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温病

温病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断、辨证治疗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一.萌芽阶段:

(一)时期:战国~晋唐时期。

(二)有关温病的记载和论述:

1.病名:首见于《内经》

2.病因

(1)强调内因━━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伤寒化温:

(3)病中复感异气:

(4)时行之气:

3.症候:

(1)症状:发热、汗出不解、脉数、狂言、不能食

(2)病理:热象偏重

(3)与伤寒的不同:伤寒━汗出而解

温病━汗出不衰

5.方药:(1)预防方剂:王焘《外台秘要》中有太乙流金散━━“避温气,预防温病的作用”。

(2)治疗方剂:《千金方》玉竹汤(葳蕤汤)治疗风温自汗身重,冬温发热咳嗽。

(三)此时期温病学的特点:

1.对温病有了一些散在的记载。

2.对温病的证、因、脉、治有了些认识,但理论上仍比较朴素

3.在概念上温病与伤寒没有明确的界限,仍隶属于伤寒的范围。

二.成长阶段:

(一)时期:宋~金元时期。

(二)有关温病的论述:

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运用经方,突破了默守成规的局面

2.金元时期刘河间,强调治疗热病应以寒凉药为主,发展了温病的治疗学

3.元末王安道认为温病与伤寒应在概念上严格区分

宋代郭雍: 是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的最早医家

元代罗天益:对温病证治作了规律性揭示:即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及气分、血分的不同分别选方用药。

(三)本时期温病学特点:

1.温病开始从伤寒中脱离出来,认识到伤寒方药不能适应温病临床的需要。

2.对温病病理学、治疗学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为温病学说自成体系,奠定了基础。三.形成阶段:

(一)时期:明清时代。

(二)有关温病的记载和论述:

1.明末·吴又可,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2.喻嘉言:

(1)提出治疗温疫分上、中、下三焦,治疗方法以逐秽解毒为主。

(2)著有论述燥邪为患的专篇━━《秋燥论》,首创“秋燥”的病名。

3.清·叶天士完成温病学专著《温热论》,倡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4.薛生白,著湿热性疾病专书《湿热病篇》又称《湿热条辨》。

5.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完善了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

6.王孟英集温病之大成,著《温热经纬》。

(三)此时期的温病学特点:

1.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从此温病从伤寒论中完全解脱出来。

2.清代医家:叶薛吴王著书立说,对温病的认识上更加深化,理论上日益完善,治疗上逐渐明确,方药上不断丰富,并创造性的总结出“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作为认识温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形成了温病学独立的辨证论治体系。

四.近现代研究与发展

(一)民国时期:

1.时期: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2.有关温病的记载和论述:

(1)张锡纯,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丰富了温病的治疗学。该书问世对当时医学界影响很大。

(2)吴锡璜:(中西汇通的创导者之一),著有《中西温热串解》、《八大传染病讲义》3.本时期特点:

(1)温病学在逆境中奋力图存,倡中西汇通,丰富了温病诊治经验。

(2)积极创办中医学校及中医医学刊物,为温病学进入中医教育奠定了基础。

年代发展阶段主要成就

战国—晋唐萌芽散在的记载;朴素的认识;与伤寒没有界限。

宋金元时代成长理论上的新进展,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明清形成创立卫气营血辨治体系,三焦辨治体系。

近代研究与发展发扬应用广泛,成效显著; 理论上新探讨;

治法、方药的机理研究;新剂型;教育;

文献整理。

第一章温热病的概念

一.温病的定义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临床上以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征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的特点

(一)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二)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

1.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2.必有发热

3.易伤阴液

4.易内陷生变:多有闭窍、动风、动血之变。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

1.“卫气营血”传变规律

2.“上中下三焦”传变规律

(四)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三.温病的范围及分类

温病的范围是: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一)包括疾病:

1.春季:风温、春温

2.夏季:暑温

3.长夏:湿温

4.秋季:秋燥

5.秋末冬初:伏暑

6.冬季:冬温

7.冬春之季:大头瘟、烂喉痧

(三)温病的分类:

1.根据病证的性质(是否兼湿)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

(1)温热类

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

特点:

①均以热证及热盛阴伤的症候为主,均以撤热与育阴为基本治法。

②病程中可挟湿、挟痰,但不是症候的主要方面,因此不能导致疾病属性的全部改变。(2)湿热类

包括:湿温、伏暑、暑湿、湿热疫。

特点:

①除具有程度不等的热证或邪热伤阴症候外,同时必有湿邪困遏气机、耗损阳气的症候。

②其治疗除兼顾清热与祛湿两个方面外,还需调节脏腑气机。

2.依据发病类型可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四.温病与伤寒:

(一)伤寒的含义:

1.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2.狭义伤寒的含义:是指感受寒邪而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

(二)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1)温病与狭义伤寒两者截然不同。

(2)温病与狭义伤寒同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五.温病与温疫: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六.温病与温毒

多发生于冬春两季,由温毒病邪所引起,临床上除具温病性质外,还具有局部肿毒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第一节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含义:

温邪是指在四时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属于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二.温邪的种类:

春季(温暖多风)──风热病邪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当令)──暑热病邪

长夏季节(天气炎热,雨湿较多)──湿热病邪

秋季(天气干燥,久晴无雨)──燥热病邪

还包括了“疠气”、“温毒”、“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三.温邪的致病特点:

1.温热性质显著。

2.温邪外侵,多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且致病迅速。

3.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之邪或时邪。

4.一定条件下可相互影响及转化。如:寒郁化热、热蒸湿动、热灼成痰等。

5.病位有别:不同温邪侵入人体的脏器不同。

四.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一)风热病邪:

1.含义:具有风热性质的外感病邪,称为风热病邪。

2.产生季节:冬春,以春季为多。

3.所致温病:风温、冬温。

4.致病特点:

(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先犯上焦肺卫)

(2)易化燥伤阴,损伤肺胃阴液

(3)变化迅速,既易消退又易逆传内陷

5.初期症候类型:邪袭肺卫证

(二)暑热病邪:

1.含义:具有暑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暑热病邪。

2.产生季节:夏天暑热季节

3.所致温病:暑温。

暑湿病邪所致温病称为暑湿病。

4.致病特点:

(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径入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暑热伤津耗气)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挟湿邪,郁阻气分(暑多挟湿)

5.症候特点:气热炽盛证。

(三)湿热病邪:

1.含义:具有湿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湿热病邪。

2.产生季节:四季,尤以长夏季节为主。即夏秋雨湿季节

3.所致温病:湿温

4.致病特点:

(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5.症候特点:邪遏卫气证。

(四)燥热病邪:

1.含义:具有燥热性质的病邪,称之为燥热病邪。

2.产生季节:秋天干燥季节。

3.所致温病:秋燥。

4.致病特点:

(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化火:

5.症候特点:燥热袭肺证。

(五)温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含义:是指春季的一种温邪,因其不兼有风、暑、湿、燥的病邪特性,而以温热性质显著为特征,故称之为温热病邪。

2.产生季节:春季

3.所致温病:春温

4.致病特点:

(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3)易伤耗阴液,后期多伤肝肾之阴:

5.症候特点:热郁胆腑证。

(六)关于“疠气”病因说:

1.含义:疠者,暴戾也。是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并造成大面积流行的一种致病因素。又称其为“疫疠之邪”。

2.产生季节:一年四季皆可产生。

3.所致疾病:温疫

4.致病特点:

(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性

(七)温毒的病因概念:

1.含义:

温毒病邪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于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又称为温热时毒。

2 .所致温病:温毒

3.致病特点:

(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第二节发病

一.发病因素:

1.体质因素。

2.自然因素。

3.社会因素:

二.感邪途径:

1.从皮毛而入:接触相染。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卫气营血辨证

一.定义:用卫气营血来说明温病发展变化过程,

辨别临床证候的方法和理论。

二.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形成:

(一)以《内经》、《伤寒论》理论为基础:

(二)临床实践的结晶:

(三)《温热论》中用卫气营血来说明不同的病理阶段,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依据。六.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运用:

