 B 环境湿度 C 通风状况 D A和B (A) 6、安全信号装置和安全标志是( )装置。 A 提示 B 警示 C 警告 D A或C (B) 7、( )视认性不好,但具有安全、和平的意义。因此,它用作表示安全或用作提示。 A 白色 B 黄色 C 绿色 D 灰色 (C) 8、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职业适应性分析主要是指职业反应性的( )分析。 A 生理学 B 心理学 C 行为学 D 神经系统灵敏度 (B) 9、管理与控制的本质就是( )。 A 人的管理 B 物的管理 C 信息管理 D A和B (C) 10、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现有工业企业经过努力

热工基础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习 题 3-1 解:设定熵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为222S T p 和、,而定温压缩过程的终态参数为 222 S T p '''和、,根据给定的条件可知: 1222 T T p p ='='; 又因为两个终态的熵差为S ?,固有: 2 12 22 222 ln ln ln T T Mc p p mR T T mc S S S p g p ='-'=-'=? 所以有: )exp(12p mC S T T ?- = 对于定熵压缩过程有: k k k k T p T p 2 12111--= 所以: )exp()exp(])1(exp[()( 11112 112g p k k mR S p mR S M p mc k S k p T T p p ?- =?- =-?==- 3-2 解:设气体的初态参数为1111m T V p 和、、,阀门开启时气体的参数为 2222m T V p 和、、,阀门重新关闭时气体的参数为3333m T V p 和、、,考虑到刚性容器有: 321V V V ==,且21m m =。 ⑴当阀门开启时,贮气筒内压力达到51075.8?Pa ,所以此时筒内温度和气体质量分别为: K 25366.7 8.752931 21 2=? ==p p T T kg T R V p m m 0.225293 2870.0271075 1 g 1121=???= = = ⑵阀门重新关闭时,筒内气体压力降为 5 104.8?Pa ,且筒内空气温度在排气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此时筒内气体质量为: kg T R V p T R V p m g g 216.025 .366287027.0104.85 2 333 333=???= = 所以,因加热失掉的空气质量为: kg m 0.0090.2160.225m m Δ32=-=-= 3-3 解:⑴气体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选取绝热气缸内的两部分气体共同作为热力学系统,在过程中,由于气缸绝热,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同时气缸是刚性的,系统对外作功为零,故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不变,而系统的初温为30℃,所以平衡时系统的温度仍为30℃。 ⑵设气缸一侧气体的初始参数为1111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111T V p '''、、,另一侧气体的 初始参数为2222m T V p 和、、,终态参数为222 T V p '''、、,重新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先要求出气缸的总体积。

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带答案)

护理知识竞赛题库(带答案) 一、个人必答题:2轮 第一轮 1.目前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是(A) A.恶性肿瘤 B.传染性疾病 C.损伤和中毒 D.消化系统疾病 E.呼吸系统疾病 2.医院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法是(B) A.煮沸消毒灭菌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微波消毒灭菌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3.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B) A.发热 B.疼痛 C.恶心 D.乏力 E.呕吐 4.低蛋白饮食适用于(E) A.贫血 B.结核病 C.肾病综合征 D.恶性肿瘤 E.尿毒症 5.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6.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高的原因有(C) A.肢体位置过高 B.袖带过紧 C.袖带过松 D.袖带过宽 E.放气太快 7.成人正常情况下,尿比重为(D) A.1.000~1.010 B.1.000~1.015 C.1.015~1.020 D.1.015~1.025 E.1.020~1.030 8.为患者做皮内试验,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B) A.环境要清洁、宽阔 B.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C.备好70%乙醇及无菌棉签 D.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E.药量要准确 9.最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是(A)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循环负荷过重 E.低血钙 10.输注下列哪种成分时比较容易发生过敏(B)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E.粒细胞 11.下列不属于意识障碍的是(D) A.昏睡 B.嗜睡 C.昏迷 D.健忘 E.意识模糊 12.在成人心肺复苏中,人工呼吸频率是(C) A.12~15次/min B.10~12次/min C.16~20次/min D.11~14次/min E.13~16次/min 13.病区交班报告记录的顺序,首先是(E) A.危重患者 B.手术患者 C.死亡患者 D.新入院患者 E.离开病区的患者 14.当医嘱的内容存在歧义时,护士应(D) A.与本班护士商量后执行 B.询问护士长后执行 C.凭自己的经验执行 D.经主治医生确认后执行 E.直接注销该医嘱第二轮 1.张女士,从35岁开始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请问张女士此行为属于(D) A.健康促进 B.健康保护 C.一级预防健 D.二级预防 E.三级预防 2.李某,70岁,因呼吸系统疾患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B) A.保持安静 B.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C.加强通风 D.合理采光 E.适当绿化 3.患者李某,男性,70岁。怀疑为直肠癌,准备进行直肠指

《预防医学》试题库和答案解析[包括全部章节]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一、填空题 1.整体健康具有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病因、宿主、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预防工作可分为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五个层次。三、判断题 (√)1.新时期的卫生方针特别提出“动员全社会参与”。 (×)2.健康教育包含健康促进。 (×)3.疾病是一种生物学尺度,病患是一种行动尺度。 (√)4.健康效应谱第二个谱级属于生理效应。 (√)5.医学模式是医学观的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 (×)6.一级预防亦称临床前期预防。 (√)7.预防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8.生物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学属性。(×)9.无病就是健康。 (×)10.社区预防及第四层次预防。 (×)11.健康教育的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2.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要加强一级预防。 (×)13.整体健康观强调人的多维属性。 四、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D.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A ) A.传染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C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C.强化社区行动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BCDE)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 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二、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secondary prevention: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五、简答题 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答: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 答: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 答: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答:(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一、填空题 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 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大类。 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加氯量和接触时间、水的ph值、水温、水的混浊度、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生活污染、工业和交通污染、农业污染。 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长期性。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A.慢性中毒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A )A.相加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5.飘尘的直径在(C )C. 5微米以下

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3 题略 解: m 2.127481 .92.110)7893(3 =??-=??=??=?g p h h g p ρρ 1.5 题略 m 1.05.0 2.030sin m 2.0200kg/m 800/8.033=?======l h mm l cm g ρ已知: 烟气的真空度为: Pa 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 ρ ∵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 O mmH 027.808.7842==Pa p v 烟气的绝对压力为: 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 1.10 题略 解:锅内表压力 g 40.77kg 04077.081 .91041010063==???=?= ?= -g A p m A g m p g g 2.2填空缺数据(兰色): 2.9 题略 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 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

kJ 27.2) (8 2 2 )6 (41423 332 1 =-= == ?==? D D k dD kD W dD kD D d kD pdV dW D D π π π π 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 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 K 300)27273(m 10101010100kPa 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 3 111=+==???===???+=+=+=-----T AH V A g m p p p p b g b (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 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则 33-3211 2124 3222m 101.50231 .1951 .29310K 300kPa 1.19510100108.9)100195(102?=?=====???-+=+=+=---p p V V T T A g m p p p p b g b 活塞上升距离 cm 023.5m 05023.01010010)15023.1()(4 3 12==??-=-=?--A V V H 对外做功量 J 999.9710)15023.1(101.195332=?-??=?=-V p W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Q =△U+W ,因T 2 = T 1,故△U = 0。所以求得气体与外界的换热量为 Q =W=97.999 J 讨论:(1)本题活塞上升过程为不可逆过程,其功不能用pdV W ?=2 1计算, 本题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已知外界压力,故可用外界参数计算功(多数情况下外

《护理学导论》试题库及答案(二)

护理学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32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护理人员按照医师处方对服务对象实施的护理,属于D A.独立性护理功能 B.合作性护理功能 C.指导性护理功能 D.依赖性护理功能 2.在初级卫生保健原则中最难贯彻的原则是C A.持续性 B.可近性 C.自我决策性 D.文化感受性 3.某患者为舞蹈演员,突遇车祸,双腿须截肢,出现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等反应,此种情绪属于C 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D.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都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B.压力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 C.压力与多种疾病都有关系,我们应积极避免一切压力 D.压力是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 5.根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C A.尊重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6.艾瑞克森在1950年提出的解释生命发展过程的著名理论是B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7.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A A.社会认知 B.社会推断 C.社会评价 D.人际判断 8.人际关系双方相互赞同与接纳,获得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感,此种吸引称为B A.相近吸引 B.相悦吸引 C.相容吸引 D.相补吸引 9.下列属于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特点的是B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_超全面的修改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 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C)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B.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B.第二级预防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A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 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 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ABCE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 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 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 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好 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 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 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 性和可及性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 灾难中恢复 四、选择题 1.D 2.C 3.E 4.C 5.A 6.A 7. A 8.A 9.C10.C 11.ABCD 12.ABCE 13.ACE 14.BCDE 15.ABCDE 16.ABCE 第二部分环境与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 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 用的前提(A )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迟发 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 D.协同作 用 E.拮抗作用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D ) 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 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B )??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 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 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 ) 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 物吸收

最新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考题及答案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考题及答案 作者:E网燃气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69 更新时间:2007-11-20 20:51:47 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A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 系。 A.县 B.市 C.省 D.地区 2.在应急管理中,( C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 B.准备 C.响应 D.恢复 3.( A )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A.应急救援中心 B.应急救援专家组 C.消防与抢险 D.信息发 布中心 4.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B )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A.应急救援专家组 B.消防与抢险 C.医疗救治 D.洗消去污组 织 5.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包括: ①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②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③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D ) A.只包含① B.包含①、② C.包含①、③ D.包含①、②、③ 6.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A ) A.基础培训与训练 B.专业训练 C.战术训练 D.其他训练 7.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 A )人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热工基础答案