(一)卫分证:

含义:是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的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症候类型。

1.来源:

(1)风热病邪的侵入。

(2)燥热病邪的侵入。

(3)湿热病邪的侵入。

2.病理:

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3.症候:(卫分证的症状表现)

(1)辨证要点:

①发热恶寒同时存在

②舌苔白

③口微渴

(2)一般见证:头痛咳嗽略汗出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脉浮数

4.治疗原则: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

5.症候类型:

(1)邪袭肺卫证:(由风热病邪引起)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和/或咽

红咽痛,微汗出,口微渴,舌边尖红赤,

苔薄白,脉浮数。

病机——风热袭肺,肺卫不宣。

治则——辛凉解表,疏散风热。

方药——咽红咽痛者:银翘散;

咳嗽为主者:桑菊饮。

(2)邪在肺卫证:(由燥热病邪引起)

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咽

痛,咽干唇燥,口干,干咳少痰,眼干、

鼻干,舌边尖红赤,苔白少津,脉右数大。

病机——燥热袭肺,肺卫不宣。

治则——辛凉甘润。

方药——桑杏汤。

(3)邪遏卫气证:(由湿热病邪引起)

证见——恶寒身热而不扬,头痛、头晕、头沉如

裹,身体沉重酸痛,胸部憋闷,脘腹痞

闷,呕恶不食,便溏不爽,小便黄褐,

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阻卫分,气机不畅。

治则——芳香化湿,宣畅气机。

方药——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

6.转归:

(1)向愈:

(2)发展:传入气分。

(3)恶化:逆传营血。

(二)气分证:

含义: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症候类型。1.来源:

(1)暑热病邪的侵入。

(2)由卫分发展而来。

(3)由营分透转而来。

(4)伏邪温病初发于气分。

2.病理:

气分热盛,邪正剧争,热炽津伤。

3.症候:

(1)辨证要点::

①但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②舌苔黄

③口渴

(2)一般见证:

大汗出,口大渴,脉洪大,舌质红等。

4.治则:

“到气才可清气”。

5.症候类型:

(1)肺热炽盛证:

证见——发热汗出,咳喘鼻煽;或咳吐黄痰粘稠

不爽;或咽喉剧痛;或咳嗽胸痛气促,

咯血痰;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病理——肺热炽盛,气机不利。

治法——清泄肺热。

方药——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银翘散加减。银翘白虎汤合泻白散。(2)胃热炽盛证:

证见——高热,头痛,汗出(大汗、热汗),

口渴饮冷,饮不解渴,面色潮红,

手足灼热,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病理——热炽阳明,胃热津伤。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汤。

(3)肠道热结证:

证见——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数日不下,腹

部胀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燥或焦黄

起刺,脉滑数有力或沉实有力。

病理——热结肠道,腑气不通。

治法——泻下热结。

方药——承气汤类。温病中多用调胃承气汤。

(4)脾胃湿热证:

证见——身热不扬,汗出不解,胸闷脘痞,身重

肢倦,呕恶不食,面色垢暗,表情淡漠,

神志呆板,嗜睡,精神恍惚,口中粘苦,

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闭止,小便黄褐,

苔黄腻或黄浊,脉濡数。

病理——湿阻中焦,气机不利。

治法——清化湿热,调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或王氏连朴饮。

(5)热扰胸膈证:

证见——身热,心烦,懊憹,或胸膈灼热,

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病理——热扰胸膈,气机不畅。

治法——清泄膈热。

方药——栀子豉汤或凉膈散。

(6)热郁少阳证:

证见——寒热往来如疟,身热午后为重,入暮尤

剧,天明得汗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苔黄而腻,脉弦数。

病理——热郁少阳,枢机不利。

治法——清泄少阳,理气化湿

方药——蒿芩清胆汤。

6.转归:

(1)向愈

(2)发展:传入营分。

(3)恶化:亡阴、亡阳。

(三)营分证:

含义:是指温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出现的症候类型。

1.来源:

(1)由气分传来。

(2)由卫分逆传而来。

(3)伏邪温病初发于营分。

(4)某些温邪直犯心包。

2.病理:营热炽盛,耗伤营阴,扰神窜络。

3.症状:

(1)辨证要点:

①舌绛(无苔)绛:红中透紫。

②斑疹隐隐:隐隐:为似露非露,隐隐约约见于肌肤之间。

包括少量散在的出血点。

③神志障碍

④痉厥抽搐:

(2)一般症状:

身热夜甚——发热为昼轻夜重。

口不甚渴、脉细数——热伤营阴之外在表现。

4.治则: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药物。”

5.症候类型:

(1)营热炽盛证:

证见——身热夜甚,烦躁不安,时有谵语,

口渴不甚,斑疹隐隐,舌绛,

脉细数。

病理——热入营分,营阴不足。

治法——清热凉营,滋养营阴。

方药——清营汤。

(2)热闭心包证:

证见——身热神昏,谵语妄言,舌蹇肢厥,

舌绛,脉细数。

病理——热闭心包,神明被扰。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紫雪丹。

(3)热闭心包肝风内动证:

证见——身热神昏,谵语妄言,痉厥抽搐,舌绛,脉弦数。(上证加痉抽既是本证)

病理——邪热内闭心包,引动肝风。

治法——清心开窍,凉肝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送服三宝。

(4)逆传心包证:(内闭外脱)

证见——身热,突然昏愦,不醒人事,舌蹇肢

厥,舌质绛干。或兼见:喘喝欲脱,

冷汗大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紫雪丹、至宝丹;

内闭外脱——开闭固脱——生脉散/参附汤

送服三宝

6.转归:

(1)向愈:治疗得当及时,疾病可向愈。

(2)转出气分:病情好转,这种好转是患者从神

昏当中清醒过来。

(3)病情发展:传入血分。

(4)病情恶化:亡阴、亡阳。

(四)血分证:

含义:是指热邪深入,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出现的症候类型。

1.来源:

(1)由营分传来。

(2)由卫分逆传而来。

(3)伏邪温病初发于血分。

2.病理:

热盛动血,迫血妄行,瘀热互结,神明错乱。

3.症状:

(1)症候特点:

①各种出血倾向——斑疹透露,或吐血衄血、

便血、尿血。

②舌质深绛

(2)一般症状:身热夜甚,口不甚渴,燥扰

不安或如狂似狂,脉细数。

4.治则: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5.症候类型:

血热炽盛证:

证见——同上。

病理——血热炽盛,迫血妄行。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

6.转归:

(1)向愈。

(2)恶化:亡阴亡阳。

(3)转入慢性期

(六)归纳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症

候类型:

1、卫气同病—卫分之邪未罢,气分邪热已盛,

卫分、气分症候同时存在的病症。

2、卫营合邪—卫分之邪未罢,邪热已传营分,既有

卫分(气分)症候的同时又有营分症

候的表现。又称卫营同病

3、气营两燔—是指气分热盛和营分热盛同时反映

出来的症候。在温病中最多见。

4、气血两燔—气分(营分)热盛和血分热盛同时

表现出来的症候。

第二节三焦辨证

一.什么是三焦辨证?

以三焦来认识温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辨别临床症候的方法和理论。

二.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

(一)《黄帝内经》提出上、中、下三焦之名:

1.划分人体部位。

2.认为是六腑之一。

(二)《伤寒论》用三焦来说明生理病理

(三)喻嘉言提出了三焦的治疗方法:

(四)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方法:

五.三焦辨证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上焦:

属于温病的初期,包括脏腑为心、肺。

1.肺

病理:卫气受阻,肺气失宣。邪热壅肺,肺气郁闭。

临床特点——咳、痰、喘、(炎)。

症候类型

邪袭肺卫证——咳嗽+寒热、苔白等卫分症候。

(上证+津气干燥的表现----燥热袭肺)

邪热壅肺证——咳喘+发热、苔黄等气分症候。

(上证+咳痰等表现 ----痰热阻肺)