第一章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幺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2. 表压力或真空度能否作为状态参数进行热力计算?若工质的压力不变,问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是否可能变化? 答:不能,因为表压力或真空度只是一个相对压力。若工质的压力不变,测量其压力的压力表或真空计的读数可能变化,因为测量所处的环境压力可能发生变化。 3. 当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大还是愈小? 答:真空表指示数值愈大时,表明被测对象的实际压力愈小。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准平衡过程只注重的是系统内部 而可逆过程是内外兼顾!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引起其他变化时是可以回到初态的!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大气压力改变,热水能量散失,导致内部压力改变,压力平衡打破 7. 用U 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U 型管中,这部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习 题 1-1 解: kPa bar p b 100.61.00610133.37555==??=- 1. kPa p p p g b 6.137********.100=+=+= 2. kPa bar p p p b g 4.149494.1006.15.2==-=-= 3. kPa mmHg p p p v b 3315.755700755==-=-= 4. kPa bar p p p b v 6.50506.0 5.000 6.1==-==-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生产责任重大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安全责任重于泰山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安全总监B.主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 C.单位主要负责人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标志。 A.危险B.安全警示C.禁用D.注意安全 7.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制度。 A.淘汰B.报废C.清理D.检验 8.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 A.安排清理打扫事故现场工作 B.统计损失,处罚相关违章操作人员 C.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D.事故处理完成后报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或者使用(),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新能源、新配方、新材料、新设备 B.新配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C.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D.新工艺、新配方、新技术、新设备 12.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人员有依法获得()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方面的义务。 A.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B.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保障 C.法律赋予,人员承担D.人员承担,法律赋予 13.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A.拒绝执行B.进行抵制C.要求经济补偿D.批评和检举 14.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中的“三级教育”是指()。 A.法规教育、生产教育、技术教育 B.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C.学徒教育、上岗教育、带班教育 D.意识教育、技能教育、责任教育 15.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应负()责任。 A.直接B.领导C.管理D.主要 18.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 A.仓库容量B.使用范围C.规定指标D.临界量 2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要求企业建立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安全费用由()提取,专户储存,用于()。 A.企业自行提取事故处理B.企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 C.政府强制提取事故处理D.政府强制提取安全生产 23.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作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据有关()法律还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A.行政B.安全C.民事D.刑事 28.对于操作工人来说,下面那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管理方法

热工基础考试题库(带答案)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2.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 A、质量交换 B、热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A+B+C 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 A、绝热系统 B、闭口系统 C、开口系统 D、孤立系统 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C A、系统 B、气体 C、工质 D、蒸气 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A A、流动性/膨胀性 B、耐高温性/导热性 C、耐高压性/纯净 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 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A A、压力和温度 B、压力和比容 C、比容和温度 D、压力、温度和比容 9.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0.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1.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焓;熵 C、质量;流量;热量 D、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2.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A A、焓;熵;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 C、热量;比热;温度 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答案是正确的。B 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5.15K D、10℃=42℉=283.15K 14.摄氏温度变化1℃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5.摄氏温度变化1℃与华氏温度变化1℉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D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7.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大气压力 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104Mpa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套复习题库及答案(全册完整版)复件

2020年护理学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全 一) 一、护理程序 1.在护理程序中,指导护理活动的思想核心是 A.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中心 B.以医院管理的重点任务为中心 C.以医院的利益为中心 D.以执行医嘱为中心 E.以护理的服务对象为中心 2.护士收集健康资料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了解患者的隐私,为确立护理诊断提供依掬 B.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C.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D.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选择护理实施力 法提供依据 E.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3.护士在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过程中,丕查 确的做法是 A.所有资料均来自护士与患者的正式与非Ⅱ式交谈 B.正式交谈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州引导患者交谈 C.正式交谈的内容应贴近患者的病情 D.非正式交谈常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蠢程中进行

E.非正式交谈有助于护士和患者感情的增避及对病情的了解4.以下客观资料,记录正确的是 A.每天排尿l~2次,量少 B.咳嗽剧烈,有大量黏痰 C.每天饮水5次,每次约200ml D.每餐主食2碗,一日3餐 E.持续低热1个月,午后明显 5.护士获取客观健康资料的主要途径是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患者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患者的主管医生提供 E.患者朋友提供 6.面对老隼患者进行健康史采集时,应注意 A.交谈一般从既往史开始 B.以封闭性问题为主 C.-定要耐心倾听,不要催促 D.始终保持亲密距离 E.当老年入主诉远离主题时,不要打断 7.患者,女性,37岁,甲状腺囊肿,择期手 术住院。护士为其提供整体护理,该护理模式 的特点是

A.以治疗为中心 B.以家庭为中心 C.以疾病为中心 D.以患者为中心 E.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8.患者,女性,68岁,因病情危重入住ICU。 第2天病情平稳后,对护士说:“我想见孩子,老伴,心里憋得慌。”该患者存在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生理需要 9.患者,男性,41岁,颅脑外伤。主诉:剧烈头痛、头昏、视物不清。查体:呼吸10次/分,心搏有力、50次/分,血压160/120mmHg。护士收集资料后为其制订护理计划。计划中应优先解决的健康问题是A.皮肤完整性受损 B.潜在并发症:脑疝 C.潜在并发症:呼吸性碱中毒 D.有感染的危险 E.睡眠形态改变 10.患者,女性,27岁,车祸外伤急诊入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