湿热阻肺证——

湿热或暑湿病邪犯肺,卫受湿遏,肺气失宣的病理变化。

辨证要点:咳嗽、胸闷、苔腻、恶寒

身热不扬等。

2.心

病理——心神被扰。

临床特点——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

症候类型

邪陷心包证——邪热内陷,包络机窍闭阻,心不能主持神明及营血正常周行的病理变化。

辨证要点:神昏、肢厥、舌绛。

湿蒙心包证——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包络的病理变化。

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苔垢腻。

4.转归:

(1)向愈

(2)发展:入中焦。

(3)恶化:①化源欲绝证②内闭外脱证:

(二)中焦:属于温病的中期或极期,涉及脏腑为胃、脾、肠。

1.胃:

阳明热炽证——又称胃热炽盛。

辨证要点——四大证。

病机——胃经热盛,蒸腾于外。

治法——清热保津。

方药——白虎汤。

2.肠:

(1)阳明热结证——又称肠道热结。

辨证要点——痞满燥实。

病理——肠道热结,腑气不通。

治法——泻下热结。

方药——承气汤类。

(2)湿热积滞郁结肠腑——指肠腑湿热与糟粕积滞相搏,肠道传导失职的病理变化。辨证要点——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病理——湿热与积滞相结,肠道传导失职。

治法——泄湿热、行气机、通腑气。

方药——枳实导滞汤。

3.脾:

湿热中阻证——又称脾胃湿热证。

辨证要点——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病理——湿热中阻,气机不畅。

治法——清化湿热。

方药——王氏连朴饮。

5.转归:

(1)向愈:

(2)发展:入下焦。

(3)恶化:

(三)下焦:指温邪深入下焦,为温病的后期阶段;包括脏腑为肝肾。

1.肝:

虚风内动证:

证见—低热不退,手足蠕动或瘛疭,神倦肢厥,心

中憺憺大动,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弱。

病理—肝肾阴亏,虚风内动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熄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2.肾:

肾精耗损证——又称肝肾阴伤证。

证见——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惫

萎顿,消瘦无力,口干咽燥,耳聋欲眠,

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脉虚弱。

病理——肝肾阴伤,真阴欲绝。

治法——填补真阴。

方药——加减复脉汤。

4.转归:

(1)向愈:

(2)恶化:

4.反映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传变形式:

(1)三焦顺传:

(2)三焦逆传: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第一节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是温病必有的症状,也是最主要的症状。

1.发热的含义:

口腔温度 37.3℃

是指腋下温度 37.0℃以上时,即属发热。

肛门温度 37.6℃

发热是由于感受温邪后,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外在表现。

2. 发热的机理:

(1)温邪外袭,正气抗邪,邪正相争——初期属实证发热;中期属里实证;极期属里实证或虚实夹杂(以里实为主)。

(2)肝肾阴伤,阴液亏损,阳无以制——后期多属虚证发热;余邪未尽者,多为邪少虚多之证。

4.辨发热应注意的问题:

(1)发热时有无恶寒

(2)发热的时间:

(3)热度的高低

(4)发热的状态:

(5)结合全身脉证进行分析判断

(一)汗出异常的机理:

卫气郁闭开合失司;

阳热亢盛迫津外泄;

湿热内阻郁蒸气分;

正气虚脱失于固摄;

津液亏损汗液不足。

(二)汗出异常的类型:

1 .无汗:

温病初期:邪在卫分,腠理闭塞,致一时性无汗。

温病极期:热入营血,营阴不足,无作汗之源

2 .微汗出(略汗出):

邪在卫分,风热袭肺开合失司者最多见。

3 .时有汗出:

指汗随热势起伏而时有汗出,且汗出热减,继而复热。为湿热郁蒸于气分所致,多见于湿热类疾病。

4 .大汗出:指全身大量汗出。

1.胃热炽盛--蒸蒸汗出。(为热汗)

2.亡阴--骤然大汗不止,汗出如油粘手(为热汗)

3.亡阳--冷汗淋漓不止。(为冷汗)

5 .战汗:

是指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是温邪逗留气分,邪正剧争,正气驱逐邪气从汗

而解的一种方式。

战汗预兆:脉多停伏,或肢冷爪青。

战汗的方式:恶寒战栗发热大汗出(邪随汗解)

预后判断:

1.战时:有汗——顺

2.但寒不战或战而无汗——逆

3.战后:

脉静身凉—热随汗解,邪退正复。

脉促,闭伏,目直视或昏厥,汗出不止—邪退

正溃。

热不净,脉数,烦躁,胸闷纳呆—邪盛正虚,

余邪未尽。

三.口渴

卫分证——口微渴:温病早期。

邪热虽伤津,但不重

口渴欲饮气分证——口大渴:温病中期,邪热伤

津较重;或下利不止者。

恢复期——口干而渴。

湿温湿重于热——渴不欲饮或饮不多或喜热饮

口渴不欲饮湿热并重或夹痰饮——渴不欲多饮,或饮而不舒。

极期,营热阴伤——口干不渴。

口渴伴口苦——胆热炽盛

注意:饮水的程度冷热喜恶。

四.神志异常:

神志异常是热入营血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生理:营血通心,心主藏神,“脑为元神之腑”。

病理:营热炽盛,上扰心神,可见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碍。

1.神志异常的病机:

(1)热入心包,扰及心神:可由热闭心包或逆传心包所致。

(2)痰湿蒙窍:或邪热炼液成痰;或湿热内蕴,聚浊成痰;致痰热相搏内阻心窍。(3)瘀热内闭心窍:热伤血脉而致瘀,或宿瘀与热相搏而致瘀热内闭心窍。

(4)正气虚衰,心神失养:多见于温病后期。

2.神志异常的类型:

(1)神昏谵语(又称昏谵):

神昏-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

谵语-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

机理—营热扰心;

血热扰心;

邪热挟痰内闭心包;

热结肠腑,胃中浊热扰心;

小儿肺经郁热,热迫心包。

意义—为热扰心包,甚或热闭心包之征象。

(2)昏愦不语:

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机理——热闭心包;或邪热挟痰闭阻心包;

或瘀热闭阻机窍所致。

意义——热闭心包证,逆传心包证,或内

闭外脱证。

(3)神志如狂: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为如狂。

机理——瘀热扰心。

意义——下焦蓄血证。

(4)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醒似昧,时有谵语,甚或嗜睡,但呼之即应。

机理——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蒙蔽心窍。

意义——湿热蒙蔽心包证。

(5)神情呆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机理--湿热之邪,上蒙清窍;余热与痰瘀互结阻遏心窍。

意义—湿热性疾病;

或温病后期余邪与营血相搏,阻遏神明。

致神识不清,或喃喃自语,或昏沉默默不语

1.含义:手足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

2.机理:

①热邪亢盛,熏灼筋脉。(实肝风)

如阳明热盛;营、血热炽;金囚木旺等。

②阴血亏损,筋脉失养。(虚肝风)

七.厥脱:

是温病发展过程中较常见的危重证候之一。厥与脱是两个证候。

1.厥:

(1)昏厥:邪热内闭心包所致,临床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点。

(2)肢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临床以四肢清冷不温为特点。

临床据其伴发症不同分为:

①热厥——为热毒炽盛,郁闭于内,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

致。

②寒厥——为阳气大伤,虚寒内生,全身失于温煦所致。

2.脱:

指阴阳气血严重损耗,元气不能内守而外脱。

包括:

阴竭(亡阴):由于阴竭,元气无所依附,故又称为气阴外脱。

阳脱(亡阳):由于阳气不能内守,而外脱。

四.胸腹不适:

是指胸、胁、脘、腹等部位,胀满疼痛等感觉。是温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胸腹不适形成的机理

为温邪挟有湿浊、瘀血、积滞等致气机失调所引起。

2.胸腹不适的类型:

(1)胸部疼痛:

为邪热郁肺,肺气不利——风温邪热壅肺证;

如胸部闷痛或刺痛——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挟热而搏于肺部。

(2)胸闷脘痞:

为湿热阻遏气机,清阳受蒙——湿温或兼有湿邪者。

如按之濡(按之柔软而无压痛)为无形邪热壅聚,胃气不和。

如按之硬(有抵抗感而无压痛者)为邪热壅聚,胃虚不运,胃气壅滞。

(3)胸胁疼痛:

为肝胆热盛,或痰热郁阻少阳。

若右胁下疼痛,压之尤甚——为肝胆之病。或为气滞,或为湿热,或为血瘀。

(4)胃脘满痛:

为湿热痰浊,或食滞内阻,气机郁滞而成。

胃脘硬满疼痛,按之痛甚——结胸证。

胃脘至少腹硬满不可近者——大结胸证。

(5)脘腹胀痛:

为邪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气机不畅。

若脘腹胀满不甚,苔腻者:为湿热中阻;

若满腹胀痛,按之痛甚者:为有形实热。

(6)绞痛阵作:

由肠腑气机阻滞所引起。

若伴有大便异常者,为湿热与宿食相搏,肠道传导失司。

(7)腹胀硬痛:为热结肠腑。

(8)少腹硬满疼痛:为瘀热搏结于下焦,热入血室。

第二节辨斑疹白pei

一.斑疹:

斑疹:发于肌表的红色皮疹。

斑: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之上,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消退后无糠皮样脱屑。

疹:琐碎小粒,高出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消退后有糠皮样脱屑。

2.斑疹的形成机理:

(1)斑:

病理过程:

胃热邪热入血迫血妄行斑从肌肉而出

(2)疹:“疹出于肺”,“肺热发疹”。

病理过程:

肺热炽盛迫及营分走窜血络疹从皮肤而出

3.斑疹的临床意义:

(1)温病过程中出现斑疹是热入营血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2)通过观察斑疹的数量、色泽、形态、分布及结合全身脉证,来判断邪热的浅深、病情的轻重、气血的盛衰、以及确立治法,判断预后。

①斑疹数量多少与疏密的临床意义:

斑疹数量少、稀疏(散在的)——说明热入营血的邪毒少、病情轻、易治、预后好。

斑疹数量多,分布稠密——说明热入营血的邪毒多、病情重、难治、预后差。

②斑疹色泽的临床意义:

荣润——顺证,说明正能胜邪。

娇艳或晦滞——热邪炽盛,正气损伤

红斑——色如胭脂——胃热炽盛,邪热入血迫血妄行。

紫斑——紫如鸡冠花色——胃热炽盛,血液沸腾,瘀血不行。

黑斑——热毒极盛,热伤营阴,瘀血停滞。

③观察斑疹的形态:

若斑疹松浮、红润者:说明热毒外透,邪浅病轻,易治,预后较好。

若斑疹紧束有根、紫赤者:说明热毒锢结,邪深病重,难治,预后差。

④结合全身脉证:

4.斑疹的治疗原则:

斑——清热解毒,凉血行瘀;治以化斑汤,犀角地黄汤。

疹——清热解毒,凉营透疹;治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二.辨白pei

1.何谓白pei?

是湿温或温热挟湿疾病过程中由于湿热郁蒸,在胸背部皮肤发出晶莹如粟,颗粒饱满的水泡样疹子。(与暑季的痱子不同)

2.白pei的特点:

(1)色泽——色白,水晶而莹亮,呈透明或半透明状。

(2)形态——颗粒细小,高出于皮肤之上,扶之碍手,有瘙痒感,抓破流水,消退后有糠皮样脱屑

(3)好发部位——多见于胸部、颈部、腹部,头面部与四肢较少见。

(4)白pei发出前后的感觉——发出前病人有胸闷的感觉,发出后则感觉舒畅

(5)好发白pei 的疾病——湿温、伏暑及温热挟湿疾病。

3.白pei的发出机理:

湿热阻滞,气机不畅湿热郁蒸在气分外达肌腠发于皮毛而成白pei

4.白pei的种类:

(1)白pei(晶pei)——晶莹如粟,颗粒饱满。说明人体气液充足,正能胜邪,预后好。(2)枯pei ——色如枯骨,干壳无浆。说明气液枯竭,正不胜邪,预后差。

5.白pei的临床意义:

(1)辨别疾病的性质:在温病过程中见到白pei,即可作为湿热性疾病诊断依据。

(2)白pei 的发出,说明湿热之邪有外达之机。

(3)观察白pei 的色泽、形态,能判断津液的存亡,正气的盛衰。

6.白pei的治法:

(1)白pei(晶pei):湿热郁蒸——清化湿热。

(2)白pei反复发出,伤耗津液者:治以甘药补之,以护其津液。

(3)枯pei :气液枯竭——益气养阴。

7.白pei 的治疗禁忌:

(1)不能用纯辛走表之品: 即不能用辛味药和发表药。

(2)不能用纯苦清热之品: 如黄芩、黄连等。

(3)不能纯用甘温补益之剂: 如党参、黄芪等。

(4)不能用甘寒滋腻之品: 如生地、玄参等

8.白pei 与斑疹的区别:

二.正常舌象及其形成:

1.舌质:

正常舌质——红而微淡,通常称作淡红舌。

形成——为心脾气血上荣而成。

2.舌苔:

正常舌苔——薄白苔。

形成——由于胃气的熏蒸而成。

三.病理舌象及其形成:

1.舌质的病理变化——营血运行失常所致。

2.舌苔的病理变化——邪热蒸腾胃中浊气上煦所致。

四.温病辨舌的临床意义:

1.辨别病邪的性质;

2.区分病位的浅深;

3.判断津液的存亡;

4.分析邪正盛衰、病势进退。

七.辨舌的内容:

1.舌苔:

(1)白苔:

①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

特点——苔色白,苔质薄,舌面津液不如常人,舌边尖部位偏红。

机理——风热在表,说明病情轻。意义——邪在卫分,多见于风温初起。

②舌苔薄白而干,

舌边尖红:

特点——苔质薄、苔津偏于干燥,舌边尖红赤。

机理——表邪未解,津液已伤。

意义——素体阴虚外感;或燥热病邪初犯肺卫。

③舌苔薄白而腻:

特点——苔薄,色白,质地腻。

机理——湿热病邪,郁遏卫气。

意义——湿温初起,卫气同病;风热挟湿;湿温后期余邪未尽。

④舌苔白厚而腻:

特点——苔色白、质地厚,舌面粘腻而滑,舌质变化不明显。

机理——湿热相搏,湿浊上泛。

意义——湿阻于气分,而湿浊偏盛者。

⑤舌苔白厚而干燥:

特点——苔色白、质地厚,表面干燥无津。

机理——脾湿未化,加之胃津不足,津不上承或肺气受伤,气不化液所致。

意义——脾湿未化,胃津已伤。

⑥舌苔白腻而质红绛:

特点——苔色白、苔质腻,舌质红绛。

机理——湿中蕴热。湿不得化,热不得外透。蒸于营阴,而舌红绛;湿邪上泛而苔腻。

意义——湿遏热伏。

⑦舌质紫绛苔白厚如积粉:

特点——舌上白粉堆积,满布无隙,滑润粘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

机理——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意义——多见于瘟疫病。

⑧舌苔白厚如碱状(白碱苔):

特点——舌上苔垢白厚粗浊而板滞,如石碱状。

机理——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所致。

意义——多见于湿热性疾病。

⑨舌苔白厚质地干硬如砂皮 (白砂苔)

特点——舌苔白厚而燥裂如砂石,扪之糙涩。

机理——邪热迅速化燥入胃,苔未及转黄而津液已大伤。

意义——同上。

⑩满舌生有松浮的白衣,或如霉状,

或生糜点(白霉苔):

特点——舌上满生白衣,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机理——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象。

意义——湿温、伏暑等湿热性疾病,或温病后期胃气大伤,预后不良。

(2)黄苔:

多由卫分白苔转化而来,为邪入气分的标志。

①舌苔黄白相兼:

特点——中黄边白,前白后黄,舌质略红。

相关文档